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期抑郁癥課件_第1頁
圍絕經期抑郁癥課件_第2頁
圍絕經期抑郁癥課件_第3頁
圍絕經期抑郁癥課件_第4頁
圍絕經期抑郁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11/1抑郁癥圍絕經期更年期綜合征圍絕經期抑郁癥2.2019/11/1圍絕經期抑郁癥我國女性平均自然絕經年齡為49歲,圍絕經期約為45~55歲。一般將首發或復發于圍絕經期的抑郁發作稱為圍絕經期抑郁癥(perimenopausaldepression,PMD)。國內研究發現,圍絕經期婦女出現抑郁癥狀的概率高達30%~46%,確診為抑郁障礙的患者約為9%1。可見該疾病非常常見。3.2019/11/1女性發生抑郁癥的「易感窗口」大量證據表明圍絕經期是女性發生抑郁癥的「易感窗口」之一,抑郁癥狀在圍絕經期增加,出現可診斷抑郁癥的概率是絕經前期的2~2.5倍,而在絕經后下降。4.2019/11/1更年期和絕經后易發抑郁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生院的布隆伯格(J.T.Bromberger)等人發現,婦女在絕經過渡期發生嚴重抑郁癥的危險增加,尤其是在絕經后頭兩年內。在這項前瞻性、歷時10年的隊列研究中,研究者們納入參加1項縱向健康研究的221名婦女(144名白人婦女,77名黑人婦女,年齡范圍42–52歲),觀察其整個更年期的嚴重抑郁發作。研究對象在更年期至少接受1次訪視,131人在絕經后至少接受了1次訪視。10年時,30%的白人婦女和34%的黑人婦女至少有1次嚴重抑郁發作。嚴重抑郁發作率較高分別與下列因素獨立相關:有嚴重抑郁史,使用精神調節藥,體質指數高,以及經歷了令人難受的生活事件。但是,嚴重抑郁發作率較高與頻繁的血管舒縮癥狀或生殖激素水平無關。即使對有意義的因素進行校正后,更年期和絕經后發生嚴重抑郁的可能性,仍為絕經前的2-4倍。與更年期相比,絕經后頭兩年發生抑郁的情況更常見,但此后的抑郁發作有所減少。5.2019/11/1主要特征圍絕經期女性抑郁癥患者有一定的個性特征,如神經質、精神質,患者的社會支持明顯低于普通人群,并且多有一定的生活事件,尤以負性生活事件為主,防御方式主要以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如自責、退避為主,這些因素中的個性特征、負性生活事件、社會支持不足、不成熟防御方式是圍絕經期女性抑郁癥發病的危險因素。6.2019/11/1PMD發病影響因素既往抑郁發作史是PMD的強預測因子;既往存在月經前情緒障礙者發生PMD的風險更高;雙相障礙患者在圍絕經期更容易出現抑郁發作;這提示對情緒障礙終生易感者或「性激素變化敏感者」更易于發生PMD。此外,對絕經的消極認知,社會、家庭、經濟地位的變化,與配偶的關系,人格特征、應對方式以及元認知特征等,也可能影響PMD的發生。7.2019/11/1PMD發生機制遺傳學因素決定了個體對抑郁障礙的基礎易感性;圍絕經期性激素水平的顯著變化則放大了易感個體發生抑郁障礙的風險;而應激性事件是PMD的觸發因素。8.2019/11/1PMD在臨床中有哪些特別之處?與絕經前期抑郁癥相比,PMD抑郁程度更重,且伴發焦慮癥狀更為突出,軀體癥狀更明顯;常伴發睡眠障礙(如睡眠感缺失),前段失眠可能受焦慮、不寧腿等影響,后段失眠可能與潮熱、盜汗有關。此外,PMD伴發激越、運動性不安、精神病性癥狀(如關系妄想、嫉妒妄想等)和疼痛等更為多見;同時,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臨床癥狀常見有焦慮不安、緊張恐懼、稍有驚動不知所措、情緒低落、悲觀失望,常哭哭啼啼、自責自罪、主觀臆斷、猜疑他人,或是懷疑自己患某種病,尤其是「恐癌癥」,甚則引起自傷、自殺等行為。此外,可有月經不調、性欲減退,或出汗、怕冷、消瘦、乏力等癥。嚴重的更年期抑郁癥患者甚至出現自傷、自殺等行為。9.2019/11/1快速篩查與識別抑郁癥/焦慮障礙方法快速篩查抑郁癥:90秒四問題提問法識別抑郁/焦慮障礙:精神癥狀量表神經系統疾病伴發抑郁焦慮障礙的診治專家共識組.中華內科雜志.2011;50(9):799-805.過去幾周(或幾月)里你是否感到無精打采、傷感,對生活的樂趣也較少了?

“是”為陽性

除了不開心之外,是否比平時更悲觀或想哭?

“是”為陽性

你經常有早醒嗎(事實上你并不需要那么早醒來)?

每月超過1次為陽性你近來是否經常想到活著沒意思?“經常”或“是”為陽性自評他評醫院用抑郁量表(HDS)醫院用焦慮量表(HAS)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0.2019/11/1抗抑郁藥與雌激素治療需權衡利弊有研究顯示,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及5-HT和NE再攝取抑制劑(SNRIs)等一線抗抑郁藥物均可對PMD進行有效治療,聯合體育鍛煉、心理治療等可能進一步提升療效。11.2019/11/1加拿大最新的一份治療指南12.2019/11/1治療推薦在首選的1線治療推薦中,去甲文拉法辛在國內尚未上市,因此可選擇CBT治療,這是一種較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在2線治療中,雌激素替代治療可單用或與抗抑郁藥聯用,但需注意相關風險及禁忌癥;常用的抗抑郁藥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如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與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如文拉法辛緩釋劑和度洛西汀)療效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