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徹地教與學-閱讀教學的應然追求_第1頁
透徹地教與學-閱讀教學的應然追求_第2頁
透徹地教與學-閱讀教學的應然追求_第3頁
透徹地教與學-閱讀教學的應然追求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透徹地教與學——閱讀教學的應然追求一、我們需要“透徹地教與學”:一次教學觀摩獲得的啟示

走進臺灣五年級《智救養馬人》教學的課堂,像是走進了小型的故事沙龍,教師是沙龍的主持人。其間,我最欣賞的是,教師始終圍繞課時的“主打”目標(即正確記取聆聽內容,有條理、有系統地說話)不斷深入,直至讓學生學透。比如,剛開始教師帶著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容時,在學生充分表達的基礎上,適機小結:這是故事的背景,這是起因、過程、結果,這是作者的感想;學生給課文分段時,不斷提醒:老師再次提醒你們哦,好好想想哪些是故事的背景,哪些是起因、過程、結果,哪些是作者的感想。如此,學生對課文結構從混亂模糊到逐漸清晰,進而順利給課文分段,并能自己概括出故事的背景、起因、過程、結果以及作者的感想。整個教學過程任由學生思維發展,看似天馬行空,好不隨意;與此同時,也讓人明顯感覺課堂容量偏小。經了解,原來臺灣小學階段一篇課文要教學一個星期,我很是震驚。但細細琢磨,這樣的“教”和“學”才能透徹——教師始終心系學習目標,課堂討論交流的過程漸行漸深、漸入佳境;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輕松地在文本間“不停地來回奔走”,獲得領悟。

教師制訂的《智救養馬人》一課的學習目標是:

1.透過課文認識晏子與晏子機智的事跡。

2.具體說明自身“機智化解危機”的生活經驗或故事。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利用字典、詞典分辨多音字。

4.運用課文中的句型,練習造句。

5.閱讀與“機智”相關的文章,并說出可以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6.以“機智化解危機的經驗”為話題,完成一篇記敘文。

臺灣教師的課堂差不多一課一得,得得相連。專家們認為,整個教育教學需要“透徹地教與學”,要求中小學教師要更加積極地改進教學方式。還強調,一個人的認知規律是該學什么就學什么,該學多少就學多少,要學就應該學透。

臺灣現行小學國語教材課文的篇目設置,為“透徹地教與學”提供了土壤。以臺灣南一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為例,一學期14篇課文(其中記敘文10篇,韻文2篇,說明文1篇,應用文1篇),學生一般一周學習一篇課文。而我們一篇課文的教學時間一般是兩三個課時,教師一般也會遵照這樣的課時安排。因為每學期的課時總數是固定的,假如這一篇課文課時用多了,就意味著其他課文要減少課時。少講肯定不行,小學試卷中有許多題目是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教師不去組織學生反復地讀背課文、聽寫詞語,這些題目很容易丟分。所以,教師利用兩三課時教完一篇課文后,會馬上再啟用兩三課時教下一篇課文。

二、如何實施“透徹地教與學”:對當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反思

教學內容少而精,本來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準則。但我們的許多語文課,40分鐘的課堂,通常包含十幾甚至二三十個學習內容,教師上課只能“東抓一下,西摸一把”,課堂看起來什么都有,其結果卻是什么也沒有教、什么也教不好。比如,關于“比喻”這一修辭,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一直到高三復習時還在教,結果是學生仍然學不會。12年的語文課教不會一個“比喻”,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沒教過”——教師每次遇到比喻都要“講”,但每次都是在同時要“教”二三十個內容的情況下點一下、晃一眼,其結果等于從來沒有教。對于閱讀教學來說,40分鐘教學十個甚至二三十個內容,勢必是對課文的肢解,教到最后,或許教師都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那么,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到底該學什么?該學多少?什么是真正的學透?現行教材能否讓學生學得通透?當下,指望短時間內改變教材的編排方法,不現實。但圍繞“透徹地教與學”,我想教師還是可以作為的——教學中的“點”盡量少一點,不為設計而設計,把時間讓給學生,實現一學一得。為了讓學生學得扎實、學得通透、學得有效,教師可從三方面做出努力。

(一)有針對性地設定課時“主打”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4年版)》在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的開始就提出:“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也就是說,教學目標是統領,是方向。的確,一篇課文是一個整體,從遣詞造句到布局謀篇,作者都會全盤考慮、系統安排。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與已有認知水平,結合課程標準中的年段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設定課時“主打”目標。

以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最大的麥穗》一文教學目標的制訂為例進行說明。教參上關于這一課“教學要求(目標)”的表述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聯系實際,說說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4.領悟必須善于抓住眼前機遇,不能夠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這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散文,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對于小學生來說,很難一下子就理解透徹。我們對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4年版)》第三學段目標的相關要求進行剖析,注意到其中兩點:“1.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2.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據此,制訂了一個符合學生現有發展水平與需要、體現教材個性特點及課程標準相應要求的課時“主打”目標:

1.學會1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感知“借事說理”文中“事”與“理”的關系。

3.通過讀懂“事”,聯系生活實際,明白文中第7自然段中的“理”。

(二)有層次地設計教學流程

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的過程中,應當挑選那些典型性知識,有層次地推進教學,切不可不分主次和輕重,“眉毛胡子一把抓”。我們知道,每一篇文本都有很多的“點”可以舉一反三,有的從文本內容的角度,有的從語言表達的角度,有的從學習方法的角度,有的從課外閱讀的角度,有的從寫作的角度……究竟選擇哪一個“點”展開,這就需要悉心解讀文本、揣摩編者意圖、了解學情。

一位教師執教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最后的姿勢》一課,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疏通全文,稍稍涉及寫作方法。第二課時,深入解析寫作方法,給學生一個更加清晰、系統的認識,便于后面的寫作遷移。教師從寫作表達的角度舉一反三,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片段如下:

師課文能將譚千秋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如此鮮明,給我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呢?

生抓住譚老師在危險到來時的動作、語言進行描寫。

師這樣的描寫就叫正面描寫。

師敘事性文章中最有價值的是細節,文中還有描寫地震來臨時環境變化的句子。咱們再讀一讀。

(學生讀4處表現環境變化的句子。)

(1)天空陰沉沉的。

(2)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

(3)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

(4)地動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

師這樣的描寫就叫側面烘托。另外,文中對救援人員、獲救學生、同事語言的描寫也側面烘托了譚千秋的英雄壯舉。

師側面描寫會使故事變得真實可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富飽滿。

師下面,我們就仿照側面烘托中“環境襯托”的方法,來練寫一個小片段。同學們如果能自創情境最好,如果覺得有難度,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3個情境,在適當的地方加入一段環境描寫。

(課件出示情境:①考試試卷發下來了,我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②一個人走夜路……③……我成功了……)

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倡“隨堂練筆常態化”,要讓學生不僅理解課文內容,還要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力求讀悟結合、言意兼得。此外,在朗讀指導、課外閱讀、習作指導等方面,在不同的年段都應體現前后銜接、螺旋上升的態勢。教師在授課前如果有了這個“全局觀念”,就能明確“這一篇”與前后課文之間在教學目標上的相互聯系,在授課前就能明確新知識“舉一反三”的方向,為學生的再學習、再遷移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有責任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

“教會”,從本質上講,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內化而“學會”。從這個意義上看,學生學習成果的獲得不是依靠教師被動地“教”,而是依靠自己主動地“學”。因此,教學中,更應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在這樣的前提下,課堂組織散漫一點,教學中出現一些彎路或插曲,都是常態,無傷大雅。換言之,我們的課堂教學形態應當走向相對寬松乃至有節制的隨意,過于精巧的、講究一分鐘一分鐘“流程”的、教師一口美辭假聲抒情的語文課,都不是“順學而導”,而是“順導而學”,不應提倡。

公開課也好,常規課也罷,更多的還是應該將學生擺在教學的首要位置,一切教學活動的展開,都要立足于學生的可接受能力。我們所要關注的不僅是學生個體,更是學生全體;不僅是“優等生”,更是“學困生”。“教”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最終也要落實到學生的“學”。“教”與“學”雖不是單純的傳遞關系,但兩者趨向一致——教師的“教”與“學”所駐留的經驗,具有明顯的關聯性,教師“想教什么”、“實際在教什么”應當與學生“想學什么”、“實際在學什么”勾聯起來,也就是說,“學生在這堂課究竟學的是什么”,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

遺憾的是,我們至今對于學生在一堂堂語文課里學了什么,無論是任課教師還是評課者,很大程度上乃是想當然,甚至是自說自話。我們不妨嘗試:在一堂課后的隔天,找五六個學生問一問,問問前一天的那堂語文課他們學了什么。五六個學生很可能會給出五六種不同的說法,對一堂具體的語文課學了哪些具體的內容,他們其實并不知曉。由于對這種奇怪的現象習以為常,學生可能還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