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期高中2022級期中聯考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_第1頁
度上期高中2022級期中聯考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_第2頁
度上期高中2022級期中聯考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_第3頁
度上期高中2022級期中聯考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上期高中2022級期中聯考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5BCADD 6~10BBCBA 11~15DBDAC16~20BDADB 21~24DAC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25.(25分)(1)(6分)差異:丈夫:“毆”“殺”;妻子:“罵”“傷”,奸淫。(各2分,共4分)根源:儒家思想的影響(夫為妻綱的倫理思想或男尊女卑)。(2分)(圍繞儒家倫理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給分。)(2)(12分)特點:側重保護個人私權;婚姻關系中男女較為平等;側重社會關系的公平調節;體現自然法思想。(每點2分,任答三點6分。其它言之有理有據,可酌情給分。)原因:羅馬帝國的擴張,新的社會問題出現;帝國內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追求自由和平等;維護帝國統治的需要。(每點2分,任答三點6分。其它言之有理有據,可酌情給分。)(3)(7分)原則:平等原則;自愿原則;體現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每點2分,任答四點7分。其它言之有理有據,可酌情給分。)26.(12分)示例:孔繁森是改革開放中的“榜樣人物”(人物選取正確得2分)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全面恢復和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發展,為落實黨“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改善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條件,廣大像孔繁森這樣的民族干部克服艱苦的條件,響應國家“援藏援疆支邊”政策,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孔繁森在援藏過程中,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他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帶到了西藏,為貧苦的百姓送去救命藥,將拉薩的兒童入學率從45%提升到了80%……總之,孔繁森的援藏事跡體現了他勇于擔當、忠誠堅定、心憂百姓的優秀品質;他的英雄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和影響著廣大中華兒女投身改革開放事業,由此孔繁森成為改革開放中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榜樣人物。(結合時代背景3分,人物事跡2分,經驗貢獻和精神貢獻4分,總結1分。)27.(15分)(1)(7分)原因: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對國家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恩賜官職等現狀使文官素質每況愈下;工業革命后議會改革增強了資產階級民主力量;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兩黨輪流執政難以保持政府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每點2分,任答四點7分。其它言之有理有據,可酌情給分。)(2)(8分)積極:規范了國家行政部門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提高政府的廉潔、高效性;適應了工業革命后英國經濟發展需要;鞏固了19世紀中期兩次議會改革的民主成果(或:近代文官制度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有助于樹立公平公正的社會風氣;對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有借鑒性。(每點2分,任答三點6分。其它言之有理有據,可酌情給分。)消極: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英國近代文官制度改革并沒有觸碰資本主義基本制度(或“并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社會基于資本主義私有制上的不平等”)。(2分。其它言之有理有據,可酌情給分。)解析:1.B根據材料可知,關于堯舜禹之間的繼承問題,《史記》和《韓非子·說疑》記載不同,這種不同主要受時代的影響,《史記》成書于西漢受儒家思想影響,強調“三綱五常”,受其影響便是“堯禪讓于舜”,而成書于戰國的《韓非子》受法家思想,強調“加強集權”不擇手段,受其影響便是“舜逼堯”“人臣弒其君者也”,B項正確。2.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商朝實行“內外服制”,在這種制度下,商王與方國、部族間的關系取決于商王國的實力,是一種比較松散的管理方式,C項正確,D項錯誤。郡縣制是典型的中央對地方進行垂直管理的制度,A項錯誤。分封制是依靠血緣維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B項錯誤。3.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受到分封的貴族并不是獨自前往封地,他們通常會率領姬姓的軍隊,殷商部落的遺民和專業的技工一同住在封城內”,便于與封地土著居民之間進行交流,有利于促進文化認同,A項正確。西周分封制與商朝實行的“內外服制”相較而言,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但尚未達到中央集權,B項錯誤。西周分封制下以血緣為紐帶,隨著時間的推移,血緣越遠關系越疏,諸侯國又有相對的獨立性,到春秋戰國諸侯卿大夫崛起,形成“春秋五霸戰國七雄”,C項錯誤。4.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丞相王綰建議實行分封制,廷尉李斯則主張實行郡縣制,秦始皇同意李斯的建議實行郡縣制,這適應了秦滅六國后統一國家的需要,D項正確。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別擁有行政、監督和軍事(虛銜)權,A、B項錯誤。廷尉屬于九卿之一,地位低于三公,C項錯誤。5.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尚書權力自漢武帝至東漢不斷加強,“尚書令與九卿相當”,皇帝通過加強內朝官的權力以限制外朝官(尤其是丞相)的權力,可見,君權和相權關系緊張,D項正確。明朝廢除丞相制度,A項錯誤。應為“內朝官向外朝官轉化”,B項錯誤。尚書權力增強本質上意味著皇權的加強,C項錯誤。6.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東漢末年地方割據,豪強興起,察舉制選官主要看門第,門閥士族壟斷仕途,這使得人們向往高貴的地位,B項正確。王國問題在漢武帝時通過“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已經基本解決,A項錯誤。C、D項材料無法體現。7.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通過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選拔人才的標準只要是門望和族第,使貴族把控了仕途,B項正確,D項錯誤。九品中正制不能體現效率與公平,A項錯誤。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促進社會階層流動,反而使得階層固化,C項錯誤。8.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孝文帝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根本的意圖在于加強對中原的統治,C項正確。恢復發展中原經濟,促進民族交流融合,是為達成根本目的的方式和遷都的影響,A和B項錯誤。9.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唐朝的“道”初為中央派出的監察機構,安史之亂后變為地方一級行政實體,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權,B項正確,C和D項錯誤。犬牙交錯比喻交界線很曲折,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元朝行省的劃分打破傳統的“山川形便”體現“犬牙交錯”,唐朝“道”的劃分就是依據“山川形便”,A項錯誤。10.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北宋以“重文輕武”為祖宗家法,也就是基本國策,在這種政策之下,不論是樞密院的正職還是副職都是以文職出身者居多,A項正確。北宋通過分化事權分割宰相的權力從而加強了皇權,而材料說的是樞密院正副職的出身問題,B和C項錯誤。北宋為了削弱相權加強皇權,采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從而造成“冗官”問題,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D項錯誤。11.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元朝時,中央有御史臺和中書省,地方有行御史臺和行中書省,垂直管理與層級體制相結合,D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元朝御史臺完全不受中書省干預,A項錯誤。材料主旨是中央官制和地方管理制的橫向和縱向關系,行省制度中國省制的開端和地方割據問題已被徹底解決,都與材料不符,且元朝地方采用行省制后幾乎不存在地方割據,但是元朝末年還是有割據勢力存在,比如重慶的明玉珍、浙西的張士誠等,B和C項錯誤。12.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減輕了農民負擔,緩和了社會矛盾和統治危機,同時也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但是張居正的改革措施也遭到破壞,剛剛有一點轉機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張居正改革最終以失敗而告終。B項正確,A項錯誤。“三冗兩積”是北宋出現的問題,C項錯誤。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是在戰國時期,D項錯誤。13.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軍機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漸成為掌管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標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D項正確。“內閣宰輔名存而已”,A項錯誤。材料主要是在說軍機處和內閣的關系和中央集權是否遭到削弱沒有關系,B項錯誤。明朝已經廢除了丞相制度,C項錯誤。14.A根據材料“為中國人全面擁抱現代化創造了比之前更好的條件”可知作者意在強調清末新政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現代化進程。維系清朝統治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目的,B項錯誤。新政客觀上加速了滿清王朝的滅亡,但與材料中作者意在強調的無關,C項錯誤。材料中無法得出新政得到中國人的全面支持,也不符合史實,D項錯誤。15.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主張“民族、民權、民生”,典型的向西方學習,演講中關注的是中國不能重蹈歐美國家“貧富差距”嚴重的問題,可見他認為解決民生問題是當務之急,但并不是否定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更不是主張“均貧富”,A、B項錯誤,D項錯誤。16.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土地革命時期,中共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建立了多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長征后中共的革命重心北移,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革命重心也在北方,B項正確。中國革命性質從1840到1949年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A項錯誤。此時人民解放戰爭尚未開始,C項錯誤。材料中也無法得出日本已經被徹底的擊垮,D項錯誤。17.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三三制”是中共在抗日根據地為爭取團結各階級抗戰而采取的政權組織原則,體現了邊區政權的統一戰線性質和中共與各抗日黨派及無黨派人士的民主合作精神,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擴大參政議政的群眾基礎,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中華蘇維埃政權建立于1931年,一直持續到1937年,D項正確,B項錯誤。抗日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屬經濟領域,A項錯誤。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C項錯誤。18.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人民對經濟建設的熱情高漲,A項正確。“一化三改”是發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系并舉(同時進行、同等重要),C項錯誤。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大躍進是左傾思想在經濟領域的反應,B、D項錯誤。19.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民主法制建設也在不斷地完善,D項正確。20.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就業途徑的增多,農民的觀念也有改變,B項正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21世紀初初步建立,A項錯誤。“兩個一百年”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項錯誤。農業立國一直未變,D項錯誤。21.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國家大力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D項正確。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實行經濟自治,A項錯誤。“一國兩制”適用于港澳臺地區的治理,B項錯誤。C項“共同繁榮”說法錯誤。22.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陶片放逐法是為維護民主而設立,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A項正確,B、C項材料未體現。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隸貴族制基礎之上的,D項錯誤。23.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歐洲中世紀,王權教權長期并立并斗爭,國王依靠教會支持獲得政權的合法性,教會依靠王權擴展基督教,維護教會權威。C項正確,A、B項錯誤。在中世紀的歐洲,當時并沒有“國土”“國家”的概念,而只有“領地”“封地”的概念。“法蘭西”“德意志”等都是地理名詞,大致到了15世紀,這些地理名詞才逐漸地轉為政治實體,民族國家也就此形成,D項錯誤。24.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7世紀末的英國經過光榮革命并頒布《權利法案》,使得議會權力高于王權,C項正確。光榮革命前英國是在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統治之下,并非共和國,A項錯誤。18世紀中期,隨著議會對內閣擁有監督權,標志著責任內閣制的完善,也標志著國王真正“統而不治”,B、D項錯誤。25.(1)由材料一:“夫毆妻之祖父母、父母,或者殺妻之外祖父母……妻毆或詈(罵)夫之祖父母、父母或者殺傷夫之外祖父母……妻與夫緦麻以上的親屬奸淫或者夫與妻之母奸淫時”得出丈夫為“毆”“殺”,妻子:“罵”“傷”,奸淫,夫與妻的不對等的根源是儒家思想的影響。(2)特點:由“犧牲‘神有物’以保證人的生命和安全”得出側重保護個人私權;由“婚姻或結婚是男與女的結合,包含有一種彼此不能分離的生活方式”“為父者不得禁止子女結婚”“保護人不得強娶被解放的女奴為妻”及唐律中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對等得出婚姻關系中男女較為平等;由“如果一個人在脅迫下承擔了某項債務并自動指定了一名債務擔保人,那么,債務人和擔保人均不承擔責任。”得出側重社會關系的公平調節;結合所學,《羅馬民法大全》包含了自然法思想。原因:結合所學,《羅馬民法大全》形成于6世紀,羅馬帝國擴張,新的社會問題出現;同時,從材料“保證人的生命和安全”“如果一個人在脅迫下承擔了某項債務并自動指定了一名債務擔保人,那么,債務人和擔保人均不承擔責任。”得出注重公平性,說明帝國內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追求自由和平等;法律是國家的統治工具,因此具有維護帝國統治的需要。(3)略。26.人物選取需符合材料主旨,論述中人物與反映時代背景吻合,人物事跡符合時代特征,概括其經驗貢獻和精神貢獻。27.(1)由“19世紀中葉,英國由于社會……多種因素”可得出“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對國家治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人員膨脹給恩賜官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