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1頁
遼寧省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2頁
遼寧省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3頁
遼寧省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4頁
遼寧省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學科階段性質量檢測2024.10一、積累與運用:(滿分17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心弦(xián)潮汛(xùn)娉婷(pīng)光彩熠熠(yì)B.蓬松(péng)憎惡(zèng)秘決(jué)巋然不動(kuī)C.瑣屑(xuè)遐邇(xiá)拘泥(nì)見意思遷(yì)D.怯懦(qiè)忐忑(tǎn)蒼勁(jìn)前撲后繼(pū)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抖音五分鐘,人間三小時。”毀掉你的,往往不是你憎恨的東西,你熱衷的事物。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時間,你的意志,摧毀你向上的勇氣。當你地成為娛樂的附庸,一次又一次放縱自己于即時的快感和虛擬的成就感中時,你離廢掉就不遠了。A.就是消磨如愿以償沉溺B.而是磨礪心甘情愿沉浸C.就是磨礪如愿以償沉浸D.而是消磨心甘情愿沉溺3.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一塊尋常石頭,也許不會被人看重,但是,一旦雕成了一尊佛像,高居于廟堂,就會被萬人膜拜;一個尋常的人,一技精可以濟世,一藝巧可以愉己。沒有人是天生的偉大和卓越,關鍵是你愿不愿意在默默之中不斷地豐富自我,發現自我,不是為了虛榮和利欲,而是為了在有限的人生中盡可能地延展自我!A.“佛像”是名詞、“卓越”是形容詞、“豐富自我”是偏正短語。B.“沒有人是天生的偉大和卓越”中“天生的”充當此句賓語成分。C.畫線句子語序不合理,把“豐富自我”和“發現自我”顛倒位置。D.“不是為了虛榮和利欲,而是為了在有限的人生中盡可能地延展自我”這個句子是選擇復句。4.文學、文化常識與名著閱讀(5分)(1)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A.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東晉詩人,山水田園詩派的創始人。我們學過他的《桃花源記》和《飲酒》(其五)。B.《關雎》和《蒹葭》都選自《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東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C.《西游記》在五莊觀菩提祖師的倆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與八戒、沙僧分食。D.《水滸傳》中的林沖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火并王倫,把晁蓋推上梁山泊首領之位。(2)許多經典名著中的人物,在生活的磨礪中成長、成熟,他們的經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班級開展“經典引路,成長感悟”的讀書活動,請在下面的兩部名著中,選取一個你喜歡的人物,結合他的成長經歷,談談感悟。(3分)備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

5.古詩文默寫填空:(6分)(1)征蓬出漢塞,。(王維《使至塞上》)(2)浮光躍金,。(范仲淹《岳陽樓記》)(3)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4)俄頃風定云墨色,。(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5)古詩詞大多有含蓄雋永之美,杜甫《春望》中借花鳥抒寫憂國傷時之感的詩句是,。二、古詩文閱讀:(17分)(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6題。(3分)【甲】無題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乙】錦瑟李商隱錦瑟①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②,望帝春心托杜鵑③。滄海月明珠有淚④,藍田⑤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注釋]①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通常二十五弦。②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周夢蝶,醒來以后,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卻不知何往。③望帝春心托杜鵑:古代杜宇,國亡身死,魂化杜鵑,啼聲凄婉。④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⑤藍田:《元和郡縣志》:“藍田山,一名玉山,在縣東二十八里。”6.下面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無題》頷聯以淺顯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雙關,寫對愛情的至死不渝:春蠶自縛、蠟燭自煎,生命耗盡而愛心不變。B.《錦瑟》尾聯采用反問句式加強語氣,結束全詩。“此情”總攬全詩所抒之情,“成追憶”與首聯“思華年”相呼應。C.《無題》用蓬山青鳥典故寄托寬慰,含蓄表達兩人雖別距離卻并不那么遙遠;《錦瑟》用莊生夢蝶典故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D.《無題》寫盡相思之痛、離別之苦,《錦瑟》追思美好的青春年華。兩首詩都體現了李商隱詩歌意蘊深婉、詞采精美的風格。(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7--10題。(14分)【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選自《岳陽樓記》【乙】景公問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對曰:不掩君過諫乎前不華①乎外。選賢進能,不私乎內;稱②身就位,計能定祿。賭賢不居其上,受祿不過其量;不權③居④以為行,不稱位以為忠。不掩賢以隱長,不刻下⑤以諛上。君在不事太子,國危不交諸侯。順則進,否則退,不與君行邪也。”選自《晏子春秋》【注釋]①華:同“嘩”,這里指宣揚。②稱(chēng):衡量。③權:這里是計較的意思。④居:職位。⑤刻下:對下苛刻。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然則何時而樂耶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十二章》)B.不以物喜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C.不掩君過人恒過,然后能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D.賭賢不居其上其真無馬耶(《馬說》)8.請將選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2)君在不事太子,國危不交諸侯。(3分)9.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不掩君過諫乎前不華乎外。10.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4分)(1)【乙】文“順則進”中的“進”指“”,“否則退”中的“退”指“”(請用[甲]文中相關原文回答)(2分)(2)【乙】文中的“忠臣”具有哪些品格?(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2分)三、現代文閱讀(36分)(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1--13題。(8分)【材料一】①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研究發現,小學一到三年級的孩子遠視儲備如果小于50度,那么兩年后發生近視的比例要高于85%;如果遠視儲備不到100度,那么兩年后近視發生率要大于50%。所以,一定程度的遠視儲備是合理的。當然,遠視儲備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遠視儲備不但不合理,反而更可能成為病理性的遠視性屈光不正,從而影響視功能的正常發育,甚至導致弱視的發生。②遠視儲備就像是孩子出生時開設的銀行賬戶里的固定儲備金,這個儲備金是定額的,只會逐漸被消耗,而不具有增值功能。長時間過度近距離用眼(如高負荷的家庭作業、過度使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戶外活動缺乏、睡眠不足、飲食不均衡等都是過度消耗遠視儲備的不良生活習慣。遠視儲備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一定要節約和保護,盡量延長孩子寶貴的遠視儲備使用期。(選自文匯網,有刪改)【材料二】①家長收到孩子的視力監測數據時,要特別關注以下幾點:②一是關注裸眼視力。裸眼視力是指未經任何光學鏡片矯正所測得的視力,學齡兒童正常視力應在5.0以上(標準對數視力表),如果孩子視力在5.0以下,家長要提高警惕,及早帶孩子去醫療機構檢查。③二是關注屈光度。屈光度的單位簡寫是D,其數值乘以100就是眼鏡度數。正值代表遠視,負值代表近視,例如屈光檢查單上的-2.00D表示200度近視,+1.50D表示150度遠視。④三是關注遠視儲備。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眼軸逐漸增長,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于正視,稱為“正視化過程”,比較理想的情況是12歲后才由遠視眼發育成正視眼。正視化前的“遠視儲備”可理解為“對抗”近視發展的“緩沖區”,遠視儲備量不足的孩子容易近視,例如正常情況下4-5歲的兒童有150-200度的遠視儲備量,如果檢測只有50度遠視,意味著其遠視儲備量消耗過多,有可能較早出現近視。⑤四是關注眼軸。有些學校或醫療機構在眼部檢查時可以測量孩子的眼軸長度,正常眼軸范圍為22--24mm,如果孩子眼軸增長到24mm以上,就很有可能發展為近視。(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材料三】所謂“屈光”,是光線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會發生前進方向的改變,在眼光學中即稱“屈光”。眼是人體觀察客觀事物的感覺器官。外界遠、近物體發出或反射出來的光線,不論是平行的還是分散的,均需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后,集合結象于視網膜上。不同年齡段生理屈光度參考數值不同,具體如下表所示:年齡生理屈光度3歲前+3.004—5歲+1.50—+2.006—7歲+1.00—+1.508歲+1.009歲+0.7510歲+0.5011歲+0.2512歲+0(表格選自健康網)【材料四】專家認為,近視一旦發生,不可逆轉。特別是在低年齡階段發生近視的孩子,更容易變成高度近視眼,導致視力損傷。而戶外活動是最簡單的預防近視方式,充分接觸陽光可以有效地保護視力。每天2小時,每周10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使青少年的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太陽的光照強度比室內光照強度高數百倍,光照越強,多巴胺釋放量越多,而多巴胺能抑制近視的發生發展。高強度光照一方面可使瞳孔縮小、景深加深、模糊減少,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抑制近視的作用。世衛組織建議,兒童每天都需要足夠的體育活動,時長因年齡而異。其中,5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天應進行至少60分鐘的中等至高等強度的身體活動,所有活動都可以在室外進行。因此,學校要強化兒童青少年戶外體育鍛煉。(選自新華網,有刪改)11.對上述材料的內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過多的遠視儲備可能會影響視功能的正常發育,甚至導致弱視的發生。B.屈光度的單位簡寫是D,正值代表近視,負值代表遠視,如+3.00D表示300度近視。C.外界遠、近物體發出或反射出來的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后,集合結象于視網膜上。D.兒童每天都需要充足的體育活動,所有活動都可以在室外進行。

12.小薇的弟弟今年9歲,在醫院檢查視力時屈光度為+0.62D。請你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判斷小薇弟弟的視力是否存在隱患。(3分)是否存在隱患:理由:13.聯系生活實際,結合以上材料,談談怎樣預防青少年近視的發生。(3分)(二)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14--18題。(17分)小雪落舊檐①小雪翩然而至,在茅草屋做的屋檐上,睫毛似的凝結。恍惚中,又回到舊日時光……②那時候,一進冬月,就盼著雪落。雪落下來,大人們就閑下來,會搗鼓一些好吃的食物。這似乎是一年內,除春節以外的好時光,也是春節的預演。③雪薄薄地落著,鳥雀子彈一樣在雪中穿梭,也只有門口那幾棵大松樹還碧綠著,此時的鄉村,已經變成了鉛筆畫一樣的存在,那時候,拍照的師傅常到鄉下走動,幫人拍照,半月后來送,我很喜歡拍照,尤其是在雪落時拍。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梅花樹,紅色的梅花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美麗。雪花飄飛中,我站在梅花樹下,在師傅相機閃光燈一亮的瞬間,留下了光陰的影像。這張照片至今在相冊里留存。④小雪一落,屋檐下,炊煙四起,鳥雀也開始斂足了。這是舊時鄉村的圖騰,今時之鄉村,已經越來越像城市了,恐怕連炊煙也很少能見到了。舊時炊煙,造就的是舊時菜肴,印象中,最常見的是母親做的炸蘿卜丸子。白蘿卜絲、胡蘿卜絲,拌上面糊,撒上生粉、鹽巴、蔥花等作料,在菜籽油中烹炸,味道那叫一個香!吃起來,表皮酥脆,內里綿軟可口,又有蘿卜絲的清香和甘甜,簡直可以稱之為“香炸天”。可不就是香炸天?這時候,鳥雀也會在屋檐上逗留,我估摸著這些家伙也想趁著蘿卜丸子的香,呼吸幾口香氣,也解解饞。⑤印象中,每每落了小雪,父親總會在白瓷缸茶盞中沏一杯茉莉花茶,茉莉很小的顆粒,蜷縮在一起,九窨茉莉,也似一粒粒小雪,被沸水沖泡以后,茶香四溢,茉莉花在水中也逐漸伸展拳腳,變成了“大雪”。父親端著茶缸,在門檻內喝一口茶,望著天空,有一種憑欄看落雪的閑適感,那是我見過父親最愜意的樣子。⑥下了小雪,母親有時候也會蒸包子,大籠的包子,一般是粉絲木耳餡兒的,在嚴寒的冬日吃起來,那叫一個過癮,如果再配上母親腌制好的西瓜黃豆醬,我一口氣能吃掉四五個,大快朵頤。一般情況下,包子蒸好了,炊煙和蒸汽會把屋檐上的小雪也暖化一些,晶瑩剔透的,在屋檐的滴水處凝結成一根根珠鏈,吧嗒吧嗒滴下來……父親這時候會指著屋檐上雪化的水滴,說:“包子太香了,你看把這雪給饞的!”說著,吃上一口包子,快意大嚼……⑦小雪又翩然而至,落在舊日的屋檐上,曾經的時光又如影像般重現。站在老屋前,雪花飄飛中,溫暖滿溢心間……14.作者回憶兒時下小雪時的四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另外兩件。(4分)①②母親在屋內炸蘿卜丸子③④我和父親吃母親蒸的包子15.結合語境,分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3分)鳥雀也會在屋檐上逗留,我估摸著這些家伙也想趁著蘿卜丸子的香,呼吸幾口香氣,也解解饞。16.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⑤段劃線的句子。(3分)父親端著茶缸,在門檻內喝一口茶,望著天空,有一種憑欄看落雪的閑適感,那是我見過父親最愜意的樣子。17.聯系全文,說一說選文標題“小雪落舊檐”的含義。(3分)18.閱讀選文,試分析結尾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三)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19—22題。(11分)讓閱讀為青春增色①《宋史》中記載,呂祖謙年少時,性情急躁,經常與他人發生爭執后來,他喜歡上了讀書,久而久之,待人接物變得平和寬厚,成為少年中的佼佼者。可見,讀書可以滋養心靈,能讓我們以沉穩的心態去面對各種問題。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是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應該多讀書,讓閱讀為青春增色。②書中蘊有古今智慧,藏有萬千良計。讀書可以明智,能夠幫我們逃出困局,讓我們的青春不迷茫,有光彩。那么,怎樣才能讓閱讀成為習慣,為我們的青春增添色彩呢?③激發閱讀興趣,厚實青春底氣。選一本好書入門,有助于激發閱讀興趣、喚醒閱讀活力,讓我們愿意讀、喜歡讀、堅持讀。魯迅先生小時候,一本《山海經》激發了他的閱讀興趣,使他一生熱愛讀書,他曾說:“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由閱讀興趣激發到閱讀習慣養成,由“要我讀”到“我要讀”,由“讀一陣”到“讀一生”。激發閱讀興趣能夠使我們博覽群書,在日積月累中提升文化素養,為我們的青春厚實底氣。④掌握閱讀方法,點亮青春燈塔。哲學家馮友蘭說,讀書要“精其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讀書不僅要攻破文字關,知其意,而且要體會“弦外音,味外味”,體會它的精神實質;不僅要知作者之“意”,還要有自己的“意”,并和作者之“意”進行對照,乃至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閱讀既要學會讀“厚”,結合興趣志向不斷增加閱讀量,爭取廣聞博覽;也要學會讀“薄”,把閱讀所積累的知識融會貫通。除了讀“有字之書”,還要讀"無字之書”,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僅要在書中讀,還要在生活中讀。閱讀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掌握好閱讀方法,有助于我們養成閱讀習慣,在閱讀中享受樂趣,為我們的青春點亮燈塔。⑤檢視閱讀成效,激揚青春風采。我們讀書不能讀死書,死讀書。踐行是對我們讀書效果的最好檢視。在生活中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