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課 第1課時 概念與判斷 教學設計_第1頁
第三十六課 第1課時 概念與判斷 教學設計_第2頁
第三十六課 第1課時 概念與判斷 教學設計_第3頁
第三十六課 第1課時 概念與判斷 教學設計_第4頁
第三十六課 第1課時 概念與判斷 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十六課遵循邏輯思維規則【課標要求】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知道判斷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學會正確運用判斷;結合具體的判斷活動,區分判斷的不同類型。了解推理的類型;掌握演繹推理的方法;評析常見的推理錯誤。學會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第1課時概念與判斷[提綱挈領]了解1個關系: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明確2個特征:概念及判斷的基本特征。掌握5類方法:正確運用性質判斷、關系判斷、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的方法。考點一準確把握概念1.含義: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特別提醒]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都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2.基本特征(1)內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2)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3)外延關系外延關系類別圖示相容關系全同關系相容關系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或交叉關系不相容關系(全異關系)矛盾關系反對關系[特別提醒]①全同關系與同一個概念有區別,全同關系是指外延完全相同,內涵不盡相同;同一個概念是指外延、內涵都相同,如“父親”“爸爸”表達的是同一個概念。②對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還是反對關系的判斷,關鍵是看它們對于屬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質。若有,即為矛盾關系;若沒有,則為反對關系。3.方法(1)明確內涵的方法:下定義①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②定義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項三部分構成。③定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種差加屬概念。[特別提醒]“種差”和“屬概念”相加構成定義項,用定義聯項將被定義項和定義項聯結起來,就構成定義。④下一個正確定義的具體要求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正確地認識對象,把握其本質屬性遵循必要的邏輯規則a.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如:商品就是勞動產品b.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如:恒星是不動的星c.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違反這一邏輯規則,就會犯“否定定義”的邏輯錯誤。如:哲學不是文學d.定義不能用比喻。否則,就會犯“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2)明確外延的方法:劃分①劃分是從外延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②劃分由母項和子項兩部分構成。③作出正確的劃分的要求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a.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如:選票分為贊成票和反對票b.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如:犯罪分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c.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如:農田里種有棉花、黃麻和糧食作物(3)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準確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內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特別提醒]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劃分則是從外延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準確把握概念,需要把定義與劃分結合起來。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人們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深刻和精確,這要求人們不斷深化對定義與劃分的認識。1.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性質和關系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提示:×。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2.矛盾關系與反對關系都有排中的性質。()提示:×。對兩概念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還是反對關系的判斷,關鍵是看它們對于屬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質。若有,即為矛盾關系;若沒有,則為反對關系。3.劃分不用遵循邏輯規則。()提示:×。劃分要遵循邏輯規則: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錯誤;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會犯“劃分標準不一”錯誤;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會犯“越級劃分”錯誤。考向一概念的基本特征[典例1]假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下列選項描述符合圖示信息的是()①A“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和B“等邊三角形”②A“小說”和B“文學作品”③A“化合物”和B“有機物”④A“中學生”和B“團員”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審設問符合相容關系圖示的選項審材料信息點:相容關系的特征及其A與B的關系圖示審選項①:這是全同關系,“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與B“等邊三角形”的外延完全相同。(選)④:中學生有一部分是團員,二者關系是交叉關系。(選)②:小說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種,二者應該是種屬關系,圖示錯誤。(不選)③:化合物是有機物的屬概念,二者應該是屬種關系,該圖示錯誤。(不選)[訓練1](2022·濱州月考)為了證明“白馬非馬”的論題,公孫龍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馬”,那么“黃馬”“黑馬”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如果求“白馬”,那么“黃馬”“黑馬”就不符合要求。“馬”講的是馬的形體,“白”講的是馬的顏色。講顏色不同于講形體,所以“白馬非馬”。對這一論證分析正確的是()①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互聯關系、相互制約的②若把“非”理解為“不等于”,這就是正確的命題③如果把“非”理解為“不是”,這才是正確的命題④所有屬概念都包含于種概念之中,故“白馬”是馬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選A。黃馬、黑馬在馬的外延范圍內,卻不在白馬的外延范圍內,這是由馬和白馬的內涵決定的。概念的內涵決定概念的外延,在一定條件下,概念的內涵定了,外延也就定了。同樣,在一定條件下,外延定了,內涵也就定了。內涵與外延相互聯系、相互制約,①說法正確。②說法正確,白馬和馬是內涵和外延皆不同的兩個概念,所以白馬不等于馬。③說法錯誤,白馬不是馬忽視了白馬與馬的聯系,且不符合事實,因此如果把“非”理解為“不是”,這個命題就是錯誤的。④說法錯誤,所有種概念包含于屬概念之中,而不是屬概念包含于種概念之中。考向二明確概念的方法[典例2]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給一個概念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句提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下一個正確的定義應遵循相應的邏輯規則。對下列定義分析正確的是()①商品就是勞動產品——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②人是會直立行走的動物——正確,符合種差加屬概念的定義方法③樂觀主義就是樂觀地對待生活——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④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犯了“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審設問判斷各定義是否符合下定義的邏輯規則審材料信息點:下定義的含義、邏輯規則及其具體實例審選項①:商品就是勞動產品,沒有揭示商品的本質特征,被定義項的外延過寬,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選)④:定義不能比喻,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犯了“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選)②:人是會直立行走的動物,沒有揭示人的本質特征,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不選)③:樂觀主義就是樂觀地對待生活,定義項直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犯了“同語反復”的錯誤。(不選)[訓練2]一位老師為支援麥收的學生安排任務。他說:“男同學割麥子,女同學把割下來的麥子捆起來;體力強的同學把麥捆運到場院去,體力弱的同學在地里撿麥穗。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同學們聽后,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排。老師的分類錯在()A.劃分不全 B.劃分標準不一C.多出子項 D.越級劃分解析:選B。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老師按照性別、體力強弱兩個標準對學生分類,屬于“劃分標準不一”,B符合題意。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老師的劃分屬于“劃分標準不一”,而不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A、C排除。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老師的分類并不是“越級劃分”,D排除。考點二正確運用簡單判斷1.判斷(1)含義: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2)基本特征①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②判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是假的。[特別提醒]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兩個基本特征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3)表達: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4)類型簡單判斷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特別提醒]判斷的劃分依據是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2.正確運用性質判斷(1)含義: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性質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2)結構: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項和謂項組成。(3)種類(4)準確地運用性質判斷要求錯誤舉例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通過學習,進步很快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中學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項①所有的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②你的這個辦法很好,我想沒有誰不會不同意的3.正確運用關系判斷(1)含義: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2)結構:關系判斷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3)使用關系判斷常見的邏輯錯誤混淆關系的不同性質,把非對稱關系當作對稱關系,把非傳遞關系當作傳遞關系。1.依據判斷本身的真假性質,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提示:×。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2.判斷分為性質判斷、關系判斷和聯言判斷。()提示:×。簡單判斷分為性質判斷、關系判斷,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3.斷定認識對象之間有無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提示:×。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考向一判斷的特征[典例1]人們認識了一類事物的特有屬性,就會形成反映該類事物的概念。但是一個孤立的概念還不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這就需要人們應用概念去斷定即判斷。下列表達正確的是()①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是肯定判斷②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都是真判斷③一個判斷要么是真判斷要么是假判斷④判斷必須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斷定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審設問對有關判斷的理解進行辨別審材料信息點:概念、判斷的含義及其解讀審選項③:判斷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判斷是對認識對象情況的斷定,判斷就有與認識對象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的問題,所以一個判斷要么是真判斷要么是假判斷。(選)④: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判斷必須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斷定。(選)①:確定某個判斷的真假要借助于語境,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是真判斷,但不一定是肯定判斷。(不選)②: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也可能是假判斷,只有根據社會實踐作出,并如實的反應實際情況的判斷才是真的判斷。(不選)[訓練1]以下命題屬于恰當判斷的是()A.這是新職工宿舍B.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C.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D.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解析:選B。A項判斷不明確;C項概念搭配不當;D項關系斷定不準確。考向二正確運用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典例2]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的書籍能夠讓人們坐在桌子前,靜靜閱讀一天,全身心沉入其中。書籍也能帶領人們進入書中的世界,暢游其中。下列對“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認識正確的是()A.屬于關系判斷 B.關系項是書籍C.關系項是人類 D.量項是進步審設問從判斷的角度分析某一語句審材料信息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審選項A: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材料強調了書籍與人類進步的關系,屬于關系判斷。(選)B:書籍是關系者項。(不選)C:關系項是“是”。(不選)D:量項不是進步。(不選)[訓練2]小紅尊敬媽媽,媽媽尊敬姥姥,則小紅尊敬姥姥。對這一邏輯判斷的認識是________,因為這是一種________。()A.正確的,非傳遞關系B.正確的,傳遞關系C.錯誤的,非傳遞關系D.錯誤的,傳遞關系解析:選C。小紅尊敬媽媽,媽媽尊敬姥姥,未必就能得出小紅尊敬姥姥,小紅可能尊敬姥姥,也可能不尊敬姥姥,故屬于非傳遞關系,故C正確。考點三正確運用復合判斷1.正確運用聯言判斷(1)含義: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2)構成: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言支。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叫作聯言判斷的聯結項。[特別提醒]聯言判斷的聯結項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3)真假: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2.正確運用選言判斷(1)含義: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2)構成: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選言支。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結項。(3)種類相容選言判斷不相容選言判斷判斷依據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可以同時并存(相容的選言支)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不相容的選言支)聯結項“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成立條件真至少有一個選言支真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假沒有選言支是真的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3.正確運用假言判斷(1)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2)結構:前件、后件、聯結項。[特別提醒]假言判斷的聯結項主要有“如果……那么……”“只有……才……”“……當且僅當……”等。(3)種類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邏輯要義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聯結項“如果……那么……”“只要……就……”等“只有……才……”“除非……才……”等“當且僅當……”等真假判斷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前件假,后件必假。沒有前件,就一定沒有后件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特別提醒]三種復合判斷的側重點不同聯言判斷強調幾種情況同時存在,選言判斷強調不確定的幾種可能的情況,假言判斷強調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1.聯言判斷和關系判斷的形式相同。()提示:×。當聯言判斷用單句表達時,在形式上與關系判斷很容易混淆。區別聯言判斷和關系判斷的方法,是將單句變成復句看是否成立,聯言判斷變成復句后,每個分句都成立;關系判斷變成復句后,兩個分句都不成立。2.聯言判斷只要有一個聯言支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真的。()提示:×。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言支。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也就是說,它要求各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要與實際相符合。3.只有兩個選言支都是真的,這個選言判斷才是真的。()提示:×。選言判斷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4.一個假言判斷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這個假言判斷一定是假的。()提示:×。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有時,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考向一聯言判斷和選言判斷[典例1]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共青團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關鍵在團干部。團干部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從邏輯思維的角度,“團干部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是()A.關系判斷,表達了團干部和青年之間的對稱關系B.選言判斷,團干部“要么做青年友,要么做青年‘官’”C.性質判斷,從質與量的結合上劃分,屬于全稱肯定判斷D.聯言判斷,“做青年友”和“不做青年‘官’”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審設問綜合運用判斷的知識分析語句審材料信息點:團干部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審選項D:從邏輯思維的角度,“團干部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是聯言判斷,因為“做青年友”和“不做青年‘官’”兩種情況同時存在。(選)A:團干部和青年之間是包含關系,不是對稱關系。(不選)B:從轉接詞上看,“要……不……”是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的關系,不是二選一,因此不是選言判斷。(不選)C:性質判斷,從質與量的結合上劃分,屬于特稱肯定判斷而非全稱肯定判斷。(不選)[訓練1]趙老師、錢老師、孫老師分別教同一個班級的語文、數學、英語,并且滿足以下條件:只要孫老師不教語文,錢老師就不教數學;或者孫老師教語文,或者趙老師教語文;只有趙老師教英語,錢老師才教數學。下列推理必然成立的是()①錢老師教數學,孫老師就教語文②趙老師不教語文,孫老師就教語文③趙老師教英語,錢老師就教數學④錢老師不教數學,趙老師就教英語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選A。“只要孫老師不教語文,錢老師就不教數學”,屬于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如果錢老師教數學,那么孫老師就教語文,①正確。“或者孫老師教語文,或者趙老師教語文”,屬于選言推理,且孫老師和趙老師不能同時教一個班的語文,趙老師不教語文,意味著孫老師就教語文,②正確。“只有趙老師教英語,錢老師才教數學”,屬于必要條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趙老師教英語,錢老師不一定教數學;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錢老師不教數學,趙老師可能教英語、也有可能不教英語,③④錯誤。考向二假言判斷[典例2]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下列語句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是()①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②每個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只有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分析和總結,才有好處③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④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正確的選擇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審設問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語句審材料信息點:設問限定為充分條件,各選項依據理論進行判斷審選項①:根據①中的“如果……便……”可以明確,這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選)③:根據③中的“……就能……”可以明確,這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選)②:根據②中的“只有……才……”可以明確,這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不選)④:屬于聯言判斷。(不選)[訓練2]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依據該論述可以得出的判斷及其判斷類型匹配正確的是()A.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關系判斷B.只要實現了民主,就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充分條件假言判斷C.只有實現了民主,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要條件假言判斷D.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和現代化——選言判斷解析:選C。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屬于性質判斷,A錯誤。題干中,“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這里民主只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并不等于只要實現了民主,就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根據題干論述不能得出該判斷,B錯誤。只有實現了民主,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C正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和現代化,說明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和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這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D錯誤。限時規范訓練(五十)一、選擇題1.學習《法律與生活》能讓我們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識。“自書遺囑,代書遺囑”“有效合同,書面合同”,以上兩組概念所反映的外延關系用歐拉圖表示,對應正確的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選C。①表示屬種關系,即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①題意不符。②表示反對關系,即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自書遺囑和代書遺囑是兩種有效的遺囑形式,自己書寫遺囑,就是自書遺囑。請人代書遺囑,就是代書遺囑,因此二者屬于反對關系,②符合題意。③表示矛盾關系,即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③與題意不符。④表示交叉關系,即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有效合同可以是書面合同也可以是口頭合同,書面合同有的是有效合同,有的則是無效合同,故二者之間是交叉關系,④符合題意。2.2020年是當代作家魏巍誕生100周年。魏巍一生為我們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如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在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等,詩集《兩年》《黎明風景》《不斷集》《紅葉集》等。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魏巍的散文集與《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魏巍的詩集與《誰是最可愛的人》的關系分別是()A.全同關系、矛盾關系 B.屬種關系、屬種關系C.交叉關系、反對關系 D.屬種關系、全異關系解析:選D。《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是魏巍的散文集里的一種,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是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為屬概念,外延小的為種概念。所以,魏巍的散文集與《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是屬種關系。《誰是最可愛的人》是魏巍的散文集,魏巍的散文集和魏巍的詩集在外延上所指的范圍沒有相同部分。所以,魏巍的散文集與魏巍的詩集是全異關系,故A、B、C說法錯誤,D說法正確。3.有人問阿凡提最近有什么新聞嗎,阿凡提說道:“什么算新聞呢?”那人答道:“新聞就是比較離奇的、出人意料的,有刺激性的新消息。”阿凡提道:“有啊!昨晚我夢到有只老鼠在咬你的腳。”那人道:“這算什么新聞啊,一點也不離奇。”阿凡提笑道:“你的意思是當我夢到你的腳在咬一只老鼠才算新聞了?”這則故事中,那人對“新聞”的理解()①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②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③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不同④子項的外延之和沒有等于母項的外延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③解析:選D。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新聞不僅僅是比較離奇的、出人意料的,有刺激性的新消息,故事中那人對“新聞”的理解意味著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不同,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而不是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①③正確,②錯誤。劃分就是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邏輯方法,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屬于劃分的規則,故事中那人對“新聞”的理解并沒有把“新聞”劃分為幾個種,不是劃分,④排除。4.我們給椅子下定義。首先,椅子是一種家具,家具是屬概念,椅子是種概念。和椅子并列的家具還有桌子、櫥柜、茶幾等,椅子和它們不同的特點就是有靠背、有的還有扶手,供人坐,這就是種差。因此,椅子的定義表述為“是一種有靠背、有的還有扶手的供人坐著的家具。”這說明()①定義須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②種差加屬概念是下定義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③不能犯“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④定義不能用比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選A。椅子是一種家具,家具是屬概念,椅子是種概念。椅子和其他家具不同的特點就是有靠背、有的還有扶手,供人坐,這就是種差。由此,椅子的定義表述為“是一種有靠背、有的還有扶手的供人坐著的家具”。這說明下定義必須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而種差加屬概念是下定義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①②符合題意。題干內容未涉及下定義不能犯“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也未涉及定義不能用比喻,③④排除。5.復合判斷指其自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通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判斷并借助于邏輯聯結詞而構成。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是選言判斷B.假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C.聯言支有一個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真的D.肯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解析:選A。人們在對對象情況不能作出確切的斷定時,就要估計它有幾種可能的情況,這就是在使用選言判斷,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故A說法正確。假言判斷既然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條件關系的判斷,它的真假就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故B說法錯誤。只有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故C說法錯誤。肯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就可以肯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必然地推出肯定前件,故D說法錯誤。6.抗“疫”需要醫務工作者的努力,需要公安干警的努力,需要交通部門的努力,也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所以,抗“疫”需要醫務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部門、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這一推理()①屬于聯言推理②聯言支是真的③聯言判斷是真的④實現了認識從肯定總體到突出重點的轉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選A。依據題意,這一推理屬于聯言推理,①入選。抗“疫”需要醫務工作者的努力,需要公安干警的努力,需要交通部門的努力,也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所以,抗“疫”需要醫務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部門、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這一推理聯言支是真的,聯言判斷是真的,②③入選。材料中的推理是從個別情況推理出總體情況,④不選。7.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反映事物的性質判斷也應該是“質”與“量”的統一。下列關于性質判斷的“質”與性質判斷的“量”認識正確的是()①性質判斷的質是指判斷所用的斷定方式是肯定還是否定②性質判斷的量是指判斷所斷定對象的性質③性質判斷的量通過性質判斷的量項體現,有全稱、特稱和單稱④“質”與“量”相互制約,“質”和“量”是一樣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選A。判斷的量是指判斷所斷定對象的范圍,不是對斷定對象性質的斷定,②錯誤。“質”即判斷所用的判斷方式是肯定還是否定,“量”即判定所斷定的對象的范圍。“質”和“量”是不一樣的,④錯誤。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8.某地蔬菜價格大幅下降成為社會議論焦點,本次蔬菜價格突然下降也許是蔬菜銷路不暢,或者是不同地域蔬菜上市時間撞車,或者是蔬菜大豐收導致供大于求。以下選項與題目中判斷類型相一致的是()A.小張或者是學生會干部,或者是優秀黨員B.小李既是勞動模范又是業務標兵C.面對困難,要么戰而勝之,要么被困難嚇倒D.王曉平同學學習好、身體好、思想好解析:選A。或者是……或者是……明顯屬于相容選言判斷,故A符合題意。既是……又是……是明顯的聯言判斷,故B不符合題意。要么……要么……是不相容選言判斷,故C不符合題意。可以拆分為:王曉平同學學習好且王曉平身體好且王曉平思想好,是個聯言判斷,故D不符合題意。9.2022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強調,面對動蕩變革的世界,中國始終代表著穩定性和正能量,始終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上,我們將繼續胸懷天下、擔當盡責,堅定不移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一道,合力謀發展,一起向未來。這個判斷是()A.簡單判斷中的關系判斷B.簡單判斷中的假言判斷C.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D.復合判斷中的選言判斷解析:選C。材料強調的是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而未涉及簡單判斷中的關系判斷,假言判斷屬于復合判斷,也未體現復合判斷中的選言判斷,A、B、D不符合題意。材料中的判斷是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C正確。10.從石窟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50多人的組織發展成了當今世界第一大黨。幾代人堅毅前行、賡續發展,積貧積弱的國家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生動地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述三個“只有……才能……”的句子都屬于()A.簡單判斷 B.聯言判斷C.選言判斷 D.假言判斷解析:選D。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種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種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材料中三個“只有……才能……”的句子都屬于假言判斷,D符合題意。簡單判斷是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A不符合題意。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B不符合題意。選言判斷是人們在對對象情況不能作出確切的斷定時,就要估計它有幾種可能的情況,C不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珊珊、小麗、小玲一起逛街。她們看到電影院門前很多人在排隊買票。珊珊說:“我們看電影吧,今天的電影一定很好看。”“你怎么知道?”小麗問。“你看好多人在買票,如果買票的人很多,電影就一定好看。”珊珊說。小麗問:“你的意思是說,如果買票的人不多,電影就不好看了?”珊珊說:“我可沒有這個意思。”這時,小玲插話了,她對小麗說:“珊珊確實沒有這個意思。她只是在講‘只有買票的人不多,電影才會是不好看的’。”(1)珊珊的話屬于哪種假言判斷?(2)請運用復合判斷的有關知識,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