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單片機實驗指導書76808_第1頁
MCS-51單片機實驗指導書76808_第2頁
MCS-51單片機實驗指導書76808_第3頁
MCS-51單片機實驗指導書76808_第4頁
MCS-51單片機實驗指導書7680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4頁共34頁目錄第一部分前言……………………….1第二部分調試軟件LCA51快速入門……………31.啟動運行環境……………………32.程序編寫………………………….53.程序編譯………………………….64.加載……………….65.運行……………….6第三部分實驗一P1口輸入、輸出實驗………………….……7一.實驗目的…………………7二.實驗要求…………………7三.實驗原理…………………7四.實驗原理與連線…………7五.實驗程序及框圖…………8六.實驗收報告………………8實驗二P3口輸出控制實驗……………9一.實驗目的…………………9二.實驗要求…………………9三.實驗原理…………………9四.實驗電路及連線…………9五.實驗框圖…………………10六.實驗報告………………..10實驗三簡單I/O實驗(交通燈控制)……………..11一.實驗目的………………….11二.實驗要求………………….11三.實驗原理………………….11四.實驗電路及連線…………..11五.實驗框圖…………………..12六.實驗報告………………….12實驗四外部中斷實驗……………………13一.實驗目的…………………..13二.實驗要求…………………….13三.實驗原理…………………….13四.實驗連線…………………….13五.實驗程序及框圖…………….13六.實驗報告……………………13實驗五定時器實驗………………………..14一.實驗目的……………………..14二.實驗要求……………………...14三.實驗原理………………………14四.實驗電路及連線……………….14五.實驗框圖………………………15六.實驗報告……………………..15實驗六計數器實驗………………………16一.實驗目的………………………..16二.實驗要求………………………..16三.實驗說明………………………..16四.實驗電路及連線………………..16五.實驗框圖………………………..17六.實驗報告……………………….17實驗七擴展存儲器讀寫實驗……………18一.實驗目的…………………………18二.實驗要求…………………………18三.實驗原理…………………………18四.實驗電路及連線…………………18五.實驗程序框圖……………………18六.實驗報告………………………...19實驗八單片機串行口與PC機通訊實驗…………………20一.實驗目的………………………….20

二.實驗要求………………………….20三.實驗說明…………………………..20

四.實驗電路及連線…………………..20五.實驗程序框圖………………………20六.實驗報告…………………………..21實驗九8255輸入、輸出實驗…………………22一.實驗目的……………..22二.實驗要求……………..22三.實驗原理……………..22四.實驗電路及連線……………………...22五.實驗程序及框圖………………………23六.實驗報告……………..23第四部分選做實驗實驗十D/A轉換實驗……………24一.實驗目的……………….24二.實驗要求……………….24三.實驗說明……………….24四.實驗電路及連線………………………..24五.實驗程序框圖………………………..25六.實驗報告……………….25實驗十一A/D轉換實驗…………………………..26一.實驗目的………………...26二.實驗要求………………...26三.實驗電路及連線………………………...26四.實驗原理………………..26五.實驗程序及框圖………………………..27六.實驗報告……………….27第五部分附錄第一節實驗箱結構與安裝使用…………………28實驗箱結構圖……………………..28安裝使用…………………………..28高級語言編譯器安裝…………………..29實驗箱部分電路模塊與開關插座說明……………….30開關與插座說明…………………...30實驗模塊原理圖…………………...31匯編錯誤碼原因說明…………………33MCS51實驗箱自檢測方法……………33實驗接口模塊檢測………………...34擴展實驗模塊測試………………...34第一部分緒言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本課程主要講述當前國內外廣泛應用的系列單片機的結構、原理、接口技術、擴展應用等知識。其任務是使學生從應用角度了解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從理論和實踐中掌握單片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中的各種接口技術,建立微機工作的整體概念,同時掌握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基本的微機應用系統,并具有在此基礎上進行軟件、硬件設計開發的基本能力,為今后更廣泛的計算機應用打下基礎。二、實驗基本要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應使學生達到下列的基本要求:1)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模型機的結構和工作過程。2)掌握MCS-51系列單片機的指令格式、尋址方式、偽指令和指令系統,能夠熟練使用匯編語言進行程序設計。3)熟練掌握中斷技術、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中的各種接口技術,包括:并行接口技術、串行接口技術、擴展存儲器接口技術、單片機與顯示器、鍵盤接口技術、單片機與D/A、A/D的接口技術等。4)初步具備從事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和設計的能力。第二部分調試軟件LCA51快速入門1.啟動運行環境雙擊桌面LCA51圖標,軟件的主界面如圖0-1所示。圖0-1注:各窗口及菜單請參看幫助。第一次啟動LCA51,用戶需設置仿真機型號、狀態和通訊端口。用戶選擇“設置——仿真機”菜單項,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根據使用的仿真機型號,選擇相應的類型。如圖所示。設置仿真器型號:圖0-2設置通訊端口:測試串口,若測試失敗,請將測試串口,若測試失敗,請將延時因子調到最大。圖0-32.程序編寫選擇“文件——新文件”菜單項,將新建一個空的編輯窗口。用戶在編輯窗口中輸入程序。輸入完畢,選擇“文件——另存為”菜單項,把該文件保存XX.asm。因為編譯器不支持長文件名,用戶不能把該文件保存在如“我的文檔”之類的目錄夾中,否則編譯器將找不到該文件。用戶可以直接選擇“文件——打開”菜單項打開該文件。注:本實驗室一律存于mcs_51(F:):/(你的年級)/(你的學號)。3.程序編譯用戶選擇“編譯——編譯當前文件”菜單項,將編譯當前活動窗口中的源文件,編譯結果的信息顯示在輸出窗口中。用戶可以根據輸出窗口中錯誤信息直接定位到源文件的相應位置。圖0-44.加載打開“調試—加載調試”,將編譯通過的目標文件加載入仿真機。圖0-55.運行打開“調試—全速運行”。在實驗箱上可以觀察其結果。注:在此之前,應先把實驗室準備的串口線連至實驗相的仿真機通訊口。同時把實驗中所要求的連線連接好。第三部分實驗一P1口輸入、輸出實驗一.實驗目的1.學習P1口的使用方法。2.學習延時子程序的編寫和使用。二.實驗要求 編寫程序,使從P1口的低四位讀入四位撥動開關的電平,再用P1口的高四位點亮四個發光二極管,使得發光二極管的亮滅變化與四位撥動開關的狀態相一致。三.實驗原理P1口是準雙向口。它作為輸出口時與一般的雙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準雙向口結構可知當P1口作為輸入口時,必須先對它置高電平使內部MOS管截止。因為內部上拉電阻阻值是20KΩ~40KΩ,故不會對外部輸入產生影響。若不先對它置高,且原來是低電平,則MOS管導通,讀入的數據是不正確的。四.實驗原理與連線使用專用實驗連線,將撥動開關的低四位K1-K4與單片機P1口的低四位P1.0–P1.3,依次對應連接起來。將單片機P1口的高四位P1.4–P1.7與發光二極管L1—L4,依次對應連接起來。、圖1-1圖1-2五.實驗程序及框圖實驗示例程序流程框圖如下:開始開始P1口低四位置高讀入四位開關量高四位輸出至指示燈適當延時圖1-3六.實驗收報告1.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2.計算所編寫延時程序所用時間。

實驗二P3口輸出控制實驗一.實驗目的1.掌握P3口的工作原理以及作為I/O口需要注意之處。2.掌握繼電器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經驗。3.掌握光電耦合器TLC521的基本使用方法。二.實驗要求1.利用P3.5輸出高低脈沖,控制繼電器的開合,實現對外部裝置的控制。2.利用P3.5輸出高低脈沖,控制光電耦合器的輸出,實現對外部裝置的控制。三.實驗原理現代自動控制設備中,都存在一個電子電路與電氣電路或非電量電路的互相連接問題,一方面要使電子電路的控制信號能夠控制其執行元件(電動機,電磁鐵,電燈等),另一方面又要為電子線路的電氣電路提供良好的電隔離。則用單片機控制電子繼電器與光電耦合器是經常遇見的情況。1.繼電器電路中一般都要在繼電器的線圈兩頭加一個二極管以吸收繼電器線圈斷電時產生的反電勢,防止干擾。本電路的控制端為JD,當JD為高電平時,繼電器不工作,當JD為低電平時,繼電器工作,常開觸點吸合。執行時,對應的LED將隨繼電器的開關而亮滅。2.光電耦合器是由一只發光二極管和一只受光控的光敏晶體管(常見為光敏三極管)組成的。常見的光電耦合器有管式、雙列直桿式等封裝形成。光電耦合器具有體積小、使用壽命長、工作溫度范圍寬、抗干擾性能強.無觸點且輸入與輸出在電氣上完全隔離等特點,因而在各種電子設備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光電耦合器可用于隔離電路、負載接口及各種家用電器等電路中.光電耦合器的工作過程如下:光敏三極管的導通與截止,是由發光二極管所在加正向電壓控制的。當發光二極管加上正向電壓時,發光二極管有電流通過發光,使光敏三極管內阻減小而導通;反之,當發光二極管不加正向電壓或所加正向電壓很小時,發光二極管中無電流或通過電流很小,發光強度減弱,光敏三極管的內阻增大而截止。實驗程序執行時,對應的LED將隨光電耦合器的開關而亮滅。四.實驗電路及連線圖2-1P3.5接eq\o\ac(○,22)模塊的JD。圖2-2P3.5接eq\o\ac(○,26)模塊的GO。圖2-3光電耦合哭器的原理圖五.實驗框圖圖2-4控制繼電器程序圖圖2-5控制光電耦合器程序圖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實驗三簡單I/O實驗(交通燈控制)一.實驗目的1.學習在單片機系統中擴展簡單I/O接口的方法。2.學習數據輸出程序的設計方法。3.學習模擬交通燈控制的方法。4.學習雙色燈的使用。二.實驗要求以74LS273作為輸出口,控制4個雙色LED燈(可發紅,綠,黃光),模擬交通燈管理。三.實驗原理1.假設一個十字路口為東西南北走向。初始狀態0為東西紅燈,南北紅燈。然后轉狀態1南北綠燈通車,東西紅燈。再轉狀態2,東西綠燈通車,南北紅燈。最后循環至狀態1。2.雙色LED是由一個紅色LED管芯和一個綠色LED管芯封裝在一起,公用負端。當紅色正端加高電平,綠色正端加低電平時,紅燈亮;紅色正端加低電平,綠色正端加高電平時,綠燈亮;兩端都加高電平時,黃燈亮。四.實驗電路及連線圖3-1PO0-PO3接DG1-DG4,PO4-P07接DR1-DR4。CS273接F200。五.實驗框圖1.程序框圖:開始開始初始狀態東西南北都是紅燈狀態1南北綠燈,東西紅燈狀態2南北紅燈,東西綠燈圖3-22.在實際情況中,狀態1和狀態2中有一個過渡,即南北綠燈閃幾次轉亮黃燈,延時幾秒,東西仍然紅燈,才轉狀態2。同理由狀態2轉狀態1也一樣。現要求根據上述情況編寫程序,其程序框圖如下:圖3-3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實驗四外部中斷實驗一.實驗目的1.學習外部中斷技術的基本使用方法。2.學習中斷處理程序的編程方法。二.實驗要求編寫程序,使其可以響應外部中斷源產生的中斷觸發信號,并在對應的中斷服務子程序中點亮/熄滅一個發光二極管作為現象。三.實驗原理中斷服務程序的關鍵是:1.保護進入中斷時的狀態,并在退出中斷之前恢復進入時的狀態。2.必須在中斷程序中設定是否允許中斷重入,即設置EX0位。另外中斷程序中涉及到關鍵數據的設置時應關中斷,即設置時不允許重入。本實驗使用了INT0中斷,并采用邊沿觸發方式。本實驗中使用撥動開關K1來產生中斷觸發信號。由于采用邊沿觸發方式,K1應從高電平端,撥向低電平端來產生中斷觸發信號。四.實驗連線使用專用實驗連線,將撥動開關K1的輸出接至單片機的INT0(P3.2)輸入。將單片機的P1.0口接至發光二極管L1。五.實驗程序及框圖實驗示例程序流程框圖如下:開始開始初始化中斷控制循環等待中斷入口控制二極管亮滅二極管狀態取反中斷出口保存現場點亮/熄滅二極管恢復現場圖4-1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

實驗五定時器實驗一.實驗目的1.學習8051內部計數器的使用和編程方法。進一步掌握中斷處理程序的編程方法。二.實驗要求由8051內部定時器1,按方式1工作,即作為16位定時器使用每0.05秒鐘T1溢出中斷一次。P1口的P1.0-P1.7分別接八個發光二極管。要求編寫程序模擬一時序控制裝置。開機后第一秒鐘L0,L2亮,第二秒鐘L1,L3亮,第三秒鐘L4,L6亮,第四秒鐘L5,L7亮,第五秒L0,L2,L4,L6亮,第六秒鐘L1,L3,L5,L7亮,第七秒鐘八個二極管全亮,第八秒鐘全滅,以后又從頭開始,L0,L2亮,然后L1,L3亮一直循環下去。三.實驗原理1.關于內部計數器的編程主要是定時常數的設置和有關控制寄存器的設置。內部計數器在單片機中主要有定時器和計數器兩個功能。本實驗用的是定時器,有關計數器的說明請查閱實驗六。2.內部計數器用作定時器時,是對機器周期計數。每個機器周期的長度是12個振蕩器周期。因為實驗系統的晶振是11.0592MHz,所以定時常數的設置可按以下方法計算: 機器周期=12÷11.0592MHz=1.0857μS(65536-定時常數)*1.0857μS=50mS 定時常數=4C00H3.定時器的有關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用于設置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方式0~3,并確定用于定時還是用于計數。TCON主要功能是為定時器在溢出時設定標志位,并控制定時器的運行或停止等。4.在中斷服務程序中,因為中斷定時常數的設置對中斷程序的運行起到關鍵作用,所以在置數前要先關對應的中斷,置數完之后再打開相應的中斷。四.實驗電路及連線圖5-1P1.0--P1.7接L0—L7。五.實驗框圖程序框圖:圖5-2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實驗六計數器實驗一.實驗目的1.學習8051內部定時/計數器使用方法。2.進一步掌握中斷處理編程方法。二.實驗要求8051內部定時計數器,按計數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對P3.4(T0)引腳進行計數。使用8051的T1作定時器,50ms中斷一次,看T0內每50ms來了多少脈沖,將其數值按二進制數在74LS273驅動LED燈上顯示出來,5秒后再次測試。三.實驗說明1.本實驗中內部計數器起計數器的作用。外部事件計數脈沖由P3.4引入定時器T0。單片機在每個機器周期采樣一次輸入波形,因此單片機至少需要兩個機器周期才能檢測到一次跳變。這就要求被采樣電平至少維持一個完整的機器周期,以保證電平在變化之前即被采樣。同時這就決定了輸入波形的頻率不能超過機器周期頻率。2.實驗時P3.4對應的連線為600HZ、300HZ、150HZ孔,50ms內來了80次(50H)脈沖。四.實驗電路及連線圖6-1P3.4接一計數脈沖(eq\o\ac(○,12)模塊中的600HZ、300HZ、150HZ中的一個)。PO0--PO7接L0—L7。CS273接F200H。五.實驗框圖程序框圖:圖6-2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實驗七擴展存儲器讀寫實驗一.實驗目的1.學習片外存儲器擴展方法。2.學習數據存儲器不同的讀寫方法。二.實驗要求 編制簡單程序,對實驗板上提供的外部存貯器(62256)進行讀寫操作。三.實驗原理 單片機系統中,對片外存貯器的讀寫操作是最基本的操作。程序可以參考流程框圖。本實驗要求對片外存貯器中一固定地址單元進行讀寫操作,并比較讀寫結果是否一致。不一致則說明讀寫操作不可靠或該存儲器單元不可靠,程序轉入出錯處理代碼段(本實驗要求通過熄滅一個發光二極管來表示出錯)。為了全面檢驗對該存儲器單元各位的讀寫,程序中使用55H和AAH兩個數值(請思考為何選用這兩個數值)來驗證寫存貯器和讀存貯器的操作。 本實驗系統第eq\o\ac(○,8)模塊中的62256存儲器空間為0000~7FFFH四.實驗電路及連線 圖7-1將P1.0接至L1。五.實驗程序框圖 實驗程序流程框圖如下:圖7-2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

實驗八單片機串行口與PC機通訊實驗一.實驗目的

1.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設計,掌握單片機通訊的編制。

2.了解實現串行通訊的硬環境,數據格式的協議,數據交換的協議。

3.了解PC機通訊的基本要求。

二.實驗要求利用8051單片機串行口,實現與PC機通訊。本實驗實現以下功能,將從實驗機鍵盤上鍵入的數字,字母顯示到PC機顯示器上,將PC機鍵盤輸入的字符(0-F)顯示到實驗機的數碼管上。

三.實驗說明

1.當用GR命令執行程序時,實驗機內部會將8051串行口電路切換與PC機通訊,無須連線。

2.程序執行前,進入AEDK51,加載程序后,才進入調試菜單工具中的對話窗口,然后執行GR0,就可實行單片機串行口與PC機通信實驗。四.實驗電路及連線實驗電路已在仿真機監控電路上構成。CS8279已固定接至F238,eq\o\ac(○,30)模塊中的所有短路套都套在8279側。8279狀態口地址為F239;8279數據口地址為F238。五.實驗程序框圖圖8-1圖8-2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實驗九8255輸入、輸出實驗一.實驗目的了解8255芯片結構及編程方法。二.實驗要求 編寫程序,使用8255可編程并行口芯片,來檢測八位撥動開關的狀態,并控制八位發光二極管。使得八位發光二極管的亮滅變化與八位撥動開關的狀態相一致。實驗中用8255PB口作輸入,PC口做輸出。三.實驗原理可編程通用接口芯片8255A有三個八位的并行I/O口,請用戶仔細閱讀有關書籍掌握其特點和各種用法。 由于8255的A1、A2腳分別接至地址線的A0、A1。所以相對應8255各口/寄存器的地址分配如下:PA口:F228H;PB口:F229H;PC口:F22AH;控制寄存器地址:F22BH。 本示例程序中使用PB口作輸入,檢測八位撥動開關的狀態;使用PC口作輸出,控制八個發光二極管的亮滅。四.實驗電路及連線圖9-18255的PB0~PB7(PB口)接至八位撥動開關K0~K7。將PC0~PC7(PC口)接至八位發光二極管L0–L7。CS8255接F228。五.實驗程序及框圖實驗示例程序流程框圖如下:開始開始設置8255工作狀態PB口讀入八位開關量PC口輸出至八位二極管圖9-2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第四部分選做實驗實驗十D/A轉換實驗一.實驗目的1.了解D/A轉換的基本原理。2.了解D/A轉換芯片0832的性能及編程方法。3.了解單片機系統中擴展D/A轉換的基本方法。二.實驗要求編寫程序,使D/A轉換模塊循環輸出鋸齒波和三角波。三.實驗說明D/A轉換是把數字量轉化成模擬量的過程,本實驗輸出為模擬電壓信號,本次實驗生成的波形較為簡單,有興趣者可試編程序生成各種波形,如方波,正弦波等,也可與鍵盤顯示模塊結合起來,構成一個簡單的波形發生器,通過鍵盤輸入各種參數,如頻率,振幅(小于+5V),方波的占空比等。四.實驗電路及連線圖10-1CS0832接F218。用示波器探頭測量eq\o\ac(○,9)模塊的VOUT孔,觀察顯示波形。五.實驗程序框圖程序框圖:圖10-2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實驗十一A/D轉換實驗一.實驗目的1.掌握A/D轉換與單片機的接口方法。2.了解A/D芯片ADC0809轉換性能及編程。3.通過實驗了解單片機如何進行數據采集。二.實驗要求利用實驗板上的ADC0809做A/D轉換器,利用實驗板上的電位器W1提供模擬量輸入。編制程序,將模擬量轉換成二進制數字量,用發光二極管顯示。三.實驗電路及連線圖11-1CS0809接F230。eq\o\ac(○,26)模塊電位器中心抽頭Wout(即0~5v)孔接至ADC0809的IN0(通道0)。EOC連P3.2(INT0)。將單片機的P1.0~P1.7接至八位發光二極管L0–L7。四.實驗原理ADC0809是八位逐次逼近法A/D轉換器,每采集一次一般需100us。中斷方式下,A/D轉換結束后會自動產生EOC信號,經一級74LS14反相后與8051的INT0相接。本示例程序采取了中斷處理來正確讀取A/D轉換的結果。用戶也可以用延時來保證A/D轉換完成。讀取結果由P1口送至八位發光二極管顯示。五.實驗程序及框圖實驗示例程序流程框圖如下:圖11-2六.實驗報告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要求相符,并整理實驗報告冊。第五部分附錄第一節實驗箱結構與安裝使用實驗箱結構圖:安裝使用:按圖連接PC機和實驗系統,檢查正確后接通電源即能工作。仿真頭和實驗CPU板本實驗室選用AT598-31仿真頭。第二節高級語言編譯器安裝高級語言編譯器不支持windows長路徑和和長文件名格式,安裝時不要安裝到長路徑目錄下。編譯器安裝完畢,用戶必須手工設置如下(假設編譯器安裝在C:\C51目錄下):(1)ForWin98。在autoexec.bat文件中添加對于庫文件、頭文件和執行文件路徑的設置。設置方式基本如下(假設編譯器安裝在C:\C51目錄下):SETPATH=%PATH%;C:\C51\BINSETC51LIB=C:\C51\LIBSETC51INC=C:\C51\INC安裝完畢,要重新啟動計算機,才能使autoexec.bat中的設置生效。(2)ForWin2000/XP。設置方式基本如下(假設編譯器安裝在C:\C51目錄):打開控制面板\系統\高級\環境變量;在系統變量中點擊新建按鈕依次添加;變量名:C51LIB變量值:C:\C51\LIB變量名:C51INC變量值:C:\C51\INC選中系統變量目錄中的Path變量,編輯,在最前端加入C:\C51\BIN;(注意帶“;”號)。如果在LCA51軟件中,編譯時仍出現找不到程序c51.exe等錯誤,原因是Win9x啟動時沒有執行autoexec.bat。可能計算機中某些啟動設置有問題。提示:以上所有說明在Lca51軟件幫助中有具體說明。第三節實驗箱部分電路模塊與開關插座說明開關與插座說明:XB1:短路套套向左邊,作一般EPROM的A14;短路套套向右邊,可對FLAHROM如2864用監控命令進行燒錄。XB34:短路套向下插,第eq\o\ac(○,17)模塊處于錄制語音功能;短路套向上插,處于放音功能。第eq\o\ac(○,30)模塊中:短路套全部套向右邊,由8279來控制鍵盤、顯示;短路套全部套向左邊,則由8255或8155控制鍵盤。第eq\o\ac(○,10)模塊中:25芯插座,可聯接打印機。JP1:自檢插座,經聯接電纜與專用測試板連接后,運行自診斷程序就可檢查實驗板大部分芯片工作是否正常。仿真機通訊口:AEDK_MC51實驗機與PC機串行接口的標準9芯插座。eq\o\ac(○,26)模塊中的電位器:1K電位器。它的左端已接地,右端已接+VREF,其中心端引出,供實驗用。用戶亦可用硬導線接到A/D轉換器的輸入端上,作為A/D轉換的模擬輸入。XC5:步進電機插座。從左至右依次為SA(A相輸入)、SD、+12V、+12V、SC、SB。XC6:溫度校正調試座。XC7:直流電機插座。從左至右依次為C+(驅動電機電源正)、S+(測速電機電源正)、GND、GND。J3:風扇插座。XC16:擴展接口eq\o\ac(○,15)模塊中的系統復位按鍵:實驗機復位鍵。仿真機通訊口盤的復位、暫停鍵:只對內嵌仿真器起作用。實驗模塊原理圖1MODEL4138譯碼電路地址譯碼線F238已固定連接8279,F239H為狀態/命令口,F238H為數據口。其余地址譯碼線用7個插孔引出,供實驗使用。2MODEL6開關量輸入開關向上撥至H端,輸出孔為"1";開關向下撥至L端,輸出孔為"0"3MODEL8簡單擴展輸出4MODEL9簡單擴展輸入5MODEL19喇叭驅動電路J4:8歐姆電阻插座,外接喇叭。匯編錯誤碼原因說明Endoffile,noENDdirective文件結束,無END語句Noenoughmemory內存不足Filenotfound文件未找到Filesopeningtoomore文件打開太多(跟Config.sys有關)Writing/Readingfileerror!讀寫文件錯Programnestingerror程序嵌套出錯Syntaxerror語法出錯Symbolnotdefined符號未定義Symbolnotdefinedoryour符號未定義或者用戶51運算子程CALCL51.LIBneedtoupdate!序庫必須更新Symbolisreservedword符號是保留字Extracharactersonline行上有額外字符Symbolismulti-defined符號多重定義Relativejumpoutofrange跳轉出范圍Valueisoutofrange值超出范圍Mustbevariableorprogramname必須是變量或程序名Illegalsymbol非法符號Illegalimmediateoperand非法立即操作數Illegaluseofregisteroroperand非法使用寄存器或操作數Writewrong寫出錯Filepointererror文件指針錯Addressingerror尋址方式錯operandwasexpected應有操作數Illegalsymbol/label非法符號/標號Illegaldata非法數據Pass1pointernotequal第一遍掃描指針與第二遍pass2pointer掃描指針不等Binaryerror二進制錯Operandtoomore操作數太多Bitaddressingerror位尋址出錯Mustbedeclaredduringpass1必須先定義ORGisoverlapORG重疊Erro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