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馬伯庸小說(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馬伯庸小說(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馬伯庸小說(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馬伯庸小說(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馬伯庸小說(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馬伯庸小說專練

馬伯庸作品:《長安的荔枝》

《大醫》

《如果我在沙漠中發現十噸黃金》

《長安的荔枝(節選)》

《大醫(節選)》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長安的荔枝

馬伯庸

①六月初一,貴妃誕辰當日,辰時。

②一騎朝著長安城東側的春明門疾馳而去。

③馬匹是從驛站剛剛輪換的健馬,皮毛鮮亮,四蹄帶勁,跑起來鬃毛和尾巴齊

齊飄揚。可它背上的那位騎士卻軟軟趴在鞍子上,臉頰干癟枯槁,全身都被塵土所

覆蓋,活像個毫無生命的土俑。一條右腿從馬蹬上垂下來,無力地來回啷當著。

④與其說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馬革上的一具喪尸。

⑤在過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沒有休息。他從骨頭縫里榨出最后幾絲精力,

把從江陵到藍田的水路驛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時,他連續越過韓公驛、青泥驛、

藍田驛和浦橋驛,先后換了五匹馬,最終抵達了長安城東。

⑥馬匹快要接近春明門時,李善德勉強撐開糊滿眼屎的雙眼。短短數日,他的

頭發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亂的頹雪,根根銀絲映出來的,是遠處一座前所未見

的城門。

⑦只見城樓四角早早掛上了霓紗,寸寸挽著絹花,向八個方向連綴著層疊彩旗。

城門正上方用細藤和編筐吊下諸品牡丹,兼以十種雜蕊,眼花繚亂,將城門裝點得

如仙窟一般。

⑧不只是春明門,全城所有的城門、城內所有的坊市都這般裝點。為了慶祝貴

妃誕辰,整個長安城變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個萬花攢集、千蕊齊放、

香馥沖霄、芳華永繼,極絢爛之能事。城門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時那棟花萼相輝

樓該是何等雍容華麗。

⑨以往貴妃誕辰,都是在驪山宮中,唯有這一次是在城中。現在這場盛宴,只

差最后一樣東西,即可完美無瑕。

⑩在距離春明門還有一里出頭的距離,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

涓埃不剩,毫無掙扎地從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塊露出泥土的青巖旁邊。

?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發現那不是一塊青巖,而是一塊劣質石碑。碑上滿

是青苔和裂縫,字跡漫濾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發現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邊緣。

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與青石塊各半。矮丘之間有很多深淺不一的小坑,坑

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爾還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頭。幾條野狗蹲在不遠處的丘頂,

墨綠色的雙眼朝這里望來。

?李善德認出來了,這是上好坊,長安附近的亂葬崗。這里和不遠處的春明門

相比,簡直就是無間地獄與極樂凈土的區別。

?李善德沒有急切地逃離這里。他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也許這里才是自己最終

的歸宿。他想站起來,那條右腿卻一點也不爭氣。它在奔波中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

基本上算是廢了。他索性癱坐在石碑旁,讓身軀緊緊依靠著碑面。上好坊的地勢很

高,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春明門與長安大道盡收眼底。

?理論上,現在荔枝轉運應該快要沖過潮橋驛了吧?在那里,幾十名最老練的

騎手和最精銳的馬匹已做好了準備,他們一接到荔枝,便會放足狂奔,沿著筆直的

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門,送入鄰近的興慶宮去。

?當然這只是計算的結果。究竟現在荔枝是什么狀況,能不能及時送到,李善

德也不知道。

?能做的,他都已經做完了。接下來的,只剩下等待。

?他吃力地從懷中拿出一軸泛黃的文卷,就這么靠著石碑,入神地看起來,如

老僧人定,如翁仲石像。大約在午正時分,耳膜忽然鼓動起來,有隆隆的馬蹄聲由

遠及近。李善德緩緩放下紙卷,轉動脖頸,渾濁的瞳孔中映出了東方大道盡頭的一

個小黑點。

?那個小黑點跑得實在太快,無論是馬蹄掀起的煙塵、天頂拋灑下的陽光,還

是李善德的視線,都無法追上它的速度。轉瞬之間,黑點已沖到了春明門前。

?一騎,只有一騎。

?騎手正弓著脊背,全力奔馳。馬背上用細藤筐裝著兩口鼓甕,甕的外側沾著

星星點點的污漬,與馬身上的明亮轡頭形成鮮明對比。

(21)李善德數得沒錯,只有一騎,兩壇。

(22)后面的大道空蕩蕩的,再沒有其他騎手跟上來。

(23)從嶺南到長安之間漫長驛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為各種原因中途損毀了。

從化出發的浩浩蕩蕩的隊伍,最終抵達長安,只有區區一騎、兩壇。壇內應該擺放

著各種竹節,節內塞滿了荔枝。

(24)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狀態,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25)春明門的守軍早已做好了準備,二十面開城鼓同時擂響,平時絕不同時

開啟的兩扇城門,罕見地一起向兩側讓開。

(26)在盛大的鼓聲中,飛騎毫不減速地一頭扎進城門洞子。與此同時,城內

更遠處也傳來鼓聲。一陣比一陣更遠,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興慶宮前的城門、宮

門、殿門正在次第展開,迎接貴客的到來。

(27)沒過多久,一陣悠揚的鐘聲也加入這場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鐘,這種

事他們可是從不落人后的。隨后鐘鼓齊鳴,交相嗡鳴,所有的廟宇、道觀,所有的

坊市都加入慶祝行列,整個城市陷入喜慶的狂歡。

(28)李善德低下頭,依靠著上好坊的殘碑,繼續專心讀著眼前的紙卷。他的

魂魄已在漫長的跋涉中磨蝕一空,失去了對城墻內側那個綺麗世界的全部想象。

文本二:

《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

未變,已至京師。”

文本三:

杜牧詩《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注]李善德:作者虛構的小說人物。在貴妃誕辰前,他接到從嶺南運送新鮮荔

枝到長安的任務。荔枝“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

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為了家人,李善德決心放手一搏:“就算失

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本一開篇描寫李善德騎馬奔向長安的情景,極具鏡頭感,先遠景展現一騎疾馳

的動態畫面,再聚焦特寫,突顯騎士的疲憊。

B.文本一中裝扮華麗的春明門與殘敗荒涼的上好坊形成鮮明的對比,暗示社會繁華

之下,底層百姓生活艱辛畫面,諷刺意味濃厚。

C.文本一以小見大,通過刻畫一個與“荔枝”發生關聯的小人物的所見所聞所思來

展開故事,深刻書寫了歷史深處小人物的命運與悲歡。

D.與文本一相比,文本二中《新唐書?楊貴妃傳》敘事整體上更細膩生動,一個“必”

表現出楊貴妃恃寵而驕的蠻橫。

7.對文本一的標題與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標題通過長安城和荔枝兩個意象的組合,點明本文線索,讓讀者聯想到杜牧的詩

《過華清宮》,產生對楊貴妃嗜食荔枝以及千里運送荔枝等歷史故事的遐想。

B.第⑦段畫線句對城門的描寫,展現了貴妃壽辰慶祝活動的盛大隆重,表現皇帝對

此的重視,旨在引發讀者對大唐帝國繁華與風流的向往。

C.第?段畫線句短句單獨成段,詞語重復,強調李善德看到結果時的悵然失落,“只

有”二字也體現出運輸荔枝的過程之艱難與代價之大。

D.第(23)段畫線句,引發讀者想象荔枝成功運達長安過程前,經歷的各種艱難險

阻,以及李善德等人付出的不懈努力。

8.文本一中第當須寫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請結合文本梳理概括。(4分)

9.同一歷史事件,文本一與文本三都通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來表現主旨,就此方

面,結合文本分析兩文的不同。(6分)

【答案】6.D7.B

8.①命運的無力感。認為上好坊是最終歸宿,表現掙扎中的李善德對命運無能為力

的痛苦。②歷經千辛萬苦后的疲憊感。右腿廢了,索性癱坐,是歷經艱辛后的疲憊。

③對任務的堅持,對結果的關注。眼觀春明門,心中計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終結果.

④對任務是否完成的忐忑、無奈。已盡人事,只剩聽天由命的等待。

9.①選擇的人物形象不同。文本三選擇歷史事件中真實的中心人物來塑造,文本一

虛構了歷史深處一個不知名的小人物。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不同。文本三精于剪

裁,人物簡略凝煉,僅一個“笑”字,點出人物與事件的關聯以及人物的受寵。文

本一運用心理、肖像、動作、對比等多樣的手法虛構豐富鮮活的低層官員形象。③

表達的主旨不同。文本三借事件與人物的關聯,設置懸念,抨擊統治階級的荒淫誤

國。文本一通過小人物的命運,不僅批判上層的奢靡,也反映底層艱辛,小人物的

堅守與悲哀。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內容分析鑒賞能力。

D.“敘事整體上更細膩生動”錯,材料二史傳敘事整體上更簡煉,更客觀,更接近

歷史真實。

故選D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本重要語句和標題的分析鑒賞能力。

B.“旨在引發讀者對大唐帝國繁華與風流的向往”錯,目的是表現統治者的奢靡。

故選B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1)由“李善德……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也許這里才是自己最終的歸宿”分析,李

善德認為上好坊是最終歸宿,表現掙扎中的李善德對命運無能為力的痛苦。

(2)由“那條右腿卻一點也不爭氣。它在奔波中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基本上算是

廢了。他索性癱坐在石碑旁,讓身軀緊緊依靠著碑面”分析,李善德歷經千辛萬苦,

右腿廢了,索性癱坐著,他有著歷經艱辛后的疲憊。

(3)由“理論上,現在荔枝轉運應該快要沖過潘橋驛了吧?在那里,幾十名最老練

的騎手和最精銳的馬匹已做好了準備,他們一接到荔枝,便會放足狂奔,沿著筆直

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門,送入鄰近的興慶宮去”分析,李善德眼觀春明

門,心中計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終結果。這表明他對任務的堅持,對結果的關注。

(4)由“當然這只是計算的結果。究竟現在荔枝是什么狀況,能不能及時送到,李

善德也不知道”“能做的,他都已經做完了。接下來的,只剩下等待”分析,李善德

對任務是否完成的忐忑、無奈。已盡人事,只剩聽天由命的等待。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能力。

(1)選擇的人物形象不同

文本一,虛構了歷史深處一個不知名的小人物——李善德;文本三選擇歷史事件中

真實的中心人物一一楊貴妃來塑造。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不同

文本一,重點刻畫李善德這一小人物形象,例如,“臉頰干癟枯槁,全身都被塵土所

覆蓋”“短短數日,他的頭發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亂的頹雪”“李善德低下頭,

依靠著上好坊的殘碑,繼續專心讀著眼前的紙卷”“他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也許這里

才是自己最終的歸宿”“理論上,現在荔枝轉運應該快要沖過潘橋驛了吧”等。小說

通過對李善德肖像、動作、心理的刻畫,運用多樣描寫人物的手法,虛構了一個豐

富鮮活的低層官員形象;

文本三,“一騎紅塵妃子笑”精于剪裁,人物簡略凝煉,對楊貴妃這一人物形象僅一

個“笑”字的動作描寫,就點出人物與事件的關聯以及人物的受寵。止匕外,并沒有

運用其他的人物描寫方法。

(3)表達的主旨不同

文本一是小說,圍繞運送“荔枝”一事,描寫李善德為完成運送荔枝的任務竭盡全

力在路上奔跑的情景,展現他完成任務的艱難,重點刻畫歷史深處小人物李善德的

命運與悲歡,表現了他面對困難時堅持不懈的抗爭。為了楊貴妃吃到嶺南的荔枝,

累死多少馬匹和騎手,小說通過李善德的所見所感,不僅批判上層的奢靡,也反映

底層艱辛,小人物的堅守與悲哀;

文本三是杜牧的一首絕句,將議論托于形象之中,借事件與人物的關聯,設置懸念,

抨擊統治階級的荒淫誤國。。這首詩“一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并列

推出,啟人思索,尤其是楊貴妃驪山上嫣然一笑的形象,讓人聯想“褒姒一笑失天

下”,將歷史教訓熔鑄在鮮明的形象中,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

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大醫

馬伯庸

張竹君伸出右手,從布鞘里取出一把薄如柳葉的手術刀。

五根修長的手指輕輕一握,便和刀柄上的波浪紋完全貼合。這個動作她已做過

不知多少次了,幾乎已成為一種本能。

這把刀是她從夏葛女醫學堂畢業時,院長富瑪利親自所贈,用來表彰其優異的

成績與勇氣。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里,這把手術刀伴隨著她從廣東到上海,又從上海來了武昌,

早已成為她身體的一部分。每次握緊它,富瑪利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叮囑,總會浮

現在張竹君的腦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Ity。”奉獻乃吾儕之任也。

張竹君握緊了刀,看向眼前的傷員。

這是個民軍的傷兵,左肩中了一槍,子彈卡在了肩胛骨與鎖骨之間,很簡單的

小手術。唯一的問題是,她太累了。此時已經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漢陽失守的第

三天。大量敗兵擁入武昌城中,傷員數量激增,這讓紅。十字會與赤十字會的醫護

人員疲于奔命。張竹君今天已經做了九臺手術,這是第十臺。她握著刀,明顯感覺

到有些眼花。

張竹君從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鹽,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強烈的氨氣味道像

長矛一樣刺入鼻腔,刺激得整個人一激靈。趁著這股勁,張竹君迅速拿起手術刀忙

活起來。

從手術一開始,病人便不住地顫抖,沒辦法,止痛藥物在數天之前便已用罄,

醫師們只能靠一點點燒酒來做麻醉。為了讓手術順利進行,張竹君不得不找來方三

響,讓他用一雙大手死死按住對方,以確保不會干擾手術。

手術刀巧妙地避開肩胛背動脈,游走于肌肉與神經之間,不一時便剝出了彈頭

位置。張竹君暗自松了一口氣,正準備放下刀換鑲子將彈頭夾出來,卻不防-聲驚雷

般的爆炸從外面響起。

這是來自清軍的炮擊,他們自從占領漢陽之后,拉了數門大炮到龜山上,每天

居高臨下朝武昌城里不斷轟擊。那個傷員正疼得死去活來,驟聞爆炸聲,嚇得迸出

一股絕力,竟掙脫了方三響的壓制,身體向前頂去。偏偏張竹君因為過于疲憊,注

意力有些渙散,一下子被傷員撞歪了身體,手術刀“當啷”一聲落在了地上。

方三響急忙松開病人,要過去攙扶張校長,卻發現她的右手血流如注,從虎口

到手腕內側被刀割出一條血口子。

方三響見狀大驚,這刀身上的血污尚沒清洗,極容易造成感染。張竹君卻先抬

起左手,強忍劇痛道:“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孫希來給病人做完手術。”

自從武昌變成前線之后,紅十字會和赤十字會不得不聯起手來,在蛇山腳下的

一處英商別墅內設立了臨時醫院。此時孫希、峨利生和其他幾位紅會醫師就在不遠

處忙碌著,與這邊只隔一■道布簾。

聽到方三響的召喚,孫希急忙趕過來,也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他連忙接過

手術,繼續幫傷員拔彈頭。

方三響則把張竹君攙到旁邊的藤椅上,抓起旁邊的燒酒壺直接淋上去。紅會儲

備的酒精一早便用盡了,只能靠當地酒坊捐的十幾壇樊口春燒酒支撐。對酒徒來說,

這是不可多得的佳釀,至于消毒效果只能說是聊勝于無。

這個刀口狹長而深,邊緣平直,可見刀刃之鋒銳。不幸中的萬幸是,總算沒傷

到神經與肌腱,但短時間內絕不可能再執刀了。

張竹君全程神色淡然,任憑方三響拿開水燙過的棉布條做包扎,半點儀態不失。

直到姚英子也聞訊跑過來,從地上撿起手術刀,她才有些心疼地問道:“刀口有沒有

損傷?”

姚英子舉起刀刃端詳片刻,搖搖頭。張竹君這才松了一口氣,抬起手掌,自嘲

道:“我小時候聽阿媽講古,干將、莫邪鑄劍十年不成,他們的女兒舍身跳下爐子才

鑄出神器,可見名劍須用血祭。這刀跟隨我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

屈就它啦。”

姚英子心疼道:“您快別講話了一方三響,你包扎之前,敷抗毒粉了沒有?”方

三響兩手一攤:“沒有,硼酸早用光了,只有燒酒。”姚英子大急,傷口不敷硼酸,

極容易導致化膿,怎么可以不敷?

張竹君抬手勸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別責怪三響,要罵也是罵沈敦和。講

那么多大話,怎么物資卻送不上來?”

對于這種日常嘲諷,姚英子和方三響裝作沒聽見,好說歹說把她哄去后屋休息。

從后屋出來以后,姚英子小聲抱怨道:“唉,張校長真是的,這個事情怎么好怪到沈

會董頭上,還不是因為軍政府那些人亂來?”

從漢陽撤退之后,戰時總司令官黃興主動請辭,宣布返回上海,再圖北伐云云。

結果沒過兩天,大都督黎元洪也離開武昌,跑到下游九十里外的葛店,如今城里只

剩一個蔣翊武主持大局。這一系列變動,導致武昌城內人心惶惶。

方三響歸隊之后一直郁郁寡歡,此時聽到抱怨,眉宇間的郁結更深了。姚英子

懊悔地拍了-下腦袋,正想著怎么轉移話題,方三響卻主動開口道:“今天軍政府的

公告說,江浙滬聯軍已占領了南京,整個江南盡歸義軍所有。英子,你不必氣惱,

各省援軍正紛紛趕來,武昌只要自己多撐一撐,便不會垮掉。”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對張竹君的手術刀描寫詳細,讓讀者意識到手術刀對醫生的重要性,這與后

文擔心手術刀受損的情節相吻合。

B.文中直接引用了富瑪利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叮囑,英文原句真實呈現了人物忠于

所學,翻譯句又進行了強調。

C.敷毒粉、硼酸等醫藥用品的描寫,武昌、漢陽、黎元洪、黃興等真實名字的呈現,

表明本文實乃對真實歷史的記錄。

D.本文情節從張竹君醫生做手術到她誤傷自己,接著孫希前來救急,最后張醫生傷

無大礙,波瀾起伏,扣人心弦。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C.“表明本文實乃對真實歷史的記錄”錯誤。小說固然使用了真實的人名、地名等,

但小說具有虛構性。故選C。

7.文章末尾,作者通過人物對話簡述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

項是()(3分)

A.張醫生責怪沈敦和只知說大話,未及時輸送物資,表明戰時后勤人員拖延低效。

B.姚英子認為物資匱乏另有原因,表明醫療人員對時局的認知不盡相同。

C.戰時總司令黃興返回上海,大都督黎元洪離開武昌,證明軍政府工作較為混亂。

D.方三響分析了義軍的作戰形勢,開導英子不必氣惱,這仿佛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表明戰時后勤人員拖延低效”錯誤。張醫生責怪沈敦和只知說大話,是出于缺

少物資的急切心理;且物資缺乏主要是因為“軍政府那些人亂來”。故選A。

8.干將、莫邪鑄劍十年不成,他們的女兒舍身跳下爐子才鑄出神器,這是一段廣為

流傳的故事。本文將名劍需用血來祭與張醫生手術中不小心劃傷自己的情節聯系在

一起,這有著怎樣的用意?談談你的理解。(4分)

【答案】①張醫生以此傳說緩和了緊張氣氛,表現了她的樂觀與寬厚。②引用此傳

說,照應了上文“奉獻乃吾儕之任也”的錚錚誓言。③作者以此傳說,表明革命成

功必須付出代價,革命者必須奉獻、擔當。④此傳說充實了小說的內容,增添了文

學色彩和悲壯氣息。(每點1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小說重要情節作用的能力。

由“直到姚英子也聞訊跑過來,從地上撿起手術刀,她才有些心疼地問道:'刀口有

沒有損傷?“姚英子舉起刀刃端詳片刻,搖搖頭。張竹君這才松了一口氣,抬起

手掌,自嘲道……”可知,受傷后,張竹君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傷口,而是“刀口

有沒有損傷”,且以干將、莫邪女兒祭劍的傳說自嘲,不僅緩和了緊張氣氛,表現了

她的樂觀與寬厚。

由“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里,這把手術刀伴隨著她從廣東到上海,又從上海來了武昌,

早已成為她身體的一部分。每次握緊它,富瑪利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叮囑,總會浮

現在張竹君的腦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獻乃吾儕之任也”

可知,引用此傳說,照應了上文“奉獻乃吾儕之任也”的錚錚誓言。

由“我小時候聽阿媽講古,干將、莫邪鑄劍十年不成,他們的女兒舍身跳下爐子才

鑄出神器,可見名劍須用血祭。這刀跟隨我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

屈就它啦”可知,作者以此傳說,表明革命成功必須付出代價,革命者必須奉獻、

擔當。

“干將、莫邪鑄劍十年不成,他們的女兒舍身跳下爐子才鑄出神器,可見名劍須用

血祭”,這是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最后此傳說充實了小說的內容,增添了文學色彩

和悲壯氣息。

9.小說的標題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大醫”之“大”體現在何處。

(6分)

【答案】①“大醫”有精湛的醫術。張醫生做手術時,手術刀巧妙地避開傷員的肩

胛背動脈,游走在肌肉與神經之間,很快剝出彈頭的位置,足見她的醫術精湛。②

“大醫”有崇高的醫德。張醫生一天做十臺手術,疲憊時她用鼻子深吸嗅鹽來刺激

自己,繼續投入工作,彰顯了敬業奉獻的精神。③“大醫”有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小說中的醫生跟士兵同赴戰場,共克時艱,體現了為革命事業奮不顧身的家國情懷。

(每點2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標題含義的能力。

由“手術刀巧妙地避開肩胛背動脈,游走于肌肉與神經之間,不一時便剝出了彈頭

位置”分析可知,張醫生做手術時,手術刀巧妙地避開傷員的肩胛背動脈,游走在

肌肉與神經之間,很快剝出彈頭的位置,足見她的醫術精湛。

“大醫”的“大”體現在精湛的醫術。由“張竹君今天已經做了九臺手術,這是第

十臺。她握著刀,明顯感覺到有些眼花”“張竹君從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鹽,放在鼻

下深吸一口。一股強烈的氨氣味道像長矛一樣刺入鼻腔,刺激得整個人一激靈。趁

著這股勁,張竹君迅速拿起手術刀忙活起來”分析可知,“張醫生一天做十臺手術,

疲憊時她用鼻子深吸嗅鹽來刺激自己,繼續投入工作,彰顯了敬業奉獻的精神。

“大醫”的“大”體現在崇高的醫德。由“此時已經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漢陽失

守的第三天。大量敗兵擁入武昌城中,傷員數量激增,這讓紅十字會與赤十字會的

醫護人員疲于奔命"'自從武昌變成前線之后,紅十字會和赤十字會不得不聯起手來,

在蛇山腳下的一處英商別墅內設立了臨時醫院。此時孫希、峨利生和其他幾位紅會

醫師就在不遠處忙碌著,與這邊只隔一道布簾”分析可知,小說中的醫生跟士兵同

赴戰場,共克時艱,體現了為革命事業奮不顧身的家國情懷。“大醫”的“大”體現

在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如果我在沙漠中發現十噸黃金

馬伯庸

從前沒有手機游戲和電子書的日子里,我在漫長旅途中只能靠思維游戲打發時

間。所謂“思維游戲”,是我給自己的胡思亂想起的學名。這游戲很簡單,先設想一

個原點——我突然得到十億美元,突然寫出一部震驚古今的小說——然后開始想象

我接下來采取的行動。

我最喜歡的一個命題是“如果我在沙漠中發現一整塊十噸重的黃金,該怎么

辦?”通常的想法是,這下可發財了。其實,從這個命題到真正發財,還有段距離。

你要如何把黃金真正轉換成私有財富?這種想象要盡可能細致,要考慮每一個可能

產生的意外。你會發現,事情沒想象中那么簡單。首先這十噸黃金要如何運出去?

要不要找人?怎么保密?如何分成?如果你決心單干,那還要想租用哪些設備和車

輛,如何在沙漠中獨自把十噸黃金切割成可運輸大小。返回城鎮后,如何卸貨,如

何存放?如何遮人耳目?接下來黃金要如何處理?一古腦賣出會造成市場波動,被

覺察,私下分批次處理如何操作?怎么找買家?錢要分開存在哪家銀行?怎么避開

稅務部門?如何跟家人解釋突然有這么一大筆錢?哪些親戚和朋友要告訴哪些要保

密……其實是件很復雜的事,規劃起來很花功夫。這個思維游戲我已經玩了好多年,

現在已經有了一整套詳盡計劃,而且隨時根據現實科技發展調整,萬事俱備,只欠

真的發現十噸黃金了。

除此外,還可以琢磨人。坐地鐵時,經常人多擁擠,不光沒有座位,連伸開手

臂拿手機的空間都沒有。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動的,只有腦子。我會仔細觀察周圍

的人,幻想他們身上隱藏的故事和他們離開地鐵后的人生。

比如左邊這位戴著棒球帽、穿著運動套裝的白皙少年。他是個外星人,為了深

入了解地球人的生活,特意化裝而成,他也許已完成了使命,正踏上返回母星的旅

程,可因為棒球隊那個美麗的女經理殷切的眼神,他還是毅然決然留在了地球。

而我們坐的地鐵,誰又能保證下一站抵達的是普通地鐵站而不是一個城市地底

巨大的軍事要塞呢。要塞里有一門利用靈魂作炮彈的大炮,炮口對準月球。每一個

不幸的乘客都要被送進炮口,把靈魂貢獻出來轟擊月球上的兔子惡魔。

我就這么坐在地鐵里,在城市腹心穿行,眼睛看著乘客,腦子里琢磨著他們的

種種不靠譜故事,一直到達旅途的終點。

這種“思維游戲”有一個分支種類——“想象圖書”。玩的時候,我會閉上眼睛,

開始虛構一本從未存在的書,想象它的主題、內容簡介、封面圖案、名家書評等等,

盡量煞有其事地補充除了內容以外的各類細節,使之豐滿如真實存在,然后把它放

到我想象中的書架上去。以后再碰到無聊的時候,我就信手抽出一本,靠回憶來閱

讀。

我曾幻想路遙寫《平凡的世界》時,在稿紙背面寫下了另一個故事。故事主角

是落水的田曉霞,她死里逃生卻遭遇失憶,被人救起后開始了另一段人生。幾十年

后她和孫少平在街頭偶遇,擦肩而過,互不相識。可惜的是,這份稿紙被編輯忽略

了,一直丟在存稿箱中。直到一個新畢業的編輯無意中把存稿箱打翻在地,這才發

現稿紙背面的秘密。不過老編輯認為這個故事會損害《平凡的世界》的形象,于是

只印制了一千冊,贈送給路遙的親朋好友,書的封面是個巨大的旋渦。其中一本,

不知如何流落到了桂林臨桂中學,扉頁還蓋有臨桂中學圖書室藏的紅章。里面的借

書卡只有一條借閱記錄……

我書架上的另一本書,叫《廷巴克圖故事集》。1822年,英國組織了一支探險

隊,從的黎波里出發,計劃南穿撒哈拉沙漠,尋找尼日爾河與尼羅河的源頭。探險

隊中有一名人類學家,叫塞繆爾?歐內斯特,他抵達廷巴克圖后,注意到當地圖阿

雷格人部族存在著一種奇特風俗:首長死后會被部落巫師敲破腦殼,接出腦漿,摻

雜著蜂蜜和椰汁給被選中的孩童服用。那孩子就會流利背誦出一段故事,然后一生

都無法發出聲音。這些故事巧妙而有寓意,被認為是神的意旨,所以不允許被記錄

下來。歐內斯特花了十三年時間,等待每一個類似的儀式,偷偷記下了幾十個故事。

可惜他的行為最終被土著人發現,慘遭殺害。他死后,腦漿也被土著人用同樣方式

制成飲料,盛放在他生前用過的水壺里。

后來該部落被殖民者屠戮一空,這個水壺與記錄手稿被送回葡萄牙,作為遺物

交還給歐內斯特的遺孀。這份手稿一直沉睡在舊物箱里。直到有一天歐內斯特的孫

子無意中打開水壺,喝下他爺爺的腦漿,當著家人的面高聲說出這些手稿的來歷,

歐內斯特的工作才公之于世。手稿于1923年結集出版,命名為《廷巴克圖故事集》,

版稅用來為歐內斯特的孫子治療啞病。該書中文版在1973年的臺灣出版,但銷路不

佳,名人里只有鄧麗君買過一本,并遺落在雅加達的旅館里……

這樣編下去的話,簡直沒完沒了,可以從一本書想象到一個家族史乃至國家史。

在構思這些東西時,時間如風車一樣過得飛快。等車抵達終點,我所獲得的愉悅和

看一本書差不多。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以“如果我在沙漠中發現十噸黃金”為題,雖然并不能概括文本所有材料,

卻以一個假設句巧妙地吸引了讀者閱讀興趣,引出了有關“想象”的話題。

B.作者想象在沙漠中發現十噸黃金后如何把它轉化成私有財富時,并沒有正面寫

出自己構想的結果,而是一連提出十幾個問題,引導讀者一起深入生活細節進行思

考,讓人意猶未盡。

C.作者在行文時舉重若輕,以想象為核心,開篇提出“思維游戲”一詞,然后分別

展示了思維游戲三類型一設定命題、琢磨人、想象圖書。

D.文章以乘車行程為線索,結構上首尾照應,而關于《廷巴克圖故事集》這本書

的想象,又是一篇情節離奇、結構完整的微小說,這使得本文形成了一種“文中文”

的奇妙結構。

8.請你談談對文章第七段“以后再碰到無聊的時候,我就信手抽出一本,靠回憶來

閱讀”這句話的理解。(4分)

9.作者馬伯庸說過:“真實不是束縛想象力的桎梏,它會讓想象變得更有質感。”

請你結合這篇散文談談小說創作中“真實”與“想象”的關系。(6分)

答案:

7.D

8.①作者將想象的圖書存放在想象中的書架上,然后在無聊時以其中一本為引子進

行思維游戲,開始想象這本書的由來。②化虛為實,“抽出一本”只是思維游戲設定

的起點,“回憶”“閱讀”實際是作者運用想象力進行的創造思維活動。③承上啟下,

后文通過《平凡的世界》手稿背面的故事與《廷巴克圖故事集》兩個鮮活的故事演

繹了何為“靠回憶來閱讀”。

9.①藝術源于生活,小說創作中想象(與虛構)是在真實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文

中地鐵上的外星少年、地鐵下一站軍事要塞、《平凡的世界》稿紙背后田曉霞的故事

等,都是作者在現實基礎上的天馬行空的想象。)②想象可以天馬行空,但細節應該

盡量真實。(比如作者對“如果我在沙漠中發現十噸黃金”這個命題的處理,盡量讓細

節真實合理,“而且隨時根據現實科技發展調整”。又如“想象圖書”游戲中作者對圖

書封面的想象,《平凡的世界》田曉霞版“書的封面是個巨大的漩渦”,“扉頁還蓋有

臨桂中學圖書室藏的紅章。里面的借書卡只有一條借閱記錄”。)③小說創作中想象

最終是為反映真實的生活、情感或者人性等服務的,合乎情理的細節賦予想象以藝

術的真實感。(如文中《廷巴克圖故事集》,故事雖然離奇荒誕,作者卻想象“該書中

文版在1973年的臺灣出版,但銷路不佳,名人里只有鄧麗君買過一本“,讓讀者差

點相信這本書真實存在。)

【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文章內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

D.“《廷巴克圖故事集》這本書的想象,又是一篇情節離奇、結構完整的微小說”錯

誤,關于《廷巴克圖故事集》這本書的想象,故事結構并不完整,作者關于這本圖

書的想象還沒有完結。

故選Do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根據前文“虛構一本從未存在的書,想象它的主題、內容簡介、封面圖案、名家書評

等等,盡量煞有其事地補充除了內容以外的各類細節,使之豐滿如真實存在,然后

把它放到我想象中的書架上去”可見,作者是把想象的圖書放在想象的書架上,“信

手抽出一本”是指提取出腦海中關于這本書的記憶,開始進行“思維游戲”;“靠回憶

來閱讀”是指繼續用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這句話把虛擬的想象內容化為實際的

“書本”一般,化虛為實,十分有趣。

在結構上,這句話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思維游戲”“想象圖書”的相關論述,

引起下文對于自己靠回憶閱讀兩本書的經過,生動形象地闡釋了什么叫“靠回憶來閱

讀”。

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藝術特色的能力。

“真實不是束縛想象力的桎梏,它會讓想象變得更有質感”是指,真實不但不會束縛

人的想象,還會讓想象更真實、具體,讓人感同身受。換句話說,即“藝術源于生活”,

想象也需要真實作為基礎,才能變得更加令人信服。從文中來看,作者所設想的“外

星少年,,,,軍事要塞,,“田曉霞死里逃生,,等故事是虛構的,但其產生的根源在于作者親

眼看到的棒球帽少年、自己乘坐的地鐵以及《平凡的世界》這本真實存在的小說,

由此可見,這些都是作者在現實基礎上的天馬行空的想象。

除了從現實中尋找想象的靈感,作者還會盡量讓想象的故事貼近生活現實,方法就

是添加令人信服的各種細節,如“我在沙漠中發現一整塊十噸重的黃金”的想象,“要

如何運出去?要不要找人?怎么保密?如何分成?……如何卸貨,如何存放?如何

遮人耳目?接下來黃金要如何處理?……怎么找買家?錢要分開存在哪家銀行?怎

么避開稅務部門?如何跟家人解釋突然有這么一大筆錢”,讓一個看起來荒誕的想象

變得極有“實現”的可能,故事的情節便不會顯得過于“離譜”而令人無法信服;又如

“想象圖書”時,“虛構一本從未存在的書,想象它的主題、內容簡介、封面圖案、名

家書評等等,盡量煞有其事地補充除了內容以外的各類細節,使之豐滿如真實存在”,

在虛構田曉霞的故事時,作者寫了“桂林臨桂中學,扉頁還蓋有臨桂中學圖書室藏的

紅章。里面的借書卡只有一條借閱記錄”這樣的細節;

想象不能總是虛無縹緲,而要為反映真實的生活、情感或者人性等服務,合乎情理

的細節會賦予想象以藝術的真實感。虛構《廷巴克圖故事集》時,則有“該書中文版

在1973年的臺灣出版,但銷路不佳,名人里只有鄧麗君買過一本,并遺落在雅加達

的旅館里”這樣的細節,時間、人物、地點一概俱全,令人不得不嘆服其“真實性”。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長安的荔枝(節選)

馬伯庸

“逃驛?!"

這個詞猛然刺入李善德腦海,讓他驚得一激靈。

李善德面色凝重地里外轉了幾圈,真的是屋徒四壁,干凈得緊。唯一幸存下來

的,只有一個石頭馬槽,槽底留著一條淺淺的臟水。

李善德坐在門檻上,展開驛路圖,知道這回麻煬大了。這個黃草驛所在的位置,

是遠近八十里內唯一能提供水源的地方,一旦它發生逃驛,將在整條線路上撕出一

個巨大的缺口,飛騎將不得不多奔馳八十里路,才能更換騎乘和補給。

更麻煬的是,一離開昌江縣的山區,就要立刻棄馬登舟,進入汨羅江水路。這

里耽擱一分,水陸轉換就多一分變數。

如今已經是五月二十二日未時,轉運隊已從嶺南出發三日,抵達黃草驛的時間

不會晚于五月二十三日午時。

沒過多久,李善德抬起頭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而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了。

繞行一段曲折山路,迂回離開山區。

李善德斜靠在船艙里。他渾身酸疼得要死,只有嘴巴和胳膊還能勉強移動。小

舟輕捷地在江水表面滑行著,順流加上槳劃,讓它的速度變得驚人。幾只夜游的水

鳥反應不及,驚慌地拍動翅膀,才算堪堪避開船頭。

李善德面無表情地咀嚼著干硬的麥饃,從船篷上抽下幾根干草,充做算籌,在

黑暗中飛速計算著。這一次荔枝轉運,意料之外的麻煬實在太多了。

按照原計劃,荔枝轉運的枝節枯萎,將發生在渡江抵達江陵之時。當地已經準

備好了冰塊和竹節。但剛才的計算表明,枝節枯萎很大可能會提前在進入岳州時發

生。而岳州無冰,他們只能用“鹽洗隔水之法”堅持到江陵,再改換冰鎮。岳州到

江陵這段空窗,對荔枝的新鮮程度將是致命打擊。

李善德疲憊地閉上眼睛,山岳他可以翻越,但從哪里憑空變出冰塊來啊?這道

題,解不開,完了,完了……

在絕望和疲憊交迫之下,李善德的潛意識接管了身體的控制,強行進入睡眠。

李善德夢見自己走進一片林中,有桂樹有荔枝樹,他信手剝開一枚荔枝,卻發現里

面是一張陌生人的面孔。

他嚇得把荔枝拋開,攀上桂樹的高處。那桂樹卻越來越歪斜,低頭一看,一只

斑斕猛虎在樹下獰笑著抓著樹干。李善德正要呼喊求饒,卻發現不知何時夫人與女

兒也在樹頭,緊緊抱住自己。女兒嚎啕大哭著,喊著阿爺阿爺。

本來他以為老虎不會爬樹,暫時是安全的。可荔枝樹的樹根卻猛然拱起來,把

地面抬得越來越高,猛虎距離樹頂越來越近。一瞬間,所有的荔枝都爆裂開來,噴

出濃臭的汁水。無數魂魄呼嘯而出,把整顆桂樹和他們全家都淹沒了。

他霍然醒來,掙扎著要起身,不防整個人“啖當”一聲摔到船艙底部。這時槳

手進來稟報,已快接近洞庭湖的入江口了,耳邊嘩嘩的水聲傳來,他竟睡了足足快

十二個時辰。

這噩夢實在離奇,不過隨著神智復蘇,夢里的細節正飛快地消褪,一如烈日下

的冰塊。等等……李善德突然意識到什么。

對了,冰塊。他想起來昏睡之前的那個大麻煬。也許是充足的睡眠讓思考恢復

了銳利,也許是噩夢帶來的并不止是悚然。李善德突然看懂了最后一片殘留夢境的

真正解法。

桂樹沒有倒在地上,地面卻在逼近桂樹。那么荔枝趕不到冰塊所在,那就讓冰

塊去找荔枝!原來我連做噩夢都在工作啊……李善德顧不得感慨,趕緊拿起輿圖,

勾算起行程來。只要先趕到江陵,讓他們把冰塊反方向渡江運到岳州,應該剛剛能

和轉運隊銜接上!“立刻換舟,我要去江陵!”李善德掙扎著起身,對篷外喊起來。

五月二十四日卯時,一條江舟順利抵達江陵城外的碼頭。碼頭的水手們都好奇

地看過來,區區一條長縱江舟,居然配備了三十個槳手,個個累得汗流:夾背。雖說

溯流是要配備槳手不假,可這一條小船配三十個,你當這是龍舟啊!

李善德全然不理這些眼光,直奔轉運使衙署而去。負責接待他的押舶監事態度

恭謹,可一聽說要派船把冰塊送去岳州,便露出為難神色,只囁嚅道:“可是,可是

江上暑熱,冰塊不堪運啊。”

李善德親自來到冰窖門口,吩咐庫丁們把四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