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 第16課 3國鼎立 教學課件_第1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 第16課 3國鼎立 教學課件_第2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 第16課 3國鼎立 教學課件_第3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 第16課 3國鼎立 教學課件_第4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 第16課 3國鼎立 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16課三國鼎立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

課時目標:京劇《捉放曹》是根據小說《三國演義》創作的劇目,講述了曹操在逃亡中殺死無辜老漢呂伯奢一家的故事。劇中的曹操是一個疑心極重、冷酷無情的白臉奸臣。然而,這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形象,不是歷史上曹操的全貌。史書中記載的曹操是什么樣子?他和三國鼎立的形成有什么關系?京劇《捉放曹》中曹操的扮相

新課導入州牧割據黃巾起義爆發后,地方州郡作亂一團。東漢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統治,改刺史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統領地方上的軍政事務,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勢力逐漸膨脹,甚至不聽從朝廷的命令,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

東漢末年,大小勢力割地而治,天下陷入一片戰亂。其中,魏國、蜀國和吳國是最具實力的政權,三個國家相互制約,明爭暗斗,他們的首領分別是曹操、劉備和孫權。曹魏、蜀漢、東吳,三國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在中國歷史上演繹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戰爭故事。任務一:官渡之戰知識講解:官渡之戰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在農民起義中勢力壯大起來。占據河南一帶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處于有利的地位。經濟上,采取了恢復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的一些措施。

袁紹,字本初,出身“四世三公”,是當時最大的軍閥。占據黃河以北擁兵10萬,戰馬萬匹,兵力上占有絕對優勢相關史事

官渡決戰前夕,袁紹的謀士許攸投降曹操。曹操聽說后,高興得顧不上穿鞋,赤腳相迎。許攸問曹操,還有多少軍糧可供支持戰爭,曹操開始并沒有以實相告。在許攸的一再追問下,曹操只得說出實情。許攸聽說曹軍糧食只夠吃一個月,便告訴他袁紹的輜重糧草屯積在烏巢,當率精兵前往襲擊。曹操依計而行,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曹操迅速殲滅袁軍主力,為以后統一北方打下基礎。任務二:赤壁之戰知識講解:赤壁之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詩中的“壯心”指的是什么?他實現了嗎?原因是什么?208年,曹操揮師南下,準備進而消滅南方的割據勢力,統一全國。劉備諸葛亮聯絡孫權,共謀抗曹之計。

孫權聽從將軍周瑜和諸葛亮的意見,決定與劉備聯合迎戰曹軍。三顧茅廬曹操孫劉水戰是本次戰役制勝的關鍵,但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隨著曹操勢力日益強大,曹操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孫劉聯軍制定了正確的戰術。致命弱點不利因素先決條件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對當時整個局勢有關鍵性的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材料研讀諸葛亮曾對孫權說:“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劉備)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這段話體現了怎樣的策略?與赤壁之戰有什么關系?體現了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的策略。揭示了赤壁之戰勝利的原因

明朝羅貫中寫的小說《三國演義》,在描寫赤壁之戰時有“蔣干盜書”“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諸葛亮借東風”等情節。但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卻不見史書記載,你如何看待這種不同?說說你的想法。

文學作品和真實歷史之間是有區別的。小說中作者為了增加趣味性,會適當地進行文學加工,比如對曹操的評價。任務三:三國的建立及發展知識講解一:三國鼎立背景劉備占領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發展,占取四川、云貴地區。曹操轉而經營關中,掃平關中的割據勢力,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孫權一邊把他的統治范圍延伸到福建、廣東,一邊又搶奪了劉備在湖北、湖南的勢力范圍。三分天下但任何一方都不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形成想一想你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什么影響?三國鼎立形成,改變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實現了局部統一。魏蜀吳三國各自發展政治、經濟、軍事實力,也為后期統一打下基礎。知識講解二:三國時期的發展曹魏重視農業生產,大力興修水利。

翻車可以連續將低處的水提升到高處,便利灌溉;遇到澇災,也可以用來排水。翻車既輕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國古代農業領域長期使用的一種灌溉工具。翻車孫吳開發江東,造船業發達,發展了海外貿易。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系。

臺灣自古以來就一直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加速了西南地區的開發。學史崇德劉備死后,諸葛亮輔佐后主劉禪主持軍國大政。他忠于職守,公正無私,法令嚴明,治蜀有方。諸葛亮多次出師北伐曹魏,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線,踐行了他所說的“鞠躬盡力,死而后已”的諾言,體現了為事業奮斗終身的奉獻精神。七擒孟獲從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你認為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為什么?觀點:進步。理由:三國時期,國家雖然處于分裂狀態,但是與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相比,實現了幾個大范圍的局部的統一,促進了生產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因此是歷史的一大進步。課堂小結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曹操官渡之戰(200年)統一北方孫權劉備聯合抗曹赤壁之戰(208年)魏蜀吳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活動(一)

朗讀曹操的詩句,回答問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詩中所描繪的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描繪了東漢末年經濟凋敝,人口減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會現實;原因在于東漢末年州牧郡守擁軍割據、戰亂不斷。活動(二)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議一議:影響這兩個戰役勝敗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時間交戰雙方戰爭特點結果意義官渡之戰赤壁之戰200年208年曹操vs袁紹曹操vs孫劉聯軍以少勝多以少勝多曹操勝孫劉聯軍勝基本統一北方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這兩個戰役勝方取勝的原因都有指揮得當、運用巧妙的策略等因素,而敗方失敗的原因都有指揮者輕敵自傲、指揮失誤等因素。隨堂訓練1、齊桓公曾用管仲之謀,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而稱霸。這里的“尊王”舉措,為后來者提供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策。這些后來者中包括(

)A、嬴政B、劉邦C、劉秀D、曹操D2.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的相同點是(

①都發生在三國時期

②都有孫權參加

③都采用了火攻

④都是以少勝多⑤都是軍閥之間的斗爭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D

3、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派將軍衛溫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大陸與夷洲的聯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新疆B、西藏C、臺灣D、海南C

4、下列人物屬于三國時期的是(

)①孫權②曹操③劉備④曹丕

⑤諸葛亮

⑥袁紹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C

謝謝大家愛心.誠心.細心.耐心,讓家長放心.孩子安心。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老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無論中學生還是小學生,他們對自己喜歡的老師都會有一些普遍認同的標準,諸如尊重和理解學生,寬容、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說話辦事公道、有耐心、不輕易發脾氣等。教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圣陶先生的話:你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介新課標的全名叫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文件包括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16個課程標準(2022年版),不僅有語文數學等主要科目,連勞動、道德這些,也有非常詳細的課程標準。現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2011年制定的,離現在已經十多年了;而課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經二十多年沒更新過了,很多內容,確實需要根據現實情況更新。所以這次新標準的實施,首先是對老課標的一次升級完善。另外,在雙減的大背景下頒布,也能體現出,國家對未來教育改革方向的規劃。課程方案課程標準是啥?課程方案是對某一學科課程的總體設計,或者說,是對教學過程的計劃安排。簡單說,每個年級上什么課,每周上幾節,老師上課怎么講,課程方案就是依據。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也就是說,它規定了,老師上課都要講什么內容。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就像是一面旗幟,學校里所有具體的課程設計,都要朝它無限靠近。所以,這份文件的出臺,其實給學校教育定了一個總基調,決定了我們孩子成長的走向。各門課程基于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要求,明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進一步優化了課程設置,九年一體化設計,注重幼小銜接、小學初中銜接,獨立設置勞動課程。與時俱進,更新課程內容,改進課程內容組織與呈現形式,注重學科內知識關聯、學科間關聯。結合課程內容,依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提出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通過增加學業要求、教學提示、評價案例等,增強了指導性。教育部將組織宣傳解讀、培訓等工作,指導地方和學校細化課程實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訂工作,啟動一批課程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