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南州2024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附真題答案】_第1頁
貴州省黔南州2024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附真題答案】_第2頁
貴州省黔南州2024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附真題答案】_第3頁
貴州省黔南州2024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附真題答案】_第4頁
貴州省黔南州2024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附真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黔南州2024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一、選擇題1.隨著禪讓制被打破,中國歷史進入王位世襲的“家天下”時代。這一時代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2.“科舉制涉及廣泛,客觀上刺激了文化在社會上的普及,為唐代文學藝術發展提供了社會基礎。”材料反映了科舉制創立的()A.背景 B.目的 C.過程 D.影響3.下圖為歷慎思同學制作的學習卡片,據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主題:____◆西域都護◆澎湖巡檢司◆設置駐藏大臣◆……A.科技報國 B.變法革新 C.邊疆治理 D.中外交往4.九年級某歷史興趣小組對“中華民族反抗列強侵略”的相關知識進行梳理,以下史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左宗棠收復新疆→虎門銷煙→黃海海戰→廊坊阻擊戰B.廊坊阻擊戰→黃海海戰→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新疆C.黃海海戰→虎門銷煙→廊坊阻擊戰→左宗棠收復新疆D.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海戰→廊坊阻擊戰5.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下列各項中屬于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油畫《武昌起義》B.國家博物館館藏《清帝退位詔書》C.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D.茅家琦等人所著《孫中山評傳》6.1935年,電影《漁光曲》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該影片獲獎的時間換算成民國紀年是()A.民國二十年 B.民國二十二年C.民國二十四年 D.民國二十六年7.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這一史事()A.標志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反映了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C.表明了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D.促進了與歐盟國家外交關系的發展8.“從打開‘一扇窗’,到打開面向全世界的‘大門’。一座座城市勾勒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棋局。”材料中的“一扇窗”指()A.深圳 B.大連 C.浦東 D.昆明9.蘇格拉底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生應該思想高尚,盡力遵循理性而生活”。從中可得出二者的共同點是()A.擴大城邦公民權利 B.展現古羅馬的哲學成就女C.維護奴隸主的統治 D.關注對人本身的研究10.某節歷史課后,同學們對所學內容展開評論。甲同學說:“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乙同學說:“這部法典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這部法典編纂于()A.5世紀的法蘭克王國 B.6世紀的拜占庭帝國C.7世紀的日本 D.8世紀的阿拉伯帝國11.《權利法案》規定:“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這一規定()A.廢除了英國君主制 B.推崇“君權神授”理論C.限制了國王的權力 D.以人人生而平等為原則12.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804年《英雄交響曲》完成,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和藝術上的成熟B.19世紀,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完成了一套名為“人間喜劇”的小說集C.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D.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二、填空題13.【儒家經典·人文傳承】《》記載:“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一言論表明孔子在政治上主張以德治國,認為統治者實行德政,人民才會心悅誠服。14.【階級基礎·偉大力量】1919年6月,上海、唐山、長辛店等地工人舉行罷工,聲援學生的愛國斗爭,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運動的中心也由北京轉移到了上海。15.【英雄模范·精神永續】下圖中間的圓形內應填寫的人物是。16.【宏偉建筑·興衰見證】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但其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加劇了古埃及的社會矛盾。17.【新舊交替·時代曙光】“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個人和人類從迷惘和錯誤中經過苦難和考驗,到達真理和至善的境界。”圍繞這個中心思想,意大利詩人但丁的長篇詩作《》廣泛地反映了現實,給中世紀文化以藝術性的總結,同時也現出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三、材料題18.史明辨同學以“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為主題,制作了如圖④的知識結構圖以便于復習。請你參與,共同完成。(1)將下列符合知識結構圖中①、②兩處的歷史事件放入合適位置。俄國農奴制改革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印度民族大起義“非洲年”(2)根據圖④中冷戰興起的“大致經過”,繪制冷戰興起進程時間軸。(3)結合圖④及所學知識,協助史明辨同學,從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亞非拉國家等角度,概述二戰后的世界變化并說明其時代特征。1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材料二:東南之郡……蠶女勤苦,罔(罔:不)畏饑渴……非貴非驕,靡(靡:沒有)不務此,是絲非不多也。——【北宋】李觀《直講李先生文集》(江南婺州)城中民以織作為生,號稱衣被天下,故尤富。——【北宋】劉敞《公是集》吳中之民,開荒墾洼,種粳稻,又種菜、麥、麻、豆,耕無廢圩,刈無遺隴。……所以吳中之農專事人力,故諺曰“蘇湖熟,天下足”勤所致也。——【南宋】吳泳《鶴林集》材料三:《盛世滋生圖》又名《姑蘇繁華圖》,是一幅描繪清朝乾隆年間蘇州的傳世名作。繪制者徐揚是當時的宮廷畫家,他在自跋中強調“國家治化昌明,超軼三代”“我朝圣圣相承,深仁厚澤,淪浹(淪浹:浸潤,受影響)百有余年之久矣。”(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漢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2)根據材料二,指出史料所涉及的兩個行業。(3)觀察材料三中的《盛世滋生圖》(局部),你能從圖中提取有關當時蘇州城的哪些歷史信息。(4)綜上所述,談一談你對秦漢以來江南經濟發展的認識。2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913年,時年20歲的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聽課時的筆記——《講堂錄》寫道:“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1917年暑假,他邀請朋友外出“游學”,徒步游歷長沙等地,進行了人生中最早的調查研究.1917年9月,他到岳書院寄讀,每日都能看到講堂檐前“實事求是”的牌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成為毛澤東的精神滋養。——整理自《毛澤東年譜》、紀錄片《人民領袖毛澤東》材料二:毛澤東的三次調查研究①1930年(37歲),毛澤東在江西運用馬克思主義從事社會調查,先后寫出了《尋烏調查》《興國調查》等調查報告,還撰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第一次鮮明地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②1941年(48歲),毛澤東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戲》等論文中論述了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著重闡述了調查研究所應采取的態度和方法。5月,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用明了對待審圖號:GS(2016)1569號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度,強調理論和實際相統一,克服自然資源部監制主觀主義,促進革命的發展。③1956年(63歲),毛澤東在大量周密而系統的調查基礎上,于北京聽取了國務院35個部委、國家計委、各省、市、自治區黨委關于工業生產和經濟工作的匯報,進而形成《論十大關系》的講話。這篇講話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理論指導意義。——整理自《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分卷》《毛澤東年譜》材料三:昆曲《十五貫》原劇主題為“批判昏官,頌揚清官”。1956年按照“去蕪存菁、推陳出新”的原則進行改編,戲里塑造了兩個對比人物,一個是因為主觀主義錯判案件的無錫知縣過于執,另一個是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從而糾正冤案的蘇州知府況鐘。改編后的《十五貫》名動京華,“滿城爭說十五貫”、毛澤東先后兩次觀看,并指示:“《十五貫》應該到處演,戲里邊的那些形象我們這里也是很多的,那些人現在還活著,比如過于執,在中國可以找出幾百個來。”——整理自紀錄片《人民領袖毛澤東》、人民日報《昆曲<十五貫>:五十年不老》(1)根據材料一,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請在正確項的括號內打“√”,錯誤項的括號內打“×”,)“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體現了青年毛澤東的求學主張。()1917年暑假,毛澤東主動運用馬克思主義在長沙等地進行調查研究。()(2)請將材料二中毛澤東的調查研究足跡填寫在圖⑥中相應位置(填序號即可,)。結合所學知識,仿照示例,任選毛澤東的一次調查研究加以說明。(示例除外)示例:1930年毛澤東的調查研究1930年,我國正處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從事社會調查,寫出了一系列調查報告,并撰寫《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助于“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發展,探索中國革命的新道路。(3)綜上所述,說出改編后的昆曲《十五貫》“應該到處演”的理由。

答案1.【答案】A2.【答案】D3.【答案】C4.【答案】D5.【答案】B6.【答案】C7.【答案】B8.【答案】A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論語;14.【答案】工人階級15.【答案】王進喜16.【答案】金字塔17.【答案】神曲18.【答案】(1)①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②“非洲年”。(2)(3)變化:二戰后美蘇形成冷戰對峙局面;資本主義國家繼續發展,歐洲走向聯合,日本崛起;蘇聯解體;亞非拉國家逐步實現民族獨立。特征:冷戰后世界朝著多極化發展;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恢復和發展;社會主義國家在探索中曲折前進;亞非拉國家成為新興國際力量等。19.【答案】(1)秦漢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比較落后。(2)手工業、農業。(3)商業繁榮;人口稠密;店鋪眾多等。(4)人口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經濟的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