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復習課件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章末復習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核心知識梳理
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重點實驗再現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1)實驗原理:
?.(2)實驗器材:小車、
、
、斜面、金屬片、長方體木塊.(3)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長木板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刻度尺秒表(4)實驗數據記錄表: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s1=t1=v1=s2=t2=v2=s3=t3=v3=(5)實驗結論:小車在斜面上做
運動,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
平均速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
的平均速度.變速直線小于(6)評估交流:①實驗時,斜面坡度應
(選填“較小”或“較大”),目的是
?
(選填“延長”或“縮短”)運動時間,減小測量誤差;②在實驗前必須熟練使用秒表,若小車到達金屬片位置后還沒有停止計時,則會使
所測量的運動時間偏
(選填“長”或“短”);較小延長長③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將小車從斜面中部由靜止釋
放,測出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所用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
速度.他的做法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
?
?.不正確因為所測時
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或小車從頂端到底端的過程中通過中部時的速度
不為0,或小車通過總路程的時間與上半程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的時間)
例如圖甲所示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
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甲(1)斜面底端的金屬片的作用是
?
?.(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便于測量時間,應
?
(選填“增大”或“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讓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來,便于測出小車行駛
相同路程的時間減小(3)小車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的時間tAB=
s;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
=
cm;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4)另一實驗小組在測量BC段平均速度時,選擇從B點由靜止開始釋放小
車,則測出的結果與(3)中的結果相比是
(選填“偏大”“偏小”
或“相等”)的.3
80.0
0.2
偏小(5)【拓展創新】本實驗還可以利用位置傳感器通過超聲波測出小車的實時距
離,再用計算機算出運動速度,如圖乙所示.改變圖甲中斜面的坡度,讓小車從A點
滑到C點的過程中位置傳感器的屏幕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小車沿斜面下
滑時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到達C點的速度為
m/s.變速1.2
甲(6)【設計實驗】城市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電梯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小新想
測量電梯從一層運行到十六層的平均速度的大小,請你設計實驗幫她完成.A.
實驗器材:
?;B.
實驗步驟:
?
?
?;C.
表達式:v=
?.秒表、皮尺①用皮尺測出一層樓高度為h;②從一層乘坐電梯,保證其他樓層
不停,用秒表從電梯開始運行計時,到電梯停在十六層時停止計時,記錄此段路程
所用時間為t;③計算電梯從一層運行到十六層的平均速度
中考熱點訓練?考點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
【物理學與生活日常】(陜西中考)在體育活動中,同學們經常使用到下列球類
器材,其中直徑最接近4
cm的是(A)A.
乒乓球B.
實心球C.
排球D.
籃球2.
(大慶中考)圖甲中木塊的長度為
cm,圖乙中機械秒表的讀數
為
s.A1.80
338.5
1234567891011123.
【物理學與工程實踐】如圖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車車廂的寬度l=3.500
m.為判斷新式列車車廂能否通過一處老式隧道,技術人員分別測量了隧道內部三處
的寬度,如圖乙所示,測量結果為l1=3.600
m、l2=3.480
m、l3=3.540
m.技術人
員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新式列車車廂
(選填“能”或“不
能”)通過該隧道.1
cm
不能123456789101112?考點2運動的描述4.
【新素材】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成功對接,神舟十八
號和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們順利會師.如圖所示,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神舟十
八號載人飛船是運動的(A)A.
地球B.
核心艙C.
實驗艙D.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第4題圖A1234567891011125.
【教材圖片改編題】我國多地小麥喜獲豐收,大量采用聯合收割機搶收小麥.在
收割過程中(如圖),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行駛,拖拉機
裝滿麥穗后,駛離聯合收割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
收割過程,聯合收割機相對于拖拉機是靜止的B.
收割過程,聯合收割機相對于拖拉機是運動的C.
駛離過程,拖拉機相對于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D.
駛離過程,拖拉機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第5題圖A1234567891011126.
(衡陽中考)如圖所示,小鄒同學用佩戴的手表記錄某次跑步的時間為15
min,
15
min=
h,以佩戴手表的手腕為參照物,手表是
的;以地面為參
照物,手表是
的.(后兩空均選填“運動”或“靜止”)0.25
靜止運動123456789101112?考點3速度及其相關計算7.
【傳統文化】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詩句能估算出物體運動速度的是
(B)A.
天臺四萬八千丈B.
坐地日行八萬里C.
春風十里揚州路D.
桃花潭水深千尺B1234567891011128.
如圖為甲、乙兩輛車在同一條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
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C)A.
甲、乙兩車都在做變速直線運動B.
在每段相同的時間內,甲車的平均速度都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C.
在20~30
s內,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D.
后半程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C1234567891011129.
(濰坊中考)隨著5G信號的快速發展,5G無人物品派送車已應用于實際生活
中,圖甲所示為無人物品派送車沿直線路徑前往派送點的情景.該車從出發點到達
派送點,完成任務后返回出發位置,其行駛路程s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
列分析正確的是(C)A.
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用時19
minB.
派送點到出發點的距離為1.6
kmC.0~10
min內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0.08
km/minD.10~13
min內派送車做勻速直線運動C12345678910111210.
(日照中考)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學校上學.某一天吃過早餐后,姐弟倆約定從
小區門口出發去學校大門口會合.他們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分別如圖中的兩條
實線所示,弟弟的圖線為直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C)A.
弟弟比姐姐早5
min離開家B.
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C.
弟弟和姐姐行走時的速度相等,均為100
m/minD.
姐姐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C12345678910111211.
(株洲中考)株洲南站到長沙站的S7908次城際列車運行時刻表如表所示,根據
此表回答下列問題.車站到達發車里程/
km株洲南始發站07:440株洲07:5007:528大豐07:5707:5813.5田心東08:0108:0316…………長沙08:54終點站58123456789101112(1)列車從株洲南站發車,行駛
km到達株洲站,用時
min,列車的平
均速度是
km/h.(2)列車在“株洲南—株洲”段的運行速度比在“株洲—田心東”段的
?
(選填“大”或“小”).8
6
80
大123456789101112?考點4
速度的測量12.
【教材習題改編】某探究小組為了研究小車在桌面上的直線運動,用自制“滴
水計時器”計量時間.實驗前,將該計時器固定在小車旁,如圖甲所示.實驗時,保
持桌面水平,用手輕推一下小車.在小車運動過程中,滴水計時器等時間間隔地滴
下小水滴,圖乙記錄了桌面上連續的6個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計時器從第一個水
滴滴下開始計時,30
s內共滴下46個小水滴).該小組同學根據圖乙的數據判斷出小
車做
(選填“變速”或“勻速”)運動.小車在AD兩點間運動的時間
為
s,平均速度大小為
m/s.變速2
0.15
123456789101112感謝聆聽!第二章聲現象章末復習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核心知識梳理
聲現象
聲現象
聲現象重點實驗再現實驗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1)探究方法:
?.(2)實驗過程:如圖所示,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
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
,控
制
相同,再次撥動鋼尺.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
聲的音調.(3)實驗結論:鋼尺伸出桌邊越短,振動越
,音調越
?.控制變量法長度撥動鋼尺的力度快高實驗二探究響度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1)探究方法:
和
?.(2)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系于細繩上的乒乓球,觀察乒
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改變音叉發聲的
,再次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實驗
中通過觀察
來顯示音叉振動幅度的大小,通過
?
從而使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控制變量法轉換法響度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改變敲擊
音叉的力度(3)實驗結論: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
有關,
越大,響度越
;響度還跟
有關.振幅振幅大距離聲源的遠近例如圖所示,小組同學完成以下兩個聲現象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1)如圖甲所示,該裝置中乒乓球被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
;乒乓球
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將實驗現象放大,這種實驗方法是
(選填“控制變量”
或“轉換”)法,該裝置還可以探究聲音的響度與
的關系.振動轉換振幅(2)如圖乙所示,若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保持不變,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
聽到聲音的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變大.若撥動鋼尺的力
大小保持不變,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聽到聲音的
(選填“響
度”“音調”或“音色”)變低.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
力撥動鋼尺振動,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
(選填“發出聲
音的響度為0
dB”“發聲頻率高于20
000
Hz”或“發聲頻率低于20
Hz”).響度音調發聲頻率低于20
Hz
中考熱點訓練?考點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
以下活動中,用來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是(A)ABCDA.
將發聲的音叉觸及面頰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C.
將發聲的手機置于密閉瓶內并抽氣D.
用硬卡片在梳齒上快劃、慢劃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清晨,一陣鬧鈴聲將你從睡夢中喚醒,提醒你:該起床了!關于聲音,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A.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
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聲C.
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D.
聲速等于光速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傳統文化】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提到: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皮
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盡早聽到來襲敵人的馬蹄聲.這樣做能盡早聽到馬蹄聲的主
要原因是(
A)A.
聲音在土地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快B.
使馬蹄聲的音調變高了C.
改變了馬蹄聲的音色D.
提高了士兵的聽力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
2023年5月28日,如圖所示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執飛,此次航班從上海
起飛,在首都機場平穩降落.中國大飛機飛出安全,更飛出志氣和希望.乘客聽
到的轟鳴聲是發動機
產生的;周圍觀看的人們聽到飛機的聲音是
由
傳過來的.5.
小明從國家航天局網站了解到,我國準備實施一次對小天體的防御,在太空中發
射撞擊器,撞擊小天體改變其軌道.小明激動的告訴同學:撞擊器與小天體碰撞發
出的巨大聲音將響徹太空.你認為小明的說法
(選填“正確”或“錯
誤”),理由是
?.振動空氣錯誤真空不能傳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在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時,老師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
行實驗.用抽氣泵將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同學們聽到鬧鈴的聲音逐漸減小,
但始終可以聽見聲音.請你分析始終可以聽見聲音的原因.答:用抽氣泵將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同學們聽到鬧鈴的聲音逐漸減小,是因
為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少,但始終可以聽見聲音,是由于玻璃罩內不能完全達到
真空的狀態,另外玻璃罩與鬧鐘接觸,固體也能傳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考點2聲音的特性7.
【傳統文化】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
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來的是鐘聲,是根據聲音的(A)A.
音色B.
響度C.
音調D.
頻率8.
(無錫中考)如圖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
徵、羽五音,相當于現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聲音的(B)A.
響度B.
音調C.
音色D.
速度A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
(聊城中考)如圖所示,小慧同學用小錘輕敲和重敲音叉,并將正在發聲的音叉
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聽音叉發聲的同時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變化.她想
探究的問題是(
D)A.
聲音產生的原因B.
聲音傳播的條件C.
音調和頻率的關系D.
響度與振幅的關系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
如圖是中國古代的計程車“記里鼓車”.當車走一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
鼓,鼓面由于
發聲.當車走到十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鐲(古代的樂
器),人們由鼓和鐲發聲次數確定車行駛的里程,能區分鼓聲和鐲聲是依據聲音
的
不同.第10題圖振動音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
如圖甲所示是教師上課時常用的一種便攜式擴音器,教師使用它講課的主要目
的是改變聲音的
,但使用這種設備會造成聲音的“失真”,這是因為聲音
的
發生了變化.在體育課上同學們跳繩(如圖乙),繩子轉動得越快,聲
音的
越高.(均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第11題圖響度音色音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
(徐州中考)如圖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簽制作的“鳥鳴器”,從管口吹氣,能發
出類似鳥叫的聲音,鳥鳴器發聲是由
的振動產生,拉動棉簽可以改變聲音
的
,根據聲源的差異,鳥鳴器可以與小提琴、笛子、鼓這三種樂器中
的
歸為一類.空氣音調笛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
通過觀察下列聲音的波形圖,
的音調相同,
?的響度
相同.
A、B、D
A、B、C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考點3聲的利用14.
(攀枝花中考)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聲傳遞能量的是(D)A.
用聽診器給患者診病B.
用超聲波給工件探傷C.
用次聲波預報海嘯D.
用超聲波清洗眼鏡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
(金昌中考)下列關于聲波的應用說法不正確的是(D)A.
醫生通過聽診器給患者診斷的原理是減少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B.
倒車雷達的原理是采用蝙蝠“回聲定位”的方法C.
通過靈敏的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可以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D.
城市里安裝噪聲監測裝置,是通過音色來反映噪聲大小的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
(安徽中考)如圖所示為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射超聲
波信號,經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
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5×10-3
s.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
m,
空氣中的聲速取340
m/s,則該同學的身高為(B)A.1.70
mB.1.65
mC.0.85
mD.0.80
m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考點4噪聲及其危害和控制17.
(桂林中考)下列情景中的聲音屬于噪聲的是(D)A.
音樂廳中的演奏聲B.
教室里的讀書聲C.
報告廳中的演講聲D.
建筑工地上嘈雜的響聲18.
高速公路通過村莊密集區時,在兩側安裝玻璃隔聲板,能有效降低噪聲,下列
減弱噪聲的途徑與之相同的是(
D)A.
禁止鳴笛B.
機場跑道工作人員戴防噪聲耳罩C.
街道上安裝噪聲監測儀D.
學校周圍植樹D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考點5聲現象綜合19.
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B)A.
聲音從水中傳到空氣中,它的傳播速度將變大B.
醫院里檢查身體用的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傳遞信息C.
彈琴時不斷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為了改變音色D.
把手機調到靜音狀態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用
法律的手段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小明周
末在家里看電視,為了不打擾鄰居,他將電視機聲音調得很小,這是在
?處
減弱噪聲;突然,烏云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雷雨中,小明看到閃電后2.5
s
才聽到雷聲,響雷處距離小明大約有
m.(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聲源85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感謝聆聽!第三章物態變化章末復習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核心知識梳理物態變化
物態變化吸熱吸熱放熱
物態變化
下降液化小冰晶小水滴聚集小水滴聚焦雨(水)
凝華熔化重點實驗再現實驗一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2)測量工具:溫度計、秒表.(3)進行實驗:①試管內的海波和石蠟及燒杯內的水盡量多一些.②本實驗在較低的溫度環境下操作效果較好.大約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同時注
意觀察物質的狀態.(4)實驗結論:①海波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
(選填“吸熱”或“放熱”),但溫度
?
?;②石蠟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
(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
?
?.吸熱保持
不變吸熱上升
例1
(荊州中考改編)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物質的熔化規律.(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
(選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質受熱均勻的是
?.A.
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B.
通過水給試管加熱C.
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物質中C
C
(3)加熱到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其溫度為
℃.38
(4)根據實驗數據繪出該物質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丙所示,該物質是
?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依據是
?
?.(5)由實驗可知,晶體的溫度是熔點時,可能處于
態.A.
固B.
液C.
固液共存晶體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
變ABC
(6)另一小組同學用相同物質進行實驗,繪制出的溫度-時間圖像中沒有出現明
顯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
.(合理即可)加熱時間不夠長,溫度未達到熔點實驗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2)測量工具:溫度計、秒表.(3)進行實驗:①觀察水溫的變化、水中氣泡的變化;停止加熱,觀察水是否還繼續沸騰;②根據具體實驗數據畫出水沸騰時的溫度-時間圖像.(4)實驗結論:①沸騰是同時在液體
和
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②描述實驗中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的情景:a.水中氣泡在沸騰前
,沸騰時
?;b.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
,但水的溫度
?.表面內部逐漸變小逐漸變大吸熱保持不變例2
(河北中考改編)小明按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組裝器材時,應按照
(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
順序進行.自下而上(2)當水溫升高到93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填入下表,同時觀察水中發生
的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和表中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
?
;燒杯中水的沸點是
℃.時間/min0123456溫度/℃93959799999999持續吸熱,溫
度不變99
(3)實驗時觀察到氣泡如圖乙所示,這是水沸騰
(選填“前”或“時”)
的現象.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水還能繼續沸騰一小會兒,這說明水沸騰時不需
要吸熱,這種判斷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4)實驗結束后,小明取下燒杯上的蓋子,發現蓋子上有水珠,請從物態變化的
角度簡要寫出水珠的形成過程:
?.時不正確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5)若按圖丙所示裝置用燒杯中的水為試管中的水加熱,試管中的水
?
(選填“能”或“不能”)沸騰.不能中考熱點訓練?考點1溫度和溫度計1.
下列溫度最接近4
℃的是(
B)A.
冰箱冷凍室的溫度B.
冰箱冷藏室的溫度C.
剛煮熟雞蛋的溫度D.
剛溫好牛奶的溫度B1234567891011122.
小明早上出門上學時將一支示數為36.5
℃的體溫計放在房間的書桌上,放學回
家時發現體溫計的示數仍為36.5
℃,則他去上學的這段時間房間內的溫度
(C)A.
可能高于36.5
℃B.
一定高于36.5
℃C.
可能等于36.5
℃D.
一定低于36.5
℃C1234567891011123.
走進氣象站,可以看到如圖所示的百葉箱,箱內主要的測量儀器有兩支濕度計
(絕對濕度計和相對濕度計)和兩支溫度計(測量并記錄一天中最高氣溫的溫度計
和最低氣溫的溫度計).百葉箱中的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
?原理
制成的;測量最高氣溫的溫度計和
(選填“體溫計”或“實驗室溫度
計”)的結構相似.熱脹冷縮體溫計123456789101112?考點2物態變化的辨析4.
(安順中考)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D)A.
杯中熱水冒出的“白氣”是汽化現象B.
美麗的“霧凇”是凝固現象C.
濕衣服在太陽下被曬干是液化現象D.
樟腦丸放一段時間后變小是升華現象D1234567891011125.
(濰坊中考)如圖所示是一種從空氣中制水的設備,溫度較高的空氣被吸入到溫
度較低的銅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氣在銅管中冷凝成水.該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A.
液化B.
凝華C.
升華D.
汽化第5題圖A1234567891011126.
(河南中考)在干旱缺水的地區,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圖所示.露形成
時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該物態變化過程要
熱量,所以露的形
成多在夜間.第6題圖液化放出123456789101112?考點3物態變化的圖像分析7.
(濟寧中考)如圖表示某晶體的物態變化過程,其中甲、乙、丙分別表示三種物
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A.
甲為氣態B.
甲→乙的過程需要放熱C.
乙→丙的過程與露珠形成過程相同D.
BC段對應的溫度為該晶體的熔點第7題圖D1234567891011128.
小剛同學在探究某種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該物質熔化過
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
“非晶體”),其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在加熱第6
min
時,該物質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第8題圖晶體80
不變固液共存態123456789101112?考點4蒸發現象及其影響因素9.
【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經歷:煮熟了的雞蛋剛從開水中撈
出時較燙,但等到雞蛋表面的水干了之后就更燙.那么雞蛋剛撈出沒有后面燙的原
因是(B)A.
蛋殼很厚傳熱慢B.
蛋殼表面水蒸發吸熱C.
水的溫度比蛋殼低D.
蛋內部溫度比蛋殼高B12345678910111210.
(多選)(江西中考)在物理探究活動中,某同學在手上涂抹酒精,過了一會
兒,酒精消失,手感到涼涼的.根據以上證據,能得出的結論是(AB)A.
酒精發生了蒸發現象B.
酒精蒸發需要吸熱C.
酒精溫度越高,蒸發越快D.
酒精表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AB123456789101112?考點5物態變化實驗11.
(宜昌中考)冬天下大雪時,小華看到護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鹽,他了解
到道路結冰會對行車安全造成危害,撒鹽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華不禁產生了
疑問,在相同的氣溫下,為什么撒了鹽后的冰就會熔化呢?123456789101112(1)小華回家后進行了探究,他從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塊,分別放入甲、乙兩個相
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段時間(如圖1).當兩罐
內
時,用溫度計分別測出罐內混合物的溫度(示數如
圖2),乙罐中混合物的溫度為
,對比甲罐溫度小華得出相同的氣溫下
撒了鹽后的冰會熔化的原因是
?.混合物處于固液共存狀態零下6℃
鹽降低了冰的熔點123456789101112(2)小華還發現,一只罐外壁出現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現的是小水珠,出現
白霜的是
(選填“甲”或“乙”)罐.乙12345678910111212.
(青島中考改編)小海在勞動課實踐中發現,水滴入熱油鍋中,油花四濺.為何
會出現這種現象?小海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如下探究.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從
水溫達到90
℃開始,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直至水沸騰并持續加熱一段時間.
(1)小海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描出了相應的點,如圖乙所示.①請你根據圖乙中描出的點,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②根據繪制的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
℃.100
123456789101112(2)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如果被這樣的水蒸氣燙傷往往比被開水燙傷
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同溫度的水會
?大
量的熱.(3)小海發現,當試管內的水沸騰時,燒杯中的食用油卻沒有沸騰,由此可知食
用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
,所以水滴入熱油中會迅速汽化,引起油花四濺.液化放出高123456789101112(4)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
(填字母).A.
試管口紙板上的小孔加快了水的散熱,因此小孔是多余的B.
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C.
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紙的著火點高于水的沸點,且水沸騰時要
不斷吸熱BC
123456789101112感謝聆聽!第四章光現象章末復習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核心知識梳理
光現象
光現象重點實驗再現實驗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2)實驗過程:略.(3)實驗結論: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
?
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
兩側;反射角
入射角;在光的
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4)評估交流:①實驗中用到了一個可翻折的光屏,它的作用是
?
?.②為了驗證光路的可逆性,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同一平面法線等于可逆驗證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是否在同一平面內讓光沿BO射入例1
(齊齊哈爾中考改編)小明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1)如圖甲所示,實驗時,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紙板ENF(右
側可繞ON翻折)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應
于鏡面.使一束
光貼著紙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點,光在紙板上發生
(選填“鏡面”或
“漫”)反射,呈現徑跡.光經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垂直漫(2)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幾次,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徑跡.取下
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是為了
?
?.比較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
(3)如圖乙所示,把紙板ENF右側繞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側紙板上看不到反
射光.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
內.同一平面(4)【裝置創新】接下來老師進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濕器使整個教室充滿霧
氣,將平面鏡放在一能轉動的水平圓臺上,在柱M上固定一紅色激光筆,使其發出
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其作用是為了顯示
的位置.然后打開固定在
柱N上的綠色激光筆,使綠色激光射向O點,出現了如圖丙所示的情景.老師水平方
向緩緩轉動圓臺,當
?
,可判斷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位于同一平面內.法線從側面觀察到入射綠光、入射紅光和反射綠光看起來重合
時實驗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實驗裝置:(2)實驗過程:略.(3)實驗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像與物體大小
,像到平面
鏡的距離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像與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
?.虛相等等于垂直(4)評估交流:①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
?.②蠟燭B應
(選填“點燃”或“不點燃”).玻璃板沒有與水
平桌面垂直放置不點燃例2
(長春中考改編)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2)將白紙鋪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玻璃板
放在白紙上,把點燃的蠟燭A放
在玻璃板前面,如圖1所示.將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跟蠟燭A的像
完全重合,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
?.(3)將光屏放在蠟燭A的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光屏,光屏上沒有呈現蠟燭A的像,
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垂直相等虛像(4)【器材改進】小明發現上述實驗中難于準確測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且
未用大小不同的物體進行多次實驗,就得出了像與物大小的關系,于是他換用一些
完全相同的木塊進行實驗.①如圖2甲所示,將一組木塊置于玻璃板前,改變該組木塊的位置,進行三次實
驗,用筆在白紙上標記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圖2乙所示.根據對應頂點就能準確
測出相應的距離,再將白紙沿
(選填“EF”或“GH”)對折,若像和物
的對應頂點都
,則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對稱性.GH
重合②如圖3所示,用疊加的方法改變物的大小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知平
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大小
?.木塊的位置保持不變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塊的個數/個)123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塊的個數/個)123③某小組在較暗的環境中實驗時,發現木塊的像較暗、不易辨識,聯系日常照鏡子
的經驗,解決方法是
(選填“照亮木塊的像”或“照亮木塊”).相等照亮木塊中考熱點訓練?考點1光現象的辨析1.
(重慶中考)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A.
水中的倒影B.
墻上的手影C.
太陽光色散D.
“折斷”的鉛筆A1234567891011122.
(遼寧中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下列詩詞涉及的光學知識,對其解釋正確的是
(
D)A.
“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實像B.
“明鏡可鑒形”,明鏡成像是因為光發生了折射C.
“潭清疑水淺”,潭水看起來淺是因為光發生了反射D.
“瀑水噴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D1234567891011123.
(煙臺中考)“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
周環繞著綠樹紅墻……紅領巾迎著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水中魚兒望著我們,悄
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其中,看到“倒映的白塔”屬
于光的
現象;墻是“紅色的”,是因為墻壁能夠
(選填“反射”
或“吸收”)紅色光;水中魚兒看到的“我們”是
(選填“實像”或“虛
像”).反射反射虛像1234567891011124.
(黃岡中考)2023年5月13日,我省多個地區的人們看到太陽的周圍出現一
個彩色的光圈,如圖.這是一種罕見的天象——日暈,它是光透過高空云層中
的冰晶
形成的,這種現象說明太陽光
(選填“是”或“不
是”)單色光.折射不是第4題圖123456789101112?考點2平面鏡成像5.
如圖所示是春秋戰國時期盛水的容器——“鑒”,我國古代將鏡子稱作“鑒”就
是由于“鑒”中盛水可用來照面.若你正對著“鑒”中平靜的水面,就會看到自己
在水中的像.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A.
看到的像是由鏡面反射形成的B.
水中所成的像是實像C.
靠近水面,水中的像遠離水面D.
靠近水面,水中的像變大第5題圖A1234567891011126.
(武漢中考)一塊儀容鏡如圖甲所示,放在某學校走廊的AB處,儀容鏡靠墻而
立,鏡面與墻壁平行,在另一面墻壁上的O處懸掛一電鈴,如圖乙所示.為了總能看
到電鈴通過儀容鏡所成的像O',小強同學沿著走廊的ae直線走動,若將人和電鈴各
自看作一個點,則小強同學所在的區間是(B)A.
abB.
bcC.
cdD.
deB1234567891011127.
(青海中考)中華民族成就了諸多發明創造,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如圖
所示,“陽燧”是我國光學史上的一項重要發明,其作用相當于凹面鏡,可以用來
點火,俗稱古代“打火機”.由此可知“陽燧”對光有
(選填“發散”或
“會聚”)作用.請你列舉出生活中應用凹面鏡的一個例子
(合理即可).第7題圖會聚太陽灶1234567891011128.
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平面鏡能繞水平軸MN轉動,小明站在平面鏡正前方,他
在鏡中成的是
(選填“實”或“虛”)像;小明垂直鏡面移動8
cm,他與像
的距離改變
cm;為了讓他站著就能看到鏡中腳的像,可以讓平面鏡繞軸
沿
時針方向轉動.第8題圖虛16
順123456789101112?考點3光現象作圖9.
如圖所示,激光筆從A點發出激光,在平面鏡上留下一個紅色亮點O,請畫出激
光入射到鏡面和離開鏡面后的徑跡.第9題圖12345678910111210.
(遵義中考)某同學用激光筆照射玻璃磚探究光學規律時,觀察到光在玻璃磚
中的傳播路徑,如圖所示.請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第10題圖123456789101112?考點4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1.
(自貢中考)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水平放置平面
鏡,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以繞ON翻折.(1)實驗時,把紙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鏡上,入射光線AO的法線是
,光
線AO的入射角大小是
度.(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
?
?.ON
40
改變入射角的大小
123456789101112(3)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上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
著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則紙板F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
出反射光束,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
(選填“同一
平面”或“不同平面”)內.(4)若讓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該實驗現象說
明
?.不能同一平面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123456789101112?考點5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2.
(青島中考)五代時期名士譚峭所著《化書》中,記載了照鏡子時“影與形無
異”的現象.關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小明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了探究.(1)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在
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
大小
,證實了“影與形無異”.相等123456789101112(2)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三次實驗.用直線將物和像的位置連接起來,如
圖乙所示,發現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
,用刻度尺測得像和物到鏡面的
距離相等.垂直(3)綜上可得,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
?.(4)蠟燭A的像,是它發出的光經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
像.若在玻璃板后
放置一塊木板,蠟燭A
(選填“仍能”或“不能”)通過玻璃板成像.對稱虛仍能123456789101112感謝聆聽!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章末復習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核心知識梳理
透鏡及其應用
透鏡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再現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實驗裝置:(略)(2)實驗器材:凸透鏡、蠟燭、光屏、帶刻度尺的光具座.(3)實驗結論及應用:物距u像、物在凸透鏡同側、異側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虛實像距v應用u>2f異側倒立縮小實像f<v<2f照相機u=2f異側倒立等大實像v=2f測焦距f<u<2f異側倒立放大實像v>2f投影儀u=f一束平行光探照燈u<f同側正立放大虛像放大鏡f<v<2fv=2fv>2f(4)評估交流:①用課本遮住一半透鏡,在光屏上還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像嗎?
;像有什么
變化?
?.②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a.
?.b.
?
?.能亮度變暗蠟燭在焦點上或在1倍焦距以內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像距太大,光屏移至最右端還無法成清晰
的像(5)規律總結:①u=f是成實像和虛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像、物異側的分界點.②u=2f是成
、
的像的分界點.放大縮小例
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1)小明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整它們的高
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2)蠟燭、光屏和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像未畫出),該像為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生
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了這一
個成像原理.(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日志分析服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新能源汽車便攜式輪胎充氣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拋光機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數字電視操作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東西方文學對話-洞察闡釋
- 2025-2030中國微電腦純凈水機市場發展分析及市場趨勢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云計算對法律業務連續性的影響-洞察闡釋
- 基于增量備份的醫療數據智能恢復系統研究-洞察闡釋
- 交互設計用戶認知路徑研究-洞察闡釋
- 醫學圖像識別中的機器學習技術應用研究
- 小學生涯課件
- 西藏拉薩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英語試題4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 GB/T 45421-2025城市公共設施非物流用智能儲物柜服務規范
- 檔案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復習試題及答案
- 商鋪裝修管理規定
- 鐵路心理測試題及答案
- 西北四省(陜西山西青海寧夏)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全國衛生健康系統職業技能競賽(傳染病防治監督)參考試題(附答案)
- 旅游大類《服務禮儀》2026年版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新職教高考)《服務禮儀》模擬試卷(第35套)
- (一模)臨沂市2025屆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 GB/T 18760-2025消費品售后服務方法與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