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化學必修1知識點總結
專題一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
第一單元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
1.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1.1物質的分類(可按組成、狀態、性能等來分類)
非均勻混合物
混合物
均勻混合物
物質m混屬期
「單質
金屬單質
睇初有機高分子
r有機化合物
i化合物酬卜好
金屬氧僅物
(「氧
非金屬氧化物
酸
〔無機化合取
堿
撲
JHL
(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1.2物質的轉化(反應)類型
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
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
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轉移的反應升失氧還
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
雙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失去2xe-
II
-100-1
2KBr+Cl=Br+2KC1
I22J
得到2x「
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1)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比較:氧化劑+還原劑一氧化產物
十還原產物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從元素化合價考慮:
最高價態一一只有氧化性,如弋壓4、4等;
中間價態一一既具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如"、S、2等;
最低價態一一只有還原性,如金屬單質、、S2一等。
(3)根據其活潑性判斷:
①根據金屬活潑性:
對應單質的還原性逐漸減弱
K(H)
對應的陽離子氧化性逐漸增強
②根據非金屬活潑性:
對應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
對應的陰離子還原性逐漸增強
(4)根據反應條件進行判斷:
不同氧化劑氧化同一還原劑,所需反應條件越低,表明氧化劑
的氧化劑越強;不同還原劑還原同一氧化劑,所需反應條件越低,
表明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
如:24+16(濃)=2+22+52t+8H20
2+4(濃)=A=2+2f+2H2。
前者常溫下反應,后者微熱條件下反應,故物質氧化性:4>2
(5)通過與同一物質反應的產物比較:
如:2+32=23+S=可得氧化性2>S
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
質。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
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
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
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
(3)離子方程式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4)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生任
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溶液的顏色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2+、"、2+、J
2、結合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2+和42-、+
和、2+和32-、2+和等
3、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3才,
和4十等
4、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
和3-等。
5、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3+與S"、,2+與J()等
6、發生絡合反應:如3+與
(5)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物是
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
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
號、等號等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電荷數是否守恒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1.3物質的量
1、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
2、1粒子的數目是0.012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約為
6.02X1()23個。
3、1粒子的數目又叫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單位t。
4、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粒子的種類,可以是分子、原子、
離子、電子等。
5.、數學表達式衛=
必
摩爾質量
1、數值:當物質的質量以g為單位時,其在數值上等于該
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M=——,亙兄zz=--,亙£〃i=n?M
nM
物質的聚集狀態
1、影響物質體積的因素:微粒的數目、微粒的大小和微粒間的
距離。
固、液體影響體積因素主要為微粒的數目和微粒的大小;氣體主
要是微粒的數目和微粒間的距離。
2、氣體摩爾體積
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符號:表達式:上;單
n
位:L?1
在標準狀況(0,101)下,1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是22.4L,即標
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2.4。
補充:①P標22.4fPI/P2=Mi/M2
②阿佛加德羅定律:Vi2=ni2=Ni2
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單位:
(1)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液
(2)溶液稀釋:CM2V2
(3)物質的量濃度和質量分數的關系:1000P
M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主要操作1、檢驗是否漏水.2、配制溶液
O1計算.02稱量(或量取).03溶解.04轉移.05洗滌.06
定容.07搖勻.08貯存溶液.
所需儀器: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容量瓶
注意事項:A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時改用滴管,以平視
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誤差分析:
過程分
對溶液濃度
可能儀器誤差的操作析
的影響
mV
減
稱量時間過長或用紙片稱取—偏低
小
不不
移液前容量瓶內后少量的水不變
變變
減
向容量瓶轉移液體時少量流出—偏低
小
未洗滌燒杯、玻璃棒或未將洗液減—偏低
轉移至容量瓶小
減
未冷卻至室溫就移液—偏高
小
減
定容時,水加多后用滴管吸出—偏低
小
增
定容搖勻時液面卜降再加水—偏低
大
減
定容時俯視讀數—偏高
小
增
定容時仰視i買數—偏低
大
物質的分散系
1.分散系:一種(或幾種)物質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
成的混合物。
分類(根據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溶液(小于10%〉、膠體
(10^10m)濁液(大于l(Fni)
2.膠體:
(1)概念:分散質微粒直徑大小在10^10%之間的分散系。
(2)性質:①丁達爾現象
(用聚光手電筒照射膠體時,可以看到在膠體中出現一條光亮的
“通路”,這是膠體特有的現象。)
②凝聚作用(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
3、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將飽和的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3+3H20=△=()3(膠體)+3
第二單元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
2.1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分
離
和
提
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純
的
方
法
過如粗鹽的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
濾提純
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
墓/、、、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如石油的
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鐳中
福的液體混合物蒸儲
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萃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用四
取的溶劑里的溶解度小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氯化碳萃
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取濱水里
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遠大于原溶劑的澳、碘
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
來的方法
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
如用四氯
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
化碳萃取
分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
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濱水里的
液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
澳、碘后再
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
分液
上端倒出
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
結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分離和3混
晶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合物
體時,即停止加熱
2.2常見物質的檢驗
碘單質的檢驗(遇淀粉變藍)
蛋白質纖維的檢驗(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碳酸鹽的檢驗:取樣與鹽酸反應,若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且
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試樣中含有32-o
4+的檢驗:取樣與堿混合加熱,若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3)產生,
且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該試樣中含有4+。
的檢驗:取樣并向其中加入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且該沉淀
不溶于稀3,證明該試樣中含有。
42-的檢驗:取樣并向其中加入稀、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
且該沉淀不溶于稀,證明該試樣中含有42-。
K()的檢驗: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其焰色,紫色。
()的檢驗:觀察其焰色,黃色。
第三單元原子的構成
3.1認識原子核
[■質子: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帶電
1〔核外電子1: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
A
表示質量數為2、質子數為Z的具體的X原子。
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質量數(中子數)不同的原子
核素:具有一定質子數和種子數的原子
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核素之間互稱為同位素。
專題二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
第一單元氯、漠、碘及其化合物
1.氯氣的生產原理
(1)工業制法—氯堿工業
2+2H2。2+H2t+2t
正極負極
(2)實驗室制法
A
反應原理:2+4(濃)==2+2H20+2f
反應儀器:圓底燒瓶、分液漏斗
除雜:氣體(用飽和食鹽水除)、水蒸氣(用濃硫酸除)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排飽和食鹽水法
尾氣處理:溶液
氯氣的性質
物理性質: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有毒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
水
化學性質:1.2與金屬反應(一般將金屬氧化成高價態)
占燃
2Fe+3c122FeCl3
2.2與非金屬反應
占燃
H2+Cl22HC1現象:發出蒼白色火焰,
生成大量白霧
3.2與堿的反應
2+2++H2O84消毒液成分為
2a+2022+O2+2H2O2、()2為漂白粉的成分,其中()2為
有效成分
氯水2+H2O+
成分分子:壓0、2、
離子:、、、
氯水的性質
1.酸性2.氧化性3.漂白性4.不穩定性
的檢驗:試劑:3溶液和稀硝酸現象:產生白色沉淀(不溶于
稀硝酸)
結論:溶液中有
次氯酸的性質
1.酸性2.氧化性3.漂白性
*昭
4.不穩定性第2HC1+。2T
氯氣的用途:來水的消毒、農藥的生產、藥物的合成等
鹵族單質的物理性質
1.狀態:氣態(2)一液態(2)-固態(L)
2.顏色:黃綠色(2)一深紅棕色(2)一紫黑色(L),顏色
由淺到深
3.熔、沸點:液態澳易揮發,碘受熱易升華
4.溶解性:2和L難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4等
有機溶劑。
溟水一一橙色在苯、4為橙紅色碘水一一黃色
在苯、4為紫紅色
L的檢驗:試劑:淀粉溶液現象:溶液變藍色
漠和碘的化學性質元素非金屬性(氧化性)強弱順序:2>
2〉12
22=2222~2J222=22
、的檢驗:
①試劑:3溶液和稀硝酸
+=I淡黃色一一照相術
+=I黃色一一人工降雨
②苯、4等有機溶劑、氯水
澳、碘的提取:
利用氧化還原反應,人們可以把海水中的濱離子、海帶等海產品
浸出液中的碘離子氧化成澳單質和碘單質。
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
一、鈉的原子結構及性質
結鈉原子最外層只有個電子,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而
構表現出強還原性。
物質軟、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導
理熱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點較低。
性
質
與非鈉在常溫下切開后表面變暗:42=220(灰白色)
金鈉在氯氣中燃燒,黃色火焰,白煙厥
屬單222
質
與水反應,現象:浮、游、球、鳴、紅2+2乩22
化t
學與酸反應,現象與水反應相似,更劇烈,鈉先與
性酸反應,再與水反應。
與
質與鹽溶液反應:鈉先與水反應,生成,H2,再考
化合
慮與溶液中的鹽反應。如:鈉投入4溶液中,有
物
氣體放出和藍色沉淀。
22H24021242f
與某些熔融鹽:7CC?QC
444
存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態存在
在
保煤油或石蠟中,使之隔絕空氣和水
存
制通電
取2(熔融)22t
1、鈉的化合物2、鈉鉀合金常溫為液體,用于快中
用
子反應堆熱交換劑
途
,3、作強還原劑4、作電光源
、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比較
碳酸鈉(G碳酸氫鈉(3)
俗名純堿、蘇打小蘇打
易溶(向溫下,溶解度大
溶解性易溶
于碳酸氫鈉)
熱穩定性穩定23A232T20T
堿性(相同濃度時,碳酸
堿性鈉水溶液的比碳酸氫鈉的堿性
大)
與鹽酸23+2222T322f
酸碳酸23+H22=2s不能反應
與不能反應3232。
()2
堿230231+2產物與反應物的量有關
三、鎂的性質
物理性銀白色金屬,密度小,熔沸點較低,硬度較小,良
質好的導電導熱性
七儂
與02
222
與其他q』蹴七」蹴
非金屬229023N2
化學性七,蹴
與氧化物
質222
與水反應2H2A()212T
與酸222T
與鹽溶液2+—2
反應
202021202+22+2乩0
制
;吊1=1=1
取
2*6H22+6H2Of2(熔融)+2f
1、鎂合金一密度小,硬度和強度都較大2、氧化
用途
鎂一優質耐高溫材料
四、侯氏制堿法(由氯化鈉制備碳酸鈉)
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足量氨氣至飽和,然后在加壓下通入
2,利用3溶解度較小,析出3,將析出的3晶體煩燒,即得23。
32234
2S==232t20t
五、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比較
電解質非電解質
定溶于水或熔化狀態下能導溶于水和熔化狀態下
義電的化合物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物質種大多數酸、堿、鹽,部分大多數有機化合物,2、
類氧化物2、3等
能否電能不能
離
實壓4、、、等酒精,蔗糖,2,3等
例
(2)電解質的導電
①電解質的電離:電解質在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離解成自由移
動的離子的過程叫做電離。
②電解質的導電原理:陰、陽離子的定向移動。
③電解質的導電能力:自由移動的離子的濃度越大,離子電荷
越多,導電能力越強。
(3)注意: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均指化合物而言,單質、混合
物都不能稱為電解質或非電解質。
六、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定義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
離子的電解質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電離程完全少部分
度
溶質微離子分子、離子(少數)
粒
電離方用“一”用'
程式
實例
H24>........等強酸、強3?莊0、3、莊3等弱酸、弱堿
堿和大部分鹽和
H2O
七、離子方程式
(1)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寫一一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一一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
刪一一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一一檢查方程式兩端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注意事項:
①難溶物質、難電離的物質、易揮發物質、單質、非電解質、
氧化物均保留化學式。
②不在水溶液中反應的離子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如:固體與固體反應(實驗室用O2固體和4固體反應制3)。
再如:濃硫酸、濃民4與固體之間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③氨水作為反應物寫3?壓0;作為生成物,若加熱條件或濃度
很大,可寫3(標"t”號),否則一般寫3?H20O
④有微溶物參加或生成的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時:
a.若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時,微溶物用化學式表示。如24
溶液中加入2溶液:
22-—I
4-4I
b.若反應物中有微溶物參加時,分為兩種情況,其一澄清溶
液,寫離子符號。如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2-=3I+H20;
其二懸濁液,應寫成化學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23溶液:(A
2+Z=3J+2
C.常見的微溶物有:()2、4、3、24、3。
⑤酸式鹽參加的離子反應,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弱酸的酸式根
一律不拆。如3和反應:3.=H22t;強酸的酸式根J一般情況下
要拆開。
⑥遵守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離子方程式不僅要配平原子個
數,還要配平陰、陽離子所帶的電
荷數。
如:4溶液中通入2不能寫成22=吃一,必須寫成2?2=2,-0
⑦必須要考慮反應物間的適量與過量、少量的問題。
(2)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離子方程式不僅可以表示:
①一定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可以表示:②所有同一類型的
離子反應。
(3)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①看反應能否寫離子方程式。如不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不
能寫離子方程式。
②看表示各物質的化學式是否正確。尤其注意是否把有些弱電
解質寫成了離子的形式。
③看電荷是否守恒。如3溶液加粉,不能寫成3=2z+。
④看是否漏掉了某些反應。如,4溶液與()2溶液的反應,若
寫成:
2
\-41,則漏掉了吃一=()U的反應。
⑤看產物是否符合事實。如投入4溶液中,若寫成2?+=2,則
不符合事實。
⑥看反應物是否滿足定量的配比關系。
(4)離子共存問題
離子共存是指離子之間不能發生離子反應,離子不能共存的條
件:
①生成沉淀,即結合生成難溶性或微溶性物質而不能大量共
存。
②產生氣體,如結合生成2、3、2等氣體不能大量共存。
③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民0、H2S>H23、H23等。
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升和廠等。
專題三從礦物到基礎材料
第一單元從鋁土礦到鋁合金
一、從鋁土礦中提取鋁
(一)氧化鋁(2O3)
氧化鋁是一種高沸點(2980℃)、高熔點(2054℃)、高硬度的白
色化合物,常用作耐火材料。剛玉的主要成分是a一氧化鋁,
硬度僅次于金剛石。
1.與堿的反應(與強堿)
2O3+2=H2O
2.與強酸的反應(H24)
2O3+3H24=2(4)3+3H2O
1.兩性氧化物:既可以與酸反應又可以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
氧化物。
知識拓展
1.偏鋁酸鈉(2)的性質
(1)往偏鋁酸鈉溶液中通入222+2H2()3I3
產生白色絮狀沉淀,通入過量的2,沉淀不溶解。
(2)往偏鋁酸鈉溶液中加2+2()3i
O3+3—3+3H2O
加入少量鹽酸,生成白色絮狀沉淀,繼續加入鹽酸至過量,白色
沉淀溶解。
2.氯化鋁(3)的性質
(1)往氯化鋁溶液中通入氨氣
3+33+3H2()3I+34
產生白色絮狀沉淀,通入過量的3,沉淀不溶解。
(2)往氯化鋁溶液中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
3+3O3I+3
()3+=2+2H2O
加入少量溶液,產生白色絮狀沉淀,繼續加入溶液至過量,白色
沉淀溶解。
(二)鋁土礦中提取鋁
制取金屬鋁的流程圖如下:
流程圖中所涉及到的化學反應:
1.2。3+2=22+H2O
2.22+2H2()3I3
3.2()3從203+3H20
電解
4.2203—―4302t
二、鋁的性質及應用
(一)鋁的存在
自然界中鋁以化合態存在。鋁的主要存在形式有:鋁土礦
(203?20),鋁元素占地殼總量的7.45%,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
金屬元素。
(二)鋁的性質
1.物理性質
鋁有良好的導電性(居金屬第三,最好的是銀),傳熱性和延展
性。鋁合金強度高,密度小,易成型,有較好的耐腐蝕性。
2.化學性質
(1)與酸反應:一般與強酸反應(例如鹽酸;稀硫酸等)
26=23+3H2f
(2)與堿反應:一般與強堿反應(例如:;;O2等)
222H20=22+3H2t
(3)與濃硝酸、濃硫酸的反應:在常溫下,鋁遇到濃硝酸、濃
硫酸會在鋁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發生鈍化;在加熱的條件下
可以發生反應。
(4)與某些鹽溶液反應:鋁的金屬活動性比較強,可以跟不少
的金屬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如:2、3等)
232=323
(5)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鋁熱反應)
2。3+2422。3
(鋁熱反應用途①冶煉稀有金屬②野外焊接鐵軌。)
(三)鋁的應用
1.用于電器設備和做高壓電纜
2.是重要的反光材料
3.野外焊接鐵軌
4.鋁合金是制造飛機的理想材料。
三、規律總結
KA1(SO4)
第二單元鐵、銅的獲取及應用
一、從自然界獲取鐵和銅
1.鐵的冶煉
①原料:鐵礦石、焦炭、空氣、石灰石
②反應器:煉鐵高爐
③反應原理:用還原劑將鐵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
④工藝流程:從高爐下方鼓入空氣與焦炭反應產生一氧化碳并放
出大量的熱
c+o2點燃a/CQ+cW敬co
Fe2O3+3CO^^2Fe+3CO2CaCO^^CaO+CO7T
CaO+SiQ高溫CaSzR(爐渣)
⑤生鐵:含碳量24.5%鋼:含碳量<2%
2.銅的制備
①電解精冶銅的原理是讓粗銅作陽極,失去電子變為",用銅棒
作陰極,在陰極上即可得精銅。
②濕法煉銅是指在溶液中將銅置換出來。CuCl2+Fe=FeCl2+Cu
③生物煉銅是利用細菌將礦石分化得銅。
二、鐵、銅及其化合物的應用
(一)鐵、銅的物理性質
鐵是一種金屬光澤的銀白色金屬,質軟,有良好導電、導熱性、
延展性。粉末為黑色,屬于重金屬,黑色金屬,常見金屬。鐵能
被磁鐵吸引,抗腐性強。
銅是一種有金屬光澤的紫紅色金屬,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良
好的延展性,粉末為紫紅色,銅屬于重金屬,有色金屬,常見金
屬。
(二)鐵、銅的化學性質
1.鐵的化學性質
(1)與非金屬反應
2Fe+3CZ2點燃2Feg(棕黃色的煙)
+2+3
3Fe+2。2點燃/&。4(5e。,Fs03)
Fe+SAFeS
(鐵與弱氧化性物質反應生成低價鐵的化合物)
(2)與酸反應
+2+
①與非氧化性酸:Fe+2H=Fe+H2t
②氧化性酸:常溫下遇濃硫酸、濃硝酸會發生鈍化,而加熱時劇
烈反應。
(3)與某些鹽溶液反應
I2+2+I
(4)鐵的存在
鐵在自然界中分布較廣。在地殼中含量約5%,僅次于鋁。分布
在地殼中的鐵均以化合態存在,游離態的鐵只能在隕石中得到。
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蟲.)、赤鐵礦("zQ)等。
2.銅的化學性質
(1)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2(紅棕色的煙)
2+2S(硫化亞銅)
(2)與某些鹽溶液反應
+23=2+(3)2
+232+22
(3)與強氧化性的物質反應
3+83(稀)=3(3)2+2t+4H20
+43(濃)=(3)2+22t+2H20
+2H24(濃)=34+2t+2H20
(三)"和升的相互轉化
1.2+3+:2+與強氧化劑(如?、2、。2、3、4、濃砥、乩。2等)反應
時,被氧化為計
2+3+
2+2=2+2
2.計-2+:3+與還原劑(如、、、52-、I-、口2s等)反應時,被還原
成2+
+2"-32+
+23+2++22+
S2^+23+I+22+
3+2+
21-+22+2
(四)"的檢驗
1.法:加入呈血紅色的是“溶液,而2+的溶液無此現象,這是鑒
別2+和"最常用、最靈敏的方法。汗+3一O3(紅色)
2.堿液法:可加入堿液,3+有紅褐色沉淀生成,2+先生成白色沉
淀,然后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3一=()3J(紅褐色)
2++2一=()2I(白色)
4()2+02+2H20=4()3
(五)規律總結
三、鋼鐵的腐蝕
(一)金屬腐蝕的本質:M--
(二)鋼鐵的腐蝕
1.化學腐蝕:金屬跟周圍的物質接觸直接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
腐蝕。(次要)
2.電化學腐蝕:鋼鐵不是純凈的鐵,通常含有少量的碳雜質。金
屬在電解質溶液中發生原電池反應而引起的腐蝕,伴有電流。(主
要)
2Fe+2H2。+。2=2Fe(OH)2
<4Fe(OH)2+2H2。+02=4Fe(OH)3
2"(。")3々"2。3+3”2。("2。3產”2。即為鐵鎬
(三)金屬的防護
(1)噴涂保護。
(2)改變結構。
(3)涂加更活潑的金屬,通過犧牲涂加的金屬來防護。
(4)連接電源負極,使鐵不失去電子,這是最有效的保護。
第三單元含硅礦物與信息材料
一、硅
1.硅的存在
硅以化合態存在于自然界,硅元素主要存在于地殼的各種礦物和
巖石里,硅有晶體硅和無定形硅兩種同素異形體,含量豐富,居
地殼元素第二位。
2.物理性質
晶體硅是灰黑色、有金屬光澤、硬而脆的固體,熔點和沸點都很
高,硬度也很大,晶體硅的導電性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是良
好的半導體。
3.化學性質
(1)很穩定,常溫下不與。2、2、濃3、濃莊4等反應。
(2)加熱時表現出還原性:+。2&2o
(3)常溫時,和強堿溶液反應:+2+H223+2H2f
(4)常溫時,與Fz、反應
=
+2p24
+44t+2H2f
4.硅的重要用途
作為良好的半導體材料,硅可用來制集成電路、晶體管、硅整流
器、太陽能電池等,主要用于電子工業。
5.高純硅的工業制法
(1)2C+2SB2t(制粗硅)
(2)+22SB4(液態)
(3)4+2H2SB+4(精硅)
二、二氧化硅
L2的存在
2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與其他礦物共同構成了巖石,天然二氧
化硅也叫硅石,是一種堅硬難熔的固體。
2.物理性質
硬度大、熔點高、不導電、不溶于水。天然的二氧化硅分為晶體
和無定形兩大類。
3.化學性質
二氧化硅十分穩定,屬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能與堿性氧化物、堿或碳酸鹽等發生反應,不與水、酸(除外)
發生反應,能耐高溫、耐腐蝕。
(1)與強堿反應:
2+223+H2O
硅酸鈉是極少溶于水的硅酸鹽中的一種,硅酸鈉的水溶液俗稱
“水玻璃”,是建筑行業經常使用的一種黏合劑,還可用作肥皂
填料、木材防火劑及防腐劑等。
(2)與反應
2+44t+2H20
由于玻璃中含有大量的2,2與(溶液)反應很迅速,所以氫氟酸
可用于雕刻玻璃。同時氫氟酸不用玻璃容器制備和貯存。
(3)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2%3(煉鐵高爐的造渣反應)
(4)與碳酸鹽反應
高溫A
232=232I
高溫A
32^=32I
4.二氧化硅的結構:
二氧化硅晶體堅硬,耐磨,熔沸點高的原因是二氧化硅的結構是
空間立體網狀結構。該空間構形類似于金剛石,具有高硬度,高
熔沸點特征。
天然產透明的二氧化硅晶體俗稱水晶。水晶為無色透明的六棱柱
狀。由于水晶內部往往分散有不同的雜質,使水晶帶有一定的顏
色,所以有煙水晶和紫水晶之分。
5.主要存在物質:
常見的以2為主要成分的有:燧石、沙子、石英、硅藻土、瑪瑙、
水晶等。
6.二氧化硅的用途:
二氧化硅可用來做光導纖維;石英可用來做石英鐘、石英表,耐
高溫的石英玻璃,水晶可以用來制造電子工業中的重要部件、光
學儀器、工藝品、眼鏡等,含有有色雜質的石英,還可以用于制
造精密儀器軸承;耐磨器皿和裝飾品等;還用于作建筑材料。
三、硅酸三23)
硅酸是一種比碳酸還弱的酸,它不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是一種白色粉末狀的固體。
232+H2H231+23
23+2231+2
四、硅酸鹽工業
1.水泥
生產水泥的主要原料:黏土、石灰石
生產水泥的設備:水泥回轉窯
加入石膏的作用:調節水泥的硬化速度
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硅酸三鈣(3?2)、硅酸二鈣(2?2)、鋁
酸三鈣(3-203)o
2.玻璃
生產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純堿、石灰石、石英
生產設備:玻璃熔爐
生產條件:高溫熔融
形成玻璃的過程中的主要化學變化:
iWi溫A
232=232I
高溫I
32^=32I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23、3、2或2。??62
種類:普通玻璃、鋼化玻璃、有色玻璃、光學玻璃、防彈玻璃、
鉛玻璃等。
3.陶瓷
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
陶瓷的優點:抗氧化、抗酸堿腐蝕、耐高溫、絕緣、易成型等。
五、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鹽的組成
書寫順序為:金屬氧化物(較活潑的金屬氧化物一較不活潑的金
屬氧化物)一二氧化硅一水。
如:硅酸鈉⑷:2。?2
鎂橄欖石[24]:2,2
高嶺土[2(205)()4]:2。3?22?2H2。
正長石正26。16]:K20?2O3?62
六、規律總結
SiF
八4
②
Si―?SiOa-④*NazSiCh—■—?HzSiOs
③
■
CaSiO3
專題4硫、氮和可持續發展
第一單元硫及其化合物的“功”與“過”
一、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與防治
(一)酸雨
正常的雨水約為5.6(這是由于溶解了2的緣故).酸雨是指
<5.6的雨水.通常可分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兩類。
1.形成
U
OU-9U
主要有兩種形式
2.危害
①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繁殖②破壞農作物和樹木
生長
③腐蝕建筑物、雕塑、機器④危害人體健康等
3.防治
①研究開發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氫能、太陽能、核能等)
②利用化學脫硫處理或尾氣回收,如煙道氣中2回收的兩種方
法(變廢為寶)
Y20232。
石灰石一石膏法
232=24(4?2H2。為石膏)
-2+232(4)23
氨水法23243
2Q)232=2Q)24(一■種肥料)
(二)二氧化硫
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易液化、易溶于水
(1體積水能溶約40體積2)
1.化學性質
①酸性氧化物
2223K3一中強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2023I2。
322(3)2
②還原性
H2O22二H2422+2HH24
此外2還能使氯水、酸性4溶液等褪色。
③氧化性
2+2H232H2。(2、、H2S氣體不能大量共存)
④漂白性
---------so2----------△---------
品紅榕液片—「無色格液-----1品紅格液
2能跟某些有色物質化合生成不穩定的無色化合物,如能漂
白品紅、紙漿、草編織品等;但其漂白性有一定的局限,如不能
使酸堿指示劑褪色等。
常見幾中漂白劑比較
漂白劑漂白條漂白原理漂白類漂白產物穩
件型定性
水22強氧化穩定
()20
性
222
2(電)水生成無色化合化合不穩定
物
活性炭、()3多孔(表吸附物理變不穩定
膠體面積大)化
二、硫酸和硫酸鹽
(一)硫酸的工業制法
1.反應原理
①造氣2量絲2(或42+110242203+82)
催化劑、
②接觸氧化222、23
③3的吸收3224
2.流程圖(見課本P84圖4-4)
(二)硫酸
一種無色粘稠狀液體,難揮發、沸點高,比水重,溶于水時
放出大量的熱。
1.化學性質
①酸性24=2廣
稀詼具有IT的性質(酸的通性)及,2一的特性。
?熱點鏈接
如何稀釋濃詼在稀釋濃莊4時,,應將濃詼沿玻璃棒緩緩地
倒入燒杯的水中,并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地擴散.(若將
水倒入濃壓4中,濃壓4密度比水大,溶解時的放熱作用使水沸騰而
使也濺出)。
②難揮發性:H24(濃)A"(高沸點酸制低沸點酸)
③吸水性:濃乩4能跟水分子強烈結合成水合物.如濃壓4吸收
水蒸汽在科學實驗中作干燥劑;濃也能奪取結晶水合物中的
結晶水等。
④脫水性:濃陽按水的組成比奪取某些有機化合物中的氫、
氧元素,形成水分子.如:
C12H220H^-1211H20
該反應放熱使水蒸氣蒸發,使生成碳呈疏松多孔狀。過量
的濃乩4這時還能繼續氧化碳而產生2氣體。
⑤強氧化性:利用濃原的強氧化性、常溫下遇濃電可發生
鈍化(實際中有什么應用?);濃電能與絕大部分金屬發生氧化
還原反應,也能與一些非金屬反應。如:
2H24(濃)A42t+2H20
2H24(濃)43t+2H20
濃原的還原產物通常為2。正是由于濃原的氧化性,所以濃
電與金屬反應均沒有乩產生,也不能用濃電制備(或干燥)
一些還原性氣體,如:、H2s等。
2.用途:化肥、醫藥、農藥的生產,金屬礦石的處理,金屬材料
的表面清洗以及科學實驗上的干燥劑,有機合成上的催化劑等。
(三)硫酸鹽
"2一的檢驗
C雷寸農潴;
拈洞公加鹽酸酸A工工國件IK
幾種重要的硫酸鹽及其應用
①硫酸2(CaSQ4-2H2O5Z-±2CaSO4-H2O+3H2Ot鈣
石膏(堅固)熟石育(粉末)
利用上述反應制出各種模型及醫療上的石膏繃帶。
②硫酸根俗稱重晶石,不溶于水、酸等,不易被X射線透過。
醫療上作檢查腸胃內服的藥劑(領餐)。
③硫酸亞鐵「7壓0俗稱綠磯,是防治缺鐵性貧血的藥劑。
④硫酸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徽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廣播電視新聞節目采編與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財經大學《軟件工程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康樂服務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大學《現代控制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安大學《水泥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清潔生產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工程地質與地基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用戶界面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中醫藥學院《新聞學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京學院《課程與教育學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塔吊培訓資料課件
- T-ZAWS 004-2024 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安全現狀評價報告編制導則
- 面神經麻痹課件
- 小學生趣味中醫課件
- 2025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考試題庫(含答案)
- 糧油倉儲管理員(三級)理論知識考試題及答案
- 投壺課件教學課件
- 【MOOC】中國稅法:案例·原理·方法-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專題04全等模型-半角模型(原卷版+解析)2
- 2024水電站輸水發電系統運行安全評價導則
- 砍伐樹木的勞務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