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總結人教版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先秦
1、西周的興衰。
2、分封制的內容、實質。
3、全面理解和說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
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
現。
4、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并戰爭。
5、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
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6、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7、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醫學和詩經。
9、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
秦漢
秦漢一一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
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系。
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并、暴政、思想專制)
12、秦漢是對后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我國后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
格局,基本特點。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實?(統一的國家格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
格局;多種土地制度基礎上的的封建小農經濟格局;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
格局;對外交流的開放格局;以儒家為主體重倫理的思想格局;以應用技術為主的領先世
界的傳統科技與文化格局。)
隋唐
隋唐一一封建社會的盛和衰
1、隋大統一的歷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
3、全面細致的識記大運河的分段、起止點、溝通河流。理解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影
響。正確看待歷史上不同人物對大運河的評價。
4、多方面(從統治者作為,從制度,從科技,從水利,從民族交往,從中外交流等)
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啟示。
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活動和評價。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均田制,租庸調制的實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
間的聯系,后來的破壞。
7、全盛時期的表現(經濟、政治、民族、對外、文化。)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8、長安和揚州。
9、唐中央政權和邊疆民族關系的史實,共性。與漢民族關系的異同點。文成公主和
金城公主入臧。
10、唐朝對外交往和漢的不同之處及其成因。對外交流的具體史實。
11、深刻理解兩稅法的實施和影響。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原因和啟示°
13、唐文化:唐詩、韓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繪畫,書法,封建教育,醫學,孫思
邈和《唐本草》。
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
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一一封建國家的分裂走向統一;中央集權的加強;多民族政權的
應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應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榮。
1、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積極消極影響。
2、正確看待兩宋和遼、西夏、金之間的和與戰。透過現象看本質。
3、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和作用。正確評價。
4、宋、遼、夏,宋金對峙圖,契丹,黨項,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歷史地位(大統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對西藏和臺灣的管轄。
7、三大發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學成就,理學,宋詞、元雜劇。
明清
明清一一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社會的由盛轉衰
1、明清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的原因、措施、實質。八股文,軍機處。
2、明清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表現,中西萌芽后面臨的不同經濟、政治、
外交、思想環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對資芽的阻礙。
3、理解一條鞭法和地丁銀制度。
4、辨證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響。把其與新航路的開辟做比較。
5、明清歷史發展最突出的本質趨勢在經濟、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對外交往的新情況和外交變化。
7、識記清朝前期鞏固多民族國家、捍衛主權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門問題,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統一臺灣。
10、黃宗羲的政治、經濟主張的背景,評價。與商鞅、韓非、董仲舒的比較。
11、科技和文化領域的雙重性和兩面性。小說,民主思想,總結性的科技巨著。教
育。(文學繁榮科技落;總結居多創新弱;專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減少轉為弱勢
文化。)
12、辨證看待康乾盛世與封建社會沒落的關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國歷史上對東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臺灣的管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卻作用。洋務運動的目
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名稱,行業,地理位置。民資企業的名稱,行業,地
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
說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系;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系;
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系。)
4、如何理解中國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的特點:資
金,技術,分布,行業;與帝封的關系。)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于資產階級產生;分布集中,組織性強;與
農民階級天然聯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結果如何
7、《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8、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準備,政治準備,組織準備。百日維新的內容
和意義。
9、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
與光緒帝的關系。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10、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后性的體現。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11、比較開明派,洋務派,早期維新派,維新派,革命派在對待西學,洋人侵略,
清政府,人民群眾等問題上的態度。
12、比較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起義原因,綱領,組織性,與宗教關系,軍事活
動方式,對待西方的態度,斗爭矛頭和斗爭結果。斗爭作用:都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
力;都迫使列強改變侵華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結。)
13.1840-1900年列強侵華特點的變化?(侵華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輸出到資本
輸出;侵華格局由以英為首合作侵華到激烈爭奪形成侵華同盟;侵華方式策略由武力馴
服清政府到打拉結合,勾結扶植清政府,以華制華。每一個變化都做到能用史實說
明。)
14、1900年前后中國社會在列強侵華,反動統治,抗爭探索,經濟發展四方面的顯
著特征和史實。
答:(1)侵華:帝國主義完全確立半殖秩序;①甲午戰后列強侵華進入資輸和瓜分階
段;②列強爭奪激烈形成侵華同盟;③八國聯軍侵華,簽定辛丑條約共同以清政府為代
理人確立秩序;(2)反動統治:清政府日益反動孤立:①對外投降出賣國家主權,淪為
洋人走狗;②鎮壓戊戌變法,出賣義和團,反動面目昭然若揭;③玩弄新政花招,結果
適得其反;(3)抗爭探索:中華民族覺醒;①義和團運動粉碎敵計;②維新派改良愛國、
進步、思想啟蒙;③資產階級革命逐漸成為主流。(4)發展:民資初發;①甲午戰后列強
投資;②清政府放寬限制;③維新變法的推動。
15、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繼承發展關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化。[辛亥革命和北洋軍閥統治)(1901—1918)
這一部分的歷史十分重要,必須學好、吃透、弄熟。教材明顯分為前后兩塊:一是
1895至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內容;一是1912-1918北洋軍閥反動統治,革命
派繼續斗爭,中國革命由舊向新轉變的六年。學習這一部分抓住兩個中心問題:其一
是辛亥革命從興起、高潮到失敗的過程;其二是抓住辛亥革命失敗后,北洋軍閥取代清
政府成為帝國主義新的代理人,革命派繼續為維護民主共和的果實斗爭,但屢戰屢
敗。中國社會黑暗之極,但就是在一戰前后的中國,由于內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
國革命開始發生偉大的轉折。
在這18年中,把握以下四條基本線索:
(1)帝國主義扶植清政府和北洋軍閥,加深殖民秩序:①采取間接侵華方式,以華制
華,尤其是分而治之更加陰險;②在華爭奪激烈,特別是日俄和日美,其中日本一度獨
霸中國,但一戰后被打破;③帝國主義繼續破壞中國革命事業(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
等);④控制中央和分割邊疆相結合。
(2)北洋軍閥替代清政府統治,對內獨裁破壞民主,對外出賣國家主權:①清政府玩
弄新政和預備立憲花招破產,出賣利權,垮臺實為必然;②袁世凱篡奪清朝大權和革命
果實,復辟帝制,接受21條,眾叛親離死去。
(3)10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
①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經過長期準備,武昌起義推翻清廷,建立民國,但由于
帝封聯手,資階軟弱渙散,官僚、立憲投機,果實很快被篡;
②此后革命派又為維護革命果實堅持斗爭,皆以失敗告終。
③資產階級革命派對推翻帝制,普及共和觀念,解放思想,發展資本主義,啟民族
覺醒之蒙都功莫大焉,但由于其軟弱性,不敢明確反帝,徹底反封,始終未能提出科
學綱領,建立革命武裝,組成堅強政黨,發動群眾建立統一戰線,其失敗也是必然;
④一戰期間,中國具備了向新民主義革命轉變的諸多條件(經濟、階級,思想等)。
(4)經濟上出現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它和實業救國,民主共即,新文化運動一起推
動了中國歷史的前進。
1、同盟會和此前革命派政黨的區別(全國性,理論性,先進性。)分析其弱點(渙
散,復雜)。同盟會后來的演變。
2、辨證的分析三民主義內容的意義和局限。(它主張民族主義,但又缺乏明確的反
帝態內容;它主張民權,但又不敢發動群眾;它主張民生,但又不敢自下而上的摧毀封
建土地制度。)
3、收回利權和保路運動的原因,作用。
4、深刻理解實業救國思潮的形成原因,代表人物,分析積極作用。其結局說明了什
么?
5、歸納革命派為革命高潮到來所做的準備工作。(宣傳思想-譯書,辦報,著書,論
戰;建立革命團體;創建革命綱領;發動武裝起義。)注意與維新派區別。
6、革命派為維護共和果實進行的歷次斗爭的原因,結果。
7、湖北軍政府和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和成分。南京臨時政府的弱點。(四方面:內
部混入舊官僚和立憲派;對帝國主義抱幻想;未采取徹底反封措施;缺乏群眾和地方基礎
支持。)
8、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從帝、封、官憲,自身分析。)
9、一戰前后中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政治,由袁獨裁到軍閥割據;由日獨霸到同支配;
由舊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經濟:由春天到冬天;思想: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批封逐
漸轉向社會主義思潮。)
10、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幾個階段及影響。
11、五四運動前中國政治斗爭的焦點,體現,斗爭的實質,和結局(兩個不穩定),
啟示。
資本主義時代
資本主義時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場時代.包括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和早期資產階
級革命時代。又稱為原始積累時代。
1、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標志、途徑和影響(瓦解封建制度、推動新航路的開辟和
早期殖民、促使階級分化、推動新興資產階級展開反封建的斗爭:文藝復興,促使自
然科學的突破)。
2、開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條航線,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新航路開
辟后對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歐洲、東方、世界的不同影響。
3、文藝復興:自然科學的突破,和日心說有關的科學家的貢獻。藝術和文學的著名
人物及貢獻。
說明:是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資本主義工商業在歐洲興起,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
殖民活動促使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起來,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采取了宗教
異端形式取決于當時資封的力量對比。
4、理解圈地運動對英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5、熟練掌握革命前英國的經濟,階級,政治,宗教狀況,對比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
王朝對英國資本主義的不同影響。
6、如何重新正確理解和辨證評價英國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并從經濟、階級、思
想、舊勢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憲制、兩黨制在英國的形成。
8、從經濟,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革命領導的革命性,人民群眾的參與性,思想發
動、國際環境等方面理解法國大革命比之于英國革命徹底的原因。并正確評價之。
9、熟練掌握法國大革命中三個派別的活動貢獻和垮臺原因。正確評價雅各賓派及其
恐怖政策的兩面性。
10、結合史實正確評價拿破侖的內外活動。(內外活動均具有階段性和兩面性)
11、啟蒙思想家提出了那些政治學說,這些政治學說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中是如何
體現出來的?
12、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以推翻封建統治,確立資產階級統治為任務,早期資產階級
聯合人民大眾,表現了相當的革命性,經過較為曲折反復的斗爭以暴力形式推翻封建
統治,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和規范。對后來影響極大。
13、理解《人權宣言》,《獨立宣言》,《1787年美國憲法》的意義和局限。
高考歷史各題型解題方法及策略
1、高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因果型選擇題
此類題目,旨在考查綜合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通常將歷史現象中存在的不同因
素列出,再根據題干的指向列出相應的原因的結果等。
解題方法:此類高考題目主要著眼于歷史現象的背景、條件、結果、影響等方面的
考查。要審清題意,明確因果關系,搞清命題意圖。同時注意區別根本原因、直接原
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內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顛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推理型選擇題
推理選擇題是指對這類選擇題可以通過推理達到解題目的。這類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TR 10822-1:2025 EN Cloud computing - Multi-cloud management - Part 1: Overview and use cases
- 2025-2026學年寧夏固原市彭陽縣數學三上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嘉峪關市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崇左市大新縣數學三上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咸陽市永壽縣數學三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寧夏回族吳忠市利通區數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數學三上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七年級思想品德豐富多樣的情緒課件
- 執業藥師對藥物濫用的干預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語文考試易混淆試題及答案
- SL631-637-2012-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 鐵路建設項目安全管理
- 項目管理課件
-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PPT(高職)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涉詐風險賬戶審查表
- 關風器設計說明書
- 2023年副主任醫師(副高)-兒童保健(副高)考試歷年真題精華集選附答案
- 《莊子過惠子之墓》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2篇(含答案與翻譯)
- HT9988詳細使用說明書
- 橋式起重機司機(初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職校培訓)
- 【超星爾雅學習通】世界建筑史網課章節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