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檢測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檢測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檢測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檢測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檢測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A級——合格考專項練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19世紀30年頭,璞鼎查向英國紡織品資本家宣稱:“傾全部蘭開夏紡織品廠的出品,都不足以供應中國一省消費之用?!甭鼜厮固厣虝谏辖煌饨淮蟪嫉奈募兄赋觯骸皬V州供應了年達300萬鎊印度商品的出路?!睋送茢?,英國發動鴉片斗爭的意圖是()A.打開中國市場 B.鴉片貿易合法化C.推廣先進技術 D.掠奪勞動力解析:選A材料中璞鼎查對中國市場的樂觀展望,外交大臣對廣州市場的覬覦等,說明英國發動鴉片斗爭的本質意圖是打開中國市場,故選A項;材料中沒有提及鴉片貿易合法化對英國的重要性,解除B項;英國發動鴉片斗爭不是為推廣先進技術,促進中國社會發展,解除C項;掠奪勞動力與供應、消費和商品出路等無關,解除D項。2.下圖出自1845年倫敦出版的《報仇號親歷記》,該劫掠情形發生在()A.鴉片斗爭 B.其次次鴉片斗爭C.甲午中日斗爭 D.八國聯軍侵華斗爭解析:選A據“1845年”可知該情形發生在鴉片斗爭期間,故選A項;其次次鴉片斗爭爆發于1856年,解除B項;英國未參與甲午中日斗爭,解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斗爭期間,英軍未占據廣州,解除D項。3.2013年6月,法國皮諾家族向中國政府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大水法十二生肖獸首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圓明園的侵略者是()A.俄國軍隊 B.英法聯軍C.美國軍隊 D.八國聯軍解析:選B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搶劫、焚燒圓明園后,進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故選B項;其次次鴉片斗爭時,俄國只派公使參與,沒派軍隊,解除A項;其次次鴉片斗爭時,美國也是只派公使參與,沒派軍隊,解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之時,圓明園已被洗劫,解除D項。4.1854年英國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說:“自從條約締結以來,因我們對華通商的擴展有限而感到的很多悲觀……屆時我們當有權要求中英條約修訂?!笨死绽露髡J為中英條約須要修訂是基于()A.第一次鴉片斗爭英國遭到中國軍民的堅韌反抗B.有限的通商口岸不能滿意英國更大的經濟需求C.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民眾的愚昧便利于英國入侵D.中國的資本主義生產與英國形成強有力的競爭解析:選B依據題干內容可知,英國外交大臣之所以感到悲觀是因為“對華通商的擴展有限”,即《南京條約》簽訂之后,英國商品輸入中國的數量滿意不了其國內資本家的野心,即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沒有滿意英國更大的經濟需求,故選B項;A、C、D三項與材料主旨不符,均解除。5.“它系統介紹了當時世界上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風土人情,內容豐富,敘述完備,尤重對歐美各國的考察和介紹,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贝颂帯八敝傅氖?)A.《四洲志》 B.《海國圖志》C.《華事夷言》 D.《瀛寰志略》解析:選D依據所學可知,《瀛寰志略》“系統介紹了當時世界上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風土人情,內容豐富,敘述完備,尤重對歐美各國的考察和介紹,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故選D項。6.“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雜以九等?!刑锿酗埻?,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勻稱,無人不飽暖也?!边@反映了太平天國()A.徹底實現了社會財寶平均的志向B.追求社會財寶平均的志向C.提出了新的社會經濟政策D.推行“自強”“求富”的新政解析:選B依據材料“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勻稱,無人不飽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種確定的平均主義思想,反映了農夫階級追求社會財寶平均的志向,故選B項;“徹底實現了社會財寶平均的志向”這一表述確定化,解除A項;提出了新的社會經濟政策的是《資政新篇》,不是材料所體現的《天朝田畝制度》,解除C項;推行“自強”“求富”的是洋務運動,解除D項。7.有學者指出:“整個洋務運動,在中心缺乏一個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僅憑地方上幾個熱心洋務的總督、巡撫去搞,力氣既分散又有限,難成大業?!痹搶W者意在說明洋務運動()A.興起的背景 B.階段的劃分C.消極的影響 D.失敗的緣由解析:選D依據材料“整個洋務運動,在中心缺乏一個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僅憑地方上幾個熱心洋務的總督、巡撫去搞,力氣既分散又有限,難成大業”可知,該學者從中心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地方力氣分散又有限分析洋務運動難成大業,即指出了洋務運動失敗的緣由,故選D項;學者強調的是洋務運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非洋務運動開展之前的背景,解除A項;材料中學者并未依據時間、口號等信息對洋務運動進行階段劃分,解除B項;材料強調洋務運動興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未反映洋務運動的影響,解除C項。8.1886年,北洋艦隊第一次在黃海上實行操練時,太監李蓮英擔當最重要的檢閱官;1891年艦隊出訪日本時,旗艦“定遠艦”兩尊主炮炮管上竟晾曬著兩水兵的衣物。據此可以推知()A.清政府不重視海軍建設B.清軍軍紀敗壞軍備廢弛C.清政府不諳熟近代外交D.清朝甲午戰敗不行避開解析:選D依據材料“太監李蓮英擔當最重要的檢閱官”“主炮炮管上竟晾曬著兩水兵的衣物”可知,清朝海軍軍事管理體制存在嚴峻不足,反映了封建專制下清政府的腐朽,可推知甲午中日斗爭必定失敗,故選D項。9.如圖是19世紀末西方某刊物登載的一幅漫畫。該漫畫形象地反映出()A.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掠奪B.中國起先丟失領土主權C.清廷成為“洋人的朝廷”D.反帝愛國運動的失敗解析:選A由漫畫內容可知,幾位列強站在“中國”字樣的土地上耀武揚威,這與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相符,故選A項;“丟失領土主權”始于19世紀中期,解除B項;清廷成為“洋人的朝廷”發生在《辛丑條約》簽訂之后,解除C項;“反帝愛國運動”發生在20世紀初,解除D項。10.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創辦的蘇州洋炮局,是引進近代西方技術、運用機械設備、制造洋槍洋炮的機械化工廠。下列企業與之類型不相同的是()A.福州船政局 B.江南機器制造總局C.天津機器局 D.上海機器織布局解析:選D依據材料“李鴻章創辦的蘇州洋炮局”并結合所學可知,蘇州洋炮局是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目的而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而上海機器織布局是以“求富”為目的而創辦的近代民用工業,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A、B、C三項均是近代軍事工業,解除。11.據不完全統計,從1895年到1898年,全國出版的中文報刊有120種。其中80%左右是中國人自辦的。據此可知,這些中文報刊()A.全部由資產階級維新派創辦B.主要是宣揚民主共和的思想C.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D.反映了社會轉型的迫切要求解析:選D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斗爭后,民族危機大大加深,為挽救民族危亡,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一場旨在救亡圖存的戊戌維新運動,這反映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迫切要求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實現社會轉型,故選D項;“全部”表述確定化,解除A項;興民權、設議院是19世紀末維新變法時期宣揚的主要主見,民主共和思想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宣揚的政治主見,解除B項;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是公車上書,解除C項。12.義和團揭貼中寫道:“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冱S表,生香煙,請來各洞眾神仙?!翳F道,把線砍,旋再毀壞大輪船?!桓殴碜佣細⒈M,大清一統慶升平?!辈牧戏从沉肆x和團()A.運動的革命任務是反帝反封建B.對帝國主義有了理性的相識C.運動本身具有自發性和徹底性D.具有樸實的愛國、排外思想解析:選D依據材料“一概鬼子都殺盡,大清一統慶升平”可知義和團運動具有樸實的愛國、盲目排外思想,故選D項。13.近代史上,北京的東交民巷曾被改名為使館大街,臺基廠街被改名為馬可·波羅路,崇文門內大街被改名為克林德街,等等。這一現象出現于哪一事務后()A.鴉片斗爭 B.其次次鴉片斗爭C.甲午中日斗爭 D.八國聯軍侵華斗爭解析:選D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斗爭后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中規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居住”,所以才出現了題中“北京的東交民巷曾被改名為使館大街,臺基廠街被改名為馬可·波羅路”等現象,故選D項。14.1900年,當滿清政府對歐美十一國宣戰時,東南各省督撫聯合起來形成了“東南互?!?,表示“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此事務產生的影響是()A.減弱了中心統治B.東南各省脫離了清政府統治C.推動地方民主化D.地方督撫成為列強的代理人解析:選A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南方各省督撫與英、美等國洽商“東南互保”協議,這就在確定程度上否認了清政府的權威,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根基,減弱了清政府的統治,故選A項。15.有學者指出:近代中國社會“沉淪”有一個“谷底”,雖然“沉入深淵”,卻出現了向上的轉機,進步的力氣起先醞釀和壯大,中國社會內部發展明顯呈現上升趨勢。這個“谷底”應出現在()A.19世紀中期 B.19世紀80、90年頭C.20世紀初期 D.20世紀30、40年頭解析:選C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記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C項;19世紀中期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程剛剛起先,解除A項;19世紀80、90年頭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解除B項;20世紀30、40年頭面對日寇的侵略,中國的民族意識大大增加,此時并非“谷底”,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第16題14分,第17題16分,共30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兩千多年來農夫斗爭發展的最高峰,它在發展進程中頒布了兩個重要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這兩個綱領性文件是太平天國領導人在面對中國社會形態的急劇變更、太平天國日趨逆轉的形勢時制定的:前者是一個徹底否定封建土地全部制的革命綱領,設計出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同等”的志向社會,具有確定的空想性;后者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提出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發展中國近代工業的綱領,但因為種種緣由沒有得到詳細實施。——摘編自于鳳梅《太平天國運動兩大綱領的分析與比較》材料二自1898年10月在直隸、山東交界的冠縣一帶,趙三多、閏書琴領導的義和拳最先提出“助清滅洋”的口號起,山東、直隸各支義和團都接連出現了同樣的狀況,如1899年10月,朱紅燈的義和拳隊伍在平原杠子李莊戰斗中樹立了“天下義和拳興清滅洋”的旗幟。直到1900年9月義和團普遍的旗號是“扶清滅洋”“助清滅洋”“保清滅洋”“興清滅洋”“順清滅洋”等。——摘編自陳月清《義和團“扶清滅洋”口號剖析》(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太平天國頒布的兩個綱領性文件的特點。(6分)(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對清政府看法的不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緣由。(8分)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一“設計出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同等’的志向社會,具有確定的空想性”并結合所學可知,《天朝田畝制度》代表農夫階級的利益,提倡確定平均主義;依據材料一“第一個提出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發展中國近代工業的綱領,但因為種種緣由沒有得到詳細實施”并結合所學可知,《資政新篇》具有顯明的資本主義色調;兩者都脫離當時的社會實際,具有空想性。第(2)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前者是一個徹底否定封建土地全部制的革命綱領”并結合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堅決反對清朝統治,具有顯明的反封建色調;依據所學可知,義和團運動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對清政府相識不清,抱有幻想。其次小問,造成這種不同主要是因為二者興起的歷史背景有差異,太平天國運動是階級沖突激化的產物;義和團運動是民族沖突激化的產物。答案:(1)特點:《天朝田畝制度》代表農夫階級的利益,提倡確定平均主義;《資政新篇》具有顯明的資本主義色調;兩者都脫離當時的社會實際,具有空想性。(2)不同:太平天國運動堅決反對清朝統治,具有顯明的反封建色調;義和團運動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對清政府相識不清,抱有幻想。主要緣由:太平天國運動是階級沖突激化的產物;義和團運動是民族沖突激化的產物。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國之大患,由國家視其民為奴隸,積之既久,民之自視亦如奴隸焉……吾國之人視國事若于己無與焉,雖經國恥、歷國難,而漠然不以動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勢使然也。且其地太寬闊,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絕,異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視若異國焉。……故非受巨創負深痛,圍不足以振動之?!簡⒊段煨缯冇洝?1898年)材料二“民族主義者何?各地之人相視猶如胞,務獨立自治,組織完備之政府,謀公益而御他族是也?!薄笆澜缱罟饷髡蠊髁x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國也,人之獨立;其在于世界也,國之獨立?!薄幾粤簡⒊讹嫳椅募?1)依據材料一,概括梁啟超認為甲午戰前國人民族意識淡薄的緣由。(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歸納推動近代中國民族意識增加的主要因素。(10分)解析:第(1)問,據材料一“吾國之大患,由國家視其民為奴隸,積之既久,民之自視亦如奴隸焉”得出君主專制造成國民意識淡??;據材料一“且其地太寬闊,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絕,異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視若異國焉”可得疆域寬闊且交通不便;民眾缺乏民族(國家)認同感;據材料一“非受巨創負深痛,圍不足以振動之”得出以往遭受的民族危機不足以喚醒國人。第(2)問,近代中國民族意識增加可從政治、經濟、思想和個人等時代背景去概括。政治上,民族危機加劇促進國人民族意識的覺醒;經濟上,社會的近代化為民族意識覺醒奠定了物質基礎;思想上,隨著近代思想不斷解放,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與凝合力加強;國民觀念的進步,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追求;個人,一批批像梁啟超一樣的先進中國人不斷宣揚民族觀念和意識,促進了國人民族意識的覺醒,可得出先進中國人的引領。答案:(1)緣由:君主專制造成國民意識淡?。唤驅掗熐医煌ú槐?;民眾缺乏民族(國家)認同感;以往遭受的民族危機不足以喚醒國人。(2)因素:民族危機加劇;先進中國人的引領;社會的近代化;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與凝合力加強;國民觀念的進步,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追求。B級——等級考專項練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指出:“林則徐實在有兩個,一個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則徐,一個是真正的林則徐?!蹦苷f明“真正的林則徐”的是()A.主動主見禁絕鴉片B.堅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C.主見學習西方科技D.主動籌劃反抗西方侵略解析:選C依據材料“一個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則徐,一個是真正的林則徐”并結合所學可知,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則徐跟傳統士大夫一樣,一味去反抗外來侵略,而真正的林則徐起先覺醒,相識到中國自身軍器不如西方,起先主見學習西方先進科技,故選C項。2.在《南京條約》《虎門條約》的簽約過程中,清朝方面無一例外放棄運用本國譯者的權利,完全聽任外國譯員占據談判桌,包攬翻譯工作。這一做法產生的影響主要是()A.確保了談判的順當進行B.維護了天朝上國尊嚴C.中方只能接受英方譯本D.清政府建立近代學堂解析:選C“完全聽任外國譯員占據談判桌,包攬翻譯工作”即放棄了談判桌上本有的權利,使得中方只能接受英方譯本,故選C項;題干論述的是清政府對自身權利的放棄,無法據此推知談判的進展程度,解除A項;這一放棄固有權利的做法不利于維護本國尊嚴,解除B項;“建立近代學堂”發生在洋務運動期間,解除D項。3.其次次鴉片斗爭期間,廣州城鄉內外民眾組織團練,用游擊戰術攻擊敵人。在香港、澳門為外國人雇傭的工人,紛紛返鄉。天津、煙臺、旅順乃至北京旁邊,都有民眾自發起來攻擊侵略軍。中國民眾的這一行為()A.維護了國家主權完整B.彰顯樸實的民族情懷C.反映了戰術的單一性D.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解析:選B隨著中華民族與外國侵略勢力之間的沖突漸漸激化,其次次鴉片斗爭期間中國民眾主動解除與外國人之間的雇傭關系、并自發起來攻擊侵略軍等行為,彰顯了樸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情懷,故選B項;民眾自發起來反抗侵略的行動并沒有變更簽訂不同等條約,損害國家主權的結局,解除A項;題干反映了民眾反抗侵略的自發性,與戰術的單一性無關,解除C項;由于階級的對立,民眾自發反抗侵略的這一行為最終不會得到政府的強有力支持,解除D項。4.魏源認為“土夷”專指“殘略性情之民,未知王化者言之”,而“洋夷”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魏源的這一思想()A.恪守著“天朝上國”的觀念B.主見學習西方走資本主義道路C.與當時主流社會思想相吻合D.利于士大夫接受“師夷”思想解析:選D依據題干內容可知,魏源將“土夷”與“洋夷”進行對比,并指出“洋夷”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意味著魏源對“洋夷”持確定看法,在當時“天朝上國”思想流行的狀況下,這種觀點有利于更多的士大夫接受“師夷”的主見,故選D項。5.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對李秀成說:“朕承上帝圣旨,天兄耶穌下凡,做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外去,欲留京,任由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睋丝芍炀┫萋涞闹饕売墒?)A.將領之間沖突尖銳 B.中外反動勢力強大C.洪秀全的宗教迷信 D.農夫階級的局限性解析:選D材料說明洪秀全迷信宗教,不能正視太平天國面臨的危機逆境,說明農夫階級的局限性是導致其失敗的主要緣由,故選D項;將領之間的沖突不是主要緣由,解除A項;“中外反動勢力強大”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客觀緣由,而非主要緣由,解除B項;洪秀全迷信宗教正是農夫階級局限性的表現,解除C項。6.吳嘉賓在《武昌紀事》中評論說:“粵寇之陷省城,自武昌始。先是廣西、湖南省城被圍,皆守至數月,卒能待援師之集得全。惟武昌守不集二旬?!允琼樈?,若安慶、若金陵,皆無守志矣。”材料評論的是()A.太平天國進軍南京 B.鴉片斗爭武昌淪陷C.侵華日軍攻陷南京 D.北伐斗爭成功進軍解析:選A材料“粵寇之陷省城,自武昌始。……自是順江而下,若安慶、若金陵,皆無守志矣”反映了太平軍攻陷武昌后,順江而下,威逼南京,故選A項;鴉片斗爭時英軍從廣州沿海路北上,順江而上,只到達南京,解除B項;由“粵寇”,可知并非日寇,解除C項;1926年7月7.19世紀80年頭初,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礦務局為擴充企業增招資本,它們所發售的股票,當時在市場上往往以超過票面額的價格為社會所爭購,從而促成私人資本競相向新式企業投資。這表明該企業()A.經營管理規范成熟 B.具有資本主義特征C.解決清廷財政危機 D.初步達成“自強”目標解析:選B依據材料“它們所發售的股票,當時在市場上往往以超過票面額的價格為社會所爭購,從而促成私人資本競相向新式企業投資”,可知洋務民用企業投資大多實行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形式,具有資本主義特征,故選B項;材料表述內容是民用企業擴充資本而不是經營管理方式,解除A項;洋務運動確定程度上抵擋外來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但是不能解決清政府財政危機,解除C項;創辦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礦務局是為了實現“求富”的目標,解除D項。8.李鴻章在甲午中日斗爭后表示:“永眠的中華起先覺醒,日本賜予清國的刺激,信任對我國將來的進步會發生最有益的影響?!睋丝芍铠櫿抡J為()A.《馬關條約》加深了民族危機B.該斗爭推動了民族意識的覺醒C.先進學問分子起先向西方學習D.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解析:選B依據材料“永眠的中華起先覺醒,日本賜予清國的刺激,信任對我國將來的進步會發生最有益的影響”并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斗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推動了民族資產階級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故選B項;材料旨在強調斗爭刺激了中華民族的覺醒,而非民族危機的加深,解除A項;先進學問分子向西方學習起先于鴉片斗爭之后,解除C項;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這一說法與材料的主旨“民族覺醒”不符,解除D項。9.下表是某歷史教材的內容,依據所學學問補寫第十一章第一節的標題()第四篇晚清的變局第十章帝國的衰微與西力沖擊第一節日薄西山的清帝國一、帝國的傾頹二、從“天朝”入世界三、正面沖擊—鴉片斗爭四、兩次英法聯軍五、內亂紛起其次節外患蜂擁而至第十一章改革與革命第一節:其次節革命運動的發展A.天國幻想 B.洋務中興C.變法與立憲 D.復辟帝制解析:選C第十一章的標題是“改革與革命”,革命運動之前是相對溫柔的改革,故選C項;“天國幻想”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兩次鴉片斗爭之間,應在第十章中,解除A項;“洋務中興”在政治方面并未進行改革,而且其后也未出現革命,解除B項;袁世凱“復辟帝制”發生在民國初年,與題干時間“晚清”不符,解除D項。10.近代某報刊曾評論:“夫人之所以篤信團匪者,曰以其能扶清也,以其能滅洋也。夫以吾輩居中國之土,為中國之人,豈不愿中國自強……而不為外人所褻瀆。然欲強(熊指俄國,鷹指美國,黃花豹指日……)中國,亦自有道?!痹撛u論()A.質疑義和團運動的斗爭方式B.否定了義和團運動的主動作用C.確定了中國人民的犧牲精神D.強調民眾對義和團運動的信念解析:選A材料“為中國之人,豈不愿中國自強……而不為外人所褻瀆。然欲強(熊指俄國,鷹指美國,黃花豹指日……)中國,亦自有道”說明作者對義和團的做法并不茍同,他認為應當有更好的方法,故選A項;B、C、D三項表述錯誤,均解除。11.在漫畫《太多的高利貸者》中,俄國皇帝、德國皇帝和英國國王手中都拿著要求清政府賠款的條文,同時,俄國、日本和英國君王手中還拿著天平秤。一個中國人雙膝跪地,目瞪口呆地舉起雙手。漫畫右側是山姆大叔,他若有所思地凝視著這一切。與該漫畫內容最為相關的是()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解析:選D依據漫畫可知這是1901年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奧、西、荷、比等十一國在北京簽訂《辛丑條約》的狀況,故選D項。12.義和團運動時,南方各省督撫與英美等國洽商“東南互?!眳f議,互保的區域事實上包括了十三省。這一現象表明()A.清朝君主專制走向終結B.湘淮官僚集團快速崛起C.清朝中心權威歷峻受挫D.軍閥割據局面初步形成解析:選C東南互保,是清末各地方官首次公然聚眾抗拒滿人朝廷,此事務雖使河北、山東以外的地區得以免于義和團之亂及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但同時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對地方限制力減弱,故選C項;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遜位詔書》,清朝君主專制走向終結,解除A二、非選擇題(第13題12分,第14題12分,共24分)13.19世紀,先進的中國人主動“學習西方”以挽救民族危亡,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兩次鴉片斗爭的失敗,使清政府內部一批駕馭實權的官僚覺悟到中國對西方有不能不學之處,而所要學的就是西方之技術,于是在奕、曾國藩、李鴻章等重臣的提倡和主持下,洋務運動因此興起。1861年初,清政府宣布設立總理衙門和北洋與南洋通商大臣,是洋務運動的先聲,然后以派員選購 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為開路,隨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軍事工業。19世紀70年頭,洋務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洋務派在接著興辦軍事工業的同時,又著手興辦民用工業?!幾詫O錫平《中國的現代化與洋務運動》材料二鴉片斗爭以來,很多有識之士主見以西方的物質文明來匡扶搖搖欲墜的清王朝,但并未扭轉中國的積貧積弱之勢。戊戌時期,譚嗣同、嚴復抨擊了君主專制,康梁創立了中西結合的歷史進化學說。他們提出了變政的理論依據,闡述了以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為序的歷史進化觀,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必定要從君主專制變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則是從君主專制向民主制轉變過程中一個必不行少的階段?!幾詤悄巳A《試析戊戌維新思想家的新民觀》(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洋務運動產生的緣由及主動影響。(7分)(2)據材料二,概括維新思想的特點。(3分)(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中國近代化探究歷程給我們的啟示。(2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據材料一“兩次鴉片斗爭的失敗”可得內憂外患,維護封建制度須要;據材料一“一批駕馭實權的官僚覺悟到中國對西方有不能不學之處,而所要學的就是西方之技術”可得西方工業化的沖擊,地方勢力的增加等。其次小問,據材料一“選購 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為開路,隨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軍事工業”可得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積累了閱歷,培育了人才;據材料一“洋務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洋務派在接著興辦軍事工業的同時,又著手興辦民用工業”可得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等。第(2)問,據材料二“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必定要從君主專制變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則是從君主專制向民主制轉變過程中一個必不行少的階段”可得出抨擊君主專制;據材料二“康梁創立了中西結合的歷史進化學說”可得兼采中西;據材料二“闡述了以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