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魯教版)測試_第1頁
必修二(魯教版)測試_第2頁
必修二(魯教版)測試_第3頁
必修二(魯教版)測試_第4頁
必修二(魯教版)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必修模塊(二)綜合試卷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人民日報》2004年11月9日報道,我國于2002年6月在黑龍江、河南的部分城市開展推廣使用乙醇汽油工作試點。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8部委將使用乙醇汽油試點范圍擴大到黑龍江、吉林等5個省的全境及山東4個省的部分城市。車用乙醇汽油是用小麥、玉米等原料生產的變性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種新型燃料。乙醇汽油的推廣使用,可以緩解石油不足、保護環境、開辟小麥和玉米陳化糧轉化新渠道。回答1-2題。1.國家之所以在黑龍江、吉林等省全境推行乙醇汽油,主要考慮到這些省①是農業大省②是小麥、玉米生產基地③汽車擁有量大④儲糧陳化現象加劇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我國推廣車用乙醇汽油有利于①緩解石油緊缺矛盾②對糧食進行深加工,促進農業生產發展③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④減少污染,保護環境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哪項屬于生態破壞 () A.南極上空出現的臭氧層空洞 B.洛杉磯出現的光化學煙霧 C.飛機起飛時產生的噪聲 D.土壤污染4.所謂“全球性環境問題”其真正含義是 () ①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面臨著環境問題 ②已經出現了可能影響到其他國家甚至全球的環境問題 ③環境問題已經從發達國家擴展到發展中國家 ④環境問題已從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竭澤而漁,豈不得魚,而明年無魚。”這句話較能體現可持續發展的 () A.公平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則6.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是 () A.美國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 B.大力開墾沼澤,努力增產糧食 C.在我國南方農村推廣使用沼氣 D.商店出售商品時每件商品均單獨包裝7.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人均壽命由62歲下降到47歲,其主要原因是 () A.糧食短缺 B.毒品泛濫 C.艾滋病的影響 D.水資源緊張8.人類正確對待環境的態度是() A.停止和減緩人類的發展,使環境恢復原始面貌 B.減少向環境索取物質和能量,最大限度地擴大自然保護區 D.協調人類自身發展、生產發展和環境的關系9.下列能促進環境良性發展的做法是 () A.把農田改為建筑用地,擴大居住面積,改善生活環境 B.把現有林地、草地改為耕地,提高糧食總產量,解決糧食問題 C.增加城市車輛數量,解決乘車難問題 D.植樹造林,綠化大地10.關于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城市以大氣、水體污染為重點的環境生態破壞仍在發展 B.環境問題應該在發展中產生,同樣應該在發展中解決 C.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落后,環境問題比發達國家少 D.環境問題總是隨經濟發展而日益嚴重11.格爾木到拉薩段鐵路的修建,說明影響現代鐵路區位的決定性因素已不再是() A.經濟因素 B.社會因素 C.技術因素 D.自然因素下表為四個國家某一年的人口變動數據,回答14-16題。國家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2.92.62.41.3人口死亡率(%)2.31.21.01.1人口增長率(%)0.61.41.40.2人口遷移率(%)-0.2-0.10.10.212.根據表中數據判斷,人口增長屬于傳統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13.四個國家中,人口增長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14.四個國家中,最可能是發達國家的是()A.甲B.乙C.丙D.丁15.最終決定農業生產類型和規模的是()A.國家政策B.交通運輸C.市場需要D.氣候16.下列工業部門屬勞動密集型的是()A.航天工業B.采煤工業C.鋼鐵工業D.服裝工業某城市是環形放射狀道路,讀下圖回答19-20題。17.圖中能正確表示城市從市中心到外緣地租水平變化趨勢的曲線是()A.a曲線B.b曲線C.c曲線D.d曲線18.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區是()A.住宅區B.工業區C.商業區D.文化區 19.決定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分別是:①華南的雙季稻種植;②寧夏平原的水稻種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產;④上海郊區的乳畜業。()A.①熱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場B.①水源②地形③熱量④市場

C.①地形②國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熱量③地形④國家政策

食品安全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和健康的基本保證。近期全國各地屢有食源性疾病的報道,給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回2223題。20.由于養殖污染、化肥農藥污染,使長三角水體中氮、磷過剩、蔬菜農藥殘留物超標,按清潔生產評估()A.原料的開采過程是不安全的B.食物的加工過程是不安全的C.食物的消費過程是不安全的D.廢棄物的處理過程是不安全的21.前一段媒體對阜陽奶粉、龍口粉絲和四川泡菜等食品安全案件的連續報道,引起了日本、美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嚴重關注,并相繼采取設限措施。這表明()A.發展農業應走產業化之路B.食品安全問題影響我國食品的國際貿易C.綠色食品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D.食品安全問題不利于提高我國食品的勞動生產率22.蘭州是一座沿黃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個城市呈東西向帶狀分布,造成這種城市布局特點最主要的區位因素是() A.礦產資源的分布狀況 B.政治經濟的發展 C.交通運輸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23.下列說發不正確的是()A.環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B.自然環境因素對死亡率影響較為明顯的是地形、氣候、水文C.社會經濟因素對死亡率影響較為明顯的是經濟、政治、受教育水平、醫療條件D.隨著人口數量的增長,人類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范圍不斷加深和擴大24.下圖中工業區位最合理的是()讀”倫敦的城市規劃和布局”示意圖,回答28-29題:25.倫敦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屬于()A.同心圓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塊狀模式26.倫敦曾經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為改善城市環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分散和減少大城市功能B.在城市周圍建設新城和衛星城C.把政治只能為主的首都和經濟完全分離D.選擇新址,建新首都27.商品谷物的基本特征是()①生產規模大②機械化程度高③勞動力豐富④科技發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8.下列工業分散現象中,受廉價勞動力因素驅動的是()A.“硅谷”的企業在東南亞設分廠B.上海的紡織企業在新疆建紡織廠C.魯爾區的鋼鐵企業在荷蘭沿海建煉鐵廠D.美國的汽車企業在瑞士建齒輪廠29.下圖為我國華北平原某城鎮工業布局示意圖,從保護環境方面考慮,圖中布局合理的有A.印染廠B.火電廠C.鋼鐵廠D.煉油廠30.關于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工業部門以微電子工業為主B.大多分布在原有工業基礎較的大中型城市C.生產過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實行家庭包工D.資本集中程度較高,規模效益大(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選對一項得1分,多選、錯選不得分。31.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是()A.機械化水平高,但多小型機械B.水利工程量大C.單產低,商品率也低D.小農經營,科技水平低32.有關工業地域的敘述,正確的是()A.我國許多地區的經濟開發區往往是先建基礎設施,再吸引投資建廠B.由于汽車生產的聯系已經全球化,汽車工業不會形成工業地域C.高新技術產業由于缺乏投入—產出的聯系,因此不會形成工業地域D.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往往由于工業擴展而形成工業城市33.有關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對比敘述正確的是()A.傳統工業以輕工業為主,新興工業多為重工業B.傳統工業區多大規模企業,新興工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C.新興工業多分散型分布,傳統工業多以集中分布為主D.新興工業資金集中程度高,傳統工業資金集中程度低34.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向鄉村和小城鎮回流,其原因是()A.市區就業困難,住房緊張B.大城市環境惡化C.大城市經濟發展緩慢,生活水平下降D.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35.從投入—產出的工業聯系看,下列工廠中,哪些宜靠近鋼鐵廠()A.食品廠和印染廠B.造船廠C.電視機廠D.機床廠36.魯爾區經濟衰落的原因是()A.勞動者素質降低B.世界性鋼鐵過剩C.新技術革命的沖擊D.礦產資源接近枯竭37.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敘述正確的是()A.英國是城市化發展最早的國家B.20實際70年代發達國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一般已達到50%C.1970年代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發達國家D.發展中國家城市發展不太合理,城市人口集聚于少數大城市38.關于工業地域的敘述,正確的是()A.工業地域都是自發形成的B.工業地獄是因工業分散布局而使工業空間范圍不斷擴展的結果C.由于工業地域的擴展往往形成工業城市D.鋼鐵工業區屬于發育程度高、空間范圍大的工業地域39.關于“硅谷”的敘述正確的是()A.谷地有豐富的礦產資源B.在舊金山東南部,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C.以微電子工業為主,是世界的電子工業中心D.“硅谷”的發展是以豐富的硅礦和適宜的氣候為基礎的40.我國加入WTO以后,下列產業中有一定優勢的有()A.紡織和服裝B.汽車和宇航工業C.加點裝配和制鞋工業D.金融和保險業高一地理試卷第Ⅱ卷(綜合題共50分)二、綜合題41.讀“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表”,回答下列問題:(8分)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表年份出生率(‰)死亡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36.020.0198521.06.8195734.010.8199517.16.6196537.99.5200014.06.5197523.07.3(1)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繪出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折線圖。2000(年)2000(年)1949195719651975198519950510152025303540(‰)(2)1949年——1957年,我國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3)1975年以后,我國人口死亡率的變化有何特點?(4)1965年后,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5)我國目前屬于哪一種人口增長模式。42.閱讀下列關于城市化發展圖表,回答下列問題:(7分)美國英國美國英國日本日本中國中國年年部分國家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1800部分國家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1800—1992)年)(1)在1850—1890年等依次七個時間段中,英國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時段分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英、美、日等國的城市化速度___________,原因是。(3)我國城市化在年前發展緩慢。目前發展速度______,這表明________________。43.根據圖分析回答:(12分)(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或現象所代表的字母所表示的數碼。A.水利設施、水產資源被破壞B.擴大耕地面積C.開墾草場D.糧食不足E.水土流失、土地沙化F.圍墾湖海G.旱澇災害增加H.毀林開荒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該圖反映的環境問題是。產生的原因是、、。44、閱讀有關城市化發展圖表,回答(6分)(1)在1800—1850年、在1850—1890年等依次六個時間段中,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時段在。(2)目前英、美、日等國的城市化速度,原因是。(3)我國城市化在年前發展緩慢。目前發展速度較,這表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45.讀“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回答:(共8分)與市中心的距離(km)()地租水平商業與市中心的距離(km)()地租水平商業工業住宅ABC土地利用yxA.距離市中心的遠近B.土地利用方式C.交通通達度D.企業的支付能力,(2)市中心應為圖中A、B、C中的;這里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應為區,此處地租最高的原因是。(3)圖中B區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區,原因是。(4)工業區布局在距離市中心較遠的城市外緣地帶所考慮的因素是46.資料分析:(共9分)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開始向郊外移動,在城市周圍形成新城或衛星城,并將城市文化和產業等帶到郊區,在郊區構建了許多超級市場、高級住宅、大型停車場,且在老城和新城或衛星城之間迅速發展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運輸線路。部分國家城市化及其經濟發展情況比較表(美元)項目國家1970年1992年城市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城市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埃塞俄比亞96913114韓國11282746777英國8919128815625美國7448617623180日本7119467729486(1)資料中敘述的現象在表中的(國家)最為明顯,人們把其稱為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