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內環境的穩態 (20分鐘70分)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1.內環境各種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不斷發生變更的緣由是 ()A.細胞的代謝活動B.外界環境因素的變更C.神經—體液—免疫調整D.外界環境因素的變更和細胞代謝【解析】選D。內環境穩態的動態變更與外界因素的變更及細胞代謝活動有關,D項正確。2.(2024·喀什高二檢測)人體內環境相對穩定有多方面表現,下列不能作為指標來反映穩態的是 ()A.血漿pH和滲透壓B.血壓、心率和血紅蛋白含量C.血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D.體溫【解析】選B。血壓、心率是描述心臟功能的指標,血紅蛋白位于紅細胞內,其含量變更與是否患貧血癥有關。3.內環境穩態是動物機體生命活動順當進行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內環境各組分間物質的正常運輸是內環境穩態維持的重要條件B.神經—體液—免疫調整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整機制C.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物質成分的含量保持不變D.內環境穩態既受到機體細胞代謝活動影響,又受外界環境影響【解析】選C。只有內環境各組分間物質的正常運輸才能保證內環境各成分的相對穩定,因此是內環境穩態維持的重要條件,A正確;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整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整網絡,B正確;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健康人的內環境每一種成分和理化性質處于動態平衡中,C錯誤;內環境穩態既受到機體細胞代謝活動影響,又受外界環境影響,D正確。4.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 ()A.酶促反應速率加快 B.兒童患佝僂病C.細胞代謝紊亂 D.成年人患肌無力病【解析】選C。穩態遭到破壞,會使酶促反應速率減慢;穩態遭到破壞后,不肯定會引起兒童患佝僂病或成年人患肌無力病,但穩態遭到破壞,必定會引起細胞代謝紊亂。5.人體能適應冬夏氣溫較大的變更,而人體的單個細胞卻只能在37℃左右的環境中生活。金魚能在pH=10的水中生活較長時間,而金魚的細胞在pH=10的培育液中培育會很快死亡。下列關于內環境及其穩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內環境的穩態是生物對多變環境的適應B.單個細胞適應環境變更的實力遠低于多細胞生物本身C.內環境穩態就是指血漿滲透壓、酸堿度、溫度的穩態D.多細胞生物依靠于神經—體液—免疫調整網絡維持穩態,單個細胞缺少此機制【解析】選C。內環境的穩態是生物對多變環境的適應,A正確;多細胞生物依靠于神經—體液—免疫調整網絡維持穩態,單個細胞缺少此機制,因此單個細胞適應環境的實力差,B、D正確;內環境穩態包括理化性質、化學成分等多方面的穩態,C錯誤。6.內環境保持穩態是生物體正常代謝的基礎,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肌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釋放到血漿中,血漿的pH不會有明顯變更B.因腎功能衰竭已出現尿毒癥的患者,其內環境穩態會失調C.腹瀉引起體液中水和蛋白質大量丟失D.若飲食過咸會引起機體細胞內液的量不斷增多【解析】選B。人體肌肉細胞無氧呼吸不產生二氧化碳,A錯誤;機體調整內環境穩態的實力是有限的,腎功能衰竭已出現尿毒癥的患者,其內環境穩態會失調,B正確;腹瀉會引起體液中水和無機鹽的大量丟失,不會引起蛋白質大量丟失,C錯誤;若飲食過咸,細胞外液滲透壓上升,會引起細胞內液的量削減,D錯誤。7.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白蛋白在肝細胞內合成后,分泌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分布到全身各處。下列有關白蛋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漿滲透壓越低B.白蛋白增多,會引起組織水腫C.白蛋白的含量會影響血漿的理化性質D.白蛋白不會出現在內環境中【解析】選C。白蛋白越多,血漿滲透壓越高,A錯誤;白蛋白增多,血漿滲透壓上升,組織液的滲透壓相對降低,不會引起組織水腫,B錯誤;白蛋白含量會影響血漿滲透壓,可見白蛋白含量影響血漿理化性質,C正確;白蛋白是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存在于內環境中,D錯誤。8.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機鹽離子含量不影響血漿滲透壓B.吃酸性食品后,人體內的pH隨之降低C.健康人的體溫在每天不同時段是有波動的D.嚴峻腹瀉、嘔吐,補足夠夠的水即可【解析】選C。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A錯誤;人體血漿中含有、等緩沖物質,所以吃酸性食品后,人體內的pH也能夠保持穩定,B錯誤;健康人的體溫在每天不同時段是有波動的,但體溫的晝夜差別不超過1℃,C正確;嚴峻腹瀉、嘔吐時,會丟失大量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鈉鹽),這時假如不剛好補充水和食鹽,就會導致機體的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并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四肢發冷等癥狀,所以此時應特殊留意補足夠夠的水和食鹽,D錯誤。9.內環境穩態的維持要依靠機體的調整,但外界環境也會影響穩態,下列事實不是由外界環境因素變更引起的是 ()A.夏天長期盼在空調房間簡單引起“空調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會頭疼乏力、血壓上升C.人在水中“憋氣”一段時間出來后,呼吸運動會明顯加強D.長期處于高溫環境可能會引起“中暑”【解析】選C。夏天長期盼在空調房間簡單引起“空調病”,長期處于高溫環境可能會引起“中暑”,二者是外界溫度變更引起的;有人到青藏高原后會頭疼乏力、血壓上升,是大氣中缺氧造成的;人在水中“憋氣”一段時間出來后,呼吸運動會明顯加強,是體內二氧化碳過多引起的,不是由外界環境因素變更引起的。10.(2024·威海高二檢測)某試驗小組將加入抗凝劑和生理鹽水的簇新綿羊血液進行離心,結果如圖1;接著取上清液,分別向其中滴加0.1mol·L-1的HCl和0.1mol·L-1的NaOH,同時用蒸餾水作比照,結果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取適量上清液加入雙縮脲試劑,若出現紫色,則說明含血紅蛋白B.若要提取相關抗體用于免疫治療,最佳材料應是沉淀物C.圖2試驗中HCl、NaOH的濃度和滴數為自變量D.圖2試驗結果表明:血漿有肯定的緩沖實力【解析】選D。上清液的成分為血漿,取適量上清液加入雙縮脲試劑,若出現紫色,則說明含血漿蛋白,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A錯誤;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血清屬于血漿的范疇,因此若要提取相關抗體用于免疫治療,最佳材料應是上清液,B錯誤;圖2試驗中,HCl、NaOH的濃度和滴數分別為無關變量和自變量,C錯誤;圖2顯示:分別滴加0.1mol·L-1的HCl和0.1mol·L-1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變更幅度很小,而蒸餾水的pH變更幅度大,說明血漿有肯定的緩沖實力,D正確。二、非選擇題(共20分)11.如圖是人體體液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圖中數字為該液體占體重的百分比),試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A和B之間的物質交換通過____________(填結構名稱)進行。
(2)有些時候,人的手掌、腳掌處會磨出“水泡”,這種“水泡”中的淡黃色液體主要是___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
(3)若長期養分不良,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降低,圖中______的量將增多(填圖中字母)。
(4)肝炎病人轉氨酶的含量偏高,一般是取圖中_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化驗而得出的結果。
(5)A中的水分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化道排出體外。(填器官名稱)
(6)B中的CO2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進入C,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組織液和血漿之間隔著毛細血管壁,物質交換必需通過毛細血管壁實現。(2)水泡是由于長時間摩擦導致部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又導致組織液的滲透壓增大,從而使組織液增多,即淡黃色液體主要是B增多造成的。(3)若長期養分不良,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降低,血漿滲透壓降低,更多的水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圖中B的量將增多。(4)轉氨酶是肝細胞中催化氨基酸轉氨基作用的酶,肝炎病人由于細胞通透性變更,轉氨酶進入血漿,含量偏高,所以化驗血漿A可以作為推斷肝病的依據。(5)血漿中的水分排出體外的方式主要是排尿、出汗、呼氣和排便(消化液中的部分水分),所以應是通過腎臟(尿液的形成場所)、皮膚、肺和消化道排出體外。(6)二氧化碳是在細胞內產生的,經自由擴散進入組織液,再經血液運輸排出體外,自由擴散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由于C中的CO2濃度比B高,所以B中的CO2不能進入C。答案:(1)毛細血管壁(2)B(3)B(4)A(5)腎臟肺皮膚(6)不能C中的CO2濃度比B高【補償訓練】在“天宮”中生活的航天員的生理狀況由地面指揮中心實時監測。下面的圖表A、B、C是測得的某位航天員的三項生理指標,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消化液胃液唾液腸液胰液pH0.9~1.56.87.78.0C.消化液的pH(1)①上述三項生理指標哪幾項是正常的?________。
②屬于內環境指標的是________。
(2)某病人胃口不好,醫生常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該注射液配制過程中,氯化鈉濃度為________(質量分數),不能過高或過低,緣由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C表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顯差異,這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B生理指標分別屬于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C生理指標為消化液的pH,不屬于內環境的生理指標。(2)為了維持細胞正常形態和生理功能,病人注射液應為血漿等滲溶液,如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3)由B圖可知:同一個人的體溫在一日內的不同時刻存在差異,但變更幅度不超過1℃。(4)題表中所列不同消化液的pH不同,說明其中消化酶的最適pH不同。答案:(1)A、B、CA、B(2)0.9%防止因內環境滲透壓變更使細胞失水或吸水而變形,乃至影響其生理功能(3)正常人體溫在一日之內的不同時刻存在差異,但變更幅度不超過1℃(4)不同消化酶的最適pH不同 (10分鐘30分)1.(8分)(多選)取甲、乙兩個試管,向甲內加入血漿,乙內加入等量蒸餾水,用pH試紙檢測。然后,向甲、乙內各滴入HCl溶液或NaOH溶液。搖勻后,再用pH試紙檢測。關于此試驗的過程和結果的推斷分析不正確的是 ()A.為使試驗結果對比性更強,向甲試管內滴入的HCl溶液或NaOH溶液的量可以多于向乙試管滴入的量B.“搖勻”使酸性或堿性物質與試管中的血漿或蒸餾水充分混合,確保pH試紙檢測結果的精確性C.試驗結果是甲試管中血漿pH變更不明顯,乙試管中蒸餾水的pH變更明顯D.此試驗可證明血漿中有緩沖物質,pH恒定不變【解析】選A、D。試驗設計中要遵循等量原則,“等量”是比照試驗中對無關變量的要求,無關變量相同且相宜,才能保證明驗結果的牢靠,A錯誤;“搖勻”才能使酸性或堿性物質與試管中的血漿或蒸餾水充分混合,從而保證pH試紙檢測結果的精確性,B正確;由于血漿中含有酸堿緩沖物質,而蒸餾水中不含酸堿緩沖物質,所以試驗結果是甲試管中血漿pH變更不明顯,乙試管中蒸餾水的pH變更明顯,C正確;題述試驗可證明血漿中有緩沖物質,且具有肯定的緩沖作用,加入適量的HCl或NaOH后,pH變更不明顯,但不是恒定不變,D錯誤。2.(8分)(多選)如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Ⅱ、Ⅲ、Ⅳ表示能干脆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4種系統(或器官),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內環境與Ⅰ交換氣體只需通過肺泡壁即可完成B.①過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汲取,是體內血糖的主要來源C.②是重汲取作用,發生在腎臟的腎小管、集合管部位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能排出少量的水和無機鹽【解析】選B、C、D。Ⅰ是呼吸系統,內環境與呼吸系統交換氣體必需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A錯誤;①過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汲取,消化系統對食物的消化汲取是血糖的主要來源,B正確;②表示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汲取,C正確;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能排出少量的水和無機鹽,D正確。【試驗探究】3.(14分)為驗證血液中含有酸堿緩沖物質,做了如下試驗,請補充完整:(1)取4支試管,分別編號為1號、2號、3號、4號。(2)在4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的檸檬酸鈉溶液(抗凝劑),然后將等量的正常人的簇新血液注入1號和3號試管中,留意邊加邊攪拌,再向2號和4號試管中加入蒸餾水,加入量與血液量相等。(3)分別從1號和2號試管中取少量液體,測定pH并記錄。然后向1號和2號試管中加入等量的Na2CO3溶液,攪拌勻稱,再各取少量液體測定pH。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