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滬科版高二上學期化學(選擇性必修一)《第1章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單元測試卷及答案一、單選題(共20題)1.已知:
。若斷裂1molH—H、1mol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436kJ、391kJ,則的為A. B. C. D.2.鹽酸與溶液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為防止混合溶液時濺出產生誤差,混合時速度要慢B.玻璃攪拌器材料若用銅代替,則測得的會偏小C.用相同物質的量的NaOH(s)代替NaOH(aq)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會偏大D.為了保證鹽酸完全被中和,應采用稍過量的NaOH溶液3.已知A轉化為C和D分步進行:①;②,其反應過程能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A(g)的能量低于2molD(g)的能量B.反應過程中,由于,反應②速率大于反應①,氣體B很難大量積累C.
D.斷裂1molA(g)化學鍵吸收的熱量小于形成1molB(g)和2molD(g)化學鍵所放出的熱量4.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及其敘述正確的是A.H2的燃燒熱為285.8kJ/mol,則H2O電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O(l)=2H2(g)+O2(g)ΔH=+285.8kJ/molB.1molCH4完全燃燒生成CO2(g)和H2O(l)時放出890kJ的熱量,其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C.已知2C(s)+O2(g)=2CO(g)ΔH=-221kJ/mol,則C的燃燒熱為110.5kJ/molD.HF與NaOH溶液反應:H+(aq)+OH-(aq)=H2O(l)
ΔH=-57.3kJ/mol5.已知反應:,其他相關數據如下表:化學鍵1化學鍵斷裂時吸收的能量/x49880346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B.的燃燒熱是806.0C.D.斷開氧氧鍵形成1氧原子需要放出能量2496.已知:Br+H2HBr+H,其反應的歷程與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ΔH<0B.ΔH=E1-E2C.H-H的鍵能小于H-Br的鍵能D.因為E1>E2,所以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7.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AB裝置操作
目的測定中和熱檢驗二氧化硫的還原性選項CD裝置操作目的制備氨氣測新制氯水的值A.A B.B C.C D.D8.下列有關的推論正確的是A.則B.已知時,向密閉容器中加入和,達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則碳的燃燒熱的數值小于D.,則含有的稀溶液與過量稀醋酸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為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化學鍵斷裂一定要吸收能量B.吸熱反應一定需加熱才能發生C.有能量變化的一定是化學反應D.同溫同壓下,反應H2(g)+Cl2(g)=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ΔH不相同10.焓是衡量一種物質或一個體系能量高低的物理量,實驗測得有關物質的焓如圖所示(認為穩定單質的焓為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碳的燃燒熱為111B.氣態水比液態水更穩定C.
D.14gCO完全燃燒放熱55.5kJ11.下列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A.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B.的電離:C.的水解:D.稀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12.下列反應中符合圖示能量變化的是A.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 B.氯酸鉀分解制氧氣C.煅燒石灰石制生石灰 D.工業上用H2還原Fe2O3制Fe13.如圖是金屬鎂和鹵素單質(X2)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熱穩定性:MgF2<MgCl2<MgBr2<MgI2B.22.4LF2(g)與足量的Mg充分反應,放熱1124kJC.由圖可知:MgBr2(s)+Cl2(g)=MgCl2(s)+Br2(l)
ΔH<-117kJ/molD.工業上可由電解MgCl2溶液冶煉金屬Mg,該過程需要吸收熱量14.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探究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實驗(a)、(b)、(c)所涉及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B.將實驗(a)中的鋁片更換為等質量的鋁粉后釋放出的熱量有所增加C.實驗(c)中將玻璃攪拌器改為鐵質攪拌棒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D.實驗(c)中若用NaOH固體測定,則測定數值偏高15.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說法正確的是A.,則的燃燒熱為B.和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放出熱量86kJ,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已知,則稀硫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水時,放熱D.已知,則的總能量比小16.肼(N2H4)是一種高效清潔的火箭燃料。0.25molN2H4(g)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氣態水時,放出133.5kJ熱量。則下列熱化學方程中正確的是A.N2H4(g)+O2(g)=N2(g)+H2O(l),△H=+267kJ?mol-1B.N2H4(g)+O2(g)=N2(g)+2H2O(l),△H=-133.5kJ?mol-1C.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D.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燃燒熱)(的數值正確)B.的燃燒熱是,則
C.已知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則98%的濃硫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時,測得的中和熱為D.已知:500℃,30MPa下,
將和過量的,在此條件下充分反應,放出熱量小于46.2kJ18.已知反應X+Y=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X的焓一定高于MB.Y的焓一定高于NC.X和Y的總焓一定高于M和N的總焓D.因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19.“世上無難事,九天可攬月”,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囑目的成就。碳酰肼類化合物是種優良的含能材料,可作為火箭推進劑的組分,其相關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則為
A. B.C. D.20.如圖為兩種制備硫酸的途徑(反應條件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途徑①和途徑②的反應熱是不相等的B.含1molHCl的稀鹽酸、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分別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二者放出的熱量是相等的C.1molS(g)在空氣中燃燒放出的熱量大于1molS(s)在空氣中燃燒放出的熱量D.若△H1<△H2+△H3,則2H2O2(aq)=2H2O(1)+O2(g)為放熱反應二、非選擇題(共5題)21.氮是地球上含量豐富的一種元素,其單質及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下圖是1molNO2(g)和1molCO(g)反應生成1molCO2(g)和1molNO(g)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1)請寫出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2)若在該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填“有”或“沒有”)影響。原因是。22.已知部分物質的摩爾燃燒焓(298K,101kPa)如表所示,按要求填空。名稱氫氣乙烯乙烷葡萄糖乙醇辛烷化學式/(kJ·mol?1)-285.8-1411.0-1599.8-2800-1366.8-5443.0(1)寫出表示葡萄糖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2)的kJ?mol-1。(3)乙烷和辛烷的關系是互為(填“同素異形體”“同系物”或“同分異構體”)。(4)寫出一種鑒別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方法:。(5)乙醇汽油為添加了10%(乙醇的體積分數)乙醇的汽油,假設乙醇汽油中只含有乙醇和異辛烷兩種物質,乙醇的密度約為0.80g?mL-1,異辛烷的密度約為0.70g?mL-1。①異辛烷的結構簡式為,其用系統命名法命名為。②其中乙醇和異辛烷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L此種乙醇汽油完全燃燒生成和時放出的熱量約為kJ(保留到小數點后1位)。23.燃燒值是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已知一些燃料的燃燒值如下:燃料COH2CH4燃燒值/(kJ·g-1)10.1143.155.6注:反應產物中的水為液態。回答下列問題:(1)CO的燃燒熱=?mol-1.(2)表示CH4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是。(3)①在相同狀況下,CO、H2和CH4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相同時,消耗的CO、H2和CH4中體積最小的是(填化學式),理由是。②若13.3gCH4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與13.3gCO、H2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相同,則混合氣體中CO的質量為g。③44.8L(標準狀況)CH4、CO和H2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生成等物質的量的CO2氣體和液態水,則放出熱量的范圍kJ。24.化學鍵的鍵能是指氣態原子間形成1mol化學鍵時釋放的能量。如H(g)+I(g)→H-I(g)放出297kJ的能量,即H-I鍵的鍵能為297kJ·mol-1,也可以理解為破壞1molH-I鍵需要吸收297kJ的熱量。下表是一些鍵能的數據(單位:kJ·mol-1)。共價鍵鍵能共價鍵鍵能共價鍵鍵能共價鍵鍵能H-H436Cl-Cl243H-Cl431H-O467S=S255H-S339C-F427C-O358C-Cl330C-I218H-F565N≡N945回答下列問題:(1)一個化學反應的反應熱(設反應物、生成物均為氣態)與反應物和生成物中的鍵能之間有密切的關系。由表中數據計算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的熱效應:H2(g)+Cl2(g)=2HCl(g)
ΔH=。(2)根據表中數據判斷CCl4的穩定性(填“大于”或“小于”)CF4的穩定性。(3)試預測C-Br鍵的鍵能范圍(填具體數值):<C-Br鍵的鍵能<。25.二甲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水煤氣(主要成分為和)合成,其主要反應原理如下:①
②
③
回答下列問題:(1)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2)以下說法能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有。a.恒溫恒容條件下,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b.絕熱體系中,體系的溫度保持不變c.恒溫恒壓條件下,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3)二甲醚于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圖所示。電池中a電極反應式為。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ADBBCBBAA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DCDDCAA1.A該反應的焓變ΔH=斷裂3molH—H需要吸收的能量+斷裂1mol氮氣分子中氮氮三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形成6molN—H釋放的能量,設斷裂1mol氮氣分子中氮氮三鍵需要吸收的能量為x,則,x=946kJ/mol,破壞化學鍵吸熱,則的=+946kJ/mol;選A。2.DA.溶液混合時,既要防止濺出產生誤差,又要提高混合時速率,防止熱量損失,A錯誤;B.銅具有較強的導熱能力,攪拌器材料若用銅代替,會導致熱量散失,從而使測得的偏大,B錯誤;C.NaOH固體溶解時釋放熱量,用NaOH固體代替溶液,放出的熱量增多,測得的會偏小,C錯誤;D.加入物質的量稍過量的NaOH溶液,其目的是保證鹽酸完全被中和,D正確;故選D。3.BA.根據圖示可知,1molA(g)的能量低于1molB(g)和2molD(g)的總能量,A錯誤;B.反應過程中,由于Ea3<Ea1,即反應②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①的活化能,故反應②速率大于反應①,氣體B很難大量積累,B正確;C.根據圖示可知,B(g)C(g)+D(g)ΔH=(Ea3?Ea4)kJ/mol,C錯誤;D.如圖所示,Ea1>Ea2,斷裂1molA(g)化學鍵吸收的熱量大于形成1molB(g)和2molD(g)化學鍵所放出的熱量,D錯誤;故選B。4.BA.H2的燃燒熱為285.8kJ/mol,則H2O電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O(l)=2H2(g)+O2(g)ΔH=+285.8×2kJ/mol,A不正確;B.1molCH4和2molO2完全反應生成1molCO2(g)和2molH2O(l)時放出890kJ的熱量,則其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B正確;C.已知2C(s)+O2(g)=2CO(g)
ΔH=-221kJ/mol,因為C(s)燃燒不完全,所以C的燃燒熱大于110.5kJ/mol,C不正確;D.HF的水溶液為弱酸,不能用H+表示,另外,HF在水溶液中電離放熱,所以HF與NaOH溶液反應:HF(aq)+OH-(aq)=F-+H2O(l)
ΔH<-57.3kJ/mol,D不正確;故選B。5.CA.該反應,說明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故A錯誤;B.根據反應可知,1mol甲烷完全燃燒生成氣態水放出能量,則其燃燒熱數值大于,故B錯誤;C.根據,列等式:,解得,故C正確;D.斷開1mol氧氧鍵可形成2mol氧原子,吸收熱量,則斷開氧氧鍵形成1氧原子需要吸收能量249,故D錯誤;答案選C。6.BA.圖象顯示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則ΔH>0,A錯誤;B.ΔH=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E1-E2,B正確;C.H-H的鍵能就是E1,H-Br的鍵能就是E2,從圖象可知,C錯誤;D.反應物總能量是看曲線起始時的縱坐標數據,生成物總能量看曲線終止時縱坐標數據,D錯誤;綜上,本題選B。7.BA.該裝置中缺少環形玻璃棒,故A項錯誤;B.酸性高錳酸鉀具有氧化性,若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B項正確;C.制備氨氣是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反應,不能直接加熱氯化銨,故C項錯誤;D.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試紙測其pH值,應用pH計測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D項錯誤;故本題選B。8.AA.由,由蓋斯定律,故得,A正確;B.該反應為可逆反應,無法計算反應熱,B錯誤;C.燃燒熱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定氧化物反應放出的熱量,1mol碳不完全燃燒釋放的能量是110.5kJ,則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kJ/mol,C錯誤;D.稀醋酸為弱酸,弱酸的電離吸熱,故1mol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會小于57.4kJ,D錯誤;故選A。9.AA.化學鍵斷裂吸收能量,化學鍵形成釋放能量,A正確;B.吸熱反應與是否加熱條件無關,有些吸熱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發生,如鹽類的水解反應,B錯誤;C.有能量變化的不一定是化學反應,如濃硫酸稀釋放熱,C錯誤;D.相同條件下,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ΔH相同,D錯誤;故選A。10.CA.碳的燃燒熱是1mol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放出的熱量,根據圖示,碳的燃燒熱是394,故A錯誤;B.能量越低越穩定,液態水比氣態水更穩定,故B錯誤;C.根據圖示,①②根據蓋斯定律②-①得
,故C正確;D.根據,14gCO完全燃燒放熱141.5kJ,故D錯誤;選C。11.BA.25℃、101kPa時,H2的燃燒熱為,即1mol氫氣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的熱量為285.5kJ,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A正確;B.是二元弱酸,電離要分步電離,以第一步電離為主,電離的方程式為:,B錯誤;C.的水解要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為主,水解方程式為:,C正確;D.強酸強堿的稀溶液中和生成可溶性鹽和水的反應熱為中和熱,稀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D正確;答案選B。12.A圖示反應中反應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發生反應放出熱量,因此表示的反應為放熱反應。A.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是放熱反應,與圖像表示的放熱反應符合,A符合題意;B.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反應為吸熱反應,生成物的能量比反應物的高,與圖示的放熱反應不符合,B不符合題意;C.煅燒石灰石制生石灰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生成物的能量比反應物的高,與圖示的放熱反應不符合,C不符合題意;D.工業上用H2還原Fe2O3制Fe的反應為吸熱反應,生成物的能量比反應物的高,與圖像表示的放熱反應不符合,D不符合題意;故選A。13.CA.一般情況下,物質本身的能量越低越穩定,根據圖像可知,熱穩定性為,A錯誤;B.的體積22.4L未明確標準狀況,不能確定物質的量,不能確定反應放出的熱量,B錯誤;C.由圖可知根據蓋斯定律,轉化為是放熱過程,故放熱大于,則,C正確;D.工業上冶煉金屬Mg采用電解熔融MgCl2,不是電解MgCl2溶液,D錯誤;答案選C。14.DA.金屬與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固體的反應為吸熱反應,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A錯誤;B.等質量的鋁片和鋁粉與鹽酸反應放出的熱量相同,只是放熱速率加快,B錯誤;C.鐵的導熱性良好,換用鐵質攪拌棒后會有熱量損失,導致測定的數值偏低,C錯誤;D.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熱,會使測定的數值偏高,D正確;故選D。15.CA.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C的指定氧化物為CO2而不是CO,因此C的燃燒熱不為110.5kJ/mol,A錯誤;B.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物未完全反應,若和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反應,將放出更多熱量,則,B錯誤;C.硫酸為強酸,氫氧化鈉為強堿,則稀硫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水時,放熱,C正確;D.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則的總能量比和的總能量小,D錯誤;故選C。16.D題已知0.25molN2H4(g)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氣態水時,放出133.5kJ熱量,即1molN2H4(g)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氣態水時,放出133.5kJ=534kJ熱量。A.該選項熱化學方程式焓變大于零,表示吸熱反應,與題意不符,A錯誤;B.題意給出生成氣態水對應放出的熱量,該選項生成液態水熱量無法計算,B錯誤;C.該選項熱化學方程式焓變大于零,表示吸熱反應,與題意不符,C錯誤;D.由分析知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正確,D正確;故選D。17.DA.S燃燒生成穩定氧化物為二氧化硫,且硫單質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H=-315kJ?mol-1中不是燃燒熱,故A錯誤;B.H2(g)的燃燒熱是285.8kJ?mol-1,生成液態水,則2H2O(l)=2H2(g)+O2(g)?H=+571.6kJ?mol-1,故B錯誤;C.中和熱是指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熱量,濃硫酸稀釋放熱,因而反應熱小于-57.3kJ?mol-1,故C錯誤;D.500℃,30MPa下,?H=-92.4kJ?mol-1,將過量的N2和1.5molH2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由于合成氨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全部轉化為生成物,放出熱量小于46.2kJ,故D正確;故選:D。18.CA.焓變是反應物焓之和與生成物焓之和的差值,X和Y的焓之和一定高于M和N的焓之和,故A錯誤;B.焓變是反應物焓之和與生成物焓之和的差值,不能確定Y的焓是否高于N,故B錯誤;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X和Y的總焓一定高于M和N的總焓,故C正確;D.放熱反應有的也需要條件,入燃燒,故D錯誤;故答案為C。19.A由蓋斯定律可知故選A。20.AA.根據蓋斯定律,反應熱只與起始和終了狀態有關,則途徑①和途徑②的反應熱是相等的,故A錯誤;B.含1molHCl的稀鹽酸、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分別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都是生成1molH2O,則二者放出的熱量是相等的,故B正確;C.硫在固態時具有的能量小于氣態,則1molS(g)在空氣中燃燒放出的熱量大于1molS(s)在空氣中燃燒放出的熱量,故C正確;D.由于△H1<△H2+△H3,說明△H1是二氧化硫與雙氧水反應的焓變△H4、雙氧水分解的焓變△H5之和,根據蓋斯定律△H4=△H2+△H3,則雙氧水分解的焓變△H5=△H1-(△H2+△H3)<0,焓值小于0,說明2H2O2(aq)═2H2O(l)+O2(g)為放熱反應,故D正確;故選:A。21.(1)NO2(g)+CO(g)=NO(g)+CO2(g)
ΔH=-252kJ/mol(2)沒有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與反應的途徑無關(1)從圖中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熱為,故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2)由于反應熱與反應途徑無關,只與反應的始態和終態有關,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沒有影響,故答案為:沒有;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與反應的途徑無關。22.(1)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800kJ/mol(2)+97kJ/mol(3)同系物(4)向兩只分別盛有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淀的是葡萄糖,另一只為乙醇(5)2,2,4-三甲基戊烷32456.8kJ(1)由表格數據可知,1mol葡萄糖燃燒熱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放出2800kJ熱量,葡萄糖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800kJ/mol;(2)根據表格數據有以下熱化學方程式:①;②;③;根據蓋斯定律,方程式①-②-③得,故--=+97kJ/mol;(3)乙烷和辛烷都是烷烴,相差CH2的整數倍,關系是互為同系物;(4)鑒別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方法可以為:向兩只分別盛有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淀的是葡萄糖,另一只為乙醇;(5)①異辛烷的結構簡式為,主鏈含有5個C原子,為戊烷,2號C原子上含有2個甲基,4號C原子上含有1個甲基,用系統命名法命名為2,2,4-三甲基戊烷;②如果取1L的乙醇汽油,則乙醇的體積為100mL,質量為100mL=80g,物質的量為,異辛烷的體積為900mL,質量為900mL=630g,物質的量為,乙醇和異辛烷的物質的量之比為=;結合表格數據,1L此種乙醇汽油完全燃燒生成和時放出的熱量約為+=32456.8kJ。23.(1)-282.8(2)CH4(g)+2O2(g)=CO2(g)+2H2O(1)H=-889.6kJmol-1(3)CH4在CO、H2和CH4中,CH4的燃燒熱(H)最小,燃燒產生的熱量相同時,需要的CH4的物質的量最小,相同狀況下的體積最小8.75569.0~1172.4(1)燃燒熱的定義是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充分燃燒生成穩定產物時,放出的熱量,根據燃燒值的數據可知,CO的燃燒熱=-28g×10.1kJ·g-1=-282.8kJ·mol-1.;(2)結合第一問可知,甲烷的燃燒熱=-16g×55.6kJ·g-1=-889.6kJ·mol-1.,則表示CH4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H4(g)+2O2(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山東菏澤城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培訓機構宣傳片策劃與制作大綱
- LNG加氣站規范標準
- 勞動合同法教師兼職規定
- 貸款展期協議二零二五年
- 氣質聯用儀安捷倫培訓
- 二零二五版培訓服務合同及技術服務合同種類
- 二零二五企業物業管理合同范例
- 2024國家電投國寧新儲公司招聘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分期付款按揭購房協議合同二零二五年
- 中國桂花茶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陜西省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真題2024
- 【初中信息】數據分析與處理(課件)-八年級信息科技全一冊同步教學(人教版2024)
- 2024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招聘筆試真題
- (新版)廣電全媒體運營師資格認證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4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試卷一)客觀題試卷與參考答案
- 四年級語文國測模擬試題 (1)附有答案
- 室上性心動過速護理課件
- 生物競賽--細胞生物學課件
- 《老師領進門》ppt課件
- 養豬技術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