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安全生產規范手冊TOC\o"1-2"\h\u26936第1章農業安全生產概述 367711.1安全生產基本原則 3175981.2農業生產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 462971.3農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416064第2章農業機械作業安全 5228702.1農業機械操作規范 5194252.1.1操作前準備 5125522.1.2操作過程規范 5422.1.3特殊作業要求 5143842.2農業機械維護與管理 5318192.2.1日常維護 556732.2.2定期保養 5220002.2.3管理制度 5283252.3農業機械作業現場安全管理 6235162.3.1現場環境要求 6286492.3.2作業現場管理 6234512.3.3作業結束后 612326第3章農藥安全使用 6322723.1農藥選購與儲存 6149463.1.1選購原則 6146353.1.2儲存要求 6286133.2農藥配制與使用 621813.2.1配制原則 7185133.2.2使用方法 7275773.3農藥廢棄物處理 757033.3.1廢棄物分類 7247593.3.2處理方法 718890第4章土壤與肥料安全管理 73474.1土壤保護與改良 7241874.1.1土壤保護 7263824.1.2土壤改良 8110504.2肥料選用與施用 8195284.2.1肥料選用 8194034.2.2肥料施用 8253724.3土壤與肥料污染防控 8246544.3.1防控措施 8207974.3.2應急處理 8284334.3.3宣傳培訓 81311第5章農田水利與排水安全 9286745.1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維護 9299835.1.1農田水利設施規劃 9280765.1.2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983985.1.3農田水利設施維護 9214365.2農田灌溉與排水管理 9117455.2.1灌溉管理 9324665.2.2排水管理 913625.3農田水利安全生產措施 9326515.3.1防洪措施 9150165.3.2防旱措施 10212875.3.3防漬措施 1057785.3.4防止水土流失 1098025.3.5防止農田污染 1010029第6章農作物栽培與田間管理安全 1067996.1栽培技術規范 1029956.1.1土壤準備 1036096.1.2品種選擇 1077796.1.3播種與種植 1072336.1.4肥水管理 10304316.1.5田園管理 1123186.2田間作業安全管理 11205716.2.1人員培訓 1154066.2.2機械設備操作 11313026.2.3作業環境 11261516.2.4防范措施 11285166.3病蟲害防治與農藥安全使用 11205446.3.1防治原則 11200676.3.2農藥選擇 11282916.3.3農藥使用 1121666.3.4安全操作 1111733第7章畜禽養殖安全生產 11321297.1畜禽養殖環境要求 12171067.1.1場地選擇 12150577.1.2場地布局 1231187.1.3養殖舍要求 12308457.1.4環境衛生 12115317.2飼料與獸藥使用安全 1248337.2.1飼料管理 12181957.2.2獸藥使用 12268297.2.3飼養管理 12149417.3畜禽疫病防控與衛生管理 1231737.3.1疫病防控 12167307.3.2衛生管理 12255377.3.3檢疫與運輸 13126477.3.4記錄與檔案管理 1332720第8章水產養殖安全生產 13114488.1水產養殖環境要求 13253538.1.1養殖地選擇 13145078.1.2水質管理 13324958.1.3水域生態保護 139828.2水產養殖設施與裝備 1398488.2.1養殖池塘建設 13167048.2.2養殖設施 13258058.2.3裝備維護與管理 13273038.3水產品質量安全與疫病防控 14253528.3.1養殖品種選擇 1425048.3.2養殖技術管理 1473808.3.3疫病防控 14268748.3.4養殖廢水處理 14253738.3.5記錄與檔案管理 1419874第9章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監管 14259089.1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 14131319.1.1標準體系構成 14317589.1.2標準制定原則 14297939.1.3標準實施要求 1542339.2農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15301759.2.1農業投入品管理 15319699.2.2生產技術指導 15218849.2.3生產記錄管理 1527449.2.4病蟲害防治 15220329.2.5采收和儲運 15313189.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 15256709.3.1監管體系 1594979.3.2追溯體系 167653第10章農業應急管理與處理 16720810.1農業安全生產類型與預防 162256110.1.1類型 162812410.1.2預防 161789310.2農業應急預案制定與實施 172036710.2.1應急預案制定 17945510.2.2應急預案實施 17579710.3農業調查與處理規范 172078110.3.1調查 1777710.3.2處理 18第1章農業安全生產概述1.1安全生產基本原則農業安全生產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堅持從源頭抓起,強化安全生產意識,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發生,保證農業生產安全。(2)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關注農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堅決防止和減少農業生產安全。(3)責任明確,分級管理。明確各級和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職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實行分級管理。(4)科技支撐,創新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安全生產中的作用,推動安全生產科技創新,提高安全生產水平。(5)社會共治,協同推進。加強企業、社會組織和農民的合作,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業安全生產格局。1.2農業生產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農業生產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是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識別、分析和評價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識別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如農業生產資料、生產環境、生產設備、操作行為等。(2)分析安全隱患可能導致的類型、后果和影響范圍。(3)評估安全隱患的風險等級,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4)建立農業生產安全風險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安全隱患的動態監控和及時處理。1.3農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我國農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明確了安全生產的基本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安全生產管理、處理等內容。(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規定了農業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和措施,以及農業投入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等內容。(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規定了農藥的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以保障農業生產安全。(4)《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明確了動物防疫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防止動物疫病對農業生產安全的影響。(5)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規定,保證農業安全生產的落實。第2章農業機械作業安全2.1農業機械操作規范2.1.1操作前準備在操作農業機械前,操作人員應接受專業培訓,并熟悉機械的功能、結構和操作方法。同時應檢查機械是否完好,確認各部件正常,保證安全防護設施齊全。2.1.2操作過程規范(1)遵循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操作。(2)嚴格遵守作業速度,不得超速行駛。(3)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在操作過程中接打電話或做其他無關事項。(4)在操作過程中,應隨時觀察機械運行狀況,發覺異常立即停機檢查。(5)作業結束后,應將機械停放在規定位置,切斷電源,做好日常保養。2.1.3特殊作業要求(1)夜間作業時,應保證照明設備齊全,視線良好。(2)高空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保證安全。(3)水上作業時,應穿戴救生衣,做好防滑措施。2.2農業機械維護與管理2.2.1日常維護(1)定期檢查機械各部件的緊固情況,保證無松動現象。(2)檢查機械的潤滑系統,保證潤滑良好。(3)清潔機械外表及內部,保持整潔,防止腐蝕。(4)檢查電氣系統,保證電路暢通,無漏電現象。2.2.2定期保養(1)根據機械使用說明書,定期進行保養,更換易損件。(2)對發動機、傳動系統、液壓系統等進行專業檢測,保證運行正常。2.2.3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農業機械使用、維護和管理制度。(2)實行責任到人,明確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的職責。(3)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安全意識。2.3農業機械作業現場安全管理2.3.1現場環境要求(1)作業現場應保持寬敞、平整,無雜物。(2)現場應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周圍人員注意安全。2.3.2作業現場管理(1)嚴格執行作業規程,保證作業安全。(2)禁止非操作人員在作業區域內逗留。(3)遇突發事件,應立即停機,啟動應急預案,保證人員安全。2.3.3作業結束后(1)作業結束后,應清理現場,保證無遺漏。(2)對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和保養,保證機械狀態良好。(3)及時反饋作業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作業提供改進措施。第3章農藥安全使用3.1農藥選購與儲存3.1.1選購原則農藥選購應遵循以下原則:(1)根據作物病蟲害種類及發生特點,選擇具有相應防治作用的農藥;(2)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環保型農藥;(3)選購時應查看農藥標簽,確認農藥名稱、含量、生產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家等信息;(4)避免購買過期、偽劣、禁用或淘汰的農藥。3.1.2儲存要求(1)農藥應儲存在干燥、通風、避光、避熱的環境中;(2)分類存放,避免混放,以免發生化學反應;(3)儲存場所應遠離兒童、食品、飼料和飲用水源;(4)定期檢查,發覺問題及時處理,保證農藥質量。3.2農藥配制與使用3.2.1配制原則(1)根據農藥標簽推薦劑量和使用方法進行配制;(2)配制時需佩戴防護用品,如手套、口罩、眼鏡等;(3)使用清潔的水進行配制,避免使用污水或含有雜質的液體;(4)配制過程中,注意攪拌均勻,避免產生沉淀。3.2.2使用方法(1)根據農藥標簽推薦的作物和防治對象進行使用;(2)嚴格按照推薦劑量和施藥方法進行施藥,避免超量使用;(3)施藥前后要做好個人防護,防止農藥中毒;(4)施藥器械應清洗干凈,避免交叉污染;(5)施藥時,注意風向和周圍環境,避免對非靶標生物造成危害。3.3農藥廢棄物處理3.3.1廢棄物分類農藥廢棄物主要包括:空瓶、剩余農藥、過期農藥、失效農藥等。3.3.2處理方法(1)空瓶:清洗干凈,集中存放,交由有資質的回收單位處理;(2)剩余農藥:按照農藥標簽推薦方法,用完或存放于原包裝內,封口存放,避免泄漏;(3)過期或失效農藥:不得使用,應交由有資質的農藥廢棄物處理單位進行處理;(4)避免將農藥廢棄物隨意丟棄或倒入水體,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注意:在使用農藥過程中,如遇到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人員或相關部門。保證農業生產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第4章土壤與肥料安全管理4.1土壤保護與改良4.1.1土壤保護(1)加強土壤質量監測,定期對土壤進行檢測,保證土壤質量符合農業生產要求。(2)建立健全土壤保護制度,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土壤污染和退化。(3)合理規劃土地利用,避免過度開墾和不當耕作,減少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4.1.2土壤改良(1)采用科學施肥方法,合理施用有機肥、生物肥等,提高土壤肥力。(2)推廣土壤調理技術,如深翻、松土、輪作等,改善土壤結構和通氣性。(3)針對不同土壤類型和作物需求,采取相應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適應性。4.2肥料選用與施用4.2.1肥料選用(1)依據作物需求和土壤檢測結果,選擇適宜的肥料種類和配方。(2)優先選用有機肥料、生物肥料、緩釋肥料等環保型肥料,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3)嚴禁使用未經登記、質量不合格、含有有害成分的肥料。4.2.2肥料施用(1)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過量施肥。(2)采用深施、覆土等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損失。(3)根據作物生長周期和需肥特點,適時調整施肥時間和比例。4.3土壤與肥料污染防控4.3.1防控措施(1)強化農業生產環境監管,嚴格執行農業環境保護法規,防止土壤與肥料污染。(2)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減少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3)建立健全土壤與肥料污染監測網絡,及時發覺和處理污染問題。4.3.2應急處理(1)制定土壤與肥料污染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污染事件的能力。(2)對受污染的土壤和肥料進行風險評估,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風險。(3)對污染土壤進行修復和治理,恢復土壤生產功能。4.3.3宣傳培訓(1)加強對農業生產者的環保意識培訓,提高土壤與肥料管理水平。(2)開展農業環保宣傳活動,普及土壤與肥料污染防治知識。(3)引導農業生產者轉變生產觀念,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第5章農田水利與排水安全5.1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維護5.1.1農田水利設施規劃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應遵循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高效利用水資源的原則。在規劃階段,應充分考慮地形、地貌、土壤、水資源等因素,保證水利設施與農田布局相協調。5.1.2農田水利設施建設(1)水利設施建設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規范要求;(2)施工過程中,應保證施工安全,加強施工現場管理,防止安全發生;(3)建設完成后,應及時組織驗收,保證工程質量。5.1.3農田水利設施維護(1)定期對水利設施進行檢查,發覺問題及時處理;(2)建立健全水利設施維護制度,明確責任主體,保證設施正常運行;(3)加強水利設施保護,防止人為破壞。5.2農田灌溉與排水管理5.2.1灌溉管理(1)根據作物需水量、生長周期和氣候條件,合理制定灌溉計劃;(2)采用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3)加強灌溉設備維護,保證灌溉系統正常運行。5.2.2排水管理(1)建立健全農田排水系統,保證農田排水暢通;(2)定期檢查排水設施,發覺問題及時處理;(3)合理調控排水量,防止水土流失和鹽堿化。5.3農田水利安全生產措施5.3.1防洪措施(1)加強防洪設施建設,保證農田不受洪水侵襲;(2)制定防洪預案,提高防洪應急能力;(3)加強防洪設施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5.3.2防旱措施(1)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抗旱能力;(2)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減少干旱損失;(3)加強氣象預警,提前做好抗旱準備。5.3.3防漬措施(1)優化農田排水系統,降低農田漬害風險;(2)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高農田漬害防治能力;(3)合理調整作物布局,減少漬害損失。5.3.4防止水土流失(1)加強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2)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避免過度開發;(3)推廣水土保持技術,提高土壤抗侵蝕能力。5.3.5防止農田污染(1)加強農業環境保護,防止農田污染;(2)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3)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防止污水入侵。第6章農作物栽培與田間管理安全6.1栽培技術規范6.1.1土壤準備在農作物栽培前,應對土壤進行充分翻耕、破碎、平整,保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為作物生長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6.1.2品種選擇根據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選擇適應性強、產量高、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禁止使用未經審定的品種。6.1.3播種與種植按照作物種類和品種要求,控制播種量和種植密度,保證合理布局,提高光合作用效率。6.1.4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遵循“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相平衡”的原則。根據作物生長需求,進行灌溉和排水,防止水害和旱害。6.1.5田園管理加強田園管理,及時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減少病蟲害發生。6.2田間作業安全管理6.2.1人員培訓對從事田間作業的農民進行安全生產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6.2.2機械設備操作規范操作農業機械設備,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保證設備安全運行。6.2.3作業環境保證田間作業環境安全,避免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作業。對田間道路、溝渠等進行維護,保障通行和排水安全。6.2.4防范措施針對田間作業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如設置警示標志、佩戴防護用品等。6.3病蟲害防治與農藥安全使用6.3.1防治原則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先采用生物、物理、農業等非化學防治措施。6.3.2農藥選擇根據病蟲害種類,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并注意農藥的輪換使用,減少抗藥性。6.3.3農藥使用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的推薦劑量和方法進行,禁止超范圍、超劑量使用農藥。6.3.4安全操作在農藥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用品,避免直接接觸農藥。農藥儲存、運輸、廢棄物處理等環節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防止環境污染和安全。第7章畜禽養殖安全生產7.1畜禽養殖環境要求7.1.1場地選擇畜禽養殖場地應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通風透氣、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同時應避開居民區、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區域。7.1.2場地布局畜禽養殖場地布局應合理,生產區、生活區、行政區應嚴格分開。養殖舍應按畜禽種類、生長階段進行分區,并設置合理的通道和隔離設施。7.1.3養殖舍要求養殖舍應具備良好的保溫、隔熱、通風、光照條件,保證舍內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適宜畜禽生長。養殖舍建筑材料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無毒、無害、耐用。7.1.4環境衛生畜禽養殖場地應定期進行環境衛生整治,保持場地內外的清潔衛生。廢棄物應按照規定進行處理,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7.2飼料與獸藥使用安全7.2.1飼料管理飼料采購、儲存、使用應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嚴禁使用霉變、有毒、有害、摻假飼料。飼料添加劑使用應符合國家規定,不得超范圍、超劑量使用。7.2.2獸藥使用獸藥使用應遵循獸醫指導,嚴格按照說明書劑量、療程、途徑使用。禁止使用禁用、假劣、過期獸藥。獸藥殘留應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7.2.3飼養管理飼養管理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定期對畜禽進行飼養觀察,發覺異常情況及時處理。飼養設備應定期檢查、維護,保證設備安全、可靠。7.3畜禽疫病防控與衛生管理7.3.1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畜禽疫病防控體系,制定疫病防控計劃,定期對畜禽進行免疫接種。發覺疫病疫情,應及時報告、隔離、撲殺、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擴散。7.3.2衛生管理加強養殖舍內外環境衛生管理,定期進行消毒。進出養殖場地的人員、車輛、物品應嚴格消毒。病死畜禽應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病傳播。7.3.3檢疫與運輸畜禽出欄前應進行檢疫,合格后方可上市銷售。運輸過程中,應保證畜禽安全、舒適,防止疫病傳播和畜禽損傷。7.3.4記錄與檔案管理建立健全養殖生產記錄、疫病防控記錄、飼料獸藥使用記錄等,保存期限應符合國家規定。檔案管理應規范、完整,便于查閱和追溯。第8章水產養殖安全生產8.1水產養殖環境要求8.1.1養殖地選擇應選擇地理位置適宜、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生態環境穩定的水域作為養殖地。同時養殖地應遠離污染源,保證養殖環境符合相關標準。8.1.2水質管理養殖水質應定期監測,保證水質指標符合養殖種類的要求。對于養殖過程中出現的水質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保持水質穩定。8.1.3水域生態保護加強水域生態保護,合理利用水域資源,禁止過度捕撈、亂捕濫撈等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8.2水產養殖設施與裝備8.2.1養殖池塘建設養殖池塘應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設計建設,保證池塘結構合理,具備良好的進排水系統、增氧系統和監控系統。8.2.2養殖設施養殖設施包括投餌機、增氧機、水泵、池塘清潔設備等,應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設備,保證設備功能穩定,操作安全。8.2.3裝備維護與管理定期對養殖設施和裝備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降低安全生產風險。8.3水產品質量安全與疫病防控8.3.1養殖品種選擇選擇適合當地養殖環境的優良品種,注重品種的抗病能力和適應性,提高養殖成活率。8.3.2養殖技術管理嚴格執行養殖技術規范,合理投喂、合理用藥,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8.3.3疫病防控加強疫病監測,建立健全疫病防控體系,采用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學防控等多種措施,降低疫病發生率。8.3.4養殖廢水處理養殖廢水應進行處理,保證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減少對環境的影響。8.3.5記錄與檔案管理建立完善的養殖記錄和檔案管理制度,詳細記錄養殖過程中的各項操作,為安全生產提供依據。第9章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監管9.1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本節主要介紹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的構成、制定原則及實施要求。9.1.1標準體系構成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各類標準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標準體系。9.1.2標準制定原則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制定應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性:標準制定應基于科學研究和實踐,保證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2)實用性:標準內容應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便于生產者和監管者執行。(3)前瞻性:標準制定應充分考慮未來發展趨勢,適應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新要求。(4)協調性:標準之間應相互協調,避免重復和矛盾。9.1.3標準實施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實施要求如下:(1)加強宣貫培訓:提高農產品生產者和監管者對標準的認識,保證標準得到有效執行。(2)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保證標準實施到位。(3)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標準的行為進行查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9.2農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農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本節主要介紹農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措施。9.2.1農業投入品管理加強農藥、肥料、種子等農業投入品的管理,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投入品,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9.2.2生產技術指導根據不同農產品的生產特點,制定相應的生產技術指導方案,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養殖。9.2.3生產記錄管理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詳細記錄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提供依據。9.2.4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9.2.5采收和儲運規范農產品采收和儲運環節,避免二次污染,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9.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節主要介紹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體系。9.3.1監管體系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包括監管、行業自律和第三方監管。各級部門應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9.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61-2025碳纖維復合材料測試試樣用加強片粘貼規程
- 中學課程深化改革計劃
- 證券從業資格證新興市場分析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專業資格考綱剖析試題及答案
- 銀行機構傳承與創新管理思路試題及答案
- 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注冊會計師考試合規性試題及答案
- 學習科研對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的重要性探討試題及答案
- 培訓學校課題申報書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知識便簽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知識更新與討論試題及答案
- 畢業設計(論文)-基于安卓平臺的簽到管理系統設計
- 電梯系統管理維護方案
-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公開招聘村(居)社區工作者【共500題附答案解析】模擬試卷
- 三年級數學下冊《圖形的運動》專項訓練試卷及答案
- 電氣中級職稱-考試資料-簡答題部分
- lng儲罐維修施工方案06
- 29第二十九期利用cmg-gem組分模擬器模擬頁巖氣開采final
- 日檢-月修各類2號線rtt2000牽引車操作
- GB∕T 37281-2019 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技術規范
- 動火作業檢查清單
- 滲透試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