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鳥的天堂》教案教學反思說課稿_第1頁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鳥的天堂》教案教學反思說課稿_第2頁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鳥的天堂》教案教學反思說課稿_第3頁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鳥的天堂》教案教學反思說課稿_第4頁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鳥的天堂》教案教學反思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3鳥的天堂

[教學目標]

1.認識“槳、樁”等3個生字,會寫“槳、榕”等11個生字,會寫“陸續、

白茫茫”等10個詞語。

2.朗讀課文,懂得作者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3.能說出“鳥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時的不同景色特點,初步感受靜態描寫

和動態描寫,能用不同的語氣和節奏朗讀相關段落。【語文要素】

[教學重難點]

1.能說出“鳥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時的不同景色特點,初步感受靜態描寫

和動態描寫。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之美,培養保護

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會寫9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說出“鳥的天堂”在傍晚時的景色特點,初步感受靜態描寫。(重點)

一'激趣導入,學習字詞

1.引導學生關注“天堂”的特點。(幸福、美好)

2.今天我們跟隨巴金爺爺的腳步一起走進:《鳥的天堂》。

二、借助預學單,小組分享重點字詞

1.指導書寫:槳、樁、暇。

2.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3.出示句子,朗讀體會。

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的確是鳥的天堂?。?/p>

三'整體感知,梳理脈絡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思考: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景象有

什么不同?(兩次到“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株高大茂盛的榕

樹;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眾鳥紛飛的熱鬧景象。)

以讀促講,體會靜態美。

(一)一讀,讀懂寫作順序。

1.放聲讀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觀察角度的變化。(由遠及近)

2.默讀第廣4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內容與描寫榕樹無關為何要寫?(奠

定輕松、愉快的基調引出“鳥的天堂”。)

(二)再讀,感受靜態之美。

1.默讀第夕9自然段,思考這是一株怎樣的榕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2.聚焦第7自然段,抓住關鍵詞句談一談作者是如何描寫榕樹之大的。

(1)不可計數,枝干多到數不清,寫出榕樹之繁茂。

(2)“臥”,不僅寫出榕樹之大,也勾勒出榕樹古老而安靜的姿態。

3.聚焦第8自然段,作者又是如何描寫榕樹生命力旺盛的?

(1)擬人句:榕樹正值茂盛的時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

看。

(“展示”一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榕樹旺盛的生命力。)

(2)關鍵詞語?!耙淮亍薄岸选闭宫F樹葉之密,“照耀”“顫動”展現樹葉之

綠,從而體會榕樹蓬勃的生命力。

(三)三讀,讀出自然之美。

1.“生機勃勃”與“安靜”矛盾嗎?(不矛盾,環境是安靜的,生命是充滿

生機的。)

2.小結寫法。我們隨著作者第一次經過了“鳥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麗的

大榕樹。它枝繁葉茂,靜靜地臥在水面上,充滿著無限的生命力。作者對榕樹的

大及枝葉繁茂等進行了細致的描寫,這樣的描寫是靜態描寫。我們通過這部分課

文的學習已經欣賞到了一幅美麗的靜態圖。

3.指導朗讀:節奏舒緩,語氣帶有贊美之情。讀出自然和諧之美,讀出生機

勃勃之美。

四、存疑結課,布置作業

1.同學們,人們常說“獨木不成林”,但這棵繁盛的榕樹卻“獨木成林”。可

遺憾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時卻不曾看到鳥的影子,他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鳥

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

那“鳥的天堂”里真的沒有一只鳥嗎?真正的“鳥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模樣的呢?

我們下節課一起去看看百鳥歡騰,群鳥紛飛的場面吧!

2.積累文中優美的詞句,抄寫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能說出“鳥的天堂”在早晨時的景色特點,初步感受動態描寫。(重點)

2.懂得作者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難點)

3.能用不同的語氣和節奏朗讀相關段落。

一、回憶內容,復習導入

1.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大榕樹有什么特點?(茂盛、有生命力)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一同欣賞了榕樹的靜態之美。其實在這棵樹上棲

息著數不清的小鳥,第二天清晨,作者又來到這里,目睹了百鳥歡騰,群鳥紛飛

的情景。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鳥的天堂》。

二'讀議結合,體悟動態美

(-)讀懂寫作順序。

自讀第10~13自然段,用畫出表示事情發展順序的詞語,思考:作者是

怎樣描寫“鳥的天堂”由寂靜到熱鬧的過程的?

預設:

起初:靜寂后來:一聲鳥叫接著:第二只、第三只繼續:熱鬧,到處……到

處……

(二)細讀感受動態之美。

1.聚焦第12~13自然段,感受作者是如何描寫出“鳥的天堂”的歡騰熱鬧的

場景的?

學習提示:默讀第12~13自然段,用畫出表現鳥兒歡騰熱鬧的語句,和

同桌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械娘w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預設(1):兩個“到處都是"寫出小鳥多且飛得快。

預設(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寫出鳥兒種類多。

預設(3):多個動詞,描寫出小鳥的不同姿態。

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

預設(4):“應接不暇”沒有寫出具體數量,卻讓人感受到鳥的數量之多。

小結提示:描寫了群鳥的飛、站、撲、叫等活動情況,這種描寫事物活動及

變化的寫法叫動態描寫。

2.“鳥的天堂”熱鬧非凡,作者為什么只具體寫一只畫眉鳥呢?

一只畫眉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

叫著,那歌聲真好聽。(這是我們曾經說過的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將“鳥的天

堂”熱鬧歡騰的場面描寫得層次分明,細致入微。)

3.指導朗讀。百鳥紛飛,眾鳥歡唱,原本寂靜的大榕樹變得熱鬧非凡,我

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呢?(歡快的節奏,驚喜的語氣。)

三'動靜對比,領悟寫法

(一)梳理線索“鳥的天堂

1.文中好幾次出現“鳥的天堂”的句子,找一找,說說自己的理解。

①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

們。

②“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我不禁這樣想。

③從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鳥的天堂”。

④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2.提示:4句話共出現5次“鳥的天堂”。前4次都是指大榕樹;只有最后

一次是指小鳥生活的好地方。

(二)課文分別描寫了傍晚和早晨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情景,說說它們

有哪些不同的特點。作者為什么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提示:第一次看到的是枝繁葉茂、生機勃發的榕樹,沒有看到鳥。第二次看

到百鳥紛飛,聽到眾鳥歡唱,感受到“鳥的天堂”熱鬧非凡。結合榕樹的生機勃

勃和鳥兒的歡騰雀躍這兩方面來說,鳥和榕樹和諧共處。

(三)總結提升。

如果說大榕樹的生機勃勃,給我們一種靜態的美,那鳥兒的生機盎然,就是

一種動態的美,動靜結合,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之美。這已經不僅僅是巴金心中

的鳥的天堂,更是他心中幸福生活的美好天堂。

四'拓展延伸,體會情感

1.(課件出示片段:節選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片段描繪的是作者1942

年乘車從貴陽到重慶的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請你放聲讀,與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提示:寫出了自然景色帶給作者的震撼。反復強調“生命”一詞,情感細膩

而熱烈,表達了巴金先生對自然、對土地、對生命的熱愛與贊美。

2.小結:從《鳥的天堂》到《筑渝道上》,走近巴金先生,我們能感受到他

對生命的熱愛與贊美,正如先生所說:生命,無處不是生命。

五、學以致用,推薦閱讀

1.描寫一處從靜到動的有變化的場景。例如:學校、商場、海灘等,用靜態

描寫和動態描寫把內容寫生動。

2.閱讀巴金的《繁星》,在閱讀中繼續發現靜態與動態的變化之美。

[教學板書]

23鳥的天堂

號大榕樹鳥

(獨木成林)(應接不暇)

?樹葉、樹枝、樹干叫聲、顏色、樣子

靜態---動態

[教學反思]

對于本班學生而言,他們已經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

詞句的意思、,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夠在學習中感受作

者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和贊美。但學生對動靜結合的表達方式理解不夠到位,因

此本課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學習,帶領他們感受文章主

旨、積累文字并遷移運用。在體悟動態美時,我以讀議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以

同桌交流為主,讓學生在交流匯報過程中體會動態描寫的寫法,感受“鳥的天堂”

的熱鬧歡騰。

最后,通過聯系閱讀鏈接進行拓展延伸,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自然和諧之

美及作者對自然與生命的由衷贊美,也能夠初步了解巴金先生的寫作風格。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作者記敘了

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

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

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

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美。

一、教學效果

1、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直接板書課題,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大榕樹的資料和鳥類棲息的資

料,為學習課文內容作好鋪墊。

2、自讀自悟,初讀感知。

在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之后引導學生借助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并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幾次去了“鳥的天堂”?每一次見到了什么景

象?為什么兩次所見所聞會不一樣?問題拋出后,在自讀自悟解決這些問題的基

礎上,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的脈絡層次,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品詞析句,領悟內涵。

潛心默讀課文:作者為什么在結尾發出“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

感嘆呢?引導學生聚焦幾個關鍵句子:(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

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

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3)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

從重點句子入手,深刻感悟作者的真實感受。第一句,抓住“不可計數”一詞,

從字音入手,感受榕樹的枝干的多,體會榕樹的大。如此大的空間才能容得下那

么多的鳥呀!特別是第二句話展開合理的想象,去感受作者筆下的大榕樹的生機

勃勃的靜態美,似乎是新的生命在顫動。此時播放相關的圖片,從一抹抹新綠中

去感悟生命的存在和活躍。第三句抓住關鍵詞“應接不暇”,引導學生去展開合

理的想象,讀出文字含著的意思,即鳥太多了!那么多鳥都愿意棲息在這里,足

以看出大榕樹就是它們快樂而安全的家園!

4、誦讀積累,感悟寫法。

學生通讀全文,標畫哪些語句是靜態描寫,哪些語句是動態描寫。作者這樣

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什么呢?創設探究的學習氛圍,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去感受動靜

結合寫法的好處。比賽背誦積累,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豐富了語言材料。

二、成功之處

整堂課上同學們是學習的主人,有時思考,有時背誦,有時探究,思維很

活躍,感受力也很強。

三、不足之處

學生動手能力即遷移運用的能力沒有好好地落實。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在學生朗讀體會的基礎上,創設小練筆的環節,

以便提高他們的遷移運用能力;增加口語交流的內容,落實好語文學習的終極目

標,讓我的教學更圓滿!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一課,脈絡清晰,記敘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不同

景象,分別描述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情景。寬闊清澈的

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

在本課教學中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抓住重點

段落,邊讀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

例如:在教學課文的第八自然段——描寫樹的部分的時候,我就是這樣做的。

這一段話語句非常生動:“榕樹正值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

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

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

的南國的樹?!币婚_始我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說說自己的體會,但是每

個孩子在表述的時候總是不能把文字中所蘊含的那份寧靜之美說出來。這是為什

么呢?飛速的思考之后,馬上想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后我再次提示孩子們:

同學們,請閉上眼睛,邊聽老師朗讀這段話邊想象句子描繪的場景,然后用自己

的話把你想象到的場景說出來好嗎?為了能給學生營造氣氛,我邊動情地朗讀這

一段話,邊播放《高山流水》這首古箏名曲作為背景音樂。當我讀完課文,他們

開始踴躍地描述自己眼前出現的畫面:有的孩子說:我看到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樹,

像一片森林,樹葉碧綠碧綠的,把河水都映綠了。有的孩子還說:我看到大榕樹

的葉子非常光滑,像涂了蠟一樣,反射著那翠綠的顏色,刺得我們眼睛都睜不

開。...

通過孩子們的描述,我知道,孩子們不但理解了這段話要表達的意思,而且

體會到了在文字中蘊含的那份寧靜之美,那么我的教學目標完成了。雖然說孩子

們還不能夠用語言明確地表述或者說從理性上表達那份寧靜之美,但是他們已經

深深地領悟到了一一有這就足夠了。

本節課最大的敗筆是在教學第十二自然段的時候,我再次想引導孩子們想象

鳥的天堂里,百鳥起飛的熱鬧場面,但是在開始有序的活動中突然出現了一個不

和諧的聲音。“老師,我覺得這些鳥兒是想飛出來拉屎?!边@句話無疑給課堂投下

了一枚重磅炸彈。孩子們哄堂大笑,我也被弄得暈頭轉向。課堂瞬間失去了控制。

這就是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與老教師之間的差距。雖然自己的教學設計、教

學想法是好的,但是一旦出現突發性事件,就不知道該怎么處理了,就讓本來很

完美的課堂亂成了一鍋粥。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與學習中,我要不斷地向老教師請教,多學習他們的調控

課堂經驗,增長自己的教學智慧。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句

子,從而明確鳥的天堂的特點。同時,我通過引導學生們感受作者兩次到鳥的天

堂的情感變化,突出鳥的天堂的獨特的美,從中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贊美。

2.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基礎知識方面讓學生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學

習,這樣能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同時,我通過“初步感知、深入分析”的方法,

讓學生層層深入地了解文章,從而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對這篇文章課后拓展的部分不太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加

深、加寬對文章的拓展,拓寬學生的眼界。

《鳥的天堂》說課稿

一、說教材

《鳥的天堂》是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作

者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課文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途經《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

重點寫了靜態大榕樹和群鳥活動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

美。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動靜結合,譴詞造句精妙準確,韻味十足,表達情感充

沛,細膩,描寫生動細致,充滿了詩情畫意。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槳、樁”等3個生字,會寫“槳、律”等11個生字,會寫“竹竿、

白茫茫、規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

麗景象,體會作者兩次途經《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重點)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對大自然的熱

愛之情。(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通過朗讀,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兩次見到鳥的天堂的不同之處,

領略鳥的天堂的壯觀景象。要引導學生讀出作者兩次見到鳥的天堂情感的不同。

2.對比分析法

作者描寫了兩次見到鳥的天堂的不同情景,一靜一動。要通過分析作者呈現

的畫面,引導學生注意前后兩次場景的不同。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準備了多媒體同步教學課件。包括作者簡介,課文生字和課文講解內容,

配有適量插圖,讓學生更直觀感受鳥的天堂的壯觀景象,避免枯燥說教形式教學。

五、說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欣賞騰格爾的《天堂》并把它作為背景樂,用課件出示天堂這個

詞,提問用來比喻什么?那么鳥的天堂指的又是什么?

2.課件展示鳥的天堂的相關資料和作者簡介。播放鳥的天堂的視頻資料。

板書:鳥的天堂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生初讀課文,把自己認為有難度的生字詞圈起來,可以用查字典、向同學

請教等方式解決。

2.大聲朗讀課文,試著用簡單的話介紹課文內容。

3.指名分段讀課文,邊聽邊想: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幾次?分別在什么

時候?看到了什么?

(三)品讀課文,領悟情感

1.學習1?4自然段

(1)自由朗讀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請用簡潔的話概括這部分的主

要內容。

板書: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玩。

(2)賞析好句:找出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說說其作用。

生總結,匯報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劃水的聲音比作樂曲,體現出聲音的優

美,同時也點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悅的。指導朗讀。

2.讀5?1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1)作者詳細描寫大榕樹的目的是什么?

(2)描寫鳥兒們,作者用了怎樣的順序?

(3)作者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改變?生總結,匯報

(四)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1.指名讀5?9自然段:說一說,本文主要描寫了大榕樹的什么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