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肥城市慈明學校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慈愛明德?知行合一”高一地理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單選題2012年10月14日,奧地利人鮑姆加特納乘坐氦氣球從39千米的高空勇敢地跳下開始了人類歷史上最高的自由落體運動。他配備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絕緣,密封的內層中填充加壓氧氣,頭盔中有液氧系統,護目鏡中裝有溫度調節器。完成問題。1.鮑姆加特納勇敢地跳下時,位于()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電離層2.鮑姆加特納配備特制宇航服的原因是()A.平流層水汽雜質含量大 B.劉流層中天氣變化劇烈C.39千米處的大氣層氧氣含量少 D.臭氨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增溫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對地球的地理環境和人類的生產生活影響是巨大的。據此完成問題。3.太陽能熱水器集熱裝置利用的太陽輻射能主要集中在()A.紅外 B.紫外 C.可見光 D.X射線4.下列人類活動中,利用的能源最終均來自太陽輻射的是()①核能發電②水力發電③地熱發電④團火力發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關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①維持地表溫度的主要熱源②太陽輻射能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地殼、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③太陽輻射能是目前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能源之二④太陽輻射能來自于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雨季一來,城里看海”一度成為全民討論的熱點,是全國多座城市的尷尬。下圖示意兩種不同地面水循環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與自然路面相比,圖示城市路面()A.下滲明顯增多 B.地表徑流加大C.地面蒸發增加 D.地下徑流增多7.為緩解“城里看海”現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加大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級排水系統C.增加城市綠地面積 D.提高透水地面比例“霧霾”天氣是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等均勻地飄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氣渾濁現象。近年來,全國多地“霧霾”頻發,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空氣質量問題備受關注,下圖示意大氣受熱過程。據此完成問題。8.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A.甲 B.乙 C.丙 D.丁9.霧霾籠罩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大氣垂直對流運動更加旺盛②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③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均增強④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圖中與大氣保溫作用直接相關的是()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3年5月3日13:04,在四川省宜賓市(28.10°N,105.12°E)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8km。重慶、成都、樂山等地震感明顯。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圖中的()A.a層 B.b層 C.c層 D.d層12.地震發生時,在宜賓長江上的游客感受到船體()A.左右搖晃 B.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C.上下顛簸 D.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讀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C圈層的特點()A.連續而不規則 B.由生物組成 C.活躍在A、B、D圈層中 D.由氣體和塵埃組成14.關于圖中D圈層說法正確的是()A.是硅鋁層 B.由堅硬巖石組成 C.厚度均勻 D.與E的分界是古登堡面下圖為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15.曲線①、②、③分別代表海水的()A.溫度、鹽度、密度 B.鹽度、溫度、密度C.鹽度、密度、溫度 D.密度、鹽度、溫度。16.由圖可知,大洋表層海水()A.溫度隨緯度升高而升高 B.副熱帶海域鹽度最高C.密度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D.溫度與密度變化趨勢一致17.赤道附近海水密度較低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A.溫度高 B.鹽度高 C.蒸發大 D.降水少讀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和地球內部結構(①~④為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據此完成問題。18.①~④表示的地球內部圈層,對應正確的是()A.①-地殼 B.②-巖石圈 C.③-地幔 D.④-軟流層19.下列對地球內部各圈層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①-縱波無法通過該層 B.②-內部物質組成均勻C.③-呈液態或熔融狀態 D.④-橫波傳播速度最大20.在下圖中,圖1表示的是“某濱海地區陸地和海洋表面氣溫日變化的曲線圖”,圖2表示“旗幟主要飄動方向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題。由圖1推斷,圖2中風出現時間約為()A.18時~次日7時 B.8時~16時C.16時~次日8時 D.6時~18時21.下列關于地球演化的主要階段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初期的巖漿時代②出現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③原始海洋時代④陸地面積增加,出現魚類、兩棲類和裸蕨的古生代⑤出現鳥類、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運動階段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22.讀“甲、乙兩地巖層分布示意圖”(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與A巖層相比,Y巖層的形成時間()A.較早 B.較晚 C.相同 D.無法判斷23.下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層依次是()A.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大氣圈 D.生物圈、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山谷風是出現于山地及周邊地區,風向具有日周期變化的地方性風。山谷風會受背景風(是大尺度區域內的大氣水平運動,如風帶或季風等)影響。汾河谷地山谷風變化明顯。下圖示意我國汾河流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圖中氣象站山風的方向為()A.西北風 B.東北風 C.西南風 D.東南風25.與冬季相比,該氣象站夏季谷風風速更快,主要原因是()A.地勢起伏小 B.與夏季風疊加 C.地表植被茂盛 D.太陽輻射更強2021年某日在英國德文郡萊姆灣碼頭,人們看到距離海平面上百來天空出現了一艘游輪(下圖),這是一種由空氣層密度差異造成的大氣光學折射現象,稱為“海市蜃樓”,它常見于海洋和沙漠地區,二者存在鏡像差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6.與沙漠地區相比,該地“海市蜃樓”形成的大氣條件多為()A.空氣上冷下熱 B.空氣干燥 C.空氣上熱下冷 D.空氣濕潤27.易導致“海市蜃樓”出現的氣象條件是()A.風平浪靜 B.明月清風 C.風起云涌 D.秋風蕭瑟圖中的4條曲線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觀測的輻射和溫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其中,太陽總輻射強度是指到達地面的太陽短波總輻射強度,地面凈輻射強度是指地面收入與支出輻射差額的強度。讀圖,回答下面小題。28.影響R地該日太陽總輻射強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有()①太陽高度②氣候類型③海拔④地表溫度⑤云量變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29.圖中曲線與地面凈輻射強度、近地面大氣溫度、地表溫度依次對應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30.此次的觀測地點和時段可能是()A.西歐平原,3、4月份 B.撒哈拉沙漠,7、8月份C.青藏高原,5、6月份 D.準噶爾盆地,10、11月份二、讀圖填空題(1)圖中動物生存的地質年代早期稱____紀,此時發生____造山運動。(2)從生物進化看,該圖所示地質年代____動物和____植物大發展,并出現了____類。(3)圖中表示的地質年代后期叫____紀,出現的氣候特別寒冷的時期,稱為____期。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自地面向上依次是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各大氣層特點不同,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也不同。對流層集中了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雜質。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布圖。(1)分析對流層容易成云致雨的原因。(2)簡述平流層的大氣特點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有利影響。(3)說明高層大氣遠離地面,但對人類仍然有著重要意義的原因。三、材料分析題32.某地理研究小組想要研究建設火星基地所需要改善的條件,通過查閱資料獲悉以下信息,請你據此回答問題。材料一:火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地球的九分之一,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38%,體積約為地球的15%,表面積略小于地球陸地面積,密度則比其他三顆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小很多。大氣層很薄,無法保留很多熱量。火星外核無法持續對流生成磁場,火星核心冷卻得比地球的快,地質活動趨緩,磁場和板塊運動消失,太陽風帶走大部分大氣導致氣壓偏低,而造成液態水在低溫就會沸騰、無法穩定存在于火星表面。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材料二:下圖為太陽系結構圖。(1)材料二中字母_____代表火星。(2)凌日現象是指某行星在繞日運行過程中處在太陽與地球之間,地球上的觀測者可看到一個小黑圓點在日面緩慢移動。能產生凌日現象的行星有_____和_____(寫出行星名稱)。(3)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位于_____軌道和_____軌道之間(寫出行星名稱)。(4)運用資料分析火星上是否具有適宜人類生存的條件。四、綜合讀圖題33.讀地球內部地震波傳播速度與圈層結構示意圖(下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2)C~H分別表示地球內部結構,D表示________界面,其判斷依據是________;該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該面以下E代表_________。(3)F處,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繼續往深處傳播,F面是________界面。
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鮑姆加特納跳下的高度為距離地面39km,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該高度位于平流層,故選B。2.答案:C解析:平流層水汽雜質含量很小,A錯;根據材料可知,該特制宇航服外表絕緣,密封的內層中填充加壓氧氣,頭盔中有液氧系統,護目鏡中裝有溫度調節器,主要原因在于39千米處的大氣層氧氣含量少,且氣壓低,C正確;對流層中天氣變化劇烈,但這與其特制宇航服的特點關系不大;同理,臭氧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增溫,這與其特制宇航服的特點關系也不大,BD錯。故選C。3.答案:C解析:太陽輻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見光區。紅外區波長較長,能量較可見光區少,較紫外區大。故C正確;故排除A、B、D,選擇C。4.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得,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如太陽能、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生物能等。故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有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故②④正確;核能和地熱不是來自太陽輻射,故①③排除;故選擇D。5.答案:C解析:太陽直接為地表提供光能和熱能,是維持地表溫度的主要熱源,故①符合題意;太陽輻射能為生物繁衍生長、大氣、水體運動提供能量,地殼運動能量主要來自地球內部,故②不符合題意;太陽輻射能是目前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等的主要能量來源,故③不符合題意;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被固定下來的太陽能,故④符合題意.故選C。6.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與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硬化面積大,下滲量明顯減少,A錯誤;由于下滲減少,導致地下徑流減少,地表徑流加大,B正確,D錯誤;地表水匯流快,且不降雨時,地面無水分可蒸發,蒸發減少,C錯誤。故選B。7.答案:A解析:加大對地下水的利用,不能緩解城市內澇,還可能造成地面沉降,該方法不可取,A正確;改造升級排水系統,可以加快地表水的排放,緩解城市內澇,不符合題意,B錯誤;加快城市綠地建設,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滲,緩解城市內澇,不符合題意,C錯誤;提高透水路面的比率,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滲,緩解城市內澇,不符合題意,D錯誤。故選A。8.答案:A解析:根據大氣受熱過程可知,圖中丁為太陽輻射、甲為地面輻射、丙為大氣逆輻射、乙為大氣輻射。近地面大氣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質吸收波長較長的地面輻射的能較強,進而增溫,因此,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熱量來源是地面輻射,A正確BCD錯誤,故選A。9.答案:C解析:霧霾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地面升溫慢,地面輻射減弱,大氣垂直對流運動減弱,③錯誤,②正確;夜晚,大氣逆輻射作用增強,保溫作用增強,④正確。②④組合正確,C正確,ABD,故選C。10.答案:C解析:大氣保溫作用主要是通過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后再經大氣逆輻射將熱量返還給地面而實現的,因此主要和甲、丙有關,C正確,ABD錯誤,故選C。11.答案:B解析: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其中大陸地殼較厚,平均為33千米,大洋地殼薄,高山、高原地區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千米,本次地震震源深度8km,處在地殼中,地殼位于莫霍界面之上,即圖中的b層,B正確,ACD錯誤。故選B。12.答案:C解析: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縱波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所以正在震中長江上行駛的輪船上的游客會感到上下顛簸,C正確,ABD錯誤。故選C。13.答案:C解析:C圈層為生物圈,由生物及其生存的環境共同構成,活躍在A(大氣圈)的底部、B(水圈)的全部和D(地殼)的上部,C正確,B錯。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為水圈,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為大氣圈,AD錯。故選C。14.答案:B解析:D圈層為地殼,其上部為硅鋁層,下部為硅鎂層,A錯。地殼屬于巖石圈的一部分,由堅硬的巖石構成,B正確。地殼厚度不均,陸地部分較厚,海洋部分較薄,C錯。與E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D錯。故選B。15.答案:D解析:大氣保溫作用主要是通過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后再經大氣逆輻射將熱量返還給地面而實現的,因此主要和甲、丙有關,C正確,ABD錯誤,故選C。16.答案:B解析:從圖上可以看出,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隨緯度升高而降低,A錯誤;副熱帶海域鹽度最高,B正確;密度隨緯度升高而增大,C錯誤;溫度與密度大致呈負相關,D錯誤。故選B。17.答案:A解析:赤道附近海水密度較低的原因是赤道附近氣溫高,海水體積增大,密度降低,A正確;鹽度不是最高、蒸發量也不是最大,降水量較多,BCD錯誤。故選A。18.答案:A解析:根據圖示信息,圖示①位于地表,平均厚度約33km,判斷為地殼;②位于地殼以下,到2900km深度范圍內,為地幔;③位于2900km~5000km范圍,為外核;④為內核。19.答案:C解析:結合圖示及上題可知,①為地殼,縱波傳播速度最快;②為地幔,地震波波速在其間有波動,說明其內部物質組成不均勻;③為外核,橫波不能穿過,說明其物質呈液態或熔融狀態;④為內核,由鐵、鎳成分組成的。20.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右圖中旗幟主要飄動方向海洋,說明此時吹陸風,陸地氣壓高,氣溫低;讀左圖可知,白天陸地升溫快,氣溫高于海洋,夜晚陸地降溫快,氣溫低于海洋,故①是陸地氣溫,②是海洋氣溫;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的時間是18時~次日7時,此時吹陸風,A正確,BCD錯誤。故選A。21.答案:B解析:地球形成初期表面覆蓋巖漿,隨著氣溫降低,水汽冷凝形成海洋。生命誕生于海洋,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先后出現。故選B。22.答案:B解析:A巖層含有三葉蟲化石,形成于古生代。Y巖層含有鳥類化石、恐龍足跡化石,形成于中生代,與A巖層相比,Y巖層的形成時間較晚,B正確,ACD錯誤。故選B。2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地球圈層。根據圖示可知,丁指向甲通過蒸騰作用,則可判斷丁為生物圈,甲是大氣圈;乙指向丙通過下滲作用,則可判斷乙為水圈,丙為巖石圈。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24.答案:A解析:25.答案:B解析:26.答案:C解析:“海市屋樓”,它常見于海洋和沙漠地區二者存在鏡像差異。沙漠地區,上層空氣密度高下層空氣密度低,導致沙漠上空的垂直氣溫差異非常顯著,下熱上冷;而在海洋,由于大氣穩定,風力較小,存在強烈的逆溫層,空氣上熱下冷,形成“海市屋樓”,C正確,A錯誤;“海市屋樓”的形成與空氣濕度關系小,BD錯誤,故選C。27.答案:A解析:“海市屋樓”是一種自然現象,通常出現在無風且晴朗的日子,當風力較小時,大氣更加穩定,這減少了大氣中的湍流,使得光線在大氣中的傳播更加穩定,有利于“海市屋樓”的形成,A正確;明月清風、風起云涌、秋風蕭瑟風力均相對較大大氣較不穩定,BCD錯誤,故選A。28.答案:C解析:影響R地該日太陽總輻射強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有太陽高度,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強,①對;氣候類型反映一地多年的氣候特征,不能體現某日的太陽輻射強弱,②錯;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③對;地表溫度不影響太陽輻射,④錯;云量多,對太陽輻射削弱的多,到達地面的少,⑤對。①③⑤正確,故選C。29.答案:B解析:材料提及地面凈輻射強度是指地面收入與支出輻射差額的強度。夜晚地面支出大于收入,地面凈輻射強度為負值,對應乙;丙表示近地面大氣溫度,根據能量補給來源,太陽輻射使地面增溫;圖中曲線甲溫度僅低于太陽總輻射,是地面溫度。與地面凈輻射強度、近地面大氣溫度、地表溫度依次對應的是乙、丙、甲,B對,A、C、D錯。故選B。30.答案:C解析:圖中太陽總輻射量最大值,地方時是12時,世界時對應6時前后,該地地方時早于世界時(中時區區時,0°經線地方時)6時,該地的經度應在0°經線以東90°,即約90°E左右,不可能是西歐平原、撒哈拉沙漠,A、B錯;丙表示近地面大氣溫度,該日最低氣溫大于0℃,準噶爾盆地在10、11月份的氣溫小于0℃,D錯;故此次的觀測地點和時段可能是青藏高原的5、6月份,此時是春末夏初,該日最低氣溫大于0℃,C對。故選C。
31、(1)答案:古近喜馬拉雅解析:圖中動物為哺乳動物,出現在新生代,新生代分為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早期稱古近紀,此時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2)答案:哺乳被子靈長(或人)解析:從生物進化看,其早期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動物快速發展,并出現了靈長類。(3)答案:第四第四紀冰解析:圖中表示的地質年代后期叫第四紀,出現數次冷暖交替時期,氣候特別寒冷的時期,稱為第四紀冰期。32.答案:(1)對流層大氣上部冷下部熱,對流旺盛;近地面的水汽、雜質通過對流運動向上輸送,在上升過程中氣溫降低,容易成云致雨。(2)平流層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對流運動弱,利于飛機的高空飛行;平流層存在的臭氧層,能夠吸收紫外線,保護地球生命生存和發展。(3)高層大氣是人造衛星、航天器的運行場所;高層大氣的電離層反射電磁波,是地面無線電波通信的重要保障;高層大氣中的電離層能夠阻擋過多的宇宙粒子和射線,保護地球生命安全;高層大氣的流星、極光還是重要的旅游資源。解析:(1)對流層中垂直對流很弱,多為平流運動,并且尺度很大,在上升過程中氣溫降低,容易成云致雨。(2)平流層中水汽塵埃很少,沒有對流層中的云和天氣現象,大氣透明度好,對飛行有利;臭氧吸收了大量紫外線,防止了過量紫外線危害生物安全,保護地球生命生存和發展。(3)高層大氣中存在由若干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配合費合同協議
- 車輛安全合同簽訂協議
- 智能教育平臺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合作合同
- 工業自動化設備零部件供應與安裝調試合同
- 博物館文物修復與保護技術研究合作合同
- 電力設施運輸用防震泡沫材料采購及安全運輸合同
- 影視特效化妝假牙租賃與道具租賃及后期特效制作及藝人形象設計及道具管理及品牌授權及版權保護及租賃期管理及高清影視特效化妝假牙租賃及定制化服務合同
- 智能化立體倉庫建設與設備維護保養服務合同
- GB/T 12279.3-2025心血管植入器械人工心臟瓣膜第3部分:經導管植入式人工心臟瓣膜
- 土石方承包合同
- 2025年工程管理試題及答案
- 《電纜狀態監測》課件
- 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 6-31-01-03 電工 人社廳發2018145號
- 2024《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全文課件
- DZ∕T 0227-2010 地質巖心鉆探規程(正式版)
- 迅達5500電梯調試資料
- 醫院科研教學處定崗定編方法
- 10t單梁起重機安裝方案
- YY∕T 0953-2020 醫用羧甲基殼聚糖(高清正版)
- 建筑承包工程中業主指定分包與承包商內部分包的區別
- 井下工具之一封隔器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