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第1部分 考場傳真 專題2 第4講 地殼的運動規律_第1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第1部分 考場傳真 專題2 第4講 地殼的運動規律_第2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第1部分 考場傳真 專題2 第4講 地殼的運動規律_第3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第1部分 考場傳真 專題2 第4講 地殼的運動規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專題二第4講地殼的運動規律考向1三類巖石與地殼物質循環專家認為,欣賞旅游景觀,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下題。1.(·浙江文綜,4)下列對地貌旅游資源所構成的巖石類型的表述,正確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花崗巖B.丹霞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流紋巖C.巖溶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可溶性的沉積巖D.球狀風化形成的山石景觀的巖石構成是砂巖讀下圖,完成下題。2.(·全國文綜,2)在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中,該山體巖石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 ()。A.噴出巖 B.侵入巖C.沉積巖 D.變質巖考向2內力作用與地貌3.(·山東文綜,3)下圖為某區域地質剖面示意圖。圖中甲地層褶皺后,該區域先后發生了 ()。A.沉積作用、侵蝕作用、巖漿侵入B.巖漿侵入、侵蝕作用、沉積作用C.巖漿侵入、沉積作用、侵蝕作用D.侵蝕作用、沉積作用、巖漿侵入4.(·江蘇地理,10)下圖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積巖層埋藏深度示意圖。巖層的埋藏深度(巖層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可以用來幫助恢復巖層的形態。讀圖回答下題。⑤處發生的地殼運動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C.斷裂下降 D.斷裂上升考向3外力作用與地貌5.(·山東基本能力,44)地球上的江河總是蜿蜒曲折,造成河流彎曲的根本原因是 ()。A.土壤條件 B.植被條件C.氣候條件 D.地形條件6.[·福建文綜,37(2)]下圖示意中國東部某區域。回答問題。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參考答案第4講地殼的運動規律【研練真題找準考向】考場傳真1.C[本題是對地貌及巖石的考查。火山地貌的巖石構成主要是噴出巖,故A項錯誤;丹霞地貌是紅色砂巖經流水侵蝕而成,而流紋巖屬于巖漿巖,故B項錯誤;巖溶地貌是可溶性的沉積巖——石灰巖經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故C項正確;花崗巖常被風化成球狀,故D項錯誤。]2.C[巖漿噴出地表形成噴出巖。已經形成的巖石在地表經外力作用后形成沉積巖。]3.D[本題考查內外力作用、地質構造、地殼物質循環等。讀圖可知,甲向上拱起為背斜,其頂部缺失說明該地先是受到外力侵蝕,甲上覆巖層為沉積巖,說明該地在受到侵蝕之后又發生了沉積作用;然后又發生了巖漿活動,巖漿侵入形成了花崗巖,故D項正確。]4.C[本題考查地殼運動及讀圖能力。從圖中可直接看出同一沉積巖層在⑤處發生斷裂且右半部分下降,故C項正確。]5.D[本題考查地形知識。河流總是從高處向低處流,彎曲河流的流向受地勢高低起伏的影響。]6.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外力作用。解題關鍵一是抓住題干設問為“自然原因”;二是了解沙洲形成的相關因素:河流的流速、流量、含沙量和海水的頂托作用。答案河流徑流量大,攜帶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