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CCSICS65.020CCSZ51號玉 溪 市 地 方 標 準DB5304/T092—2024玉溪山地丘陵區農田氮磷流失監測技術標準2024-07-28發布 2024-09-29實施玉溪市場監理局 發布DB5304/T092DB5304/T092—2024PAGE\*ROMANPAGE\*ROMANIII目 次前言 III1范引文件 1語定義 2測區置 3選原則 3布原則 3徑收池積 4徑收池設求 5排凹及套水管閥 6使與護 6平作 6橫壟作 7順壟作 7徑收池板 88徑采樣 8地徑計量 8徑水采集 9泥采樣 9徑池洗備用 9樣保存 9降水 9灌水 9土樣品 9植樣品 10經產部分 10廢物分 106 106.1 周期 10監指標 10土、沙 106.2.2 植株 106.2.3 水樣 10檢方法 10土、沙 106.3.2 植株 6.3.3 水樣 量制 田監質控制 現檢查 統技規范 實室分測量控制 逐審體系 8 12次雨泥量 12次雨徑量 12次雨土流量 12氮流量算 12次雨徑氮放量 12累徑污排計算 139 1310 告寫 13附錄A(資性) 試驗察錄本 14附錄B(資性) 報告式例 21附錄C(資性) 點基情記表填說明 22附錄D(資性) 標簽 24前 言本文按GB/T1.1—2020《準工作則 第部分標化件結和起規》規起草。本文件由玉溪師范學院提出。本文件由玉溪市農業農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玉溪師范學院本文件為首次發布,本文件包含附錄A、B、C、D為資料性附錄。DB5304/T092DB5304/T092—2024PAGEPAGE10玉溪山地丘陵區農田氮磷流失監測技術標準范圍本文件規定了玉溪市山地丘陵區農田徑流氮磷流失監測的監測小區設置、采樣、監測、質量控制、計算、記錄、報告編寫的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玉溪市山地丘陵區農田以地表徑流途徑流失的氮磷監測。(GB/T7480 水質硝氮的定酚磺分度法GB/T11893 質磷測定鉬銨光度;GB/T32737 壤硝的測定外光度;HJ/T91 NY/T396 HJ493 HJ535 ;HJ613 HJ636 水質總的定堿過酸消紫光光法;HJ670 水質磷鹽磷的定連流動鉬銨分光法;HJ717 土質量全測定凱法;HJ828 LY/T1232 LY/T1234 NY/T1377 PHNY/T1848 NY/T1849 NY/T2419 NY/T2420 ;NY/T2421 ;NY/T1121.4 壤測第四分土容的;NY/T1121.6 壤測第六分土有質定NY/T1121.7 壤測第七分土有磷定NY/T1121.24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山地丘陵區3.2農田地表徑流農田中在降水、灌溉過程中被土壤或地被植物吸收及空氣中蒸發后流出的水。3.3農田地表氮磷流失農田中各形態氮、磷借助地表徑流流出農田并向地表水體徑向遷移的過程。3.4氮磷流失量一個監測周期內,單位面積通過地表徑流流出農田的氮、磷總量。3.5監測小區3.6徑流池監測小區末端用于收集小區徑流并且具有防雨、防滲功能的固定徑流收集設施。3.7常規種植模式指完全參照當地生產習慣開展的耕作、施肥、灌溉、秸稈覆蓋或還田等各項農藝措施。3.8綜合優化因子模式3.9主因子優化模式指特定分區、特定種植模式下,對影響種植業源氮磷流失的關鍵因子進行優化設計。監測小區選點按照以下原則進行:渠;監測小區布點按照以下原則進行:監測小區垂直投影面積為36m2,長9m,寬4m,設常規種植模式、綜合優化因子模式、主因子優33≥3m,保護行種植作物及栽培措施與123040cm20cm各個監測小區面積、形狀、規格、坡向應完全相同,每個監測小區均配有一個單獨的田間徑流池,用于收集地表徑流。400m400mm保護行保護行收集池收集池收集池收集池收集池收集池收集池收集池收集池收集池空白區常規種植模式綜合因子優化模式主因子優化模式綜合因子優化模式主因子優化模式綜合因子優化模式常規種植模式主因子優化模式常規種植模式保作護業行路長9000mm長9000mm保作護業行路徑流小區外側田埂寬240mm寬寬徑流管徑流管集流槽寬≥3000mm田埂寬集流槽寬≥3000mm田埂寬120mm徑流小區外側田埂寬240mm徑流管≥3000mm田埂寬120mm徑流管集流槽201??=×??×??×10?3(1)式中:徑流收集裝的計效容.位立米(m3);P20 20年一遇1小大暴量單為米(mm);S .(m2);F 徑流系數(0.650.81流系數進行計算)。10020cm圖蓋板3100c。蓋板250mm 250mm250mm250mm1000mm1000mm田面PPRPPR管100mm防水砂漿防護層磚砌體池壁防水砂漿防護層磚砌體池壁混泥土墊層混泥土墊層圖3 山地陵農徑池剖面與向直示圖25cm——池底都采用混凝土澆筑時,要求使用細石混凝土,并添加防水劑,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抗滲性,必要時增加池底厚度,徑流池底粉砂漿時,向池底中間排水凹型匯水槽(排水凹槽)找坡度2%(圖4),便于池底部水向排水凹槽匯集,便于排水;——池壁采用磚砌時,嚴格控制磚及水泥質量,抗滲、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磚砌筑時,砂漿要飽滿,磚墻與混凝土接觸面混凝土底板要經過鑿毛處理,內外面均做防滲處理。蓋板徑流池
PPR排水管
徑流池100100圖4 山地陵農徑池面(坡向示圖2%10cm)10cmPPR4。監測小區的日常管理要求如下:收集管35cm~10cmPPR5cm~10cm的PPR平作10cm55cm)5%PPR圖5。50mm 250mm 100mm 50mm80~1505%80~150蓋板田面PPR排水管 5%徑流池圖5 山地陵農平條下徑收管意圖15cm6cm的5cm~10cm連接垂直管(垂直管口的高度最低與壟溝底部持平,并可根據需要向上調節,管口處安裝過濾網(圖6)。50mm 250mm5%蓋板蓋板管口高度上下可調節壟頂壟底PPR排水管徑流池圖6 山丘區田坡條件徑收管意圖圖。50mm 250mm5%蓋板管口高度上下可調節壟頂PPR排水管徑流池圖7 山地陵農順壟條件徑收管意圖雨水導流槽蓋板監測小區監測小區(8雨水導流槽蓋板監測小區監測小區圖8 徑流硬蓋示圖采樣在監測周期內,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水樣、泥沙、土樣、作物樣的采集,并根據《樣品標簽》(附錄D)的要求,做好采樣記錄。(配備一個50L~100LA算公式如下:
????=(????×??1+??2×??2)×1000式中,Vii(L);Hii(m);S1(m2);H2(m);S2(m2)。徑流水采集要求如下:2500mL以上NY/T396采樣前,用潔凈工具充分攪勻徑流水,然后用取樣瓶在徑流池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多點采樣(7點2;211,樣品的保存條件、可保存時間按NY/T396方法進行,保存方法及保存劑用量按照HJ493方法進行。降水降水采集和保存要求如下:245mm2500ml245mm5mm降水量水灌溉水0cmcm10cm按經濟產量部分(如籽實)和廢棄物部分(如莖葉)分別采集、制備植物樣品。((3(監測周期0cm植株植株的監測指標包括籽粒和秸稈的產量、含水率(籽粒和秸稈分開測定)、全氮、全磷、全鉀含量。水樣。土壤、泥沙各指標檢測方法如下:HJ613pHNY/T1377容重:采用環刀法,按照NY/T1121.4NY/T1121.6全氮:采用凱氏法,按照HJ717GB/T11893LY/T1234/NY/T1121.7比色法,按照NY/T1848NY/T1849比色法,按照NY/T1848NY/T1849植株植株各指標檢測方法如下:NY/T2419全磷:采用鉬銻抗比色法,按照NY/T2421NY/T2420水樣水樣各指標檢測方法如下:HJ636GB11893-89、HJ670GB/T7480HJ535GB11893-89HJ670實驗室內分析測試項目的質量控制土壤參見NY/T395-2012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水樣參計算8.1
次降雨的泥沙量
=×103+式中:B--泥沙含量,單位為克每升(g/L);ms--干泥沙質量,單位為克(g);Vs--水樣體積,單位為毫升(mL)。
1b1—徑流收集池底部和集流槽中的泥沙干質量,單位為克(g);8.2
次降雨的徑流量式中:
=??×××104M--每公頃農田的地表徑流發生量,單位為立方米每公頃(m3/hm2);s--徑流收集裝置的底部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h--徑流收集裝置中徑流水深度,單位為米(m);a--徑流小區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n--分流管數,單位為個(若未用分流裝置,n=1)。8.3
次降雨的土壤流失量式中:
=××××104F--每公頃農田土壤流失量,單位為千克每公頃(kg/hm2);s--徑流收集裝置的底部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h--徑流收集裝置中徑流水深度,單位為米(m);a--徑流小區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n--分流管數,單位為個(若未用分流裝置,n=1);b--徑流樣中泥沙含量,單位為克每升(g/L)。監測周期內農田地表徑流氮磷流失量的計算公式如下:??=??=??=1
????×????×????F(kgh2niiCi表示第i(gS(22;f(g/2)轉換(kg/hm2)式中:
=×××(+×)×10R--次降雨的徑流氮磷排放量,單位為千克每公頃(kg/hm2);s--徑流收集裝置的底部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h--徑流收集裝置中徑流水深度,單位為米(m);a--徑流小區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n--分流管數,單位為個(若未用分流裝置,n=1);ρ--(mg/L);(mg/g);b--。=∑×××(+×)×10式中:
??1P--一個監測周期內的累計徑流氮磷排放量,單位為千克每公頃(kg/hm2);m--一個監測周期內的產流次數;1、、…、(m2);h--(m);a--徑流小區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n--分流管數,單位為個(若未用分流裝置,n=1);ρ--徑流水樣中污氮磷質量濃度,單位為毫克每升(mg/L);?--徑流泥沙樣中氮磷質量分數,單位為毫克每克(mg/g);b--徑流樣中泥沙含量,單位為克每升(g/L)。記錄(A、C。完成一個監測周期的監測工作后,按照《監測報告樣式示例》(附錄B)的要求,根據監測過程中收集的各種監測、記錄等數據,編制《玉溪山地丘陵區農田氮磷流失監測技術報告》。附錄A(資料性)田間試驗觀察記錄本表A.1:田間試驗觀察記錄本封面地塊編碼:監測年度:本年度監測起止時間:承擔單位(公章):表A.2:地塊信息表地塊基本信息1.地塊編碼*2.地塊地址3.農戶姓名4.農戶電話5.負責人 名6.負責人電話7.負責人Email8.聯系人 姓名9.聯系人電話10.聯系人Email試驗情況基本信息11.經度12.緯度13.海拔14.式分區15.地貌 型16.地形17.是否梯田18.最高地下水位(m)19.種20.種植 模植方21.坡向22.坡度(°)式式23.土壤 地24.土壤類型25.地方土名26.平27.有無 礙層28.障礙層類型29. 障礙層深度(cm)30.障礙層厚度(cm)31.監測 小區 積32.監測小區長(cm)33.監測小區寬(cm)(m2)34.田間徑35.田間徑36.田間徑流流池內側長流池內側寬池內側深(cm)(cm)(cm)37.田間滲濾池38.淋溶液收集桶埋深監測面積(m2)(cm)表A.3土壤剖面描述表1.發生層次2.土層厚度3.土壤顏色4.土壤結構5.新生體6.堅實度7.根系類型8.動物穴9.石灰反應(cm)類別形態數量表A.4種植記錄表1.小區編碼*2.種植季3.作物名稱4.作物品種5.種植方式6.種植日期7.收獲日期4.產量(公斤/667m2)表A.5灌溉水和秸稈記錄1.小區編碼2.種植季3.是否4.灌溉5.水量灌溉時間6.是否秸稈7.還田秸稈名稱8.秸稈還田方式9.田10.秸稈還還田時間灌溉方式(mm)還田量(kg/667m2)田比例(%)表A.6種植記錄表1.小區編碼2.種植季化肥施用量(折純,kg/667m2)6.有機肥7.有機肥8.施用量(純,kg/667m2)施肥時間3.N4.P2O55.K2O種類(%)(實物,kg/667m2)9.N10.P2O511.K2O表A.7植株樣品記錄表1.植株樣品編碼*小區編碼5.植株樣品鮮重(g)6.植株樣品烘干重(g)7.取樣日期表A.8降水/灌溉水樣品表1.灌溉/降水水樣編碼小區編碼2.灌溉/降水日期3.水量(mm)4.生育時期5.是否產流6.取樣日期表A.9小區產流記載表及水樣品記錄表1.產流樣品編碼*小區編碼2.種植季3.產流量(L/監測單元)4.產流日期表A.10基礎土壤樣品表1.基礎土壤樣品編碼*小區編碼2.樣品鮮重(g)3.重(g)4.采樣日期表A.11監測期土壤樣品表1.監測期土壤樣品編碼小區編碼2.樣品鮮重(g)3.樣品風干重(g)4.采樣日期表A.12產流及徑流液成分記錄表產流日期徑流量(L)徑流液測定項目全氮(mgkg-1)NO3-N(mgkg-1)NH4-N(mgkg-1)總磷(mgkg-1)可溶性總磷(mgkg-1)填表日期 填表人附錄B()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降水、耕地面積、代表性土壤類型、主要作物、種植模式等。包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通快遞倉庫培訓體系
- 無租租車協議書
- 【課件】探討現代企業培訓與員工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 人自愿離婚協議書
- 《嬰幼兒早期教育》課件
- 專有技術合作協議與技術轉讓條款說明
- 農村牧場畜群托管及護理協議
- 配送勞務分包合同協議
- 退休合同聘用合同協議
- 培訓學校招生進階實戰
- 2025-2030中國工業物聯網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考勤制度操作指南
- 人力核心指標 行業報告系列 2025年Q1精細化工行業薪酬報告
- 垃圾焚燒發電廠應急預案
- 動柱龍門合格證書
- 超星爾雅學習通《歷史的三峽:近代中國的思潮與政治(華東師范大學)》2025章節測試答案
- 村莊灣塘承包協議書8篇
- 打車安全意識教育
- 腎內科疾病臨床路徑
- 船舶修造知識培訓課件
-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運營維護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