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第10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第10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第10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第10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第10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10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1.甲午中日斗爭以后,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2.辛亥革命的推動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中國民族工業獲得短暫而快速的發展。一戰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整個中國民族工業又快速蕭條。3.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夾縫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艱難、曲折地發展。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31頁一、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1.緣由(1)甲午中日斗爭后,列強爭相向中國輸出資本,進一步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2)清政府為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2.表現(1)民間出現辦廠熱潮,商辦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2)企業由沿海向內地擴展。3.影響:民族資產階級起先登上歷史舞臺。eq\a\vs4\al([特殊提示])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壯大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力氣,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產階級的改良(戊戌變法)和革命(辛亥革命)運動供應了重要的經濟前提和階級基礎,加速了封建生產關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潰,使中國的近代化由器物層面起先推動到制度層面。二、短暫的春天出現緣由主觀(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2)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嘉獎發展實業,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和海外華僑的投資熱忱。(3)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的有力推動客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歐洲列強忙于斗爭,短暫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發展過程(1)1912—1919年,民族工業快速發展,面粉業和紡織業發展最快。(2)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快速蕭條eq\a\vs4\al([特殊提示])1912—1919年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出現的主要緣由是歐洲列強忙于打算和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短暫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不要誤以為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動。大戰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快速走向蕭條,從反面說明白這一問題。三、曲折的發展時期整體狀況緣由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發展較快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激勵發展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抗日斗爭時期淪陷區所剩無幾日軍的占據和破壞國統區民族資本日益萎縮國民政府實行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限制,官僚資本快速膨脹,壓制了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放斗爭時期民族資本陷入絕境,工廠紛紛倒閉1946年,中美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美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市場,排擠國貨;官僚資本殘酷擠壓民族企業;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濫發紙幣,造成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eq\a\vs4\al([易錯易混])較快發展≠健康發展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大力發展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但是不能理解為民族工業健康發展。在近代中國,由于民族工業資金少、技術力氣薄弱,主要發展輕工業,重工業基礎薄弱,所以近代中國的民族工業“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32頁探究一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史料一(1899年)這本書榮德生讀了好久《美國十大富豪傳》,他從中知道實業使他們致富,實業使國家強大……兩兄弟一合計,確定把錢莊資金轉移到實業上面來。史料二榮氏兩兄弟于是抓住時機,不斷拓展企業規模,連年增設新廠。1913—1915年福新二廠、三廠、四廠、五廠先后籌建……史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中國“鐵廠積貨如山,無人過問,至于閉爐停機,紗廠結賬,大多無利……其他工業亦皆消沉”。(1)19世紀末榮氏兄弟投資于實業的目的是什么?榮氏兄弟具有怎樣的精神?(2)簡述榮氏兄弟投資實業的其他有利條件。(3)榮氏兄弟抓住了什么時機?(4)史料三說明白什么問題?提示:(1)目的:實業致富,使國家強大。精神:劇烈的愛國主義精神。(2)①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加劇,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②清政府為擴大稅源,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斗爭,短暫放松了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有利時機。(4)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很快蕭條。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因素。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客觀上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為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供應了條件。(2)為了鞏固統治的須要,甲午中日斗爭后清政府及民國政府都激勵興辦實業。(3)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斗爭運動,如抵制洋貨、提倡國貨,使民族工業發展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4)“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2.不利因素(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2)先天不足。與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相比,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缺乏資本、人才、技術、市場和思想觀念的打算。(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氣薄弱,因而投資方向和發展主要在輕工業領域,重工業基礎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這種工業結構和地區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業呈畸形發展,未能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4)近代中國政局長期動蕩,使民族工業的發展缺乏穩定的社會環境。探究二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史料一在民國時期的經濟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輕且駕馭大權的“丈夫”,民族資本主義就像一個可憐的寄人籬下的“童養媳”,仰人鼻息,舉步維艱……但是自從民族工業這個“童養媳”進了家門,自然經濟這個“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逼了。史料二(1)從史料分析,民國時期主要有哪幾種經濟成分?(2)你認為“童養媳”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3)依據史料二,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民族資產階級具有什么特點?提示:(1)①自然經濟。②民族資本主義經濟。③官僚資本主義經濟。(2)①是一種新的經濟成分,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②在夾縫中生存,始終不占主導地位。(3)①民族資產階級具有革命性,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力氣之一。②同時還有妥協性,民族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從經濟上看,民族資本主義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和發展有利于社會進步,有利于中國近代化。2.從政治上看,它導致民族資產階級產生,為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供應了社會基礎。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隊伍漸漸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打算了階級條件。3.從思想上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不斷沖擊和動搖著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供應了社會條件。4.從發展趨勢上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氣薄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地區分布不盡合理,在肯定程度上依靠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33頁非選擇題規范答題的基本要求[題型特點]高考題留意“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的創設和運用,特殊是在卷面中呈現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題過程中我們要規范答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得分。[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斗爭,但它也影響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13—1918年英、德、法三國輸華貨物總值表(單位:兩;指數:1913=100):年份英國德國法國總值指數總值指數總值總值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周秀鸞《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依據材料,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國輸華貨物總值改變的總體趨勢,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緣由。[解析]第一小問從材料中英、德、法三國輸華貨物總值和指數的改變數據來歸納即可得出:英、法、德三國輸華貨物總值大大縮減;其次小問依據材料中的時間“1913—1918年”,結合一戰的史實可歸納出:歐洲各國忙于一戰,削減了對中國的商品輸出;再結合材料的出處《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結合所學學問,從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緣由來分析即可。[答案]趨勢:英、法、德三國輸華貨物總值大大縮減。緣由:歐洲各國忙于一戰,削減了對中國的商品輸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削減了對外國商品的依靠;提倡“國貨運動”抵制了外國商品的輸入。[技法點撥]規范作答是解答非選擇題的最終保障,答題格式與字體書寫對試題的得分往往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學習中加強答題規范特別重要,在強化訓練時肯定要留意駕馭一些答題的基本技巧。(1)格式規范盡量做到“三化”。第一,要點化。依據題意,搞清晰究竟要答什么,寫清要點。如回答緣由要寫出“緣由:……”,回答措施要寫出“措施:……”。其次,序號化。在每一個要點前面標出序號,有幾個要點就標幾個序號,使閱卷老師一目了然。如“一、緣由:①……②……;二、措施:①……②……”。第三,段落化。一個層次的問題回答完畢后,分出一個段落,這樣會使答案顯得很清晰,便于老師閱卷。(2)語言規范第一,組織答案時必需運用歷史學科語言,不用文學語言。其次,堅持史論結合。讀材料是為了回答問題,回答問題離不開材料。切忌單純地排列大量的史實,缺乏必要的概括分析,或者單純地敘述空洞的歷史理論,沒有充分有效的詳細史實論證。第三,切忌照搬材料。做材料式主觀題,要留意對材料的概括,化“材料要點”為“自己的要點”。(3)書寫規范第一,字體工整,用詞規范,做到字跡清晰、卷面整齊,給人一目了然的感覺;其次,留意答案布局,布局要規范,答題時最好不要寫滿所留的空白處。[隨堂訓練]對應學生用書第34頁1.清朝政府諭令“多設織布、紡綢等局,廣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這一政策的調整是在()A.鴉片斗爭之后 B.其次次鴉片斗爭之后C.甲午中日斗爭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解析:聯系教材中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緣由,因此可以推斷出時間是甲午中日斗爭后。答案:C2.(2024·高考全國卷Ⅲ)1897年,有人指出:“中國創行西法已數十年,皆屬皮毛,空言無補。至今兩年來,忽大為變動,如郵政、銀行、鐵路,直見施行,今日津亦有小輪,風氣之開,人力誠難阻隔也。”產生上述改變的主要緣由是()A.維新變法運動快速興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辦企業C.列強對華資本輸出削減D.政府放寬了興辦實業的限制解析:依據材料信息“郵政、銀行、鐵路,直見施行”“天津亦有小輪”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興辦實業,這是甲午中日斗爭后清政府放寬興辦實業限制的結果,故D項正確;維新變法運動正式起先于1898年,與題干時間“1897年”不符,A項錯誤,解除;B項是洋務運動時期的特點,與材料不符,解除;甲午中日斗爭后,列強大肆對華資本輸出,C項錯誤,解除。答案:D3.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經驗了“短暫的春天”。該時期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表現有()A.紡織業、面粉業等行業發展快速B.重工業的發展超過了輕工業C.形成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D.內地工業發展超過了沿海地區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當時中國民族工業雖有較大發展,但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在重工業領域特別薄弱,并未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且沿海比內地發展勢頭好。答案:A4.(2024·高考全國卷Ⅱ)抗戰成功后,國民政府將日偽紡織企業合并,成立了國有的中紡公司。政府高層說明稱,商民在抗戰之后,對于所接收之敵偽紗廠,“即便有人承購,事實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維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撥款接辦,國庫并不因出售紗廠而有大量之收入”。這反映了此時期()A.政府試圖緩解民族工業逆境B.國家實行對輕紡工業的統制C.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起先衰落D.政府在經濟中主導地位加強解析:解題關鍵:一是時間信息“抗戰成功后”,二是材料信息“國民政府將日偽紡織企業合并,成立了國有的中紡公司”。由此材料可知,國民政府戰后加強了對經濟的限制,其主導地位加強,D項符合題意。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反映緩解民族工業的逆境,解除。B項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實行的措施,解除。C項錯在“起先”二字上。答案:D5.下圖說的是20世紀40年頭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櫥窗中的商品標價,他特別困惑。造成他困惑的緣由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