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論文《包身工》
他們是一群年齡在14-18歲之間的農村姑娘,絕大多數來自蘇北和紹興。在上世紀30年代,這些女孩因生活貧窮困苦,父母無力養育他們,受包工頭的誘騙,簽訂了包身契。包身工們會被送到日本人在上海開設的紗廠做苦工,淪為替包工頭賺錢的機器,不僅要在充滿噪音,塵埃和濕氣的環境中承擔著強度最重的勞動,還面臨無端的打罵,身心的虐待和摧殘。這些地位低,待遇差,痛不欲生的女孩子們如同奴隸一般,命運極其悲慘。
夏衍包身工學習目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特征。學習點面結合的寫法,分析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展和根源。通過賞析語句,體會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深刻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本質。理解本文的現實價值,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任務一夏衍(1900-1995),浙江杭州人,劇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軒,筆名沈端先。1920年留學日本。1927年回國后參加中國共產黨。后參加組織藝術劇社,籌建左聯、左翼劇聯,主編過《藝術》《沙侖》等刊物,為左翼文藝運動主要領導者之一。1932年任明星電影公司編劇顧問,后任左翼電影小組組長。1934年起創作話劇,有劇本《賽金花》《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和報告文學《包身工》。作者介紹作者介紹我本想寫篇小說的,調查結束后,覺得小說不足以反映包身工的境遇,所以,我就把調查到的材料,不帶虛構,如實地寫成了《包身工》。報告文學報告文學在我國是三十年代新興的一種文學樣式,它以散文手法報導真人真事,它的特點是新聞性與文學性的有機結合。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采訪報告等的總稱,是文學創作中的“輕騎兵”。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因為它是“報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為它是“文學”,就要求反映出來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許一定的藝術加工。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它的新聞性表現為嚴格的真實性、報導的時間性以及內容的傾向性,它的文學性主要在于語言優美形象生動。寫作背景《包身工》這篇報告文學反映的是“一·二八”前后到抗日戰爭前夕這一時期國民黨統治區社會的黑暗。那時,中國農村在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下日益貧困,東部沿海地區大批破產農民涌向城市,又為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提供了廉價勞動力;但是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不斷高漲,上海工人運動十分活躍。為了避免罷工的威脅,日本資本家就更大量的雇傭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靠近上海的蘇北地區,每年都有大批無法生活的農家女子,被誘騙到上海做“包身工”。
其實,20年代后期,我就著手收集包身工素材了,到了1936年才完成,前后歷時達十年之久。1927年開始,我做過一段時間的工會工作,認識了一些在紗廠工作的朋友和做工人運動的同志,從他們口中,我了解了包身工制度和他們的遭遇,我覺得非把這個地獄揭開不可。為了看到包身工們早出晚歸的上下班的生活,我足足打了兩個月的“夜工”,每天車夜三來鐘起身,走十幾里路到包身工們上班的楊樹浦,混身于其中。這兩個月,我比較詳細地觀察到了包身工們非人的生活。
我本想寫篇小說的,調查結束后,覺得小說不足以反映包身工的境遇,所以,我就把調查到的材料,不帶虛構,如實地寫成了《包身工》。(節選自《夏衍談《包身工》》,《新聞通訊》1995年第3期)背景介紹:遷移練筆文本梳理層次結構: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1-11包身工被迫起床的情況,追述包身工的來歷,揭示包身工制度的形成第二部分12-22描寫包身工早餐的情景,介紹包身工制度的發展。第三部分23-47介紹包身工勞動的情景,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第四部分48-50總結全文。(四點一刻)起身——惡劣的住宿條件1~7段48~50段8~11段12~14段15~22段23~33段34段35~47段包身工的來源、身份——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四點半后)早餐——惡劣的飲食條件帝國主義雇傭包身工的原因——包身工制度的發展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的膨大——包身工制度的膨脹(五點)上工——惡劣的勞動條件(十七點)放工——榨干最后一滴血汗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主線:時間副線:包身工制度的變化雙線交織文章線索主線副線以時間為主線組織材料,描繪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勞動畫面:清晨起床→吃早飯→上工→黃昏收工。這四個片段從生活條件惡劣、勞動條件惡劣兩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慘的生活和勞動情況。文中穿插(補敘、插敘)著背景資料,以包身工制度的形成、發展及惡果為副線,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殘酷和黑暗及其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雙線交織篩選信息,制作“包身工信息檔案卡片”包身工信息檔案卡片年齡:性別:綽號: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工作環境:居住條件:飲食條件:勞動待遇:來歷(身份):包身工信息檔案卡片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工作環境:居住條件:飲食條件:勞動待遇:來歷(身份):年齡:性別:綽號:十五六歲女懶蟲、豬玀等上海東洋紗廠長達12個小時以上三大威脅(音響、塵埃、濕氣)三大危險(毆打、罰工錢、停生意)十七八個人擠在一起,蜂房般的格子鋪,鴿子籠一般,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兩粥一飯(鄉下用來喂豬的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和爛菜葉)每天三角八分(成年人的三分之一)貧苦農村少女生物、懶蟲、豬玀試驗工、養成工廉價機器、罐裝了的勞動力奴隸、泥土墨鴨不是人!列舉文中對于包身工的不同的稱謂,并思考這些稱謂背后的意義。——失去了作為人的最起碼的尊嚴與羞恥感。——與正式工相區別,工價低廉。——賺錢的工具,沒有反抗意識。——極端剝削制度下人的處境。一一被別人飼養,替別人創造財富。自然身份、非人待遇、賺錢工具概其全貌,震驚認知這是一個可怕的、觸目驚心的現實!在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的共同壓迫下,包身工早已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最基本的尊嚴和權利。“苦難”中的群像與個體任務二點面結合↓↑主要是人物的群體描寫,采用白描式的描寫,真實地展示包身工的起床、吃粥、進工廠等等。(血肉)點:典型人物、事件、細節、場面面: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骨架)主要是具體事物描寫,蘆柴棒、小福子等體會報告文學真實性與文學性的表現人物的群體描寫“面”的描寫——起床: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覺,在這些被叫作“豬玀”的生物中間,已經很遲鈍了。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褲子爭奪馬桶,將身體稍稍背轉一下就會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換衣服。(3段)分別寫了住處的擁擠,住宿環境的惡劣,睡眠嚴重不足,身體極度疲勞,起床時間緊張忙亂,精神麻木,失去害羞與自尊。具體人物的描寫(1)蘆柴棒出場十五六歲,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手腳瘦得像蘆棒梗一樣,于是大家就拿“蘆柴棒”當作了她的名字。“點”的描寫,集中描寫“蘆柴棒”,以身體特征指代人,是幼小瘦弱無人知曉姓名的包身工的代表,以點帶面,深刻表現主題。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義一樣,里面是較少的秈米、鍋焦、碎米和較多的鄉下人用來喂豬的豆腐渣!粥菜?是不可能有的。(12段)她們一窩蜂地搶一般地盛了一碗,歪著頭用舌舔著淋漓在碗邊外的粥汁,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門口。......也有連一碗也輪不到的時候。洋鉛桶空了,輪不到盛第一碗的人們還捧著一只空碗,于是老板娘拿起鉛桶到鍋子里去刮一下鍋焦、殘粥,......(13段)人物的群體描寫“面”的描寫——吃粥:飲食之差、條件之惡、粥量之少這些生動的細節描寫充分反映了包身工悲慘的生活,她們過著“豬狗不如”的非人生活。具體人物的描寫(1)蘆柴棒出場重病遭打十五六歲;手腳瘦得像蘆柴梗一樣將身體慢慢的移到屋子的角上,縮作一團,盡可能不占地方......(16)一手抓住了頭發,狠命地往地上一摔,蘆柴棒手腳著地,很像一只在肢體上附有吸盤的烏賊;順手奪過一盆另一個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頭潑在蘆柴棒的頭上。(18)“點”的描寫,集中描寫“蘆柴棒”生病時被打,一系列動作的描寫,表現出帶工下手之殘忍,深刻表現包身工受到的非人待遇。人物的群體描寫“面”的描寫——上工:......就好像雞鴨一般地無秩序地沖出一大群沒有鎖鏈的奴隸。(23段)紗廠工人終日面臨著音響、塵埃、和濕氣三大威脅。(25段).......,野獸一般的鐵的暴君監視著你。(26段)在紗廠,活兒做得不好的罰規,大約是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三種。(26段)工作時間長,沒有人身自由;工作環境惡劣,身心受摧殘。具體人物的描寫(1)蘆柴棒出場重病遭打骨瘦如柴十五六歲;手腳瘦得像蘆柴梗一樣將身體慢慢的移到屋子的角上,縮作一團,盡可能不占地方......(16)一手抓住了頭發,狠命地往地上一摔,蘆柴棒手腳著地,很像一只在肢體上附有吸盤的烏賊;順手奪過一盆另一個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頭潑在蘆柴棒的頭上。(18)身體實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時候,廠門口的“抄身婆”也不愿意去接觸她的身體,“骷髏一樣,摸著他的骨頭會做噩夢!”(35-36)具體人物的描寫(2)小福子挨罰(3)不知名女工慘遭毒打拿莫溫打得比平時格外著力;東洋婆揪住小福子的耳朵,將她扯到太平龍頭前面,叫她向著墻壁立著;拿莫溫拿起一個丟在地上的皮帶盤心子,不懷好意地叫她頂在頭上。(28)一把揪住她的頭發,踢,打,擲,和爆發一般聽不清的嚷罵......(42)鮮血和慘叫使整個工房的人都怔住了,大家都在發抖;打倦了之后,再在老板娘的亭子樓里吊了一晚。(47)小福子只因為整好了爛紗沒有裝起這一點小事就遭到毒打,說明包身工受罰的隨意性、殘酷性、多樣性,典型的表現了勞動環境的惡劣,受壓迫的慘重,遭受的非人的對待。對不知名的小姑娘的慘叫和遭受的毆打描寫,一幅血淋淋的包身工生活圖畫展現于讀者面前,表達對包身工制度的深惡痛絕,對剝削制度的詛咒和對人們奮起反抗的呼喚。點:典型人物、事件、細節(個體描寫)面: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群體描寫)點面結合“面”上的描寫,主要是人物的群體描寫,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進工廠等等。這里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哪一個人物,而是速寫式地描出包身工這個群體。描寫他們的生活,必須通過整體速寫,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現。從整體描寫中表現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苦難”中的群像與個體作者雖然只寫的是一個蘆柴棒、小福子,但讀者看到的卻是成百上千個蘆柴棒小福子。她們遭遇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經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縮影;老板要蘆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個包身工最終都不可逃脫的厄運。通過她們的悲慘遭遇的描述,具體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壓榨、被摧殘的悲慘命運。重點描寫“蘆柴棒”等人起什么作用?察其數字,感受“苦難”的真實任務三任務說明:讓我們來抓住報告文學中的“數字”這一環節來再現真實。算清三筆賬第一筆賬:包身工的住宿空間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七尺闊、十二尺深”約為
。“十六七個”,平均居住面積約是
;
房間除了作寢室外,還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豬玀。9.32m20.55m2第二筆賬:請以“蘆柴棒”為例,算算看,帶工老板是如何壓榨包身工的?蘆柴棒現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錢三角八分計算,并且就算是“蘆柴棒”一年僅干340天,帶工老板三年從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塊。除去包身費二十塊,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純利潤339塊。福臨路工房的二千左右的包身工人,隸屬在五十個以上的“帶工”頭手下,少一點的,三十五十,多一點的帶著一百五十個以上。第二筆賬:請以“蘆柴棒”為例,算算看,帶工老板是如何壓榨包身工的?每個帶工老板帶三十、五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賺
塊錢,多者可賺
塊錢以上。全上海當年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們僅在三年之內至少被帶工老板榨取了
塊錢以上。10170508508136000一塊大洋的購買力
據《上海解放前后物價資料匯編》和《上海工人運動史》披露:1927年在上海,切面1斤0.07元,豬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擔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塊0.05元,香煙1盒0.036元,茶葉1斤0.23元,活雞1斤0.37元,鮮蛋1個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鹽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細布1尺0.107元。原文中的"石",應為156斤;1包面粉,約為45斤。
《銀元時代生活史》也有類似記載:二十年代的上海,拿了1塊錢稿酬,請六七個同學去吃茶,茶資8個銅板,生煎饅頭、蟹殼黃等各種小吃也才花去20多個銅板。《文化人的經濟生活》一書則提到:1929年,每塊銀元兌換兩三百個銅板,一兩個銅板可以換一只雞蛋。其他城市,大抵如此。在重慶,1936年,大米1斤2分5,100斤兩塊五角錢。第三筆賬:東洋廠飛躍的龐大通過1902年與1932年數據對比來看,日本紗廠的發展,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由一個廠,不到兩萬錠子,發展到有六個紗廠、五個布廠,25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馬克思《資本論》算清三筆賬我們必須記往:趕走帝國主義,推翻那個人吃人的社會制度,我們的先人曾付出了無數生命、血汗和眼淚。銘記歷史,永不遺忘。珍惜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小結數字是冰冷理性的,是帝國主義及其幫兇對于包身工殘酷剝削的最好見證。這些量化的真實材料通過數字更加清晰地呈現,詳細具體的數字與白描手法,將原本難以為大眾所直觀體會的包身工所受的剝削量化出來。探究“苦難”的根源任務四請你結合調查內容,整理與包身工相關的背景資料。“包身工”這些人是從哪里來的?是怎么來的?包身工這種制度是怎么產生的?這些東洋廠為什么會雇傭包身工?形成包身工制度的根源是什么?“包身工”這些人是從哪里來的?是怎么來的?(8—11段)她們的身體,已經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每年特別是水災、旱災的時候,這些在東洋廠里有“腳路”的帶工,就親自或者派人到他們家鄉或者災荒區域,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一句話概括:帶工到家鄉或災區,誘拐快要餓死的孩子。包身工這種制度是怎么產生的?(8~11段)歷史原因在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下,農村破產,加上災荒,貧苦農民無法維持生活,只好讓孩子到上海當包身工。直接原因帶工老板用欺騙的方式讓那些無路可走的女孩簽訂“包身契”,從而淪為包身工。這些東洋廠為什么會雇傭包身工?(15—22段)歷史原因九·一八事變以后,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不斷高漲,上海工人運動十分活躍。日本資本家為了避免罷工的威脅,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根本原因三個原因:沒有人身自由(身體屬于帶工老板,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易于管理(罐裝的勞動力,與外界隔絕,不受外界工潮的影響)、價廉(工資不及同類男工的三分之一)。形成包身工制度的根源是什么?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勾結起來壓榨剝削的背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治。品“苦難”細節震動靈魂任務五品“苦難”細節,震動靈魂《包身工》飽含作者夏衍的情感,賞析下面句子,理解句子含義并體會其中的情感。“慈祥”這個褒義詞,在這句中轉為貶義了,這說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改善包身工的生活,實質上卻是心懷鬼胎,為了從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1.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12段)這是通過設問和褒詞貶用的修辭手法,含蓄地表達感情。“佳肴”本是褒義詞,指精美的菜肴。從菜場上收集來的菜葉當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稱為“佳肴”,變褒為貶,反襯出包身工粥菜之難得及質量之差,暗含諷刺的意味。2.看著這種飼養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的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了。(48段)船戶養墨鴨——捕魚——賣錢(沒有虐待)帶工老板——飼養包身工——賺錢(沒有溫情)“飼養”,比擬。“飼養”它的本義是喂養動物,說明資本家根本不把工人當人看待。比喻,比喻帝國主義及其買辦們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類比,揭露了包身工牲畜不如的狀況,有力地控訴了包身工制度的罪行。運用排比句“六個沒有”強調黑暗深重,表達了作者對包身工制度的極大憎惡。后一句中,“20世紀的爛熟了的技術、機械、體制”代表了人類技術文明的進步,這同“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形成巨大反差,兩種事物結合在包身工身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