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福建省邵武市融媒體中心招考1名視頻編輯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1頁
2024年10月福建省邵武市融媒體中心招考1名視頻編輯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2頁
2024年10月福建省邵武市融媒體中心招考1名視頻編輯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3頁
2024年10月福建省邵武市融媒體中心招考1名視頻編輯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4頁
2024年10月福建省邵武市融媒體中心招考1名視頻編輯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10月福建省邵武市融媒體中心招考1名視頻編輯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一、數量關系。在這部分試題中,每道題呈現一段表述數字關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準確地計算出答案。(共35題)1、將0到8的阿拉伯數字按照奇數和奇數不相連偶數和偶數不相連的規則隨機排列,正好組成一個9位的數字。問該數字第五位數是0的概率為:

A:1/4

B:1/5

C:1/8

D:1/9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本題考查概率問題,屬于分類分步型。0到8中有4個奇數、5個偶數,因“奇數和奇數不相連偶數和偶數不相連”,故9個數字的排序只能是:偶、奇、偶、奇、偶、奇、偶、奇、偶。一共有5個偶數位,因為0不能排在首位,故0可選擇的位置只有4種,因此0在第五位的概率為1/4。故本題選A。

2、在某校周長400米的環形跑道上,每隔8米插一面紅旗,然后在相鄰兩面紅旗之間每隔2米插一面黃旗,則應準備黃旗()面。

A:50

B:150

C:49

D:147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本題考查植樹問題。根據“周長400米的環形跑道上,每隔8米插一面紅旗”可知,插紅旗的間隔數為400÷8=50(個),又“相鄰兩面紅旗之間每隔2米插一面黃旗”,可知相鄰的兩面紅旗間可插3面黃旗,即每個紅旗間隔插上3面黃旗,故50個間隔共需50×3=150(面)黃旗。故本題選B。

3、十幾個同學圍成一圈,按順時針方向一圈一圈的循環報數。如果報1和報100的是同一個同學,那么共有()個同學。

A:10

B:11

C:13

D:15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十幾個同學圍成一圈循環報數,則報數的周期數即為人數。代入選項驗證:A項,若有10人,,則報100的應為最后一名同學,排除;B項,若有11人,,則第一個人報100,即報1的人又報了100,滿足;C項,若有13人,,則第九個人報100,排除;D項,若有15人,,則第10個人報100,排除。只有B項符合要求。故本題選B。

4、一輛汽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為每小時30千米,返回時速度為每小時20千米,則它的平均速度為()

A:22

B:23

C:24

D:25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根據題意,汽車往返過程的平均速度為等距離平均速度,代入公式:故本題選C。

5、與相加,其和的個位數字是(

)。

A:1

B:5

C:7

D:9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求“和的個位數字”,其實就是求與的尾數加和。=2,=4,=8,=16,=32,=64,……故2的多次方的尾數為每4個一循環,=503……3,故的尾數為8;=3,=9,=27,=81,=243,=729,……故3的多次方的尾數為每4個一循環,=504,故的尾數為1,8+1=9,故與相加,其和的個位數字是9。故本題選D。

6、()

A:99995

B:123315

C:155555

D:166665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方法一:。方法二:先加萬位:,再加千位:,再加百位:,再加十位:,再加個位:,則整體加和。故本題選D。

7、3,8,18,38,78,158,(

)

A:218

B:228

C:318

D:328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觀察數列,呈遞增趨勢,變化幅度不大,也無其他明顯規律,考慮做差。后一項減前一項,得到5,10,20,40,80,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因此新數列的下一項為,則所求項為。故本題選C。

8、為了促銷,一批商品以原價的8折出售,銷售增加一倍,那么收入增加了:

A:80%

B:70%

C:60%

D:50%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賦值商品的原價為10,則售價是8,原來的銷量是10,增加一倍后是20,則收入增加了(160-100)÷100=60%。故本題選C。

9、速速快遞公司裝卸一批貨物,人工裝運了3小時完成了任務的一半;后來機械裝運加入,與人工裝運同時進行,1小時完成了后一半任務。那么單獨使用機械裝運()小時可完成后一半任務。

A:1

B:1.5

C:2

D:2.5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時間類。賦值任務量為6,那么人工3小時完成了3,效率為1;人工+機械裝運效率=3,可知機械裝運效率為2。那么單獨使用機械裝運3÷2=1.5(小時)可完成后一半任務。故本題選B。

10、甲、乙、丙3個試管中分別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種濃度的鹽水10克倒入甲試管,均勻混合后取出10克倒入乙試管,再均勻混合乙試管后從中取出10克倒入丙試管,此時丙試管的鹽水濃度為0.5%。那么一開始倒入甲試管的鹽水濃度是多少?

A:

B:

C:

D: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設一開始倒入甲試管的鹽水濃度為。根據題意,鹽水倒入甲試管均勻混合后溶液濃度變為,取出10克倒入乙試管均勻混合后溶液濃度變為,再取出10克倒入丙試管均勻混合后溶液濃度變為,解得故本題選C。

11、大雪后的一天,小亮和爸爸共同步測一個圓形花園的周長,他倆的起點和方向完全相同,小亮每步長54厘米,爸爸每步長72厘米,由于兩人的腳印有重合的,所以各走完一圈后雪地上只留下60個腳印,花圃的周長是多少?(

A:21.6米

B:32.4米

C:43.2米

D:以上答案均不對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根據“小亮每步長54厘米,爸爸每步長72厘米”,可得兩人每隔216(54和72的最小公倍數)厘米就會有一個腳印重合,即小亮每走步,爸爸每走步就會一個腳印重合,則雪地上留下有個腳印。由“雪地上只留下60個腳印”,組,所以花圃的周長為厘米米。故本題選A。

12、將一個用若干個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長為20厘米、寬為10厘米、高為8厘米的長方體的表面染上顏色,那么只有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體與未被染色的小正方體的比為:()

A:25:36

B:36:25

C:107:108

D:108:107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體應在表面上并且未在棱上,未被染色的小正方體應該在長方體的內部,即不在外表面。由于每個小正方體的長為1厘米,長方體長為20厘米,則長方體長邊上的小正方體的個數為20個;同理,長方體寬邊上的小正方體的個數為10個;長方體高邊上的小正方體的個數為8個。對于由長和寬構成的一個面來說,只有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體個數為:個;同理,由寬和高構成的一個面,只有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體個數為:個;由長和高構成的一個面,只有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體個數為:個;且由長和寬構成的面,寬和高構成的面,長和高構成的面各有兩個,故在長方體中,只有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體個數共有:個。未被染色的小正方體有:。則只有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體與未被染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之比為故本題選A。

13、一個布袋中有6個黃球和若干個白球,它們除顏色外完全相同,從中任意摸出一球,若摸出黃球的可能性是,則白球比黃球少多少個?

A:2

B:4

C:5

D:6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本題考查概率問題,屬于基本概率,用公式法解題。已知某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滿足條件的情況數÷總的情況數,根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是,可得6÷總數=,所以球的總數為8個,由于有6個黃球,所以有2個白球,可得白球比黃球少6-2=4(個)。故本題選B。

14、12,16,112,120,()

A:140

B:124

C:130

D:322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數列無明顯特征,做差無規律,觀察題干數字特性,考慮機械化分。1|2,1|6,1|12,1|20,劃分后得到兩組數列,第一組均是1,1,1,1,故下一項應是1;第二組數列是2,6,12,20,觀察可得:,,,,故下一項應是。則題目所求項為130。故本題選C。

15、某班一次期中數學考試成績,平均分為96.4分。后來發現,小明的成績是96分,誤寫成69分。再次計算后,該班平均成績是97分,則該班人數是(

)。

A:35人

B:40人

C:45人

D:50人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方法一:設該班有人,因為兩次統計中只有小明的成績被統計錯誤,根據其他人成績相同列式:,解得。方法二:小明的成績是96分,被誤寫成69分,使得總分下降分。均分給全班所有人,使得平均分下降分。所以該班人數分。故本題選C。

16、小明回家拿作業本,前300m的速度是5m/s,后300m的速度是6m/s,則600m的平均速度是:

A:5.5m/s

B:m/s

C:m/s

D:9.5m/s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解法一: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由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可得:==(m/s)。故本題選C。解法二: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總路程的平均速度=總路程÷總用時==(m/s)。故本題選C。

17、,,,()。

A:

B:

C:

D: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觀察數列,全部為分數,將所有分數轉化為分母是800的表達式,變為:,,,觀察分子,,,,即第一項是首項為49,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第二項是首項為1,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故下一項分子,即所求項故本題選D。

18、某年級甲班和乙班參加軍訓閱兵式,甲班排成了一個方陣,最外層的人數是16,乙班排成了兩個人數相同的方陣,每個方陣最外層的人數是8。則甲、乙兩班共()人。

A:33

B:41

C:43

D:45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設甲班方陣邊長為,乙班兩個方陣邊長為。根據方陣最外層人數,則有:……①;……②;解得,,。再根據方陣總人數,則有甲班方陣人數為;乙班兩個方陣人數。所以,甲乙兩班總人數故本題選C。

19、甲、乙從湖邊同一地點同時出發沿相反方向繞行。已知湖的周長為20千米,甲、乙的速度分別為4千米/小時和6千米/小時。若甲每走1小時后休息5分鐘,乙每走50分鐘后休息10分鐘,那么兩人從出發到再次相遇需用多少分鐘?

A:128

B:136

C:138

D:145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根據題意,甲每走1小時后休息5分鐘,故甲的繞行周期為65分鐘;乙每走50分鐘后休息10分鐘,故乙的繞行周期為60分鐘。若甲、乙不休息,兩人繞行一圈需要分鐘,但因甲每走1小時休息5分鐘,故甲走完原本120分鐘的路程需用時分鐘。當出發130分鐘時,甲剛好是兩個周期完畢,即甲共走了2小時;,乙兩個周期完畢后又繞行了10分鐘,即乙共走了110分鐘。則此時甲走了,乙走了,甲、乙兩人共走了,還剩1千米,兩人繼續前進均未休息,則還需要。故兩人從出發到再次相遇需用故本題選B。

20、為了縮短就醫時間,小張打算在醫院網站掛號,再以平均的速度驅車前往看病,四家醫院到小張家的距離和目前排隊人數如下:為了盡早就醫,小張應該選擇()家醫院。(不考慮小張去醫院期間新增病人數)

A:甲

B:乙

C:丙

D:丁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速度40公里/小時公里/分鐘。小張去甲醫院開車的時間為:分鐘,排隊人數108人,他們看病需要分鐘,故小張在108分鐘后就醫。小張去乙醫院開車的時間為:分鐘,排隊人數18人,他們看病需要分鐘,故小張在54分鐘后就醫。小張去丙醫院開車的時間為:分鐘,排隊人數26人,他們看病需要分鐘,故小張在52分鐘后就醫。小張去丁醫院開車的時間為:分鐘,排隊人數12人,他們看病需要因此,為了盡早就醫,小張應該選擇丙醫院。故本題選C。注:開車過程中,病人也在看病。

21、有40公斤濃度為16%的鹽水,若把它的濃度提高到20%,則應加食鹽()公斤。

A:1

B:2

C:3

D:4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根據溶液濃度公式,原來鹽水中含有食鹽公斤。設新增加食鹽X公斤,要配置20濃度的鹽水,則,解得故本題選B。

22、從甲地到乙地,客車全程需要10小時,貨車全程需要6小時。現在客車與貨車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在距中點50千米處相遇,相遇后繼續前進,當貨車到達甲地時,客車距離乙地還有()千米。

A:150

B:160

C:200

D:400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相遇追及類。設全程有30x千米,相遇時間為t;那么客車的速度為3x千米/時,貨車的速度為5x千米/時;相遇時兩車共行走了30x=(3x+5x)×t,可得相遇時間t=15/4小時,根據題意有(5x-3x)×15/4=50×2,解得x=40/3,可知客車的速度為40千米/時,貨車的速度為200/3千米/時,全程為400千米,貨車到甲地時走了400÷200/3=6(小時),客車走了40×6=240(千米),距離乙地還有400-240=160(千米)。故本題選B。

23、將一張足夠大的正方形紙,橫豎各對折兩次之后,用剪刀沿著直線剪一刀,問最多可能把這張紙剪成多少個部分?()

A:9

B:10

C:15

D:16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對折四次后的折痕如下圖所示。有一個四層連在一起,有四個兩層連在一起,所以剪下去了9塊,加上剪剩下的一大塊,共剪成10塊。故本題選B。【備注】本題中存在更多的答案,如下圖所示,該結果為13塊。由于選項中并沒有13這個選項,因此出題人也沒考慮到這種結果。為了與真題保持統一,因此本題結果還是10。學員只需要了解本題的基本做法即可。

24、小王在每周的周一和周三值夜班,某月他共值夜班10次,則下月他第一次值夜班可能是幾號?

A:2

B:3

C:4

D:5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本題考查星期日期問題。一個月的前28天為連續的完整的4周,必然會包含4個周一和4個周三,一共要值8次班。因為共值班10次,所以本月剩余的幾天里需再有周一和周三,因此本月一定有31天且29、31號分別為周一、周三。故下月1號為周四,第一次值班在5號(星期一)。故本題選D。

25、從100人中抽查對A、B兩種設計方案的意見,結果選中A方案的人數是全體接受調查人數的;選B方案的比選A方案的多6人,對兩個方案都不喜歡的人數比對兩個方案都喜歡的人數的多2人,則兩個方案都不喜歡的人數是()人。

A:10

B:12

C:14

D:16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本題考查容斥問題,屬于二集合容斥類,用公式法解題。選中A方案的人數為100×=60(人),選B方案的人數為60+6=66(人),設兩個方案都喜歡的有3x人,都不喜歡的人數為×3x+2=x+2(人)。根據二集合容斥公式,總數-都不滿足的=集合A+集合B-都滿足的,代入數據得:100-(x+2)=60+66-3x,解得x=14。兩個方案都不喜歡的人數為14+2=16(人)。故本題選D。

26、2.05,4.07,4.09,8.11,(),8.15

A:10.12

B:8.17

C:8.13

D:4.11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觀察數列特征,數列全是小數,且項數較多,考慮多重數列。先把整數與小數部分分開看,整數部分組成的新數列為、(

)、,發現規律的出現次數為2的指數n,即應出現3次,所以(

);小數部分組成的新數列為:05、07、09、11、(

)、15,為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則(

);則所求項。故本題選C。

27、把100克濃度為和200克濃度為

A:

B:

C:

D: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根據,可得此時鹽水濃度為故本題選D。

28、小陳從3月1日起在書店做兼職,周一至周五每天100元,周六只有上午上班,工資40元,周日不上班。3月17日下班后,小陳一共獲得了1220元工資,則3月17日是()。

A:星期一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日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3月1日至3月17日,一共是17天,天,即17天包含完整的2周還多3天。2周的工資元,剩余元,對應3天的工資。則剩余的3天為周五~周日或周六~周一,即17號為周日或周一,但題干要求17號上班,所以17號只能為周一。故本題選A。

29、某海鮮店出售一批300斤的海鮮,按照原售價出售每斤利潤為10元。由于該海鮮深受歡迎,店主在賣出一半后決定漲價,將售價上調30%。當賣完所有海鮮后,店主總計利潤為4350元,則該海鮮原售價為()元。

A:20

B:25

C:30

D:35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解法一: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用方程法解題。設該海鮮的原售價為x,則成本為x-10,可得方程為:150×10+150×[1.3x-(x-10)]=4350,解得x=30(元)。故本題選C。解法二: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用代入排除法解題。分別代入選項驗證:代入A選項,該海鮮原售價為20元,則成本為20-10=10元,則利潤為150×10+150×[20×1.3-10]=3900元,不符合題意;代入B選項,該海鮮原售價為25元,則成本為25-10=15元,則利潤為150×10+150×[25×1.3-15]=4125元,不符合題意;代入C選項,該海鮮原售價為30元,則成本為30-10=20元,則利潤為150×10+150×[30×1.3-20]=4350元,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解法三: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漲價前的利潤為10×300×0.5=1500元,漲價后的利潤為4350-1500=2850元,則漲價后每斤的利潤為2850÷(300×0.5)=19元,故利潤上漲了19-10=9元,售價上調的部分即為利潤上漲的部分,所以原售價為9÷30%=30(元)。故本題選C。

30、-2

-1

2

9

24

55

A:81

B:98

C:118

D:135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觀察數列無明顯特征,優先考慮多級數列。相鄰兩項作差,后項減前項,得到第一個新數列:1,3,7,15,31,(

),但該數列仍無規律,因而考慮再次做差,將第一個新數列相鄰兩項作差,后項減前項,得到第二個新數列:2,4,8,16,(

),構成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故第二個新數列中(

)處的數字為32,反推第一個新數列中()處的數字為,故原題干數列中()處的數字為。故本題選C。

31、某塊面積為30畝的稻田,種滿了產量相同的水稻。若將其中9畝換成畝產525公斤的水稻品種進行種植,則整片稻田產量將提升;若繼續將剩余部分中的9畝稻田換成畝產為700公斤的品種,則整片稻田產量較原始產量提升了多少?()

A:

B:

C:

D: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設原來每畝稻田產量為公斤。根據題意可得,解得,則原始產量公斤。將剩余部分中的9畝再次更換后,最終整片稻田產量公斤。故最終產量較原始產量提升了故本題選D。

32、1,2,5,12,25,(

)。

A:62

B:51

C:38

D:46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題干數列遞增,可考慮做差以觀察規律。題干數列后項減去前項所得數列為1,3,7,13,再一次做差所得2,4,6,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則所求項為:。故本題選D。

33、

A:1

B:2

C:3

D:4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方法一:圖形數陣,優先考慮對角線方向的數字關系。觀察發現:第一個圖形數字規律為;第二個圖形數字規律為;第三個圖形數字規律為。故第四個圖形中,,所求項。方法二:圖形數陣,可考慮豎向或橫向的數字關系。觀察發現,豎向:第一個圖形數字規律為;第二個圖形數字規律為;第三個圖形數字規律為;故第四個圖形中,所求項,所求項。故本題選C。

34、任何實數,可以用表示不超過的最大整數,比如,,現對27進行以下操作:;只需進行3次操作變成1的所有正整數中,最大的是()。

A:256

B:255

C:100

D:99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第三次操作前的最大數要小于4,以此類推,第二次操作前的最大數要小于16,第一次操作前的最大數要小于256,故最大的正整數為255。故本題選B。

35、小王在商店消費了90元,口袋里只有1張50元、4張20元、8張10元的鈔票,他共有幾種付款方式,可以使店家不用找零錢?

A:5

B:6

C:7

D:8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分段計費類,用枚舉法。枚舉如下:

可得,共有7種付款方式,可以使店家不用找零。故本題選C。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本部分包括表達與理解兩方面的內容。請根據題目要求,下列各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其選出一個最恰當的答案。(共40題)1、江南的水,如輕紗薄霧,隨風起舞,變幻無窮,滋潤得江南的景物風姿綽約,江南的人風情萬種。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風物,江南的人。這種美是剛與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遠唱不完的歌,讓人細細品味著她的如詩如畫和似水流年。下列哪項最適合作為這段話的標題:

A:醉江南

B:江南文化

C:江南風物

D:水性江南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分析文段。第一句闡述了江南的水滋潤了江南的景和人,第二句論述江南的水是一切的哺育,江南美就是美在江南的水,第三句說明江南具有剛柔之美。概括文段可知,文段主要論述的是“江南”和“水”的關系,江南的水成就了江南美。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的概括,最適合做文段標題。故本題選D。【解析拓展】A項:“醉”無中生有。B項和C項:“文化”“風物”表述片面,未突出“水”這一主體。

2、瘋狂擴散的藍藻起初并沒有使人們感到________。往年正常情況下,它頂多影響太湖的一些景觀,不會帶來什么騷亂。雨季一來,這些小生物會被大量的雨水沖刷稀釋,人們會漸漸________它,直到第二年的來臨。還有一些農民把它們撈起來當肥料,________地稱之為“海油”。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焦慮淡忘親切

B:擔憂漠視形象

C:異樣適應生動

D:奇怪習慣幽默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這些小生物會被大量的雨水沖刷稀釋”可知,第二空體現沒什么存在感、不被注意的含義。C項“適應”指適合(客觀條件或需要);D項“習慣”指常常接觸某種新的情況而逐漸適應。二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和D項。再根據“漸漸”可知,空格處表示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A項“淡忘”指印象逐漸淡漠以至于忘記,符合語境。B項“漠視”指冷淡地對待;不注意,不能體現漸進,排除B項。答案鎖定A選項。驗證第一空和第三空。“感到焦慮”搭配得當;“親切”能體現農民對藍藻積極的感情色彩。故本題選A。【解析拓展】擔憂:發愁,憂慮。異樣:①兩樣,不同;②不同尋常的;特殊。奇怪:①跟平常的不一樣;②感到出乎意料,難以理解。親切:①親近;②形容熱情而關心。形象:①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具體形狀或姿態;②文藝作品中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激發人們思想感情的生活圖景,通常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③指描繪或表達具體、生動。生動:具有活力能感動人的。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

3、如今,告別GDP崇拜之所以成為一種共識,就是因為盲目追求GDP,不講發展質量,是極其不科學的。GDP本身就是一個很容易充“水分”的數據。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發展,甚至透支地方生態,犧牲民眾生命健康。還有的地方對GDP進行數字造假,以給地方政府臉上貼金。在本來就讓人不堪的GDP面前,再加上“人均”這兩個字,這樣的指標也就更容易脫離人們的生活實際。正如一首順口溜所云:“張家豪宅地千畝,鄰里四處破草屋。整村合起算一算,人人都是張大戶。”文段末句的順口溜意在說明:

A:GDP數據的科學性值得商榷

B:人均GDP不能反映人們的生活實際

C:我國居民的貧富差距仍然非常大

D:人均GDP數值存在高估的情況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定位原文,“順口溜”出現在文段最后一句。分析“順口溜”的上下文語境。文段第一句說明告別GDP崇拜的原因,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論述盲目追求GDP的危害和一些地方數據造假的現象,第五句根據前文現象提出觀點,指出這種做法容易脫離人們的實際生活,最后用順口溜來論證提出的觀點。因此,順口溜是為了論證人均GDP脫離人們的生活實際。對比選項。B項符合上述語境。【解析拓展】A項和C項:均和“人均GDP脫離人們的生活實際無關”

D項:文段重點論述GDP被高估這種現象帶來的危害,即脫離人們的實際生活,而不是危害本身,非重點。

4、先賢之聲傳頌千年,至今仍________,發人深省。在多元化、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書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現代問題,為人們________了一片心靈的綠蔭。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振聾發聵撐起

B:醍醐灌頂創造

C:耳提面命提供

D:聲名鵲起尋找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第一空,形容“先賢之聲”,且與后文“發人深省”詞義相近。A項,“振聾發聵”指發出很大的響聲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用來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可以表現出“先賢之聲”對世人的深遠影響,保留。B項,“醍醐灌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先賢之聲”指前人的思想、智慧,與高明的意見無關,排除。C項,“耳提面命”指對著耳朵告訴,表示教誨的殷勤懇切,多指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懇切地教導,強調教誨、教導,無法體現“先賢之聲”對人們的影響作用,排除。D項,“聲名鵲起”形容名聲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對應主體為人,無法形容“先賢之聲”,排除。第二空,帶入A項驗證。“撐起”與“心靈的綠蔭”搭配得當,當選。故本題選A。

5、朱光潛先生曾說過,面對一棵古松,有三種態度:科學、實用和審美。審美的情形有兩種,一是直覺的,一幅圖畫,一處美景,展現在你的面前,你能夠聚精會神地去觀賞它,領略它,以至于暫時忘記了除它以外的其他事物。這時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種審美的直覺。但更多時候,我們不完全靠著一種直覺,審美還有一種理念的參與。這時的審美就包含了一種文化的積淀。于是,看見彩蝶翻飛,我們會疑為莊子的夢境;聽到杜鵑鳥的哀鳴,我們會心生悲愁;而說到狐貍,我們則有如進入了花妖狐魅之境。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面對眼前的事物,要學會用審美的態度看待它

B:審美是比科學和實用更高一層的看待事物的態度

C:審美不單純靠直覺,更多時候還有文化理念的參與

D:審美情趣的培養,必須以深厚的文化積淀為基礎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本題屬于中心理解題。文段具體介紹了審美的兩種情形,即“直覺的審美和有理念參與的審美”,文段在介紹這兩種情形時,通過“但”強調了“更多時候審美還有一種理念的參與”。結合選項,C項符合文段中心意思。文段強調的是“審美兩種情形中的第二種情形”,A項介紹的是“審美”,B項介紹的是“審美與科學、實用”的對比,均偏離文段重點,故排除。D項,原文未涉及相關內容,屬于無中生有,故排除。故本題選C。

6、眼睛可以________一個美麗的世界,而嘴巴則能________一個精彩的世界。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觀看傾訴

B:容納描繪

C:觀察陳述

D:適應形容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語境“嘴巴”“精彩的世界”,可知是通過言語將魅力多彩的世界展示出來。A項“傾訴”指將內心感受向另一個人訴說,主要強調“訴說”,而不是將魅力世界展現出來,排除A項。B項“描繪”是指用言語描述,可以搭配“精彩世界”。C項“陳述”是指有條理地表達事實或者他人觀點,一般用于陳述客觀事實,與要呈現“精彩世界”語境不符合,排除C項。D項“形容”指對事物形象描述,符合語境。分析第一空。B項“容納”指在固定空間或范圍內接受人或者事物,用在此處說明可以用眼睛飽覽整個美麗世界,符合文意。D項“適應”指客觀條件適合,體現不出眼睛為了匹配客觀世界,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故本題選B。【解析拓展】觀看:特意參觀、查看。觀察:有目的、有計劃地觀看、分析。

7、中石先生以儒家的文化原則和理想為本根,又能兼攝道家、釋家的智慧,含英咀華,和合而融,他豐富的學養使《文化浸潭》能夠取精用弘,________地對人類文化進行一種散點透視式的觀測。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游刃有余

B:庖丁解牛

C:鞭辟入里

D:旁征博引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分析文段。填入空格處的詞匯與“觀測”搭配,并且根據“豐富的學養”和“取精用弘”可知,中石先生知識豐富,能夠熟練輕松的對人類文化進行觀測。辨析選項。A項“游刃有余”比喻經驗豐富,技術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能與“觀測”搭配,符合語境。B項“庖丁解牛”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文段并沒有體現“反復實踐”之意,且不能與“觀測”搭配,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C項“鞭辟入里”形容說明問題透徹,切中要害,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旁征博引”(寫文章、說話)為了證明論點正確可靠而大量地引用材料,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故本題選A。

8、“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意味著事物的毀滅往往釀生于自身,物自敗,爾后生機失,物不腐,蟲何生?事物興衰存亡,內因是決定性因素。由此推及人事,古代哲人尤其強調求仁在己,禍福在我。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上文作者意在強調()。

A: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B:事物的發展自有其漸進的過程和內在的必然邏輯

C:人不能自暴自棄

D:人要不斷自我省視、自我激勵與自我進取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文段開篇指出事物的毀滅往往釀生于自身,事物興衰存亡,內因是決定性因素,強調內因對于事物的重要性,緊接著推及人事,指出求仁在己,禍福在我,并引用孟子和《太甲》的話論證說明,故文段重在強調自身的決定性作用,對應A項。B項,“有其漸進的過程”文段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排除;C項,“人不能自暴自棄”在文段未體現,屬于無中生有,排除;D項,文段強調自身是決定性因素,而非“不斷激勵、進取”,非重點,排除;故本題選A。【文段出處】《物必先腐,而后蟲生》

9、生命固然短暫,我們卻常常()的浪費時間,使生命更為短暫!填入括號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掉以輕心

B:滿不在乎

C:熟視無睹

D:漫不經心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根據“常常”及“浪費時間,使生命更為短暫”可知,橫線處要體現經常不珍惜時間、隨意浪費的意思。D項“漫不經心”比喻人做事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符合文意,當選;A項“掉以輕心”形容用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來對待事情,文段并無“輕率”之意,排除;B項“滿不在乎”指絲毫不在意,形容對事情一點也不重視,程度過重,文段表述“常常”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故排除;C項“熟視無睹”指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側重強調“看”,與“時間”搭配不當,排除。故本題選D。【文段出處】雨果《海上勞工》

10、今年來我國煤炭企業重大事故不斷,給國家和個人造成了巨大損失,有關責任人必須為此進行________,深刻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反省

B:反思

C:反響

D:反映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分析語境。根據橫線后“深刻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可知,有關責任人要發現自己的不足,吸取教訓。辨析選項。A項“反省”是指回想自己的言行,檢查其中的錯誤,符合語境。B項“反思”是指反過來思考的意思,語義較輕;C項“反響”是指事物所引起的意見、態度或行動;D項“反映”比喻表現出客觀事物的本質。三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C項和D項。故本題選A。

11、旅游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這里_______的自然美景聞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山清水秀

B:巧奪天工

C:鬼斧神工

D:美輪美奐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分析語境。文中表達自然景色的美麗且所填詞語語義要重一些,才能與“支柱產業”“聞名天下”呼應。辨析選項。B項“巧奪天工”指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D項“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麗。均不與“自然美景”搭配,排除B項和D項。對比A項和C項,A項“山清水秀”形容風景優美;C項“鬼斧神工”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山清水秀”較“鬼斧神工”語義輕,“鬼斧神工”更能與“文柱產業”“聞名天下”呼應,排除A項。故本題選C。

12、下列不是祈使句的是()。

A:幫我拿一下蛋糕。

B:請進!

C: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D:你過來一下!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祈使句表示命令、指示、訓誡,要求聽的人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分為肯定的祈使句和否定的祈使句,句末使用句號或者感嘆號。觀察選項,A、B、D項語氣和標點都符合祈使句特征,排除;而C項,句末為問號,為疑問句,當選。故本題選C。

13、一想到故鄉,就想到一個老婦人:()的面紋,()的亂發,眼睛因眼淚多了()著紅腫的邊,嘴()了進去,為什么這幅畫面總是()著我的心?

A:干皺霜白刻陷強占

B:干裂花白刻癟強占

C:干皺霜白鑲癟霸占

D:干裂花白禳陷霸占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第一空,搭配“面紋”,即臉上的皺紋,A項、C項,“干皺”指皮膚皺起,搭配恰當,保留;B項、D項,“干裂”側重因干燥而皸裂,與文意不符,排除;第三空,搭配“邊”,C項,“鑲”指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搭配恰當,當選;A項,“刻”則指雕,用刀子挖,搭配不當,排除;第四空,帶入驗證,“霸占”與“我的心”搭配恰當,符合語境。故本題選C。

14、年輕時,誰沒有空想過?誰沒有幻想過?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標志。但是,我的青年朋友們請記往,人總是要長大的。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你們不僅僅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踏踏實實的腳。上段話的主要意思是:

A:年輕人需要腳踏實地

B:想象力是最重要的財富

C:長大的標志就是不再空想

D:想象加上實干就能獲得成功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分析文段。文段先講述年輕人愛想象的特點,接著用轉折詞“但”指出青年人要長大,最后在尾句用遞進表述“不僅僅……更需要”表明要如何長大,即要有一雙踏踏實實的腳。文段是“分—總”結構,主旨句是最后一句,主要講述青年人要腳踏實地。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故本題選A。【拓展解析】B項:“最重要的財富”無中生有,且強調“想象力”,偏離重點。C項:無中生有,文段未提及“長大的標志”。D項:無中生有,文段未提及獲得成功的條件。

15、國內物流行業對于無人機的熱衷正在持續升溫。未來汽車飽和度將進一步加大,傳統地面運輸將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打造高效、快速的物流體系迫在眉睫。物流企業通過資本融資、租賃采購干線貨運飛機補充運力;電商企業則進一步升級倉儲能力,保證倉庫足夠貼近目標客戶,減少大規模高時效性干線物流。盡管上述方式壓縮了干線物流時間,支線物流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仍然無法通過現有科技有效解決。因此各方均以1000米以下的空域作為關鍵資源,支線固定翼+小型旋翼無人機成為發展趨勢。根據文意,物流業對無人機的熱衷主要是由于()。

A:傳統快遞物流方式已出現瓶頸

B:電商企業倉儲能力已接近極限

C:無人機快遞能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D:無人機運送比地面運輸更加安全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文段開篇指出國內物流業對無人機越來越熱衷,緊接著點明原因,即“傳統地面運輸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打造高效、快速的物流體系迫在眉睫”,然后從“物流企業”及“電商企業”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如何壓縮干線物流時間,但又指出“直線物流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仍然無法通過現有科技有效解決”,最后通過“因此”引出結論,指出無人機成為發展趨勢,對應A項。B項,“已接近極限”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且“電商”只是“物流業”主體其中之一,表述片面,排除;C項,“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D項,“更加安全”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故本題選A。【文段出處】《無人機快遞近了,三大痛點待解》

16、某地區對環境保護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水土流失現象得到了有效________,生態環境向良性循環轉變。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治理

B:防治

C:抑制

D:控制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分析語境。根據“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生態環境向良性循環轉變”,可知水土流失現象沒那么嚴重了,實施的措施已經產生了一個好的結果。辨析選項。A項“治理”指整治調理,不能體現有了好的結果之意,側重的是過程,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防治”指預防和治療。不符合語境,故排除B項。C項“抑制”指壓抑,控制。一般搭配情感、通貨膨脹等。不符合語境,排除C選項。D項“控制”意思是掌握住對象不使任意活動或超出范圍,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動,符合文意。故本題選D。

17、

下列句子中沒有歧義的一句是(

A:數百位死難者的親屬出席了隆重的葬禮

B:人類語言的特點就在于能用變化無窮的語音,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

C:躺在床上沒多久,他想起來

D: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分析選項A項:“數百位”究竟是修飾“死難者”還是修飾“家屬”不夠明確,可以是死難者的數目,也可以是死難者親屬的數目,語義不明,有歧義,排除。B項:沒有歧義,當選。C項:“想”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思考,思索”,句意就是想起來什么事。同時“想”也可以理解為“打算”的意思,這時候句意就變為想起床的意思。語義不明,排除D項:“幾個學校的領導”有歧義,是同一個學校的幾個領導,還是這些領導來自幾個學校,有歧義,應排除。再次標注答案故本題選B。

18、周敦頤通過自己的努力,豐富和發展了儒家思想理論體系,開拓了儒學發展的新境界,使之______,一掃魏晉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______,回歸到原有的正統地位,贏得了與釋、道競爭的全面勝利,取得了意識形態的主導權。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獨樹一幟蕭條

B:柳暗花明弊端

C:煥然一新頹勢

D:脫胎換骨落寞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可從第二空入手,“一掃頹勢”為固定搭配。第一空,驗證C項答案。“煥然一新”與“開拓了儒學發展的新境界”對應。故本題選C。【成語積累】獨樹一幟:獨自樹起一面旗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家或一派。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現希望或轉機。脫胎換骨:比喻思想感情等發生根本變化。【出處】《周敦頤對儒學的新發展》

19、只要挺得過那風沙,人們總會脫去厚厚的外裝,活動一下________的軀體,__________沉睡在靈魂里的種種追求。春天_________人類以希望。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僵直叫醒給予

B:僵硬喚醒賦予

C:凍僵啟發施舍

D:冷凍啟動送給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第一個空,根據語境信息“厚厚的外裝”表明身體處于不靈活的狀態,“僵”字能很好的反映這個狀態。因此第一個空可以把C“凍僵”和D“冷凍”排除。第二個空,“喚醒”和“叫醒”雖然意思相近,但是根據語體,“叫醒”偏口頭,“喚醒”偏書面化,因此結合語境,排除A“叫醒”。第三個空,驗證一下答案,賦予希望,符合搭配習慣和語境。故本題選B。【文段出處】《春天的夢》

20、下列各組中,兩句話所表達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

A:(1)非經批準不能擅自離開工作崗位。(2)非得經過批準才能離開工作崗位。

B:(1)除非領導去請,他才會來。(2)除非領導去請,他是不會來的。

C:(1)小王剛參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經驗,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2)小王剛參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經驗,難免不出現一些差錯。

D:(1)這樣的事,她何嘗樂意做?(2)這樣的事,她何嘗不樂意做?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D項,(1)句的意思是“她不樂意做”,(2)句是雙重否定表肯定,意思是“她樂意做”。兩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A、B、C項,各項兩個分句表達的意思相同。故本題選D。

21、真正偉大的歷史人物,他所展現出來的價值和意義,絕不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所能夠局限的,一定可以超越他所在的那個具體的時代和具體的生存環境,超越時空,煥發出________的永恒的價值。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

A:歷久彌新

B:日新月異

C:亙古不變

D:與日俱增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分析語境。根據“絕不是……超越時空,煥發出________的永恒的價值”可知,該空應體現歷史人物“超越之前,更有價值”的含義。辨析選項。B項“日新月異”側重出現新事物;C項“亙古不變”側重不會改變;D項“與日俱增”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三者均不能體現“超越之前,更有價值”之意,排除B項、C項和D項。A項“歷久彌新”指經歷長久的時間而更加鮮活,更加有活力,更顯價值,符合文意。故本題選A。【解析拓展】日新月異: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進步、發展很快。

22、在那場________的著名變法運動中,年輕的蘇軾又何嘗表現出一丁點善于“自用其才”的跡象?________高舉個人旗幟,不顧自身地位卑下,開口國家閉口道德,卻對政治風向視而不見。在________的官場,這種任性是幼稚的,這種遲鈍是致命的。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風起云涌動輒波詭云譎

B:洶涌澎湃總是錯綜復雜

C:風云變幻喜歡虛情假意

D:大浪淘沙努力爾虞我詐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第一空,分析后文,此處應為形容這場變法運動聲勢浩大,有利于蘇軾展示才華。A項“風起云涌”比喻事物相繼興起,聲勢很盛,符合文意,保留;B項“洶涌澎湃”形容事物不可阻擋,聲勢浩大,符合文意,保留;C項“風云變幻”形容時局變化迅速,難以預料,側重變化,與文意不符,排除;D項“大浪淘沙”形容在斗爭中經受考驗,與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分析前后文,作者對蘇軾高舉個人旗幟的做法持否定態度。A項“動輒”意為動不動就,為貶義詞,與文意相符,當選。B項“總是”意為老是,一直,為中性詞,側重頻率,與文意不符,排除。第三空,帶入驗證,分析前后文,此處形容官場的復雜性,變化性。A項“波詭云譎”形容事態變化莫測,與文意相符,當選。故本題選A。【文段出處】《讀蘇軾〈賈誼論〉》

23、________萬里長城作為一個整體被納入世界遺產,但多年以來,游客________的只有北京郊區的八達嶺長城。這無疑是一種片面認識,對于長城的整體保護也產生了不利影響。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盡管趨之若鶩

B:即便如數家珍

C:由于如蟻附膻

D:如果了如指掌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第一空,依據“但多年以來,······只有北京郊區的八達嶺長城”可知,文段首句應體現轉折關系,A項“盡管”表示姑且承認某種事實,可以與“但”搭配,符合文意,當選;B項“即便”相當于“即使”,表示假設的讓步,而萬里長城作為一個整體被納入世界遺產是事實,不是假設,排除;C項“由于”引導原因,無法與“但”搭配,排除;D項“如果”表示假設,而萬里長城作為一個整體被納入世界遺產是事實,而非假設,不符合文意,排除。第二空帶入驗證,A項“趨之若鶩”指的是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過去,用來形容文段中提到的游客因對長城的認識不足而爭相去參觀八達嶺長城,符合邏輯,當選。故本題選A。成語積累:如數家珍:好像數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如蟻附膻: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許多人依附有錢有勢的人。了如指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東西放在手掌里給人家看一樣。

24、一個中年人住進醫院,左半邊身子沒有知覺。有個孩子在病房里大聲喧嘩,被他父親擰了一下,痛得直叫。病人說:“我真羨慕這孩子啊!”有人問“羨慕他無憂無慮?”病人搖頭。“羨慕他如花的年齡?”病人說:“不是,我羨慕他有那么敏感的疼痛。如果我能感覺到疼痛,那就意味著康復有望了。”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生命拒絕麻木

B:生命慶幸疼痛

C:生命中的疼痛

D:別樣的“疼痛”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文段先是講到一個半邊身子沒有知覺的中年人,在醫院看到一個孩子因大聲喧嘩被父親擰的直叫,接下來是別人與中年人的對話,強調“疼痛”對恢復健康的意義,對于“疼痛”中年人的態度是“羨慕”。文段是“分—總”結構,重點在最后一句,即疼痛能夠給中年人的康復帶來希望,強調生命不能缺少疼痛。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故本題選B。【拓展】A項:“麻木”不是文段重點,且沒有提及主體詞“疼痛”。C項:沒有講明“生命”與“疼痛”之間的關系。D項:“別樣的‘疼痛’”指的是不一樣的疼痛,而文中強調“羨慕”,感情色彩不對應。

25、我們生活中,總有“第一印象”效應,即是受第一印象引導或誤導。下列選項中,沒有應用這一效應的是:

A:昨天,我們在外面吃飯,一家飯店見人便問:“你們吃飯了嗎?”另一家則問:“你們吃點什么?”后一家店的生意明顯好于前一家

B:鄰居偷走華盛頓的馬而拒不承認,華盛頓捂住馬的雙眼問:“馬哪只眼睛是瞎的?”鄰居回答說:“左眼。”事實上,馬的雙眼都是好的

C:導購員對顧客說:“你今天有空來逛逛,這兩雙鞋都很適合你,你最看中哪一雙?”

D:男孩對心儀已久的女孩說:“有時間嗎?請你吃飯,怎么樣?”女孩想了想,答應吧太草率了,拒絕吧不禮貌,于是說:“下次吧!”男孩認為女孩無意與之交往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定位原文,“第一印象”出現在首句,分析上下文語境,可知“第一印象”效應指受第一印象引導或誤導的現象。辨析選項。A項,后一家店的店家問“你們吃點什么”,給客人傳遞的第一印象就是要點餐,引導了顧客的選擇,使得很多客人做出點餐吃飯的決定,符合語境;B項,華盛頓的話“馬哪只眼是瞎的”,給鄰居傳遞的第一印象就是馬的一只眼睛是瞎的,引導了鄰居的選擇,使鄰居做出了馬的左眼是瞎的回答,符合語境;C項,導購小姐的話“這兩雙鞋都很適合你,你最看中哪一雙?”,給顧客傳遞的第一印象就是你一定要買鞋,引導了顧客的選擇,使顧客做出了買鞋的決定,符合語境;D項,男孩邀請吃飯,但女孩覺得拒絕不禮貌,答應顯得太草率,女孩自己有明確的想法,男孩的話并未引導女孩最終的選擇,不符合語境。故本題選D。

2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①他得了感冒,感到全身不_______。②這間房子重新粉刷,打掃干凈了,顯得格外_______。③“雙十一”掀起了人們的購物狂潮,秒殺、搶購讓“剁手黨”的心情格外_______。④聽了他這一席話,心里_______多了。

A:舒暢舒服舒坦舒適

B:舒服舒適舒暢舒坦

C:舒適舒坦舒服舒暢

D:舒坦舒暢舒適舒服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此題需要區分舒暢、舒服、舒適、舒坦四個詞語。舒暢:指心情的舒展與暢快。多指內心豁然開朗有種莫名的情緒釋放得到的暢快感。舒服:1.身體狀況好;2.身心感到輕松愉快;3.對某人某事很滿意。舒適:給人以安樂舒服的感覺。舒坦:是指內心得到滿足而感到踏實的歸屬感與愜意。也指一種踏實感。此題突破口在第二個空,語境強調的是房子給人帶來的感受,只能用“舒適”,其他詞語一般形容的都是人自身的感受,故初步鎖定答案B項。其它三空代入驗證,①語境指的是身體狀況的問題,所以用“舒服”;③語境是“狂潮”“秒殺”,應選語義程度最重的“舒暢”,指的是情緒得到釋放后的“暢快感”;④語境是聽了他的話之后,感到一絲的欣慰,應選“舒坦”。故本題選B。

27、絲綢之路橫貫歐亞,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______的大漠荒野。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一瀉千里

B:一望無垠

C:波瀾壯闊

D:浩浩蕩蕩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橫線處所填成語與“大漠荒野”搭配,凸顯其特征。B項“一望無垠”指遼遠廣闊,看不到邊際,可以用來形容大漠廣闊無邊,符合文意,當選。A項“一瀉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筆氣勢奔放;C項“波瀾壯闊”容水面遼闊,也比喻聲勢雄壯浩大;D項“浩浩蕩蕩”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后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三項均無法搭配“大漠荒野”,排除。故本題選B。【文段出處】《絲綢之路》

2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1)他跟著大隊跑近前線,清脆的槍聲漸漸地清楚了,淡淡的白煙也________了,心頭反而一步步平靜下來。(2)我離開仙臺之后,就多年沒有照過相,又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便連信也怕敢寫了。經過的年月一多,話更無從說起,所以雖然有時想寫信,卻又________下筆。(3)好風景固然可以打動人心,但若得幾個情投意合的人,相與________其間,那才真有味兒;這時候風景覺得更好。

A:看見難以徘徊

B:望見難以徜徉

C:望見不能徜徉

D:看見不能徘徊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第一空,根據“淡淡的白煙”、“清脆的槍聲漸漸地清楚了”可知“他”還沒到目的地,故“望見”比“看見”更符合語境,排除A、D兩項。第二空,橫線前論述不敢寫,即并非不能下筆,而是“難以”下筆,橫線前的一番話說的正是下筆之“難”,故排除C項“不能”,B項“難以”符合文意,保留。第三空代入驗證,“徜徉”指悠閑而輕松,符合語境,當選。故本題選B。

29、古代希臘的民主制度,主要是以雅典為代表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根據亞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的記載,雅典原來也是貴族當政,按照門第和財富選任執政官,后來經過多次改革,民主政治才逐漸完善起來。這段文字直接支持了這樣一個觀點,即()。

A:希臘的民主制度首先確立在雅典

B: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一蹴而就的

C:希臘也是按照門第和財富選任執政官

D:民主政治的完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文段開篇介紹古代希臘的民主制度,主要是以雅典為代表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緊接著重點論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過程,并通過必要條件關系標志詞“才”強調雅典的民主政治由貴族當政經過多次改革才逐步形成和完善,故文段重點強調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經過了多次改革,B項“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一蹴而就的”即是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當選。A項,“希臘的民主制度首先確立在雅典”,文段并非強調希臘民主制度的起源,偏離文段中心,且“首先確立”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C項“希臘也是按照門第和財富選任執政官”、D項“民主政治的完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兩項均未提及文段主題詞“雅典”,偏離文段中心,均可排除。故本題選B。【文段出處】《古希臘的民主和科學精神》

30、詩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決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與作者的學力素養、心靈的敏感程度有更為直接的關系。換句話說,_________。典型的例子就是晉代的潘岳,他雖然有“拜路塵”的卑劣行徑,但其《閑居賦》一文卻展現了一份清雅獨絕的隱逸情懷。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一個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樣有可能創作出動人的詩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決定作品質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長掩飾自己的真實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況在創作領域尤為常見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通過橫線前的“換句話說”以及橫線后的“典型的例子”可知,所填入句子與前文句子和后文舉例表達意思一致,前文闡述了詩歌面貌與作者人品關系不大,后文通過潘岳的例子說明具有卑劣行徑的人依然可以寫出高雅的作品,對應A項。B項,“作品”表述范圍擴大,文段核心話題為“詩歌”且“不是唯一要素”暗示下文會講其他要素,后文只講了潘岳的例子并未提到其他要素,邏輯不通,排除;C項,“掩飾自己的真實品格”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D項,“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很難,文段重點強調人品并非內心,與原文表述意思不符,且“創作領域”表述范圍擴大,文段核心話題為“詩歌”,排除。故本題選A。

31、蠟燭有心,于是它能垂淚,能給人間注入粼粼的光波;楊柳有心,于是它能低首沉思,能給困倦的大地帶來清新的嫩綠;百花有心,于是它們能在陽光里飄出青青深處的芳馨。上段話使用的修辭格式是(

)。

A:排比和比喻

B:比喻和夸張

C:排比和擬人

D:擬人和夸張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文段把蠟燭、楊柳和百花這些植物賦予人的感情,是一種擬人化的手段。文段整體分為三段,都是采用“xx有心”的方式,屬于排比。故本題選C。

32、提高是應該強調的,________片面地孤立地強調提高,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________就錯了。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如果所以

B:然而因而

C:即使也

D:但是那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據文段可知,該空前“提高是應該強調的”與后文“片面地強調提高就錯了”是相反的意思,第一空要填入表示轉折的關聯詞。B項“然而”和D項“但是”都可表轉折,符合語境。A項“如果”表示假如或者假設條件;C項“即使”通常跟“也”一起連用,也表示假設條件。兩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和C項。分析第二空。“就錯了”表示對前文意思的總結和評價。B項“因而”雖表總結,但存在因果關系,而文段并沒有出現原因性質的表述,用在此處不合適,排除B項。D項“那”表順承,用在此處可以對前文進行總結,符合語境。故本題選D。

33、影響公共政策操作效果最重要的是政策的明晰性。一項不明晰的公共政策,有可能導致政策執行的南轅北轍而有失公平和公正,甚至根本無法執行和操作。然而,________,盡管現實中常常會遇到種種不確定性和多變因素,但制定政策時,對適用對象、執行主體、執行程序、執行條件等,也應盡可能做出明確規定。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出臺一項不明晰、不可操作的公共政策,往往比沒有公共政策更槽

B:一些政府只有模糊的規定,并沒有明確這是長期政策還是權宜之計

C:很多公共政策出臺之后,往往會引發較大的爭議和疑惑

D:在我們的政策制定中,公共政策的明晰性依然是個軟肋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政策的明晰性對公共政策的重要性,第二句又從反面論證不明晰導致公共政策有失公平和公正,換言之就是想強調“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明晰”。緊接著以關聯詞“然而”轉折,根據前后語境,可知轉折關聯詞前后的語意關系相反,所以,轉折之后橫線處填入的句子應能夠表達公共政策制定還不夠明晰的意思,對比選項,正確答案為D。A項,不存在比較關系,文中沒有比較“不明晰的公共政策”和“沒有公共政策”兩者誰更糟,屬無中生有,故排除。B項,“長期政策”和“權宜之計”,不屬于文中論述范圍,故排除。C項,“引發較大的爭議和疑惑”在文中無法體現,故排除。故本題選D。【出處】新浪網《公共政策可操作性是關鍵》

34、群眾利益無小事,再大的利益訴求與考量,其實都由看似________的小事所構成。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微不足道

B:無傷大雅

C:滄海一粟

D:不足為奇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橫線前“其實”表轉折,前后語義相反,前文“再大的利益訴求與考量”,轉折后應該體現處“微小”的含義,且所填成語要和后面的“小事”搭配。A項“微不足道”指卑微渺小得不值得一提,符合文意,且與“小事”搭配得當,當選;B項“無傷大雅”指雖有影響但對主要的方面沒有妨害,與文意不符,排除;C項“滄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一般作謂語、賓語,橫線處要做定語,排除;D項“不足為奇”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什么奇怪的,體現不出小事的微小,排除。故本題選A。【文段出處】《“常回家看看”車證提供小區治理難題的解決樣本》

35、設計問卷調查題時,“你喜歡教師這一受人尊敬的職業嗎?”“醫生認為吸煙對人體有害,你同意嗎?”這類問題,或帶有傾向性,或帶有誘導性,因此容易使被調查者在趨同心理的支配下,做出與本人真實想法相反的回答。作者想表達的觀點是:

A:設計問卷調查題時,要有傾向性

B:設計問卷調查題時,要會誘導

C:設計問卷調查題時,要避免趨同心理

D:設計問卷調查題時,提問方式要中性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分析文段。文段一開始拋出兩個設計問卷調查題,這類問題帶有傾向性,或帶有誘導性。隨后通過“因此”引出結論,即被調查者在趨同心理的支配下,會做出與本人真實想法相反的回答,這個結果自然是不好的。對比選項。D項“提問方式要中性”是針對文段問題的解決對策,符合文段意圖。故本題選D。【解析拓展】A項、B項和C項:均非解決問題的正確對策。

36、重點國有景區門票降價,不但直接觸及景區的經濟利益,而且傷及一些景區長期形成的“門票依賴”發展模式,因此必然會遭遇各種阻力和障礙。根據相關規定,重點國有景區門票降價不得只降低淡季價格、不降低旺季價格;不得以經營管理者在政府指導價范圍內自主下浮價格替代政府降價;不得通過不合理設置“園中園”門票,提高其他游覽服務價格,將門票、相關游覽服務項目強制捆綁銷售等方式沖減降價實效,搞“明降暗升”等。這些規定明確指向此前景區門票降價中出現的種種“招數”,而只有這些“招數”徹底失靈失效了,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成本監審機制和外部監督機制才算真正建立。這段文字意在說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降價:

A:必須盡快建立與之相關的法律監督機制

B:應從理念上摒棄“門票依賴”的發展模式

C:有助于推動旅游業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

D:關鍵在于將景區門票降價的規定落在實處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文段首句指出重點國有景區門票降價觸及了景區的經濟利益且傷及部分景區的發展模式,必然遭遇各種阻力和障礙。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文段第二句話點明了針對景區漲價的相關規定。文段尾句則強調針對景區漲價的相關規定直接指向景區門票降價思維種種招數,并通過轉折關聯詞“而”引出了文段主旨句。因此,文段為“分—總”的行文結構,主旨句為尾句內容,重點強調只有種種招數徹底失靈失效景區門票價格機制、成本監督機制和外部監督機制才能形成。“只有...才...”必要條件引導的句子中,“才”之前的條件更重要,因此要落實相關規定讓景區名票降價的種種招數失靈至關重要。對比選項。A項、B項和C項均和文段論述的重點落實相關規定無關,均排除。D項符合文段意圖,與文段尾句的主旨句的話題保持一致。故本題選D。

37、情緒是本能,每個人每天都會有各種情緒產生。情緒產生之后,是被情緒________,還是運用情緒優化自己,這就考驗一個人的情商。情商絕對不是逢迎拍馬,口是心非,________,也絕對不是否認自己的情緒,或者認為我的不高興是無所謂的。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A:擺布

滔滔不絕

B:俘虜

巧言令色

C:折磨

人云亦云

D:控制

能言善辯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情商絕對不是逢迎拍馬,口是心非,________”可知,文中要填入的詞語與“逢迎拍馬、口是心非”形成并列關系,情感傾向性應偏消極。觀察選項,A項“滔滔不絕”指像流水一般不間斷,形容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為中性詞;D項“能言善辯”形容能說會道、有辯才,為中性詞。以上兩個選項情感色彩不符合要求,排除A項和D項。C選項“人云亦云”指沒有主見,只會隨聲附和,詞義上無法和“逢迎拍馬,口是心非”構成并列,排除C項。B項“巧言令色”形容用花言巧語和諂媚的態度討好于人,情感和語義上均可與“逢迎拍馬”構成并列關系,符合文段要求。驗證第一空。根據文意“是被情緒________,還是運用情緒優化自己”可知,兩句話為反向并列,“運用情緒”指自身具有主動權,那么橫線處所填的詞義為被情緒控制,自身處于被動位置。“俘虜”多指打仗時捉住(敵人),情感偏消極,含義和情感傾向均符合文意。故本題選B。【解析拓展】擺布:安排或布置。折磨:因病痛,困難等在精神或肉體上受打擊。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越出范圍;使處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響之下。

38、今年以來相關部門的整治規范,改變著短視頻領域________的局面。“土味視頻”的流行,也是用戶選擇的結果。美貌、獵奇、搞怪或許能博得一時眼球,但只有真實的生活才活力長久。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濫竽充數

B:良莠不齊

C:魚目混珠

D:泥沙俱下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由“美貌、獵奇、搞怪······真實的生活才能活力長久”可知,短視頻既有欠缺內涵短時間博眼球的,也有真正貼近生活的。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意思是短視頻水平高低不平,各種成分都有。D項,“泥沙俱下”指的是泥土和砂石跟著水一塊流下來,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也可以形容成分復雜,符合文意,當選。A項,“濫竽充數”比喻沒有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與文意不符,排除。B項,“良莠不齊”形容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側重于品質,多形容人。而文段是形容短視頻,擇優對比,排除。C項,“魚目混珠”意為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好的,與文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D。【文段出處】《打動我們的是值得銘記的生活》

39、社交平臺的興起創造了許多新事物,也形成了層出不窮的新話語體系和風格。一種自嘲,頹廢,麻木的生活方式為特征的“喪文化”正是其中的一種,“什么都不想干”,“頹廢到憂傷”,這些散漫的話語配上生動的“葛優癱”“懶貓癱”等表情包,成了一些聊天場景的流行“新寵”。屬于這段文字中提及的內容是:

A:“喪文化”的主要流行群體

B:“喪文化”流行的危害

C:“喪文化”的一部分表現

D:“喪文化”流行的根源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分析文段,將選項和原文一一對應。辨析選項。A項、B項和D項與原文不符,A項“主要流行群體”、B項“危害”和D項“流行的根源”文段均沒有闡述,屬無中生有。C項符合原文,對應文段“‘什么都不想干’,‘頹廢到憂傷’,這些散漫的話語配上生動的‘葛優癱’‘懶貓癱’等表情包,成了一些聊天場景的流行‘新寵’”可知,文段提到了“喪文化”的一些表現形式。故本題選C。

40、在特殊天氣和自然災害來臨時,光伏發電的獨特優勢更是________,由于各個組成部分相對封閉,卻在生產時大都進行了抗強風暴雨地震血壓等極端惡劣天氣的實驗,在面對災害時,光伏獨立發電產品往往能夠平安度過。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暴露出來

B:水落石出

C:原形畢露

D:顯現無遺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在特殊天氣和自然災害來臨時的背景,并通過“更是”強調光伏發電的獨特優勢,緊接著通過“由于”具體解釋光伏發電具有獨特優勢的原因,故橫線處所填詞語表示光伏發電的優勢在特殊天氣和自然災害來臨時完全顯示出來。D項“顯現無遺”指全部顯現出來,符合文意,當選。A項,“暴露出現”指露在外面,無所遮蔽、揭露,無法搭配“優勢”,排除;B項,“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原形畢露”意為本來面目完全暴露,指偽裝被徹底揭開,含貶義,文段并非體現消極感情色彩,排除。故本題選D。【文段出處】《光伏發電》

三、判斷推理。本部分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與邏輯判斷四種類型的試題。(共50題)1、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A

B:B

C:C

D:D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元素組成不同,且無明顯屬性規律和數量規律。觀察題干圖形,設第一幅圖正方形的邊長的長度為1,計算每一個圖形的周長,分別為4、6、8、10、12、?,故問號處應選擇一個周長為14的圖形。A項圖形周長為10,B項圖形周長為12,C項圖形周長為14,D項圖形周長為10,只有C項符合。故本題選C。

2、近年來,某城的私家車數量猛增,城區交通擁堵情況十分嚴重。有關部門認為緩解交通壓力,在城區全面收取高昂停車費是最有效的辦法。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結論?

A:開私家車的多數車主屬于高收入階層,收取高昂停車費對他們沒有太大影響

B:停車費上漲后部分車主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勢必加劇公共交通的擁擠程度

C:各單位的公車、救護車、警用車等占了機動車總量的30%,是造成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D:該城不少接受調查的私家車主認為城區停車位少、規劃不合理是致使亂停的原因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反駁”,確定為削弱論證。找論點和論據。論點:在城區全面收取高昂停車費是緩解交通壓力最有效的辦法。論據:某城的私家車數量猛增,城區交通擁堵情況十分嚴重。辨析選項。A項:增加反向論據。收取高昂停車費對私家車車主沒有太大影響,那么車主就不會因為停車費的征收而改變出行方式,說明該項舉措無法達到目的,具有削弱作用。B項:無關選項。“公共交通的擁擠程度”是指公共交通的使用率,與道路擁堵并非同一概念,論題不一致,排除。C項:無關選項。造成擁堵的其他原因與收取高昂停車費是否能緩解交通壓力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D項:無關選項。題干并未討論亂停現象與交通擁堵的關聯,論題不一致,排除。故本題選A。

3、人體內有兩種脂肪: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白色脂肪負責儲存能量,像不停擴建的一排倉庫;而棕色脂肪則像一座鍋爐,快速燒脂產熱,用來保持體溫。只占人體體重的棕色脂肪竟然能夠提高的基礎代謝率,而且相同重量的棕色脂肪比白色脂肪能貯藏更多的能量。有實驗證實,堅持長期慢跑或者散步可以幫助人體將更多的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進而減輕體重。有學者據此認為,長期慢跑或者散步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下哪項最可能是上述結論所依賴的前提?(

A:人體脂肪過度累積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B:通過劇烈運動過多減少脂肪也不利于健康

C: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運動量有很大關聯性

D:適當減輕體重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找出論點和論據。論點:長期慢跑或者散步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論據:堅持長期慢跑或者散步可以幫助人體將更多的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進而減輕體重。論點討論的是長期慢跑或者散步是否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論據為慢跑或者散步可以將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減輕體重,論點論據討論話題不一致,本題為加強優先考慮搭橋。逐一分析選項。A項:選項討論的是脂肪過度積累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題干討論的是慢跑或者散步是否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話題不一致,排除;B項:選項討論的是劇烈運動過多減少脂肪也不利于健康,題干討論的是慢跑或者散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