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_第1頁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_第2頁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_第3頁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_第4頁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通用部分(包括對8個工種不同培訓對象的培訓要求)

(一)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培訓大綱

本大綱規定了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理論培訓和實際操作培訓的目的、要求和內容.1.培訓對象擬取得橋式類型起重機、門座類型起重機、塔式類型起重機、臂架式類型起重機和流動式類型起重機司機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并具備起重機司機上崗基本條件的勞動者。2.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機的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達到獨立上崗的工作能力。3.培訓要求3.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訓.3.2實際操作訓練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3.3注重職業道德、安全意識、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3.4應由具備資格的教師任教,并應有足夠的教學場地、設備和器材等條件。3.5應采用國家統一編寫的培訓教材。復審的培訓教材由各培訓單位根據培訓對象和當時的具體情況自行制定。4.培訓內容4.1安全技術理論培訓內容。4.1.1起重機的基本知識。4.1.1.1起重機的基本分類.4.1.1.2起重機的基本技術參數,包括額定起重量、額定工作速度、起升高度、額定起重力矩、幅度等。4.1.1.3起重機的基本構造與組成,包括起重機金屬結構、工作機構和電氣設備及其控制等.4.1.1.4起重機的基本工作原理.4.1.2起重機的基礎知識。4.1.2.1電學基本知識,包括電的基本概念,交流電、電氣安全等一般常識。4.1.2.2液壓傳動基本知識,包括動力部分、控制部分、工作執行部分及輔助部分等。4.1.2.3力學基本知識,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學基本定律、重力與重心、力的單位等。4.1.3起重機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術要求,包括吊鉤、鋼絲繩、制動器、車輪、減速器和卷筒等零部件的安全技術要求。4.1.4各自起重機的安全技術要求,包括起升機構、金屬結構及電氣設備的安全技術要求。4.1.5各自起重機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4.1.6各自起重機常見故障的判斷與排除方法,包括起重機不能啟動,溜鉤、溜車,制動器打不開閘,車輪啃軌咬道,安全裝置不靈或失效等.4.1.7各自起重機的維護與保養常識。4.1.8掌握起重機易損件的報廢標準,易損件主要包括吊鉤、制動輪、制動瓦襯、鋼絲繩、滑輪、車輪、卷筒等。4.1.9各自起重機的安全防護裝置的結構、性能和工作原理。4.1.10有關電氣安全、登高作業安全及防火常識。4.1.11各自起重機常見事故案例的分析,主要有擠傷、墜落、觸電等事故。4.1.12熟練掌握《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85和有關安全規定。4.2實際操作培訓內容.4.2.1按照《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考核標準》GB6720—1986對各類起重機司機進行實際操作培訓。4.2.2各種實際操作要領。4.2.3各種實際操作技能。5.復審培訓內容5.1典型事故案例分析。5.2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5.3起重機司機有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5.4對上次取證后個人安全生產情況和經驗教訓進行回顧總結。6.學時安排6.1每一操作項目的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其中安全技術理論培訓時間為60學時,實際操作培訓時間為40學時。具體章節課時安排參考見附表。6.2復審培訓時間不少于24學時。

附表

起重機司機培訓課時安排項目培訓內容學時安全技術理論知識部分(共60時)安全基礎知識(共16學時)與起重機及作業相關的基礎知識起重機基本技術參數2起重機基本結構1起重機工作原理1與起重機及作業相關的基礎知識電學基本知識4液壓傳動基本知識4力學基本知識4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共44學時)起重機主要零部件安全技術要求4各自起重機的安全技術要求16起重機的安全防護裝置4起重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4起重機主要零部件的報廢標準4各自起重機的維護與保養知識2各自起重機的常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2起重機常見事故案例分析2《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852電氣安全知識、登高作業、防火常識4實際操作部分(共40學時)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考核標準GB6720—198620各自起重機實際操作要領及實際操作技能20

(二)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考核標準

1.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起重機司機的基本條件、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橋式類型起重機、門座類型起重機、塔式類型起重機、臂架類型起重機和流動式類型起重機等基本類型起重機操作的司機。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款,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702—1986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考核標準GB6067—1985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規定GB5082—1985起重機吊運指揮信號3.定義起重機司機是指操作橋式類型起重機、門座類型起重機、塔式類型起重機、臂架類型起重機和流動式類型起重機的駕駛人員。3.1橋式起重機司機。從事操作橋式類型起重機的駕駛人員.3.2門座起重機司機.從事操作門式類型起重機的駕駛人員。3.3塔式起重機司機。從事操作塔式類型起重機的駕駛人員。3.4臂架式起重機司機.從事操作臂架式類型起重機的駕駛人員。3.5流動式類型起重機。從事操作流動式類型起重機的駕駛人員.4.基本條件4.1年滿18周歲。4.2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本職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如色盲、近視、聽覺障礙、癲癇病、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癥、精神病和突發性昏厥癥等).4.3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考核方法5.1考核分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部分,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實際操作考核。5.2安全技術理論考核方式為筆試,時間為2小時。5.3實際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模擬操作、口試等方式,考核題目不少于4題。5.4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為及格。考試不及格者,允許補考2次,補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訓。6.考核內容6.1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內容.6.1.1掌握起重機的基本知識,包括各自操作的起重機的基本性能、參數、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6.1.2了解起重機的基礎知識,包括電學基本知識、液壓傳動基礎知識和力學基本知識。6.1.3熟練掌握各自起重機安全防護裝置的結構、性能及其工作原理。6.1.4熟練掌握各自起重機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術要求及其報廢標準。6.1.5掌握各自起重機的安全技術要求、要領.6.1.6熟練掌握各自起重機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6.1.7了解各自起重機的維護與保養知識.6.1.8了解各自起重機的常見故障、分析判斷方法以及排除措施。6.1.9掌握各自起重機常見事故類型及案例分析。6.1.10了解有關電氣安全常識,包括電擊、電傷、安全電壓、安全距離、觸電急救等。6.1.11了解登高作業的安全知識。6.1.12了解有關防火及救火知識,熟練掌握自有滅火器材的使用。6.1.13熟練掌握《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85和有關安全標志。6.1.14了解《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規程)》GB6067—1985的內容、要求及有關規定.6.2實際操作考核內容。6.2.1橋式類型起重機實際操作考核內容。6.2.1.1根據指揮信號要求,熟練掌握吊起水桶繞桿曲線運行、定點停放操作技能。6.2.1.2根據指揮信號要求,熟練掌握吊起圓鋼塊通過多個不等高框架運行操作技能。6.2.1.3根據指揮信號要求,熟練掌握將吊物(圓柱體)在1分鐘內準確放入圓筒內(兩表面間隙為100mm)操作技能.6.2.1.4熟練掌握在5分鐘內排除起重機不能啟動的故障后,根據指揮信號要求,把吊物放置在1000mm×1000mm的小車上,且小車不能有移動現象的實際操作技能。6.2.2塔式、門座和臂架式類型起重機實際操作考核內容。6.2.2.1熟練掌握吊起水箱定點停放操作技能。6.2.2.2熟練掌握吊起水桶繞木桿運行和擊落木塊的操作技能。6.2.2.3根據指揮信號要求,熟練掌握在3分鐘內旋轉90°~120°將吊在高空10m的吊塊(圓柱體)準確放入地面上的圓筒內(兩表面間隙為100mm)的操作技能.6.2.2.4熟練掌握在5分鐘內排除起重機不能啟動的故障后,根據指揮信號要求,把吊物旋轉90°~120°放置在1000mm×1000mm的小車上,且小車不能有移動現象的實際操作技能。6.2.3流動式類型起重機實際操作考核內容.6.2.3.1熟練掌握吊起水桶定點停放操作技能。6.2.3.2熟練掌握吊起水桶繞桿運行并擊落木塊的操作技能。6.2.3.3與6.2.2.3相同。6.2.3.4與6.2.2.4相同。7.復審考核內容7.1檢索違章情況,沒有嚴重違章記錄。7.2體檢合格。7.3安全技術理論及實際操作考核合格。除了考核與準操作項目有關的基本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外,還應考核以下內容:7.3.1了解典型起重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掌握避免同類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和方法。7.3.2了解與起重司機有關的新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7.3.3了解與起重司機有關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

(三)起重司索指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

本大綱規定了起重司索、指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理論培訓和實際操作培訓的目的、要求和內容.1.適用范圍.擬取得起重司索作業人員、起重指揮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并具備起重司索、指揮作業上崗基本條件的勞動者。2.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起重司索、指揮作業的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達到獨立上崗的工作能力.3.培訓要求3.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訓。3.2實際操作訓練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3.3注重職業道德、安全意識、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3.4應由具備資格的教師任教,并應有足夠的教學場地、設備和器材等條件。3.5應采用國家統一編寫的培訓教材。復審的培訓教材由各培訓單位根據培訓對象和當時的具體情況自行制定。4.培訓內容4.1司索作業人員.4.1.1安全技術理論。4.1.1.1起重機械的基礎知識。4.1.1.2與起重作業相關的力學基本知識。4.1.1.3物體重量和重心的計算、物體的穩定性等知識.4.1.1.4起重吊點的選擇和物體綁扎、吊掛方法等基本概念和知識.4.1.1.5吊裝索具、吊具等的選擇與安全使用方法、維護保養和報廢標準。4.1.1.6起重司索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4.1.1.7起重司索作業典型事故案例分析。4.1.1.8《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85和有關安全規定。4.1.2實際操作。4.1.2.1了解各種繩結的結法及應用場合。4.1.2.2熟練掌握常用繩結的結法及其操作概念。4.1.2.3根據吊物的體積、重量、形狀不同的特點,能正確選擇吊具。4.1.2.4熟練掌握各種規則幾何形狀物體的綁扎方法。4.1.2.5了解各種復雜形狀物體的綁扎基本概念及其安全注意事項.4.1.2.6熟練掌握各種形狀物體吊點的合理選擇,確保吊運作業的平穩、安全.4.1.2.7熟練掌握規則幾何形狀物體的翻轉要領和技能。4.1.2.8了解形狀較為復雜物體的翻轉要領及其技能。4.2指揮作業人員。4.2.1安全技術理論。4.2.1.1《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85標準和有關安全規定。4.2.1.2起重機械的基礎知識。4.2.1.3與起重機相關的力學基礎知識。4.2.1.4起重吊點的選擇和物體綁扎、吊掛的方法。4.2.1.5起重機司機、司索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4.2.1.6起重作業典型事故案例分析。4.2.2實際操作.4.2.2.1掌握4.1.2中所有的內容。4.2.2.2熟練掌握各種指揮信號的應用。4.2.2.3根據作業環境的不同,熟練選擇合理的指揮信號和指揮方式,做到安全指揮。5.復審培訓內容5.1典型事故案例分析.5.2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5.3起重司索指揮作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5.4對上次取證后個人安全生產情況和經驗教訓進行回顧總結。6.學時安排6.1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其中安全技術理論培訓時間為60學時,實際操作培訓時間為49學時.起重司索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學時安排如表1所示。起重指揮人員安全培訓學時安排如表2所示.6.2復審培訓時間不少于24學時。

表1起重司索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學時安排項目培訓內容學時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共60學時)安全基礎知識(20學時)與起重作業相關的基礎知識起重機的基礎知識4力學基礎知識6物體重量、重心及穩定性的計算10安全技術理論知識(40學時)起重吊點的選擇及吊掛方法10吊裝索具、吊具的選擇、使用、保養及報廢標準12起重司索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8起重司索作業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0實際操作培訓(40學時)《起重吊運指揮信號》安全規定20起重司索實際操作技術、要領和安全意識20

表2起重指揮人員安全培訓學時安排項目培訓內容學時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共60學時)《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的安全規定4指揮信號的應用8起重作業環境的熟悉6常用起重機械的基礎知識8與起重指揮相關的力學基礎知識8起重吊點的選擇、物體綁扎、吊掛方法8起重指揮及起重機司機的安全操作規程10起重作業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8實際操作培訓(共40學時)指揮技術要領、組織、協調和安全意識20常用類型起重機作業的指揮20

(四)起重司索指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標準

1.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起重司索、指揮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本考核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在各種起重作業中從事對物體進行綁扎、掛鉤的司索作業人員和從事現場起重作業指揮的人員。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款,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5082—1985起重機吊運指揮信號GB6720—1986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考核標準GB6067—1985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規程3.定義3.1起重司索工。指在起重作業中,從事對物體進行綁扎、掛鉤的作業人員.3.2起重指揮員。指在起重作業中,負責發出各種起重信號指令的作業人員.4.基本條件4.1年齡滿18周歲.4.2身體健康,無妨礙本職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如近視、色盲、聽覺障礙、癲癇病、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癥、精神病和突發性昏厥等)。4.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考核方法5.1考核分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部分,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實際操作考核。5.2安全技術理論考核方式為筆試,時間為2小時.5.3實際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摸擬操作、口試等方式,考核題目不少于4題。5.4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為及格。考試不及格者,允許補考2次,補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訓。6.考核內容6.1起重司索作業人員。6.1.1安全技術理論.6.1.1.1了解起重機械的基礎知識。6.1.1.2了解與起重機相關的必要力學知識。6.1.1.3掌握起重吊點選擇和物體綁扎、吊裝、翻轉等理論知識。6.1.1.4掌握吊裝索具、吊具的選擇、維護保養和報廢標準。6.1.1.5熟練掌握起重司索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6.1.1.6了解常見起重司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6.1.1.7熟練掌握《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85和有關安全規定。6.1.2實際操作。主要考核司索作業實際操作技術、要領和安全意識等.6.1.2.1考核常用繩結的操作要領。考核的內容與要求:熟練掌握常用繩結的結法及其應用場合。6.1.2.2考核吊裝索具和吊具選擇的要領.考核的內容與要求:起重司索作業人員能根據物件的重量、形狀、大小及特點,正確地選擇相應的吊裝索具、吊具等。6.1.2.3考核起重吊點選擇的要領。考核內容與要求:起重司索人員能通過理論計算或估算的辦法,判斷確定出物件的重心,合理選擇吊點;物件起吊后觀察物件的平穩性,來評判吊點選擇的合理性。6.1.2.4考核物件綁扎操作技術。考核內容與要求:起重司索人員對不同的物件,會正確選擇綁扎方法,并能合理可靠熟練地運用.6.1.2.5考核物件翻轉操作技術.考核內容與要求:選擇一適當物件,翻轉180°,觀察評判起重司索作業人員選擇索具或吊具、選擇吊點的合理性、綁扎方法技巧性及翻轉有效性等。6.2起重指揮作業人員.6.2.1安全技術理論.6.2.1.1熟練掌握《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85和有關安全規定.6.2.1.2了解起重機的基礎知識。6.2.1.3了解與起重機相關的必要力學知識。6.2.1.4掌握與指揮有關的起重吊點選擇、物體綁扎及吊裝要領。6.2.1.5熟練掌握與指揮相關的起重機司機和起重司索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6.2.1.6熟練掌握起重指揮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6.2.1.7了解常見起重指揮作業指揮失誤造成的事故案例分析。6.2.2實際操作。主要考核起重指揮人員現場實際指揮技術要領、安全意識和臨場組織協調及應急應變能力.考核方法按GB5082-198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中規定的內容與要求,結合某種類型起重機的吊運作業進行現場指揮作業實際考核.6.2.2.1任意選擇6種手勢信號,讓指揮人員進行現場指揮。6.2.2.2任意選擇6種專用手勢信號,讓指揮人員進行現場指揮。6.2.2.3任意選擇10種旗語信號,讓指揮人員進行現場指揮。6.2.2.4任意選用1種音響信號與手勢信號進行配合,任意選用1種音響信號與旗語信號進行配合,考核指揮人員的應用水平.6.2.2.5任意選用一種指揮信號,考核指揮人員與起重機司機之間的操作配合水平。7.復審考核內容7.1檢索違章情況,沒有嚴重違章記錄.7.2體檢合格。7.3安全技術理論及實際操作考核合格。除了考核與準操作項目有關的基本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外,還應考核以下內容:7.3.1了解典型起重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掌握避免同類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和方法。7.3.2了解有關起重作業方面的新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7.3.3了解有關起重作業方面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

(五)制冷與空調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

本大綱規定了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安裝與修理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的目的、要求和具體內容。1.培訓對象擬取得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安裝及修理作業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并具備該工種作業人員上崗基本條件的勞動者。2.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安裝及修理作業的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達到獨立上崗的工作能力。3.培訓要求3.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訓。3.2實際操作訓練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3.3注重職業道德、安全意識、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3.4應由具備資格的教師任教,并應有足夠的教學場地、設備和器材等條件。3.5應采用國家統一編寫的培訓教材。復審的培訓教材由各培訓單位根據培訓對象和當時的具體情況自行制定。4.培訓內容4.1安全基礎知識培訓內容.所有培訓對象都應接受該部分內容的培訓。4.1.1基礎知識:物質與工質、壓力、溫度、物質狀態變化、熱能、熱重與比熱、沸騰、蒸發、冷凝、飽和狀態及其參數、液體過冷、蒸汽過熱、傳熱的基本方式等.4.1.2能量轉換與守恒、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4.1.3制冷劑的性質、危害、貯運及安全防護的方法.4.1.4載冷劑和潤滑油的性質、安全使用要求.4.1.5有關制冷、空調的安全生產法規、規章的安全知識.4.1.6與制冷、空調相關的電氣、電氣焊、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識。4.2蒸汽壓縮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人員。擬從事蒸汽壓縮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的人員除按4.1安全基礎知識培訓內容外,還應接受以下內容的培訓。4.2.1安全技術理論。4.2.1.1安全基礎知識。4.2.1.2單級和雙級壓縮式制冷原理。4.2.1.3制冷空調設備的分類、作用、工作原理和結構。4.2.1.4冷凍水系統、冷卻水系統及水質的安全要求。4.2.1.5制冷與空調作業的危險性。4.2.1.6安全控制裝置(壓力控制、溫度與液位顯示控制、安全閥與易熔塞、斷水保護等安全裝置)的作用、結構、安裝要求、參數設定值與常見故障的判斷。4.2.1.7制冷與空調作業事故(制冷劑大量泄漏、燃燒、爆炸、凍傷、窒息)發生的原因、預防與處理方法。4.2.1.8常見系統故障(壓縮機及系統的超壓、超溫、制冷劑泄漏、斷電、斷水、液擊及異常聲音等)發生的原因、判斷與排除方法。4.2.1.9冷藏庫作業的安全要求。4.2.1.10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4.2.2實際操作。4.2.2.1制冷壓縮機(活塞式、螺桿式、離心式制冷壓縮機)及其冷水機組運轉前的準備工作。4.2.2.2制冷壓縮機的開、停機操作。4.2.2.3正確讀出系統運行時的參數。4.2.2.4對系統運行時的參數調整。4.2.2.5制冷劑的充注與回收、加油、放油、油再生的安全操作。4.2.2.6制冷系統不凝性氣體排放的安全操作。4.2.2.7冷庫的掃霜和沖霜的安全操作。4.2.2.8制冷系統的排污、試壓、真空、制冷劑試漏等安全操作。4.2.2.9水質的檢驗與投藥安全操作。4.2.2.10制冷系統緊急事故(制冷劑大量泄漏、中毒、窒息、凍傷、火災、爆炸等)處理的安全操作。4.2.2.11制冷系統一般常見故障(制冷機房突然停電、壓縮機濕沖程、異聲、超壓、超溫、壓力表指針劇烈跳動、冰堵或臟堵等)的判斷與安全操作。4.2.2.12防護用品的檢查、使用與保養.4.3溴化鋰吸收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人員。4.3.1安全技術理論。4.3.1.1安全基礎知識。4.3.1.2溴化鋰吸收式制冷工藝及其特性.4.3.1.3緩蝕劑、表面活性劑的種類、作用和使用方法。4.3.1.4溴化鋰溶液的再生方法。4.3.1.5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系統.4.3.1.6蒸汽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的結構與工作原理.4.3.1.7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運行時的危險性與故障.4.3.1.8循環水質對吸收式冷水機組運行的影響和對水質的要求.4.3.1.9儀表(壓力表、溫度計及真空表)、安全裝置(安全閥、壓力、溫度、液位顯示控制器、斷水保護器、燃燒系統安全裝置等)的作用、結構、安裝要求和參數設定值。4.3.1.10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的自控系統.4.3.1.11真空泵的操作和維護方法.4.3.1.12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的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運行的標志、安全維護的方法和安全管理制度。4.3.1.13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常見故障(冷凍水和冷卻水斷水、斷電、泄漏、溶液結晶、冷劑水污染、屏蔽泵電機的燒毀等)的分析與判斷。4.3.2實際操作。4.3.2.1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開機前的準備工作.4.3.2.2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開機、停機的安全操作。4.3.2.3正確讀出機組及系統的參數,正確使用測試儀表。4.3.2.4對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系統保持真空的操作.4.3.2.5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保持正常運行標志的安全操作和參數變化時的調整。4.3.2.6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常見故障(冷凍水和冷卻水斷水、斷電、機組泄漏、溶液結晶、冷劑水的污染等)的安全處理操作。4.3.2.7機組除垢、清洗的安全操作.4.3.2.8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停機后的維護、保養操作。4.4制冷空調設備安裝、修理人員。4.4.1安全技術理論.4.4.1.1安全基礎知識。4.4.1.2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人員安全技術理論培訓的內容以及事故、故障的原因和處理方法.4.4.1.3制冷與空調設備和系統安裝中的安全要點。4.4.1.4制冷與空調設備和系統安裝作業的程序與安全要求.4.4.1.5制冷與空調安裝質量標準與安全規范。4.4.1.6制冷與空調系統的安全裝置、儀表、閥門等質量檢查標準與安裝安全要求。4.4.1.7施工現場用電的安全知識.4.4.1.8起重吊裝與高空作業的安全要求.4.4.1.9制冷與空調系統除污、壓力、真空與制冷劑的試漏試驗,充注制冷劑等的安全操作方法與安全要求。4.4.1.10安裝施工、安全管理與安全操作規程。4.4.1.11制冷壓縮機、容器與熱交換設備、閥門、安全裝置修理的安全要求。4.4.1.12常見故障修理的安全要求。4.4.1.13設備與零部件更換、拆卸的安全要求。4.4.1.14緊急搶修制冷、空調系統與設備的安全要求。4.4.1.15設備清洗與水質處理的安全要求。4.4.1.16冷卻塔及水系統安裝與檢修的安全要求。4.4.1.17制冷與空調系統調試的安全要求.4.4.1.18電氣與焊接的安全知識。4.4.1.19設備修理作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4.4.2實際操作.4.4.2.1制冷與空調運行操作。4.4.2.2制冷與空調設備拆卸檢修、零部件更換和儀表、閥門的安全操作.4.4.2.3安全裝置安裝、調整的安全操作。4.4.2.4制冷與空調系統閥門檢修、試漏與安裝的安全操作。4.4.2.5設備與管路焊接的安全操作。4.4.2.6容器與熱交換設備的檢修、清洗及水處理的安全操作。4.4.2.7制冷與空調系統調試的安全操作。4.4.2.8制冷與空調系統事故(制冷劑泄漏、中毒、火災與爆炸等)緊急搶修的安全操作.4.5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安裝修理人員。4.5.1安全技術理論。4.5.1.1安全基礎知識及電工基礎知識。4.5.1.2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的工作原理和結構。4.5.1.3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的控制與保護系統。4.5.1.4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安裝與修理作業中常見事故發生的原因、預防與處理方法.4.5.1.5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安裝、運行、維修的安全操作要求。4.5.1.6有關金屬焊接、電氣安全、登高作業及防火防爆的安全技術。4.5.1.7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常用監測儀器、儀表及專用工具的工作原理和構造及其使用方法.4.5.1.8有關安全生產法規、規章等方面的安全知識。4.5.1.9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安裝與修理作業典型事故案例分析。4.5.2實際操作.4.5.2.1制冷劑種類的判別和安全貯運。4.5.2.2常用儀器和專用工具的安全使用。4.5.2.3焊接切割的安全操作。4.5.2.4緊急與常見事故的判斷與安全處理方法。4.5.2.5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的正確安裝。4.5.2.6小型制冷與空調設備的試壓、真空與制冷劑的試漏、充注制冷劑等的安全操作。5.復審培訓內容5.1典型事故案例分析。5.2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5.3與準操作項目有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5.4對上次取證后個人安全生產情況和經驗教訓進行回顧總結。6.學時安排6.1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小時,其中安全技術理論培訓為60學時,實際操作培訓時間為40小時.具體培訓學時安排如下:6.1.1蒸汽壓縮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人員培訓學時安排如表1所示。6.1.2溴化鋰吸收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人員培訓學時安排如表2所示。6.1.3制冷與空調安裝修理人員培訓學時安排如表3所示。6.1.4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安裝修理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學時安排如表4所示。6.2復審培訓時間不少于24學時。

表1蒸汽壓縮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人員培訓學時安排

表2溴化鋰吸收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人員培訓學時安排

表3制冷與空調安裝修理人員培訓學時安排

表4小型制冷與空調裝置安裝修理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學時安排

(六)制冷與空調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標準

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制冷與空調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從事溫度120K以上中、大型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安裝與修理作業的人員.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GB9237—2001制冷和供熱用機械制冷系統安全要求GB50274—1998制冷設備、空氣分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3.定義制冷與空調作業包括壓縮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空調設備運行、制冷與空調設備安裝修理、小型制冷空調裝置安裝修理等操作項目。3.1制冷與空調操作工。從事溫度120K以上和制冷量在標準工況下12kW或空調工況下25kW以上的制冷與空調機組及輔助設備的運行操作人員。3.2制冷與空調安裝修理工。從事對制冷與空調機組部件、整機及系統安裝、調試和修理的人員.4.基本條件4.1年滿18周歲。4.2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本職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4.3初中l:2_L文化程度。5.考核方法5.1考核分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部分,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實際操作考核.5.2安全技術理論考核方式為筆試,時間為2小時。5.3實際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模擬操作、口試等方式,考核題目不少于4題。5.4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為及格。考試不及格者,允許補考2次,補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訓.6.考核內容6.1壓縮式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6.1.1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內容。6.1.1.1制冷與空調熱工與傳熱的基礎知識.6.1.1.2單級、雙級蒸汽壓縮式制冷原理及典型系統。6.1.1.3制冷劑的性質、危害和防護.6.1.1.4載冷劑與潤滑油的性質及安全使用要求.6.1.1.5制冷與空調作業的危害性與事故種類。6.1.1.6制冷劑鋼瓶爆炸的原因與安全使用要求。6.1.1.7制冷與空調設備安全裝置的作用、結構與設定值.6.1.1.8制冷與空調設備常見故障的原因與判斷方法。6.1.1.9制冷與空調設備安全運轉的標志。6.1.1.10制冷與空調設備安全運行操作的安全要求.6.1.1.11事故緊急處理及預防措施。6.1.1.12防護用品使用方法與救護的基本知識。6.1.1.13冷藏庫制作安全操作要求.6.1.1.14制冷與空調作業安全管理制度.6.1.2實際操作。6.1.2.1制冷壓縮機、空調冷水機組的開、停安全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按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對本單位制冷空調壓縮機或冷水機組開機和停機的操作。6.1.2.2制冷劑的充灌與回收操作。考核內容和要求:按安全使用要求,正確使用制冷劑瓶和配件,并進行安全操作。6.1.2.3制冷系統的加油操作和氨系統的放油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判別油的變質并根據安全操作規程加油、放油的安全操作。6.1.2.4氨系統不凝性氣體的排放。考核內容與要求:對氨系統不凝性氣體的安全排放操作。6.1.2.5故障與事故的排除.考核內容與要求,正確判斷壓縮機及系統的超壓、超溫、斷電、斷水、液擊、異常聲音、制冷劑泄漏、中毒等故障,分析原因,對事故進行安全處理和應急的操作。6.1.2.6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氨制冷作業必考)。考核內容與要求:正確穿戴和安全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和氨氣呼吸面具。6.2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空調設備運行。6.2.1安全技術理論.6.2.1.1制冷、空調熱工與傳熱的基礎知識。6.2.1.2溴化鋰水溶液、緩蝕劑的性質與技術要求。6.2.1.3表面活性劑的作用與使用方法。6.2.1.4溴化鋰吸收式制冷原理及單、雙效制冷系統的基本構成。6.2.1.5蒸汽、直燃式冷(溫)水機組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6.2.1.6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安全運行標志。6.2.1.7蒸汽式、直燃式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安全裝置的結構、用途、設定值(溫度、壓力、液位顯示控制器、安全閥、斷水保護裝置、防結晶裝置、燃燒系統安全裝置等)。6.2.1.8不凝性氣體對制冷機組運行的安全影響與處理方法。6.2.1.9結晶產生的原因、危害與處理方法.6.2.1.10循環水質對制冷機組運行的安全影響與處理方法.6.2.1.11燃油(氣)系統操作危險性與安全要求.6.2.1.12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運行安全管理制度。6.2.2實際操作。6.2.2.1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的開、停機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正確進行開機前的準備,按制冷機組的操作規程與安全要求對本單位機型進行開機和停機的安全操作。6.2.2.2機組抽真空的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識別機組真空度的大小,按照抽真空作業的操作程序與安全規定,對機組進行抽真空的安全操作。6.2.2.3常見故障的處理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對故障(冷媒水和冷卻水的斷水、斷電、機組泄漏、溶液結晶、冷劑水污染和屏蔽泵運行不正常等)的判斷與處理。6.2.2.4機組清洗除垢的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機組換熱設備的清洗、除垢操作與安全要求.6.3制冷與空調設備安裝、修理。6.3.1安全技術理論。6.3.1.1制冷、空調熱工與傳熱的基礎知識。6.3.1.2制冷、空調設備運行安全操作的基礎知識。6.3.1.3制冷、空調設備安裝與修理的基礎知識。6.3.1.4制冷、空調設備安裝、修理質量與安全標準。6.3.1.5制冷、空調設備安裝、修理操作安全要求。6.3.1.6制冷、空調設備的安全裝置、儀表、閥門的安裝、修理安全要求。6.3.1.7有關設備吊裝、焊接、配管、用電等的基本安全知識。6.3.1.8制冷、空調設備、配件及儀表等的更換、拆卸及搶修的安全要求.6.3.1.9設備清洗與水質處理的安全要求。6.3.1.10安裝與修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6.3.2實際操作。6.3.2.1制冷、空調系統打壓試驗。考核內容與要求:檢查試壓工具與配件的安全性能,根據試壓標準、操作程序進行安全操作。6.3.2.2制冷劑充灌與回收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同6.1.2.2。6.3.2.3拆卸與更換制冷系統設備部件及儀表的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確定設備部件及儀表拆卸、更換的方法,并按照安全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操作。6.3.2.4閥門安裝操作(安裝工必考)。考核內容與要求:閥門在安裝前的檢查,對閥門進行氣密性試驗及安裝的操作。6.3.2.5制冷系統焊接的操作(具備焊接作業上崗證的制冷工)。考核內容與要求:根據焊接作業的安全規程要求,對系統壓力容器、管道進行安全焊接并保證焊接質量要求。6.4小型制冷、空調裝置的安裝、修理。6.4.1安全技術理論.6.4.1.1有關法規、標準和規章等。6.4.1.2有關電工、熱工的基礎知識。6.4.1.3常用制冷劑、潤滑油的基本性質與安全使用。6.4.1.4小型制冷、空調裝置的控制與保護基本知識。6.4.1.5制冷、空調裝置的基本原理與結構。6.4.1.6小型制冷、空調裝置的修理技術與安全操作要求。6.4.1.7電氣、金屬焊接、登高作業及防火防爆安全知識.6.4.1.8制冷劑、氧氣及氮氣等壓力鋼瓶的安全使用與管理。6.4.1.9常用檢測儀表、工具的安全使用與管理.6.4.1.10小型制冷、空調器常見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6.4.2實際操作.6.4.2.1制冷劑充灌與回收操作(包括大瓶倒小瓶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正確鑒別制冷劑的種類、計量方法,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充灌及回收操作。6.4.2.2氣密性實驗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正確使用試壓設備、試壓工具,按試壓標準對試壓設備、工具進行安全檢查、連接和試壓操作。6.4.2.3用電安全操作。6.4.2.3.1儀表檢測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按照電工儀表檢測安全要求,使用電工儀表對制冷、空調設備電氣進行檢查測量操作.6.4.2.3.2手持式電動工具使用的操作。考核內容與要求:鑒別不同保護方式電動工具安全使用條件,根據安全使用的要求對手持式電動工具進行安全操作.6.4.2.3.3防護用具(品)的正確使用。考核內容與要求:按照防護用具(品)的使用要求進行正確使用。6.4.2.3.4小型制冷、空調裝置的安裝。考核內容與要求:按照現場條件進行合理的布局,正確選配備件,并按規定進行安裝。6.4.2.3.5小型制冷、空調裝置常見故障的處理。考核內容與要求:對常見故障進行正確的判斷和處理。7.復審考核內容7.1檢索違章情況,沒有嚴重違章記錄.7.2體檢合格。7.3安全技術理論及實際操作考核合格。除了考核與準操作項目有關的基本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外,還應考核以下內容:7.3.1了解典型制冷與空調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掌握避免同類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和方法。7.3.2了解有關制冷與空調作業方面的新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7.3.3了解有關制冷與空調作業方面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

(七)登高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

本大綱規定了登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的目的、要求和內容。1.適用對象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登高作業(建筑登高架設、安裝維修登高架設、高處懸掛作業等)擬取得登高作業《特種作業操作證》,并具備登高作業上崗基本條件的作業勞動者。2.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登高作業的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達到獨立上崗的工作能力。3.培訓要求3.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訓。3.2實際操作訓練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3.3注重職業道德、安全意識、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3.4應由具備資格的教師任教,并應有足夠的教學場地、設備和器材等條件.3.5應采用國家統一編寫的培訓教材.復審的培訓教材由各培訓單位根據培訓對象和當時的具體情況自行制定.4.培訓內容4.1通用部分。指所有培訓對象都應接受培訓的內容。4.1.1安全技術理論。4.1.1.1高處作業、登高架設作業的定義和種類。4.1.1.2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的預防。4.1.1.3登高作業的安全基本要求。4.1.1.4一般力學知識。4.1.1.5安全網、安全帶等防護裝置設置的安全技術。4.1.1.6登高作業的安全檢查.4.1.2實際操作。4.1.2.1正確佩戴和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4.1.2.2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4.2建筑登高架設作業。4.2.1安全技術理論。4.2.1.1建筑登高架設的基礎知識.4.2.1.1.1腳手架桿件材料的種類、規格及材質要求。4.2.1.1.2綁扎材料的標準和連接的強度要求。4.2.1.2腳手架的構造與搭設技術。4.2.1.2.1腳手架的種類、形式。4.2.1.2.2腳手架的構造與搭設的一般常識。4.2.1.2.3腳手架荷載的種類和施工時使用荷載的標準.4.2.1.2.4影響腳手架穩定的主要因素。4.2.1.2.5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4.2.1.2.6其它類型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4.2.1.3腳手架的安全防護.4.2.1.3.1“臨邊防護”基本要求.4.2.1.3.2“洞口防護”基本要求。4.2.1.3.3腳手架防火、防電、防雷及惡劣天氣防護要求和措施。4.2.1.4建筑登高作業的安全管理與腳手架的拆除。4.2.1.4.1腳手架安全檢查標準與內容。4.2.1.4.2腳手架階段性檢查內容及驗收規定.4.2.1‘4.3腳手架保養、維修和管理規定。4.2.1.4.4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與安全措施。4.2,2實際操作。4.2.2.1建筑業常用腳手架的搭設。4.2.2,2建筑業常用腳手架的拆除。4.2.2.3搭設、拆除腳手架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4.3安裝維修登高架設作業。4.3.1安全技術理論.4.3.1.1非建筑業特殊腳手架的組成、用途和構造特點。4.3.1.2非建筑業特殊腳手架搭設方法和穩固措施。4.3.1.3移動式腳手架及登高設備安全使用及管理。4.3.1.4現場設施的維護管理和安全要求.4.3.2實際操作.4.3.2.1非建筑業腳手架搭設和穩固措施。4.3.2.2拆除非建筑業腳手架.4.3.2.3移動式腳手架和登高設備的操作。4.3.2.4現場設施保護和安全防護措施。4.4高處懸掛作業.4.4.1安全技術理論。4.4.1.1吊籃腳手架的組成、類型。4.4.1.2提升機構、懸掛結構的主要形式。4.4.1.3吊籃、提升機構、懸掛結構的安全要求.4.4.1.4其它高處懸掛作業構件的結構形式和安全要求。4.4.1.5吊籃操作安全要求。4.4.1.6現場設施的維護管理和安全要求。4.4.2實際操作。4.4.2.1搭設吊籃、提升機構和懸掛結構。4.4.2.2拆除吊籃、提升機構和懸掛結構。4.4.2.3高處作業地面周圍的現場設施保護和安全防護措施。5.復審培訓內容5.1典型事故案例分析。5.2有關登高作業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5.3登高作業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5.4對上次取證后個人安全生產情況和經驗教訓進行回顧總結。6.課時安排6.1每一操作項目的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其中實際操作訓練時間不少于40學時.具體章節課時安排參考附表.6.2復審培訓時間不少于24學時。

附表

登高架設作業人員培訓課時安排

(八)登高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標準

1.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登高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的內容及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登高作業(建筑登高架設作業、安裝維修登高架設作業、高處懸掛作業等)人員。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608—1983高處作業分類GB5083—1999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3.定義登高作業包括建筑登高架設作業、安裝維修登高架設作業、高處懸掛作業等操作項目.3.1高處作業。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3.2建筑登高架設作業。指搭設為建筑施工作業用的腳手架與非建筑施工的作業。3.2.1腳手架的荷載。腳手架承受的重力.3.2.2立桿垂直度。指腳手架的立桿與水平面的垂直程度.3.2.3橫桿撓度。指腳手架的水平桿件在荷載作用下發生的彎曲變形的程度。3.2.4穩固措施.指保證腳手架剛性、穩定性的安全技術措施。3.3安裝維修登高架設作業.從事安裝維修的登高、高處架設的操作。3.4高處懸掛作業。作業人員需利用在建筑物上設置的懸掛機構及其專門搭設的架體,沿建筑物升降進行的一種作業.3.4.1懸掛結構。指懸吊平臺通過升降機構與其連接,并承載全部荷載的結構.3.4.2懸吊平臺。懸吊于空中,四周裝有護欄,用于承載作業人員及其所用工具的架體。3.4.3升3.4.4工作繩。單獨懸掛,用于承載懸吊平臺的繩索。3.4.5保險繩。獨立懸掛于懸掛結構,通過自鎖裝置、安全帶與作業人員連在一起,防止作業人員墜落的繩索。4.基本條件4.1年滿18周歲。4.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3身體健康,雙眼裸視力在4.8以上,且矯正視力在5.0以上,無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病、恐高癥、癲癇病等妨礙本作業的疾病及生理缺陷。5.考核方法5.1考核分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部分,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實際操作考核。5.2安全技術理論考核方式為筆試,時間為2小時。5.3實際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模擬操作、口試等方式,考核題目不少于4題。5.4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為及格。考試不及格者,允許補考2次,補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訓.6.考核內容6.1通用部門。指所有從事登高作業的人員都應考核的內容。6.1.1安全技術理論。6.1.1.1了解高處作業的定義和種類。6.1.1.2了解常見登高作業中發生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的原因,熟練掌握其防護措施.6.1.1.3掌握高處作業、建筑登高架設和懸掛作業的安全基本要求.6.1.1.4安全網、防護欄桿設置的安全技術。6.1.1.5了解一般力學知識。6.1.1.6登高作業安全檢查內容和方法。6.1.2實際操作。6.1.2.1能夠正確佩戴和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6.1.2.2熟練掌握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6.2建筑登高架設作業。6,2.1安全技術理論.6.2.1.1建筑登高架設的基礎知識。6.2.1.1.1了解腳手架桿件材料的種類、規格及材質要求。6.2,1.1.2掌握綁扎材料和連接件的規格、強度要求及使用技能.6.2.1.1.3了解一般金屬材料、木材、竹材的特性知識和使用常識。6.2.1.2建筑腳手架的構造與搭設知識.6.2.1,2.1了解腳手架的構造、特點與搭設的一般常識。6.2.1.2.2掌握腳手架荷載的種類和施工時使用荷載的標準。6.2.1.2.3掌握腳手架整體穩定與腳手架安全的關系。6.2.1.2.4掌握各種鋼管腳手架搭設方法和穩固措施。6.2.1.2.5掌握竹、木腳手架搭設方法和穩固措施。6.2.1.3建筑登高架設的安全防護。6.2.1.3.1了解腳手架防護措施的基本項目。6.2.1.3.2掌握預防高處墜落和物體落下傷人的防護措施。6.2.1.3.3掌握腳手架防火、防電、防雷、“臨邊”防護、“四口”防護及惡劣天氣防護要求和措施.6.2.1.4建筑登高作業的安全管理與腳手架的拆除.6.2.1.4.1了解腳手架安全檢查標準與內容.6.2.1.4.2掌握腳手架階段性檢查內容及驗收規定。6.2.1.4.3掌握腳手架保養、維修和管理規定。6.2.1.4.4掌握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要求與安全措施.6.2.2實際操作。6.2.2.1熟練搭設建筑業常用腳手架。6.2.2.2熟練拆除建筑業常用腳手架.6.2.2.3掌握搭設、拆除腳手架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6.3安裝維修登高架設作業。6.3.1安全技術理論。6.3.1.1了解非建筑業特殊腳手架的組成、用途和構造特點.6.3.1.2掌握非建筑業特殊腳手架搭設方法和穩固措施。6.3.1.3掌握移動式腳手架及登高設備的安全使用方法.6.3.1.4掌握現場設施的維護管理和安全要求。6.3.2實際操作。6.3.2.1熟練搭設非建筑業腳手架.6.3.2.2熟練拆除非建筑業腳手架。6.3.2.3掌握現場設施保護和安全防護措施。6.4高處懸掛作業。6.4.1安全技術理論。6.4.1.1了解高處作業吊籃的組成、類型。6.4.1.2了解提升機構、懸掛結構的結構形式。6.4.1.3掌握提升吊籃、提升機構、懸掛結構的安全要求。6.4.1.4掌握高處作業安全保護裝置的結構形式和安全要求.6.4.1.5掌握吊籃操作安全要求。6.4.1.6掌握現場設施和管理的安全要求。6.4.2實際操作。6.4.2.1熟練搭建吊籃、提升機構和懸掛結構。6.4.2.2熟練拆除吊籃、提升機構和懸掛結構。6.4.2.3掌握高處作業地面周圍的現場設施保護和安全防護措施。6.4.2.4掌握其它高處懸掛作業方法及安全要求。7.復審考核內容7.1檢索違章情況,沒有嚴重違章記錄。7.2體檢合格。7.3安全技術理論及實際操作考核合格.除了考核與準操作項目有關的基本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外,還應考核以下內容:7.3.1了解典型登高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掌握避免同類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和方法。7.3.2了解有關登高作業方面的新標準、規范、法律和法規.7.3.3了解有關登高作業方面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

(九)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

本大綱規定了電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的目的、要求和具體內容.1.培訓對象擬取得電工作業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并具備電工作業人員上崗基本條件的勞動者(不包括煤礦井下電工).2.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電工作業的安全技術理論與安全操作技能,達到獨立上崗的工作能力.3.培訓要求3.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訓。3.2實際操作訓練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3.3注重職業道德、安全意識、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3.4應由具備資格的教師任教,并應有足夠的教學場地、設備和器材等條件。3.5應采用國家統一編寫的培訓教材。復審的培訓教材由各培訓單位根據培訓對象和當時的具體情況自行制定.4.培訓內容包括安全技術理論培訓和實際操作訓練.4.1通用部分。指所有電工作業人員都應接受培訓的內容。4.1.1安全技術理論。4.1.1.1電工安全作業概述:電工作業人員條件,有關法規。4.1.1.2電工基礎:電路的組成和基本物理量、直流電路、電磁感應和磁路、交流電路、電子技術常識。4.1.1.3電工測量:儀表分類及工作原理、儀表誤差和準確度、電壓表和電流表、萬用表、鉗形電流表、兆歐表、接地電阻測試儀、電能表、半導體點溫計、直流單臂電橋、數字萬用表。4.1.1.4電氣安全基本知識:電氣事故種類、觸電事故分析、電流對人體的作用、觸電急救。4.1.1.5安全操作:電工安全用具、標示牌、安全檢修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安全檢修制度、低壓帶電作業。4.1.1.6防觸電技術:絕緣、屏護和間距、IT系統防護、TT系統防護、TN系統防護、接地裝置、雙重絕緣、安全電壓、漏電保護。4.1.1.7電氣防火:電氣火災原因、電氣防火防爆措施、電氣火災的撲救.4.1.1.8防雷和防靜電:雷電和防雷概要、防靜電措施。4.1.2實際操作.4.1.2.1各種電工鉗、電工刀、各種螺絲旋具、典型手持電動工具以及基本絕緣安全用具、輔助絕緣安全用具的性能和使用.4.1.2.2登高安全作業(登高安全用具的正確使用和登高作業)。4.1.2.3檢修安全用具(臨時接地線、遮欄、標示牌等安全用具的作用、規格及使用)。4.1.2.4兆歐表、電能表、接地電阻測試儀及單臂電橋的使用。4.1.2.5導線種類、導線識別與導線截面積選用,導線連接、電力電纜安裝、架空線路安裝.4.2低壓運行維修作業.4.2.1安全技術理論。4.2.1.1低壓電器:刀開關、低壓斷路器、接觸器、啟動器、主令電器、低壓熔斷器、熱繼電器、低壓開關柜等安全運行要求。4.2.1.2交流電動機:異步電動機控制、異步電動機運行、異步電動機故障。4.2.1.3并聯電容器:并聯電容器的接線與安裝、并聯電容器操作、并聯電容器的巡視。4.2.1.4電動工具和移動式設備:手持電動工具、移動式設備、暫設用電。4.2.1.5電氣照明:照明種類和照明電源、照明燈具及接線、照明裝置安裝、插座.4.2.1.6配電線路:架空線路、電纜線路、接戶線和進戶線、室內配線、線路保護、導線連接。4.2.2實際操作.4.2.2.1常用低壓斷路器、熱繼電器、低壓熔斷器、漏電保護裝置安裝和接線。4.2.2.2異步電動機檢查、異步電動機點動和單方向運行、可逆運行接觸器控制。4.2.2.3異步電動機Y—△減壓啟動、自耦減壓啟動控制等接線.4.2.2.4燈具接線及安裝。4.3高壓運行維修.4.3.1安全技術理論。4.3.1.1用戶供電和配電:電力系統概念、用戶供電、變配電所、變配電所接線圖、用戶低壓配電。4.3.1.2電力變壓器:變壓器原理、變壓器結構、變壓器的技術參數、變壓器安裝、變壓器巡視、變壓器常規試驗、變壓器運行、變壓器保護、變壓器故障.4.3.1.3儀用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4.3.1.4高壓電器:高壓隔離開關、高壓負荷開關、少油斷路器、真空斷路器、六氟化硫斷路器、高壓電器的操動機構、高壓熔斷器、高壓開關柜、箱式變電站及室外變臺.4.3.1.5繼電保護:繼電保護概要、電流速斷保護和延時過電流保護、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與維護。4.3.1.6變配電所的運行管理:巡視制度、值班制度、倒閘操作。4.3.2實際操作。4.3.2.1斷路器、高壓隔離開關、高壓負荷開關的巡視檢查,跌開式熔斷器的操作。4.3.2.2配電變壓器的巡視檢查,油浸自冷式變壓器分接開關的切換操作,戶外變壓器的安裝。4.3.2.3搖測變壓器、電力電纜絕緣電阻.4.3.2.4斷路器的停、送電操作及填寫倒閘操作票.4.4礦山電工作業。4.4.1安全技術理論.4.4.1.1按4.1.1并結合礦山安全有關規定進行培訓.如礦山電氣事故種類、礦山電氣設備接地和接零、漏電保護、絕緣監視、礦山電氣火災預防、礦井防雷標準。4.4.1.2按4.2.1并結合礦山安全有關規定進行培訓.如礦用低壓電器、礦用電動機、礦山照明裝置、礦山配電線路、礦用電機車等運行特點.4.4.1.3按4.3.1并結合礦山安全有關規定進行培訓。如礦山供電與配電、礦用變壓器運行及保護、礦用高壓電器運行特點。4.4.2實際操作.結合礦用電氣設備及4.1.2、4.2.2、4.3.2等內容進行培訓。5.復審培訓內容5.1典型事故案例分析。5.2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5.3電氣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5.4對上次取證后個人安全生產情況和經驗教訓進行回顧總結。6.課時安排6.1低壓運行維修的培訓時間為148課時,高壓運行維修的培訓時間為180課時,礦山電工作業的培訓時間為184課時.具體章節課時安排參考見附表。6.2復審培訓時間不少于24學時.

附表

電工作業人員培訓課時安排

(十)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標準

1.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電工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工作業的人員(本標準不適用于煤礦電工)。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869—1992用電安全導則DL408—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GB8838-1988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標準GB4776-1984電氣安全名詞術語3.定義3.1電工作業。從事電氣裝置的安裝、運行、檢修、試驗等工作的作業。電工作業包括低壓運行維修作業、高壓運行維修作業、礦山電工作業等操作項目。3.2電工作業人員。直接從事電工作業的人員。3.3低壓運行維修。在對地電壓25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上進行安裝、運行、檢修、試驗等電工作業.3.4高壓運行維修.在對地電壓250V以上的電氣設備上進行安裝、運行、檢修、試驗等電工作業。3.5礦山電工作業。在礦山井下從事電氣設備安裝、運行、檢修、試驗等電工作業。4.電工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4.1年齡滿18周歲。4.2無妨礙從事電工作業的病癥和生理缺陷。4.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考核方法5.1考核分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部分,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實際操作考核。5.2安全技術理論考核方式為筆試,時間為2小時。5.3實際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模擬操作、口試等方式,考核題目不少于4題。5.4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60分為及格。考試不及格者,允許補考2次,補考仍不及格者需重新培訓。6.考核內容。6.1通用部分。指所有電工作業人員都應考核的內容。6.1.1安全技術理論.6.1.1.1了解電工崗位職責和應該遵守的有關電氣安全法規、標準。6.1.1.2了解電工原理的基本內容。6.1.1.3掌握常用的電氣圖形符號的繪制要求.6.1.1.4熟練掌握常用電工儀器、儀表(即電壓表、電流表、萬用表、電能表、兆歐表、接地電阻測試儀、單臂電橋等)的使用要求。6.1.1.5掌握絕緣、屏護、間距等防止直接電擊的措施以及保護接地、保護接零、加強絕緣等防止間接電擊的措施。6.1.1.6熟練掌握漏電保護裝置的類型、原理和特性參數。6.1.1.7熟練掌握電氣安全用具的種類、性能及用途和熟練掌握安全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的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