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型砌塊建筑設計與施工
基本符號
內(nèi)外力和材料指標
RK---砌塊抗壓強度
R---砌塊砌體抗壓強度
R1---砌塊材料標號
R2---砂漿標號
R1---砌塊砌體軸心抗拉強度
Rw一—砌塊砌體彎曲抗拉強度
Rj——砌塊砌體抗剪強度
Rc---砌體的局部抗壓強度
Nc一一梁端支承壓力或局部受壓面積上的縱向力
N一一縱向力或砌體的破壞荷載
NO一一由上層傳來且作用于梁端的縱向力
M-----彎矩
。0——由上層砌體傳來的荷載所產(chǎn)生的壓應力
Q0——總水平地震荷載
W——產(chǎn)生地震荷載的砌塊建筑總重量或截面抵抗矩
Wi——集中在某點i的重量,即i層樓板和上下層墻重各半之和
WK——集中在某點K的重量,即K層樓板和上下層墻重各半之和
q---風載
Qim——墻體承受的分配地震剪力
RT一一驗算抗震強度時砌塊砌體的抗剪強度
Rz——彎曲時主拉應力或組合墻體的換算抗壓強度
。B一一墻體在1/2層高處截面的平均應力
pi一一作用于質(zhì)點i處的水平地震荷載
Rc--磚砌體的抗壓強度
Rzc一—組合墻體受壓部分的換算抗壓強度
Q一—剪切破壞荷載
Rh——混合墻體(有水平磚帶的砌塊砌體)的抗壓強度
E--砌塊砌體的彈性模量
計算系數(shù)
K--空心率
f一一砌體和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數(shù)
m--側移折減系數(shù)
mz-----砌塊砌體整體系數(shù)
K-----總安全系數(shù)
中一一縱向彎曲系數(shù)
a——縱向力的偏心影響系數(shù)或地震影響系數(shù)
T一一粉煤灰硅酸鹽密實砌塊的自然碳化系數(shù)
n——縱向彎曲系數(shù)的修正系數(shù)
Kf——抗裂安全系數(shù)
Y一—局部抗壓強度的提高系數(shù)
U一—局部荷載下壓應力圖形的不均勻系數(shù)
Uc一一梁端支承處砌體局部抗壓強度的修正系數(shù)
C一一驗算抗震強度時的結構影響系數(shù)
C1——錯孔砌體的強度降低系數(shù)
c——截面剪應力不均勻系數(shù)
B一一構件的高厚比
X一一構件的長細比
K1一一非承重墻[B]的修正系數(shù)
K2一一有門窗洞口的墻[B]的修正系數(shù)
由---截面換算系數(shù)
G——砌塊砌體的剪切彈性模量
amax---地震影響系數(shù)a的最大值
U1——柱頂剪力分配系數(shù)
口2——柱頂剪力分配系數(shù)
CO一一組合砌體的砌合影響系數(shù)
<1)z---換算截面Az的縱向撓曲系數(shù)
6zc---截面Azc的縱向撓曲系數(shù)
n一—摩擦折減系數(shù)
Ch一一考慮上下砌塊對豉砌體側向變形的限制作用,對強度的提高系數(shù)
幾何特征
L——橫墻間距或壁柱間距
I——橫墻毛截面的慣性矩
A---截面面積(空心砌塊,指毛截面面積)
H——橫墻高度或?qū)痈?/p>
△max---最大水平變位值
a0——梁端有效支承長度
a——梁端實際支承長度
b——梁截面寬度或壁柱寬度
tg9——梁變形時,端部軸線傾角的正切
10——梁的計算跨度
h——梁截面高度
eO---縱向力的偏心距
d——矩形截面的縱向力偏心方向的邊長或墻厚
r一—截面回轉(zhuǎn)半徑
H0——受壓構件的計算高度或墻柱計算高度
y一—截面重心到縱向力所在方向截面邊緣的距離
Ac一—局部受壓毛面積或影響局部抗壓強度的計算面積
Hi一一質(zhì)點i的高度
IIK——質(zhì)點k的高度
伊一一梁的最大撓度
Aim---墻體的橫截面面積
B0一一在寬度B范圍內(nèi)的門窗洞口寬度
Azc一一應力圖形為矩形時,換算截面受壓部分的截面積
B一一帶壁柱墻的計算截面的翼緣寬度或相鄰窗間墻之間或壁柱間的距離
d'=3.5r——T形截面的折算厚度
Ad——墊塊面積
he——梁、板下的墻體高度
1c——過梁的凈跨
I——梁跨
h2——包括灰縫厚度的每皮砌塊高度
第一章總則
第L0.1條本規(guī)程適用于以塊高為380?940毫米的粉煤灰硅酸鹽密實中型砌塊(以下
簡稱密實砌塊)和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塊(以下簡稱空心砌塊)為主要墻體材料的一般民用和
工業(yè)建筑,以及設計烈度為7度、8度的上述建筑(以下簡稱砌塊建筑)。對于采用其它工
業(yè)廢料制成的密實或空心中型砌塊的上述建筑,除材料和砌體的計算指標應根據(jù)相應的可靠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外,亦可按本規(guī)程執(zhí)行。
第1.0.2條本規(guī)程未作規(guī)定之處,應按現(xiàn)行的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章材料和砌體的計算指標
第2.0.1條砌塊材料和砂漿的常用標號可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
一、密實砌塊材料標號:150和100。
二、空心砌塊材料標號:250、200、150和100。
三、砌體的砌筑砂漿標號:150、100、50和25。
第2.0.2條砌塊抗壓強度RK系指砌塊的單塊抗壓強度,常用范圍為30?100公斤/厘
米二RK一般應由試驗確定,試驗方法見附錄一。
第2.0.3條齡期為28天的砌塊砌體(包括密實砌塊和空心砌塊)的抗壓強度R,可按
表2.0.3采用。
注:砌塊砌體的抗壓強度試驗方法見附錄三。
砌塊砌體的抗壓強度R(公斤/厘米2)表2.0.3
砂漿標號R2砂漿強度
砌塊強度RK
302018171615
352321191818
402624222120
452927252423
503330272625
553633302928
603936333130
654239363433
704642393735
754945413937
805248444240
855551474543
905954504845
956257525048
1006560555250
注:①表中R=(0.5+0.001R2)RK(2.0.3)
式中R2一一砂漿標號;
RK一一砌塊強度,以公斤/厘米2計。
②對于錯孔砌筑的單排方孔空心砌塊砌體,當空心率K大于0.4時,R可按表中數(shù)值乘
以系數(shù)C1后采用:Cl=l-1.25(K-0.4)?對多排孔、單排圈孔和KW0.4的單排方孔
空心砌塊砌體取Cl=l。
③驗算施工階段砂漿尚未硬化的新砌砌體強度時,可按砂漿強度為0確定其砌體強度。
第2.0.4條齡期為28天的砌塊砌體軸心抗拉強度R1,彎曲抗拉強度Rw和抗剪強度Rj
可分別按表2.0.4采用。
砌塊砌體的RI、Rw和Rj(公斤/厘米,)表2.0.4
砂漿標號
砌塊類型項目受力方向
21005025
軸心抗拉R1沿齒縫截面1.10.70.5
沿通縫截面0.80.50.3
密實砌塊砌體彎曲抗拉Rw
沿齒縫截面1.61.00.7
抗剪RJ沿通縫截面1.10.70.5
軸心抗拉R1沿齒縫截面1.71.20.8
沿通縫截面1.20.90.6
空心砌塊砌體彎曲抗拉Rw
沿齒縫截面2.51.81.2
抗剪RJ沿通縫截面1.71.20.8
注:①Rl、Rw和Rj如當?shù)赜锌煽吭囼灁?shù)據(jù),可按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Rj的試驗方法見附錄
②當搭縫長度與砌塊高度的比值小于1時,砌體沿齒縫截面的軸心抗拉和彎曲抗拉強度
按表中數(shù)值乘以搭縫長度與砌塊高度的比值。
第2.0.5條砌塊砌體的彈性模量E,可按表2.0.5采用。
砌塊砌體的彈性模量E(公斤/厘米2)表2.0.5
砂漿標號
砌體種類
21005025
密實砌塊砌體600K500R450R
空心砌塊砌體1200R1000R900R
注:砌塊砌體的剪切彈性模量G值,可近似采用G=0.3E。
第2.0.6條砌體和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數(shù)f,可按表2.0.6采用。
摩擦系數(shù)f表2.0.6
摩擦面情況
材料類別
干燥的潮濕的
砌體沿砌體或混凝土滑動0.700.60
木材沿砌體或混凝土滑動0.600.50
鋼沿砌體或混凝土滑動0.450.35
砌體、混凝土沿砂或卵石滑動0.600.50
砌體、混凝土沿砂質(zhì)粘土滑動0.550.40
砌體、混凝土沿粘土滑動0.500.30
第2.0.7條密實砌塊砌體和空心砌塊砌體的線脹系數(shù)均取1.0X10:
第三章靜力計算
第一節(jié)砌塊建筑的靜力計算規(guī)定
第3.1.1條砌塊建筑的靜力計算,根據(jù)其空間剛度,分別按下列三種方案進行:
一、剛性方案:在荷載作用下,墻、柱內(nèi)力可按不動錢支承的豎向構件計算;
二、剛彈性方案:在荷載作用下,墻、柱內(nèi)力可按考慮空間工作的側移折減(側移折減
系數(shù)m可按表3.1.1采用)后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計算,其計算方法參照附錄三;
三、彈性方案:在荷載作用下,墻、柱內(nèi)力應按有側移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計算。
側移折減系數(shù)m表3.1.1
橫墻間距L(米)
屋蓋或樓蓋類別
16202428323640
整體式、裝配整體式和裝配
1式無梯體系鋼筋混凝土屋蓋或一一一一0.330.390.45
樓蓋
裝配式有橡體系鋼筋混凝土
2屋蓋、輕鋼屋蓋和有密鋪空板0.350.450.540.610.680.73
的木屋蓋或木樓蓋
3冷攤瓦木屋蓋和石棉水泥瓦0.370.490.600.680.750.81一
輕鋼屋蓋
橫墻間距L(米)
屋蓋或樓蓋類別
4448525660646872
整體式、裝配整體式和裝
1配式無楝體系鋼筋混凝土屋0.500.550.600.640.680.710.740.77
蓋或樓蓋
裝配式有楝體系鋼筋混凝土
2屋蓋、輕鋼屋蓋和有密鋪望板0.780.82
的木屋蓋或木樓蓋
冷攤瓦木屋蓋和石棉水泥瓦
3
輕鋼屋蓋
注:①對裝配式無橡體系鋼筋混凝土屋蓋或樓蓋,當屋面板(或樓板)未與屋架(或大
梁)焊接時,應按表中第2類考慮。樓板采用空心板時,則可按表中第1類考慮。
②對無山墻或伸縮縫處無橫墻的砌塊建筑,應按彈性方案考慮。
③表中m值適用于單層單跨砌塊建筑,對于單層多跨或多層砌塊建筑可參照使用。
第3.1.2條設計砌塊建筑時,可按表3.1.2確定靜力計算方案。
剛性、剛彈性和彈性方案砌塊建筑的橫墻間距L(米)表3.1.2
屋蓋或樓蓋類別剛性方案剛彈性方案彈性方案
整體式、裝配整體式和裝配
1L<3232WLW72L>72
式無檄體系鋼筋混凝土屋蓋或
樓蓋
裝配式有樵體系鋼筋混凝土
2屋蓋、輕鋼屋蓋和有密鋪望板L<2020WLW48L>48
的木屋蓋或木樓蓋
冷攤瓦木屋蓋和石棉水泥瓦
3L<1616WLW36L>36
輕鋼屋蓋
注:見表3.1.1的注。
第3.1.3條剛性和剛彈性方案砌塊建筑的橫墻,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橫墻中開有洞口時,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積不超過橫墻全截面面積的50%;
二、橫墻的厚度,一般不小于18厘米;
三、單層砌塊建筑的橫墻長度,不小于其高度;多層砌塊建筑的橫墻長度,不小于其總
高度的1/2
四、橫墻應與縱墻同時砌筑,否則應采取其他措施,以保證砌塊建筑的整體剛度。
注:當橫墻不能同時符合第一、二、三項要求時,應對橫墻的剛度進行驗算。如其最大
水平變位值△max不超過下列規(guī)定時,仍可視作剛性或剛彈性方案砌塊建筑的橫墻:
△maxWH/4000
式中H一—橫墻的高度。
凡符合上式要求的一段橫墻或其它結構構件如框架等,也可視作剛性或剛彈性方案砌塊
建筑的橫墻。
第3.1.4條剛性方案砌塊建筑的靜力計算,可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
一、單層砌塊建筑:在荷載作用下,墻、柱可視作上端不動錢支承于屋蓋,下端嵌固于
基礎的豎向構件;
二、多層砌塊建筑: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墻、柱在每層高度范圍內(nèi),可近似地視作兩端
較支的豎向構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墻、柱可視作豎向連續(xù)梁;
三、對本層的豎向荷載,應考慮對墻、柱的實際偏心影響。當梁支承于墻上時,梁端支
承壓力Nc到墻內(nèi)邊的距離可取0.4ac(圖3.1.4),ac為梁端有效支承長度。由上面樓層傳
來的荷載P,可視作作用于上一樓層的墻、柱的截面重心處。
當梁直接支承在砌體上時,梁端有效支承長度ac可按下式計算:
1區(qū)
7JbtfcS
式中ac梁端有效支承長度,以厘米計。當ac>a時,取ac=a;
a——梁端實際支承長度,以厘米計;
Nc一一梁端支承壓力,以公斤計;
圖&L4梁端支承壓
力位置示意圖
b一一梁的截面寬度,以厘米計。
J
tg0——梁變形時一,梁端軸線傾角的正切,對于受均布荷載的簡支梁,當加=麗時
-2T_1
可近似地取博“一曲
Lo——梁的計算跨度;
f'一一梁的最大撓度。對于受均布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梁,可近似的采用:
對于受均布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梁,可近似的采用:
Ot=47不
式中h一一梁的截面高度,以厘米計。
第3.1.5條當剛性方案多層砌塊建筑的外墻符合下列要求時,可不考慮風載的影響:
一、洞口水平截面面積不超過全面積的2/3;
二、居高和總高不超過表3.1.5的規(guī)定;
剛性方案多層砌塊建筑的外墻不考慮
風載影響時的最大高度(米)表3.1.5
基本風壓值
層高(米)總高(米)
(公斤/米2)
403.822
503.819
603.616
70313
三、屋面自重不小于80公斤/米2o
當必須考慮風荷載時,風載引起的彎矩M,可近似地按下式計算:
勒=這
第12
式中q——風載;
H——層高。
第3.1.6條帶壁柱墻的計算截面的翼緣寬度B,可取窗間墻的寬度;當無門窗洞口時,
可取:
8=方+知《
式中b壁柱寬度;
H-----層高;
L——壁柱間距。
第二節(jié)構件的計算規(guī)定
第3.2.1條構件必須滿足強度計算的要求,對墻、柱尚應符合高厚比的要求,對擋土
墻等還應進行抗傾覆和抗滑移驗算。
第3.2.2條構件的計算,采用總安全系數(shù)方法。安全系數(shù)K,應根據(jù)構件受力情況,按
表3.2.2采用。
安全系數(shù)K表3.2.2
受壓受彎、受拉和受剪傾覆和滑移
2.32.51.5
注:①在下列情況下,表中K值應予以提高:
1)特殊重要的砌塊建筑—10-20%;
2)毛截面面積A小于0.35米的構件——(0.35-A)100%。
②當驗算施工中的砌塊建筑構件時,K值可降低10?2096。
③當有可靠依據(jù)時,K值可適當調(diào)整。
第四章構件的強度計算
第一節(jié)受壓構件
第4.1.1條構件軸心和偏心受壓時,可按下式計算:
KN^foAR(4—1—1)
式中K——安全系數(shù),按第3.2.2條采用;
N---縱向力;
4)——受壓構件的縱向彎曲系數(shù),按第4.1.2條采用;
a一—縱向力的偏心影響系數(shù):
對矩形面積
7呻z
對T形截面
也可按表4.1.1采用;
eO——縱向力的偏心距,不宜超過第4.1.4條規(guī)定的限值;
d一一矩形截面的縱向力偏心方向的邊長;
=7.5,——T形截面的折算厚度;
r——截面回轉(zhuǎn)半徑,空心砌塊砌體按毛截面計算;
A一一截面面積。對空心砌塊砌體,A按毛截面(即包括空心部分在內(nèi)的全部面積)采用;
對帶壁柱的墻,確定A時,其翼緣寬度按第3.1.6條采用;
R——砌塊砌體的抗壓強度,按第2.0.3條采用。
矩形和T形截面縱向力的偏心影響系數(shù)a表4.1.1
eO/d或eO/d'aeO/d或eO/d'a
0.011.000.260.55
0.021.000.270.53
0.030.990.280.52
0.040.980.290.50
0.050.970.300.48
0.060.960.310.46
0.070.940.320.45
0.080.930.330.43
0.090.910.340.42
0.100.890.350.40
0.110.870.360.39
0.120.850.370.38
0.130.830.380.37
0.140.810.390.35
0.150.790.400.34
0.160.760.410.33
0.170.740.420.32
0.180.720.430.31
0.190.700.440.30
0.200.680.450.29
0.210.650.460.28
0.220.630.470.27
0.230.610.480.26
0.240.590.490.26
0.250.570.500.25
注:對矩形截面構件,當縱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邊長大于另一方向的邊長時,除按偏心
受壓計算外,還應對較小邊長方向按軸心受壓進行驗算。
第4.L2條受壓構件的縱向彎曲系數(shù)6,應按表4.1.2采用。
查表時,可先對0乘以下列系數(shù):
一、空心砌塊砌體—1.0;
二、密實砌塊砌體——1.2o
對偏心受壓構件,當e0>0.5y時,須按表4.1.2查得的巾值,乘以縱向彎曲系數(shù)的修
正系數(shù)n予以折減:
q=l—0.15q—3)I:—a目(4-1-2)
公式4—112和表4.1.2中
受壓構件的縱向彎曲系數(shù)。表4.1.2
砂漿標號砂漿標號
2502525025
40.980.97180.670.61
60.950.93200.620.56
80.910.89220.580.51
100.870.83240.540.46
120.820.78260.500.43
140.770.72280.460.39
160.720.66300.430.36
注:當驗算施工階段砂漿尚未硬化的新砌體受壓構件時,出值可按下式計算:
產(chǎn)甲1麗
公式4-1-2和表4.1.2中
B一—構件的高厚比,對矩形截面
H0——受壓構件的計算高度,按4.1.3條采用;
d——矩形截面的縱向力偏心方向的邊長,當軸心受壓時為截面較小邊長;
y一一截面重心到縱向力所在方向截面邊緣的距離。
第4.1.3條受壓構件的計算高度H0,應根據(jù)砌塊建筑類別和構件上端支承情況等條件,
按表4.1.3采用:
受壓構件的計算高度H0表4.1.3
柱帶壁柱墻或周邊拉結的墻
砌塊建筑類別排架垂直排2H2
L>2HL<H
方向架方向L2H
彈性方案1.5H1.0H1.5H
單跨
剛彈性方案1.2H1.0H1.2H
彈性方案1.25H1.0H1.25H
兩跨或多跨
剛彈性方案1.1H1.0H1.1H
0.4L+
剛性方案1.0H1.0H1.0H0.6L
0.2H
表中L一一相鄰橫墻間的距離;
H——構件的高度,在砌塊建筑中即樓板或其它水平支點間的距離;在單層砌塊建筑或
多層砌塊建筑的底層,構件下端支點的位置,一般可取至基礎頂面,當基礎埋置較深時,可
取至室內(nèi)地坪或室外地坪下30?50厘米;山墻的H值可取層高加山墻尖高度的1/2;山墻壁
柱的H值可取壁柱處的山墻高度。
第4.1.4條偏心受壓構件的荷載偏心距eO,不宜超過下列限值:
一、計算時不考慮風載一一0.7y;
二、計算時考慮風載一一0.8y,
當eO超過上述限值時,按下式計算確定截面尺寸:
X碑,盒、(―)
評一】
式中Kf一一安全系數(shù),當eOWO.95y時,可采用1.5;當e0>0.95y時,可采用2.5;
Rw——砌體沿通縫截面的彎曲抗拉強度,按表2.0.4采用;
W---截面抵抗矩。
第二節(jié)局部受壓計算
第4.2.1條砌塊砌體截面中受局部均勻壓力時,應按下式計算
(4—2—1—1)
對空心砌塊砌體,當局部受壓強度不能滿足(4-2-1-1)式要求時,可將截面積A0
范圍內(nèi)的砌體孔洞用與砌塊材料標號相同的混凝土填實后(填實部分的高度,離局部荷載作
用面以下不宜小于80厘米)按下式計算:
或(4—2—1—2)
式中K---安全系數(shù),按表3.2.2采用;
Nc---局部受壓面積上的縱向力;
K——砌塊空心率;
0.8一一現(xiàn)澆混凝土的強度折減系數(shù);
Ac---局部受壓毛面積;
Rc=丫R砌體的局部抗壓強度;
V
J,一一局部抗壓強度提高系數(shù),當丫>3時,仍采用3;
A0——影響局部抗壓強度的計算面積,可按圖4—2—1確定,但計算所得丫值應符合
下列規(guī)定:
-m
圖421砌體截面中局部均勻受壓時,確定計篁面
積示意圖(圖中磋均)
圖中尺寸a——矩形局部受壓面積Ac長邊的一半;
b一—矩形局部受壓面積AC短邊的一半:
c——矩形局部受壓面積Ac的外邊緣至構件邊緣的最小距離。
在圖(a)、(b)的情況下一一丫生3;
在圖(c)、(d)的情況下一一y>l,5;
在圖(e)、(f)的情況下——丫才1.25。
第4.2.2條梁端支承處砌體局部受壓時,應按下式計算:
KN4&R(4-2—2—1)
對空心砌塊砌體,當局部受壓強度不能滿足(4-2-2-1)式要求時,可將截面積A0
范圍內(nèi)的砌體孔洞用與砌塊材料標號相同的混凝土填實后(填實部分的高度,離梁底以下不
宜小于80厘米)按下式計算:
KN《粵UAH(4—2—2—2)
式中N=Nc+N0---梁端支承處縱向力(圖4—2—2);
Nc一一梁端支承壓力;
NO=uAcoO;o0——由上層傳來荷載所產(chǎn)生的壓應力;
u——局部荷載下的壓應力圖形的不均勻系數(shù),采用0.625;
Ac=acb——砌體局部受壓面積;
ac---梁的有效支承長度,按第3.1.4條米用;
b——梁截面寬度;
Uc一一梁端支承處砌體局部抗壓強度的修正系數(shù),分別采用1.0[圖4.2.2(a),(b)]、
0.8[圖4.2.2(c)]和0.75[圖4.2.2(d)]
手斗勒曲睫心
圖422梁端砌體局部受壓示意圖
第4.2.3條在梁端下設有墊塊時,墊塊下砌體的局部受壓,應按下式計算:
KN<oAdR(4—2—3—1)
對空心砌塊砌體,當局部受壓強度不能滿足(4-2-3-1)式要求時,可將墊塊下砌體
孔洞用與砌塊材料標號相同的混凝土填實后(填實部分的高度,離墊塊頂面以下不宜小于80
厘米)按下式計算:
(4—2—3—2)
式中N=Nc+N0——作用于墊塊上的縱向力;
a——縱向力對墊塊面積重心的偏心影響系數(shù);按第4.1.1條采用;
Ad=adbd一一墊塊面積(圖4.2.3)。
當墊塊與梁端現(xiàn)澆成整體時,砌體的局部受壓仍應按第4.2.2條規(guī)定進行計算,此時
Ac=acbd,,
注:墊塊的厚度td不宜小于18厘米。
E4.2.3砌體上設有墊塊時梁端局部受壓示意圖
第三節(jié)軸心受拉構件
第4.3.1條構件軸心受拉時,應按下式計算:
(4—3—1)
式中N-----縱向拉力;
RI-----砌體的軸心抗拉強度,按表2—0—4采用。
第四節(jié)受彎構件
第4.4.1條砌體承受垂直于墻面的水平荷載時,其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4—4—1)
式中M——彎矩;
W------截面抵抗矩;
Rw——砌體的彎曲抗拉強度,按表2.0.4采用。
第五節(jié)受剪構件
第4.5.1條構件沿通縫受剪時,可按下式計算:
KQ&@+“仿)A(4—5—1)
式中Rj——砌體沿通縫截面的抗剪強度,按表2.0.4采用;
f一一沿砌體的摩擦系數(shù),按表2.0.6采用;
。0——由恒載產(chǎn)生的平均壓應力;
n一一摩擦折減系數(shù),對密實砌塊砌體取等于1.0,對豎向孔洞的空心砌塊砌體取等于
0.5o
第六節(jié)鋼筋混凝土過梁
第4.6.1條鋼筋混凝土過梁上的荷載,可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
一、梁板荷載:
1桿當梁板下的墻體高度hc<lc(1c為過梁凈跨)或hc<3h2時(h2為包括灰縫厚度的
每皮砌塊高度),按梁板傳來的荷載采用。
2桿當梁板下的墻體高度hc>lc或hc》3h2時:梁板荷載不予考慮。
二、墻體重量:墻體重量的采用與梁板荷載位置無關。
1桿當過梁上的墻體高度hc<lc或hc<3h2時,按實際墻體的均布重量采用
2桿當過梁上的墻體高度hc>lc或hc23h2時,按高度為1c和3h2中較大值的墻體均
布重量采用。注:有可靠根據(jù)時,過梁荷載的取值可適當調(diào)整。
第五章一般構造要求
第一節(jié)墻、柱的允許高厚比
第5.1.1條墻、柱的高厚比B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P=y^dK2⑹(5—1—1)
式中HO一—墻、柱計算高度,按表4.1.3采用;
d——墻厚或矩形柱的邊長;
[B]——墻、柱的允許高厚比,按表5.1.1采用;
K1一一非承重墻[P]的修正系數(shù):
d>24厘米時,K1=1.0;
d=24厘米時,K1=1.20;
d=22厘米時,K1=1.24;
d=20厘米時,K1=1.27;
d=18厘米時,K1=1.30。
K2一—有門窗洞口的墻[P]的修正系數(shù);
K2=一°■喈(當K2小于0.7時取0.7)
墻、柱的允許高厚比[B]值表5.1.1
砂漿標號墻柱
21002416
502215
252014
注:當墻高H大于或等于相鄰橫墻間的距離或壁柱的間距L時,應按計算高度H0=0.6L
驗算高厚比。
第5.1.2條帶壁柱墻的高厚比驗算,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
一、按第5.1.1條公式(5.1.1)驗算,此時式中d應改用帶壁柱墻的折
算厚度d,,在確定截面回轉(zhuǎn)半徑r時,帶壁柱墻截面的翼緣寬度,按第3.1.6條規(guī)定采用;
當確定計算高度H0時,墻長L取相鄰墻間的距離;
二、按第5.1.1條公式(5.1.1)驗算壁柱間墻的高厚比,此時墻長L取壁柱間的距離。
設有鋼筋混凝土圈梁的帶壁柱墻,當b/LNl/30時,圈梁可視作壁柱間墻的不動錢支點,
b為圈梁寬度。
第二節(jié)一般構造要求
第5.2.1條砌塊塊體的尺寸規(guī)格以及空心砌塊的孔型和空心率,應根據(jù)當?shù)夭捎玫脑?/p>
材料性能、生產(chǎn)和施工條件,結合構件強度驗算和建筑功能要求等因素,加以綜合考慮,合
理設計。
第5.2.2條砌塊的兩側面宜參照圖5.2.2設置封閉式灌漿槽,空心砌塊的上端應封頂。
砌塊
封閉式灌漿槽圖
圖5.22封閉式灌漿槽圖
第5.2.3條在室內(nèi)地坪以下,室外散水坡頂面以上的砌體內(nèi),應鋪設防潮層,防潮層
一般采用防水水泥砂漿。
室外明溝或散水坡處的墻面應做水泥砂漿粉刷之勒腳。
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砌筑砂漿應采用標號不低于50號的水泥砂漿。
注:①粉煤灰硅酸鹽密實砌塊和混凝土空心砌塊,可用于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
其它材料制作的砌塊,應經(jīng)材性試驗確定;
②空心砌塊用于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時,其孔洞應用標號不低于100號的混凝
土填實。
第5.2.4條砌體的水平灰縫和垂直灰縫一般為15?20毫米(不包括灌漿槽)。當垂直
灰縫寬度大于30毫米時,應用200號細石混凝土灌實。
第5.2.5條砌體上下皮砌塊的搭縫長度不得小于塊高的1/3,且不應小于15厘米。當
搭縫長度不足時,應在水平灰縫內(nèi)設2①4的鋼筋網(wǎng)片,網(wǎng)片兩端離該垂直灰縫的距離不得小
于30厘米。
第5.2.6條縱橫墻交接處,應分皮咬槎砌筑。
砌塊墻與后砌半磚隔墻交接處,應在沿墻高每80厘米左右的水平灰縫內(nèi)設2中4的鋼筋
網(wǎng)片(圖5.2.6)。
圖&26砌塊墻與后砌半磚隔墻交接處鋼筋網(wǎng)片布置示意圖
第5.2.7條為防止砌塊建筑底層的窗下墻產(chǎn)生垂直裂縫,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適當措
施。
第5.2.8條為增強砌塊建筑的整體剛度,空心砌塊建筑可在其外墻轉(zhuǎn)角處、樓梯間四
角的砌體空洞內(nèi),設置不少于1中2的豎向鋼筋,此鋼筋應貫通全部墻身高度,并錨固于基
礎和樓屋蓋圈梁內(nèi),鋼筋接頭應盡量綁扎或焊接,綁扎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5d(d——鋼筋直
徑),該處砌體孔洞應用200號細石混凝土澆搗密實。
第5.2.9條圈梁設置:
一、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蓋或木樓蓋的多層砌塊建筑,宜按表5.2.9的規(guī)定設置鋼筋混
凝土圈梁;
多層砌塊建筑圈梁設置要求表5.2.9
圈梁位置設置要求附注
外墻及內(nèi)縱墻屋蓋處應設置,樓蓋處宜隔層設置①如采用預制圈梁,安裝時應座漿,并保
證接頭牢固可靠
內(nèi)橫墻同上,間距不宜大于10米
②屋蓋處圈梁宜現(xiàn)澆
注:承重墻厚W20厘米的砌塊建筑,宜每層按本表要求設置圈梁一道。
二、單層空曠砌塊建筑,檐口標高為4?5米時,應設置圈梁一道;檐口標高大于5米
時,宜增設一道;
三、建造在軟弱地基或不均勻地基上的多層砌塊建筑和單層空曠砌塊建筑,除應滿足地
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要求外,應在基礎部位設置現(xiàn)澆圈梁一道;
四、圈梁應盡量設置在同一水平上,并形成封閉狀;圈梁寬度一般與墻厚相同,當墻厚d
>24厘米時,不宜小于2/3d;圈梁高度一般不小于12厘米,縱向鋼筋不宜少于4①8,箍筋
間距不宜大于30厘米;圈梁兼作過梁時,過梁部分的配筋由計算確定。
第5.2.10條跨度大于6米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2米的樓(屋)蓋梁的支承面下,應設
置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墊塊。當墻中設有現(xiàn)澆圈梁時,墊塊與圈梁宜澆成整體。
對墻厚dW24厘米的砌塊建筑,當梁跨124.8米時,其支承處的墻壁宜設壁柱。
第5.2.11條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的擱置長度,在墻上不宜小于10厘米,在鋼筋混凝土
梁上不宜小于8厘米。當擱置長度不足時,應采取錨固措施。
跨度127米的屋架和預制梁的端部,應采用錨固件與墻、柱上的墊塊錨固。
第5.2.12條砌塊墻體伸縮縫的最大間距,可參照表5.2.12的規(guī)定采用。
伸縮縫最大間距表5.2.12
墻體伸縮縫最
屋蓋或樓蓋類別
大間距(米)
整體式或裝配整體式有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蓋或樓蓋50
鋼筋混凝土結構無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蓋或樓蓋30
裝配式無橡體系鋼筋有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蓋或樓蓋60
混凝土結構無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蓋或樓蓋40
裝配式有棵體系鋼筋有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蓋或樓蓋75
混凝土結構無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蓋或樓蓋60
粘土瓦、石棉水泥瓦
75
木屋蓋、碣石樓屋蓋
注:①當有實踐經(jīng)驗和可靠根據(jù)時,可不遵守本表的規(guī)定。
②縫內(nèi)應嵌以軟質(zhì)可塑材料,必須使縫隙能起伸縮作用。
第5.2.13條當為軟弱地基時,在滿足使用和其它要求的前提下,砌塊建筑的體型應力
求簡單。建筑體型比較復雜時,應根據(jù)其平面形狀和高度差異情況,在適當部位用沉降縫將
砌塊建筑劃分成若干個剛度較好的單元;高度差異(或荷載差異)較大時,可將兩單元隔開
一定距離。如拉開距離后兩單元必須連接時,應采用能自由沉降的連接體或簡支、懸挑結構。
沉降縫宜設置在下列部位:
一、建筑平面的轉(zhuǎn)折部位;
二、高度差異(或荷載差異)處;
三、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差異處;
四、建筑結構(或基礎)類型不同處;
五、分期建造的砌塊建筑的交界處。
沉降縫的寬度按表5.2.13選用。縫內(nèi)一般不填塞材料。當必須填塞材料時,應防止縫
兩側的房屋內(nèi)傾而相互擠壓。
沉降縫寬度表5.2.13
砌塊建筑層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企業(yè)合作合同之我見范文
- 2025留學美國簽訂租房合同注意事項
- 誠信經(jīng)營文明經(jīng)商承諾書
- 個人挖機出售合同樣本
- 招商意向協(xié)議書范文
- 二零二五版公章授權委托書
- 商鋪買賣協(xié)議書范例二零二五年
-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合同范例
- 怎么都快樂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 二零二五版股權轉(zhuǎn)讓擔保合同范例
- 《固體礦產(chǎn)勘查鉆孔質(zhì)量要求》(報批稿)
- 八音的分類教學課件
- 挖掘機的基礎知識-挖掘機的結構及特點
- 長江防汛抗旱方案
- 茶葉加工工理論試卷及答案
- 電力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技能等級認證考評員理論知識考試題(附答案)
- 《幼兒園健康》課件精1
- 國企統(tǒng)戰(zhàn)工作調(diào)研報告
- 嫦娥奔月英文版簡短50字
- Python語言程序設計 課件全套 清華 第1-12章 計算機科學基礎 - 其他常用庫介紹
- 蔬菜大棚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