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月考復習2第四單元復習
教學目標1、能默寫要求背誦的古文。2、掌握課內古文知識。3、掌握課內現代文知識
溫故知新
上節課回顧:
授課內容
一、《紀念白求恩》
【知識梳理】
1.作者介紹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
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軍事家和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2.相關背景
白求恩,全名諾爾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
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產黨,1938
年來到中國參與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3.主要內容
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幫助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經歷,表達了對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
度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共產主義精神,并號
召全黨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4.中心句
每段中心句:
第一段:“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么精神
?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
端的熱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5.分段及段意
全文四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的要點是:
第一部分:贊揚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
第二部分:贊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贊揚自求恩同志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例題精講】
L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1)“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
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2)我和白求恩同志另見過一面,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
2.本文在句式表達上有什么特色?
【課堂練習】
(一)片段閱讀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
熱忱。②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③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
的。④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⑤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
不知道。⑥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⑦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
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⑧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
的精神所感動。⑨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
不為之感動。⑩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1.“無不為之感動”中的“之”指代什么?
2.文中正面介紹白求恩的句子是第句,側面介紹白求恩的句子是第句。
3.選段第⑧句話能否改為“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都佩服,都為他的精神所感動”?說說你的理解。
4.這段文字運用了哪種寫作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回答。
5.文中對白求恩有三種稱呼,“白求恩同志”“白求恩”“白求恩醫生”想一想這三種稱呼有什么分別。
(-)語段閱讀。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
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
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
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
個純粹的共產黨員o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
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每一個共
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1.文中畫線的句子運用雙重否定有什么作用?(4分)
2.選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醫生”三種稱呼,如果改用同一種稱呼好不好?為什
么?(4分)
3.這段文字批評了不少人對工作不負責任的態度,與白求恩同志形成鮮明對照;批評
了不少人對同志對人民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的態度,與白求恩同志形成
鮮明對照。(4分)
4.選段列舉了幾個反面事實進行對比,其作用是()(5分)
A.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從而有力地闡述和證明了論點。
B.突出了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思想,從而有力地闡述和證明了論點。
C.強調了向白求恩學習的必要性,從而有力地闡述和證明了論點。
D.明確了應該克服的缺點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從而有力地闡述和證明了論點。
5.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3分)
二、《植樹的牧羊人》
【知識梳理】
1.作者名片
讓?喬諾(1895—1970),生于法國普羅旺斯地區馬諾斯克市,法國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在第一次世
界大戰時曾當過步兵,在經歷慘烈場面后成為堅定的和平主義者。讓?喬諾的作品獲獎很多,部分作品被
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法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獲得法國榮譽勛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獲得
摩納哥王子獎,次年,入選為龔古.爾學院成員。他的作品風格多樣,很難被人歸類,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
家鄉和周邊地區一一阿爾卑斯山和普羅旺斯地區為背.景。
2.背景鏈接
《植樹的牧羊人》是法國作家讓?喬諾用23年時間為我們寫的震撼心靈的環保主題的故事,當這本書
送到出版商手里時,僅僅有7頁是打字機打出來的,其余全部是作家一筆一筆手寫的。畫家弗瑞德里克?拜
克花費了5年時間以熏瞎一只眼睛為代價來完成這部作品的繪畫。讓?喬諾于1953年應美國一本雜志專題
“你曾經見過的最非凡、難忘的人是誰?”的約稿而寫的。編輯收到這,部讓人震撼的故事后,調查得知在
普羅旺斯山區的小鎮巴農的養老院沒有死過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來。第二年在美國《Vogue》雜
志上發表,之后在十多個國家翻譯發表。《植樹的牧羊人》是讓?喬諾晚期的作品,是虛構的小說世界。雖
然是虛構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作出了貢獻。
3.主要內容
敘寫“我”三次造訪艾力澤?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選種、種樹的工作,使得荒山
變成了綠洲,給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勃勃生機。
4.主旨
《植樹的牧羊人》通過講述者“我”一段跨越四十年的回憶,講述了牧羊人用雙手把荒漠變成綠洲,
使萬人享受幸福生活而默默無聞種樹的故事,表達了牧羊人執著地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一一上帝如果賦予我
生命,我就應該去種樹,而最終人定勝天的思想,贊揚了他無私和給予.的奉獻精神,探尋了人類幸福的根
源以及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的問題。
5.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老人心存善念荒山苦植樹
第二部分:老人十年植樹已蔚然成林
第三部分:老人創造奇跡改變了環境
第四部分:老人健康長壽荒地成沃土
6.脈絡梳理
時間順序人物概況牧羊人的情況環境
初遇牧羊人在荒山上默默地牧羊,
自信、安靜、忠厚、養羊種樹荒地廢墟,沒有水
(1-12)選種、種樹。
改為養蜂,繼續種樹,而
再見牧羊人
身體硬朗、沉默寡言、養蜂種樹且種的樹品種逐漸增有三塊樹林
(13-18)
多。
最后一次相他種樹的初衷仍然沒有
87歲綠洲1,一萬多人居住
見(19—完)動搖,繼續種樹。
【例題精講】
(一)句子含義
1.“我才明白,人類除了毀滅,還可以創造”,這句話有什么深層含義?
2.“他不理會1939年的世界大戰,如同不理會1914年的世界大戰。”作者這樣有怎樣的言外之意?
(-)人物形象
1.他拿出一個袋子,從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著,一顆一顆仔細地挑選起來。過了一會兒,他挑出了一
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顆都很飽滿。接著,他按十個一堆把它們分開。他一邊數,一邊又把個兒小的,或者
有裂縫的揀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顆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來,我們就去睡了。
2.牧羊人讓我喝了水壺里的水,又帶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從一口深井里給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絲絲
的。
3.地板上沒有一點兒灰塵,獵槍也上過了油。
4.他的衣服扣子縫得結結實實,補丁的針腳也很細,幾乎看不出。
5.他決定,既然沒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動手種樹吧。
6.他停下來,用鐵棍在地上戳了一個坑,然后,他在坑里輕輕地放進一顆橡子,再仔細地埋上土。
7.“不曉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過管它是公有地,還是私有地,跟我種樹有什么關系?”這幾句話表達
了牧羊人怎樣的品格?
8.課文的4至7段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樣的方式來描寫牧羊人?概括說說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9.第五自然段中對老人進行了怎樣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三)語言賞析
1.在我眼里,他就像是這塊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2.狂風呼嘯著穿過破房子的縫隙,像一只饑餓的野獸發出的吼叫。
3.房頂很嚴實,一滴雨水也不漏。風吹在瓦上,發出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
4.選文第二段中,作者細致描寫“在無邊無際的荒野中”等環境,這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5.“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陽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無遮攔的高地上,風吹得人東倒西歪。狂風呼嘯著
穿過破房子的縫隙,像一只饑餓的野獸發出的吼叫。”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6.向遠處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霧,像地毯一樣,鋪在高原上。
7.這些白樺樹棵棵鮮嫩、挺拔,像筆直站立的少年一樣。
【課堂練習】
植樹的牧羊人
(法)讓?喬諾
想真正了解一個人,要長期觀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無私,不圖回報,還給這世界留下了許多,
那就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好人。
那是在1913年,我長途跋涉走進法國普洛旺斯高原,來到阿爾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這里海拔一
千二三百米,放眼望去,到處是荒地。光禿禿的山上,一棵樹也沒有。無邊無際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
終于來到一個廢棄的村莊前。一座尖塔傾圮的教堂,顯示這里曾經有人居住,但是現在卻毫無生命的跡象。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陽快要把人烤焦了。由于我的水在兩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飲用水。我原
本以為村子里應該有水井,找到時才發現,它早已干涸。
我繼續向前走了五個小時,到處是干旱的土地和雜草,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沒指望了。就在我爬
上一個山坡時,忽然看見遠處山谷似乎有人影,開始我還以為是棵枯樹,但不論怎樣我還是走了過去。原
來是一個牧羊人,他周圍還有一群綿羊,懶懶的臥在滾燙的山地上。牧羊人讓我喝了他水壺里的水,又帶
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從一口深井里汲水給我,井水甜絲絲的。他很少說話,獨自生活的人都這樣。但
可以感覺得出他是一個充滿自信、意志堅強的人。在我眼里,他就像這塊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他不住帳篷,而是住在一座結實的石頭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點一點地在這個荒涼的高地砌起的石
頭房子,屋頂很嚴實,風吹過屋頂的瓦片,發出仿佛浪花沖到岸邊拍打海岸的聲音。房間里收拾得很整潔,
餐具洗得干干凈凈,地板上沒有一點灰塵,獵槍剛上過油,爐子上還煮著一鍋熱湯。他的胡子剛剛刮過,
衣服也一針一線地仔細縫過,補丁針腳細密,幾乎看不出來。我們一起喝了熱湯,飯后,我遞上煙草袋,
他說他不抽煙。他的那條大狗也像主人一樣,安靜,忠厚,不張揚。不一會兒,他拿出一個小袋子,倒出
一堆橡實,然后一顆一顆仔細地揀著。我好奇地問:“你在做什么?”他回答:“我要選一百顆種子,明
天種。”他極其認真地把飽滿、無裂縫、個頭大的橡樹種子挑揀出來,十顆一堆的放好,全部弄好后,我
們就去睡了。
第二天清早,我請求他讓我在這里再住一個晚上,其實再待一天并非必要,我只是受了好奇心的驅使,
想要了解他更多一點兒,他痛快地答應了。我感覺沒有什么事能夠擾亂他的生活,他要趕著羊兒去吃草了。
出發前,他把昨夜精挑細選的橡實,連同袋子,浸到一桶水中,背著那桶水離開屋子。我發現他帶了一根
鐵棒,大概像拇指那么粗,一米半長。我們沿著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約兩百米。他停了下來,拿起鐵棒向
下戳了一個坑,輕輕放入一顆橡實,再仔細覆蓋上泥土。他一顆一顆耐心地種下橡實。我好奇地問:“這
個山坡是你的嗎”“不是。”“那么你曉得這是誰的土地嗎”“不曉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他一心一意
把一百顆橡樹都種了下去。
吃過午飯,他又開始選橡子。趁這個機會我刨根問底,才從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來,他一直這
樣一個人種著樹,已經種下了十萬顆橡樹。這其中只有兩萬顆發了芽,長成樹苗;而在這兩萬棵樹苗之中,
又只有一半能逃過干旱的氣候和野鼠的啃食,存活下來。他今年五十五歲,名叫艾爾則阿?布非耶,以前
在平地有一個自己的農莊,不幸的是他先失去兒子,接著妻子也去世了,他決定搬到高地。“為什么要辛
辛苦苦地種樹呢?"我問。他說,這塊高原因為沒有樹,就顯得沒有生機。反正他沒重要的事情做,那就
種樹吧,好給大地上帶來些生氣。
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別。第二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五年的軍旅生涯使我差不多忘記了“種
樹的牧羊人”。大戰結束后,我再度踏上那條通往高原的道路。這一帶乍看景象大致如昔,只是在沒有人
煙的村莊盡頭,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霧氣,像地毯一樣,鋪在高原上。我不由得想起他。我想,那一萬顆橡
樹應該已經長成一大片樹林了吧!在五年的戰亂里,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怎么生活?
事實上艾爾則阿?布非耶不但活著,身體甚至比以前更健朗了。現在他不再放羊,因為羊群會啃掉他
種的樹苗。戰爭沒有干擾他的生活,他一直在心無旁鷲地種樹。種橡樹,種山毛棒,還種白樺樹。1910年
種的橡樹現在已經十歲,長得比我都高,看起來壯觀極了。我實在說不出話,而他也還是沉默寡言。我們
就這樣靜靜地在他種的森林中轉悠了一整天。這片樹林分為三大塊,最大的一塊全長十一公里,最寬的地
方有三公里。這是從這個男人的雙手及心靈中創造出來的,沒有任何外界技術的支援。我明白了,人類除
了毀滅,還可以象上帝一樣創造。
牧羊人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這片一眼望不到邊的山毛棒就是證明,它們長得足足有我的肩膀這么
高了。那大片的橡樹也非常茂盛,不用再擔心被動物吃掉。他指著一片白樺林說,這是五年前種的。他把
樺樹苗全種到他認為地表濕潤的山谷,結果證實他是正確的,這些樺樹棵棵挺拔,像筆直站立的少年一樣,
蔚然成林。當我們回頭往村莊走時,途中一條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現在居然水流淙淙。這是種樹的連鎖
效應,這是我見過的最了不起的奇跡。
從1920年開始,我幾乎每年都去看望這位種樹的老人。我從沒見過他有任何懷疑或動搖,只是在執著
不懈地種樹,只有天知道這有多難!
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見到種樹的老人,那年他已八十七歲了。當我坐車進入高地踏上這條通往
荒原的路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樹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泉水又冒了出來,河水汩
汩地流入池塘,池塘邊還種了菩提樹。原先的廢墟上已修復成嶄新的房舍,周圍的菜圃與花園,井然混栽
著各式各樣的白菜、玫瑰、韭蔥、金魚草和秋牡丹。這里重新充滿了生機,變得富饒了。現在這里的人們
生活得幸福、舒適。一路上,我見到許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們的笑聲又開始在鄉村聚會上飄蕩。整個
高地煥然一新,散發出健康富裕的光芒。這一切都得歸功于艾爾則阿?布非耶。
每當我想到這位種樹的老人,靠一個人的體力與毅力,把這片荒漠變成了綠洲,我就覺得人的力量是
多么偉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樣的毅力,怎樣的無私,就從心底里對這位普通的牧羊人油
然升起無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1.認真閱讀選文,指出作者用什么順序記述故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2.根據文中直接描寫牧羊人的句段,概括說說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1)“在我眼里,他就像這塊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這句話有怎樣的寓意
(2)選文中作者用哪些話贊美牧羊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文章開頭說:“想真正了解一個人,要長期觀察他所做的事。”你認為文中哪些語句照應了這句話?從
全文內容看,牧羊人艾爾澤阿?布菲耶種了多少年的樹?
5.(1)選文第二段中,作者細致描寫“在無邊無際的荒野中”等環境,這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2)第九段中說“這是我見過的最了不起的奇跡”,句中“這”指什么?“奇跡”指什么?
6.請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任選一個)。
(1)“向遠處望去,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霧氣,像地毯一樣,鋪在高原上。”
(2)“這些白樺樹棵棵挺拔,像筆直站立的少年一樣,蔚然成林。”
三、《誡子書》
【知識梳理】
誡子書
選自《諸葛亮集》卷一(中華書局2009年版)。誡,告誡、勸勉。子,一般認為是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
瞻。書,書信。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周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
國君子之行,圄回修身,儉以養德。
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端。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
非快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達到遠大目標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增長才干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放縱懈怠振奮精神。勵,振奮輕薄浮躁與“寧靜”相對而言。險,輕薄。修養性情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馳,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
衰,沒有用處。
多不接世悲守叵回,|將復何及"
意思是,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來得及。
1.文學常識
(1)諸葛亮(181?234),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瑯坊郡陽都人。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
家,他出生于時代官宦家庭,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人稱“臥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2)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與學習的關系;不但講明了寧
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
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
身”,“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節儉的力量:“儉以養德”;有超脫的力量:“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則不
能勵精”;有性格的力量:“險躁則不能治性”;有惜時的力量:“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有想象的力量:“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有簡約的力量。這篇文章短短幾十字,傳遞出的訊息,比起長
篇大論,誡子效果好得多。
(3)本文論述了多層關系:學與靜、才與學、學與志。
(4)出自本文的成語:淡泊名利、寧靜致遠
(5)學習的最佳境界:淡泊寧靜
(6)舉例說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點:
例: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多用對偶句,句式整齊,節奏感強,文義周密深刻
2.按要求背默:
(1)文中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的句子:o
(2)文中強調苦學與成才關系的句子是:。
(3)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對兒子的教誨與期望的千古名句:。
(4)反映諸葛亮靜觀萬物、靜心思考和冷靜處世的思想及其心態的句子:o
(5)文中常被人們引做“志當存高遠”的兩句話是:非。
3.與諸葛亮有關的詩句或對聯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鵡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贊頌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對聯:
“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
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這副對聯僅用了短短的十個字,贊頌了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一生功績。所謂“兩
表”是指諸葛亮入川后為蜀漢大業所作的前、后兩個《出師表》;還“一對”是指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所作
的《隆中對》,在文中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例題精講】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夫君子之行()(2)儉以養德()
⑶非寧靜無以線匹()⑷淫慢則不能勵精()
⑸險躁則不能泡性()⑹多不談母()
2.翻譯下列句子。
⑴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⑵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3.用課文原句填空。
⑴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當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
(2)《誡子書》全文的中心論點是:,o
(3)《誡子書》中能表現“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課堂練習】
(甲)周公誡子
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日:“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
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
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
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乙)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o夫學須靜
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
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解釋下邊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非學無以廣才()
悲守窮官()又相天子()
2.解釋下邊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輕矣()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
夫君子之行()險躁則不能冶性()
3.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但中心內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
乙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①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②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5.乙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做“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
6.《誡子書》,作者在文中對兒子提出了怎樣的告誡?
7.談談你對“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這句話的理解。
8.你從這篇短文中得到了什么啟發?
【課后作業】
(-)《紀念白求恩》選段(共14分)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
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
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
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
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每一
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
很高明的。這對于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于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
好的教訓。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
到沒有。對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現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
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
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
人。
1.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這幾段文字的內容。(4分)
2.聯系選段,說說“純粹的共產黨員”具有怎樣的特點。(3分)
3.選文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都談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復,為什么?(4分)
4.毛澤東為什么說“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請結合選
文,簡單說明理由。(3分)
(二)(15分)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植樹的牧羊人(節選)
①想真正了解一個人,要長期觀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無私,不圖回報,還給這世界留下了許多,
那就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好人。
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進法國普洛旺斯地區,在游人稀少的阿爾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這里海拔
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處是荒他。光禿禿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長著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無邊無際
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終于來到一個廢棄的村莊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邊支起帳篷。以前一天晚上起,
就沒有水喝了。現在,我必須去找點兒水。我猜想,這里雖然成了廢墟,但是,像馬蜂窩一樣、一間挨一
間的房子周圍,總會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確實找到了一個泉眼,可惜已經干涸了。這里有五
六棟沒了屋頂的房子,任由風吹雨打。旁邊還有一座教堂,鐘樓也已經坍塌了。這一切,讓人能想象出當
時人們在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卻一點兒生氣也沒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陽快要把人烤焦了。
在毫無遮攔的高地上,風吹得人東倒西歪。狂風呼嘯著穿過破房子的縫隙,像一只饑餓的野獸發出吼叫。
我打消在這里過夜的念頭。...
③他不住帳篷,而是住在一座結實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點一■點地把一■座舊的房子修整成現在
的樣子的。房頂很嚴實,一滴雨水也不漏。風吹在瓦上,發出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房間里收拾得很整齊,
餐具洗得干干凈凈,地板上沒有一點兒灰塵獵槍也上過了油。爐子上,還款著一鍋熱騰膀的湯。看得出,
他剛剛制過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縫得結結實實,補丁的針腳也很細,幾乎看不出來。
④我們一起喝了熱湯。飯后,我要把煙袋道給他。可是,他回答說不吸煙。他的那條大狗也像主人一
樣,安靜,忠厚,不張揚。
⑤牧羊人拿出一個袋子,從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著,一顆一穎仔細挑選起來。他要把好
的橡子和壞的橡子分開。我抽著煙,想幫他挑。但他說不用我忙。看他挑得那么認真,那么仔細,我也就
不再堅持了。這就是我們所有的交流。過會兒,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顆都很飽滿。接著,他按
十個一堆把它們分開他一邊數,一邊又把個兒小的,或者有裂縫的揀了出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同期內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問題
- 《項目管理流程優化》課件
- 天津藝術職業學院《影視音樂欣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授權貸款借款合同協議
- 2025機械設備采購合同書模板
- 2025至2031年中國健美繃褲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不銹軸承圓鋼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模擬訓練
- 鐵路土石清運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鹽漬海帶絲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老人孤獨的護理措施
- 2024年03月湖南省韶山思政教育實踐中心2024年招考5名合同聘用制教師筆試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薈萃)答案帶詳解附后
- 心臟瓣膜疾病一病一品
- 2024-2025年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卷及答案
- YS-T 3038-2020 黃金生產用顆粒活性炭
- 新生兒低蛋白血癥指南課件
- 四川省宜賓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監測英語試題
- 電力各種材料重量表總
- 班級管理課件:班級文化管理
- 門窗工程工作總結報告
- (完整文檔版)CRF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