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課時作業]一、選擇題1.下列報刊成為20世紀初宣揚馬克思主義輿論陣地的是()A.《民報》 B.《時務報》C.《新青年》 D.《解放日報》解析:《時務報》出現于19世紀末的維新變法時期,宣揚維新變法思想;《民報》出現于20世紀初,宣揚的是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十月革命爆發后,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宣揚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新青年》成為宣揚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解放日報》1941年正式創刊,主要用來精確地宣揚黨在不同時期的政治任務等,不符合題意。答案:C2.“在五四運動之后,這種對舊社會思想的攻擊幾乎完全停頓,一切新出版物都換了戰斗方向,局限于政治斗爭了。”“對舊社會思想的攻擊”夭折的緣由是()A.對傳統文化確定地否定B.對西方文化確定地確定C.十月革命的成功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D.僅局限于學問分子中傳播解析:當新文化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之時,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故C項正確。答案:C3.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發表于()解析:1919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故選D項。A項是1920年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創辦的面對工人的刊物;B是孫中山同盟會的機關報;C項是D項的前身,后來改為《新青年》。答案:D4.“這回戰勝的,不是哪一國的軍閥或資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失敗,勞工主義就是這樣戰勝。”李大釗演講的目的是()A.推動中國思想界學習蘇俄B.號召工人罷工響應學生運動C.弘揚民主科學的時代精神D.頌揚五四運動取得的成功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李大釗指出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宣揚馬克思主義,引導中國先進的學問分子向蘇俄學習,故選A項。答案:A5.李大釗在宣揚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號召“學問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并主動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這說明()A.馬克思主義主要在工人中宣揚B.李大釗相識到學問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C.李大釗注意把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D.李大釗認為只有工人階級才能接受馬克思主義解析:李大釗領先在中國宣揚馬克思主義,“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說明與工人運動的結合,故選C項。答案:C6.有人把近代以來中國思想受外來思想影響的過程分為五個時期,其中一個時期是“西方文化主導時期”。這個時期應當是()A.1840—1860年 B.1860—1894年C.1895—1920年 D.1921—1927年解析:1840—1860年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只有“師夷長技”的主見,不是“西方文化主導時期”,故A項錯誤;1860—1894年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只有洋務思想、早期的維新思想,不符合題干的意思,故B項錯誤;1895—1920年向西方學習的思想有維新思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運動,符合題干的意思,故C項正確;1921—1927年受外來思想影響主要表現是馬克思主義,故D項錯誤。答案:C7.毛澤東同志說:“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視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從中得出的結論是()A.學習蘇俄,走社會主義道路B.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C.堅持國共合作,贏得人民信任D.動員全國人民,解放全中國解析:十月革命之后,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道路。B項是1927—1936年,C項國共合作所指不明,D項是人民解放斗爭,在1946—1949年,皆可解除。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中國帶來了新的希望,就是學習蘇俄,走社會主義道路,選擇A項。答案:A8.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轉型和發展,以下選項中符合這一觀點的有()①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②五四運動的爆發③中國共產黨的誕生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①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以傳播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結果,解除①,其他組合項符合題意,故選B項。答案:B二、非選擇題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天生孔子為萬世師表……所謂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準者。——《大總統發布尊崇孔圣令》材料二茍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魯迅《華蓋集》材料三社會主義的探討,經常引起我們無限的興味……隔著紗窗看曉霧,社會主義流派,社會主義意義都是紛亂,不非常清楚的。正如久壅的水閘,一旦開放,旁流雜出,雖然是噴沫鳴濺,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其時一般的社會主義思想大半都是如此。——瞿秋白《餓鄉紀程》(1)材料一中的文告是什么政府頒發的?其政治目的何在?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領域分別引發了怎樣的反擊事務?(2)從思想文化層面來講,材料二中魯迅所講的“這前途”的含義是什么?“全都踏倒他”的“他”指什么?“全都踏倒他”表達了魯迅怎樣的姿態?(3)材料三中,瞿秋白所講的“隔著紗窗看曉霧”反映了當時中國思想界和愛國學問分子的什么狀況?“久壅的水閘……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又是什么含義?(4)上述材料反映出民國初期中國思想領域何種改變趨勢?發生改變的主要緣由有哪些?解析:第(1)問,第一、二小問明顯是指袁世凱為復辟帝制進行的尊孔復古活動;第三小問政治上引發的反擊活動是護國運動,文化上掀起新文化運動。第(2)問,考查理解材料的實力,解題關鍵是設問角度“從思想文化層面來講”,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回答。了解魯迅文章的特點,要能夠讀出字面背后的含義,本題就很簡單回答。第(3)問,第一小問說明當時傳入中國的社會主義流派較多,學問分子對真正的社會主義還沒有清楚的相識;其次小問從“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可概括出答案是思想解放但方向不明。第(4)問,第一小問總結前面三個問題進行概括:從尊孔復古到民主、科學再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其次小問突出辛亥革命的影響和十月革命、五四運動的推動作用。答案:(1)袁世凱政府。目的是為其稱帝復辟制造輿論。在政治上,引發了護國運動;在思想文化上,先進學問分子掀起了新文化運動。(2)“這前途”: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和資產階級民主科學思想的弘揚。“他”是指封建舊思想、舊文化、舊道德。體現了魯迅要徹底打倒封建思想的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