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山市開平區興旺養殖場生豬養殖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唐山市開平區興旺養殖場2024年2月唐山市開平區興旺養殖場生豬養殖項目III類,建設項目的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為不敏感,根據導則表2要求,項目地下水評價等級為三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的建設項目:①了解調查評價區和場地環境水文地質條件;②基本掌握調查評價區的地下水補徑排條件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③采用解析法或類比分析法進行地下水影響分析與評價;④提出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與地下水環境影響跟蹤監測計劃。5.6.2水文地質條件⑴區域水文地質條件根據鉆探資料,項目區域地下水類型以松散巖類孔隙水為主,深部埋藏有基巖孔隙含水層。礦區松散層厚度363.0~388.5m。自上而下分為3個含水巖組,分述如下:第I含水巖組:為孔隙潛水--承壓水。潛水賦存于全新統沖積亞粘土,含水層厚4~5m,滲透系數為3×10-6cm/s。受地表水和大氣降水影響明顯,水位變幅較大,水位埋深1.7~1.8m,單位涌水量0.2L/s?m。上更新統含鈣質結核亞粘土夾薄層亞砂土及粉砂中的水具微承壓性,含水層頂底板分別為10m和17m左右,水位埋深2.90~4.51m,單位涌水量0.05~0.2L/s?m。第Ⅱ含水層:為上層孔隙承壓含水巖組。含水層為中、下更新統沖洪積褐黃色亞砂土、細砂及青灰色含礫中粗砂,局部夾粘土薄層,頂板埋深29.15~43.75m,厚15.95~38.55m,水位埋深4.24m,單位涌水量0.25L/s?m(標準井型涌水量1042t/d)。第Ⅲ含水層:為下層孔隙承壓含水巖組,礦區主要富水層。含水層為中新統阿湖組下部上段、(Ⅲ上)沖洪積青灰、灰黃色含礫細、中、粗砂,局部有粘土夾層,結構松散,頂板埋深141.75~148.6m,厚23.6~26.1m,水位埋深15.72m,單位涌水量1.47L/s?m(標準井型涌水量2944t/d),滲透系數8.97m/d,屬強富水含水層。下段(Ⅲ下)巖性為含礫細、中、粗砂、頂板埋深167.75~193.7m,厚180.15~195.55m,水位埋深16.05~18.10m,單位涌水量1.08~1.67L/s?m(標準井型涌水量2163~2555t/d),屬強富水含水層。⑵場地底層條件場地地層屬于揚子地層,但震旦紀以后地層因地面上升而缺失,直到第四系才逐漸下降而沉積了一套松軟地層,地層堆積受氣候及地貌等因素影響較大,沉積來源繁雜,沉積類型不一,發育程度因地而異,但沉積韻律明顯,主要沉積相為海灣瀉湖相和陸相。根據項目周邊勘察資料,本場地地基巖土可分為14個工程地質層。1層素填土:以粘性土為主,稍濕,土質不均,含植物根系,局部含少量碎石和砂粒,結構松散,層厚0.10~0.50m。2層粘土:黃褐色,軟塑~可塑,土質均勻,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澤,干強度及韌性高,無搖震反應;層厚1.30~0.60m,層頂埋深0.10~0.5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60kPa。3層淤泥:灰褐色,流塑,土質均勻,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澤,干強度高,韌性高,細膩,有嗅味;層厚16.20~17.50m,層頂埋深1.50~2.2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45kPa。4層粉質粘土:灰褐色—黃褐色,可塑,局部軟塑,土質均勻,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澤,干強度及韌性高,無搖震反應;層厚0.80~2.70m,層頂埋深18.2~19.4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100kPa。5層粉質粘土:黃褐色,可塑,土質不均,含約20%的砂粒,切面粗糙稍有光澤,干強度及韌性中等,無搖震反應;層厚0.90~3.50m,層頂埋深19.70~21.3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130kPa。6層粉細砂:灰黃色,主要成份為石英、長石,少量云母,局部夾極薄層粉土,級配差,次棱角狀,飽和,密實,局部中密。層厚0.60~4.10m,層頂埋深21.00~24.0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300kPa。7層粉質粘土:灰褐色,可塑,局部軟塑,土質較均勻,含少量砂姜結核及砂粒,含量約為5%左右,切面稍有光澤,干強度及韌性中等,無搖震反應;層厚0.70~2.60m,層頂埋深23.50~25.1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130kPa。8層粉質粘土:灰褐色—黃褐色,可塑,土質均勻,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澤,干強度及韌性高,無搖震反應;層厚0.90~3.40m,層頂埋深25.50~26.6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180kPa。9層粉細砂:灰黃色,主要成份為石英、長石,少量云母,級配差,次棱角狀,飽和,密實;局部夾薄層粉土,灰色,單層厚8-15cm;層厚0.80~3.10m,層頂埋深28.10~30.7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320kPa。10層粉質粘土夾粉土:黃褐色,可塑—硬塑,土質不均,切面粗糙稍有光澤,干強度及韌性中等,無搖震反應。粉土:灰黃色,濕,單層厚5~15cm左右;層厚1.50~3.90m,層頂埋深29.40~30.5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240kPa。11層粉質粘土:灰黃色,軟塑—可塑,土質較均勻,切面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層厚9.80~11.10m,層頂埋深31.80~33.00m,推薦地基承載力fak=120kPa。⑶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地下水的賦存、埋藏一條件及水理性質,勘察揭示的地下水類型為孔隙潛水。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粉細砂性土中。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近3~5年。年最高水位6~8月份,年最低水位12月至次年2月份,季節變化明顯。勘察期間,穩定地下水位標高為3.45~5.02m。⑷場地地下水類型擬建場地隸屬黃淮沖積平原地貌單元,表層經人工改造推平,現地勢較平坦,多為農田。場地地下水以孔隙潛水為主,孔隙微承壓水次之。5.6.3地下水開發利用情況評價區內無地下水生活用水供水水源地。集中供水水源地周邊沒有泉水等,集中供水水源地與地下水的關系主要為地表水對地下水的補給,而地下水對地表水的補給較少。當地表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時,地表水下滲補給地下水。區域內持續干燥,地表水位下降,接著地下潛水位相對下降;持續降雨,地表水位上升,地下潛水位也相對上升。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是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藥等活動。根據本次地下水現狀監測結果表明:各監測點位的各因子均能達到或者優于《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Ⅲ類標準要求,地下水環境質量較好。5.6.4地下水污染途徑分析根據地下水地質條件、地下水補給、徑流條件和排洪特點,分析本工程廢水排放情況,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途徑有以下幾種途徑:⑴工程使用的各類廢水池、排水管道、豬舍等防滲措施不足,而造成廢水滲漏污染。⑵生產設施因基礎防滲不足通過裂隙污染地下水。5.6.5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⑴預測方法根據區域地質特征,以及項目地現場地質勘察,項目周邊評價范圍內施肥區域,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三級評價要求,本項目的地下水影響評價采用解析解模型預測。⑵情景設置本項目為養殖類項目,糞污經收集池收集后委第三方托運處置。糞污收集池、輸送管道等設施,均按照《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4-2002)規定設計地下水污染防滲措施。故僅預測非正常狀況下的影響結果。本次情景設置如下:非正常狀況:收集池防滲層發生事故破損泄漏等導致廢水下滲,造成地下水污染。⑶預測源強①預測因子根據本報告書的廢水污染源強分析和廢水防治措施章節內容,本次地下水評價選取高錳酸鹽指數作為非正常狀況下地下水影響預測因子。②預測源強雖然COD地表含量較高,但實驗數據顯示進入地下水后含量極低,基本被沿途生物消耗掉,因此在地下水中,一般都用高錳酸鹽指數法,其含量可以反映地下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大小。即模擬和預測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遷移擴散時,用高錳酸鹽指數代替COD,多年的數據積累表明COD一般來說是高錳酸鹽指數的3-5倍。根據項目廢水源強統計表,在廠區收集池中COD最高濃度為19500mg/L取上限值,那么CODMn濃度為6500mg/L。預測時長為100d、1000d。⑷預測模型①數學模型為定量分析發生泄漏后對地下水的影響程度,將污染物運移過程概化為一維半無限長多孔介質柱體,一端為定濃度邊界,選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附錄D1.2.1.2公式,其解析解為:式中:x—預測點距污染源強的距離,m;t—預測時間,d;C(x,t)—t時刻x處的示蹤劑濃度,g/L;C0—注入的示蹤劑濃度,g/L;u—水流速度,m/d;DL—縱向彌散系數,m2/d;erfc()—余誤差函數。②預測參數設定計算參數根據含水層中砂礫石顆粒大小、顆粒均勻度和排列情況類比取得的水文地質參數,詳見表5.6-1和表5.6-2。表5.6-1地下水含水層參數滲透系數K(m/d)m指數彌散度水力坡度(‰)孔隙度項目建設區含水層0.281.0716.31.00.475表5.6-2含水層彌散度類比取值表粒徑變化范圍(mm)均勻度系數m指數彌散度0.4-0.71.551.093.960.5-1.51.851.15.781-21.61.18.82-31.31.0913.05-71.31.0916.70.5-221.083.110.2-551.088.30.1-10101.0716.30.05-20201.0770.7地下水實際流速和彌散系數的確定按下列方法取得:式中:U—地下水實際流速,m/d;K—滲透系數,m/d;I—水力坡度;n—孔隙度;DL—縱向彌散系數,m2/d;aL—縱向彌散度;m—指數。計算參數結果見表5.6-3。表5.6-3計算參數一覽表參數含水層地下水實際流速U(m/d)彌散系數DL(m2/d)注入的示蹤劑濃度(g/L)高錳酸鹽指數項目建設區含水層5.89×10-40.01036.5⑻評價標準的選取本次模擬,根據風險分析情景設定主要污染源的分布位置,選定優先控制污染物,預測在非正常工況防滲層有滲漏點情景下,污染物在地下水中遷移過程,進一步分析污染物影響范圍、超標范圍和遷出項目范圍后濃度變化。其中標準限值采用《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表5.6-4擬采用污染物檢出下限及其水質標準限值模擬預測因子檢出下限值(mg/L)標準限值(mg/L)CODMn0.53.0⑼預測結果影響評價污染物運移范圍計算見5.6-5。高猛酸鹽指數在100天時會擴散到6.0米,1000天將擴散到18.5米。表5.6-5CODMn事故狀態下地下水污染預測結果表污染時限(d)超標范圍半徑(m)影響范圍半徑(m)1005.06.0100016.518.5⑽地下水影響評價結論 預測結果表明,在防滲措施損壞條件下會對地下水環境質量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范圍主要集中在收集池周邊的區域,主要影響仍在廠區周邊,由于項目周邊無地下水敏感目標,本報告認為項目運行對地下水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5.6.6地下水影響評價結論 本項目運營期池體滲漏會對地下水環境質量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范圍主要集中在池體周邊的區域,主要影響仍在廠區周邊,由于項目周邊無地下水敏感目標,本報告認為項目運行對地下水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5.7土壤環境影響評價5.7.1預測評價范圍、時段和預測情景設置本項目土壤環境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評價范圍為廠區及廠界向外延伸50m范圍,項目的預測評價范圍與調查評價范圍一致,評價時段為運營期。以項目正常運營和事故狀態兩種情形為預測情景。5.7.2預測評價因子本項目土壤污染以垂直入滲為主,預測評價因子選取為TP。5.7.3預測評價方法及結果分析本次評價采用類比分析法,對項目運行過程中對土壤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定性分析。項目對土壤的污染途徑以垂直入滲途徑為主,污染源主要包括養殖場養殖區、糞污收集池、病死豬暫存間等。養殖區為地上建筑,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物料泄漏,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在事故情況下可被及時發現,但可能有豬糞尿泄漏,通過垂直入滲進一步污染土壤的風險。糞污收集池為半地下工程構筑物,在事故情況下,會造成污染物的泄漏,通過垂直入滲進一步污染土壤。糞污收集池、養殖區等采用混凝土防滲。根據項目土壤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顯示,目前土壤中各污染物含量均低于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基本項目),表明區域土壤質量良好,未受到污染。表5.7-1土壤環境影響評價自查表工作內容完成情況備注影響識別影響類型污染影響型R;生態影響型£;兩種兼有£土地利用類型建設用地R;農用地R;未利用地£占地規模(5.76)hm2敏感目標信息敏感目標(耕地)、方位(東、南、西、北)、距離(緊鄰)影響途徑大氣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滲R;地下水位□;其他(無)全部污染物/特征因子/所屬土壤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類別Ⅰ類□;Ⅱ類□;Ⅲ類R;Ⅳ類□敏感程度敏感評價工作等級一級□;二級□;三級R現狀調查內容資料收集a)R;b)R;c)R;d)R理化特性/同附錄C現狀監測點位占地范圍內占地范圍外深度點位布置圖表層樣點數300~0.2cm柱狀樣點數//0~0.5m,0.5~1.5m,1.5~3m現狀監測因子《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表1中標準:鎘、汞、砷、鉛、鉻、銅、鎳、鋅、pH現狀評價評價因子/評價標準GB15618R;GB36600□;表D.1□;表D.2□;其他()現狀評價結論項目所在地各項土壤監測因子均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表1標準要求,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良好影響預測預測因子/預測方法附錄E□;附錄F□;其他(類比)預測分析內容影響范圍(占地范圍及占地范圍外0.05km范圍內)影響程度(較小)預測結論達標結論:a)R;b)□;c)□不達標結論:a)□;b)□防治措施防控措施土壤環境質量現狀保障R;源頭控制R;過程防控R;其他()跟蹤監測監測點數監測指標監測頻次1GB15618-2018表15年/次信息公開指標/評價結論從土壤環境影響的角度,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注1:“□”為勾選項,可√;“()”為內容填寫項;“備注”為其他補充內容。注2:需要分別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級工作的,分別填寫自查表。5.8環境風險預測與評價5.8.1風險識別按照《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中附錄B,經調查,擬建項目涉及附錄B1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物質主要有:硫化氫及氨氣。5.8.2重大危險源判別⑴危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Q)根據HJ169-2018規定,計算所涉及的每種危險物質在廠界內的最大存在總量與其在附錄B中對應臨界量的比值Q。當只涉及一種危險物質時,計算該物質的總數量與其臨界量比值,即為Q。當存在多種危險物質時,則按式(C.1)計算物質總量與其臨界量比值(Q):式中:q1,q2,...,qn—每種危險物質的最大存在總量,t;Q1,Q2,...,Qn—每種危險物質的臨界量,t。當Q<1時,該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Ⅰ。當Q≥1時,將Q值劃分為:①1≤Q<10;②10≤Q<100;③Q≥100。計算詳見表5.8-1。表5.8-1重大危險源辨識物質名稱臨界量Q(t)最大貯存量q(t)q/Q氨50.00490.00098硫化氫2.50.000750.0003本項目氨氣和硫化氫為養殖過程產生,均無組織排放不進行儲存,本次最大貯存量按日排放量進行定量分析。經計算Q=0.00010<1,故擬建項目未構成重大危險源,項目擬建地不屬于環境風險敏感區域,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中規定的分級依據,可直接判斷企業環境風險潛勢為Ⅰ,因此確定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等級為簡單分析,將對擬建項目進行風險識別、源項分析和對事故影響進行簡要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減緩措施和應急措施。5.8.3評價工作等級劃分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等級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根據建設項目涉及的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和所在地的環境敏感性確定環境風險潛勢,按照下表確定評價工作等級。風險潛勢為Ⅳ及以上,進行一級評價;風險潛勢為Ⅲ,進行二級評價;風險潛勢為Ⅱ,進行三級評價;風險潛勢為Ⅰ可開展簡單分析。因此,本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等級為簡單分析。表5.8-2評價工作等級劃分環境風險潛勢IV、IV+IIIIII評價工作等級一二三簡單分析aa是相對于詳細評價工作內容而言,在描述危險物質、環境影響途徑、環境危害后果、風險防范措施等方面給出定性的說明。見附錄A。5.8.4環境風險分析⑴生產及貯運過程的風險分析本項目豬舍、集污管道和收集池按照相應要求施工建設,能夠達到相關防滲要求;危廢暫存間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CB18597-2001)及其修改單中的相關規定建設。加強施工期施工質量管理,運營期危險廢物按照相關要求加強管理,即能夠有效控制生產及儲運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運營期生產及儲運過程中的環境風險發生概率極低,影響可控。⑵事故伴生/次生危險性分析①污水事故排放風險畜禽養殖場中高濃度、未經處理的污水進入自然水體后,使水中固體懸浮物(SS)、有機物和微生物含量升高,改變水體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群落組成,使水質變壞。糞污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將通過水體或通過水生動植物進行擴散傳播,危害人畜健康。此外,糞污中有機物生物降解和水生生物的繁殖大量消耗水體溶解氧,使水體變黑發臭,水生生物死亡,發生水體“富營養化”,這種水體將難以恢復。②污水事故排放對區域地下水環境影響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養殖廢水和職工生活污水,可能存在地下水污染問題,其對地下水可能造成的污染途徑有二:一是污水無組織排放,污水可通過包氣帶,對地下潛水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二是污水輸送管道防滲效果達不到要求,也會導致廢水垂直入滲地下。其滲透方式為污染物通過土層垂直下滲首先經過表土,再進入包氣帶,在包氣帶污染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凈化,不能被凈化或固定的污染物隨入滲水進入地下水層。進入包氣帶入滲過程中會發生交換、吸附、過濾、降解等作用,因而被不同程度的凈化,只有在包氣帶土壤吸附飽和后,污染物才會繼續下滲進入含水層。③土壤環境污染影響分析未經處理的廢水中高濃度的有機物和氨氮會使土壤環境質量嚴重惡化。當廢水排放超過了土壤的自凈能力,便會出現降解不完全和厭氧腐解,產生惡臭物質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引起土壤的組成和性狀發生改變,破壞其原有的基本功能;作物徒長、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減產、甚至毒害作物使之出現大面積腐爛。此外,土壤對病原微生物的自凈能力下降,不僅增加了凈化難度,而且易造成生物污染和疫病傳播。④大氣環境污染影響分析未經任何處理的豬場糞污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風的作用下極易擴散到空氣中,可引起口蹄疫和大腸埃希菌、炭疽、布氏桿菌、真菌胞子等引起的疫病傳播,危害人和動物健康。在事故期間,為了抑制惡臭的產生,定時噴灑除臭劑。綜上分析,本次評價要求建設單位落實好防污措施以外,還要按防滲分區的要求落實好防滲措施,確保污染物能得到有效處理,并將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降至最低,避免污染物因下滲或泄漏對地下水造成影響。⑶疫病疫情影響分析養殖場若管理不善,會誘發常見疾病,如豬瘟等,而且傳播很快,甚至感染到人群。①豬瘟是由黃病毒科豬瘟病毒屬的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發熱、接觸性傳染傳染病,又稱豬霍亂;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致死性,是威脅養豬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敗血性變化,實質器官出血,壞死和梗死;慢性呈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后期常有副傷寒及巴氏桿菌病繼發。該病在自然條件下只感染豬,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豬和野豬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病豬是主要傳染源,病豬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豬和臟器及尸體、急宰病豬的血、肉、內臟、廢水、糞渣、污染的飼料、飲水都可散播病毒,豬瘟的傳播主要通過接觸,經消化道感染。該病自然感染的潛伏期常為3~6d,間有延長到24d。典型病例表現為最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病程,死亡率高。最急性型較少見,病豬體溫升高,常無其他癥狀,1~2d內死亡。急性型最常見,體溫可上升到41℃以上,食欲減退或消失,可發生眼結膜炎并有膿性分泌物,鼻腔也常流出膿性粘液,間有嘔吐,有時排泄物中帶血液,甚至便血。初期耳根、腹部、股內側的皮膚常有許多點狀出血或較大紅點。病程一般為1~2周,最后絕大多數死亡。亞急性型常見于本病流行地區,病程可延至2~3周;有的轉為慢性,常拖延1~2個月。表現粘膜蒼白,眼瞼有出血點。皮膚出現紫斑,病豬極度消瘦。死亡以仔豬為多,成年豬有的可以耐過。非典型病豬臨診癥狀不明顯,呈慢性,常見“架子豬”。剖檢時急性型以出血性病變為主,常見腎皮質和膀胱粘膜中有小點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常出現出血性腸炎,以大腸粘膜中的鈕扣狀潰瘍為典型。由于使用不合格添加劑,造成豬肉質量不合格,從而引發豬肉中毒事件,嚴重影響人類身體健康。②病死豬尸體本項目病死豬委托漣水北斗畜禽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無害化處置,病死豬只可能會帶有傳染疫病,如不加以處理,可能會引起疫病得以傳播,導致養殖場畜禽受到傳染,甚至危害人類的健康,因此豬尸填埋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杜絕傳染疫病疫情發生。疫病風險的最大可信事故為場區發生疫情,造成種豬大量患疫病,甚至可能造成場區工作人員發生疫病。5.8.5風險防范措施項目雖無重大環境風險,但是在生產過程中也應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①嚴禁煙火,加強管理,嚴格操作規范,制定一系列的防火規章制度。②按照《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規定,配置相應的滅火;器類型(干粉滅火器等)與數量,并在火災危險場所設置報警裝置。③飼料存放量要嚴格控制,不得存放過多,產生的廢棄物要及時運走。定期檢查生產和原料貯存區,杜絕事故隱患,降低事故發生概率。5.8.6預防對策及建議①為預防火災事故發生,應成立應急事故領導小組,健全安全操作規程。②一旦發生事故,則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應急措施,切斷火源,控制事故擴大;立即報警,向社會求援,組織人員開展滅火救援行動。③定期組織員工培訓,熟練掌握應急事故處理措施。④做好防火措施,定期對消防器材進行檢測與更換,確保其狀態完好。⑤加強環境管理,加強廠內環境建設,搞好綠化,推廣清潔生產。綜上,在確保各項防護措施落實到位的情況下,項目營運過程的環境風險影響在可接受范圍之內。5.8.7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簡單分析本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相見表5.8-3。表5.8-3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簡單分析表建設項目名稱唐山市開平區興旺養殖場生豬養殖項目建設地點開平區洼里鎮伍家莊村地理坐標經度118.780532、緯度33.478303主要危險物質及分布硫化氫、氨:豬舍、收集池環境影響途徑及危害后果(大氣、地表水、地下水等)大氣環境風險影響:本項目生物除臭劑噴灑不及時,造成空氣中含氧量相對下降,污濁度升高,輕則降低空氣質量、產生異味妨礙人畜健康生存;重則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地表水環境風險影響:本項目存在的地表水風險類別為污水管道破損、操作不當等原因導致廢水事故排放,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地下水、土壤環境風險影響:本項目地下水風險影響主要為污水管道防滲層達不到設計的防滲效果,廢水下滲經包氣帶進入潛層地下水,從而影響地下水、土壤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要求①加強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嚴格的規章管理制度。②加強對系統設備和密封單元的維護保養,嚴防泄漏。③本項目的管道、建構筑物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防火間距。④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經常檢查安全消防設施的完好性,使其處于即用狀態。⑤落實惡臭氣體防范措施,避免臭氣濃度對周邊居民造成影響。⑥為保證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重大事故發生,或在發生事故時,能迅速有序地開展救援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少事故的危害和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公司應制定企業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評價說明:本項目生產過程中主要風險物質為硫化氫、氨。風險潛勢為Ⅰ,按照《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的要求可開展簡單分析。建設項目風險環境保護目標圖見附圖2.6-1。表5.8-4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自查表工作內容完成情況風險調查危險物質名稱氨氣、硫化氫存在總量(t)0.00565環境敏感性大氣500m范圍內人口數人5000m范圍內人口數人每公里管段周邊200m范圍內人口數(最大)/人地表水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環境敏感目標分級S1□S2□S3?地下水地下水功能敏感性G1□G2□G3?包氣帶防污性能D1□D2□D3?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Q值Q1<1?1≤Q<10□10≤Q≤100□Q≥100□M值M1□M2□M3□M4□P值P1□P2□P3□P4□環境敏感程度大氣E1□E2?E3□地表水E1□E2□E3?地下水E1□E2□E3?環境風險潛勢Ⅳ+□Ⅳ□Ⅲ□Ⅱ□Ⅰ?評價等級一級□二級□三級□簡單分析?風險識別物質危險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環境風險類型泄漏□火災、爆炸引發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影響途徑大氣?地表水?地下水?事故情形分析源強設定方法計算法□經驗估算法□其他估算法□風險預測與評價大氣預測模型SLAB□AFTOX□其他()預測結果大氣毒性終點濃度-1最大影響范圍 m大氣毒性終點濃度-2最大影響范圍 m地表水最近環境敏感目標 ,到達時間h地下水游廠區邊界到達時間d近環境敏感目標,到達時間d重點風險防范措施為了防范事故和減少危害,項目從污染治理系統事故運行機制、水環境的防范措施、風險處理應急措施、等方面編制了詳細的風險防范措施,并根據有關規定制定了企業的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當出現事故時,要采取緊急的工程應急措施,如有必要,要采取社會應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評價結論與建議在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落實到位的情況下,將可大大降低建設項目的環境風險,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在企業落實本評價提出的各項風險防范措施后,項目對環境的風險影響可接受。注:“□”為勾選,“ ”為填寫項5.9交通運輸對環境影響分析5.9.1車輛噪聲分析本項目運輸線為城鎮道路及鄉村道路,車流量不大,項目增加的車次較少,所占比例很小,對道路沿途居民噪聲影響值增加很小;汽車運輸作業時產生的噪聲對沿線居民的生活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總的來說不會導致聲環境質量明顯下降,通過合理調度,不進行夜間運輸,并加強如禁止鳴笛、固定擺動件等車輛管理,可減少物流運輸中所產生的環境影響。5.9.2車輛運輸惡臭影響分析車輛運輸對環境敏感點的影響主要是惡臭。商品豬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惡臭,對沿途居民會產生心理上及感官上的不良影響。通過加強管理、車輛合理調度,避免集中運輸,并及時清洗車輛,可減輕對運輸沿途居民的影響。6污染物防治措施評價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項目為租賃現有場地和廠房,主要施工內容為對現有豬舍及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施工期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廢棄的建筑材料,如砂石、混凝土、廢磚等建筑垃圾,及時進行清運填埋或加以回收利用。由施工場地出來的車輛應對其輪胎上所沾污的泥砂等污染物沖洗干凈,同時進出場地的車輛若裝載有易灑、飄落物質時上面應有遮擋物,以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期間產生的生活污水經臨時化糞池處理后由澆灌農田,施工廢水集中收集,經沉淀、隔油處理后回用,禁止直接排放對附近水體造成污染。施工期應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嚴禁在夜間作業,減少噪聲對外界的影響。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應袋裝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對施工內容應合理規劃,應按照廠區平面布置中的綠化方案,對廠區四周辦公區道路兩旁等進行綠化,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提高廠區綠化覆蓋率。6.2運營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6.2.1廢氣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本項目無組織廢氣主要來源于豬舍等,全廠廢氣處置方式見下圖。圖6.2-1本項目廢氣收集處理示意圖⑴惡臭氣體①惡臭污染防治措施技術可行性惡臭氣體是許多單一臭氣物質相互作用的產物。目前,已鑒定出在豬糞、豬尿中有惡臭成分220種,這些物質都是產生生化反應的中間產物或終端產物,其中包括了多種揮發性有機酸、醇類物質、醛類物質、不流動氣體、酯類物質、胺類物質、硫化物、硫醇以及含氮雜環類物質。在糞尿中還發現80多種含氮化合物,其中有10種與惡臭味有關。其中主要惡臭物質有三甲基胺、氨氣、硫化氫以及類臭基硫酸等。其中危害較大的是NH3和H2S。由于豬舍的惡臭污染源分散,集中處理困難,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預防為主,在惡臭產生的源頭處理。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497-2009)及《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相關要求,結合本項目生產實際,評價主要提出如下措施減少豬舍惡臭污染物的排放:1)源頭控制A.通過控制飼養密度,并保持舍內通風,及時清理豬舍,豬糞等應及時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清運并綜合利用,盡量減少其在場內的暫存時間。B.氨基酸平衡,補充合成氨基酸,提高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的吸收效率,減少氨氣排放量和糞便的產生量。2)過程控制本項目采用干清糞工藝,項目采用豬舍墻體保溫材料與外部斷絕熱交換和噴霧相結合進行豬舍內溫度控制,豬出欄時利用高壓水槍沖圈消毒,夏季加強豬舍通風,降低舍內有害氣體濃度,產生的糞污等固廢及時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以減少污染。本項目采用先進的節水飲水器,飲水器底部槽體液面始終保持在2cm的液面高度,在此液面高度時,飲水器與外界空氣形成負壓,當生豬喝水時,飲水器與空氣接觸,內部壓力大于外部壓力,水自動地從管內流出直至液面高度在2cm時飲水器自動停止供水。能保證生豬隨時飲用新鮮水,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浪費,節約水資源,減少因豬只隨意采水增大養殖廢水量及污染豬舍干燥環境,同時一定程度削減惡臭的產生。加強平面布置按功能區進行相應劃分,各構筑物之間設綠化隔離帶,利用綠色植物的吸收作用,以減少惡臭氣體的逸散,減輕惡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3)終端處理(噴灑除臭劑)本項目豬舍采用風機加強豬舍通風,在出風口風機后端設置除臭裝置,并噴灑生物除臭劑進行除臭來降低豬舍內無組織廢氣的排放。本項目所用除臭劑為植物型除臭劑,主要成分為活性醛基芳香香料、樟樹、桉樹、柏木、香茅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無毒、無刺激、無腐蝕性,殺菌功能強。植物性除臭劑通過4種物理化學作用力將臭氣分子捕捉:范德華力、耦合力、化學反應力、吸附力,植物型除臭劑可以有效去除H2S、NH3、SO2、甲硫醇、胺等多種常見的惡臭氣體,也可以用于去除工業領域產生的特種惡臭氣味。4)加強綠化在養豬場地以及周圍種植綠色植物是為了防止氣味擴散,降低場區溫度和噪音、提高環境質量最有效的手段。種植綠色植物首先可以降低風速,防止氣味傳播到更遠的距離,減少氣味的污染范圍。根據國內的研究資料表明,在場區上風向種植防風林可使場區風速降低75-80%,有效范圍可達樹高的10倍。同時綠色植物還可通過控制溫度改善局部環境。樹葉還可以直接吸收、過濾含有氣味的氣體和塵粒,從而減少空氣中的氣味,有害氣體經過綠化帶后,至少有25%被吸收,惡臭可減少約55%。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可使動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減少60%,改善空氣質量。在場區及其周圍種植高大樹木,還能凈化、澄清大氣中的粉塵,據測定可減少35-67%;與此同時,減少了空氣中的微生物,細菌總數可減少22-79%,甚至某些樹木的花、葉能分泌殺菌物質,可殺死細菌、真菌等。構筑防護樹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樹木的種類、樹木的栽植方法、位置、栽植密度、林帶的大小、形狀等。研究發現,樹的高度、樹葉的大小與處理效果成正比,四季常青的樹木有利于一年四季的氣味的控制;松樹的除臭效果比山毛櫸高4倍,比橡樹高2倍。5)加強豬場衛生管理A.正確設置豬場內的建筑群。豬場內要建硬質的有一定坡度的水泥路面,生產區要設有水簾降溫系統。有充足的供水和通暢的排水系統。B.合理設計豬舍。合理組織舍內通風,注意舍內防潮,保持舍內干燥,及時清除糞便污物,減少舍內惡臭氣體的產排。C.豬舍使用漏縫地板,保證糞便冷卻,并盡快從豬舍內清糞,設風機加強通風,盡可能地減弱了豬舍中惡臭氣體的集聚。②惡臭污染防治措施經濟可行性本項目惡臭廢氣處理措施約為20萬元,項目環保投資50萬元,占比為40%,處于企業可承受范圍內。因此,從經濟角度講,本項目廢氣污染防治措施在經濟上是可行的。綜上所述,本項目惡臭氣體污染防治措施技術上有效可行,投資費用較低,經濟上可行。⑵食堂油煙①食堂油煙污染防治措施技術可行性本項目食堂油煙采用油煙凈化設施處理后經專用煙道排放,能夠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中限值標準要求,油煙所采用的處置措施技術可行。②食堂油煙污染防治措施經濟可行性本項目食堂油煙治理時配置油煙凈化設施1套,投資費用約1萬元,占環保投資比例為2%,所占比例較小,經濟上可行。6.2.2糞污委外處理可行性分析項目產生的糞污進入收集池,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每日抽運進行集中資源化處理,并實施在線監控,制成生物天然氣及有機肥。⑴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基本情況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位于開平區馬頭鎮江冀唐山國家農業科技園,主要從事生物質燃氣經營,秸稈、糞便收購,有機肥生產、銷售工作。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8365萬元,在開平區碼頭鎮江冀唐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征地120畝,建設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生產項目。項目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畜禽養殖的糞便,采用厭氧發酵生產工藝,制得沼氣及沼渣,在經過沼氣凈化生產工藝,將發酵制得沼氣制成生物天然氣,將沼渣烘干破碎后,作為有機肥外售,實現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建成后預計年處理農作物秸稈8.1萬噸,畜禽糞便1.6萬噸,形成年加工1050萬立方米生物天然氣、3.42萬噸有機肥的生產能力。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生產項目于2017年3月完成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并于2017年4月17日取得唐山市開平區環境保護局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文號:淮環審〔2017〕5號。目前該項目正在建設中,由于本項目養殖規模較小,故計劃待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生產項目完成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滿足投產運營條件后,本項目糞污經收集池收集后委托其抽運處理,并實施在線監控。⑵處置能力可行性分析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設置了原料秸稈堆放區、集糞池、貯氣柜、固液分離間、有機肥成品存放區等,分別用于儲存原料、產品。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生產項目需要16000t/a糞污。本項目種豬存欄510頭、年出欄豬仔9000頭、育肥豬1000頭,年產豬糞520.14t/a,豬尿排泄量約2350.02t/a;豬舍采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豬舍沖洗廢水排放量約合417.6t/a;項目共有員工約10人,生活污水產生量為350.4t/a。本項目日產糞污共3638.16t/a,折算約10t/d。故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可接納處置本項目糞污,并實施在線監控。⑶處理工藝可行性分析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生產項目工藝流程見下圖:圖6.2-2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生產項目工藝流程圖工藝簡述:①糞便預處理將回收的豬糞便暫存于集糞除砂池中,集糞除砂池中設有攪拌機,豬糞便中含有少量的砂石將沉于池的底部,定期進行清撈排出。隨后糞便進行調配池,在其中加入回流的沼液,調整進料TS(總固形物)濃度在8%左右,由渣漿泵連續泵入CSTR發酵罐。②CSTR厭氧發酵本項目采用高濃度連續厭氧發酵工藝,并采用兩級可連續攪拌和可加熱的CSTR高效反應器。該發酵罐內部周圍配有環狀加熱管道系統及大型臂展槳式攪拌器以及潛水式攪拌器,分別安裝在不同的發酵罐以及相同發酵罐不同的高度,不僅能保障高含固率干式發酵所需的攪拌能力,也能保證在發酵罐內原料受到徑向和周向的均勻混合,使得甲烷菌能更均勻的分布在整個體系中,能大幅提高發酵效率,同時防止漂浮層的出現和結殼的現象。該CSTR反應器反應溫度可控制區間為35~42攝氏度,可提高生物酶及甲烷菌的活性,保證各項反應器所需反應條件,從而進行高效率的發酵反應。固態和液態的原料經過各自的預處理后通過不同的物料輸送系統進入厭氧發酵罐進行厭氧發酵反應。項目控制發酵時間為30天左右。發酵罐配套設置檢測裝置對發酵罐內部壓力值、甲烷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標進行測定和監控。整個發酵過程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對發酵罐的進料、出料、攪拌頻率、pH值、溫度等參數進行在線檢測和監控,此外定期取樣發酵液,對更多的指標(揮發酸、氨氮等)進行實驗室測試,測試結果及時反饋,以便操作人員利用這些測量、分析結果及時調整發酵罐運行參數,保證厭氧消化過程的持續和穩定。為保持產氣的穩定,保證沼氣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發酵罐采用連續方式進料。發酵罐中物料體積需保持恒定,因此發酵罐的排料時間、排料量與進料時間、進料量相同,即發酵罐中進料與發酵殘渣排料同時連續進行,通過上部排沼液底部排沼渣的方式排渣液。③固液分離沼渣沼液進入固液分離間,經固液分離間的固液分離機進行固液分離后,沼渣送有機肥工序制作有機肥,沼液送至沼液貯存池。④有機肥生產首先將固液分離后的沼渣(含水率約60%)進行烘干,降低其含水率至約20%,達到有機肥含水率的標準要求。本項目采用高效率的滾筒式烘干機,熱源利用熱風爐產生的熱風,通過熱風與物料直接接觸達到烘干的目的。將烘干后的沼渣輸送到粉碎機粉碎,粉碎后粒徑約0.5-5mm,粉碎后的物料經刮板分料器送入粉料料倉,經自動計量包裝系統稱量后包裝成袋。⑤沼液處理固液分離出的沼液可以實現全部進行回用,其中回用的沼液分為兩個部分:A.糞便調配水:此部分沼液是要經過好氧池處理后回用,好氧處理主要是降低沼液中的COD、氨氮等物質濃度,避免沼液回用對發酵罐中有機質和氨氮的沖擊。本項目的主要發酵原料為水稻秸稈,輔以畜禽糞便,發酵之后沼液中氨氮含量較低,回用沼液的氨氮不會對發酵產生影響。B.秸稈預處理水:此部分沼液直接回用,沼液中的菌種和酶類物質,可以加速秸稈的水解預處理。綜上: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先進系統化的集中處理工藝,不僅能夠處理接納的糞污,而且實現區域廢棄秸稈資源和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實現資源化同時,減少區域農村面源污染。此外,建設單位根據當地環保部門要求在糞污收集區域安裝監控設施,監控設施與環保智慧平臺聯網。6.2.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項目噪聲源主要為豬群叫聲、風機、水泵等,噪聲聲級范圍70~80dB(A)。防治原則是:先降低聲源,再從傳播途徑上減小噪聲。為確保本項目場界噪聲達標,建設單位采取以下噪聲控制措施:⑴企業應繼續維持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對聲源采用減震、隔聲、吸聲和消聲措施;使用低噪聲風機,對風機及排風設備采取減振、消聲和隔音等措施,并對通風系統進行消聲處理。⑵水泵房:選取低噪聲水泵,并將水泵設在各密閉機房,再經減震處理。⑶豬叫:喂足飼料和水,有序地將豬引至出豬臺,避免踩壓,合理安排豬舍,避免豬由于擁擠相互擠壓。在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場界噪聲可達到《工業企業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1類標準。6.2.4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項目投產后,固體廢棄物主要有豬糞、病死豬和胎盤、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本項目產生的豬糞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病死豬和胎盤委托漣水北斗畜禽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委托有相關資質的單位處理;員工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⑴一般固廢處置措施合理性①豬糞的處理措施本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豬糞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②生活垃圾的處置措施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置。③病死豬處理措施本項目豬場意外死亡和生病死的豬尸體,按《河北省病死豬及病害豬產品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委托漣水北斗畜禽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無害化處置。⑵危險廢物處置措施項目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企業擬在場區建設一座面積約5m2危廢暫存間一座,用于醫療廢物的臨時存儲,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綜上所述,本項目一般固體廢物均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的要求進行分類收集、儲存;病死豬委托漣水北斗畜禽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無害化處置;危險廢物貯存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冀環辦[2019]327號文的要求,設置“防風、防雨、防滲”措施等。本項目所有固體廢物均能得到合理妥善處置,因此,本項目采取的固體廢物防治措施可行。⑶收集過程污染防治措施擬建項目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的收集過程應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23)進行:①按照危險廢物的工藝特征、排放周期、特性、廢物管理計劃等因素制定收集計劃、詳細的操作規程以及確定作業區域。②收集和轉運過程中采取防泄漏、防雨或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6.2.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分析⑴防治原則為防止項目運營期間產生的污染物以及含污介質的下滲對場區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污染,應從原料產品的儲存、裝卸、運輸、生產、污染處理措施等各個環節和過程進行有效控制,避免污染物泄/滲漏,同時對可能會泄漏地表的區域采取一定的防滲措施。從源頭到末端全方位有效控制措施。⑵分區防治措施為了防止本項目廢水對地下水及土壤產生影響,其中危廢暫存間為重點防滲區域,豬舍、污水收集管網、養殖區道路為一般防滲區域,辦公、生活區域為簡單防滲區。描述如下:①重點污染防治區危廢暫存場所所需采取防滲措施,鋪設防滲地坪,防滲性能等效黏土防滲層Mb≥6.0m,K≤1×10-7cm/s。項目危廢暫存間應設專門的收集容器,容器采用密閉式,并采取安全措施,做到無關人員不可移動,外部應按照要求設置警示標識。用以存放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表面無裂隙等。②一般污染防治區一般污染防治區指其余污染比較小的區域,如豬舍、污水收集管網、養殖區道路等,建議其滲透系數不大于10-7cm/s。③其他一般區域場區內辦公、生活區地面采取粘土鋪底,再在上層鋪10~15cm的水泥進行硬化。根據不同的分區采取相應的防滲措施,分區情況見表6.2-1。表6.2-1建設項目場區防滲分區表分區廠內分區防滲等級防滲區簡單防滲區辦公、生活區一般地面硬化一般防滲區豬舍、污水收集管網、養殖區道路等效黏土防滲層Mb≥1.5m,K≤1.0×10-7cm/s重點防滲區危廢暫存間等效黏土防滲層Mb≥6m,K≤1.0×10-7cm/s6.2.6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要求根據《河北省排污設置及規范化整治管理辦法》的第十二條規定,排污口符合“一明顯、二合理、三便于”的要求,即環保標志明顯,排污口設置合理、排污去向合理,便于采集樣品、便于監測計量、便于公眾監督管理,按照國家環保部(原國家環保局)制定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實施細則(試行)》(環監[1996]463號)的規定,對各排污口設立相應的標志牌。⑴污(廢)水排放口本項目排水系統應按“雨污分流”原則設計,本項目設置雨水排放口,不設置污水排放口。⑵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所各種固體廢物處置設施、特別是危廢堆放場所必須有防逸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它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應在醒目處設置標志牌。⑶噪聲排放口規范化設置在主要固定噪聲源附近應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⑷排污口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管理各污染源排放口應規范設置,在全場“三廢”及噪聲排放處設置明顯的標志,標志的設置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中有關規定,排放口圖形標志見附圖6.2-3。6.2.7環境風險管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我國在安全生產上一貫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工作重點應放在預防上。在事故救援上實行“企業自救為主、社會救援為輔”的原則。事故的應急計劃是根據工程風險源風險分析,制定防止事故發生和減少事故發生的損失的計劃。因此制定項目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計劃是十分必要的。設計、建造、施工安裝要科學、合理、保證質量,嚴格執行有關安全規程、規范和標準,同時管理要跟上,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素質和水平,把好設計、設備選購、建造和施工安裝的關。嚴密制訂防范措施以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性,減少事故的發生,使事故發生的概率最小;并擬訂應急計劃,一旦發生事故時,有充分的應對能力,以遏制和控制事故危害的擴大,及時控制危害物向環境流失、擴散有害物質,搶救受害人員,指導防護和撤離,組織救援,減少影響。(1)污水管道泄漏防范及應急措施1)泄漏防范措施①集污管道的設計及選材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確保達到防滲效果,污水收集管道統一采用PPR管,污水管接口采取嚴格的密封措施。②集污管道的排水設計等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并嚴格按照設計施工建設。③加強集污管道的安全監測,包括巡視監測、變形監測等。定期對集污管道進行管理和維護。2)應急措施發現泄漏時,立即向公司領導小組匯報,及時對破損管道進行檢查、修補。(2)疫病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1)規模化養豬場主要疫病目前發現的養豬場主要疫病有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偽狂犬病、豬斷奶多系統衰弱綜合征、豬鏈球菌病。2)防治措施為了保證人畜安全,減少疾病發生,生產安全、優質豬肉,生豬飼養及繁肓過程要嚴格執行獸醫防疫準則,應采取如下安全及防疫措施。①廠長防疫職責組織豬場獸醫防疫衛生計劃、規劃和各部門的衛生崗位責任制;按規定淘汰無飼養價值的病豬和疑似傳染病的病豬;組織實施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防治及撲滅工作;對場內職工家屬進行豬場衛生防疫規程的宣傳教育;監督場內各部門及職工執行規程。②獸醫防疫職責擬定全場的防疫、消毒、檢疫、驅蟲工作計劃,參與組織實施,定期向主管場長匯報;配合畜牧技術人員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生產性能及生理健康監測;開展主要傳染病及免疫監測工作;定期檢查飲水衛生及飼料、儲運是否符合衛生防疫要求;定期檢查豬舍、用具、隔離舍、糞尿處理、豬場環境衛生和消毒情況;負責防疫、豬病防治、淘汰、死豬、剖檢及無害處理;建立疫苗領用管理、免疫注射、消毒檢驗、抗體監測、疾病治療、淘汰及剖檢的各種業務檔案。③獸醫防疫衛生制度引進豬種前調查產地是否為非疫區并有產地檢疫證明,引入后隔離飼養30天,即時注射豬瘟及細小病毒疫苗;豬場不得飼養禽、犬、貓及其他動物,職工家中不許養豬;外來參觀需經洗澡、換工作服、鞋并遵守廠內防疫制度;不準帶入可能染疫的畜產品,獸醫不準對外診療豬及其他動物;經常更換消毒池內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生產人員經洗浴、換工作后方可進舍工作,工作服要定期消毒并保持清潔,嚴禁串崗;禁止飼喂發霉、變質及不清潔的飼料和畜禽副產品;堅持每日打掃舍內衛生,保持料槽、水槽干凈并每周一次消毒;豬場環境每周一次定期選用高效、低毒、廣譜的藥物消毒;豬群周轉實行全進全出制,每批豬調出后,要進行沖洗、消毒并空圈—周;定期驅蟲,搞好滅鼠、滅蚊蠅及吸血昆蟲等工作。④疫情應急處理獸醫及時診斷、調查疫源、跟據疫病種類做好隔離、消毒、緊急防疫、豬病治療和淘汰等工作,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處理、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發生人畜共患病時,及時報告衛生部門,共同采取撲滅措施;在最后一頭病豬淘汰或痊愈后,需經該傳染病最長潛伏期的觀察,不再出現新病例,并經嚴格消毒后,可撤消隔離或申請解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項目區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疫病的預防接種工作,并注意選擇適宜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3)應急要求為保證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或在發生事件時,能迅速有序地開展救援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少事故的危害和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公司應制定企業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成立以法人為總指揮,副場長為副總指揮的事故應急救援隊伍,指揮部下設現場處置組、環境應急監測組、應急保障組。表6.2-2應急預案主要內容序號項目內容及要求1編制目的編制目的、編制依據等2公司概況公司名稱、環評及驗收情況、公司養殖現狀等3危險源識別識別廠區涉及的危險源及其類型、數量、分布4風險等級判定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判定企業風險等級5應急機構應急機構包括應急指揮部及所屬應急小組等的人員名單、聯系方式及各自職責6應急裝備消防器材等7風險防范措施包括倉儲、工藝、廢水等的防范措施8應急處置包括預警、預警響應、應急響應等9后期處置善后處置、事后恢復等10信息通報信息通報時限、通報內容、通報方式等11培訓、演練培訓、演練內容及頻次12公眾教育對周邊企業民眾開展公眾教育內容、頻次13應急保障應急人員保障、應急物質保障、應急資金保障等14應急預案發布、更新預案發布時間、更新、修訂條件等通過環境風險分析表明,項目運營存在一定的風險,潛在風險主要為豬場發生疫情等。為防止突發事故的發生,避免事故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建議項目運行過程中,從建設、生產、儲運等各方面積極采取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本環評所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措施,減緩環境風險可能對外界環境造成的影響,在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后,項目運營存在的風險是可以被接受的。6.2.8綠化在生產區、辦公區、場界四周分別設置綠化隔離帶,種植木本植物,養殖場綠化面積約31000m2(1000m2樹木、31000m2農作物)。⑴綠化植物的選擇①綠化選擇的原則綠化植物應按照以下原則進行選擇: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有較好的凈化空氣的能力;不妨礙環境衛生;適應性強,易載易管,容易繁殖;以鄉土植物為主;在必要地點(如工作區)可栽培抗性弱和敏感性強的生物監測植物;草皮應選擇用適應性強、耐踐踏、耐修剪、生長期長、植株低矮、繁殖快、再生力強的草種。②綠化樹種的選擇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由于項目實施后主要廢氣污染物為硫化氫和氨,所以該廠應種植對此類廢氣具有抗性的綠化植物。參照一些植物的特征,本報告推薦廠區綠化樹種見表6.2-3。表6.2-3降噪和抗有害氣體的綠化植物推薦表防污染種類綠化植物硫化氫、氨抗性強瓜子黃楊、構樹、向日葵、夾竹桃等消減噪聲較強美青楊、白榆、桑樹、紫丁香、京桃等⑵綠化方案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5.5綠化宜種植高大常綠的喬木,并設置能吸收臭氣、有凈化空氣作用的綠化隔離帶,以減少臭氣對環境的影響”。本項目廠區綠化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廠前區集中綠化,路道兩旁及圍墻周圍分散進行綠化。廠前道路綠化以種植行道樹為主,考慮在道路兩側種植高大喬木,形成行列式的林蔭道。在廠區主干道兩側,種植綠籬、灌木,形成多層觀賞景觀。①對廠區內部閑置空地進行綠化美化,在空地種植草坪,草坪周圍種植冬青,草坪中間種植月季、雞冠花等花草。②在主要噪聲產生地帶的周圍種植一些消減噪聲較好的植物,如向日葵、構樹等。③在豬舍周圍種植吸收硫化氫和氨氣能力較強的植物,如向日葵、構樹等。6.2.9環措施投資估算“三同時”項目本項目環保“三同時”及投資估算情況見表6.2-4。表6.2-4環保“三同時”項目一覽表類別污染源污染物治理措施處理效果、執行標準或擬達要求完成時間投資(萬元)廢水養殖廢水、生活污水COD、SS、BOD5、NH3-N、TP、糞大腸菌群等糞污經收集池收集后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并安裝在線監控設施。/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營5廢氣豬舍H2S、NH3豬舍通風系統、除臭劑、合理飼喂、綠化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中二級新擴改建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表7中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20食堂油煙油煙凈化器《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1噪聲豬叫、風機、泵等噪聲合理飼喂、減振、隔聲選用低噪聲設備、加強綠化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類標準3固廢豬舍豬糞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零排放3危廢暫存處醫療廢物暫存于危廢暫存間5m2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4豬舍病死豬委托漣水北斗畜禽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無害化處置無害化處置一般固廢養殖固廢暫存一般固廢倉庫10m2收集外售生活垃圾可燃物、可堆腐物暫存垃圾桶環衛部門處置地下水對危廢暫存間、污水管網等采取相應的防滲措施滿足相應的防滲要求4風險///綠化廠內綠化,綠化面積31000m2(1000m2樹木、31000m2農作物)/2雨水雨污分流雨污分流2監控建設監控系統與環保部門聯網5排污口規范化設置在廢氣排污口附近醒目處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固體廢物貯存場所在醒目處設置標志牌。排污口規范化1合計/50
7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即是針對項目的性質和當地的具體情況,確定環境影響因子,從而對項目環境影響范圍內的環境作出總體評價。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的重點,是對項目的主要環境影響因子作出投資費用和經濟損益的評價,即項目的環境保護措施投資估算(即費用)和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即效益)以及項目環境影響費用—效益總體分析評價。7.1經濟效益分析本項目總投資500萬元。經濟效益分析情況見表7.1-1。表7.1-1本項目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年生產規模///存欄種豬頭50/出欄仔豬頭200出欄育肥豬頭5002項目總投資萬元50/建設投資萬元30/建設期利息萬元0/流動資金萬元20/3資金籌措///項目資本金萬元50/財政投資萬元0其中無償0萬元4正常生產年年銷售收入萬元30以第七年為例5年上繳增值稅萬元0以第七年為例6銷售稅金及附加萬元0以第七年為例7年上繳所得稅萬元0以第七年為例8年稅后利潤萬元100以第七年為例9項目財務凈現值萬元195稅后10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20稅后11項目投資回收期年6稅后,含建設準備期/年12項目投資利潤率%25/7.2社會效益分析本項目建設投產后可帶來的社會效益:⑴項目提供一定就業機會,有利于促進當地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本項目的建設工程量較大,將給當地建筑建材業帶來較大的發展機會。項目建成后需要勞動人員約10人,可直接吸收當地勞動力就業,有利于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⑵對養殖業發展將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該項目建設起點高,表現在管理技術先進、產品質量可靠,生產模式采用全封閉、規模化飼養,流水性作業,按循環經濟模式進行整體設計。項目的建設對當地規模化養豬業的發展產生較好的示范引導作用。⑶項目建設能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本項目的建設,將有效的利用當地豐富的農業資源,進行加工轉化,實現農業產業升級和產品增值,并帶動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對于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區域經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由此可見,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可綜合利用當地資源優勢,滿足冀北地區豬養殖業的市場需求,既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又解決下崗工人及當地剩余勞動力,本項目的建設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7.3環境效益分析根據污染治理措施評價,項目采取的廢水、廢氣、噪聲等污染治理設施,可以達到有效控制污染和保護環境的目的。本項目環境保護投資的環境效益表現在以下方面:⑴廢水治理環境效益項目廢水主要包括豬舍中豬尿、沖洗廢水及生活污水等收集后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并實施在線監控,滿足《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中“種養結合”的要求。⑵廢氣治理的環境效益分析惡臭氣體通過加強綠化、加強惡臭污染源管理、科學喂養、做好場區規劃等相關措施,場界可達標排放。食堂油煙經過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達標排放。⑶噪聲治理的環境效益分析本項目通過合理布局及采取針對性較強的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如減震、隔聲等。這些措施的落實大大減輕了噪聲污染,確保內部重點保護區域達標,場界噪聲達標。對外部環境影響較小,能夠收到良好的環境效益。⑷固廢的環境效益分析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來自職工生活垃圾、豬糞、病死豬和胎盤、醫療廢物。豬糞收集后委托江冀唐山國峰清源生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病死豬和胎盤委托漣水北斗畜禽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固廢,委托有資質單位集中處置。固體廢物都能得到妥善處置,無排放,不會造成二次污染。7.4分析結論通過以上對本項目建設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分析可知,在落實本評價所提出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本項目的建設能夠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要求,既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又通過環保投資減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使污染物排放量在環境容量容許的范圍內。本項目的建設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從環境經濟的角度而言,項目建設是可行的。8環境管理及監測計劃8.1環境管理計劃8.1.1環境管理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明確指出,我國環境保護的任務是保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為人民創造清潔適宜的生活和勞動環境,保護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發展。為了緩解建設項目生產運行期對環境構成的不良影響,在采取環保治理工程措施解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制定全面的企業環境管理計劃,以保證企業的環境保護制度化和系統化,保證企業環保工作持久開展、持續發展生產。8.1.2環境管理機構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新建、改建、擴建企業應設置環境保護管理機構,負責組織、落實、監督本企業環保工作,因此,本工程需建成相應的管理機構,以落實和實施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管理體系是企業生產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其目的在于發展生產的同時節約能源、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控制污染物總量排放,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有利于清潔生產促進法的實施。環境管理的實施能夠幫助企業及早發現問題,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結合本工程實際,建議企業設置專職負責環境管理工作的部門,直接歸屬廠長領導,統一進行環境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環保管理人員應由具備生產管理經驗和環保基礎知識和清潔生產知識,熟悉企業生產特點,有責任心、組織能力強的人員擔任;同時在各養豬車間培訓若干有經驗、責任心強的技術人員擔任養豬車間兼職環保管理人員,以隨時掌握企業生產狀況和各項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同時也有利于環保措施的落實。8.1.3環境管理內容建設項目在生產運行過程中為保證環境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應制定環境管理方案,環境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內容:⑴組織貫徹國家及地方的有關環保方針、政策法規和條例,搞好環境教育和技術培訓,提高公司職工的環保意識和技術水平,提高污染控制的責任心。⑵制定并實施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的長期規劃及年度污染治理計劃;定期檢查環保設施的運行狀況及對設備的維修與管理,嚴格控制“三廢”的排放。⑶掌握公司內部污染物排放狀況,編制公司內部環境狀況報告。⑷負責環保專項資金的平衡與控制及辦理環保超標收費業務。⑸組織環境監測,檢查公司環境狀況,并及時將環境監測信息向環保部門通報。⑹調查處理公司內污染事故和污染糾紛;組織“三廢”處理利用技術的實驗和研究;建立污染突發事故分類分級檔案和處理制度。⑺努力建立全公司的EMS(環境管理系統)。⑻建立完善的臺賬管理制度,包括危廢管理臺賬、糞污處置臺賬及監控設施運行及管理臺賬等,分為電子臺賬和紙質臺賬,臺賬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8.1.4環保管理制度的建立⑴報告制度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第二十條和二十三條規定,本項目在正式投產前,應向負責審批的環保部門提交“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報告”,經驗收合格并發給“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合格證”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企業排污發生重大變化、污染治理設施改變或生產運行計劃改變等都必須向當地環保部門申報,經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⑵污染處理設施的管理制度對污染治理設施和管理必須與生產經營活動一起納入企業的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制定操作規程,建立管理臺帳。臺賬包括糞污清運、病死豬和胎盤處置、醫療廢物處置等臺賬。⑶獎懲制度企業應設置環境保護獎懲制度,對愛護環保設施,節能降耗、改善環境者給予獎勵;對不按環保要求管理,造成環保設施損壞、環境污染和資源、能源浪費者予以重罰。8.1.5環境管理體系建議參照GB/T24001-1996ISO14000標準建立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文件并實施,通過有計劃地評審和持續改進的循環,促進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與提高,創造條件爭取通過國家認證。其環境管理體系的要點是:⑴應根據企業的環境要素制定公司的環境方針,包括其持續改進和污染預防的承諾、遵守國家環境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承諾。⑵制定企業的環境目標、指標以及各種運行程序和文件。⑶通過培訓、實施運營的各種程序。⑷不斷地監測、檢查和糾正。⑸經過內部管理評審和外部審核,不斷地持續改進循環。8.1.6環境管理和保護計劃環境管理計劃應貫穿于項目建設和運營生產全過程,如設計階段的污染防治方案、施工階段污染防治、運行階段的環保設施管理、信息反饋和群眾監督各方面形成網絡一體化管理,對環境管理工作計劃,其工作重點應放在制定環境管理規章制度,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對生態環境影響等方面。具體見表8.1-1。表8.1-1環境管理工作計劃一覽表管理項目環境管理工作內容設計階段⑴委托評價單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根據環評文件提出的要求,自查是否履行了“三同時”手續。⑵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認真落實各項環保手續、完善環保設施,并請當地環保部門監督、檢查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和治理效果。⑶配合環境監測機構做好監測工作。⑷做好排污統計工作。生產運營階段⑴企業法人負責環保工作,設立環保管理專門機構,專人負責廠內環保設施的管理和維護。⑵應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申報排污許可證,經環保部門調查核實達標排放和符合總量指標,發給排污許可證;對超標排放或未符合總量指標,應限期治理,治理期間發給臨時排污許可證。⑶貫徹執行環保工作制度以及監視性監測制度,并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管理水平。⑷加強對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制定定期維修制度,如環保設施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運行,及時檢修,嚴禁非正常排放。⑸加強環境監測工作,重點是各污染源的監測,并注意做好記錄,不得弄虛作假。監測中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及時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故排放。⑹定期向環保部門匯報工作情況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和監視性監測結果。⑺建立企業的環境保護檔案。檔案包括:①污染物排放情況;②污染物治理設施和監控設施的運行、操作和管理情況;③采用監測分析方法和監測記錄;④限期治理執行情況;⑤事故情況及有關記錄;⑥與污染有關的生產工藝、原材料使用方面的資料;⑦其它與污染防治有關的情況和資料等。⑻建立污染事故報告制度。當污染事故發生時,必須在事故發生48小時內,向環保部門作出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數量、經濟損失等情況的初步報告,事故查清后,向環保部門書面報告事故原因,采取的措施,處理結果,并附有關證明,若發生污染事故,則有責任排除危害,同時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個人賠償損失。信息反饋和群眾監督⑴反饋常規監測數據,加強群眾監督,改進污染治理工作。⑵建立獎懲制度,保證環保設施正常運作,并配合環保部門的檢查驗收。⑶歸納整理監測數據,及時反饋給有關環保部門。8.2排污口規范化管理對無組織排放源應加強管理和采取多種預防措施,防止其產生或最大限度減小其產生量。8.3環境監測計劃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耳目,是環境管理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項目建成后,項目建設單位可委托環境監測機構對各污染因子進行定期的環境監測工作。同時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定期與監測機構人員進行交流跟溝通。監測計劃主要包含污染源監測、環境質量檢測以及環境應急監測等,監測因子、布點、頻次、監測數據采集、處理、采樣分析等方法按照《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及《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畜禽養殖行業》(HJ1029-2019)等文件的要求進行,詳見表8.3-1。
表8.3-1環境監測計劃表監測計劃類別監測因子監測布點與頻次監測數據采集、處理、采樣分析方法污染源監測廢氣無組織H2S、NH3參照HJ819進行每年至少1次《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畜禽養殖行業》(HJ1029-2019)、《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HJT55-2000)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參照HJ819進行廠界噪聲每半年監測1天(晝夜各1次)《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環境質量監測環境空氣H2S、NH3、SO2、NOx、PM10、CO、O3、PM2.5等參照HJ2.2進行在廠區及廠界外設2個點,分別為廠區和下風方向敏感目標,至少每年監測1次《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2005);《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HJ/T193-2005)土壤pH、砷、鉛、銅、鎘、汞、鉻、鋅、鎳進行至少每3年監測1次《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地下水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揮發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模板大全
- 護理物品管理體系構建
- 結算政策培訓體系框架
- 公司交流培訓體系構建與實施策略
- 全科醫學科護理體系與實務
- 年會新員工發言稿模版
- 工程投標總結模版
- 2025年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模版
- 眶緣骨折的臨床護理
- 幼兒園語言教育與活動設計 課件 第三章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的原理
- 鋰電池起火冒煙爆炸培訓
-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3650-2020培訓
- 2024年天津市單位職工勞動合同(三篇)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專科《液壓與氣壓傳動》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實驗報告)試題及答案
- 膽石癥病人的護理
- 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指導圖冊
- 【關于xx家具公司營銷策略的調查報告(定量論文)5800字】
- 支氣管鏡的臨床應用
- 官方的居間合同范本(2024版)
- DL∕T 5344-2018 電力光纖通信工程驗收規范
- T-CCIIA 0004-2024 精細化工產品分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