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部編版歷史中考復習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下列關于我國古代文明成就的說法,正確的是:A、商朝時期已經出現(xiàn)了鐵制工具B、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道德經》和《莊子》等道家經典C、秦朝時期發(fā)明了造紙術D、東漢時期張衡發(fā)明了地動儀2、下列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要戰(zhàn)役,不屬于三大戰(zhàn)役的是:A、遼沈戰(zhàn)役B、淮海戰(zhàn)役C、百團大戰(zhàn)D、平津戰(zhàn)役3、題干: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統(tǒng)一,其中規(guī)定在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文字,這一舉措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中央集權B、促進各地經濟發(fā)展C、方便文化交流D、增強國防力量4、題干:唐太宗時期,科舉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以下哪項不是唐太宗時期科舉制度的特點:A、擴大了士人入仕途徑B、增加了進士、明經兩科C、設立了國子監(jiān)D、實行了九品中正制5、題干:下列關于商朝政治制度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商朝實行了世襲制B.商王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C.商朝設有專門的官職負責祭祀D.商朝的政治制度以“禪讓制”為基礎6、題干:下列關于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錯誤的是:A.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B.中央設有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級官職C.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縣的長官由中央任命D.皇帝的命令稱為“詔書”7、題干:以下關于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秦始皇通過戰(zhàn)爭統(tǒng)一了六國B.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了中央集權制度C.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修筑了長城來防御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D.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推行了法家思想,實行嚴刑峻法8、題干:以下關于唐朝開元盛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唐朝開元盛世時期,社會經濟繁榮,國力強盛B.唐朝開元盛世時期,實行了科舉制度,選拔人才C.唐朝開元盛世時期,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活躍在文壇D.唐朝開元盛世時期,唐玄宗下令禁止佛教傳教9、下列關于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絲綢之路起源于漢代,是連接中國與西方的重要陸上貿易通道。B.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今西安),終點是羅馬。C.絲綢之路沿途經過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D.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得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大量輸往歐洲。10、以下關于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民族工業(yè)在鴉片戰(zhàn)爭后迅速發(fā)展。B.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工業(yè)開始起步。C.一戰(zhàn)期間,由于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爭,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了發(fā)展。D.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11、【題干】下列關于商鞅變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廢除井田制,實行阡陌制B.重農抑商,獎勵軍功C.設立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D.實行連坐法,嚴厲打擊反抗12、【題干】下列關于“絲綢之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B.以長安為起點,向西延伸C.是古代東西方交通的陸上要道D.絲綢之路的開辟,始于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二、非選擇題(本部分有4大題,每大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孔子生而聰明,好學不倦。少時家貧,曾牧羊于野,學于師襄,后游學于周、魯、齊、衛(wèi)等國??鬃犹岢?、義、禮、智、信’五常,主張以德治民,反對暴政。孔子弟子眾多,有七十二賢人??鬃尤ナ篮?,其學說成為儒家學派的核心,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闭埥Y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請簡述孔子的主要思想。2、請列舉孔子弟子中的兩位賢人。3、請簡述孔子學說對后世的影響。第二題材料一:近代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愛國救亡運動此起彼伏。某年,一位著名思想家在《時務報》上發(fā)表了《變法通議》,主張變法自強,以挽救民族危亡。材料二:在民族危機面前,一位革命家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滿清統(tǒng)治。材料三:某次起義后,一位領導人表示:“此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革命火種已經播下,中國革命前途光明。”請根據(jù)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材料一中提到的《時務報》的主辦者是誰?他在《變法通議》中提出了哪些變法主張?2、材料二中提到的革命家的口號是誰提出的?他領導的這次起義叫什么名字?3、材料三中提到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影響?第三題閱讀材料:《資治通鑒》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全書共294卷,記載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末年(公元959年)的歷史,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的重要資料。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鑒》時,注重對歷史事件的客觀、真實記錄,力求為后人提供一部“信史”。(1)請簡要概括《資治通鑒》的編纂特點。(2)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的目的是什么?(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資治通鑒》對我國歷史研究的意義。第四題《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全書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共一百三十篇。1、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面臨著什么樣的困難?請簡要分析。2、簡述《史記》的主要特點。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史記》的歷史地位。2024年部編版歷史中考復習試卷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下列關于我國古代文明成就的說法,正確的是:A、商朝時期已經出現(xiàn)了鐵制工具B、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道德經》和《莊子》等道家經典C、秦朝時期發(fā)明了造紙術D、東漢時期張衡發(fā)明了地動儀答案:D解析:A選項錯誤,鐵器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B選項錯誤,《道德經》和《莊子》屬于道家經典,但它們的作者分別是老子和莊子,而非春秋戰(zhàn)國時期;C選項錯誤,造紙術的發(fā)明通常歸功于東漢時期的蔡倫;D選項正確,張衡在東漢時期發(fā)明了地動儀,可以檢測地震的方向。2、下列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要戰(zhàn)役,不屬于三大戰(zhàn)役的是:A、遼沈戰(zhàn)役B、淮海戰(zhàn)役C、百團大戰(zhàn)D、平津戰(zhàn)役答案:C解析:A選項的遼沈戰(zhàn)役、B選項的淮海戰(zhàn)役和D選項的平津戰(zhàn)役都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三次戰(zhàn)略決戰(zhàn);C選項的百團大戰(zhàn)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華北地區(qū)發(fā)起的一次大規(guī)模對日軍的進攻戰(zhàn)役,不屬于三大戰(zhàn)役。3、題干: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統(tǒng)一,其中規(guī)定在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文字,這一舉措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中央集權B、促進各地經濟發(fā)展C、方便文化交流D、增強國防力量答案:A解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統(tǒng)一文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戰(zhàn)國時期各地文字的差異,使得全國范圍內能夠統(tǒng)一使用同一種文字,便于中央政府對各地的管理和控制,從而加強中央集權。因此,選項A正確。4、題干:唐太宗時期,科舉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以下哪項不是唐太宗時期科舉制度的特點:A、擴大了士人入仕途徑B、增加了進士、明經兩科C、設立了國子監(jiān)D、實行了九品中正制答案:D解析:唐太宗時期,科舉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他擴大了士人入仕途徑,設立了國子監(jiān),增加了進士、明經兩科,使得更多的人有機會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而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選拔官員的制度,與唐太宗時期的科舉制度無關。因此,選項D不是唐太宗時期科舉制度的特點。5、題干:下列關于商朝政治制度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商朝實行了世襲制B.商王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C.商朝設有專門的官職負責祭祀D.商朝的政治制度以“禪讓制”為基礎答案:D解析:商朝的政治制度并非以“禪讓制”為基礎,而是以世襲制為基礎。在商朝,君位是世襲的,由商王傳給其子或近親。禪讓制是后來西周時期的一種傳位方式。因此,選項D描述不正確。其他選項A、B、C均符合商朝的政治制度特點。6、題干:下列關于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錯誤的是:A.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B.中央設有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級官職C.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縣的長官由中央任命D.皇帝的命令稱為“詔書”答案:D解析:在秦朝,皇帝的命令確實稱為“詔書”,這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一部分。因此,選項D描述是正確的。其他選項A、B、C也都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实蹞碛薪^對的權力,中央設有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級官職負責國家政務,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縣的長官由中央直接任命,以確保中央對地方的控制。7、題干:以下關于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秦始皇通過戰(zhàn)爭統(tǒng)一了六國B.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了中央集權制度C.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修筑了長城來防御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D.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推行了法家思想,實行嚴刑峻法答案:C解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修筑長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而不是僅限于少數(shù)民族。因此,C選項中的表述是不正確的。8、題干:以下關于唐朝開元盛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唐朝開元盛世時期,社會經濟繁榮,國力強盛B.唐朝開元盛世時期,實行了科舉制度,選拔人才C.唐朝開元盛世時期,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活躍在文壇D.唐朝開元盛世時期,唐玄宗下令禁止佛教傳教答案:D解析:唐朝開元盛世時期,唐玄宗并沒有下令禁止佛教傳教,相反,唐朝時期佛教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D選項中的表述是不正確的。其他選項均符合開元盛世的歷史特征。9、下列關于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絲綢之路起源于漢代,是連接中國與西方的重要陸上貿易通道。B.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今西安),終點是羅馬。C.絲綢之路沿途經過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D.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得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大量輸往歐洲。答案:D解析:絲綢之路的開通確實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但題目中的D選項描述不準確。絲綢之路使得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輸往西方,但并非是“大量”輸往歐洲,而是通過這條貿易通道逐漸傳播到歐洲。D選項過于絕對,因此是不正確的。其他選項A、B、C描述符合歷史事實。10、以下關于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民族工業(yè)在鴉片戰(zhàn)爭后迅速發(fā)展。B.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工業(yè)開始起步。C.一戰(zhàn)期間,由于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爭,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了發(fā)展。D.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答案:C解析:A選項錯誤,因為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工業(yè)起步緩慢;B選項錯誤,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工業(yè)開始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并非起步;D選項雖然正確,但不是題目所要求的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描述。C選項正確,一戰(zhàn)期間,由于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機遇。11、【題干】下列關于商鞅變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廢除井田制,實行阡陌制B.重農抑商,獎勵軍功C.設立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D.實行連坐法,嚴厲打擊反抗【答案】D【解析】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廢除井田制,實行阡陌制;重農抑商,獎勵軍功;設立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而連坐法是商鞅變法中的一個重要措施,但不是不正確的說法。因此,D選項為正確答案。12、【題干】下列關于“絲綢之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B.以長安為起點,向西延伸C.是古代東西方交通的陸上要道D.絲綢之路的開辟,始于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答案】D【解析】絲綢之路是指古代東西方交通的陸上要道,以長安為起點,向西延伸。絲綢之路的開辟,始于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這一說法是正確的。而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也是正確的。因此,D選項為不正確的說法,是正確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部分有4大題,每大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孔子生而聰明,好學不倦。少時家貧,曾牧羊于野,學于師襄,后游學于周、魯、齊、衛(wèi)等國??鬃犹岢省⒘x、禮、智、信’五常,主張以德治民,反對暴政。孔子弟子眾多,有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后,其學說成為儒家學派的核心,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闭埥Y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請簡述孔子的主要思想。答案:孔子主要思想包括仁、義、禮、智、信五常,主張以德治民,反對暴政。2、請列舉孔子弟子中的兩位賢人。答案:孔子弟子中的兩位賢人有顏回、曾子。3、請簡述孔子學說對后世的影響。答案:孔子學說對后世的影響包括:1)成為儒家學派的核心;2)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觀念的形成產生深遠影響;3)對后世政治、教育、文化等領域產生重要影響。第二題材料一:近代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愛國救亡運動此起彼伏。某年,一位著名思想家在《時務報》上發(fā)表了《變法通議》,主張變法自強,以挽救民族危亡。材料二:在民族危機面前,一位革命家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滿清統(tǒng)治。材料三:某次起義后,一位領導人表示:“此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革命火種已經播下,中國革命前途光明。”請根據(jù)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材料一中提到的《時務報》的主辦者是誰?他在《變法通議》中提出了哪些變法主張?答案:主辦者是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他提出了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興辦學校、選拔人才等變法主張。2、材料二中提到的革命家的口號是誰提出的?他領導的這次起義叫什么名字?答案:口號是孫中山提出的。他領導的這次起義叫做黃花崗起義。3、材料三中提到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影響?答案:它使革命火種播下,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斗爭信心,為后來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礎。第三題閱讀材料:《資治通鑒》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全書共294卷,記載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末年(公元959年)的歷史,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的重要資料。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鑒》時,注重對歷史事件的客觀、真實記錄,力求為后人提供一部“信史”。(1)請簡要概括《資治通鑒》的編纂特點。(2)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的目的是什么?(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資治通鑒》對我國歷史研究的意義。答案:(1)編纂特點:《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注重對歷史事件的客觀、真實記錄。(2)目的: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的目的是為后人提供一部“信史”,以便后人了解和研究我國古代歷史。(3)意義:《資治通鑒》記載了我國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末年的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放射源及生產裝置合作協(xié)議書
- 丙綸長絲紡絲機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軟件代理服務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大型機動客車車輪總成企業(yè)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基站測量儀器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同步配音控制設備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同步交流電動機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精裝書籍裝訂生產線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太陽能電池片生產設備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50401-223508
- 2025年電式混動車合作協(xié)議書
- 2023中國偏頭痛診斷與治療指南
- 水電站經營權承包合同3篇
- RoHS供應商環(huán)境稽核檢查表
- 2025中國華電集團限公司校招+社招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起重傷害應急預案培訓
- 手術室護士入科匯報
- 【MOOC】電視采訪報道-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精神科患者首次風險評估單
-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課件
- 跨學科實踐活動6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課件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2024)
- TDT1056-2019縣級國土調查生產成本定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