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模擬考初三科學試卷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密封區內填寫校名、班級、學號、姓名、試場號、座位號。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5.本試卷g取10N/kg。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1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科學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5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建蘭中學食堂每日為學生準備不同的營養餐,其中早餐的建議食譜為: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適量的饅頭或面條、適量的蔬菜水果,鹵牛肉數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吃雞蛋主要補充蛋白質 B.吃饅頭、面條主要補充糖類物質C.吃蔬菜、水果主要補充維生素 D.吃鹵牛肉主要補充脂肪【答案】D【解析】【分析】合理營養的基本要求是攝入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種類、數量應與人體的實際需要相符合,以維持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修復組織等基本生命活動。【詳解】A.雞蛋里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修復和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A正確。B.饅頭、面條富含糖類,吃饅頭、面條主要補充糖類物質,為人體提供能量,B正確。C.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常吃有益健康,C正確。D.牛肉富含蛋白質,吃鹵牛肉主要補充蛋白質,D錯誤。故選D。2.下列實驗用品中,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玻璃燒杯 B.鐵架臺 C.橡膠塞 D.蒸發皿【答案】C【解析】【詳解】A、玻璃是無機材料,不是有機合成材料,故錯誤;B、鐵架臺是由金屬材料制成,故錯誤;C、橡膠塞是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故正確;D、蒸發皿是由泥土燒制而成的,是由無機非金屬材料,故錯誤。故選C。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稀釋濃硫酸B.配制氯化鈉溶液C.檢查裝置氣密性D.測定溶液的pH【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配制氯化鈉溶液應在燒杯中進行,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D、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防止污染待測液,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選C.考點:濃硫酸的性質及濃硫酸的稀釋;物質的溶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溶液的酸堿度測定.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4.下列實驗現象記錄錯誤的是()A.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鐵釘表面附上紫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B.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C.將一氧化碳通入灼熱的氧化鐵中,紅棕色粉末逐漸變為黑色,該反應是置換反應D.將燒堿放在空氣中一會兒,會出現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的現象【答案】C【解析】【詳解】A、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鐵釘表面附上紫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說法正確;B、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說法正確。C、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將一氧化碳通入灼熱的氧化鐵中,紅棕色粉末逐漸變為黑色,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說法錯誤;D、將燒堿放在空氣中一會兒,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潮解,會出現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的現象,說法正確。故選C。5.金屬Ti(鈦)是一種具有許多優良性能的較為昂貴的金屬,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探究Ti、Mg、Cu的活動性順序。他們在相同溫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種金屬薄片,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濃度足量稀鹽酸中,觀察現象如下:金屬TiMgCu金屬表面現象放出氣泡速度緩慢放出氣泡速度快無變化下列有關三種金屬的說法正確的是:()A.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Ti、Mg、CuB.若Ti粉中混有Mg,提純Ti時可用稀鹽酸除去MgC.用Ti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Cu是工業制取Cu的很好途徑D.溫度、金屬表面積、鹽酸濃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反應速率【答案】D【解析】【詳解】A.根據實驗中的現象,Mg和鹽酸反應最劇烈,金屬活動性最強,Ti能和鹽酸反應,但反應沒有鎂劇烈,沒有鎂活潑,而Cu不能和鹽酸反應,說明Cu最不活潑,因此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Mg、Ti、Cu,選項A不正確;B.從實驗中已知,Ti粉中混有Mg,如果提純Ti時用稀鹽酸除去Mg,Ti也能和鹽酸反應,不符合除雜原則,選項B不正確;C.因為金屬Ti(鈦)是一種較為昂貴的金屬,如果用Ti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Cu,從經濟角度很不合算,選項C不正確;D.金屬和酸反應時,溫度越高,反應速度就越快,金屬表面積越大,反應速度就越快,鹽酸濃度越大,反應速度也越快,因此溫度、金屬表面積、鹽酸濃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反應速率,選項D正確;故選D。6.硝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業上常利用二氧化氮溶于水來制取硝酸,其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乙是氧化物B.丁是一種大氣污染物C.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2:1D.該化學反應中氮元素呈現了三種化合價【答案】C【解析】【分析】由圖可知,甲為NO2、乙為H2O、丙為HNO3、丁為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詳解】A、氧化物是指含有兩種元素,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該選項說法正確;B、NO有毒,會污染空氣,屬于大氣污染物,該選項說法正確;C、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3:1,該選項說法錯誤;D、NO2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氮元素化合物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x+(2)×2=0,解得x=+4,同理可得,HNO3中氮元素化合價為+5價,NO中氮元素化合價為+2價,則氮元素呈現了三種化合價,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7.小明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比較花生仁等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將溫度計直接接觸試管底部 B.溫度不再升高時記錄水溫度C.待水完全沸騰時移開燃燒匙 D.直接放入一整粒花生仁燃燒【答案】B【解析】【詳解】A.溫度計直接接觸試管底部,會導致溫度計示數偏低,故A錯誤。B.相同的水溫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燒釋放的能量越多,所以溫度不再升高時記錄水溫度,故B正確。C.該實驗需要溫度不再升高時,才能移開燃燒匙,而不是待水完全沸騰,故C錯誤。D.實驗時需要將花生仁切碎,這樣有利于充分燃燒,使實驗更準確,故D錯誤。故選B。8.如圖為物質轉化關系,其中“→”表示某種物質可一步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則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對應“轉化關系”的是A.H2O2、O2、H2OB.NaOH、NaCl、NaNO3C.CuO、Cu、Cu(NO3)2D.Na2CO3、CO2、CaCO3【答案】B【解析】【詳解】A.過氧化氫可分解為水和氧氣,氧氣可與氫氣生成水,水可電解生成氧氣,甲為過氧化氫,乙為氧氣,丙為水,符合轉化關系,A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可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也可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鈉和水,氯化鈉可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而硝酸鈉與某物質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鈉和硝酸鹽,鈉鹽和硝酸鹽不會形成沉淀,因此該反應不能實現,甲為氫氧化鈉,乙為氯化鈉,丙為硝酸鈉,不符合轉化關系,B符合題意。C.氧化銅可與碳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銅單質和二氧化碳,氧化銅可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和水,銅可與硝酸銀發生置換反應生成銀單質和硝酸銅,硝酸銅可與鐵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單質,甲為氧化銅,乙為銅,丙為硝酸銅,符合轉化關系,C不符合題意。D.碳酸鈉可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也可與氯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鈉和碳酸鈣沉淀,二氧化碳可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碳酸鈣可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甲為碳酸鈉、乙為二氧化碳、丙為碳酸鈣,符合轉化關系,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9.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B.物體的內能減少,它的溫度一定降低C.0℃的冰和0℃的水內能相等D.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但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單位也不同【答案】A【解析】【詳解】A.內能只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所以物體可以將熱量從內能小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故A正確;B.物體的內能減少,它的溫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水結冰時,內能減少,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C.0℃的冰和水狀態不同,如果質量相同,冰的內能小于水;如果質量不相同,內能無法比較,故C錯誤;D.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功和熱量雖然是不同的物理量,但單位相同,都是焦耳,故D錯誤。故選A。10.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吉祥物飛飛在如圖運動項目中,沒有對物體做功的是()A.挺舉杠鈴的過程 B.滑動船槳的過程C.拋出籃球后的過程 D.將弓拉彎的過程【答案】C【解析】【詳解】A.運動員挺舉杠鈴的過程,運動員給杠鈴施加了力的作用,杠鈴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所以運動員對杠鈴做了功,故A不符合題意;B.滑動船漿的過程,運動員給船槳施加了力的作用,船槳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所以運動員對船槳做了功,故B不符合題意;C.拋出籃球后的過程,籃球靠慣性運動,所以拋力對籃球不再做功,故C符合題意;D.運動員將弓拉彎的過程,運動員給弓施加了力的作用,弓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所以運動員對弓做了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溶于水,滴加酚酞試液B檢驗氧氣已經收集滿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現象C鑒別氫氣和甲烷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D除去氮氣中混有的少量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粉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詳解】A、變質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均顯堿性,均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不能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均會出現水霧,不能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粉時可與銅發生反應生成氧化銅,而氮氣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D。12.如圖描述生物體內的物質變化,a、b表示物質,M表示相應結構,則說法正確()A.若M為小腸處毛細血管網,則b內流含營養物質豐富的動脈血,血液流回右心房B.若M為肺部毛細血管網,則b內流營養物質減少的靜脈血,血液流回右心房C.若a為肺靜脈,b為肺動脈,則M一定是肺部毛細血管D.若a為有機物和氧氣,b為二氧化碳和水,則M可能為腦細胞【答案】D【解析】【分析】(1)血液流動的方向:動脈→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靜脈。(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含有線粒體。線粒體則可使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通過復雜的變化,將其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詳解】A.若M為小腸處毛細血管網,則b內流營養物質增多的靜脈血,血液流回右心房,A錯誤。B.若M為肺部毛細血管網,則b內流氧氣增多的動脈血,血液流回左心房,B錯誤。C.根據血液流動方向(箭頭)可知,若a為肺動脈,b為肺靜脈,則M表示肺部毛細血管,C錯誤。D.呼吸作用的表達式: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若a為有機物和氧氣,b為二氧化碳和水,則M表示腦細胞,D正確。故選D。13.如圖所示是使用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動力最小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詳解】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狀況下。A.圖示是一個定滑輪,則拉力F1=GB.圖中為斜面,由功的原理可知F1×4m=G×2m可得C.這是動滑輪的特殊使用方法,物體掛在動滑輪一側繩子上,拉動滑輪的輪軸,此時拉力F3=2GD.由圖可知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4×l4=G×lG則拉力比較可知,所需動力最小的是F4,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4.電動自行車輕便、無污染,充電一次可以行駛幾十公里,很受人們喜愛。如圖,電動自行車在平直公路由A勻速行駛至B后,又沿上坡勻速行駛至C,則該電動自行車()A.充電時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儲存在蓄電池中B.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機械能不斷減少C.沿上坡勻速行駛時,牽引力大于摩擦力D.在上坡行駛時只具有動能【答案】C【解析】【詳解】A.充電時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蓄電池中,故A不符合題意;B.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所以機械能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C.沿上坡勻速行駛時,自行車受到重力、支持力、牽引力、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不是平衡力,牽引力和摩擦力也不是平衡力,牽引力等于摩擦力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所以牽引力大于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D.在上坡行駛時具有動能,也具有重力勢能。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5.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后,滑片P從a端移動到b端,電流表示數I與電壓表示數U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電源的電壓為6VB.電路的最大總功率為3.6WC.R消耗的電功率先變大后變小,最大功率為0.9WD.滑片位于中點位置時候滑動變阻器的功率為0.8W【答案】D【解析】【詳解】由圖甲知道,兩電阻串聯,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A.當滑片位于a端時,接入電路的電阻為0Ω,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路中的電流最大,由圖像可知,Ia=0.6A,由I=可得,電源的電壓U=IaR1=0.6A×R1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電壓表的示數最大,由圖像可知,Ib=0.2A,Ub=4V,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電源的電壓U=IbR1+Ub=02A×R1+4V因電源的電壓不變,所以0.6A×R1=0.2A×R1+4V解得:R1=10Ω,電源的電壓U=IaR1=0.6A×10Ω=6V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電路最大總功率P最大=UIa=6V×0.6A=3.6W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電路中的電流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當R2=10Ω時當R2=0Ω時,Pa=0W,當R2=20Ω時,綜上可知,滑片P從a端移動到b端,R2消耗的電功率先變大后變小,最大功率為0.9W,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由C知,滑片位于中點位置時,即當R2=10Ω時,滑動變阻器的功率為0.9W,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二、填空題(本大題每空2分、共40分)16.如圖所示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物質,A、B表示相關生理過程,I、Ⅱ表示腎單位的兩個組成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最終分解為物質a被人體吸收,則物質a是___________,參與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種。(2)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過程屬于人體新陳代謝中的___________(填“同化”或“異化”)作用。(3)醫生在給某人做尿常規檢查時發現紅細胞數量偏多,如果該病人患有腎病,則可能是圖中過程___________(填“A”或“B”)發生異常所致。(4)小王是A型血。如果只考慮ABO血型系統,當他需要大量輸血時,應給他輸入血型為___________(選填“A”“B”“O”“AB”)型。【答案】①.葡萄糖②.三##3③.同化④.A⑤.A【解析】【分析】(1)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各種營養物質在小腸等處被吸收后,隨著內壁血管中的血液運往全身。(2)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3)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及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題圖中:a是葡萄糖,b是氧氣,c是二氧化碳;A表示腎小球及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B表示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Ⅰ是腎小囊,Ⅱ是腎小管。【詳解】(1)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因此,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參與淀粉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和腸液三種。(2)新陳代謝是指生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變過程,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兩個方面的內容。同化作用是指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或能量儲存的過程,異化作用是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排出廢物的過程,可見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屬于同化作用。(3)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尿液中檢測出較多的紅細胞,可能是腎小球病變導致的腎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A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發生異常。(4)一般來說,輸血時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所以小王的血型是A型,只考慮ABO血型系統,當他需要大量輸血時,應給他輸入的血型為A型。17.如圖甲所示,過山車從A點出發,先后經過B、C、D、E四點;圖乙是過山車在B、C、D、E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示意圖。回答:(1)B點的重力勢能__________E點的動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在整個過程中,過山車的機械能大小是__________(填“變化”或“不變”)的。【答案】①.等于②.變化【解析】【詳解】(1)[1]根據圖乙可知,B點重力勢能的條形圖高度與E點動能的條形圖高度相等,即二者大小相等,即B點的重力勢能等于E點的動能。(2)[2]B點的重力勢能等于E點的動能,但是B點的動能不為零,而E點的重力勢能為零,過山車的機械能等于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則B點的機械能大于E點的機械能,從山車從B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機械能減少,即它的機械能是變化的。18.如圖所示,為兩個光滑的圓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連接的裝置。將質量為m的物體從左側圓弧槽A點由靜止釋放,最高到達右側圓弧槽B點處,其中A、B兩點距離水平面的高度分別為H、h。(忽略空氣阻力)(1)物體從A點滑到水平面時,重力所做的功為___________;(2)物體從A點滑到B點的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轉化為物體內能的效率為,則物體到達B點時溫度升高了___________。(物體比熱容用c表示)【答案】①.mgH②.【解析】【詳解】(1)[1]質量為m的物體的重力為G=mg,物體從A點滑到水平面時,重力所做的功W=GH=mgH(2)[2]A、B兩點距離水平面的高度分別為H、h,物體從A點滑到B點的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機械能轉化為物體內能的效率為η,則物體增加的內能(吸收的熱量)物體到達B點時溫度升高了19.草酸亞鐵晶體()可作為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原料,它是一種淺黃色固體,難溶于水,受熱易分解,被投入到杭州亞運會電動車鋰電池的生產中。(1)從物質分類角度判斷,草酸亞鐵晶體是一種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草酸亞鐵晶體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3)草酸亞鐵晶體受熱易分解,這屬于草酸亞鐵晶體的______(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答案】①.純凈物②.1:4③.化學性質【解析】【詳解】(1)草酸亞鐵晶體由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故填:純凈物。(2)草酸亞鐵晶體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6×6)=1:4,故填:1:4。(3)草酸亞鐵晶體受熱易分解,說明草酸亞鐵晶體具有熱不穩定性,這屬于草酸亞鐵晶體的化學性質,故填:化學性質。20.氯化鎂粉末中混有少量雜質,項目化學習小組同學為除去氯化鎂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氯化鈉和硫酸鉀,根據將所需物質先轉化為中間物質,再將中間物質轉化為所需物質的方法,設計流程如下。(1)寫出濾渣A的物質名稱___________。(2)濾液B中一定含有的陰離子是___________。(3)步驟③中乙溶液是___________。【答案】①.硫酸鋇②.氯離子##Cl③.稀鹽酸##HCl【解析】【詳解】(1)加足量的水溶解后,氯化鋇能與硫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鉀,故濾渣A的物質名稱是硫酸鋇;(2)濾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鎂、氯化鉀、氯化鈉,可能含有硫酸鉀或氯化鋇的一種,則濾液B中一定含有的陰離子是氯離子;(3)氯化鎂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鈉、硫酸鉀或氯化鋇不能,則濾渣D是氫氧化鎂,氫氧化鎂難溶于水,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則步驟③中乙溶液是稀鹽酸。21.單位質量的氣體物質,在體積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該氣體的定容比熱,已知氦氣的定容比熱為。如圖所示,質量為0.02kg的氦氣被密封在圓柱形氣缸內,氣缸內氦氣氣壓與外界大氣壓相同。用力把活塞AB固定,當氦氣的溫度從20℃升高到30℃時,氦氣吸收的熱量是______J。撤去力,氦氣推動活塞,此時瓶內氦氣內能______(填“增大”或“減小’),這一過程的能量轉化形式與四沖程汽油機的______沖程相同。【答案】①.②.減小③.做功【解析】【詳解】[1]單位質量的氣體物質,在體積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升高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該氣體的定容比熱,則氦氣吸收的熱量[2][3]撤去力,氦氣推動活塞做功,即氦氣對外做功,氦氣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能量轉化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四沖程汽油機中,做功沖程的能量轉化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所以,此過程與四沖程汽油機的做功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22.課外探究時,某興趣小組同學選擇了“金屬和酸反應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課題。(1)其他條件相同,不同金屬與相同質量分數的鹽酸反應,反應的快慢不同。取質量相等的鎂片、鋅片、鐵片中的兩種金屬,分別放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鹽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曲線如圖甲所示。則曲線A對應的金屬與稀鹽酸反應后生成的鹽的名稱是___________。(2)其他條件相同時,顆粒大小不同的同種金屬與相同質量分數的鹽酸反應,反應的快慢不同。取相同的鋅粉和鋅片,分別放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鹽酸中,鋅粉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曲線如圖乙所示,請在答題卡的該圖上用實線補畫出鋅片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曲線。___________【答案】①.氯化亞鐵②.【解析】【詳解】(1)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知鎂的活動性比鋅強,鋅的活動性比鐵強,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每24份質量鎂能生成2份質量氫氣,每56份質量鐵能生成2份質量氫氣,每65份質量鋅能生成2份質量氫氣,取質量相等的鎂片、鐵片和鋅片,分別放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鹽酸中時,鎂產生的氫氣最多,鋅生成的氫氣量最少,因此鎂反應的特點是“快而多”,坐標中沒有體現出來鎂的坐標;鋅和鐵對比,可知鋅反應的特點是快而少,所以B是鋅,A是鐵,鐵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亞鐵和氫氣。故答案為:氯化亞鐵;(2)其他條件相同,顆粒大小不同的同種金屬與相同質量分數的鹽酸反應,因此鋅粉比鋅片反應的速率快,但由于兩種金屬的質量相等,因此最終產生的氫氣也相等,鋅片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曲線如圖:。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0分,每空2分)23.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N、P、K元素。某學習小組開展了配制“無土營養液”的項目化學習。(1)甲、乙兩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如下,請根據下列量表給兩組打分,得分較高的是______組。甲:KCl、K2CO3、CaCl2乙:KNO3、Ca(NO3)2、KCl序號評價標準分值1營養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種可加1分(同種只加1分)3分2組內物質均能共存,不發生化學反應,發生一個扣1分2分(2)現有一瓶無色營養液,可能由碳酸鉀、硝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鉀,請你設計種簡單的檢驗方案:______。(3)“蘭苑農田”新種植了一批植物,某個班級同學種植了番茄,為了提高果實產量,他們可以施加含有______(填元素符號)元素的肥料。【答案】①.乙②.去少量無色營養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稀鹽酸(或稀硫酸),若有氣泡生成,則其中含有碳酸鉀,否則不含③.P【解析】【詳解】(1)甲組配制的無營養液主要成分為:KCl、K2CO3、CaCl2只含有鉀元素,且碳酸鉀和氯化鈣能反應,加1分扣1分,得0分;乙組配制的無土營養液主要成分為:KNO3、Ca(NO3)2、KCl,含有鉀、氮兩種元素,且組內物質均能共存,加2分扣0分,得2分;則得分較高的是乙組;(2)現有一種無色營養液,可能由碳酸鉀、硝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稀鹽酸和碳酸鉀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會有氣泡產生,稀鹽酸和硝酸鉀、氯化鉀不反應,則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鉀,可以加入稀鹽酸(或稀硫酸)進行檢驗;(3)為了提高產量,可以適當多施磷肥(元素符號為P),促進番茄果實的成熟。24.小柯探究pH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其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組別ABC試管中依次加入物質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1mL鹽酸溶液1mL蒸餾水1mL氫氧化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水浴10分鐘37℃37℃37℃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現象變藍不變藍不變藍(1)B組實驗不變藍的原因是___________。小柯觀察到C組也不變藍,認為氫氧化鈉對酶的活性沒有影響。老師提示他:“氫氧化鈉會影響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C組沒變藍?小柯進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猜想一:氫氧化鈉變質。猜想二:氫氧化鈉與碘發生了化學反應。(2)小柯按圖甲實驗,看到溶液變紅,認為氫氧化鈉沒有變質。小常認為他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小常的建議下,小柯按圖乙實驗,溶液中沒有沉淀產生,從而排除了猜想一、(3)在原來C組實驗基礎上,只要繼續___________(寫出操作和現象),就可以證明猜想二正確。【答案】(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2)變質產生的碳酸鈉也能使酚酞變紅(3)滴加碘液直到出現藍色【解析】【小問1詳解】B組實驗不變藍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沒有發生淀粉和碘的作用,因而不變藍;【小問2詳解】氫氧化鈉變質是因為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而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溶液都呈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小問3詳解】滴加碘液開始沒有變藍,繼續滴加碘液一段時間后出現藍色,說明開始滴加的碘液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的碘液與淀粉作用出現變藍的現象。25.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參觀完軍事博物館里因鋁熱反應被燒熔在一起的鋼盔、武器后,對鋁熱反應原理產生了興趣,并對鋁熱劑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查閱資料】①鋁熱劑是鋁粉和難熔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最常見的組合是鐵鋁熱劑;②鋁可以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反應過程中有氫氣生成;③鋁熱反應能得到新的金屬單質和金屬氧化物;④四氧化三鐵能被磁鐵吸引,氧化鐵、氧化亞鐵均不能被磁鐵吸引。【提出問題】鐵鋁熱劑中鐵的氧化物是什么?【作出猜想】甲:Fe2O3;乙:Fe3O4;丙:Fe2O3、Fe3O4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步驟1:取一定量的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氣泡,部分固體溶解鐵的氧化物為Fe2O3步驟2:將步驟1中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取少量烘干后的濾渣研碎,用磁鐵充分吸引濾渣不能被吸引【討論交流】步驟1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而不加稀鹽酸或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質疑】有同學認為上述實驗結論不嚴謹,鋁熱劑中可能還含有FeO。于是設計圖1所示的裝置,進一步探究驗證鐵的氧化物(實驗前先通入一段時間氮氣,排盡裝置內的空氣)。【數據記錄與處理】取步驟2中的濾渣m克在A裝置中充分反應后,測A裝置中的質量。確定鐵鋁熱劑中鐵的氧化物只有Fe2O3,則裝置A將減少___________g(用含m的式子表示)。【拓展遷移】鋁熱劑樣品在高溫下發生鋁熱反應,其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答案】①.防止除去鋁的同時除去鐵的氧化物②.0.3m③.2Al+Fe2O3Al2O3+2Fe【解析】【詳解】討論交流:根據“鋁可以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反應過程中有氫氣生成”可知,鋁可以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鐵的氧化物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鋁和鐵的氧化物都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故步驟1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而不加稀鹽酸或稀硫酸的目的是防止除去鋁的同時除去鐵的氧化物;數據處理:根據步驟2中的濾渣mg在A裝置中充分反應后,A裝置中質量減少的質量是氧化鐵中的氧元素質量,根據題意可得減少的質量是;拓展遷移:鋁熱劑樣品在高溫下發生鋁熱反應,即鋁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鋁和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Fe2O3Al2O3+2Fe。26.小凡同學在“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裝置圖如圖所示。(1)在探究定滑輪時,照圖乙操作,覺得讀數不方便,于是把測力計倒過來,即測力計吊環系在拉繩上,用手拉掛鉤,測力計的示數會__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實驗次數物重G/N測力計的示數F/N11.000.6521.500.9032.001.15(2)在探究動滑輪時,照圖丙操作,記錄數據如上表,分析數據發現,測力計的示數F大于物重G的一半,與課本結論存在差異,其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①.變小②.動滑輪有重力【解析】【詳解】(1)[1]測力計倒過來使用時,彈簧測力計受力情況是:受到繩子向上的拉力,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的向下拉力。這時測力計測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繩子自由端的拉力與測力計的重力之差。所以在勻速拉動時,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知道,實驗會造成測量值會小于鉤碼的重力。(2)[2]人在提升重物時把動滑輪也提起了,所以動滑輪本身的重力是存在差異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轉軸之間有摩擦,繩也有一定重力,也導致拉力增大。27.在“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中,電源電壓6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V。(1)請在圖甲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電路連接;_____(2)閉合開關,在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一端緩慢移到另一端的過程中,發現電壓表示數U與滑片移動距離x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電壓調節非常不方便,這是由于選用了以下提供的___________(填“A”或“B”)滑動變阻器。可供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A(阻值范圍0~500Ω,滑片行程10cm),滑動變阻器B(阻值范圍0~50Ω,滑片行程10cm)。(3)換用另一個滑動變阻器并接通電路后,移動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為3.8V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額定功率為___________W。(4)實驗完成后同學們在老師的提醒下結合如圖丁所示的電路圖進行了誤差分析:因實驗中實際提供的電壓表內阻并非無窮大且在測量時有明顯的電流通過,會造成電流表讀數與燈泡的實際電流有偏差,從而導致實驗中燈泡額定功率的測量值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答案】①.②.A③.1.9④.大于【解析】【詳解】(1)[1]變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電路中與燈串聯,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V,故電壓表選用大量程與燈并聯,如下圖(2)[2]由圖乙知道,滑片移動時燈泡兩端電壓的變化開始很不明顯,說明滑動變阻器選擇阻值較大,選擇的是A。(3)[3]圖丙中,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電流表示數為0.5A,燈的額定功率為(4)[4]電壓表與燈并聯,電壓表測量的電壓是準確的,因實驗中實際提供的電壓表內阻并非無窮大且在測量時有明顯的電流通過,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會造成電流表所測電流大于燈泡中的實際電流,根據P=UI,從而導致實驗中燈泡額定功率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四、解答題(28題、29題各8分,30題、32題各7分、31題6分,33題9分,共45分)28.如圖甲某同學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發生反應,圖乙是該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畫出乙圖右邊反應后的微觀粒子模型。___________(2)該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3)如圖丙所示是稀鹽酸與40克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溶液的pH隨加入溶液的質量m的變化關系圖。該同學借助無色酚酞試液觀察反應進程,當反應所得的溶液恰好為7時,請問此時反應掉質量分數為3.65%的鹽酸多少克?___________【答案】①.②.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③.設:反應掉質量分數為3.65%的鹽酸為x。x=50g。答:反應掉質量分數為3.65%的鹽酸為50g。【解析】【詳解】(1)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完全反應后溶液中存在鈉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反應后的微觀粒子模型如圖:;(2)該反應過程中消耗了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了水分子,鈉離子和氯離子沒有發生改變,其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3)詳見答案。29.如圖甲為輕質梯子,小金將梯子靠在墻上,爬至梯子中點B,手捧所需物體,此時墻壁對梯子的支撐力F如圖所示。已知CD長度為3m,AD長度為1m,不計墻壁對梯子的摩擦力。(1)以A為支點,作出力F的力臂。(2)小金質量為45kg,物體質量為3kg,求墻壁對梯子的支撐力加F為多少牛?(3)小金取到物體后,勻速往下走的過程中,墻壁對梯子的支撐加F大小如何變化,請列式分析。【答案】(1);(2)80N;(3)支撐力F逐漸變小【解析】【詳解】解:(1)過A點,作支撐力F的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即為作出力F的力臂,如圖所示:(2)小金質量為45kg,物體質量為3kg,小金的總重力為G
=mg=(45kg+3kg)
×10N/kg=480N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L=GL2
解得墻壁對梯子的支撐力F為(3)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L1=GL2:可知。小金取到物體后,勻速往下走的過程中,L2逐漸變小,而總重力和動力臂都不變,所以支撐力F逐漸變小。答:(1)見解析;(2)墻壁對梯子的支撐力F為80N;(3)支撐力F逐漸變小。30.我們食用的大米和面粉是對谷和麥進行一定的加工而生產出來的。事實上,越靠近稻谷或小麥表面,營養越豐富。如果“過度加工”,多余刨去的米、面成為飼料或其他工業原料,不僅損失糧食,而且增加電能消耗。材料一:從小麥提取食用面粉,加工精細程度越高,麥粒表面磨去越多,最終加工成的面粉等級越高。(注:圖中三種面粉,特一粉等級最高,標準粉等級最低)材料二:鎘、汞等有害金屬可能通過空氣和水進入土壤,污染稻米。如果人體攝入鎘過量,會在腎臟積累,嚴重的會造成腎衰竭,同時對骨骼造成不良影響。國際權威機構建議:一個質量為60kg的成年人,每天的鎘攝入量不應超過60μg。(1)大米、面粉的主要營養成分是______。(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加工精細程度越高,營養損失越多B.材料中的鐵、鎘、汞是指元素C.食物纖維不能提供能量,它對人體沒有好處D.特一粉中維生素E的含量比標準粉高(3)某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大米進行例行抽檢,其中一份樣品的鎘含量是每千克大米中含鎘0.25mg。如果一個60kg的成年人每天攝入該大米200g,請通過計算說明,該成年人鎘攝入量是否超過國際權威機構建議值?______【答案】①.淀粉②.AB③.未超過【解析】【分析】食物的營養成分包括:水、無機鹽、維生素、淀粉、蛋白質、脂肪。不同的食物所包含的營養物質不同。【詳解】(1)大米、面粉的主要營養成分就是淀粉;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2)由材料二可知:加工精細程度越高,麥粒表面磨去蛋白質、食物纖維、維生素E、鐵等越多,最終加工成的面粉等級越高。即加工精細程度越高,營養損失越多。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如:鐵、鎘、汞。選項AB符合題意。(3)設200克大米中含鎘的質量為x,則0.25毫克/1000g=x/200g,x=50微克<60微克,未超過。【點睛】掌握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食品安全及分析圖表的能力是解題的關鍵。31.小華想測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實驗室只提供了一瓶稀鹽酸和相關的儀器。(1)根據現有的條件,你認為能測出______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ACu——Zn合金 B.Cu—Ag合金 C.Cu——Zn合金和Cu—Ag合金(2)為了測定該合金的組成,小華稱取10克該合金粉末,在粉末中連續三次加入稀鹽酸反應。每加一次鹽酸,小華記錄所得氣體的質量,根據下表實驗數據,求出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列式計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連續加入鹽酸的體積(ml)101010生成氫氣的質量(g)0.080.080.04【答案】(1)A(2)根據表格提供的數據,10g鹽酸與鋅完全反應最多生成0.08g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棗陽一中2025年高考考前提分英語仿真卷含解析
- 2025屆四川成都實驗中學高考適應性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液化石油氣供應系統運行與管理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環境測試與評估考核試卷
- 組織溝通與跨文化管理技巧考核試卷
- 石棉與建筑物結構安全的關系和防護措施考核試卷
- 皮革制品養護項目投資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自然地理與環境考核試卷
- 燈具的防眩光涂層技術考核試卷
- 09BJ13-4 鋼制防火門窗、防火卷簾
- DL∕T 553-2013 電力系統動態記錄裝置通 用技術條件
- 2024年廣東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英語試卷(真題+答案解析)
- 《配電自動化概述》課件
- 原電池教學設計
- 觀賞魚飼養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華南農業大學
- FZT 93048.2-2021 針刺機用針 第2部分:叉形針
- 律所訴訟方案范文
-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試題
- (正式版)JTT 421-2024 港口固定式起重機安全要求
-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范 第2部分:鍋爐機組》DLT 5190.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