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_第1頁
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_第2頁
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_第3頁
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_第4頁
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淥口區2020年下學期七年級期中質量檢測地理(本試卷共4頁,30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網絡購物越來越普及方便,快遞小哥貝貝欲查詢送貨路線,最便捷的方式是查詢()A.紙質等高線地形圖 B.紙質行政區劃圖C.中的電子地圖 D.降水分布圖2.下列哪個比例尺最大()A.1:3000 B.1:4000000C.百萬分之一 D.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0千米3.在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東半球圖上,赤道長度約為()A.8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4.某同學家張貼了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其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詳細的是()①世界政區圖②中國政區圖③湖南省政區圖④長沙市政區圖A.① B.② C.③ D.④5.表示洲界的圖例是()A.

B.

C.

D.

6.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A.20°W和160°E經線 B.0°緯線 C.本初子午線 D.回歸線和極圈7.有關經緯線的說法錯誤的是()A.所有經線長度相等 B.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緯度越高,緯線越長 D.地球儀上,經線的形狀是半圓8.與東經160°正好相對的經線(兩根經線剛好構成一個經線圈)是()A.西經20°經線 B.東經20°經線 C.西經160°經線 D.東經160°經線9.貝貝和明明從學校所在地(31°N,113°E)沿東經113°,同時分別向南向北出發,如果方向不變,那么()A.他們可能相遇在(31°N,67°W) B.他們可能在南極點相遇C.他們可能在赤道相遇 D.他們可能永遠不能相遇10.關于淥口區(27°N,113°E)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緯度 B.位于東半球、低緯度C.位于南半球、低緯度 D.位于西半球、中緯度11.電視劇《封神榜》中的土行孫有“遁地”能力,如果他從家中鉆入地心,始終保持直線前進,他到達另一地表的距離為()A.40000千米 B.5.1億千米 C.12742千米 D.6371千米12.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個“水球”,原因()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陸地C.地球被水汽所包圍 D.地球上七分陸地三分海洋13.世界陸地主要分布在()A.東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C.南半球、北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14.巴拿馬運河溝通的兩個大洋是()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15.下列哪個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洲界線()A.土耳其海峽 B.白令海峽 C.德雷克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16.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是()A.亞歐大陸 B.非洲大陸 C.南極大陸 D.澳大利亞大陸17.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A.海拔非常高,大多500米以上 B.地表起伏小C.海拔比較低,大多在500米以下 D.地表崎嶇不平18.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A.南極洲 B.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19.下列事實可作為海陸變遷證據的是()①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②杭州灣兩岸架起了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③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④島礁有時被淹沒有時露出來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0.某班級開展“汶川十年,防震減災知識宣講活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地震發生時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B.地震時應乘坐電梯迅速離開C.地震時應撤離到相對空曠地帶 D.地震被困后躲在衛生間墻角21.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下圖是不同時期的海陸分布示意圖,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22.七大板塊之中,范圍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A.太平洋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大西洋板塊 D.北冰洋板塊今年國慶節,四位中學生穿著登山鞋,帶著裝備前往北方某山進行考察。下圖為某山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3.他們商定的上山路線是順著山谷爬山,然后攀巖,再經過陡坡攀登到甲山山頂。下列選項與他們的路線最相符的是A.a→b→甲 B.c→d→甲C.e→f→甲 D.h→g→甲24.他們從甲山穿越到乙山,兩山相對高度是A.17米 B.17千米C.200米 D.2千米25.他們在乙山山頂游玩后,先向西北方向,再向北方下山,他們選擇路線是A.乙→b→a B.乙→d→cC.乙→f→e D.乙→g→h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合計50分。)26.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在1519年9月,航海家麥哲倫率領探險船隊,分乘5艘帆船從西班牙出發,向西南穿越大洋,繞過南美大陸南端的海峽,進入太平洋。1521年3月,船隊到達菲律賓。麥哲倫因介入島上部族糾紛,被當地居民殺死。最后,船隊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員。他們向西穿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終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發地西班牙。麥哲倫船隊首次完成了繞地球一周的航行。材料二:麥哲倫船隊環球探險航線示意圖(1)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出發,讀圖可知,該國位于的大洲是________;該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首先穿越的大洋是________;麥哲倫船隊繞過好望角回到西班牙,讀圖可知,好望角位于的大洲是________。(2)讀麥哲倫船隊環球探險航線可知,該船隊經過的海域主要為________緯度(高/中/低),整個環球航行過程中,該船隊幾次跨越赤道:________次,該船隊探險航行沒有途經的大洋是________。(3)讀圖可知,位于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間的大洋是________,麥哲倫船隊在該大洋中航行的主方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航行。(4)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不僅開辟了新航線,還通過他的探險航行證明了地球的形狀。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認識到地球的形狀為________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27.某校將附近某旅游景區作為研學基地。讀圖,回答問題。(1)同學們想挑戰景區中a、b、c三座山峰中的最高峰,你建議他們去爬哪一個________。該山峰的峰頂海拔大約是________米。(2)圖中①、②處中,屬于陡崖地形的是________,屬于山脊地形的是________。學生在景區體驗了懸空刺激的玻璃棧道,該景點位于①、②中的哪一處?________。(3)圖中甲乙兩處圖上距離約2厘米,實地距離大約是________。丙處位于甲處的________方向。景區規劃在乙處建壩蓄水,營造人工湖景觀,甲、丙兩處居民點可能需要搬遷的是________。(4)明前茶的采摘,一般在清明前選擇地勢較低的緩坡地帶。學校組織采摘明前茶活動,A、B中最適合的一處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28.讀“部分板塊碰撞示意圖”,回答問題。(1)讀圖寫出圖中A、B、C三大板塊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讀圖可知,地中海的面積將不斷________(擴大/縮小),世界第一大半島位于________板塊。(3)D處為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________山脈。請用板塊學說解釋該山脈的形成原因:________。(4)D山脈地區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29.讀經緯網圖,完成問題。(1)圖中A、B、C、D四點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東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位于高緯度的是________。(2)寫出圖中C點的經緯度:________,________。(3)圖中甲、乙兩個陰影區域,地跨中低緯度的是________,甲乙兩個區域實際面積大的是________。(4)兩架飛機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沿各自所處的緯線往東或往西方向飛向180°經線,問:A、B兩點中,途經東西半球分界線的是________;若兩架飛相同時出發且同時抵達180°經線附近,問:飛行速度快的是從哪點出發的飛機________。(A/B)30.讀圖,完成問題。(1)圖中是哪個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