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中心案例分析_第1頁
游客中心案例分析_第2頁
游客中心案例分析_第3頁
游客中心案例分析_第4頁
游客中心案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游客中心案例分析小石潭記教學設計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小石潭記》教學設計?一、教材依據:本教學設計的《小石潭記》一課是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入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國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特點。二、設計思路:1、教材分析:《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游、游覽、返回的全過程,觀察入微,描摹細致,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形似寫景,實則寫心。作者在寫景中傳達出貶居生活中孤寂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2、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已在七年級學習了十多篇文言詩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能借助注釋、工具書和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對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已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不是很濃厚,在教學文言文時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指導思想:課堂上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者。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節(jié)課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大約為二十分鐘,因此本課的設計以趣味為導入點,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現知識的建構與重點、難點的突破。?4、設計理念:語文教學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本課的學習中通過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朗讀競賽幫助學生掃除字詞障礙,加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的建構與重點、難點的突破,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不斷發(fā)展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產生繼續(xù)學習的欲望,最終養(yǎng)成自主積累的習慣,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品味和文學素養(yǎng)。三、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柳宗元的經歷及作品常識,能借助工具書、注釋疏通文義,學習對自然景物入微的觀察、細致的描摹。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進行朗讀競賽掃清字詞障礙,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破重點、難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得抑郁憂傷的感情;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注重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使用多媒體課件。四、教學重點:1、疏通文義;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五、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六、教學準備:1、搜集資料、制作課件;2、指導學生課前預習:(1)收集有關作者及與《小石潭記》相關的資料。(2)借助工具書、書下注釋,讀懂文章大意。(3)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句。(4)在閱讀和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將發(fā)現的問題整理到預習筆記上。七、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同學們,請你暫時忘掉周圍的一切,讓我們伴著《瀟湘水云》的古琴曲一起走近小石潭。一邊欣賞圖片中的美景,一邊展開想像的翅膀,漫步于青翠的山林間。看清亮透明的泉水歡快地流淌;聞野花淡淡的撲鼻而來的清香;聽各種鳥兒啁啾婉轉的鳴叫;陽光透過樹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美麗的大自然是改變我們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們感覺有些疲倦,如果我們感覺心情有些煩悶,我們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最好的朋友。今天我們來到的地方是永州的小石潭,那兒曾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去過的地方。被貶后的詩人為擺脫抑郁悲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間,有一天他來到了小石潭……(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幽深寧靜的意境,引導學生走近作者,走近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請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資料。學生交流后,教師評價、補充,多媒體呈現有關柳宗元的資料。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聰慧好學,21歲中進士第。他與韓愈、劉禹錫是同事。永貞元年,柳宗元積極參與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活動,但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革新運動失敗,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永州之貶,一貶就是十年。在這期間他寫下了《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捕蛇者說》等大量詩文。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堪稱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記》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游記名作。這些山水游記,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郁的心情。(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通過對作者的生平介紹了解寫作背景,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對難點的突破起到關鍵的作用。)(三)整體感知、走近作品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字音與斷句。2、自讀課文,教師指導,要求:讀準字音,吐字清晰,聲音洪亮;讀出節(jié)奏,停頓正確;讀出語氣,讀出感情。3、以大組為單位進行朗讀競賽,看看哪一組讀完整篇文章的人數最少。規(guī)則:出現朗讀聲音不宏亮、打絆子;字音、斷句不準確時換下一位同學接著朗讀,教師不發(fā)表意見,請其他組來評價。(設計意圖: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務,教師通過示范朗讀和方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誦讀文言文。然后抓住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進行朗讀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快速、高效地掃清文字障礙,為理解文意與背誦打基礎。)(四)小組合作,疏通文意形式: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課下注釋疏通全文。圈點勾畫出疑難詞句,小組內質疑,記錄不能解決的難題。教師請小組的A、B、C、D類學生(異質分組:按學生語文基礎與理解能力差異分成四類)進行疑難文句的朗讀、翻譯、重點詞解析并且進行評價。教師點撥,強調重點字詞句。(設計意圖: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師灌輸。引導學生養(yǎng)成查工具書看課下注釋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新課標指出“評價學生閱讀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過程,考察他們能否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對于A、B、C、D四類學生教師要胸有成竹,在每次分配任務時可有不同的側重點,以便及時反饋課堂學習的落實情況。學生互評的形式不僅能夠讓他們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而且能夠加強他們合作的意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合作、互動中完成知識的建構與重點突破。)(五)質疑探究、抓住特點1、投影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本文寫景條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2、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總結發(fā)言。教師評價并板書明確,并對第二段重點品讀,嘗試背誦其中的佳句。(設計意圖:本文是文言文游記中的佳作,作者對小石潭觀察入微,描摹細致,這兩個問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去探究文章的寫作特點,感受小石潭的幽靜。)(六)品味文章,對話作者1、精讀感悟,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暢說優(yōu)美景色給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對《小石潭記》稱贊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邊,會有什么感受?2、深入探究,走進柳宗元面對如此優(yōu)美景色,作者卻是如此憂傷,文中的哪一句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結合寫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憂郁從何而來呢?(可以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設計意圖:新課標要求學生“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而且“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來理解文中包含的情,這就是寓情于景,這樣達成突破文章的難點的目標。)(七)暢談收獲、總結全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談收獲:1、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方法?2、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及對作者的了解,你獲得了那些啟示?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師做總結發(fā)言。(設計意圖: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要點,鞏固所學知識,并能結合生活進行思考。)(八)我做導游,介紹美景選擇文中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致,設計一段導游詞,允許發(fā)揮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興致。請4——5名學生為全班同學導游(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請幾位學生),評評誰的導演最棒。(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能就適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訓練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多得。)(九)課后回顧,舉一反三1、根據寫作思路背誦課文;2、課外你一定看過不少描寫景物的古詩文,試著把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摘錄下來,并選擇一兩則加以賞析。(設計意圖:記誦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故設計第一題。設計第二題意在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對祖國優(yōu)美山水的審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這是一道拓展性的聯系題。)?附板書設計板書在學生探究、討論的過程中逐步寫出。此板書設計將文章的寫作順序清晰地表現出來,能很好的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及寫作方法,并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發(fā)現小石潭:????聞其聲???見其形小??????????????潭中景物:水清(側面描寫)寫小石潭美景???石????????????柳???????????????魚樂(動靜結合)寫魚兒活潑可愛潭???????宗????小潭源頭:?????形象比喻??(寓情于景)記????????元????潭中氣氛:???幽靜??(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同游之人??????????抒孤寂悲涼之情八、教學反思:本課的學習注重以興趣為導入點,設計中處處彰顯學生的主體性,不管是朗讀競賽、小組合作、互相評價,還是對話作者、暢談收獲、我做導游等環(huán)節(jié),都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由淺入深的教學規(guī)律。教學中師生平等對話,共同探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整個教學過程看,真正做到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教師只是做了相應的點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同時激發(fā)了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語文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內,要注重課外的延伸,讓學生學以致用,拓寬對文章的理解。本設計的“課后回顧,舉一反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奧數知識點(30個)小學奧數知識點(30個)

小學奧數知識點(30個)小學奧數知識點(30個)1、和差倍問題和差問題和倍問題差倍問題已知條件幾個數的和與差幾個數的和與倍數幾個數的差與倍數公式適用范圍已知兩個數的和,差,倍數關系公式:①(和-差)÷2=較小數較小數+差=較大數和-較小數=較大數②(和+差)÷2=較大數較大數-差=較小數和-較大數=較小數和÷(倍數+1)=小數小數×倍數=大數和-小數=大數差÷(倍數-1)=小數小數×倍數=大數小數+差=大數關鍵問題求出同一條件下的:和與差和與倍數差與倍數2、年齡問題的三個基本特征:①兩個人的年齡差是不變的;②兩個人的年齡是同時增加或者同時減少的;③兩個人的年齡的倍數是發(fā)生變化的;3、歸一問題的基本特點:問題中有一個不變的量,一般是那個“單一量”,題目一般用“照這樣的速度”……等詞語來表示。關鍵問題:根據題目中的條件確定并求出單一量;4、植樹問題基本類型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兩端都植樹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兩端都不植樹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只有一端植樹封閉曲線上植樹基本公式棵數=段數+1棵距×段數=總長棵數=段數-1棵距×段數=總長棵數=段數棵距×段數=總長關鍵問題確定所屬類型,從而確定棵數與段數的關系5、雞兔同籠問題基本概念:雞兔同籠問題又稱為置換問題、假設問題,就是把假設錯的那部分置換出來;基本思路:①假設,即假設某種現象存在(甲和乙一樣或者乙和甲一樣):②假設后,發(fā)生了和題目條件不同的差,找出這個差是多少;③每個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從而找出出現這個差的原因;④再根據這兩個差作適當的調整,消去出現的差。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雞假設成兔子:雞數=(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兔腳數-雞腳數)②把所有兔子假設成雞:兔數=(總腳數一雞腳數×總頭數)÷(兔腳數一雞腳數)關鍵問題:找出總量的差與單位量的差。6、盈虧問題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對象,按照某種標準分組,產生一種結果:按照另一種標準分組,又產生一種結果,由于分組的標準不同,造成結果的差異,由它們的關系求對象分組的組數或對象的總量.基本思路:先將兩種分配方案進行比較,分析由于標準的差異造成結果的變化,根據這個關系求出參加分配的總份數,然后根據題意求出對象的總量.基本題型:①一次有余數,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總份數=(余數+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②當兩次都有余數;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余數一較小余數)÷兩次每份數的差③當兩次都不足;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不足數一較小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基本特點: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是不變的。關鍵問題:確定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7、牛吃草問題基本思路:假設每頭牛吃草的速度為“1”份,根據兩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總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即可確定草的生長速度和總草量。基本特點:原草量和新草生長速度是不變的;關鍵問題:確定兩個不變的量。基本公式:生長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短時間×短時間牛頭數)÷(長時間-短時間);總草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長時間×生長量;8、周期循環(huán)與數表規(guī)律周期現象:事物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某些特征有規(guī)律循環(huán)出現。周期:我們把連續(xù)兩次出現所經過的時間叫周期。關鍵問題:確定循環(huán)周期。閏年:一年有366天;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則年份必須能被400整除;平年:一年有365天。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9、平均數基本公式:①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②平均數=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差的和÷總份數基本算法:①求出總數量以及總份數,利用基本公式①進行計算.②基準數法:根據給出的數之間的關系,確定一個基準數;一般選與所有數比較接近的數或者中間數為基準數;以基準數為標準,求所有給出數與基準數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這些差的平均數;最后求這個差的平均數和基準數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數,具體關系見基本公式②。10、抽屜原理抽屜原則一:如果把(n+1)個物體放在n個抽屜里,那么必有一個抽屜中至少放有2個物體。例:把4個物體放在3個抽屜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個整數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種情況:①4=4+0+0②4=3+1+0③4=2+2+0④4=2+1+1觀察上面四種放物體的方式,我們會發(fā)現一個共同特點:總有那么一個抽屜里有2個或多于2個物體,也就是說必有一個抽屜中至少放有2個物體。抽屜原則二:如果把n個物體放在m個抽屜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個抽屜至少有:①k=[n/m]+1個物體:當n不能被m整除時。②k=n/m個物體:當n能被m整除時。理解知識點:[X]表示不超過X的最大整數。例[4.351]=4;[0.321]=0;[2.9999]=2;關鍵問題:構造物體和抽屜。也就是找到代表物體和抽屜的量,而后依據抽屜原則進行運算。11.定義新運算基本概念:定義一種新的運算符號,這個新的運算符號包含有多種基本(混合)運算。基本思路:嚴格按照新定義的運算規(guī)則,把已知的數代入,轉化為加減乘除的運算,然后按照基本運算過程、規(guī)律進行運算。關鍵問題:正確理解定義的運算符號的意義。注意事項:①新的運算不一定符合運算規(guī)律,特別注意運算順序。②每個新定義的運算符號只能在本題中使用。12.數列求和等差數列:在一列數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定的,這樣的一列數,就叫做等差數列。基本概念:首項: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數,一般用a1表示;項數:等差數列的所有數的個數,一般用n表示;公差:數列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一般用d表示;通項:表示數列中每一個數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數列的和:這一數列全部數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基本思路:等差數列中涉及五個量:a1,an,d,n,sn,,通項公式中涉及四個量,如果己知其中三個,就可求出第四個;求和公式中涉及四個量,如果己知其中三個,就可以求這第四個。基本公式:通項公式:an=a1+(n-1)d;通項=首項+(項數一1)×公差;數列和公式:sn,=(a1+an)×n÷2;數列和=(首項+末項)×項數÷2;項數公式:n=(an+a1)÷d+1;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公差公式:d=(an-a1))÷(n-1);公差=(末項-首項)÷(項數-1);關鍵問題: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確定使用的公式;13.二進制及其應用十進制:用0~9十個數字表示,逢10進1;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含義,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30+4=2×102+3×10+4。=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數)二進制:用0~1兩個數字表示,逢2進1;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含義。(2)=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A3×22+A2×21+A1×20注意:An不是0就是1。十進制化成二進制:①根據二進制滿2進1的特點,用2連續(xù)去除這個數,直到商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數按自下而上依次寫出即可。②先找出不大于該數的2的n次方,再求它們的差,再找不大于這個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為0,按照二進制展開式特點即可寫出。14.加法乘法原理和幾何計數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務有n類方法,在第一類方法中有m1種不同方法,在第二類方法中有m2種不同方法……,在第n類方法中有mn種不同方法,那么完成這件任務共有:m1+m2+mn種不同的方法。關鍵問題:確定工作的分類方法。基本特征:每一種方法都可完成任務。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務需要分成n個步驟進行,做第1步有m1種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種方法,第2步總有m2種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種方法,第n步總有mn種方法,那么完成這件任務共有:m1×m2×mn種不同的方法。關鍵問題:確定工作的完成步驟。基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務的一部分。直線:一點在直線或空間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運動,形成的軌跡。直線特點:沒有端點,沒有長度。線段:直線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這兩點叫端點。線段特點:有兩個端點,有長度。射線:把直線的一端無限延長。射線特點:只有一個端點;沒有長度。①數線段規(guī)律:總數=1+2+3+…+(點數一1);②數角規(guī)律=1+2+3+…+(射線數一1);③數長方形規(guī)律:個數=長的線段數×寬的線段數:④數長方形規(guī)律:個數=1×1+2×2+3×3+…+行數×列數15.質數與合數質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沒有別的約數,這個數叫做質數,也叫做素數。合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還有別的約數,這個數叫做合數。質因數:如果某個質數是某個數的約數,那么這個質數叫做這個數的質因數。分解質因數:把一個數用質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任何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的結果是唯一的。分解質因數的標準表示形式:N=,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數N的質因數,且a1求約數個數的公式:P=(r1+1)×(r2+1)×(r3+1)×……×(rn+1)互質數:如果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是1,這兩個數叫做互質數。16.約數與倍數約數和倍數:若整數a能夠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公約數: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最大公約數的性質:1、幾個數都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所得的幾個商是互質數。2、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都是這幾個數的約數。3、幾個數的公約數,都是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約數。4、幾個數都乘以一個自然數m,所得的積的最大公約數等于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乘以m。例如:12的約數有1、2、3、4、6、12;18的約數有:1、2、3、6、9、18;那么12和18的公約數有:1、2、3、6;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約數是:6,記作(12,18)=6;求最大公約數基本方法:1、分解質因數法:先分解質因數,然后把相同的因數連乘起來。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約數,然后相乘。3、輾轉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數和余數相除,能夠整除的那個余數,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約數。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12的倍數有:12、24、36、48……;18的倍數有:18、36、54、72……;那么12和18的公倍數有:36、72、108……;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數是36,記作[12,18]=36;最小公倍數的性質:1、兩個數的任意公倍數都是它們最小公倍數的倍數。2、兩個數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的乘積等于這兩個數的乘積。求最小公倍數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2、分解質因數的方法17.數的整除一、基本概念和符號:1、整除:如果一個整數a,除以一個自然數b,得到一個整數商c,而且沒有余數,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記作b|a。2、常用符號:整除符號“|”,不能整除符號“”;因為符號“∵”,所以的符號“∴”;二、整除判斷方法:1.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數字能被2、5整除。2.能被4、25整除:末兩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能被4、25整除。3.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能被8、125整除。4.能被3、9整除: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能被3、9整除。5.能被7整除: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數之差能被7整除。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數字并減去末位數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6.能被11整除: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之差能被11整除。②奇數位上的數字和與偶數位數的數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③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數字并減去末位數字后能被11整除。7.能被13整除: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之差能被13整除。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數字并減去末位數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三、整除的性質:1.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與(a-b)也能被c整除。2.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數,那么a乘以c也能被b整除。3.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4.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數整除。18.余數及其應用基本概念:對任意自然數a、b、q、r,如果使得a÷b=q……r,且0余數的性質:①余數小于除數。②若a、b除以c的余數相同,則c|a-b或c|b-a。③a與b的和除以c的余數等于a除以c的余數加上b除以c的余數的和除以c的余數。④a與b的積除以c的余數等于a除以c的余數與b除以c的余數的積除以c的余數。19.余數、同余與周期一、同余的定義:①若兩個整數a、b除以m的余數相同,則稱a、b對于模m同余。②已知三個整數a、b、m,如果m|a-b,就稱a、b對于模m同余,記作a≡b(modm),讀作a同余于b模m。二、同余的性質:①自身性:a≡a(modm);②對稱性:若a≡b(modm),則b≡a(modm);③傳遞性:若a≡b(modm),b≡c(modm),則a≡c(modm);④和差性:若a≡b(modm),c≡d(modm),則a+c≡b+d(modm),a-c≡b-d(modm);⑤相乘性:若a≡b(modm),c≡d(modm),則a×c≡b×d(modm);⑥乘方性:若a≡b(modm),則an≡bn(modm);⑦同倍性:若a≡b(modm),整數c,則a×c≡b×c(modm×c);三、關于乘方的預備知識:①若A=a×b,則MA=Ma×b=(Ma)b②若B=c+d則MB=Mc+d=Mc×Md四、被3、9、11除后的余數特征:①一個自然數M,n表示M的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則M≡n(mod9)或(mod3);②一個自然數M,X表示M的各個奇數位上數字的和,Y表示M的各個偶數數位上數字的和,則M≡Y-X或M≡11-(X-Y)(mod11);五、費爾馬小定理:如果p是質數(素數),a是自然數,且a不能被p整除,則ap-1≡1(modp)。20.分數與百分數的應用基本概念與性質: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分數的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常用方法:①逆向思維方法:從題目提供條件的反方向(或結果)進行思考。②對應思維方法:找出題目中具體的量與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對應關系。③轉化思維方法:把一類應用題轉化成另一類應用題進行解答。最常見的是轉換成比例和轉換成倍數關系;把不同的標準(在分數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轉化成同一條件下的分率。常見的處理方法是確定不同的標準為一倍量。④假設思維方法:為了解題的方便,可以把題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設成相等或者假設某種情況成立,計算出相應的結果,然后再進行調整,求出最后結果。⑤量不變思維方法:在變化的各個量當中,總有一個量是不變的,不論其他量如何變化,而這個量是始終固定不變的。有以下三種情況:A、分量發(fā)生變化,總量不變。B、總量發(fā)生變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變。C、總量和分量都發(fā)生變化,但分量之間的差量不變化。⑥替換思維方法:用一種量代替另一種量,從而使數量關系單一化、量率關系明朗化。⑦同倍率法:總量和分量之間按照同分率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處理。⑧濃度配比法:一般應用于總量和分量都發(fā)生變化的狀況。21.分數大小的比較基本方法:①通分分子法:使所有分數的分子相同,根據同分子分數大小和分母的關系比較。②通分分母法:使所有分數的分母相同,根據同分母分數大小和分子的關系比較。③基準數法:確定一個標準,使所有的分數都和它進行比較。④分子和分母大小比較法:當分子和分母的差一定時,分子或分母越大的分數值越大。⑤倍率比較法:當比較兩個分子或分母同時變化時分數的大小,除了運用以上方法外,可以用同倍率的變化關系比較分數的大小。(具體運用見同倍率變化規(guī)律)⑥轉化比較方法:把所有分數轉化成小數(求出分數的值)后進行比較。⑦倍數比較法:用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結果得數和1進行比較。⑧大小比較法:用一個分數減去另一個分數,得出的數和0比較。⑨倒數比較法:利用倒數比較大小,然后確定原數的大小。⑩基準數比較法:確定一個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比較。22.分數拆分一、將一個分數單位分解成兩個分數之和的公式:①=+;②=+(d為自然數);23.完全平方數完全平方數特征:1.末位數字只能是:0、1、4、5、6、9;反之不成立。2.除以3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3.除以4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4.約數個數為奇數;反之成立。5.奇數的平方的十位數字為偶數;反之不成立。6.奇數平方個位數字是奇數;偶數平方個位數字是偶數。7.兩個相臨整數的平方之間不可能再有平方數。平方差公式:X2-Y2=(X-Y)(X+Y)完全平方和公式:(X+Y)2=X2+2XY+Y2完全平方差公式:(X-Y)2=X2-2XY+Y224.比和比例比: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比號前面的數叫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比的后項。比值:比的前項除以后項的商,叫做比值。比的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比值不變。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比例的性質:兩個外項積等于兩個內項積(交叉相乘),ad=bc。正比例:若A擴大或縮小幾倍,B也擴大或縮小幾倍(AB的商不變時),則A與B成正比。反比例:若A擴大或縮小幾倍,B也縮小或擴大幾倍(AB的積不變時),則A與B成反比。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按比例分配:把幾個數按一定比例分成幾份,叫按比例分配。25.綜合行程基本概念:行程問題是研究物體運動的,它研究的是物體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關鍵問題:確定運動過程中的位置和方向。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請寫出其他公式)追及問題:追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寫出其他公式)流水問題:順水行程=(船速+水速)×順水時間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時間順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速度,參照以上公式。過橋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路程,參照以上公式。主要方法:畫線段圖法基本題型: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時間(相遇時間、追及時間)、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兩個量,求第三個量。26.工程問題基本公式:①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②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③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基本思路:①假設工作總量為“1”(和總工作量無關);②假設一個方便的數為工作總量(一般是它們完成工作總量所用時間的最小公倍數),利用上述三個基本關系,可以簡單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時間.關鍵問題:確定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間的兩兩對應關系。經驗簡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27.邏輯推理基本方法簡介:①條件分析—假設法:假設可能情況中的一種成立,然后按照這個假設去判斷,如果有與題設條件矛盾的情況,說明該假設情況是不成立的,那么與他的相反情況是成立的。例如,假設a是偶數成立,在判斷過程中出現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數。②條件分析—列表法:當題設條件比較多,需要多次假設才能完成時,就需要進行列表來輔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題設的條件全部表示在一個長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別表示不同的對象與情況,觀察表格內的題設情況,運用邏輯規(guī)律進行判斷。③條件分析——圖表法:當兩個對象之間只有兩種關系時,就可用連線表示兩個對象之間的關系,有連線則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狀態(tài),沒有連線則表示否定的狀態(tài)。例如A和B兩人之間有認識或不認識兩種狀態(tài),有連線表示認識,沒有表示不認識。④邏輯計算:在推理的過程中除了要進行條件分析的推理之外,還要進行相應的計算,根據計算的結果為推理提供一個新的判斷篩選條件。⑤簡單歸納與推理:根據題目提供的特征和數據,分析其中存在的規(guī)律和方法,并從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況,并遞推出相關的關系式,從而得到問題的解決。28.幾何面積基本思路:在一些面積的計算上,不能直接運用公式的情況下,一般需要對圖形進行割補,平移、旋轉、翻折、分解、變形、重疊等,使不規(guī)則的圖形變?yōu)橐?guī)則的圖形進行計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記憶一些常規(guī)的面積規(guī)律。常用方法:1.連輔助線方法2.利用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3.大膽假設(有些點的設置題目中說的是任意點,解題時可把任意點設置在特殊位置上)。4.利用特殊規(guī)律①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任意一條邊都可求出面積。(斜邊的平方除以4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②梯形對角線連線后,兩腰部分面積相等。③圓的面積占外接正方形面積的78.5%。29.立體圖形名稱圖形特征表面積體積長方體:8個頂點;6個面;相對的面相等;12條棱;相對的棱相等;S=2(ab+ah+bh)V=abh=Sh正方體:8個頂點;6個面;所有面相等;12條棱;所有棱相等;S=6a2V=a3圓柱體:上下兩底是平行且相等的圓;側面展開后是長方形;S=S側+2S底;S側=ChV=Sh圓錐體:下底是圓;只有一個頂點;l:母線,頂點到底圓周上任意一點的距離;S=S側+S底;S側=rlV=Sh球體:圓心到圓周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球的半徑。S=4r2V=r330.時鐘問題—快慢表問題基本思路:1、按照行程問題中的思維方法解題;2、不同的表當成速度不同的運動物體;3、路程的單位是分格(表一周為60分格);4、時間是標準表所經過的時間;合理利用行程問題中的比例關系;

初三歷史復習計劃初三歷史復習計劃

/初三歷史復習計劃2016—2017學年度下學期九年級歷史教學計劃

初三歷史課程應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和發(fā)展性,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中考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考題靈活,突出熱點問題,聯系實際。體現了當今時代倡導的素質教育的要求,給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加之歷史學科中考內容多、復習時間短的特點,初三歷史復習課教學更應該有規(guī)劃、系統(tǒng)的進行,既要注意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更應注意歷史知識的整體、系統(tǒng)把握,注意學生能力的訓練。復習時要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要讓學生通過列表、編寫提綱等多種形式,將歷史知識前后上下、東西南北貫通起來,構建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只有從宏觀上把握了歷史特征、歷史線索,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才能由點發(fā)展到線、到面,并進而構建起整體歷史知識網絡,獲取規(guī)律性的知識,只有這樣,學生的掌握的歷史知識才不易遺忘,才不會混淆。一、指導思想1、明確目標,注重雙基,理清線索;2、整合考點內容,構建知識網絡;3、總結規(guī)律,提高記憶效率;4、關注社會熱點,注重聯系現實。二、復習過程1、系統(tǒng)復習,夯實基礎中考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只有一定量的積累才能靈活運用。要積累就要重視基礎。“萬變不離其宗”,掌握基礎知識是關鍵。縱觀近幾年的期末試題,無一不體現著基礎性的原則。為達到鞏固基礎、查找不足的目的,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按照提綱的重點,在書中找出知識點;二是按照時間順序理出知識脈絡。三是根據每單元的主題,整理出單元知識結構表。2、專題歸類,縱橫聯系根據每階段歷史發(fā)展特點整理出若干專題,如世界歷史的資產階級革命史、美國史、資產階級改革史,文化史等專題;四是根據時政熱點,整理出一些新的專題,比如改革史專題、思想解放專題等,經濟危機專題等。在單元復習、專題復習基礎上,找出歷史發(fā)展線索,探尋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然后以線帶點,回歸課本,鞏固基礎知識點3、綜合模擬,查缺補漏訓練可以把一切落在實處,但訓練的效果,又取決于訓練題的質量與數量,不能沒有選擇,更不能搞題海戰(zhàn)術。一是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考試的知識點不是很多,因此,必須依據考試說明中要求的考試知識點及其能力目標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識就可以,一來便于減輕學生的負擔,二來便于學生正確把握識記、理解和運用三個層次的知識,幫助學生抓住主干知識,在回答問題時也就心中有數了。二是復習過程中明確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復習目標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強針對性。4、回歸課本,考前輔導同時,在不同階段都應注重搞好試卷的講評工作,精心設計的試卷講評課,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能力。總之,初三歷史復習應該安排合理,緊扣考綱、教材,,打牢基礎,理清知識脈絡,專題匯總,強化訓練,培養(yǎng)學生能力、技巧。在復習過程中,以教材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是關鍵.我相信只要扎扎實實的搞好本階段的復習工作,就一定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周次

時間

內容備注

第1周

2.28—3.6

八年級上冊第13單元

第2周

3.7—3.13

第45單元檢測

第3周

3.14—3.20

八年級下冊第13單元

第4周

3.21—3.27

第45單元檢測

第5周

3.28—4.3

九年級上冊基礎知識復習

第6周

4.4—4.10

九年級下冊基礎知識復習

第7周

4.11—4.17

綜合訓練一模考試

第8周

4.18—4.24

八年級專題1、中國近代的屈辱、抗爭和探索2、中國共產黨的艱辛歷程(革命和建設)3、中國近代科技、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

第9周

4.25—5、1

九年級專題1、資本主義社會的確鞏固和發(fā)展2、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

第10周

5、2—5.8

3、兩次世界大戰(zhàn)及世界格局變化4、世界近代科技和文化

第11周

5.9—5.15

綜合訓練、二模考試、評析

第12周

5.16—5.22

時政熱點復習

第13周

5.23—5.29

政史綜合復習

第14周

5.30—6.5

模擬訓練、強化考點聯系

第15周

6.6—6.12

模擬訓練、強化考點聯系

第16周

6.13—6.19

考前指導

進度計劃表中國近現代史專題:1、近代侵略專題:⑴侵略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戰(zhàn)爭中的暴行(英軍強占香港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旅順大屠殺、八國聯軍血洗北京城、南京大屠殺、三光政策)這些事件充分體現侵略軍的血腥與殘暴。⑵其他侵略事件(俄國侵占中國大片領土、阿古柏侵略新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使學生認識到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把非法侵占加以合法化,把侵略成果擴大化。讓學生清楚哪些條約有割地內容,哪些有開放通商口岸內容,哪些有賠款內容,哪些條約侵略出現新形式。2、反抗專題反抗專題(以人物為中心)學生經常弄不清人物的身份,為此把它們分成這幾類型。清朝官員將領:林則徐、關天培、左宗棠、鄧世昌共產黨員:楊靖宇、彭德懷國民黨將領:張學良、楊虎城、佟麟閣、趙登禹、李宗仁民間團體及代表:太平軍(洪秀全、李秀成)、義和團。我們讓學生以歷史人物聯系相關事件,從人物身上學到一些優(yōu)良品質。3、探索專題舊民主主義時期的四次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弄清時間,領導階級派別,代表人物,目的,內容,結果性質,意義)4、中共專題(1)中共會議:中共一大遵義會議、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五大,讓學生認清哪些會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召開,哪些在建國后召開的,哪些會議具有轉折意義,哪些會議中形成了中央領導集體。(2)革命專題:以新民主主義時期內中共28年奮斗歷程中重大歷史事件為主,抓住四個歷史時期即國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重要事件。(3)建設專題:以現代史中四個歷史分期的歷史特征為主干,以取得的重大成就為重點。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鞏固: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建設:經濟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三大改造)政治建設:一屆人大并制定第一部憲法,錯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特色建設:改革開放、鄧小平理論、一國兩制、港澳回歸外交成就:一方針(求同存異)、一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二十一世紀的外交。(4)黨的路線、政策、方針、原則、構想、戰(zhàn)略專題,把零散的知識加以系統(tǒng)化路線:政治路線;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政策:改革開放;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針:外交:獨立自主、求同存異;對臺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原則:四項基本原則;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臺:一個中國的原則構想:一國兩制;戰(zhàn)略:西部大開發(fā)(5)歷史文獻類《民報》、《新青年》、《雙十協定》、《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美聯合公報》(6)其他專題A.理論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如果聯系世界史的話還有馬克思主義B.口號類:“自強”與“求富”、“民主”與“科學”、“外爭主權、內除國賊”C.詩詞歌賦歌謠類:D.近代反動政權:清政府、北洋政府、民國政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近代反封建的具體目標以及他們的反動代表。E.統(tǒng)一戰(zhàn)線:兩次國共合作,也可聯系到國共兩次內戰(zhàn)(6)三農問題(毛澤東、鄧小平)聯系到今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引導學生關注三農,關注民生(7)熱點地區(qū)(東北、南京、北京、上海、臺灣、新疆、西藏、香港)(8)重要人物: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結合他們的歷史事跡,使學生認識到重要人物對歷史的推動作用世界歷史專題(1)國別史:美國;英國;法國;俄國;日本;德國以美國為例:復習美國的發(fā)展史,我們可以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將美國的歷史梳理成以下一條線索:美國獨立戰(zhàn)爭——美國內戰(zhàn)——美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羅斯福新政——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冷戰(zhàn)的實施——“一超多強”時期的美國。(2)三次科技革命專題: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重點放到發(fā)明家和重大成就,對人類的影響等方面(3)世界大戰(zhàn)專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原因、經過(開始標志、重大戰(zhàn)役、結束標志、結果)、性質、影響等,培養(yǎng)學生形成反對戰(zhàn)爭,熱愛和平的現代意識。(4)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專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美國南北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5)國際關系專題一戰(zhàn)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對立;一戰(zhàn)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zhàn)前:法西斯國家對外侵略擴張二戰(zhàn)后: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當今:暫時“一超多強”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展示每一階段國際政治局勢的主要特征,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歷史(6)工人運動專題英國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7)地區(qū)及國際組織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國際聯盟;軸心國集團;國際反法西斯聯盟;聯合國;歐共體和歐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讓學生分清他們是區(qū)域性的還是世界性,是政治方面,經濟方面,還是軍事方面的。(8)國際會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慕尼黑會議;26國華盛頓會議;雅爾塔會議;萬隆會議;26屆聯大;上海APEC會議(9)歷史文獻《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法典》、《人民憲章》、《共產黨宣言》、《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農奴制法令、《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國家工業(yè)復興法》、《慕尼黑協定》、《聯合國家宣言》、《北大西洋公約》,每一文獻的核心內容,是哪一國家的法令,或者與哪些國家有關(10)戰(zhàn)爭及戰(zhàn)役美國獨立戰(zhàn)爭——薩拉托加大捷、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美國南北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凡爾登戰(zhàn)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蘇德戰(zhàn)爭、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柏林戰(zhàn)役、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諾曼底登陸、太平洋戰(zhàn)爭、日本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百團大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上甘嶺戰(zhàn)役)、科索沃戰(zhàn)爭,使學生認清戰(zhàn)爭的性質,分清戰(zhàn)爭與戰(zhàn)役的區(qū)別,了解戰(zhàn)役在戰(zhàn)爭中的地位(11)思想運動及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啟蒙運動——啟蒙思想,工人運動需要——馬克思主義,這些思想影響了哪些政治運動,也可聯系中國歷史。今年中考要注意以下幾個歷史事件:1.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2.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革命在黨的領導之下,取得了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輝煌成就。3.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由于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東北淪陷,揭開了中國人民局部抗戰(zhàn)的序幕。4.2001年,中國在上海舉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5.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6.1861年,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成為本國歷史重要的轉折點,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7.1861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林肯政府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8.1991年,蘇聯解體,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解體。單元說課稿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一、課標要求及課標分析1、內容標準:(1)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chuàng)辦的主要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3)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知道武昌起義,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4)列舉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2、課標分析個人認為,本主題是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歷史最有新意的一個學習主題。在這一學習主題的內容標準中,屬于運用層次要求的比重相對較大,如:“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順其脈絡進行分析,其目的可能在于欲使學生了解近代中國先進分子對救國之路上下求索的艱辛歷程,知道他們從事的主要活動。中國近代化的起步呈現出明顯的層層推進、急速深入的邏輯發(fā)展特征。它從洋務派為富國強兵、以圖自救而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yè)開始,經康梁維新派發(fā)動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繼而孫中山領導開創(chuàng)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運動掀起對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運動,近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腳步急促而悲壯,一刻也未曾停留。本知識樹正是以此四個基本模塊為基本要素構建而成,并體現近代化起步呈現的發(fā)展特征。二、學習重點、難點、易考點分析1.重點分析本學習主題,重點內容較多,但重中之重在于“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這一主題要求最高,事實上,辛亥革命前后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的風云跌宕時期。2.難點分析近代化的三個層次,四個事件,都有其緊密的社會背景,其共性:均是在面臨外來危脅,甚至于滅國亡種之際,才正式登上歷史舞臺。3.考點分析從04年上海中考命題以近代化為線索命制一題后,對近代化的宏觀考查,幾乎遍及各地中考,所以對其重要事件的重要要素及其在近代化過程中的相應層次、近代化的特點必須牢固掌握。三、突破措施1、難點:四個事件的歷史背景〖突破措施〗(1)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新文化運動三事件背景可以直接提問。(2)辛亥革命可以補充日俄戰(zhàn)爭相關資料,擴展并豐滿歷史結論。補充材料:(可以為視頻)日俄戰(zhàn)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不義之戰(zhàn),是交戰(zhàn)雙方站在對立的立場同時侵略中國、重新劃分勢力范圍、爭奪利權的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東北三省能以外地區(qū)嚴守中立,讓出東北地區(qū)作戰(zhàn)場,坐視日俄兩國在中國境內為爭奪在中國的勢力范圍而廝殺。腐敗至極的清政府無力約束交戰(zhàn)雙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日俄戰(zhàn)爭期間,中國東北是雙方陸上交鋒的戰(zhàn)場,當地人民蒙受極大的災難,生命財產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順的工廠被炸毀,房屋被炸毀,就連寺廟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搶走,糧食被搶光,流離失所的難民有幾十萬人。日、俄都強拉中國老百姓為他們運送彈藥,服勞役,許多人冤死在兩國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國平民被日俄雙方當作“間諜”,慘遭殺害。這場戰(zhàn)爭不僅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zhàn)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人身傷亡。(3)總結近代化四事件背景的共性。2、重點: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突破措施〗本要求在新授課學習時已經有較好的基礎,不必完全重新學習,可以用典型例題進行鞏固升華。自編試題如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回首望去,一個世紀,幾代中國人為之奮斗的目標不外乎是使中國走向近代化。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過程,也是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國走向近代化的歷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國的近代化運動,走過了自強、變法、革命的歷史。摘自《世紀之交的回望與斷想》材料二: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孫中山的政治遺書(1)結合材料一回答,在孫中山之前,為“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有哪些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努力?(列舉至少兩位)(2)用史實簡要說明,孫中山是怎樣在四十年中“愈挫愈奮,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的?(3)為什么孫中山說“革命尚未成功”?你認為怎樣才能成功?3、易考點:兩岸關系〖突破措施〗利用知識樹作結,并總結近代化特點(1)利用知識樹給學生“器物——制度——文化心理”的直觀印象(2)小組總結,科學表述近代化起步呈現的發(fā)展特點,規(guī)范結論。(3)用典型例題進行鞏固。典型例題:(2009年·福州市)27、(12分)蝌讀下列材料.日善問題。材料一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示意圖材料二中國的近代化歷程.從洋務自強到變法維新,從共和革命到新文化運動,盡管期間遭遇過種種挫折扣失敗,但中國社會的變革,畢竟在山重水復中景隨人轉,迭相遞進,由學習西方的軍事思想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推陳出新。——改編自華師大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請回苕:(1)根據材料,寫出開啟了中國近代化歷程的歷史事件。(2)洋務派在福州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是什么?(3)辛亥革命的歷史意衛(wèi)是什么?(4)根據材料二,說說在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中,中國向西方學目的內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歷史備課組計劃活動時間地點:周二第二節(jié)展室初三歷史備課組經過一個學期的打拼合作,團隊精神更強,相處融洽而和諧。這個學期,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迎接六月份的中考,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教學計劃,認真執(zhí)行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時批改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把培優(yōu)與補差工作納入常規(guī)教學中。下面談談我們的做法:一、加大備課組活動力度,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提高教學成績的關鍵。首先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上要嚴格執(zhí)行集體備課的規(guī)定,努力鉆研新課程、新課標,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目的、難重點、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均要經過集體討論,發(fā)揮大家的聰明才智,避免盲目“單干”;其次,在備課組內加大聽課評課的力度,多聽課,多提改進意見。本學期,劉老師將會上兩堂公開課供大家研討。在聽課、評課的過程當中,備課組將堅決克服流于形式、華而不實的毛病,反對鬧哄哄、無實質內容的課堂,力求上公開課的老師以平時的常態(tài)、本色上課,在評課時,也要杜絕專講好話、走過場的現象,多講存在的問題及自己的真實感受,達到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之效果。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實在在地提高教學成績。本學期將在上學期探索的基礎之上,力求打破以前畢業(yè)班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沉悶式課堂”、“填鴨式課堂”、“練習式課堂”等不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問題、將激情帶入課堂,如“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導入”、“關注現實”等方法,教師要重視改變學生忽略歷史學科的心理,用科學的辦法,耐心的態(tài)度引導問題學生,使他們真正地樂于學、勤于學;另外,將適當加大歷史學科的作業(yè)量,努力多一些面批面改,并利用晚修時間督促其去看書、復習。課堂上,通過教師的講述,帶領學生到歷史現場,入其境、見其人、聞其聲,激發(fā)他們思想的火花,切實提高教學成績。三、積級參加教研活動。一定按時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如:聽課、評課,在線研討、課堂教學大賽、教學論文交流等,積極邀請省市教研專家來我校指導工作。注意進一步收集中考信息,調整備考策略。四、本學期按照學校要求在開展小課題研究,爭取在開題、結題報告的內容與格式規(guī)范化等方面有所突破。五、做好中考備考工作。(1)熟悉《考試達標說明》、鉆研《考試達標說明》,尤其注意要緊扣其中的“考試范圍”來制定復習計劃,不能超范圍,以免增加學生負擔、做無用功;同時加強校本教研的力度,編寫適合我校學生情況的練習,習題訓練一定要以基礎題、中等難度題為主,要突出現代史的份量、做到古為今用、聯系熱點時事進行復習。將“單元練習”、“專題測驗”和“模擬題測驗”“月考”有機結合,精練(測)精講。要從各種資料當中挑選出能切中考點、有新意、中等難度之題進行有機組合;其次,要合理安排學生做題時間、做題強度。(2)緊扣考點,抓住主干知識、按單元梳理和專題訓練進行二輪復習,將《考試說明》中的考點細化到課本中的具體頁碼、具體段落,督促學生逐條記憶、理解,力求將考點條條過關;同時又要敢于取舍(尤其注意精減、整合選修課本的內容)、適時給學生減負、減壓。(4)注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緩解其心理壓力,使其樂于學、而不是疲于學。多找臨界生、成績波動比較大的學生談心,幫其樹立信心、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方法,穩(wěn)定其心理狀態(tài)。(5)面對全體學生,重視培優(yōu)補差工作。培優(yōu)工作的主戰(zhàn)場在課堂上,時刻注意優(yōu)秀率以上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鉆研性,設計問題時應考慮讓這一部分學生“吃得飽、吃得香”。補差工作更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針對幾次考試都難以達標的學生(名單另訂),設立小課堂(時間、地點待學校統(tǒng)一安排),降低練習難度,一對一輔導,提升學生信心,提高合格率。(6)復習進度。2011、2、28——2011、4、17

2011、4、18——2011、5、8

2011、5、9——2011、6、12

2009、6、13——考前

備注

系統(tǒng)復習,夯實基礎

專題歸類,縱橫聯系

綜合模擬,查缺補漏

回歸課本,考前輔導

待中考時間確定后適時調整

總之,在新學期新的形勢下,初三歷史備課組全體教師決心以新的面貌,新的精神迎接新的挑爭取新的成績。初三歷史備課組初三歷史組石偉2011-2、28

高中英語語法-ing形式練習高中英語語法-ing形式練習

/高中英語語法-ing形式練習動詞-ing形式1.Thelittleboystillneedsthe________20dollarstodowithsomethings____________.A.remaining;remainedtobesettledB.remaining;remainingtobesettledC.remained;remainedtosettleD.remained;remainingtosettle2.__________fromtheappearance,itisverypeaceful,butinfact,awarwillbreakoutsoon.A.JudgedB.JudgingC.HavingjudgedD.Tojudge3.Hisletter,________tothewrongnumber,reachedmelate.A.havingbeenaddressedB.tohaveaddressedC.tohavebeenaddressedD.beingaddressed4.TheSpaceShuttleColumbiabrokeintopiecesoverTexasasitreturnedtotheearthonFebruary1,2003,__________allsevenastronautsabroad.A.havingkilledB.killingC.beingkilledD.killed5.Therearelotsofplacesofinterest_________inourcity.A.needsrepairingB.needingrepairedC.neededrepairingD.needingtoberepaired6.Whatcausedthepartytobeputoff?__________theinvitations.A.TomdelayedsendingB.Tom’sdelayingsendingC.TomdelayingtosendD.Tomedelayedtosend7.Ican’tgetmycar__________oncoldmornings,soIhavetotry___________theradiatorwithsomehotwater.A.run;tofillB.running;fillingC.ran;filling8.Thedayoftengivesasatisfactoryanswertotheteacher’squestion,____________justaminute.Sohe’susuallytheteacher’spet.A.thoughtB.havingthoughtC.andtothinkD.thinking9.Thecompetitorneverdreamedof________forhimtowinthefirstprizeinthe100-meterrace.A.therewasachanceC.therebeingachanceC.itbeingachanceC.itwasachance10.Thematter________yourstudysurelyrequires_________carefully.A.relatingto;dealingwithB.relateto;dealtwithB.relateto;beingdealtwithD.relatingto;havingdealtwith11._________madeherparentsworriedalot.A.HernottocomebackB.NothertocomebackC.HernotcomingbackD.Nothercomingback12.WereyouathomelastSunday?Yeah!Idevotedthewholedayto_________theEnglishgrammar.A.reviewB.reviewingC.bereviewedD.beingreviewed13._________,Johnreturnedtoschoolfromhishometown.A.ThesummervacationbeingoverB.ThesummervacationisoverC.BecausethesummervacationoverD.Afterthesummervacationbeingover14._________shecan’tcome,whowilldothework?A.SupposedB.SupposingC.HavingsupposedD.Beingsupposed15.__________aftertheguestsleft,shespentasmuchtimeasshecould_________therooms.A.tidyupB.toclearawayC.clearawayD.tidyingup16._________thatitwasgoingtosnow,theclimbersdecidedtoputofftheirattemptonthehighestmountain.A.HavingtoldB.HavingbeentoldC.TellD.Telling17.TheforeigntouristshavevisitedmanyscenicspotsinShanghai,__________asinterpreter.A.theguideactsB.theguideactingC.ac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