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四)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四)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四)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四)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四)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2黑龍江省2024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四)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荚嚂r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尚書》是夏、商、周三朝的歷史記事。據統計,在先秦諸子的《論語》《孟子》《墨子》《禮記》《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九部著作中,引用《尚書》多達168條。這說明()A.百家學說既獨立又互相依存 B.儒家成為思想爭鳴的引領者C.諸子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文化 D.百家爭鳴是史學的學術爭鳴〖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秦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先秦諸子的著作包括儒家、墨家、法家等都在引用《尚書》來論證自己的學說,而《尚書》是久遠文化的記載,這說明諸子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文化,C項正確;材料看不出獨立性,另外共同引用一本書的內容,并不代表“互相依存”,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到儒家的地位,不能體現儒家成為百家爭鳴的引領者,排除B項;百家爭鳴所涉及到的領域廣泛,把它們看成單純的史學學術爭鳴不妥,排除D項錯誤。故選C項。2.有學者指出:“東漢初期既然在洛陽立高廟,合祭西漢五帝,作為劉氏后裔,將世祖及以后歷代皇帝神主納于高廟中序昭穆、享祭祀,屬于合乎情理的舉措。但漢明帝為光武帝單獨立世祖廟,隨后諸帝又皆立神主于世祖廟,卻似乎隱隱含有與西漢帝系截然有別的蘊意,此舉被后世視為違禮之舉而加以掊擊?!边@表明()A.宗法觀念已被摒棄 B.儒學影響政治倫理C.皇權傳承缺乏規范 D.祖先崇拜源遠流長〖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東漢初期既然在洛陽立高廟,合祭西漢五帝,作為劉氏后裔,將世祖及以后歷代皇帝神主納于高廟中序昭穆、享祭祀,屬于合乎情理的舉措”“但漢明帝為光武帝單獨立世祖廟,隨后諸帝又皆立神主于世祖廟,卻似乎隱隱含有與西漢帝系截然有別的蘊意,此舉被后世視為違禮之舉而加以掊擊”并結合所學可知,作為西漢王朝法統上的繼承者和劉氏后裔,東漢建國伊始沿襲了西漢的宗廟制度。漢明帝為光武帝劉秀單立世祖廟及隨后諸帝的做法,均含有褒崇光武帝的意圖,因違背了儒家的宗廟禮制而受到抨擊,這說明了儒家思想對后世政治倫理影響的深遠,B項正確;宗廟制度是宗法觀念的體現,A項的結論與史實不符,也不能從材料中得出,排除;兩漢交替,體現了“家天下”的皇權傳承制度,C項錯誤;雖然宗廟禮制體現了祖先崇拜,但D項不符合材料的核心信息,且源遠流長無從體現,排除。故選B項。3.隋唐時期,中原地區與西域的絹馬貿易頻繁,形成了常規的互市和穩定的比價,到了唐中后期,一匹馬可以換絹四十匹。這反映了()A.中央政府對西域管轄權正式確立 B.絹馬成為官方之間禮尚往來工具C.邊疆貿易順應了雙方的利益需求 D.中原地區在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隋唐時期,中原地區與西域的絹馬貿易頻繁,形成了常規的互市和穩定的比價,到了唐中后期,一匹馬可以換絹四十匹”和所學可知,西域諸國渴望得到絲綢,中原需要良馬,絹馬貿易符合雙方的利益,故可以形成常規的互市和相對穩定的比價,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中原與西域的絹馬貿易,正常的商業貿易往來不是統治管轄權的標志,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正常的商業貿易往來,與民族間的政治交往無關,排除B項;只看交易比價,不能得出貿易地位,而且貿易比價反映的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也基本反映物品本來的價值,排除D項。故選C項。4.宋代行會組織規則多數靠政府法令的形式頒布實行?!独m資治通鑒長編(卷四百四十五)》元祐五年七月庚午條載,“戶部言‘曾犯私假香人,法當勒出行,其有易姓名借本合賣雇人,及改牌額再買販者,乞立賞許人告,并坐不應為重罪再犯,鄰州編管。’從之”。這說明宋代()A.行會由官府組建并受其監管 B.商業發展秩序混亂缺乏規范C.工商業呈現規范化管理特征 D.政府對社會的控制力度加強〖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宋代的行會組織規則多數通過政府法令的形式頒布實行,并且政府對違反規則的行為采取了嚴厲的處罰措施,這體現了政府對社會的有效管理和控制,C項正確;材料中行會規則靠政府法令的形式頒布實行,但行會是民間組織,排除A項;行會是用來規范商業秩序的,“商業發展秩序混亂缺乏規范”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B項;宋朝政府對土地買賣、典當基本不干預,對百姓生活限制更加松弛,反映了對社會的控制松弛,排除D項。故選C項。5.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遷移“富民入居京師(南京)”,“工部徙天下富民至者凡五千三百戶”。永樂元年,明成祖“徙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實北京”。上述政策意在()A.促進南北人口流動 B.增強都市經濟活力C.完善戶籍管理制度 D.鞏固大一統的秩序〖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目的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依據材料可知:從朱元璋到明成祖都采取了把富戶遷到首都的決定,這一做法使得富戶和財產相分離,削弱了富戶的實力,同時在首都更容易控制,有利于鞏固大一統的秩序,D項正確;材料涉及的人口遷移有限,且朱元璋時期未指明其遷移人口的地理位置,不能得出促進南北人口流動,排除A項;材料未說明這些遷移人口的職業,不能體現增強都市經濟活力,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C項。故選D項。6.下表為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政府外交人員基本情況統計表。據此可推知,清朝外交()基本分類身份來源及對外交涉效果第一類總理衙.門章京與大臣前者從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院尚書等高層中選任,后者從內閣中書、各部院郎中等選任,均大致源出科舉正途,熟讀儒家經典,深受儒家義理熏陶及朝中清流制約第二類駐外公使及其下屬對外部有所留心,或在洋務上有一技之長的督撫幕僚、部屬、同鄉,受朝中束縛較少,但其在外交涉效果因人而異A.處于傳統到近代嬗變中 B.修補了傳統外交體制C.完成了外交近代化改革 D.提升了中國國際地位〖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為適應外交的需要,清朝從形式上逐漸接受了近代西方的外交模式,成立總理衙門、派駐外公使,且部分外派公使熟悉洋務,這體現了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化轉型的特點;從外交人員的來源看,“前者從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院尚……”“科舉正途出身,熟讀儒家經典”“督撫幕僚、部屬、同鄉”可知部分外交人員從傳統舊官僚中選任,專于儒家經典,拙于西式外交的思維和手段,而總理衙門也并非專門的外交機構,1901年成立的外務部才是正式的外交機構,這說明當時清朝政府外交處于傳統到近代的嬗變之中,A項正確;總理衙門和駐外公使的設立是對傳統外交體制的突破,而不是修補,排除B項;總理衙門和駐外公使只是中國開始了外交近代化,不是外交近代化的完成,排除C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國際地位沒有提高,甚至有下降的趨勢,選項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7.國民革命時期,李大釗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三民主義”這兩種理論“可以聯合成一貫”,“中山主義者也就是列寧主義者”。其主要依據是二者()A.具有相同階級屬性 B.強調社會主義革命C.最終奮斗目標一致 D.面臨相同革命任務〖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三民主義’這兩種理論‘可以聯合成一貫’,‘中山主義者也就是列寧主義者’”和所學可知,新三民主義增加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內涵,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說明二者在中國都面臨相同革命任務,D項正確;三民主義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最終奮斗目標是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指導思想,最終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社會,排除AC項;孫中山進行的是民主革命,排除B項。故選D項。8.下圖是20世紀30年代“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一則香煙廣告,從中能夠得到的歷史信息是()A.愛國情懷與商業營銷相結合 B.民族工業企業競爭優勢明顯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建立 D.不具備現代廣告的基本特征〖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圖片信息可知,“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香煙廣告屬于商業營銷,廣告中“提倡實業”“航空救國”字樣體現了愛國情懷,這說明該廣告實現了愛國情懷與商業營銷的結合,A項正確;材料廣告內容沒有民族工業競爭優勢的描述,排除B項;1937年9月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排除C項;圖中廣告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信息傳播手段和投資活動,已經具備現代廣告的基本特征,排除D項。故選A項。9.1952年底,中國外交部要求駐外使館中的女同志應把做“夫人”看成一種重要的外交活動,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務,因為“夫人”在國際交往中比外交官有更多的活動機會。這一做法()A.規范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踐 B.有利于沖擊西方對華外交封鎖C.使“另起爐灶”方針落到了實處 D.旨在宣傳新中國婦女解放成就〖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目的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夫人’在國際交往中比外交官有更多的活動機會”和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封鎖,“夫人外交”有利于沖擊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外交封鎖,B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是在1953年,排除A項;“另起爐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外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夫人外交”的宗旨并非單純宣傳新中國婦女解放的成就,排除D項。故選B項。10.下列①②③④分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四次會議報告中的新詞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是()①“中國特色”“市場經濟”②“改革”“對外開放”③“科學發展觀”④“三個代表”A.②①④③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組合型選擇題。時空是現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科學發展觀”一詞成為新詞匯;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由此可見,四者時間先后順序為②①④③,A項符合題意,A項正確;其他三個選項順序均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11.英國學者芬利在《希臘的遺產》中寫道:“當我們論及管理機制的結構和政治行為的構架等細節時,差異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羅馬在這一領域不存在任何重要的希臘遺產。所有這些疑問隨著奧古斯都帝國的建立已不復存在。”作者認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A.成為后世民主制度樣板 B.建立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C.動搖了法律至上的觀念 D.不適合古羅馬的社會治理〖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的希臘。材料比較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管理機制的結構和政治行為的構架”,認為差異“如此之大”“羅馬在這一領域不存在任何重要的希臘遺產”。這是說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不適應羅馬龐大版圖和新形勢下復雜多變的社會精細管理,而且羅馬共和國長達482年,元老院、保民官等民主形式曾長期存在,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政治對厚實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強調以雅典為代表的希臘民主政治不適合古羅馬的國家治理,沒有涉及影響古代雅典政治建立的因素,排除B項;古希臘人也強調法律至上,排除C項。故選D項。12.18世紀,在歐洲的人們可以更容易得到書籍,不僅可以買到,甚至還可以借閱。讀書不僅可以個人單獨進行,還成為一種社會活動,各社會階層的男子和婦女都沉浸在書籍之中,私人和公共的租借圖書館遍布歐洲的各個城市。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A.法國革命的推動 B.讀書風尚的形成C.啟蒙運動的開展 D.印刷技術的進步〖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材料“18世紀,在歐洲的人們可以更容易得到書籍,不僅可以買到,甚至還可以借閱”和所學可知,啟蒙運動促進了新思想的傳播,社會上形成了熱烈地宣講、討論啟蒙思想的熱潮,這有利于讀書風尚的形成和出版業的發展,C項正確;法國大革命不是材料所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排除A項;“讀書風尚的形成”是對材料現象的概括描述,不是原因,排除B項;印刷業進步是技術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C項。13.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積極促進工人階級的國際聯合。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革命,第一國際的一些成員在公社的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材料主要說明()A.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實踐的科學理論B.巴黎公社革命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C.巴黎公社成立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新時代D.共產國際在巴黎公社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由材料中的三個主體《宣言》、“第一國際”“巴黎公社”以及時序關系和邏輯關系,可知材料主要說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巴黎公社的影響,該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排除C項;共產國際是指第三國際,第一國際的一些成員在公社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排除D項。故選A項。14.下表是1801年到1921年英國就業結構百分比的變化。根據英國經濟發展趨勢判斷,甲、乙、丙分別是指()產業部門(%)年份甲乙丙180136352918412824481881341452192142949A.農業、服務業、工業 B.農業、工業、服務業C.工業、服務業、農業 D.服務業、農業、工業〖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結合所學可知,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力結構必然發生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這是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根據題干材料,英國19世紀初,乙部門的勞動力人數多于丙部門的勞動力人數,但到20世紀初,乙部門勞動力人數不足丙部門勞動力人數的1/5,據此判斷乙部門為農業,丙部門為工業。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服務業會不斷發展,服務業就業人數也會持續增加,據此判斷甲為服務業。結合上述分析可知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15.1930年9月德國大選,納粹黨的議席從12席增加到107席,成為國會中的第二大黨。1933年1月30日,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組閣。1934年8月興登堡去世后,希特勒集國家全部權力于一身。這反映了()A.民主的手段可能造成實質的專制 B.法西斯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C.民主政治是人類社會最理想政治 D.英法綏靖政策助長德國擴張〖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二戰前德國。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上臺執政,符合德國的民主選舉程序,希特勒上臺標志著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制,這說明民主的手段可能造成實質的專制,A項正確;1936年,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以擴大對外侵略為基本國策,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至此,在亞洲和歐洲形成了兩個戰爭策源地,排除B項;法西斯不是理想政治,而是金融資本的極端反動、極端沙文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的公開恐怖獨裁,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綏靖政策,排除D項。故選A項。16.2010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決定,發達國家將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超過6%的IMF份額(份額是成員國向IMF認繳的一定數額的資金,相當于在IMF中所擁有的股份),執行董事會24個席位中擁有9個的歐洲國家將讓出2個席位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這表明()A.公正的國際金融秩序已經建立 B.世界經濟向多極化發展C.發展中國家普遍建立市場經濟 D.發達國家失去優勢地位〖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題干材料表明,IMF此輪份額與投票權改革認可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這也意味著IMF這個國際金融體系中最為核心的機構正在逐漸適應世界經濟的多極化發展趨勢,B項正確;IMF此輪份額與投票權改革將有利于促進全球經濟治理框架的公平性、包容性和合理性,但現在的國際金融體系仍為西方發達國家所控制,仍是不公正、不公平的,排除A項;材料沒有指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體制,且“普遍”一詞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地位正在上升,但并非超過了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仍然居于世界經濟領導地位;同時,部分IMF份額和2個董事會席位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也不代表發達國家失去IMF的優勢地位,D項不符合歷史事實,排除。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安石改革之前,“近世士大夫多不習法”,普遍認為“舊明法最為下科”。熙寧三年(1070)三月,神宗與王安石商議謀殺案件,發現辦案官多不通律意,于是立新明法科。報考者主要是諸科之不能業進士者及有官無贓罪者。不久,又規定其它科目選拔官吏或依恩蔭得官者,都要考試律令。神宗元豐年間(1079年)規定參加新明法科考試的案例分析時,可攜帶律令和敕,作為參考資料,不以作弊論?!胺残驴泼鞣ㄖ姓?,吏部即注司法,敘名在及第進士之上”。在應試新明法科的考生中,許多人本為明法出身,或已有官職,再參加新科明法考試,不但容易考中,在除授官職方面也有明顯優勢,升遷迅速?!幾匝γ非?、趙曉耕《兩宋法制通論》(1)根據材料,概括宋神宗時期明法科發生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神宗時期明法科變化的影響。〖答案〗(1)更注重考查法律運用能力;從閉卷到開卷考;作為選官的必備考試,考試對象擴大;科目的地位及考中者的地位抬升明顯。(2)有利于培養和發現有實際能力的法律專門人才;提升官僚體系的法律素養;強化了法律在治國中的作用,完善國家治理;有助于推進變法事業?!冀馕觥健拘?】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時期的中國。變化:根據材料“又規定其它科目選拔官吏或依恩蔭得官者,都要考試律令”“許多人本為明法出身,或已有官職,再參加新科明法考試”可知,作為選官的必備考試,考試對象擴大;根據材料“定參加新明法科考試的案例分析時,可攜帶律令和敕,作為參考資料,不以作弊論”可知,從閉卷到開卷考,更注重考查法律運用能力;根據材料“凡新科明法中者,吏部即注司法,敘名在及第進士之上”“舊明法最為下科”可知,科目的地位及考中者的地位抬升明顯?!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時期的中國。影響:根據材料“與王安石商議謀殺案件,發現辦案官多不通律意,于是立新明法科”“在應試新明法科的考生中,許多人本為明法出身,或已有官職,再參加新科明法考試,不但容易考中,在除授官職方面也有明顯優勢,升遷迅速”和所學可知,可從培養和發現有實際能力的法律專門人才、提升官僚體系的法律素養、強化法律在治國中的作用及有助于推進變法事業等角度進行分析。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隨著女性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增加,進而產生了對女性技能的社會要求,出現了不少關于女性教育問題的討論。最典型的是《申報》刊登的《論女學》,由此引發了圍繞興女學問題的討論,《興女學》首先介紹泰西諸國日甚一日的女學,并提出“女學興而溺女之慘不禁而自止”“女學興而男學臻臻日上”等觀點,倡言興辦女學。有人撰文贊同說:“女學興而風俗人心可以大正?!彪S后,《申報》陸續刊登了《再論女學》《論設女教以端士習》《扶陽抑陰辨》等文,提倡男女并重,以泰西、東瀛為例倡辦女學?!渡陥蟆放d女學討論從傳統社會“針黹女紅”“識字記數”到西方世界“天文、地輿、算法”,“諸書具備”,從封建積習“不敢與男子并立”,到近代“婦女之靈性與男子同”觀點,再到呼吁“人稟氣質而生,為男為女因乎自然之化”認識,其對興女學問題討論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有些內容已經超越了女性教育本身?!幾源骶辍肚迥┟癯踔袊咏逃呐d起與初步發展—以〈中報〉為視角》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興女學’討論”自擬題目,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觀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清晰。)〖答案〗示例:論點:“興女學”討論乃時代需要闡釋:“興女學”討論反映了深刻的社會背景。農村地區由于生活貧困和重男輕女觀念存在著溺女、棄女、賣女等惡俗,興女學是對女性悲慘命運的關注。民族危機和救亡圖存的現實環境,需要加強女性教育,以強種保國。西方男女平等的社會習俗和教育觀念的傳播對中國社會產生影響?!芭d女學”討論內容廣泛,深度和廣度空前,批判傳統落后的封建積習,宣傳男女平等的價值觀念;把女子教育看成婦女發展與解放的必由之路;把婦女解放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芭d女學”討論有利于開民智、改善風氣,提高婦女社會地位,也體現了《申報》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立場。〖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短文撰寫類。時空是近代中國。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據材料“隨著女性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增加,進而產生了對女性技能的社會要求,出現了不少關于女性教育問題的討論”“其對興女學問題討論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有些內容已經超越了女性教育本身”和所學可知,受時代發展的影響,出現了“興女學”討論,因此可以擬定論點為“興女學”討論乃時代需要。關于闡釋可從當時的社會環境(如民族危機、救亡圖存、西方近代觀念傳播等)、“興女學”討論內容(如批判傳統落后觀念、男女平等社會價值觀念、婦女解放等)及產生的影響(如開啟民智、改善風氣、提高婦女地位、社會責任感等)等角度進行分析,突出時代發展對興女學的影響,最后進行歸納總結。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即可。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列是某班級的一期黑板報(局部)。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對農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這一時期黨的農業發展思想與之相適應。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經濟亟待恢復,為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在黨的推動下,我國頒布了《土地改革法》,以法律形式徹底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政府為農民發放土地證。為克服傳統小農經濟的局限性,黨認為應推動農業合作化,要穩步前進,從互助組到初級社,再到高級社,實現農業生產資料由農民私有漸進式地過渡到集體所有,農業經營方式由農戶分散經營過渡到合作經營,進一步過渡到集體統一經營。新中國成立初期,隨著我國工業化推進,城鎮人口快速增長,在物資短缺的條件下,為滿足城鎮人口的基本農產品需求,1953年黨中央決定對糧食實行“統購統銷”,即政府計劃購進農村余糧戶的糧食,計劃供應城市人口和農村缺糧人口,同時嚴格控制糧食市場?!敖y購統銷”穩住了當時的糧價和市場,促進了工農的結合,鞏固了工農聯盟,也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積累了大量的初始資本?!幾云菡裼?、李金葉《農業發展思想的百年演進、邏輯脈絡與原創性貢獻》(1)根據材料,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業政策的內容及其特點。(2)為該黑板報擬定一個標題,并談談你對中國農業發展的認識?!即鸢浮剑?)內容:推動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改變農業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與農業經營方式。實行農產品“統購統銷”,改變農業資源配置方式。特點:發展農業生產與變革生產關系并舉;農業政策立足于工業化戰略;黨和政府堅強領導。(2)標題:過渡時期黨的農業政策;黨的農業政策放光芒;新中國農村的深刻變革。認識:堅持和完善黨對農業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建立持續穩定協同的推進機制;優化調整農業領域生產關系,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發展;實施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戰略,統籌工農城鄉發展;立足基本國情農情,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中國。內容:根據材料“《土地改革法》、推動農業合作化、統購統銷”和所學可知,推動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改變農業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與農業經營方式。實行農產品“統購統銷”,改變農業資源配置方式。特點:根據材料“對農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這一時期黨的農業發展思想與之相適應”可知,發展農業生產與改革生產關系并舉;根據材料“工業化推進,城鎮人口快速增長”“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積累了大量的初始資本”可知,農業政策立足于工業化戰略;根據材料“1953年黨中央決定對糧食實行‘統購統銷’”可知,黨和政府堅強領導。【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中國。標題:根據材料“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對農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在黨的推動下,我國頒布了《土地改革法》”“1953年黨中央決定對糧食實行‘統購統銷’”和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黨的農業政策變化,因此可以擬定標題如過渡時期黨的農業政策;黨的農業政策放光芒;新中國農村的深刻變革等。認識: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可知,可從領導力量、生產關系調整、城鄉關系、特色道路等角度進行分析。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拔鍑鄙鐣冞w時序表國家思想解放社會革命科學中心工業革命專利中心意大利1480—1640年1848—1871年1540—1630年1840—1910年15世紀后期英國1600—1730年1640—1688年1660—1760年1760—1840年19世紀初法國1710—1820年1789—1794年1780—1840年1820—1870年19世紀30年代德國1790—1880年1848—1880年1840—1920年1840—1880年19世紀80年代美國1775—1814年1775—1814年1920年—至今1814—1870年19世紀50年代備注:世界科學中心為科學成果數占世界科學成果總數的25%以上的國家。世界專利中心為單個國家專利授權量占當年全球專利授權量的10%以上?!幾詶钪锌?、孫玉濤、赫銘等《近代世界專利中心轉移的歷史考察》提取表中的信息,圍繞“世界專利中心”為主題,自擬論題,結合所學,展開闡釋。(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思路清晰。)〖答案〗示例論題:19世紀初的英國成為世界專利中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闡釋:16世紀,莎士比亞等文學家在英國傳播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英國文藝復興運動高漲,17世紀,洛克等思想家在英國傳播啟蒙思想,英國早于法國等國出現了啟蒙運動,這兩場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推動了社會革命。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隨著1688年光榮革命的結束,英國逐步形成君主立憲制,建立起資產階級的統治,國內政局穩定,為英國工業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礎。16—17世紀的科學革命中,牛頓確立了較為完整的力學體系,為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到17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成為歐洲的科學技術中心之一。隨著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殖民擴張、手工工場的技術積累,英國工業革命的勞動力、市場、技術等基礎日益鞏固。18世紀中期,英國開始工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的工業革命產生一系列的技術成果,如棉紡織業的一系列技術發明、復動式蒸汽機、火車等,英國成為了世界專利中心??傊?,19世紀初的英國成為世界專利中心是社會各方面因素綜合積累的成果。〖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近代歐洲。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從材料中“‘五國’社會變遷時序表”來看,可選擇英國分析,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可以擬定論點為19世紀初的英國成為世界專利中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關于闡釋可從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科學革命、工業革命等角度分析英國在19世紀初成為專利中心的原因,最后進行歸納總結。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即可。黑龍江省2024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四)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荚嚂r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尚書》是夏、商、周三朝的歷史記事。據統計,在先秦諸子的《論語》《孟子》《墨子》《禮記》《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九部著作中,引用《尚書》多達168條。這說明()A.百家學說既獨立又互相依存 B.儒家成為思想爭鳴的引領者C.諸子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文化 D.百家爭鳴是史學的學術爭鳴〖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秦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先秦諸子的著作包括儒家、墨家、法家等都在引用《尚書》來論證自己的學說,而《尚書》是久遠文化的記載,這說明諸子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文化,C項正確;材料看不出獨立性,另外共同引用一本書的內容,并不代表“互相依存”,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到儒家的地位,不能體現儒家成為百家爭鳴的引領者,排除B項;百家爭鳴所涉及到的領域廣泛,把它們看成單純的史學學術爭鳴不妥,排除D項錯誤。故選C項。2.有學者指出:“東漢初期既然在洛陽立高廟,合祭西漢五帝,作為劉氏后裔,將世祖及以后歷代皇帝神主納于高廟中序昭穆、享祭祀,屬于合乎情理的舉措。但漢明帝為光武帝單獨立世祖廟,隨后諸帝又皆立神主于世祖廟,卻似乎隱隱含有與西漢帝系截然有別的蘊意,此舉被后世視為違禮之舉而加以掊擊。”這表明()A.宗法觀念已被摒棄 B.儒學影響政治倫理C.皇權傳承缺乏規范 D.祖先崇拜源遠流長〖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東漢初期既然在洛陽立高廟,合祭西漢五帝,作為劉氏后裔,將世祖及以后歷代皇帝神主納于高廟中序昭穆、享祭祀,屬于合乎情理的舉措”“但漢明帝為光武帝單獨立世祖廟,隨后諸帝又皆立神主于世祖廟,卻似乎隱隱含有與西漢帝系截然有別的蘊意,此舉被后世視為違禮之舉而加以掊擊”并結合所學可知,作為西漢王朝法統上的繼承者和劉氏后裔,東漢建國伊始沿襲了西漢的宗廟制度。漢明帝為光武帝劉秀單立世祖廟及隨后諸帝的做法,均含有褒崇光武帝的意圖,因違背了儒家的宗廟禮制而受到抨擊,這說明了儒家思想對后世政治倫理影響的深遠,B項正確;宗廟制度是宗法觀念的體現,A項的結論與史實不符,也不能從材料中得出,排除;兩漢交替,體現了“家天下”的皇權傳承制度,C項錯誤;雖然宗廟禮制體現了祖先崇拜,但D項不符合材料的核心信息,且源遠流長無從體現,排除。故選B項。3.隋唐時期,中原地區與西域的絹馬貿易頻繁,形成了常規的互市和穩定的比價,到了唐中后期,一匹馬可以換絹四十匹。這反映了()A.中央政府對西域管轄權正式確立 B.絹馬成為官方之間禮尚往來工具C.邊疆貿易順應了雙方的利益需求 D.中原地區在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隋唐時期,中原地區與西域的絹馬貿易頻繁,形成了常規的互市和穩定的比價,到了唐中后期,一匹馬可以換絹四十匹”和所學可知,西域諸國渴望得到絲綢,中原需要良馬,絹馬貿易符合雙方的利益,故可以形成常規的互市和相對穩定的比價,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中原與西域的絹馬貿易,正常的商業貿易往來不是統治管轄權的標志,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正常的商業貿易往來,與民族間的政治交往無關,排除B項;只看交易比價,不能得出貿易地位,而且貿易比價反映的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也基本反映物品本來的價值,排除D項。故選C項。4.宋代行會組織規則多數靠政府法令的形式頒布實行?!独m資治通鑒長編(卷四百四十五)》元祐五年七月庚午條載,“戶部言‘曾犯私假香人,法當勒出行,其有易姓名借本合賣雇人,及改牌額再買販者,乞立賞許人告,并坐不應為重罪再犯,鄰州編管?!瘡闹?。這說明宋代()A.行會由官府組建并受其監管 B.商業發展秩序混亂缺乏規范C.工商業呈現規范化管理特征 D.政府對社會的控制力度加強〖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宋代的行會組織規則多數通過政府法令的形式頒布實行,并且政府對違反規則的行為采取了嚴厲的處罰措施,這體現了政府對社會的有效管理和控制,C項正確;材料中行會規則靠政府法令的形式頒布實行,但行會是民間組織,排除A項;行會是用來規范商業秩序的,“商業發展秩序混亂缺乏規范”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B項;宋朝政府對土地買賣、典當基本不干預,對百姓生活限制更加松弛,反映了對社會的控制松弛,排除D項。故選C項。5.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遷移“富民入居京師(南京)”,“工部徙天下富民至者凡五千三百戶”。永樂元年,明成祖“徙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實北京”。上述政策意在()A.促進南北人口流動 B.增強都市經濟活力C.完善戶籍管理制度 D.鞏固大一統的秩序〖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目的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依據材料可知:從朱元璋到明成祖都采取了把富戶遷到首都的決定,這一做法使得富戶和財產相分離,削弱了富戶的實力,同時在首都更容易控制,有利于鞏固大一統的秩序,D項正確;材料涉及的人口遷移有限,且朱元璋時期未指明其遷移人口的地理位置,不能得出促進南北人口流動,排除A項;材料未說明這些遷移人口的職業,不能體現增強都市經濟活力,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C項。故選D項。6.下表為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政府外交人員基本情況統計表。據此可推知,清朝外交()基本分類身份來源及對外交涉效果第一類總理衙.門章京與大臣前者從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院尚書等高層中選任,后者從內閣中書、各部院郎中等選任,均大致源出科舉正途,熟讀儒家經典,深受儒家義理熏陶及朝中清流制約第二類駐外公使及其下屬對外部有所留心,或在洋務上有一技之長的督撫幕僚、部屬、同鄉,受朝中束縛較少,但其在外交涉效果因人而異A.處于傳統到近代嬗變中 B.修補了傳統外交體制C.完成了外交近代化改革 D.提升了中國國際地位〖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為適應外交的需要,清朝從形式上逐漸接受了近代西方的外交模式,成立總理衙門、派駐外公使,且部分外派公使熟悉洋務,這體現了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化轉型的特點;從外交人員的來源看,“前者從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院尚……”“科舉正途出身,熟讀儒家經典”“督撫幕僚、部屬、同鄉”可知部分外交人員從傳統舊官僚中選任,專于儒家經典,拙于西式外交的思維和手段,而總理衙門也并非專門的外交機構,1901年成立的外務部才是正式的外交機構,這說明當時清朝政府外交處于傳統到近代的嬗變之中,A項正確;總理衙門和駐外公使的設立是對傳統外交體制的突破,而不是修補,排除B項;總理衙門和駐外公使只是中國開始了外交近代化,不是外交近代化的完成,排除C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國際地位沒有提高,甚至有下降的趨勢,選項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7.國民革命時期,李大釗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三民主義”這兩種理論“可以聯合成一貫”,“中山主義者也就是列寧主義者”。其主要依據是二者()A.具有相同階級屬性 B.強調社會主義革命C.最終奮斗目標一致 D.面臨相同革命任務〖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三民主義’這兩種理論‘可以聯合成一貫’,‘中山主義者也就是列寧主義者’”和所學可知,新三民主義增加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內涵,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說明二者在中國都面臨相同革命任務,D項正確;三民主義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最終奮斗目標是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指導思想,最終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社會,排除AC項;孫中山進行的是民主革命,排除B項。故選D項。8.下圖是20世紀30年代“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一則香煙廣告,從中能夠得到的歷史信息是()A.愛國情懷與商業營銷相結合 B.民族工業企業競爭優勢明顯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建立 D.不具備現代廣告的基本特征〖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圖片信息可知,“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香煙廣告屬于商業營銷,廣告中“提倡實業”“航空救國”字樣體現了愛國情懷,這說明該廣告實現了愛國情懷與商業營銷的結合,A項正確;材料廣告內容沒有民族工業競爭優勢的描述,排除B項;1937年9月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排除C項;圖中廣告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信息傳播手段和投資活動,已經具備現代廣告的基本特征,排除D項。故選A項。9.1952年底,中國外交部要求駐外使館中的女同志應把做“夫人”看成一種重要的外交活動,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務,因為“夫人”在國際交往中比外交官有更多的活動機會。這一做法()A.規范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踐 B.有利于沖擊西方對華外交封鎖C.使“另起爐灶”方針落到了實處 D.旨在宣傳新中國婦女解放成就〖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目的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夫人’在國際交往中比外交官有更多的活動機會”和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封鎖,“夫人外交”有利于沖擊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外交封鎖,B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是在1953年,排除A項;“另起爐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外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夫人外交”的宗旨并非單純宣傳新中國婦女解放的成就,排除D項。故選B項。10.下列①②③④分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四次會議報告中的新詞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是()①“中國特色”“市場經濟”②“改革”“對外開放”③“科學發展觀”④“三個代表”A.②①④③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組合型選擇題。時空是現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科學發展觀”一詞成為新詞匯;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由此可見,四者時間先后順序為②①④③,A項符合題意,A項正確;其他三個選項順序均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11.英國學者芬利在《希臘的遺產》中寫道:“當我們論及管理機制的結構和政治行為的構架等細節時,差異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羅馬在這一領域不存在任何重要的希臘遺產。所有這些疑問隨著奧古斯都帝國的建立已不復存在?!弊髡哒J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A.成為后世民主制度樣板 B.建立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C.動搖了法律至上的觀念 D.不適合古羅馬的社會治理〖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的希臘。材料比較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管理機制的結構和政治行為的構架”,認為差異“如此之大”“羅馬在這一領域不存在任何重要的希臘遺產”。這是說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不適應羅馬龐大版圖和新形勢下復雜多變的社會精細管理,而且羅馬共和國長達482年,元老院、保民官等民主形式曾長期存在,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政治對厚實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強調以雅典為代表的希臘民主政治不適合古羅馬的國家治理,沒有涉及影響古代雅典政治建立的因素,排除B項;古希臘人也強調法律至上,排除C項。故選D項。12.18世紀,在歐洲的人們可以更容易得到書籍,不僅可以買到,甚至還可以借閱。讀書不僅可以個人單獨進行,還成為一種社會活動,各社會階層的男子和婦女都沉浸在書籍之中,私人和公共的租借圖書館遍布歐洲的各個城市。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A.法國革命的推動 B.讀書風尚的形成C.啟蒙運動的開展 D.印刷技術的進步〖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材料“18世紀,在歐洲的人們可以更容易得到書籍,不僅可以買到,甚至還可以借閱”和所學可知,啟蒙運動促進了新思想的傳播,社會上形成了熱烈地宣講、討論啟蒙思想的熱潮,這有利于讀書風尚的形成和出版業的發展,C項正確;法國大革命不是材料所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排除A項;“讀書風尚的形成”是對材料現象的概括描述,不是原因,排除B項;印刷業進步是技術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C項。13.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積極促進工人階級的國際聯合。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革命,第一國際的一些成員在公社的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材料主要說明()A.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實踐的科學理論B.巴黎公社革命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C.巴黎公社成立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新時代D.共產國際在巴黎公社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由材料中的三個主體《宣言》、“第一國際”“巴黎公社”以及時序關系和邏輯關系,可知材料主要說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巴黎公社的影響,該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排除C項;共產國際是指第三國際,第一國際的一些成員在公社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排除D項。故選A項。14.下表是1801年到1921年英國就業結構百分比的變化。根據英國經濟發展趨勢判斷,甲、乙、丙分別是指()產業部門(%)年份甲乙丙180136352918412824481881341452192142949A.農業、服務業、工業 B.農業、工業、服務業C.工業、服務業、農業 D.服務業、農業、工業〖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結合所學可知,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力結構必然發生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這是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根據題干材料,英國19世紀初,乙部門的勞動力人數多于丙部門的勞動力人數,但到20世紀初,乙部門勞動力人數不足丙部門勞動力人數的1/5,據此判斷乙部門為農業,丙部門為工業。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服務業會不斷發展,服務業就業人數也會持續增加,據此判斷甲為服務業。結合上述分析可知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15.1930年9月德國大選,納粹黨的議席從12席增加到107席,成為國會中的第二大黨。1933年1月30日,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組閣。1934年8月興登堡去世后,希特勒集國家全部權力于一身。這反映了()A.民主的手段可能造成實質的專制 B.法西斯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C.民主政治是人類社會最理想政治 D.英法綏靖政策助長德國擴張〖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二戰前德國。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上臺執政,符合德國的民主選舉程序,希特勒上臺標志著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制,這說明民主的手段可能造成實質的專制,A項正確;1936年,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以擴大對外侵略為基本國策,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至此,在亞洲和歐洲形成了兩個戰爭策源地,排除B項;法西斯不是理想政治,而是金融資本的極端反動、極端沙文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的公開恐怖獨裁,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綏靖政策,排除D項。故選A項。16.2010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決定,發達國家將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超過6%的IMF份額(份額是成員國向IMF認繳的一定數額的資金,相當于在IMF中所擁有的股份),執行董事會24個席位中擁有9個的歐洲國家將讓出2個席位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這表明()A.公正的國際金融秩序已經建立 B.世界經濟向多極化發展C.發展中國家普遍建立市場經濟 D.發達國家失去優勢地位〖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題干材料表明,IMF此輪份額與投票權改革認可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這也意味著IMF這個國際金融體系中最為核心的機構正在逐漸適應世界經濟的多極化發展趨勢,B項正確;IMF此輪份額與投票權改革將有利于促進全球經濟治理框架的公平性、包容性和合理性,但現在的國際金融體系仍為西方發達國家所控制,仍是不公正、不公平的,排除A項;材料沒有指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體制,且“普遍”一詞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地位正在上升,但并非超過了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仍然居于世界經濟領導地位;同時,部分IMF份額和2個董事會席位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也不代表發達國家失去IMF的優勢地位,D項不符合歷史事實,排除。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安石改革之前,“近世士大夫多不習法”,普遍認為“舊明法最為下科”。熙寧三年(1070)三月,神宗與王安石商議謀殺案件,發現辦案官多不通律意,于是立新明法科。報考者主要是諸科之不能業進士者及有官無贓罪者。不久,又規定其它科目選拔官吏或依恩蔭得官者,都要考試律令。神宗元豐年間(1079年)規定參加新明法科考試的案例分析時,可攜帶律令和敕,作為參考資料,不以作弊論?!胺残驴泼鞣ㄖ姓?,吏部即注司法,敘名在及第進士之上”。在應試新明法科的考生中,許多人本為明法出身,或已有官職,再參加新科明法考試,不但容易考中,在除授官職方面也有明顯優勢,升遷迅速?!幾匝γ非?、趙曉耕《兩宋法制通論》(1)根據材料,概括宋神宗時期明法科發生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神宗時期明法科變化的影響?!即鸢浮剑?)更注重考查法律運用能力;從閉卷到開卷考;作為選官的必備考試,考試對象擴大;科目的地位及考中者的地位抬升明顯。(2)有利于培養和發現有實際能力的法律專門人才;提升官僚體系的法律素養;強化了法律在治國中的作用,完善國家治理;有助于推進變法事業。〖解析〗【小問1】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時期的中國。變化:根據材料“又規定其它科目選拔官吏或依恩蔭得官者,都要考試律令”“許多人本為明法出身,或已有官職,再參加新科明法考試”可知,作為選官的必備考試,考試對象擴大;根據材料“定參加新明法科考試的案例分析時,可攜帶律令和敕,作為參考資料,不以作弊論”可知,從閉卷到開卷考,更注重考查法律運用能力;根據材料“凡新科明法中者,吏部即注司法,敘名在及第進士之上”“舊明法最為下科”可知,科目的地位及考中者的地位抬升明顯?!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時期的中國。影響:根據材料“與王安石商議謀殺案件,發現辦案官多不通律意,于是立新明法科”“在應試新明法科的考生中,許多人本為明法出身,或已有官職,再參加新科明法考試,不但容易考中,在除授官職方面也有明顯優勢,升遷迅速”和所學可知,可從培養和發現有實際能力的法律專門人才、提升官僚體系的法律素養、強化法律在治國中的作用及有助于推進變法事業等角度進行分析。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隨著女性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增加,進而產生了對女性技能的社會要求,出現了不少關于女性教育問題的討論。最典型的是《申報》刊登的《論女學》,由此引發了圍繞興女學問題的討論,《興女學》首先介紹泰西諸國日甚一日的女學,并提出“女學興而溺女之慘不禁而自止”“女學興而男學臻臻日上”等觀點,倡言興辦女學。有人撰文贊同說:“女學興而風俗人心可以大正?!彪S后,《申報》陸續刊登了《再論女學》《論設女教以端士習》《扶陽抑陰辨》等文,提倡男女并重,以泰西、東瀛為例倡辦女學。《申報》興女學討論從傳統社會“針黹女紅”“識字記數”到西方世界“天文、地輿、算法”,“諸書具備”,從封建積習“不敢與男子并立”,到近代“婦女之靈性與男子同”觀點,再到呼吁“人稟氣質而生,為男為女因乎自然之化”認識,其對興女學問題討論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有些內容已經超越了女性教育本身。—摘編自戴娟《清末民初中國女子教育的興起與初步發展—以〈中報〉為視角》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興女學’討論”自擬題目,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觀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清晰。)〖答案〗示例:論點:“興女學”討論乃時代需要闡釋:“興女學”討論反映了深刻的社會背景。農村地區由于生活貧困和重男輕女觀念存在著溺女、棄女、賣女等惡俗,興女學是對女性悲慘命運的關注。民族危機和救亡圖存的現實環境,需要加強女性教育,以強種保國。西方男女平等的社會習俗和教育觀念的傳播對中國社會產生影響?!芭d女學”討論內容廣泛,深度和廣度空前,批判傳統落后的封建積習,宣傳男女平等的價值觀念;把女子教育看成婦女發展與解放的必由之路;把婦女解放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興女學”討論有利于開民智、改善風氣,提高婦女社會地位,也體現了《申報》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立場?!冀馕觥奖绢}是論述題之歷史短文撰寫類。時空是近代中國。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據材料“隨著女性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增加,進而產生了對女性技能的社會要求,出現了不少關于女性教育問題的討論”“其對興女學問題討論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有些內容已經超越了女性教育本身”和所學可知,受時代發展的影響,出現了“興女學”討論,因此可以擬定論點為“興女學”討論乃時代需要。關于闡釋可從當時的社會環境(如民族危機、救亡圖存、西方近代觀念傳播等)、“興女學”討論內容(如批判傳統落后觀念、男女平等社會價值觀念、婦女解放等)及產生的影響(如開啟民智、改善風氣、提高婦女地位、社會責任感等)等角度進行分析,突出時代發展對興女學的影響,最后進行歸納總結。若其它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