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預防犯罪 同步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1頁
5.2預防犯罪 同步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2頁
5.2預防犯罪 同步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3頁
5.2預防犯罪 同步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4頁
5.2預防犯罪 同步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知法-守法-用法5.2預防犯罪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框初二道法備課組青春不迷茫-了解罪與罰看完視頻的你,是否還記得我們的辦案機關依據哪一部法律對小志提起公訴?青春不迷茫-了解罪與罰筆記區(1)含義/內容:刑法是明確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的法律。(2)地位(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一、刑法的含義/內容、作用?P52罪罰青春不迷茫-了解罪與罰第二幕中小志盜竊,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給予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屬于行政違法行為。通過上節課所學知識,思考二者的區別在哪?第三幕中小志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違反刑法第312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屬于犯罪行為。青春不迷茫-了解罪與罰筆記區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的關系:

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二、犯罪的含義、基本特征、后果(必背)P53③應受刑罰處罰性——必然后果。①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法律標志;(1)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依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2)特征:(3)后果: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P54青春不迷茫-了解罪與罰筆記區含義:種類:三、刑罰的含義和分類(理解)P54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試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青春不迷茫-了解罪與罰筆記區種類:刑罰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驅逐出境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附加刑可以同時使用主刑只能單獨使用三、刑罰的含義和分類(理解)P54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青春向陽生-加強防與法有人說,法律規定到了一定年齡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才可能構成犯罪,意味著我們年齡小,實施犯罪行為也不要緊,對此,你如何看這句話?帶給你什么啟示?①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青春向陽生-加強防與法小志吸煙喝酒還文身,學校給予了記過處分,請問小志的“吸煙、喝酒、文身”行為屬于什么行為?不良行為青春向陽生-加強防與法小志和同伙實行了盜竊,又屬于什么行為?這帶給我們什么啟示?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作出了規定,劃清界限,標示雷區。嚴重不良行為讓我們遠離不良行為小組展示搜集到的不良行為,分析產生原因,并針對不良行為制定整改措施,填寫在導學案中。請推選小組代表上臺發言。不良行為產生原因整改措施青春向陽生-加強防與法④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青春向陽生-加強防與法四、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背誦)④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思維導圖小試牛刀(

)1.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強同學的成長經歷,你認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①小強不接受教訓,因聚眾斗毆、偷竊財物,被公安機關拘留②小強自從結識了社會上的“朋友”,便無心學習,經常曠課打架,受到學校紀律處分③小強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告誡他人要防微杜漸,杜絕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遠離犯罪④小強仍不知悔改,為獲取錢財上網,和他人攔路搶劫,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C

A.嚴重社會危害性B.刑事違法性

C.應受刑罰處罰性D.情節嚴重性(

)2.對比分析下面行為可知,同樣是毆打他人,是否構成犯罪的法律標志是

B

行為一: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行為二:毆打他人,導致其重傷甚至死亡的,觸犯了刑法,屬于犯罪行為。小試牛刀①多次竊取他人貴重物品是嚴重不良行為②多次竊取他人物品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④拘役和罰金既是主刑,又屬于附加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對判決書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C

判決書(摘選)

本院認為,被告人鄭某某在送快遞過程中,多次竊取他人貴重物品······據此,依據法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鄭某某犯盜竊罪,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小試牛刀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16歲的中學生李某本來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他迷上了網絡,經常在網上瀏覽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夜不歸宿。后來,他在微信群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受到學校的紀律處分,但他不僅沒有悔改,反而經常與同伙盜竊他人財物,觸犯了刑法,被人民法院判處五年六個月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五萬元人民幣。小試牛刀(1)李某的行為軌跡,給我們青少年哪些警示?(6分)(2)材料中李某的哪些行為是不良行為?哪些行為是嚴重不良行為?(4分)不良行為:經常在網上瀏覽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經常曠課、夜不歸宿。(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