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單元小結練習 岳麓版必修1_第1頁
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單元小結練習 岳麓版必修1_第2頁
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單元小結練習 岳麓版必修1_第3頁
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單元小結練習 岳麓版必修1_第4頁
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單元小結練習 岳麓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學習小結1.鴉片戰爭的影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1)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第一,中國的領土完整和獨立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第二,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鴉片戰爭以后,通過不平等條約,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隨著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必然發生變化。鴉片戰爭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兩對,即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3)中國的革命任務的變化: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的革命任務也必然發生變化。鴉片戰爭前,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農民階級的反封建斗爭。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從此,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功績和經驗教訓(1)歷史功績:①掃蕩了王朝秩序,沖擊舊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②它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這一體制變革的勇敢嘗試,是當時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的智慧結晶。③在反封建的同時,擔負起反抗外國侵略的重任,并且在外交上奉行獨立自主的原則,主張同外國自由通商。(2)經驗教訓: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從主觀方面說,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他們提不出一個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隨著革命的發展,領導者封建特權思想膨脹,爭權奪利,貪圖享樂。二是戰略上的失誤。偏師北伐,孤軍深入。從客觀方面說,中外反動勢力聯合剿殺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運動說明:農民階級是小生產者的代表,不是新的社會生產力的代表,缺乏科學的理論武器,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3.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中的一座豐碑——《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目的:限制袁世凱專制獨裁,維護民主共和制度。(2)內容:①國體: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②主權: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③政治原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④權利:政治上,民主、自由的權利;經濟上,保護私有財產,發展資本主義經濟。⑤政體:責任內閣制。⑥性質:近代中國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國家臨時大法。(3)特點:為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規定實行內閣制;為加強對袁世凱的監督,進一步擴大參議院的權力;為防止袁世凱破壞《臨時約法》,規定了嚴格的修改程序。(4)評價: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和彈劾權,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派希望在中國實現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愿望。4.成功?失敗?——對辛亥革命的認識(1)成功之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結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并制定了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它還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2)失敗之處: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它沒有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5.五四運動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1)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后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2)它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加快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直接加快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開展。(3)在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起到了先鋒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認識到了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開始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4)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從此以后,工人階級開始領導中國革命,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始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新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1.在談到鴉片戰爭的時候,革命導師馬克思說了一句很公正的話:“看起來奇怪的是,鴉片沒有起催眠作用,反起了警醒作用?!边@句話的實質含義不包括()A.鴉片戰爭后的“師夷長技”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B.中國的大門被炮艦轟開后逐漸面向資本主義新世界C.中國開始了一條漫長的民族覺醒、復興和崛起的道路D.兩千年來沒有改變過的封建制度開始動搖和分崩離析2.據記載,在義和團運動時期,外國人被稱為“大毛子”,一律殺無赦。中國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稱為“二毛子”;其他通洋學、懂洋語、以至用洋貨者,被稱“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輕則被毆辱搶劫,重則可能有殺身之禍。我們對這段記載的正確認識應該是()A.不符合史實,有杜撰嫌疑B.列強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導致極端排外C.是地主階級在誣蔑誹謗D.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可能造成過分仇洋3.有史學家認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雖不夠充分,但卻十分可貴,朝這個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文中的“這個方向”是指()A.借用西方的基督教和儒家大同思想發動群眾B.堅持將反封建與反侵略結合起來挽救民族危亡C.發展資本主義,追尋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D.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的理想社會4.一位學者在他的著作里說:“在20世紀的大幕拉開的時候,當時的世界大國在東方進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這一集體亮相”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是()A.打開了日本閉關鎖國的大門B.英國實現了對印度的占領C.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確立5.當代著名歷史學家雷姬在談及民族主義時說:“一個正義的運動,只有情感是不夠的,民族主義也一樣。沒有理性的指導束縛,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人所利用?!毕铝心軌蛘撟C上述觀點的是()A.太平天國運動B.維新變法C.義和團運動D.辛亥革命6.人們通常用“封建余孽”這個詞特指近現代社會中殘存的擁護封建制度的分子。這種用法最早可能出現于()A.戊戌變法后B.辛亥革命后C.新文化運動后D.新中國成立后題號123456答案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們反思這場戰爭,不是計較一場軍事戰爭的勝負,它不僅是一個軍事問題,而且是一個思想問題。中國文明,經歷了內部的改良與革命,還有外來的侵略和支援,重新從清朝的封閉和黑暗的中世紀文化,回到全面開放和多樣化的近代文明轉型。在近代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而我們不能只是仇恨和憤怒,我們不能狹隘地站在愛新覺羅家庭政權的立場上,而是應該站在文明中國的立場上?!扒宕袊毙枰淖?,封閉和孤立的,腐朽和沒落的,我們自己也在內部改變,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無論是辛亥革命,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康有為,無論是孫中山,還是毛澤東,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都在嘗試利用各種方法,內部改變著“清代中國”,不斷催生著一個嶄新的中國?!徕暋陡淖冎袊f片戰爭英國出兵170周年反思》材料二凡事都有兩面性,尤其在歷史這方面,有些事件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從直接的影響來看,八國聯軍屠殺中國的人民,掠奪中國的財物,逼迫中國要戰爭賠款,還要中國開通口岸以使他們長時期地在經濟上壓榨中國……看圓明園和故宮,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被掠到海外的國寶不知有多少!但從間接的影響來講,八國聯軍的侵占行徑也同時驚醒了中國這頭東方睡獅。讓中國人知道了故步自封的危害,也讓那些懷著天朝上國的思想的老頑固們清醒地認識到,他們的時代過去了,中國必須向世界看齊。八國聯軍敲開了中國的國門,也讓中國從此開始現代化進程,開始參與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國的被侵略,讓中國理所當然站在正義的一方,在兩次大戰中不至于淪為世界所不齒的邪惡軸心國。——年10月15日新華網請回答:(1)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對此你如何理解?(2)材料二中作者認為八國聯軍侵華對中國的影響是什么?(3)上述兩則材料體現了歷史研究中的什么觀點?【答案解析】單元學習小結強化訓練1.A[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意義,鴉片戰爭后的“師夷長技”就是學習西方的“器物”而不是“制度”層次。]2.D3.C[解答本題要結合題干信息,遷移洪仁玕《資政新篇》的意義進行分析。洪仁玕協助洪秀全主持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工作以后,根據其居留香港期間的觀察撰寫了《資政新篇》,其中提到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這是中國追趕世界歷史潮流的體現,從19世紀中期世界發展的主流看,這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故C項符合題意。]4.C[據題干信息“20世紀的大幕拉開的時候”“世界大國……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遷移所學知識可以判斷材料描述的是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次戰爭的主要影響是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B、D與題干材料無關,答案為C。]5.C[仔細分析題干材料的內涵,抓住關鍵信息“民族主義”“沒有理性的指導束縛,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人所利用”,遷移近代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義和團運動是從反洋教開始的,后被清政府所利用,最后又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剿殺,義和團運動符合題意。]6.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雖然沒有推翻封建制度這一上層建筑,但封建制度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故B項符合題意。]7.(1)觀點:鴉片戰爭是使中國重新回到全面開放和向多樣化的近代文明轉型的轉折點。理解:鴉片戰爭使中國被迫放棄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開始面對世界;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預示新的經濟形態將會出現;驚醒了部分中國人,使他們開始睜眼看世界,面對世界;中國開始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促使了中國社會的轉型。(2)直接影響: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