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人教版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要點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一、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滅陳,統一中國,618年,隋朝滅亡。二、隋文帝的主要政績:1、建立隋朝、統一全國;2、隋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改革制度、發展生產、注重吏治、提倡節儉;國家出現統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經濟繁榮,人口大幅度增長,倉庫儲積大量的糧食、布匹,史稱“開皇之治”。三、大運河的開通:1、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2、時間:605年;3、在位皇帝:隋煬帝;4、規模: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5、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由北往南);6、大運河連接五大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由北往南)7、影響: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8、開鑿基礎:隋朝國家統一,能夠征發大量的人力物力;隋朝經濟繁榮,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第2課“貞觀之治”一、618年,唐朝建立,李淵為唐高祖,定都長安。907年唐朝滅亡。二、貞觀之治(627—649):1、李世民的政績:不過分壓榨農民,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戒奢崇儉;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任用賢才,虛心納諫;重視教育,擴充國學規模。2、貞觀之治: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3、著名人物:房謀杜斷:房玄齡(工于謀略)、杜如晦(善斷大事);魏征(最著名的諫臣)三、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國號為周。她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的經濟進一步發展,人稱她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時期的著名人物:姚崇、宋璟等。第3課開元盛世一、開元之治:唐玄宗繼位后,他任用姚崇等人當宰相,勵精圖治;重視地方吏治,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提倡節儉;使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二、“開元盛世”: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三、農業:1、農具:曲轅犁(播種),筒車(灌溉),2、興修四十多處大型水利工程;3、農耕技術: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4、農作物:蔬菜品種繁多,茶開始在江南農業占重要角色,出現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稱為茶神。5、抗災能力:那時人們積極抗旱,治理蝗災,抗拒天災的能力增強。四、手工業:1、絲織業:絲織品的花色品種很多,絲織技術高超;2、
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五、商業:1、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成都;2、長安:宏偉富麗,分坊(居民住宅區)和市(商業區)。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大都市。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1、背景:魏晉以來,選拔官員主要以門第出身為標準,不管有沒有真才實學。2、誕生: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3、完善:唐朝時科舉制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明經兩科最重要;唐太宗重視人才培養、選拔,擴充國學規模;武則天時形成殿試制度、創設武舉;唐玄宗時曾八次面試應試者,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4、影響:改善了用人制度,選拔了許多有才識的讀書人;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是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于唐詩的繁榮;科舉制在我國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至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影響深遠。5、局限:科舉制使大批知識分子醉心于功名。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漸淪為封建統治者的附庸。第5課和同為一家1、民族政策:唐太宗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奉為“天可汗”;加強民族聯系的方式:封王、和親、設置機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2、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吐蕃是藏族祖先,生活于青藏高原一帶;公元7世紀前期,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后唐朝把文成公主許配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公元8世紀初,唐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吐蕃上書唐朝皇帝說,唐朝和吐蕃已經“和同為一家”了。3、、回紇的勃興,回紇是維吾爾祖先,游牧于色楞河流域,8世紀中期,回紇建立汗國,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788年,回紇改名為回鶻。回鶻瓦解后,大部分遷到甘肅、新疆等地。4、“車書本一家”:靺鞨族生活在東北松花江、黑龍江一帶,7世紀末,一支栗末靺鞨統一各部,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渤海國不斷強盛,有“海東盛國”之稱。渤海石燈塔是渤海留下的著名佛教石雕藝術品。5、蒼山洱海間的南詔:六詔是彝族、白族祖先,生活在云南,在唐朝支持下,六詔中的南詔統一六部,唐玄宗封其為“云南王”。云南千尋塔體現了南詔建筑藝術的高超。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1、唐朝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非歐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政府鼓勵各國商人來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2、
隋唐與日本:隋朝時,已有日本遣隋使到來。唐朝從貞觀年間開始,有大量的遣唐使到來。日本文化深受唐文化影響:日本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文字、風俗習慣、錢幣、詩歌、書法、飲食、茶道等;鑒真六次東渡日本,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他還在日本主持修筑了唐招提寺。3、隋唐與新羅(朝鮮):新羅學習唐朝的文化、政治制度、醫學、天文、歷算、詩文等,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新羅人崔致遠在唐朝當官,著《桂苑筆耕》。4、隋唐與天竺:玄奘西游,在那爛陀寺游學,回來后根據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第7、8課輝煌的隋唐文化1、建筑: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座石拱橋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唐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宮含元殿氣勢宏偉,富麗堂皇。2、科技:雕版印刷術發明于隋唐。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印制的《金剛經》。3、醫學:唐朝被稱為“藥王”的孫思邈,著有《千金方》,被后人尊稱為“藥王”。4、文學:唐朝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詩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代表作有《蜀道難》、《早發白帝城》等。“詩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杜甫的詩作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有的氣魄雄渾,有的沉郁悲愴。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的詩句。白居易生活在中唐,他提倡詩歌要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他的詩作諷喻社會,同情人民,直白如話,通俗易懂,代表作有《秦中吟》、《新樂府》等。5、書法: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字體是“顏體”,特點是“雄渾敦厚”,代表作是《顏氏家廟碑》,他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柳體”是指唐朝書法家柳公權的字體,特點是“方析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是《玄秘塔碑》,柳公權在書法史上留下“筆諫”的美名。后人把柳體和顏體并稱為“顏筋柳骨”。歐陽詢是由隋入唐的書法家,他的筆法方圓兼濟,結構嚴謹勻稱,代表作是《九成宮碑》。6、繪畫:隋朝著名畫家展子虔畫有《游春圖》,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山水卷軸畫。唐朝畫家閻立本擅長畫人物畫,代表作有《歷代帝王圖》和《步輦圖》。他的畫,筆力剛健,線條像盤曲的鐵絲,人物神形兼備。唐朝畫家吳道子被稱為畫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圖》,他的畫,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開創寫意畫的先河。人們稱贊他的畫“吳帶當風”。7、雕塑:位于甘肅西部敦煌的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時期開鑿的。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無數形象生動的彩色塑像,莫高窟,又名千佛洞,猶如一座大型繪畫館、大型塑像館。飛天和仙女是敦煌壁畫的代表作。8、音樂舞蹈:(1)隋唐時期的音樂、舞蹈大量吸收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的傳統樂舞,吳現氣勢恢宏,風格多樣,優美和諧,鏗鏘熱烈的盛世特色。(2)唐朝音樂藝術的典型代表為《秦王破陣樂》和《霓裳羽衣曲》,(3)唐朝舞蹈藝術的典型代表為《胡旋舞》和《霓裳羽衣舞》,著名舞蹈家公孫大娘善劍器舞。第9課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一、契丹的興起:1、時間:10世紀初;2、建立者:遼太祖阿保機;3、都城:上京;4、事件: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遼太宗占領幽云十六州。二、五代十國:唐朝滅亡后,黃河流域相繼由五個朝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統治,那時候,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還有十個國家,總稱“五代十國”。三、宋朝的建立:1、時間:960年;2、建立者:宋太祖趙匡胤;3、都城:東京(開封)
4、事件:陳橋兵變;5、北宋建立后,陸續消滅割據政權,結束分裂局面。6、趙匡胤利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加強了中央集權。7、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勸說下親征澶州城,宋軍打退遼軍,宋遼議和,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四、西夏的建立:1、時間:11世紀前期
;2、建立者:黨項族首領元昊
;3、都城:興慶;4、宋夏議和,元昊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西夏設太學,譯漢文書,吸取中原文化。五、金朝的建立:1、時間:12世紀初期
;2、建立者:金太祖阿骨打;
3、都城:會寧;4、女真服飾:女真人頭帶獸皮帽,身穿窄袖長袍,束腰帶,穿長靴,腰掛箭筒,肩掛長弓。從中可看出女真人生活在寒冷地區,勤勞勇敢、擅長騎射的生活特點。5、事件:金先滅遼,又于1127年滅掉北宋。六、南宋的建立:1、時間:1127年
;2、建立者:趙構;
都城:臨安;七、抗金名將岳飛:抗金名將岳飛帶領“岳家軍”,從金軍手中收復建康,在郾城大戰中大敗金軍,秦檜以“謀反”罪殺害了岳飛。八、宋金議和:岳飛班師后,宋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后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第10課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農業的發展:1、南方農業超越北方的條件:戰亂較少
;北方人帶去先進技術
和勞動力;自然條件溫和。2、水稻:從越南引進占城稻,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3、棉花:棉花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
長江流域。4、茶樹: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展
。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旺:1、絲織業: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
;江浙絲綢產量高。2、棉織業:從海南島興起的棉織業,南宋時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3、陶瓷業:浙江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4、造船業: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有發達的造船業。三、南方商業的繁榮:1、商業大都市:開封和臨安;2、臨安城:店鋪林立
,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商品琳瑯滿目
,國內外客商往來不絕
。3、海外貿易:海外貿易超過前代,
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政府鼓勵海外貿易
,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貿在財政收中占重要地位。4、紙幣的產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最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通行全國,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的發展。四、經濟重心南移: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第11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一、服飾:1、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受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勞動者多穿小袖狹身的短衣;2、北宋初年,崇尚節儉,對各級官員的服色都有嚴格的規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3、北宋中后期,奢侈之風盛行,統治者的衣飾精美華麗;4宋代女子多穿衫和裙,農家婦女多穿青裙;5、由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也逐漸傳開。二、食物:1、東京城里食品有二百多種,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還有冷飲。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為多,流行包子和東坡肉;南宋時,南方人多吃魚肉、稻米;宋代飲茶風氣盛行。開始有吃臘八粥的習慣三、住房:1、農村:農村百姓的住房較簡陋,多為低矮的茅屋,稍富裕些的人家,以茅房和瓦房相結合,構成一組住宅;2、城市:城市平民的住房,平面多為長方形,屋頂以草或瓦覆蓋,稍講究些的,外建門屋,內為四合院,院內還種花草;3貴族官僚的宅第:相當宏麗,前堂后寢,以穿廊相連,兩側有耳房和偏院。四、交通:宋朝缺馬,多用牛車,也有驢車。乘轎已經很普遍。供住宿的邸店很多。五、瓦子: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東京城內就有許多娛樂兼營業的場所,叫做瓦子。瓦子里面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六、節日:今天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受歡迎。第12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蒙古興起和元朝建立: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在1206年建立蒙古國。忽必烈(元世祖)于1271年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蒙古軍隊相繼滅亡西夏和金,1276年,元朝滅亡南宋。
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抗戰派大臣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的詩句,體現了堅貞不屈的崇高氣節。三、忽必烈(元世祖)的功績:1、建立元朝、統一中國;2、重視發展農業
,治理黃河
,推廣棉花的種植。3、為便利南糧北運,開鑿兩段新運河(通惠河、會通河),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
4、商業繁榮,大都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5、中外交往頻繁,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他的《馬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6、為加強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為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設置了宣政院。為加強對琉球(臺灣)的管轄,設置了澎湖巡檢司。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于元朝,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四、民族融合的發展:1、元朝時,許多漢族人來到邊疆,為那里的開發作出貢獻;2、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3、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族沒什么區別。4、元朝時,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形成一個新民族——回族。5、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與融合。第13、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一、科技:1、宋元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廣泛使用,是這一時期科技的重大成就;2、北宋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戰國時期發明的司南。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時,廣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4、唐中期的書籍里,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北宋,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13、14世紀,火藥、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火藥武器改變了作戰方式。5、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加上造紙術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二、北宋科學家沈括和元朝天文學家、水利學家郭守敬:1、沈括的代表作《夢溪筆談》,他創立“十二氣歷”,比英國早八百多年;2、郭守敬的《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他還主持開鑿了北京附近的通惠河。三、史學: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對研究古代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四、宋詞:詞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杰出的詞人有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北宋豪放派詞人蘇軾的代表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他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對后世影響很大。兩宋之交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代表作有《如夢令》和《聲聲慢》等,她的詞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代表作《破陣子》等,他把詞的豪放風格發揚光大,他在詞里,經常傾吐對山河分裂的悲痛。五、元曲:元朝戲劇空前繁榮,元曲由雜劇和散曲組成。關漢卿是元朝最優秀的劇作家,代表作《竇娥冤》。六、繪畫:宋代最有名畫家的是張擇端,他的代表作為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頫,代表作《秋郊飲馬圖》,當時人稱他的畫屬于“神品”。此外還有北宋山水畫家郭熙,花鳥畫家宋徽宗,“宋畫第一”的李公麟。七、書法:宋元時期,盛行隨意揮灑的行書。宋代著名的書法家有“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著名的書法家有趙孟頫。第15課明朝君權的加強一、明朝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為南京,稱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年秋天,明軍攻占大都,結束元朝在全國的統治。二、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1、改革行政機構: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獄和軍政;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2、設特務機構錦衣衛,加強對臣民的監管,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法律約束;3、采用八股取士進行思想控制: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4、八股取士的影響: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嚴重障礙。三、靖難之役:為了鞏固統治,明太祖分封藩王。建文帝削藩,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的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史稱“靖難之役”。靖難之役是明朝統治階級爭奪皇位的戰爭。四、明成祖的統治:1、為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明成祖于1421年,把都城遷到了北京。2、明成祖加強中央集權:設特務機構東廠;在地方上采取了削藩的措施。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一種表現。五、明成祖朱棣與唐太宗李世民的相同點:依靠武力奪取帝位;都是皇族
;本來不應該做皇帝;實力強
;成為一代明君。第16課中外的交往與沖突一、鄭和下西洋:1、條件:物質條件:明朝前期,國力強盛;技術條件:造船技術提高,使用指南針。2、目的:為加強明朝同海外各國的聯系。3、概況:從1405——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4、意義: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是世界航海史的創舉,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了半個多世紀。二、戚繼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在我國沿海地區騷擾居民的武士、商人和海盜;2、明代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取得了臺州九捷,剿滅了浙江的倭寇,后又轉戰福建、廣東,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3、戚繼光精神:大公無私、憂國憂民、淡泊功名,戚繼光的名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在我國沿海進行侵略活動;葡萄牙殖民者于1553年登陸澳門,1573年,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第17課君主集權的強化一、明朝的滅亡:1、滅亡原因:政治腐敗(內因),農民起義(外因)。2、滅亡時間:1644年。二、努爾哈赤的主要功績:1、統一女真各部
;
2、1616年,建立“后金”政權;3、奪取遼東70余城,4、遷都沈陽,并改名盛京。
三、宋元時期的幾位少數民族首領:阿保機、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等。他們和努爾哈赤的相同之處:統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權;推動了本民族的發展;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都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四、皇太極的主要功績:1、改女真族名為滿洲;2、1636年,在盛京稱皇帝,改國號為清。五、君主集權的強化1、政治:雍正時設立軍機處,加強了君主集權。影響: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2、思想:大興文字獄。影響: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第18課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
一、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1、1624年荷蘭侵占臺灣;2、鄭成功收復臺灣的
時間:1661——1662年。二、臺灣府的設立:1、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鄭成功的后代歸順清朝;2、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3、設置臺灣府的意義: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
,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三、雅克薩之戰:1、背景:17世紀中期
,沙皇俄國的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無惡不作。2、簡單經過:康熙兩次派清軍攻打雅克薩城,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被擊斃。3、結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1689年,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四、《尼布楚條約》:1、時間:1689年;2、雙方:中國和沙俄兩國;3、內容: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第19課統一的多世族國家的鞏固一、冊封達賴、班禪:1、順治帝冊封達賴五世為“達賴喇嘛”封號;2、康熙帝冊封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二、設置駐藏大臣:1、1727年,清朝設置駐藏大臣。后來,清朝頒布法令,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2、意義:清朝的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三、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1、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2、設置伊犁將軍,駐軍新疆各地。四、土爾扈特回歸祖國:1、回歸祖國:土爾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由于受到沙皇俄國的壓迫,民族英雄渥巴錫率領土爾扈特回歸祖國。2、意義:土爾扈特部的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五、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到南海諸島,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第20課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一、農業方面:引進推廣種植農業新品種
。明代引進的新作物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自衛用品購銷合同書
- 2025數據中心空調系統采購與安裝合同
- 2025湖北省煤炭買賣合同
- 2025店面轉讓合同協議書
- 廠內機動車輛安全作業知識培訓
- 2025標準店鋪租賃合同書范本
- 2025年版汽車貸款借款合同范本
- 個人溫室大棚承包合同版本
- 2025年度企業會員卡購買合同范本
- 2025年版房地產交易合同模板
- 2025-2030中國機電安裝工程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事業單位考試題庫及答案200題
- 常見內科疾病護理要點試題及答案
- 機車車輛試題及答案
- 地理澳大利亞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
- 2025-2030中國冷軋鋼板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礦山雨季生產安全知識培訓
- 數學-湖南省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起考”大聯考(模擬二)試題+答案
- 封神榜講解課件
- 創新教學法在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中的應用計劃
- 中央2025年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招聘3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