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大附中2025屆生物高二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師大附中2025屆生物高二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師大附中2025屆生物高二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師大附中2025屆生物高二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師大附中2025屆生物高二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師大附中2025屆生物高二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某生物基因型為AaBb,經減數分裂能產生四種數量相等的配子。如圖為其體內的某個細胞,則()A.該圖表示的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B.該圖中的細胞中有4個染色體組C.該圖中的細胞正在發生基因重組D.若圖中基因位點1的基因為A,而位點2和4為B與b,則該細胞有可能發生了交叉互換2.如圖是基因型為AABb的某動物進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下列相關判斷錯誤的是()A.據圖可判斷此細胞可能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B.姐妹染色單體所含基因的差異(圖中A、a)可能是交叉互換的結果C.若此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則可通過分裂產生兩種基因型的精細胞D.由此圖可推知正常情況下,該動物體細胞內最多可含8條染色體3.下列物質中,都可在血漿中找到的有()A.淋巴因子、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質B.氨基酸、呼吸酶、CO2、Na+C.胰液、Ca2+、脂肪、葡萄糖D.血紅蛋白、尿酸、膽固醇4.對狗的上段小腸腸腔(內部是黏膜)進行某種處理后,不會引起胰液分泌的是()A.切除小腸的神經,向小腸腸腔內注入稀鹽酸B.不切除小腸的神經,將稀鹽酸注入狗的血液C.將黏膜、稀鹽酸混合后制取的提取液注入狗的血液D.將從胃腔得到的食糜注入已切除神經的小腸腸腔內5.下列關于造成相關實驗失敗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制作腐乳過程中配制鹵湯時,料酒加的量過多,造成豆腐腐敗變質B.制作泡菜時,放鹽的比例過大,造成泡菜腐爛發霉C.制作果醋時,通入氧氣過多或溫度過低,造成發酵失敗D.制作果酒時,未對發酵裝置進行消毒處理,造成發酵失敗6.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的反應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式中的a表示光能和葉綠素,生成物中的氧來自反應物B.希爾發現植物在光照下可以釋放,卡爾文探明了碳的轉移路徑C.若植物一段時間內固定了3mol,則積累量為0.5molD.同一葉肉細胞內從產生到參與有氧呼吸至少穿過8層磷脂雙分子層7.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4種成分之間的關系。以下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1和2包含著所有種群構成的群落B.3代表一定是原核生物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氣中的CO2庫8.(10分)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治療重度感染的一類藥物。下表為2005一2008年,該類抗生素在某醫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從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變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年份2005200620072008住院患者該類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2.666.1110.925.5A.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細菌耐藥性的增強屬于協同進化B.細菌進化的實質是細菌基因型頻率的改變,使細菌向著不同方向發生進化C.可通過更換新的抗生素,將細菌對原抗生素的耐藥率控制在較低水平D.耐藥率的升高是耐藥性基因在細菌種群中的基因頻率上升的結果二、非選擇題9.(10分)為研究胰島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學將禁食一段時間的實驗小隊隨機分為A、B、C、D四組A組腹腔注射生理鹽水,B、C、D三組均膜腔注射等量胰島素溶液,一段時間后,B、C、D三組出現反應遲飽、嗜睡等癥狀,而A組未出現這些癥狀。回答下列問題:(1)B、C、D三組出現上述癥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D三組出現上述癥狀后進行第二次注射,給B組腹腔注射生理鹽水;為盡快緩解上述癥狀給C組注射某種激素、給D組注射某種營養物質,那么C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__,D組注射的營養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3)第二次注射后,C、D兩組的癥狀得到緩解,緩解的機理分別是C組____________,D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如圖表示生長素對某種植物根、莖和芽生長情況的影響曲線。看圖回答下列問題:(1)促進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是_______,生長素的這一濃度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曲線AB段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的效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圖中可以看出,植物體根、莖和芽對生長素濃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圖二中A芽優先生長,B芽生長受到抑制的現象叫___________。要使B芽迅速發育成枝條,常用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6)由圖可知,生長素對生長的作用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為研究生長素在水稻根負向光性反應中的作用,研究人員進行了有關實驗,其中丙、丁、戊三組用含有IAA的瓊脂塊貼附在豎直向下生長的根尖表面的一側,得到了部分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組別處理方式彎曲角度/°備注甲黑暗0豎直向下生長乙單側光照39.6負向光性生長丙對貼有瓊脂塊的一側光照43.7負向光性加劇丁黑暗(貼有1mg/LIAA的瓊脂塊)37.5向含有IAA的瓊脂塊方向生長戊黑暗(貼有5mg/LIAA的瓊脂塊)41.3向含有IAA的瓊脂塊方向生長回答問題:(1)生長素在細胞水平上具有________和誘導細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長素即可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但是植物體還要源源不斷合成生長素的原因是________。果實中的生長素主要來源于________。(2)根據實驗結果可以推測:水稻根的生長方向受________調控。(3)植物根的生長與IAA、光照等多種因素有關,某小組做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將45Ca2+均勻外施于水平放置的根上,發現45Ca2+向根的下側移動。實驗二:如圖,將豌豆幼根分為A、B、C三組,其中A、C組根冠完整,B組切除一半根冠,C組將根一側運輸阻斷。箭頭所示為IAA的運輸方向。回答下列問題:①實驗一中使用了同位素標記法,表明________________。②實驗二通過________(填“A、B”“A、C”或“B、C”)的對照表明,根的彎曲生長與根冠有關。此實驗必須在________(填“單側光照”或“黑暗”)的環境下進行。③請解釋C組根向左側彎曲生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12.乳頭瘤病毒(HPV)為DNA病毒,已知的亞型有100多種,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宮頸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續感染所致,嚴重危害婦女的身心健康。圖1是HPV入侵機體后,機體作出的免疫應答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甲是____________細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完全清除HPV病毒,還需要通過___________免疫產生抗體參與,過程如圖2。大多數抗原經過A細胞的攝取和處理,可將其內部隱蔽的抗原決定簇暴露出來,然后呈遞給[B]_________細胞;B淋巴細胞受到兩個信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________細胞和記憶B細胞,這兩個信號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針對HPV已經研制出預防效果較好的四價疫苗和九價疫苗,HPV疫苗價數越多,其中所含的________________種類越多,可以預防的HPV類型越多。純化HPV的衣殼蛋白以制備疫苗注入機體后一般不會引起細胞免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B【解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并且處于著絲點分裂狀態,因此屬于有絲分裂的后期圖。【詳解】AB、根據分析可知,該圖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含有4個染色體組,A錯誤;B正確;C、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而圖示為有絲分裂后期,不能發生基因重組,C錯誤;D、交叉互換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圖示為有絲分裂,若圖中基因位點1的基因為A,而位點2和4為B與b,則該細胞發生了基因突變,D錯誤。故選B。2、B【解析】分析題意和圖示可知:圖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中左側染色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的相同位置上出現了A和a,由于動物細胞基因型AABb,所以可能是基因突變所致,不可能是在減I分裂的四分體時期交叉互換所致。【詳解】A、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細胞可能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A正確;B、由于動物細胞基因型AABb,故該細胞姐妹染色單體所含基因的差異不可能是交叉互換所致,B錯誤;C、若該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可以形成2種精細胞(AB和aB),C正確;D、該動物是二倍體,其體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后期含有8條染色體,D正確。故選B。3、A【解析】血漿中約90%為水,其余10%分別是無機鹽(約1%),蛋白質(7%~9%)以及血液運送的物質--各種營養物質(如葡萄糖)、各種代謝廢物、氣體、激素等。【詳解】A、淋巴因子、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質等在血漿中都存在,A正確;B、呼吸酶在細胞內,在血漿中不存在,B錯誤;C、胰液屬于消化液,在血漿中不存在,C錯誤;D、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內,在血漿中不存在,D錯誤。故選A。4、B【解析】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小腸粘膜產生的,進入血液,由血液傳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發現過程中,沃泰默實驗分為三組,兩組為對照組,一組對照是排除鹽酸對胰腺作用的影響,另一組是想驗證胰液分泌是由神經作用的結果,所以將神經切除。斯他林和貝麗斯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膽質疑、探索和創新的精神。【詳解】A、切除小腸的神經,向小腸腸腔內注入稀鹽酸,稀鹽酸刺激小腸黏膜細胞分泌促胰液素,從而促進胰腺分泌胰液,A錯誤;B、將鹽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中,不會使動物分泌促胰液素,所以不會分泌胰液,B正確;C、鹽酸刺激黏膜細胞分泌促胰液素,所以將黏膜、稀鹽酸混合后制取的提取液注入狗的血液,促胰液素將刺激胰腺分泌胰液,C錯誤;D、胃腔得到的食糜中含有胃酸,可以刺激小腸黏膜分泌促胰液素,所以可以分泌胰液,D錯誤。故選B。5、D【解析】腐乳制作的步驟: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在選葡萄時應先沖洗1~2次,再去除枝梗,以防葡萄破損被雜菌污染.醋酸菌好氧性細菌,當缺少糖源時和有氧條件下,可將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醋酸菌生長的最佳溫度是在30℃~35℃。【詳解】A、制作腐乳的鹵湯時,料酒加的量較少,易造成豆腐腐敗變質,加料酒的量多,成熟期延長,A錯誤;B、制作泡菜時,放鹽的比例過小,造成泡菜腐爛發霉,B錯誤;C、制作果醋時利用的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細菌,通入氧氣過多利用發酵,溫度過低抑制酶的活性,造成發酵延長,C錯誤;D、制作果酒時,未對發酵裝置進行消毒處理導致雜菌污染,造成發酵失敗,D正確。故選D。6、B【解析】光合作用的發現歷程:(1)普利斯特利通過實驗證明植物能凈化空氣。(2)梅耶根據能量轉換與守恒定律明確指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光能轉換為化學能。(3)薩克斯通過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除了氧氣外還有淀粉。(4)恩格爾曼采用水綿、好氧細菌和極細光束進行對照實驗,發現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5)魯賓和卡門采用同位素標記法進行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O2來自水。(6)卡爾文采用同位素標記法探明了CO2的固定過程中碳元素的轉移途徑。【詳解】A、反應式中a表示光能和葉綠體,A錯誤;B、希爾以離體葉綠體為實驗材料發現植物在光照下可以釋放O2,卡爾文采用同位素標記法探明了CO2的固定過程中碳元素的轉移途徑,B正確;C、若植物一段時間內固定了3mol則生成量為0.5mol,并非積累量,C錯誤;D、同一葉肉細胞內從產生到參與有氧呼吸至少穿過4層膜,即4層磷脂雙分子層,D錯誤。故選B。7、D【解析】分析題圖:圖示表示某生態系統中4種成分之間的關系,首先根據雙向箭頭可判斷出4是大氣中的CO2庫、1是生產者;其次判斷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個箭頭指向無機環境外,其他箭頭都指進來,因此3為分解者;其余均為消費者,即2為消費者。【詳解】A、1生產者、2消費者和3分解者包含著所有種群構成的群落,A錯誤;B、3為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細菌(原核生物)和真菌(真核生物),還包括少數動物(真核生物),因此3代表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B錯誤;C、①代表捕食,②代表呼吸作用,③代表光合作用,C錯誤;D、由以上分析可知,4可以表示大氣中的CO2庫,D正確。故選D。8、B【解析】現代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詳解】A、協同進化指不同物種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共同發展,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細菌耐藥性的增強屬于共同進化,A正確;B、細菌進化的實質是細菌基因頻率的改變,不是細菌基因型頻率的改變,B錯誤;C、耐藥率過高預示著此細菌將不受控制的繁殖,因此可通過更換新的抗生素,將細菌對原抗生素的耐藥率控制在較低水平,C正確;D、耐藥性基因在細菌種群中的基因頻率上升,將導致耐藥率的升高,D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9、(1).體內血糖含量下降,能量供應不足(2).胰高血糖素(3).葡萄糖(4).胰高血糖素促進非糖物質轉化為糖類、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5).注射葡萄糖,使體內血糖升高【解析】胰島素是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濃度。它的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物質,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可以促進肝糖原的水解和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從而升高血糖含量。【詳解】(1)由于胰島素是降血糖激素,能使血糖濃度降低,所以B、C、D三組小鼠在腹腔注射等量胰島素溶液一段時間后,血體內糖濃度明顯降低,從而出現反應遲鈍、嗜睡等癥狀。(2)由于胰高血糖素能促進非糖物質轉化為糖類、促進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濃度升高,所以C組注射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D組注射的營養物質是葡萄糖,直接補充血糖,使體內血糖濃度升高。(3)第二次注射后,C、D兩組的癥狀得到緩解,緩解的機理分別是C組:胰高血糖素促進非糖物質轉化為糖類、促進肝糖原的分解,D組注射葡萄糖,使血糖直接升高。【點睛】本題考查血糖調節及相關的探究實驗,要求考生識記血糖調節的具體過程,掌握胰島素作和胰高血糖素的具體作用;明確實驗的目的,掌握探究實驗的原則,能結合所學的知識完善實驗步驟并預測實驗結果。10、①.10-4②.抑制作用③.達到最適宜濃度后,隨著濃度的增加,促進作用減弱。④.不促進,也不抑制⑤.根、芽、莖⑥.頂端優勢⑦.剪去頂芽(A芽)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解析】據圖分析:圖一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莖。生長素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分別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圖中曲線表明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詳解】(1)據圖一分析可知,圖中間一條線以上表示促進作用,以下代表抑制作用。圖一中促進莖生長的生長素最適濃度是10-4mol/L。生長素的這一濃度對根生長的效應在線以下,是抑制作用。(2)識圖分析可知,圖中曲線AB段中A點是莖的最適濃度,那么AB段表示達到最適濃度后,隨著濃度的增加,促進作用減弱。(3)識圖分析可知,B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既不促進莖的生長,也不抑制莖的生長。(4)圖一中,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器官的影響不同,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影響也不同,對生長素濃度最敏感的器官是根、其次是芽、再次是莖。(5)圖二中,頂芽A優先生長,側芽B生長受抑制的現象叫頂端優勢。去除頂端優勢即剪去頂芽(A芽)可促進側芽的生長。(6)由圖可知,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點睛】本題考查生長素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點,理解生長素的兩重性的表現及其實例,把握頂端優勢的概念和原因及其應用,能夠正確分析圖1中生長素對根、芽和莖的影響情況及其特點,這是突破該題的關鍵。11、(1)①.促進細胞伸長生長②.生長素是信息分子,作用后即被滅活③.發育中的種子(2)單側光和生長素濃度(3)①.Ca2+可能與根的向重力性反應有關②.A、B③.黑暗④.幼根一側生長素運輸被阻斷,導致根尖伸長區部位兩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由于根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高,左側生長素濃度高抑制生長,右側生長素濃度低,促進生長,因此根向左側彎曲生長【解析】生長素生理作用具有雙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根、芽、莖三種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為根比芽敏感,芽比莖敏感。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單側光的刺激,單側光能引起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根橫放后出現向地生長的原因是生長素受重力作用會橫向運輸到向地側,導致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背地側,由于根對生長素較為敏感,背地側生長濃度低,促進根向地生長,向地側生長素高,抑制生長;故植物根向地生長。【小問1詳解】生長素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在細胞水平上具有促進細胞伸長生長和誘導細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長素即可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但是生長素素發揮作用后即被滅活,所以植物體需要源源不斷合成生長素滿足調節生命活動的需求。果實中的生長素主要來源于發育中的種子。【小問2詳解】分析實驗結果,水稻根的生長方向受單側光和外源生長素共同調控。比較乙組與丁組,可此推測單側光照條件下,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導致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生長。故根負向光性的原因是單側光照使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于向光側,由于根部細胞對生長素比較敏感,生長素濃度較高的背光側生長受到抑制,于是出現負向光性。【小問3詳解】①根據實驗一中的描述可知,該實驗中使用了同位素標記法,將45Ca2+均勻外施于水平放置的根上,發現45Ca2+向根的下側移動,表明Ca2+可能與根的向重力性反應有關。②實驗二中A組沒有做任何處理,為空白對照,B組的實驗變量為有無根冠,C組的實驗變量為根尖伸長區部位兩側生長素的含量不同。因此通過A組與B組的對照表明,根的彎曲生長與根冠有關。由于植物根部IAA的運輸受單側光照的影響,所以此實驗必須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以避免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③C組與A組進行對照分析,C組幼根一側的生長素運輸被阻斷,導致根尖伸長區部位兩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由于根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高,左側生長素濃度高,抑制生長,右側生長素濃度低,促進生長,因此根向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