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朝陽市北票上園高級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永遠的門邵寶健江南古鎮。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雜院。院里住了八九戶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變,盡管人們房內的現代化擺設是愈來愈多了。這八九戶人家中,有兩戶是一人獨居——單身漢鄭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鄭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你早?!彼蛩乱狻!俺鋈グ?”她回話,隨即擦身而過。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運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聽到的總是這么幾句。這種簡單的缺乏溫情的重復,真使鄰居們泄氣。潘雪娥大概過了四十吧。苗條得有點單薄,瓜子臉,膚色白皙,五官端莊。衣飾雖時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鄰居們很不理解,這位端麗的女人為什么要獨居,只知道她有權利得到愛情卻確確實實沒有結過婚。鄭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遷居于此。他是一家電影院的美工,據說是一個缺乏天才的工作負責而又拘謹的畫師。四十五六的人,倒像個老頭兒了。頭發黃焦焦、亂蓬蓬的,背有點駝。瘦削的臉龐,瘦削的身軀,只有那雙眼睛大大的,爍著年輕的光,爍著他的渴望?;丶业臅r候,他常常帶回來一束鮮花,玫瑰、薔薇、海棠、臘梅,應有盡有,四季不斷。他總是把鮮花插在一只藍得透明的高腳花瓶里。他沒有串門的習慣,經常久久地呆在屋內。有時他也到井邊,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藍色高腳花瓶。洗罷花瓶,他總是斟上明凈的井水,噘著嘴,極小心地捧回屋子里。一道厚厚的墻把他和潘雪娥的臥室隔開了。一只陳舊的一人高的花竹書架貼緊墻壁置在床旁。這只書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除此之外,室內或是懸掛,或是旁靠著一些中國的、外國的,別人的和他自己的畫作。從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塵的程度可以看得出,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種溫馨的氣息。可是,那只花瓶總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塵不染,瓶里的水總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總是鮮艷的、盛開著的。同院的鄰居們,曾經那么熱切地盼望著,他捧回來的鮮花,能夠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現。當然,這個奇跡就從來沒有出現過。于是,人們自然對鄭若奎產生深深的遺憾和綿綿的同情。秋季的一個微雨的清晨。鄭若奎撐著傘依舊向她致意:“你早?!迸搜┒饟沃鴤阋琅f回答他:“出去啊?”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來了。卻不見他回家來。即刻有消息傳來:鄭若奎在單位的工作室作畫時,心臟跳搏異常,猝然倒地,剛送進醫院,就永遠地睡去了。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那位潘雪娥沒有哭。眼睛委實是紅紅的?;ㄈΑR恢挥忠恢弧D侵淮蟠蟮木Y滿各式鮮花的沒有挽聯的花圈,是她獻給他的。這個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個普通的生活里沒有愛情的單身漢,真是莫大的缺憾。沒幾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人們在整理畫師遺物的時候,不得不表示驚訝了。打開鎖著的房門,他的屋子里盡管到處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卻像不久前被人擦拭過似的,明晃晃,藍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沒有枯萎。當搬開那只老式花竹書架的時候,在場者的眼睛都瞪園了。門!墻上分明有一扇紫紅色的精巧的門,門拉手是黃銅的。人們的心懸了起來又沉了下去。原來如此!鄰居們鬧鬧嚷嚷起來。幾天前對這位單身漢的哀情和敬意,頓時化為烏有,變成了一種不能言狀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憤懣。不過。當有人伸手想去拉開這扇門的時候,“哇”地喊出聲來——黃銅拉手是平面的,門和門框平滑如壁。一扇畫在墻上的門!(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05年7期,有改動)12.概括小說以“永遠的門”作為標題的寓意。(4分)答:
。13.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小說開篇的環境描寫有何作用?(6分)答:
。14.鄭若奎去世后,作者寫道:“這個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個普通的生活里沒有愛情的單身漢,真是莫大的缺憾?!边@里的“莫大的缺憾”的內涵是什么?(4分)答:
。15.縱觀全文,推動這篇小說情節發展的線索是什么?請結合作品對這條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簡要說明。(6分)答:
。參考答案:12.“門”既指畫在墻上虛擬的門,也指人們心靈的隔閡之門;“永遠”表現兩位主人公最終被隔絕開來,在傳統文化背景下不善于交流導致悲劇狀態過的改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13.開篇環境描寫按時人們的陳舊定勢,成為一種難以改變的積淀;“普通”按時聚居地、人群具有普遍性ian。這是小說主人公活動的特定環境,為推進情節、塑造人物、表現主題作了有力的烘托。14.對于女主人公而言,他失去了情感的依傍,對于小院的人們盼望他們二人產生愛情一下子落空了。15.縱觀全文,推動情節發展的線索是小院人們對鄭、潘二人的感情變化。開始人們熱切盼望二人產生感情,接著對二人的缺乏溫情表示遺憾與同情,后來,人們為鄭德突然去世和二人永遠無法結合而悲痛并對二人行為表示敬意,最后,人們看到墻壁上的門,為二人暗中“私通”而倍感憤懣。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中國職業教育的先驅——黃炎培1903年春,川沙小學舉行開學典禮,這是黃炎培教育生涯的發端。作為校長,黃炎培只盡義務,不領薪水。他還親自上講臺,每天講課3小時。在他的努力下,這所小學辦得如火如荼,人們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學為榮。1906年,黃炎培創辦了浦東中學。從設計藍圖到監督施工,黃炎培都沖在第一線。所有教師的遴選、聘用,都由他把關、拍板。黃炎培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勤、樸、誠”人生修養三要點。革命家張聞天、文學家葉君健、物理學家王淦昌、翻譯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堅白、會計專家潘序倫、歷史學家范文瀾、導演謝晉以及蔣介石的兩個兒子蔣經國、蔣緯國,都曾就讀于浦東中學。該校在當時享有“北南開,南浦東”的盛譽。辛亥革命后,黃炎培任江蘇省教育司長,在充分的調查研究基礎上,擬出了科學、嚴謹、可行的《江蘇今后五年間教育計劃書》,全力以赴進行落實,使得江蘇省很快成為中國最有成就的省份,為教育界樹立了楷模。黃炎培從中國的實際需要出發,在國內外進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報》記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歷時95天,寫成《黃炎培考察教育日記》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東、北京、天津考察教育,歷時36天,寫成《黃炎培考察教育日記》第二集。1915年,他又隨中國實業考察團在美國考察了25個城市52所學校,歷時三個月,廣泛接觸各界人士(包括總統威爾遜、大發明家愛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國的職業教育。1917年,他還到日本、菲律賓考察,歷時兩個月。黃炎培由此獲得了“中國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譽。黃炎培考察的重大收獲是更加肯定了職業教育的戰略意義,他下定決心要在中國大力推行職業教育。1917年5月6日,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黃炎培擔任辦事部主任。職教社誕生以后,逐漸形成一個完整、宏大、有機的體系,它的觸角伸展到許多領域,成果之豐碩,實屬罕見。光是一個中華職業學校,從1918年創立到1952年被輕工業部接管,培養畢業生多達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數學家華羅庚、社會活動家徐伯昕、經濟學家顧準、演員秦怡等等。在長期致力于職業教育實踐的基礎上,黃炎培不斷地發展、深化著自己的職業教育思想。黃炎培于1913年發表《學校教育采用實用主義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脫離生產的弊病,提倡教育與學生生活、學校與社會實際相聯系,倡導重視實物教學、直觀教學。這篇文章是黃炎培對于自己教育主張的第一次系統闡述,成為黃炎培職業教育的理論雛形。后來,在實用主義基礎上,黃炎培進一步提出了“大職業教育主義”,即辦職業教育必須聯絡和溝通教育界和職業界,參與全社會的活動和發展,積極地尋求職業教肓對于外部環境的適應。至此,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基本成熟。黃炎培的教育思想散發著濃厚的平民氣息。他認為,社會的組成,以人民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會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黃炎培崇尚簡樸生活。他從不添置家產,臥室就是會客室。國難當頭之時,黃炎培要求職教社同志勤儉節約,不浪費一滴水一度電,用過的信封還要使用背面。抗戰勝利后,職教社總社遷回上海,由于國統區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黃炎培不得不賣藏書、字畫以資生活。杜月笙聽說了,送來兩千大洋資助他,黃炎培卻把這筆數目不小的錢全部捐給了職教社,自己依舊賣字。黃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經用“俠骨慈腸、錦心繡口”一語評價他。對此評價,黃炎培當之無愧。終其一生,他淡泊從容地面對人世滄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遠是國家、人民、職業教育。他用一生的執著追求和光輝事業,完美地詮釋了“利居眾后,責在人先”八個字。
(摘編自《從中小學講壇成長起來的杰出人物》)【相關鏈接】①黃炎培始終如一地將愛國主義灌輸于日常教導之中。中華職業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條是:“同人認此為救國家救社會唯一方法,矢愿相與始終也?!?/p>
②黃炎培始終秉持一個堅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兩次任命他為教育總長,他堅辭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業。③黃炎培先生的愛國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為國家建設服務的思想,貫串在他一生的業績之中,是很值得傳諸后人的。(孫起盂1988年l1月6日題詞)(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A.《學校教育采用實用主義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讓人從事農業生產的弊病,是黃炎培對于自己教育主張的第一次系統闡述。B.黃炎培獲得“中國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譽,是因為他不但經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據考察見聞寫出自己的考察日記。C.黃炎培創辦的浦東中學,由于有張聞天、葉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蔣經國、蔣緯國等名人在那里就讀,使該校享有“北南開,南浦東”的盛譽。D.黃炎培的一生對職業教育傾注了無數心血,他認為興辦職業教育可以拯救國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為中華民族職業教育的偉大先驅。E.1914年以后,黃炎培歷時多天,在國內外進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從中國的實際需要出發,了解各地職業教育發展狀況。(2)黃炎培在教育實踐中有哪些重大貢獻?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3)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4)黃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許多體現,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8分)參考答案:(1)答B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A“封建教育不讓人從事農業生產”不準確;C項強加因果;E項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況,到美國是注重考察職業教育。)(2)①創辦了川沙小學、浦東中學;②擬出《江蘇今后五年間教育計劃書》使得江蘇省成為當時中國最有成就的省份;③成立了中華職業教育社;④培養了大批人才。(每點2分,答出任意3點即可。)(3)①實用主義。提倡教育與學生生活、學校與社會實際相聯系,倡導重視實物教學、直觀教學;②大職業教育主義。辦職業教育必須聯絡和溝通教育界和職業界,參與全社會的活動和發展,積極地尋求職業教育對于外部環境的適應;③平民化。黃炎培認為,社會的組成,以人民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會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4)①愛國主義。辦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就是拯救國家。②生活簡樸。從不添置家產,不浪費一滴水一度電,用過的信封還要使用背面。③淡泊名利。北洋政府兩次任命他為教育總長,堅辭不就。④利居眾后,責在人先。在川沙小學時,只盡義務,不領薪水。親自上講臺講課;創辦浦東中學時,從設計藍圖到監督施工,都沖在第一線。所有教師的遴選、聘用,都要親自把關、拍板;抗戰后,把杜月笙資助自己的兩千大洋,全部捐給了職教社,自己依舊賣字生活。(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3.(2012·衡水中學期末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學究天人
道兼仙釋
李俊寶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體中,因為顧、黃、王的名頭實在太響,以至其他許多人的思想、活動往往被研究者忽略,譬如傅山就是這樣一個人。
傅山一生值得稱道的有三件大事:早年作為山西學生領袖,為昭雪平反袁繼咸冤案,反對宦黨暴政,領導全省諸生進京請愿,名震全國;中年從事秘密反清活動20余年,曾被捕下獄,備受折磨,抗詞不屈,終于獲釋;晚年主要從事著述,與昆山顧炎武、容城孫逢奇、富平李因篤、周至李颙、和川戴務旃、彭城閻爾梅、長州尤西堂、番禺屈大均、吳江潘次耕等大批在野文人學者和當時尚未仕清的秀水朱彝尊、新城王士禎、太原閻若璩等思想文化界名流相往來。
清政權穩定后,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下詔開博學鴻詞科考試,以籠絡各地有影響的漢族士紳。大學士李霨等推薦了71人,在這批被推薦者中就有傅山。但傅山寧愿鄉居,以著述授徒自樂,不愿為清政府效力,遂以老病請辭,并作《病極待死》一詩,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跡??滴醯蹖⑺型泄收堔o奏折一律駁回,明令各地督撫將被薦人員“作速起送來京”。山西地方官不斷登門,陽曲知縣戴夢熊并備豪華轎子護送,逼傅山上道。到京后,傅山以“病噎不食”、身體欠安為由,養病于崇文門外園教寺。康熙在保和殿面試博學鴻儒,授予彭孫遹、朱尊彝等50人侍讀、侍講、編修、檢討等各種官職。傅山雖未參加面試,但仍奉康熙諭旨“傅山文學素著,念其年邁,特受內閣中書,著地方官存問”?;剜l之后,傅山布衣氈帽,自稱為“民”。
作為17世紀中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之一,傅山深受反理學思潮的影響,以“異端”自命,對古代一些主要哲學命題進行了認真探究,加以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對理學的批評中,他著重批判了理學的形而上學傾向和空談義理弊端,闡述了自己的辯證思維和學以致用的觀點。他認為,治學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致用,即研究天道或自然規律的目的在于為我所用并造福于社會。在天人關系上,他很重視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反對消極被動的觀念,繼承和發展了荀子關于天人關系的思想觀點,既承認天人之間的本質區別,又肯定天人之間的必然聯系,將天人關系辯證地統一起來,主張為人在自然界找到合理的位置。傅山還認為,明體就是明理,理不明則體不清,明理是為更好地指導現實活動。此外,他還斥責奴儒、奴君子,主張“掃蕩奴性”,提倡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對禁欲主義和父母包辦婚姻,堅持“非圣人能王”的平等觀念,倡行國民治國的理想社會。其諸子學研究同樣堪稱于世,侯外廬曾有評價:“如果說顧炎武考證音韻學是后來王國維的老師,則我們有理由說傅山的諸子學研究是后來章炳麟的先行者。”
傅山在醫學方面也頗有貢獻,醫學成果豐碩,傳世之作有《醫藥略論》、《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訣》等,其中尤以《傅青主女科》最著名,為后世中醫婦科必備之書。他還特別重醫德,薄財利,一生身體力行,實踐“醫王救濟本旨”,不分貴賤,一視同仁,有時甚或免費給窮人治療。全祖望在《陽曲傅先生事略》中曾如此描述:“避居遠村,惟以醫術活人。求方者戶常滿,貴賤一視之,從不見有倦容?!备瞪皆跁ā⒗L畫等領域也領一時之風騷。其漢隸以蔡邕為法,真書以顏真卿為范,采眾家之長,獨辟蹊徑,其中篆、隸、真、行、草諸體皆備,榜書小楷,各盡其妙,以豪邁剛勁、雄健有力著稱,其作品流傳于世者甚多。他的書法聲譽極高,比其年長20歲的大書家黃道周稱傅之書法為“晉唐以下第一家”。他的繪畫流傳下來的較少,多為博物館和私家收藏,其作品別出心裁、蘊意深刻、意境開闊、獨樹一幟。
由于傅山在哲學、醫學和書畫藝術等方面成就卓越,其在文學方面的貢獻則往往被人忽略。事實上,傅山在文學理論和文藝批評領域或詩、文理論方面,亦是上承李贄、公安派和竟陵派,下啟葉燮、袁枚,成就堪與同時代顧、黃、王并駕齊驅。(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A.傅山早年因為是陜西學生領袖,所以反對宦黨暴政,領導了全省諸生進京請愿的運動,為袁繼咸冤案昭雪平反,最終名震全國。B.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體中,顧炎武、黃宗羲等人是后世學者的重點研究對象,許多如傅山一樣的人被忽略掉了。C.傅山從事秘密反清活動,作《病極待死》一詩,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跡,后受康熙感化,和彭孫遹、朱尊彝等人一樣接受了康熙諭旨“特受內閣中書,著地方官存問”。D.傅山早年對古代一些主要哲學命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加以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以“異端”自命,顯示了他深受反理學思潮的影響。E.傅山在哲學、醫學、書法等諸多方面成就卓著,作者借侯外廬之口對他作出了高度評價,認為他可以和顧炎武并駕齊驅。(2)清政權穩定后,傅山的哪些行為表現了他對明王朝的忠貞?請概括回答。(6分)
(3)傅山作為當時反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學思想具有哪些基本內涵?(6分)
(4)有評論家用“悲憫”“個性”“骨氣”來評價傅山,閱讀本文后,你對這些概念有了哪些新認知?結合文本,任選其一,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參考答案:(1)選B給2分,選D給3分。解析:A.“傅山早年因為是陜西學生領袖,所以反對宦黨暴政”,傅山并不是因為是學生領袖才反對宦黨暴政。C.傅山“從事秘密反清活動”和“作《病極待死》一詩”分處不同的階段,“后受康熙感化”屬無中生有,“和彭孫遹、朱尊彝等人一樣”亦錯,彭孫遹、朱尊彝等人接受了官職,而“回鄉之后,傅山布衣氈帽,自稱為‘民’”。E.侯外廬評價的是傅山的諸子學研究成果。
(2)①康熙下詔開博學鴻詞科考試,傅山以老病請辭,并作《病極待死》一詩,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跡。②被“作速起送來京”后,傅山以“病噎不食”、身體欠安為由,養病于崇文門外園教寺。③雖奉康熙諭旨“特受內閣中書,著地方官存問”,但回鄉之后,布衣氈帽,自稱為“民”。(每答出一點給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題涉及信息集中在第三自然段,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拒考試,作待死詩;被送京城,養病園教寺;奉諭授官,未面試;歸鄉布衣氈帽,自稱為“民”。答題時圍繞這幾個方面作答,并簡要分析即可。(3)①學以致用,治學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致用;②在天人關系上,他很重視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將天人關系辯證地統一起來;③提倡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每答出一點給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信息集中在第四自然段,梳理結構,歸納要點,可以從三個方面作答:學以致用,天人關系,個性解放。答題時要結合文本作簡要分析。(4)觀點一:個性使人敢作敢為、獨樹一幟。①他誓死忠于明王朝,所以對清王朝的籠絡不屑一顧;②他提倡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對理學,自命“異端”;③其作品別出心裁、蘊意深刻、意境開闊、獨樹一幟。觀點二:骨氣讓生命偉岸高大。①傅山早年反對宦黨暴政,領導全省諸生進京請愿,名震全國;②對清王朝的籠絡不屑一顧,他骨氣長存,生命盡顯華彩;③雖自稱為民,卻在哲學、醫學、書法和文學諸方面作出卓越貢獻。觀點三:悲憫能輝映出生命的價值。①傅山為昭雪平反袁繼咸冤案,反對宦黨暴政,領導全省諸生進京請愿,名震全國;②他重醫德,薄財利,一生身體力行,實踐“醫王救濟本旨”對所有生命一視同仁,有時甚或免費給窮人治療。(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發掘和探究文中反映的人文價值和時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題要緊緊抓住三個關鍵詞:“悲憫”、“個性”、“骨氣”,選擇其中一個方面,在文中篩選相關信息,并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思考寫出個人的觀點。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種觀點進行探究,觀點明確,論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5—26題。(5分)甲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保ü澾x自《論語·微子》)
乙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節選自陶淵明《歸園田居》)25.甲中,子路所說的“長幼之節”和“君臣之義”分別指什么?(2分)
答:
26.同樣身處亂世,子路認為“不仕無義”,陶淵明卻將出仕視為“誤落塵網中”。你如何理解并評價這兩種人生觀?(3分)答:
參考答案:25.(2分)“長幼之節”指年長者和年幼者之間依尊卑次序合禮言行?!熬贾x”指有才能的人出仕,輔佐君王治理天下。26.(3分)子路:以天下為己任、勇于擔當。(1分)陶淵明:不逢迎世俗,潔身自好。(1分)兩人的選擇,子路更有社會責任感,而陶淵明更聽從內心呼喚。都是個人追求,無所謂對錯。(1分)(理解2分,評價1分,評價言之有理,即可給分)略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題。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也,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久之,顯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6.下列句子中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
效:學習
B.嘗輟業投筆嘆曰
輟:停止
C.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
除:罷官
D.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
直:報酬7.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與“不恥勞辱”中的“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B.沛公軍霸上
C.既來之,則安之。D.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8.下列句子中與“卿弟安在?”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D.申之以孝悌之義參考答案:6.D
除”指授予官職。7.A.“不恥勞辱”中的“恥”為意動用法,“以……恥”。A.意動用法,“以……為羞”。B.名詞作動詞,“駐軍”。C.使動用法,“使……來”。D.名詞作狀語,“像兄長一樣”。8.B.例舉是賓語前置。A項是定語后置。C項是被動句。D項是介賓結構后置。【參考譯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他為人胸有大志,不注重細節;然而內心孝順恭謹,居家常施行勤儉,不以辛勞為恥辱。他能言善辯,并且廣泛地閱讀書籍。永平五年,兄長班固被召去任校書郎,班超與母親跟隨班固來到洛陽。家中貧窮,班超經常為官府抄書來供養母親。他長期勞苦,曾停下工作扔下筆嘆息說:“大丈夫沒有什么別的抱負,也應該效仿傅介子、張騫在異域立功,以此得以封侯,怎能長久從事這種抄寫工作呢?”身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知壯士的志向!”過了很久,顯宗問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兒?”班固回答說:“為官府抄書,掙錢來供養老母親?!被实郾闳蚊喑瑸樘m臺令史。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日:“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如饑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時兵亂中,衡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言動必揆諸義而后發。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騿栔?,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比巳眨骸笆纴y,此無主?!比眨骸袄鏌o主,吾心獨無主乎?”轉魯留魏,人見其有德,稍從之。居三年,聞亂且定,乃還懷。凡喪祭娶嫁,必征于禮,以倡其鄉人,學者浸盛。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財有余,即以分諸族人及諸生之貧者。人有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姚樞嘗被召入京師,以其雪齋居衡,命守者館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為京兆提學。秦人新脫于兵,欲學無師,聞衡來,人人莫不喜幸來學??たh皆建學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還懷,學者攀留之不得,從送之臨潼而歸。中統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師。未幾,衡謝病歸。至元二年,帝以安童為右丞相,欲衡輔之,復召至京師,命議事中書省。阿合馬為中書平章政事,領尚書省六部事,因擅權,勢傾朝野,一時大臣多阿之,衡每與之議,必正言不少讓。俄除左丞,衡屢入辭免。帝久欲開太學,會衡請罷益力,乃從其請。八年,以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為擇蒙古弟子俾教之。衡聞命,喜曰:“此吾事也。國人子大樸未散,視聽專一,若置之善類中涵養數年,將必為國用?!睍r所選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愛之如子,出入進退,其嚴若君臣。課誦少暇,即習禮,或習書算。
以疾請還懷。十八年,衡病重。已而卒,年七十三。懷人無貴賤少長,皆哭于門。四方學士聞訃,皆聚哭。有數千里來祭哭墓下者。
(節選自《元史·列傳第四十五》)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衡獨危坐樹下自若危:高處
B.家貧躬耕
躬:親自C.人有所遺
遺:饋贈
D.俄除左丞,衡屢入辭免
除:授職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許衡為教化百姓所做努力的一項是:(
)(3分)①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
②凡喪祭娶嫁,必征于禮
③郡縣皆建學校,民大化之
④必正言不少讓⑤會衡請罷益力,乃從其請
⑥課誦少暇,即習禮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6、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3分)A.許衡出身于世代農家,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七歲上學時,就表露出對單純讀書做官不以為然的態度,其不凡的穎悟力,使幾任老師都感到難以勝任對他的教學。B.許衡具有很強的自律意識,一次酷暑天外出,別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許衡毫無所動:許衡做事又嚴格遵從禮法,姚樞上調京師,要把原住宅讓他住,他堅辭不受。C.許衡曾擔任京兆提學,其間,各地郡縣紛紛建立起了學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后來當許衡離職還鄉時,學生們依依不舍,一直將他送到臨潼才回來。D.許衡后來被任命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灑,皇帝親自選拔蒙古子弟讓他進行教育,他既嚴格要求,又愛之如子。后來當他因病去世,這些學生紛紛哭拜在他的靈前。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為京兆提學。(5分)(2)國人子大樸未散,視聽專一,若置之善類中涵養數年,將必為國用。(5分)參考答案:4.A(應釋為“端正”)5.B(①句是說許衡幼年讀書時勤思善問,④句是說許衡不屈從權勢,⑤句是說皇帝答應了許衡的辭職請求
)6.D(根據文意,“紛紛哭拜在他的靈前”的是懷人,亦即許衡的家鄉人)7.(1)世祖出京在秦中為王(受封秦中為王),想用來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衡擔任京兆提學。(2)國人子弟原始質樸的素質還沒有喪失,對所看到與聽到的都很專心學習,如果把他們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養幾年,一定會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寫出三個關鍵詞。(3分)
教育部、公安部國家安全監督管理局組成檢查組,近日對河北、河南、遼寧、重慶中小學安全和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聯合檢查,發現中小學校安全工作狀況有了很大好轉,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學校體育運動場地普遍緊張,部分農村中小學校辦學條件困難,學生食堂、宿舍等設施條件較差,亟需當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予以解決;有的學校教學樓或學生宿舍疏散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