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343-2018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_第1頁
DL∕T 5343-2018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_第2頁
DL∕T 5343-2018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_第3頁
DL∕T 5343-2018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_第4頁
DL∕T 5343-2018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PDL/T5343—2018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ConstructiontechnologyguidancefortensionstringingDL/T5343—2018代替SDJJS2—1987、DL/T5343—2006批準部門:國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18年7月1日IDL/T5343—20182018年第4號依據《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化管理辦法(試行)〉及實施細則的通知》(國能局科技〔2009〕52號)有關規定,經審查,國家能源局批準《風力發電機組振動狀態評價導則》等168項行業標準,其中能源標準(NB)56項、電力標準附件:行業標準目錄2018年4月3日DL/T5343—2018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代替標準采標號批準日期實施日期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國能科技〔2013〕526號)的了國內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工程架線施工技術和經驗,2006和《超高壓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SDJJS2—1987相比較,本次修訂了如下主要技術2.電壓等級由原標準的750kV擴展到110kV~750kV。4.補充了使用雙放線滑車時的相關計算公式、使用方法等。6.補充非緊線操作的耐張串掛線作業的相關技術要求。7.補充耐張塔掛線施工時,導地線過牽引的相關技術要求,操作、防止多分裂導線鞭擊、緊線施工、附件安裝、復合光纜周竹軍葛占雨本標準審查人員:楊建平余樂吳克芬任成林葉建云杜成峰李海生孫克彬前言 1 23基本規定 54施工準備 7 7 5張力放線 6緊線及掛線 6.1緊線 6.3畫印 6.4掛線 7附件安裝 8質量措施 VDL/T5343—20189安全措施 10環境保護要求 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VIDL/T5343—2018Foreword I 1 2 54Installationpreparation 74.1Implementspreparation 74.2Crossingconstructionpreparation 4.3Linetacklepreparation 22earthwireextension 5.4Installationoperationofconductorandearthwireextension 6.1Conductorandearthwiret 6.2Sagobservat 6.3Drawingmark 7.1Tangenttoweraccessoryinstallation 7.3Jumperinstallati VIIDL/T5343—20189Safetymeasures 10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quirements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DL/T5343—20181.0.2本標準適用于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新建、改建工程導線、地線、復合光纜(以下稱OPGW)的張力放線、緊線、1.0.4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除應符合本DL/T5343—20182.0.1張力放線deliverlineswithtensor2.0.2張力架線installingofconductorwithtension指用張力放線方法展放導線、地線及OPGW,以及用與張力放線相配合的工藝方法進行緊線、掛線、附件安裝等各項作業的1導線、地線及OPGW在展放過程中處于懸空狀態。5同相(極)子導線同步展放、同時收緊。2.0.3同步展放synchronizedextending指采用兩套或兩套以上牽張設備組合同時展放同相(極)多分裂導線,在同一放線施工段內,同相(極)子導線到達牽引場2.0.4一牽多onepullmore指用一臺牽引機經一根牽引繩及一牽多走板與張力機配合牽放多分裂導線的牽放方式。一牽多的牽放方式有一牽2、一牽23DL/T5343—20182.0.5壓接牽引頭crimp-typedrawinghead指用于導線、地線或OPGW與牽引繩或走板連接的專用液2.0.6導引繩pilotrope2.0.7牽引繩pollingrope2.0.8小牽引機pilotropepuller指在牽放牽引繩過程中起牽引作用的施工機械。小牽引機一2.0.9小張力機pilotropetensioner2.0.10主牽引機mainpuller全的工作機構、控制機構和防護(保安)機構,能在使用地區自2.0.11主張力機maintensioner2.0.12直線松錨升空conductortrippinganchorliftoff2.0.13非緊線操作的耐張串導線掛線dead-endingoftensiontowerwithoutsagging指先完成導線在橫擔施工孔的臨錨,在空中或地面壓接導線DL/T5343—20182.0.14包絡角rolloverangle2.0.15連續布線法continuouslayoutwiremethod指施工段內各相(極)導線均按展放順序的累計線長使用導線線盤,第一相(極)放完后,線盤上剩余導線接著使用于第二相(極),依此類推,直至放完。2.0.16平衡掛線evenlyhunglines指耐張塔進行附件安裝時,桿塔大號側與小號側兩端同時操2.0.17過輪臨錨temporaryfixingmethodusingpulley2.0.18反向臨錨invertedTemporaryfixingmethod4DL/T5343—20183.0.1應根據設計文件、施工資源和工程施工條件選擇張力架線施工工藝、施工機械、施工組織及操作方法等,確定張力架線施3.0.2應按下列程序進行張力放線:1導引繩展放:將初級導引繩用飛行器展放或人工鋪放逐基穿過放線滑車,分段展放后與鄰段相連,用已放好的初級導引繩2導引繩牽放牽引繩:用牽引機收卷導引繩,將施工段內的3牽引繩牽放導線、地線及OPGW:用牽引機收卷牽引繩,將施工段內的牽引繩帶張力更換為導線、地線及OPGW。3.0.3單導線、地線及OPGW放線應采用一牽1放線方式。3.0.4同相(極)多分裂導線的子導線宜同步展放。3.0.5分次展放同相(極)多分裂子導線時,應采取措施消除導3.0.6在張力架線全過程中應對導線、地線及OPGW采取下列保地線及OPGW的保護;2應正確懸掛放線滑車以改善導線、地線及OPGW在滑車3應選擇使導線、地線及OPGW處于架空狀態的放線張力,3.0.7施工全過程應采取防止雷電、感應電以及觸電傷害的安全5DL/T5343—20183.0.8確定張力架線施工段,應符合下列規定:1放線段不宜超過20基桿塔。超過時,應采取相應的安全2牽、張場地位置應便于牽張設備和材料的運達及布置,牽張場兩側桿塔應滿足過輪錨線要求。3耐張塔單側緊掛線時,應按設計要求安裝臨時拉線。4耐張段金具組合形式應適合耐張塔附件安裝作業。耐張段長度小于1500m時,應按過牽引200mm驗算耐張塔。耐張組裝串中應具有長度調整的金具。檢修中懸掛放線滑車、安裝承力工具和進行高處作業需要。3.0.9桿塔掛線聯板應設置施工孔。附件安裝、耐張塔錨線、臨時拉線和放線滑車懸掛等施工孔以及臨時掛架的設計應滿足施工負荷及結構受力要求,并應便于操作。孔徑應與施工工具3.0.10對于特殊導線、地線及OPGW的架設,當廠家有高于本標準的特殊要求時,應按特殊要求執行。接牽引頭等壓接作業,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輸變電工程架空導線及地線液壓壓接工藝規程》DL/T5285的規定。674.1.2張力放線機具的配置和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8DL/T5343—2018根據現有機具,經計算分析確定放線方式及配套機具;4同一工程的不同施工段,可采用不同放線方式。4.1.3主牽引機變速機構宜采用無級變速,其額定牽引力應滿足式(4.1.3)要求。式中:P——主牽引機的額定牽引力(N);m——同時牽放子導線的根數;Kp——選擇主牽引機額定牽引力的系數;展放鋼芯鋁絞線時Kp=0.2~0.3;展放鋼芯鋁合金絞線時Kp=0.14~0.2;應根據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選用相應的系數。Tp——被牽放導線的設計使用拉斷力(N)。4.1.4主張力機及導線線軸架,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張力機及導線線軸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輸電線路張力架線用張力機通用技術條件》DL/T1109的規定,宜采用遠程控制;2主張力機單根導線額定制動張力應按式(4.1.4-1)選用,主張力機的導線輪槽底直徑應滿足式(4.1.4-2)要求。T=KITr式中:Tr——主張力機單導線額定制動張力(N);Kr——選擇主張力機單導線額定制動張力的系數;鋼芯鋁絞線時,Kr=0.14~0.2。鋼芯鋁合金絞線時,KT=0.09~0.125;應根據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選用相應的系數。式中:D——張力機的導線輪槽底直徑(mm);d——被展放的導線直徑(mm)。4.1.5小牽引機及小張力機,應符合下列規定:1小牽引機及小張力機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輸電線路張力架線用牽引機通用技術條件》DL/T372及《輸電線路張力架線用9DL/T5343—20182小牽引機的額定牽引力應按式(4.1.5-1)選擇,小張力機的額定制動張力應滿足式(4.1.5-2)的要求。式中:Pm——小牽引機的額定牽引力(N);Qp——牽引繩的綜合破斷力(N)。式中:t——小張力機的額定制動張力(N)。1張力展放地線及OPGW時,宜選用小牽引機、小張力機3展放OPGW的張力機卷筒槽底直徑應大于OPGW直徑的70倍,且不得小于1.0m。4.1.7牽引繩的綜合破斷力應滿足式(4.1.7-1)要求,導引繩的綜合破斷力應滿足式(4.1.7-2)要求。Qp≥mK,Tp展放鋼芯鋁合金絞線時Kq=0.4。P≥0.25Qp式中:Pp——導引繩綜合破斷力(N)。4.1.8張力架線用網套連接器、牽引板、抗彎連接器、旋轉連接1應按出廠允許承載力選用,其規格應與被牽放繩索(導引DL/T5343—2018道路上速度不得超過30km/h,在不平坦的道路上速度不得超過度不應小于繩節距的4倍;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電力線路》DL5009.2的規定。4.2.1張力架線中的跨越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電力線路》DLDL/T5343—20184.2.2跨越電力線路施工的跨越方式可分為停電跨越和不停電跨架不能封頂時,應適當加高跨越架架頂高度。4.2.4對重要跨越及特殊跨越,宜采用壓接牽引頭牽引導線、地線及OPGW。4.2.5采用停電落線方式跨越電力線路,應由耐張塔松線或由直線塔落線,并應對被跨越線路進行下列驗算:1落線過程中和落線后,導線、地線及OPGW的張力變化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安全系數不應小于2。2桿塔的不平衡張力及垂直壓力均不應超過桿塔設計條件。4.3.1放線滑車,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與牽放方式相匹配。牽引繩通過滑車的專用輪槽時,滑2牽引板應與放線滑車相匹配,并應保證牽引板的通過性。3放線滑車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架空輸電線路放線滑車》DL/T371的規定。OPGW放線滑輪槽底直徑不應小于OPGW直徑的40倍,且不得小于500mm。滑輪的摩阻系數不應大于1.015。4槽形和輪槽寬度應能順暢通過接續管、接續管保護套及各4.3.2當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每相(極)應掛雙放線滑車,雙滑1垂直荷載超過滑車的最大額定工作荷載;2接續管及接續管保護套過滑車時的荷載超過其允許荷載,4.3.3繩索在放線滑車上的包絡角應按公式(4.3.3)計算。DL/T5343—2018式中:φ——繩索在滑車上的包絡區間所對的圓心角,稱為包絡αA、ap——放線滑車兩側導線的懸垂角(°);θ——滑車的水平轉角。當掛單滑車時,滑車的水平轉角為線路水平轉角;當掛雙滑車時,每個滑車的水平1同相(極)子導線一次牽放時,掛單放線滑車,并應符合1)直線塔及直線轉角塔:放線滑車可直接掛在懸垂絕2)耐張及耐張轉角塔:用鋼繩套等將放線滑車掛在橫3)橫擔掛滑車的位置,應能安全承受放線和緊線荷載,且緊線后導線距最終安裝位置較近,并應作2同相(極)子導線同步展放,掛單放線滑車,并應符合下1)同一桿塔同相(極)所有放線滑車懸掛后應等高,通常滑車掛點間相距橫擔桁架的一個或幾個節間,相鄰兩放線滑車間的水平懸掛距離不應小于1.5m,當滑車掛點距離較近時可將其中選定的放線滑車拉2)直線塔可利用懸垂絕緣子串下掛一個放線滑車,其余放線滑車可用鋼繩套、拉棒等掛具固定在橫擔具DL/T5343—20183)直線轉角塔每相(極)可用絕緣子串掛一個放線滑架和用虛線所示的臨時構件擴展為矩形結構,再將(a)(一牽4+一牽2)方式(b)(3×一牽2)方式(a)一牽4+一牽2放線滑車懸掛(b)3×一牽2放線圖4.3.4-2應用專用掛架懸掛放線滑車示意圖DL/T5343—2018圖4.3.4-3有掛架直線轉角塔的滑車懸掛示意圖1—橫擔;2—掛架;3—掛具;4—滑車4.3.5掛雙滑車時,應計算導線在二滑輪頂處的高度差△h和掛具長度差△λ。當直線塔高度差、耐張塔掛具長度差大于300mm時,應使用不等長掛具懸掛雙滑車,長掛具應掛在導線懸垂角度大的一側。相關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1導線在二滑輪頂處的高度差△h和掛具長度差△λ應按公式(4.3.5-1)、公式(4.3.5-2)計算。式中:△h——雙滑車懸掛高度差(m);△λ——雙滑車掛具長度差(m);c——兩滑車間的支撐連桿長度,與橫擔的寬度相近(m);角(°),應按公式(4.3.5-3)~公式(4.3.5-6)計算。DL/T5343—2018θ——線路的水平轉角(0);W——滑車的垂直荷載(N);距L應按公式(4.3.5-7)試算。L=c·sin?tannDL/T5343—2018(c)俯視面圖4.3.5耐張塔不等長掛具懸掛雙滑車1當同相(極)子導線采用同步牽放,且需掛多組放線滑車2放線滑車受力后不與橫擔下平面相碰的臨界狀態如圖DL/T5343—20181—橫擔;2—掛具;3—滑車式中:H?——轉角塔放線滑車在內角側橫線路方向承擔的水平分力(N);W——滑車的垂直荷載(N);Gx——滑車掛具自重力(N);bH——滑車軸向外輪廓寬度(m);5.1.2牽引場、張力場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1)牽引機、張力機能直接運達,或道路橋梁稍加修整3)相鄰直線塔允許作過輪臨錨,錨線對地角度符合設2)檔內有重要交叉跨越或交叉跨越次數較多;DL/TDL/T5343—20186682960mDL/T5343—20184應按產品技術文件要求對牽引機、張力機、鋼絲繩卷車、8張力場不宜轉向布置;圖5.1.4牽引場轉向布置平面示意圖1一地錨;2一轉向滑車;3一牽引繩DL/T5343—20181導引繩分段應以800m~1200m為宜,兩端均應做成插接6導引繩之間的連接應保證連接強度;5.2.2應根據工程特點、現場條件等展放初級導引繩,展放方法航模、多旋翼飛機等飛行器,空中分段展放初級導引繩。初2地面鋪放法:將導引繩線盤分散運到施工段沿線指定地1每相(極)用一根初導繩牽放一根二級導引繩、二級導DL/T5343—2018多根導引繩,導引繩的條數應經過計算確定。可多次采用一牽多的方法,最終牽引出所需規格和數量的導引繩,并轉移到相應的3上述兩種方法組合應用。利用初級導引繩牽引一根或多根二級導引繩,二級導引繩分別多次采用一牽多的方法,最終牽5.2.5地線展放,應符合下列規定:力機做牽張設備,并應采用與導線張力放線相同的施工設計、操1應張力展放OPGW,放線區段應與OPGW盤長相適應;5.3.1本節只對導線牽放過程進行施工計算。地線、牽引繩、DL/T5343—20184直線松錨后放線區段內導線不應落地;5放線中產生的不能繼續使用的短線頭應最少;6轉場時余線轉運量應較少。5.3.3布線宜采用連續布線法。連續布線時,每相(極)的子導線宜等長。5.3.4布線線長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段內每一線檔放線時所需線長可按下式計算:式中:L——線檔放線所需線長(m);l,——線檔檔距(m);2施工段內每一線檔緊線產生的余線可按下式計算:5.3.5根據計算確定布線計劃及接續管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注意相鄰兩施工段之間各段尾線的實際位置和上一施工段緊線余線總長度;2布線時宜將接續管位置控制在靠近緊線錨端的半檔距內;3緊線前應現場核對接續管的實際位置。DL/T5343—20181一般區段,導線距離地面不應小于3m。4平衡錘距離跨越架架頂網桿不應小于1m。式(5.3.8-1)~公式(5.3.8-3)計算出與各檔所需放線張力相對水平張力(N);DL/T5343—20185.3.9在張力機出口水平張力作用下,施工段內各線檔的實際放線張力應按公式(5.3.9)計算。5.3.10牽引繩和導線的放線曲線模板應分別確定,兩條放線曲線與線路設計斷面圖的比例尺應相同,并應繪制在縱斷面圖上。放線曲線可按公式(5.3.10-1)的平拋物線方程計算確定。縱坐標(m);K——放線曲線模板模數。5.3.11牽引機牽引力的水平分力可按公式(5.3.11)計算確定。P=m[TE"十w?(hε"+h?ε”-1+…+h,ε+h,)](5.3.11)式中:Ph——牽引力的水平分力,若場地布置符合本標準要求,可近似地將水平分力當作牽引力(N);TH——選出的張力機出口水平張力(N);ε——滑車綜合阻力系數,取1.012~1.015;n——施工段內放線滑車總個數;m——同時牽放的子導線根數。5.3.12確定牽引機牽引力過載保安定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按計算牽引力Ph確定牽引機牽引力過載保安定值;2牽引力達到過載保安定值時,牽引機應自動熄火停車,或發出明顯警報,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止牽引;3過載保安定值不應大于桿塔允許單相(極)縱向(順線路DL/T5343—2018方向)荷載,宜按公式(5.3.12)計算取值。2導引繩、牽引繩的安全系數均不應小于3;DL/T5343—2018示,并應拆掉倒掛滑車橫梁板,使牽引板能直接通過。垂圖5.3.15以正倒掛放線滑車組解決導線上揚示意圖1—壓線滑車(倒掛);2—放線滑車;3—導線5.4.2應使用10號或12號鐵絲將與導線連接的網套連接器尾部盤繞綁扎兩道,每道應綁扎20圈,兩道間距宜為150mm,且其連接應達到網套連接器的強度要求。網套通過旋轉連接器與走板5.4.3在張力放線過程中,導線尾線在線盤上不應少于6圈,導引繩及牽引繩尾繩在鋼絲繩盤上均不應少于6圈,尾端應與線盤時調整傾斜程度,使導引繩、牽引繩、導線的作用力方向基本垂DL/T5343—20182宜采用從滑車側架下端將滑車向上吊起一段高度的方法使放線滑車預傾斜,如圖5.4.10所示。吊繩吊繩IIrtr張力方向圖5.4.10轉角塔放線滑車的預傾斜5.4.11牽放過程的調整和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牽放過程中應隨時調整各子導線的張力機出口張力,使牽引板保持水平,平衡錘保持垂直;2當牽引板靠近轉角塔放線滑車時,牽引板平面與滑車輪軸方向應基本平行,牽引速度應控制在15m/min之內,并應注意按轉角滑車監視人員的要求調整子導線張力和牽引速度;3牽引板通過轉角滑車后,應檢查牽引板是否翻轉、平衡錘位置是否正確,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將其恢復至正確位置。1線軸上尚剩6圈導線時應停止牽引,張力機應制動;2應將尾線臨時錨固,錨固力應為導線尾部張力;將線軸上的余線放出后換線軸,放出的線尾與新軸線頭應用雙頭網套連接器臨時連接,余線應全部盤繞到新線軸上,并應恢復線軸制動,DL/T5343—20184在壓接操作點前應將導線臨時錨固,錨固力應為放線張力;打開張力機剎車,放出一段導線,可拆除雙頭網套連接器,5拆除臨錨,拆除方法宜使用張力機回盤導線。臨錨拆除后,應打開張力機制動,繼續牽引。5.4.13同相(極)導線展放時,各子導線放線張力、弧垂大小應5.4.14每相(極)導線放完時,在牽引機、張力機前應將導線臨時錨固,錨線水平張力最大不應超過導線保證計算拉斷力的16%。錨線后導線距離地面不應小于5m。5.4.15同相(極)各子導線錨線張力宜稍有差異,并應使子導線DL/T5343—20186.1.1張力放線結束后應盡快緊線。導線、地線宜以耐張段作為緊線段、耐張塔作為緊線操作塔。沒有斷開點的OPGW多個耐張段連續緊線時,應由遠至近逐段完成各耐張段緊線。1檢查各子導線在放線滑車中的位置,消除跳槽現象;2檢查各子導線不應相互纏繞,當有相互纏繞情況時,應先4現場核對弧垂觀測檔,應設立觀測標志;5緊線時應保留放線滑車的臨時接地,并應檢查確認接地6單相(極)并列懸掛多個滑車時,應消除直線塔同相(極)1宜先收緊線檔中間搭在其他子導線之上的子導線;3宜先收緊弧垂較小的子導線;4應考慮風向的作用,并應避免在緊線過程中子導線因風力5同相(極)子導線應同時收緊,且收緊速度不宜過快。6.1.4緊線段緊線弧垂達到設計值后,應保持緊線張力不變,并DL/T5343—2018手扳葫蘆、錨線繩和卡線器與導線在兩側進行平衡錨接如圖示,對接(錨接)及緊線操作程序,應符合下列規定:1)將耐張串與導線錨接后,應在兩側錨線卡線器之間2)用機動絞磨進行預緊線,再用手扳葫蘆進行耐張串3)在多聯耐張串與導線錨接及緊線過程中,應根據耐張串的結構特點,采取可靠的措施保證耐張串圖6.1.5-1耐張組裝串與導線對接(錨接)示意圖1一轉向滑車;2一耐張絕緣子串;3一起重滑車組;4一錨線繩;5一卡線器;6一導線DL/T5343—2018圖6.1.5-2中間耐張塔緊線牽引系統示意圖圖6.1.5-3耐張塔前在地面錨線的導線升空方式示意圖DL/T5343—20181—導線;2—卡線器;3—錨線鋼繩;4—直角掛板6.1.8在緊線段與相鄰已緊線段接合處進行直線松錨升空作業工具完全不受力后方可將其拆除;再慢慢放松壓線裝置至完全不受力時,方可拆除壓線裝置;緊線操作端應同時配合收緊導4同一相(極)的各子導線應對稱松錨,并應使放線滑車保2當緊線段中鄰近上一緊線段的觀測檔的弧垂接近且稍大3當不能及時進行OPGW熔接時,應將余纜盤圈牢固地固1觀測檔位置宜均勻布置,相鄰兩觀測檔間距不宜超過4DL/T5343—2018視,使用平行四邊形法觀測和檢查弧垂的觀測檔,視點端弧垂板位置不變,并應以2倍弧垂差調整測站端弧垂板位f≤h-δaf≤h-δ?h?、h——測站端、視點端導線懸掛點至塔腳的距離(m);2使用異長法觀測和檢查弧垂的觀測檔,應同時滿足公式DL/T5343—20181當切點對同側檔端的水平距離超過1/4檔距長度,即滿足公式(6.2.3-2)的觀測檔時,可使用角度法觀測和檢查弧垂;2角度法可分為檔端角度法、檔內角度法、檔外角度法,宜3檔端角度法觀測角應按公式(6.2.4-1)計算。式中:θ——角度觀測值,正值為仰角,負值為俯角(°);h觀測檔架空線懸掛點間的高差,m,近懸掛點(觀站端)較低時取“十”,反之取“一”;l——觀測檔檔距(m);6.2.5對上述三種方法均不適用的觀測檔,可使用平視法觀測和檢查弧垂。1應以各觀測檔和緊線場溫度的平均值作為觀測溫度。2收緊導線、地線后,應先調整距緊線場最遠端觀測檔的弧垂,再放松導線,后調整距緊線場次遠端觀測檔的弧垂;依此類推,直至全部觀測檔的弧垂調整合格。3同一觀測檔同相(極)子導線應同為收緊調整或同為放松DL/T5343—20184應使用經緯儀統一操平同相(極)子導線,并應利用測站多檢查一些非觀測檔子導線的弧垂情況。6.3.1同一緊線段弧垂調整完畢,緊線張力未發生變化時,應在各直線塔上同時畫印,印記應準確、清晰。6.3.2對于直線塔,可用垂球將橫擔掛孔中心投影到任一子導線上,應將直角三角板的一個直角邊貼緊導線,另一直角邊對準投6.3.3對于直線轉角塔,應取放線滑車滑輪頂點為畫印點,并應使用直角三角板在各子導線上畫印。6.3.4當緊線操作塔為耐張塔時,應將每根(極)子導線與同序號子導線的金具掛線孔進行比量畫印。1將耐張串吊裝到橫擔掛孔上。2在耐張塔兩側同時對稱進行空中錨線,在耐張串的近線端和臨錨卡線器間布置滑車組。3收緊滑車組,使錨線工具受力,錨線工具間導線逐漸松弛,進行緊線操作。4裝設空中操作平臺:用多點懸掛在空中臨錨繩上,為在空中進行耐張線夾壓接等作業提供工作面,如圖6.4.1所示。5確認導線上所畫印記,斷線時計入耐張線夾壓接所需扣除6在空中操作平臺上壓接耐張線夾。7將壓好的耐張線夾連接到耐張串。8卸下空中操作平臺,拆除錨線工具。DL/T5343—2018圖6.4.1空中操作平臺懸掛示意圖1在耐張塔兩側應同時對稱(平衡)進行空中錨線,應平衡收緊兩側導線,使兩側錨線卡線器間的導線松1)在耐張線夾外適當位置安裝錨線卡線器。2)以橫擔掛線板上的施工孔為錨線孔,在卡線器與錨線孔間安裝卡線器、錨線鋼絲繩套、手扳葫蘆等錨3)兩側同時收緊手扳葫蘆,使錨線工具受力,導線逐4)斷線前,在卡線器后側0.5m~1.0m處,用繩索將導線捆綁在錨線繩上,導線松線時不得出現硬彎,斷3在操作塔兩側以對接法掛線。如圖6.4.2所示,對接掛線DL/T5343—20181)將耐張串吊裝到橫擔掛孔上。2)在耐張串的近線端和臨錨卡線器間布置滑車組。3)收緊滑車組,對接耐張線夾和耐張金具,并應注意圖6.4.2對接法掛線示意圖1—絕緣子串;2—滑輪組;3—卡線器;4—導線6.4.3耐張塔掛線施工,且耐張段長度小于1500m時,導地線過牽引不宜超過200mm,當大于1500m時,過牽引不宜超過300mm。過牽引時,導地線的安全系數不應小于2。DL/T5343—20181對于多分裂導線,各子導線的編號及就位順序應便于施工,提線器組合使用,如圖7.1.1(b)所示。當負荷較大時,應在橫(a)四分裂導線提線(b)六分裂導線提線3提線安裝時提線工器具動荷系數應為1.2。4子導線提線器均應懸掛在子導線最終安裝位置上方的施DL/T5343—20187.1.3安裝直線線夾時,應以橫擔上懸掛點附近的施工孔為提線安裝承力點。橫擔上未設置施工孔時,提線安裝方法和承力點位7.1.4提升導線的吊鉤,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輸電線路施工機具設計、試驗基本要求》DL/T875的規定。吊鉤沿線長方向的承托寬度不得小于導線直徑的2.5倍,接觸導線部分應襯膠,導線7.1.5直線轉角塔安裝線夾時,應用繩索將懸垂絕緣子串固定在吊具上。對于角度較大的直線轉角塔,應驗算提線安裝時的最大導地線張力和提線工具的荷載。7.2間隔棒及防振裝置安裝7.2.1應采用專用飛車或人工走線方法安裝間隔棒,飛車支撐輪不得對導線造成磨損,人工走線應穿軟底鞋。7.2.2可采用手持激光測距儀定位、計程器定位、測繩高空測量定位、地面測量定位等方法測定間隔棒安裝位置。在跨越電力線路安裝間隔棒時,不得使用非絕緣測繩進行測量。7.2.3間隔棒平面應垂直于導線,各相(極)導線間隔棒的安裝7.2.5防振錘大頭朝向應符合設計文件及產品技術文件要求,錘7.3.1應使用未經牽引的原狀導線制作軟跳線,并應使原彎曲方7.3.2宜根據設計資料確定軟跳線的長度和跳線懸垂線夾的安裝位置,并應在地面將跳線組裝成整體連同其懸垂絕緣子串一并起DL/T5343—2018吊點宜用4套,并應將其中2套作為人力輔助起吊工具。跳線吊圖7.3.6跳線吊裝方法示意圖1—V形絕緣子串;2—滑車;3—滑車;4—繩卡;5—鏈條葫蘆;6—尼龍繩;7—導線;8—間隔棒;9—鼠籠箍架;10—吊裝帶;11—工作吊籃7.3.7施工人員應沿預先安裝好的軟梯下至V形絕緣子底端連接DL/T5343—20188.0.1張力架線施工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110kV~750kV吊架吊裝,并應輕裝輕放,不得碰撞、損壞軸套、軸輻。線軸的發生金鉤、松股,并應避免導地線與地面、工器具及導地線之間DL/T5343—20181在保證導地線對跨越物安全距離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小放2放線前應對線盤進行檢查,應修補好損壞的線軸或側板,并應將線盤上的鐵釘拔除干凈。軸架應呈扇形布置,并應使線軸出線對正張力機進線導向輪,不得使導地線與線軸側邊相磨。3應加強對放線工器具的檢查維修工作,放線工器具應符合1)放線滑車應轉動靈活、無缺損,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架空輸電線路放線滑車》DL/T371的規定;2)接地滑車應彈力適中,槽型與導地線應匹配;3)壓接管保護套應結構合理,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架空輸電線接續管保護裝置》DL/T1192的規定;4)旋轉連接器應強度可靠、軸承完好、轉動靈活,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架空輸電線路旋轉連接器》DL/T1310的規定。5應保持指揮通信系統正常工作,并應加強施工監護,導線不得跳槽,交叉跨越不得磨損導地線。6放線過程牽引機操作應平穩,并應避免大起大落;張力機操作應平穩,并應保持子導線的張力平衡。得松散。展放時,應有專人看護線軸,不得使線盤邊緣磨損導地線。導地線、OPGW引出方向應與線軸軸線垂直。8接續導地線作業將網套連接器繞回線軸時,應注意隔離保護,不得擠傷相臨導地線。10多臺張力機同時展放完同相(極)導線回牽錨線時,應同時操作,不應由張力機分次收緊,子導線不得相互馱線。11對大檔距處的導線放線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多分裂導線DL/T5343—20181臨錨繩宜選用包膠鋼絞線。未包膠臨錨繩與導地線接觸3卡線器安裝及拆除時,不得在線上滑動、滾事先測量好位置,并應一次安裝成功,安裝后應立即在卡線器后4臨錨時,卡線器后端的尾線應用軟繩綁吊,尾線不得在卡線器處產生硬彎和松股。子導線的尾線應分開。否則應采取臨時防振措施。6在同一根導地線上安裝過輪臨錨和線端臨錨時,應帶一定張力,不得因振動引起卡線器松動磨傷導地線。8線端臨錨時,各子導線弧垂不宜等高。9高空臨錨時,相鄰子導線之間臨錨索具應錯開布索具靠近的導線應套膠管。10過輪臨錨的錨繩應與導地線分離,不應共用放線滑車上2臨錨時,各子導線應作不等高排列,臨錨張力應考慮導線3大風情況下,應采取將各子導線分離的措施。DL/T5343—20183不得在子導線相互纏繞或導地線跳槽的情況下繼續收緊夾兩側、臨錨點和牽張場導地線升空處未處理的局部輕微損傷處3提線掛鉤應包膠,提線鉤與導地線的接觸長度應不小于10應經常檢查飛車,車輪應轉動靈活,飛車活門處鐵件應1放線滑車直徑不應小于OPGW直徑的40倍,且不應小于DL/T5343—20182OPGW端口應包塑料膠布防水;施工過程中應防止撞擊、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0mm。3展放控制張力應符合產品說明書要求,并應保持平衡錘通4應使用專用緊線器或耐張預絞絲緊線。5安裝懸垂線夾時,應使用專用工具或配套懸垂線夾提線。6應由專業人員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光纖的熔接,并應滿足下1)剝離光纖的外層鋁套管、塑料套管、骨架時不應損2)安裝接線盒時,螺栓應緊固、橡皮封條應安裝到位,接線盒不得受潮;3)光纖熔接后應進行接頭衰耗測試,不合格者應重接;9.0.1架線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9.0.5跨越架(網)的搭設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電力線路》DL5009.2、《跨越電力線路架9.0.8張力放線通信聯絡應迅速可靠,且通信聯絡應符合下列DL/T5343—20185通信缺崗不得進行牽放作業。9.0.9牽引過程中,各轉向滑車圍成的區域內側不得有人,人員不得跨越牽引時的繩索。1升空作業時應使用壓線裝置,不得直接使用人力壓線。3壓線滑車應設控制繩,壓線鋼絲繩應有足夠長度,且4緊線前應保證通信順暢,且傳遞信號應及時、清晰。導地線跳槽應處理完畢,導線不得相互扭絞,各處交叉跨越安全措施5升空及緊線過程中,不得站在懸空導地線的下方。6緊線用卡線器的規格應與線材規格匹配,并應設置防止跑8對正在進行平衡掛線作業的導線,不得同時在該線其他部9掛線時,當連接金具靠近掛線點時,應在停止牽引后,作業人員方可從安全位置到掛線點操作。掛線后應緩慢回松牽引繩,并應在調整拉線的同時觀察耐張金具串和桿塔的受力情況。9.0.11附件安裝采取的安全措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重要交叉跨越兩側桿塔上安裝附件時,應做好防止導地3不得同時在相鄰桿塔同相(極)安裝附件,作業點垂直下DL/T5343—20184應避免同塔同時在同一垂直面上進行雙層或多層作業;5附件安裝時,安全繩或速差自控器應拴在橫擔主材上;6在帶電線路上方的導線上測量間隔棒距離時,應使用干燥的絕緣繩或儀器測量,不得使用帶有金屬絲的測繩、皮尺。1架線施工前,鐵塔應連接好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符合設2牽引機、張力機機體應可靠接地。3牽引機、張力機機體前方的牽引繩和導線上應分別安裝接站在地面的人不得與操作人員接觸。5跨越不停電線路時,跨越檔兩端的引繩、導線應接地。7耐張塔掛線前,應用良導體將耐張絕緣子串短接。8耐張段距離較長時,應選適當的中間直線塔進行接地。9雷電時應停止放緊線作業。10附件安裝作業區間兩端應裝設接地線。施工的線路上有高壓感應電時,應在作業點兩端加裝工作接地線。應在裝設個人保安接地線后,施工人員方可進行附件安裝,并應在工作完成后11飛車或人工走線越過帶電線路時,應驗算對帶電體的凈空距離,該距離不得小于最小安全距離。驗算荷載時應取實際荷載的1.2倍。12附件包括跳線全部安裝完畢后,應保留部分接地線并做好記錄,并應在竣工驗收后啟動運行前拆除接地線。DL/T5343—2018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電力線路》DL5009.2的規定,新工序未裝設接地線時,不得拆除原工序接地線,應使架空線路在施工期9.0.14停電作業應按現行行業標準《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DL/T5343—2018等法律法規,并應符合綠色施工要求。應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最大程度地節約資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用地。施工現場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與10.0.4宜選用飛行器展放初級導引繩帶張力逐級過渡的方式展施恢復因施工而破壞的植被和造成的裸土。10.0.7應采取措施控制施工中的噪聲與振動。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2)表示嚴格,在正確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DL/T5343—2018《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電力線路》DL5009.2《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DL/T5106《架空輸電線路無跨越架不停電跨越架線施工工藝導則》《架空輸電線路放線滑車》DL/T371《輸電線路張力架線用牽引機通用技術條件》DL/T372《輸變電工程液壓壓接機》DL/T689《輸電線路張力架線用防扭鋼絲繩》DL/T1079《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DL/T5343—2018代替SDJJS2—1987、DL/T5343—2006DL/T5343—2018本標準是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3年第二批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國能科技〔2013〕526號)DL/T5343—20183基本規定 4施工準備 5張力放線 6緊線及掛線 8質量措施 9安全措施 10環境保護要求 DL/T5343—20183.0.4同相(極)多分裂導線的子導線數有2根、3根、4根、6一牽2、一牽3、一牽4、一牽6,2×(一牽2)、一牽2+一牽4、3×(一牽2)、2×(一牽3)。當采用多個一牽多的組合時,由于導線存在蠕變,在不同時間段展放后又在同一時間進行緊線及附因此,同相(極)多分裂導線的子導線宜同步展放。3.0.5導線分次展放蠕變對弧垂的影響,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專門進行立項研究,并有初步成果。分次展放同相(極)多分裂子導將放線段內滑車數量適當提高,控制放線段不宜超過20基桿塔。DL/T5343—20181主牽引機及鋼絲繩卷車:主牽引機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DL/T372及相關標準的規定。2主張力機及導線線軸架:主張力機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能在使用地區自然環境下連續工作;放線張力一經調定后應能基本保持恒定不變;能分別控制同時牽放的各子導線的放線張業標準DL/T371及相關標準的規定。10網套連接器或牽引管:網套連接器或牽引管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DL/T875及相關標準的規定。11與導線、地線、牽引繩、導引繩配套的卡線器:導線卡12導線接續管保護套:接續管保護套應符合現DL/T5343—2018P≥mKpTp。在展放鋼芯鋁絞線時Kp=0.2~0.3。展放鋼芯鋁合金絞線時Kp=0.14~0.2。但在實際工程中,還應根據具體的地4.1.4對主張力機單導線額定制動張力選擇,一般以被牽放導線的設計使用拉斷力乘以系數。即用公式:T=KTr。在展放鋼芯~控制檔等具體情況計算各放線段單導線實際需要出力后,選擇不同的展放方法使用不同的初級導引。其余各中間級的規格按牽個工程第一次啟動或中、大修后啟動主牽引機、主張力機、小牽定時間。每次使用牽引機、張力機前,應對設備的布置、錨固、牽引繩、導線等在放線過程中處于架空狀態這一特點,慎重選擇跨越施工方案,防止放、緊線過程中發生張力失控,確保施工安DL/T5343—20185.1施工區段及牽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