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體量與力量-雕塑的美感 學習任務單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美術鑒賞_第1頁
3.2 體量與力量-雕塑的美感 學習任務單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美術鑒賞_第2頁
3.2 體量與力量-雕塑的美感 學習任務單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美術鑒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2體量與力量——雕塑的美感學習任務單

課程基本信息學科美術年級高一年級學期秋季課題體量與力量——雕塑的美感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學習目標了解雕塑雕塑語言關于體量與力量的表達,能夠運用美術鑒賞方法進行作品分析,感受雕塑作品的力量美與體量美,思考并比較東西方雕塑藝術和文化的差異,深入體會雕塑作品的文化內涵。課前學習任務預習本課教材,查閱相關作品資料:1.地雷戰;2.擊鼓說唱俑;3.云岡石窟釋迦坐像;4.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5.秦始皇陵兵馬俑;6.擲鐵餅者;7.拉奧孔8.雙林寺韋馱像;9.麥積山石窟造像;10.現當代雕塑作品。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觀看短片《擊鼓說唱俑》(1分鐘),同時思考:它的身材比例準確嗎?它的美體現在哪里?如果按照西方的美學標準,說唱俑沒有高大的身材,健美的肌肉,身材比例并不完美。但它通過形體語言傳達出了無窮的藝術韻味,把說書人忘情之際的深情刻畫得惟妙惟肖,體現了“氣韻生動”的美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旋律美,讓我們感受到了東漢民間藝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緦W習任務二】仔細觀察以下兩尊雕塑(《云岡石窟釋迦坐像》《繞襟衣陶舞俑》),一個雙腿盤坐、一個聞聲起舞,它們的形態美有何差異?作者是如何表現的?請完成以下表格。

《釋迦坐像》《繞襟衣陶舞俑》

形態差異靜態動態姿勢坐姿舞姿衣服褒衣博帶飄逸靈動【學習任務三】請從材質、空間結構、比例關系、創作目的等角度進行分析《盧舍那大佛》和《秦始皇陵兵馬俑》,感受個體和群體雕塑的不同的體量美。盧舍那大佛秦始皇陵兵馬俑材質石材陶質空間結構單體摩崖石刻群體圓雕比例關系17.14米真人大小創作目的宗教信仰權力象征【學習任務四】怎樣理解《韋馱像》“寓靜于動”的力量美?嘗試從表情、姿態和服飾幾個方面加以闡述。表情:眉頭緊鎖、雙目圓瞪、雙唇緊閉;姿態:右腳抬起,左腳丁立,似要跨步前行,上身前傾,下身后靠,給人不穩定感,蘊含“不動之動”的美感;服飾:鎧甲威猛堅固,衣帶柔軟飄逸。推薦的學習資源1.紀錄片《美術經典中的黨史》之地雷戰,及其他雕塑作品2.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之擊鼓說唱陶俑-唱響我人生3.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之美術雕塑4.《雕塑》雜志,中國工藝美術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