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富國強兵: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二、救亡圖存: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三、民族復興:現代中國的重要改革第4課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西周春秋戰國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1912年1978年秦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北宋的改革張居正改革改革開放社會主義改造土地改革1840年1949年古代富國強兵近代救亡圖存現代民族復興民國的改革清末新政戊戌變法課標要求:了解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的一些重要改革的概況。了解中國歷代重要的變法和改革的特征、趨勢與影響。感悟改革家的共同精神品質。(1)背景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1.戰國:商鞅變法鐵器使用牛耕推廣生產力發展私田開拓公田不治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奴隸主貴族沒落封建地主階級崛起“奪權”禮崩樂壞諸侯爭霸百家爭鳴變法革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春秋戰國是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自主學習:1、書本梳理經濟上、政治上大變革的表現2、用唯物史觀視角說明經濟變革與政治變革的關系(1)背景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1.戰國:商鞅變法春秋戰國是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①經濟:鐵犁牛耕,生產力發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興起;②政治:諸侯爭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壞;士階層的崛起;新興地主階級要求改革;③思想文化:學術下移,百家爭鳴,形成思想解放運動。(2)目的適應社會變動,實現富國強兵,建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趙國趙武靈王改革韓國申不害改革齊國鄒忌變革燕國燕昭王改革商鞅變法:集列國變法之長,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1.戰國:商鞅變法回顧《中外歷史綱要》上第2課,分析商鞅變法的措施是如何適應社會變革的?領域措施作用經濟軍事政治思想風俗廢除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耕織廢除世卿世祿,獎勵軍功什伍連坐,互相糾察告發行縣制,縣的長官由君主任命法家思想,焚詩書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承認土地私有;促進小農經濟發展;調動生產積極性,增加財政收入;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提高戰斗力;嚴刑峻法,強化統治;強化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一;強化思想控制;穩定社會秩序;促進小農經濟;增加財政收入。富國強兵集權(3)內容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1.春秋戰國:商鞅變法土地國有↓土地私有血緣政治↓官僚政治分封政治↓郡縣政治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郡縣官僚制國家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4)影響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1.春秋戰國:商鞅變法打擊了貴族特權,促進了封建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使秦國成為政治軍事強國,為秦成就統一霸業奠定了基礎。(立封建、促統一)商鞅變法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怎樣估計也不會過高。秦國率先推行縣制,按地區劃分國民,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國家公共權力直接控制到基層社會的每一個人。秦統一后將秦國的制度推向了全國,建立了統一的、具有東方特色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簡言之,商鞅變法使國家形態走向成熟,對統一國家和中華民族具有長遠影響。——摘編自任世江《通過商鞅變法讓學生接觸思辨》★問題探究:作者從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變法;結合所學,概括商鞅變法中“使國家形態走向成熟”的具體措施。加強君權;廢分封,行縣制;改革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制度建設——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開始產生從商鞅的結局看對變法結果的認識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商鞅變法維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取消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車裂”。盡管如此,商鞅變法的措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國得以延續,故“商鞅雖死,秦法未亡”。【探究】“商君雖死變法猶存”如何看待?思考判斷一場改革成敗的標準是什么?評論變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是否順應歷史的發展潮流國家與豪強地主間的矛盾: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實行宗主督護制。地主豪強把宗族、佃戶組織起來,修筑塢堡,割據一方。政府由于無力消滅豪強勢力,被迫承認其合法性,地方的賦稅、徭役也由他們代管、征收。豪強地主隱瞞控制人口,避稅,避役,影響封建國家的賦稅收入和徭役征發。國家、地主與農民階級的矛盾:地方官吏與地主勾結,農民負擔沉重。(1)背景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2.北魏孝文帝改革游牧民族內遷;北魏統一北方;民族融合趨勢和社會矛盾激化。內容意義
前期:馮太后主持,重點是創建新制度。均田制三長制俸祿制租調制
后期:孝文帝改革內容,重點漢化遷都洛陽、易服裝、改漢姓、說漢話(禁鮮卑語)、通婚姻(與漢族高門士族)等有效地鞏固了北魏政權,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流,緩和了民族矛盾,縮小了南北差距,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隋唐統一和繁榮奠定基礎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2.北魏孝文帝改革廢除宗主督護制,設三長,直屬于州郡,負責清理戶口、田畝和征役。增加國家賦稅收入,加強中央集權國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給農民,土地不得買賣,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并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官吏俸祿由國家籌集發放;設官吏考核制度,嚴懲貪污。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稱為租),帛或布一匹(稱為調)。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促進北方經濟恢復發展。改善吏治,緩和社會矛盾一定程度減輕了農民負擔鄰長里長黨長5家25家125家問題探究:史料結合所學:孝文帝遷都的理由有哪些?①洛陽地處中原,文化先進,地理位置重要;②遠離平城(保守貴族集中),有利于減少改革的阻力;③推進漢化政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4)性質:孝文慨慕華風,力變夷俗,始遷洛邑,根本既虛,隨即崩潰,亦不過數十年,天下復還中國之舊矣。
——《魏書·習學記言序目》有學者認為孝文帝遷都改鮮卑武勇之風為漢人文弱之風,削弱了北魏軍事力量,加速了北魏國家和拓跋民族的滅亡。少數民族政權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2.北魏孝文帝改革鮮卑族奴隸制統治模式向漢族封建統治模式的轉化(漢化)(1)背景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3.北宋王安石變法慶歷新政“然而仲淹的政策,到底引起了絕大的反動。宋朝百年以來的種種的優容士大夫,造成了好幾許讀書做官人的特有權利,范仲淹從頭把他推翻,天下成千上萬的官僚乃至秀才們,究竟能‘以天下為己任’的有多少?……暗潮明浪,層疊打來。”——錢穆《國史大綱》背景內容結果
北宋中期,政治腐敗,財政困難,邊患嚴重,農民起義不斷,社會危機嚴重;
范仲淹的“慶歷新政”改革觸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敗。冗兵冗官冗費
富國強兵兵農合一征兵制裁汰冗員、限制恩蔭、改革科舉(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向農民提供農業貸款,撥巨資從事商業經營積貧積弱變法初期取得了顯著成效;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富國目的,增加了財政收入;但因變法涉及面廣、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當而失敗。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3.北宋王安石變法官僚機構財政制度軍事體制
材料一:遇一老嫗喂雞豕,喚“啰,啰,啰,王安石來!”雞豕俱來就食。問其故,老嫗曰:自王安石為相公,立新法擾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錢,錢既出而差役如故。……蓄豬養雞,等候吏胥里保來征役錢,或準與他,或烹來款待他,自家不曾嘗一塊肉。故此民間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
材料二:一般地主奸商,因奸利被奪,亦推波助瀾,更增反對的聲浪。……當時所有的名臣……或被告排斥,或自動求去。他(指王安石)全力提拔的呂惠卿卻是暗中傷他、只求得保一己權位的奸人。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分析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①與民爭利,加重人民負擔;②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反對;③變法操之過急,用人不當,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
材料三:……推行青苗法的提舉官以多貸為有功,不問民之貧富,強行“抑配”,各級官吏則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與民爭利,搞得“紛紛擾擾,莫安其居”。背景內容結果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敗,府庫空虛,土地兼并嚴重,農民起義不斷,統治危機不斷加深;殖民入侵,邊患嚴重。政治整肅吏治,加強官吏考核經濟裁減開支清丈土地,改革稅制(一條鞭法)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嚴重的封建統治危機得到暫時緩解(萬歷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興”的景象)。張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條鞭法外,幾乎全部廢止。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4.明朝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結合高一所學,一條鞭法能夠實行與明朝時期社會出現的什么新變化有關?商品經濟發展,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新法令剛剛開始推行,就遭到了舊貴族的強烈反對。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誣告謀反,結果被車裂而死。
共同問題:舊勢力的強大阻力思考:歷代的改革都遭遇了什么共同問題?孝文帝改革使得一部分利益受到損害的少數民族軍人掀起暴動,導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進程也在北魏滅亡前后出現短暫的反復。
王安石變法涉及面廣、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當。新法實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罷職,變法措施被廢止。
張居正改革遭到了極大反對,他死后,除一條鞭法外,其他改革幾乎全部廢止。
改革之路總是曲折與艱辛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
改革如此艱難,為何還改?【學習聚焦】:中國自古就有改革的傳統。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推動了生產力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過程充滿了曲折與艱辛。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小結1: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時間戰國北魏北宋明朝背景諸侯紛爭,社會變革民族沖突與交往內憂外患統治危機內容廢兩制(井、世),獎耕戰,行兩制(連坐、縣制)實行三制(俸、均、三);遷都+漢化商業貸款、兵農合一整肅吏治,裁減開支,清丈土地,改革稅制(一條鞭法)性質影響封建性質的改革富國強兵,奠定秦統一基礎促進北魏發展;加快民族交融;利于國家統一初期有效,后被廢止;富國未強兵暫緩危機,幾乎廢止思考:結合表格思考中國古代變法和運動呈現出的異同點。同:性質異:背景;改革內容的側重點(目的);影響程度不一樣。適應新的社會形態的變法少數民族的漢化封建統治集團內部調整“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洋務運動(1860-1890年代)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如何救亡?何以圖存?在列強侵略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農民階級救國方案失敗地主階級救國方案失敗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1)背景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1.變法圖存:戊戌變法(1898年)
政治:甲午戰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壯大;
思想:西學東漸及維新思潮的興起和發展。創學會、辦報刊、興學堂提倡西學,議論時政主張學習日本、俄國變革政治觀萬國之勢,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梁啟超《變法通議》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積極: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頒布新法改革舊制政治廣開言路,提拔新人,改訂律法,合并機構裁撤冗員,澄清吏治經濟提倡實業,開礦筑路,財政改革,創辦銀行廢除旗人,寄生特權文教普設學堂,兼習中西,開辦大學,設經濟科廢除八股,改試策論軍事精練陸軍,改習洋操,行征兵制,興辦兵廠裁汰八旗,綠營舊軍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1.變法圖存:戊戌變法(1898年)(3)內容(4)評價沖擊了舊官僚體制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促進新思想傳播增強軍事力量嗣后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發奮為雄,以圣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彩西學之切于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教空疏迂謬之弊。——明定國是詔,《清德宗實錄》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乙巳消極:①沒有涉及設議院、開國會、制憲法,實行君主立憲等政治主張;
②沒有真正突破“中體西用”的藩籬,特別是沒有觸及封建專制制度。
維新志土們大多是青年士人,為國家民族之救亡圖存大業挺身而出,以天下為己任,但卻未能走入民間獲得民眾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援。它是一場準備很不充分的政治運動。
——王先明《中國近代史》
(他們)缺乏工作經驗,簡直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他們把足夠9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
——【英】赫德
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
——《夢蕉亭雜記》探究:根據材料和所學,想一想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①脫離廣大人民群眾(缺乏群眾基礎)②變法操之過急,策略失當,樹立的對立面太多③頑固守舊勢力強大,而維新派將希望寄托于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即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2.自救運動:清末新政(1901-1911年)(1)背景《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機進一步加深,清政府統治危機日益嚴重。(2)內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學生、編練新軍、振興商務、獎勵實業等(3)影響①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中國的近代化,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條件;②沒有使清政府擺脫內外困境,革命很快爆發。內容編練新軍改革教育廢科舉、辦學堂、設學制、派遣留學生振興商務獎勵實業改革官制(外務部等)新政不新民族資本主義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新式知識分子清政府掘墓人新軍清末新政是統治者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目的是維護專制統治。主觀目的和客觀效果背離戊戌變法(百日維新)清末新政背景目的性質對比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的區別民族危機嚴重統治危機嚴重救亡圖存抵抗革命,維護封建統治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統治階級自救運動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3.民國時期的改革◎蔣介石進步性作用與意義經濟民族文化教育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措施中華民國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的平等學校不拜孔子不讀四書五經生產力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顯著增強推動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不培養只會讀書的無用文人,利于傳播西方民主思想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中國人的身份開始由臣民向公民轉變,推動中國的近代化。局限:政局動蕩,國家始終未能實現實質上的統一,這些改革多以失敗告終。中國社會性質未改變:反帝反封建任務未完成;國家始終內外交困。【探究】:為什么中國近代的改革,如戊戌變法、清末新政、南京臨時政府、國民政府改革等基本上是失敗的?這說明了什么?原因:沒有真正認識到造成民族危機的原因和挽救危機的路徑;
未能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張;
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
階級本身的局限性等事實證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清政府新政道路、南京臨時政府和國民政府的改革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努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有失誤也有一些重大成就。——實行改革開放歷史性決策,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改革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過渡時期土地改革經濟改革民主改革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1.過渡時期的改革廢除了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產力,鞏固了政權。(1950—1952年底)確定過渡時期總路線,實施“一五計劃”,進行三大改造。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1954年人大、憲法,三大政治制度。從法律和政治制度層面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推進了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變革。你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19561958196019641966《論十大關系》中共八大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針四個現代化文化大革命初步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8年,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掀起“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但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忽視客觀經濟規律,導致出現1959至1961年的嚴重經濟困難。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2.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時期由于缺乏經驗,急于求成,犯了“左”傾錯誤,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出現了嚴重曲折。初步建立起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培養了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積累了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1)改革開放:(1)對內改革:①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②城市:擴大國有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政企分開原則(2)對外開放:①1980年5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②1984年,中央進一步決定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3)逐步深化: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大命題(1982年中共十二大)
→確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1987年中共十三大)
→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
→“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2000年十五屆五中全會)
→加入世貿組織(2001年)(4)穩步推進:進入21世紀,改革開放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穩步推進,國民經濟邁上新臺階。
到2010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回顧《中外歷史綱要》上第28課p170-171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012年,中共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浙江麗水山耕夢工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江蘇連云港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筆試帶答案2024年
- 2024年內蒙烏海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5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明陽新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宜春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安全設施管理制度
- 2025.4.15成都市住建局《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4版)》解析
- 讀書交流會發言稿范文(15篇)
- 2025內科工作總結(16篇)
- 周工作總結范文(29篇)
- 2024年山東交通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
- 北京市豐臺區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 電信運營商客戶流失管理手冊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附答案
- GB/T 30595-2024建筑保溫用擠塑聚苯板(XPS)系統材料
- 有效提升投訴客戶滿意度QC小組成果材料
- F5負載均衡運維配置手冊V10
- 二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銳角和鈍角》PPT課件(1)
- 管道支架重量計算表(計算支架)
- 關于進一步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寫質量的思考
- 湖北省普通高級中學學生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