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號:JXXXXX-2020DB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 DBJ50/T-XXX-2020(推薦性標準)火災后混凝土結構鑒定標準Standardforappraisalofconcretestructureafterfire(征求意見稿)2020-xx-xx發布2020-xx-xx實施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火災后混凝土結構鑒定標準StandardforappraisalofconcretestructureafterfireDBJ50/T-XXX-2020主編單位: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市建設工程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有限公司批準部門: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實施日期:2020年xx月xx日2020重慶前言根據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14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訂項目計劃(第二批)的通知》(渝建[2014]371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工程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家、行業標準及我市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本標準主要技術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定;4.調查與檢測;5.火災后結構分析與構件校核;6.火災后結構構件鑒定評級;7.火災后結構整體安全性鑒定評級;8.鑒定報告。本規范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重慶市渝中區長江二路221號,郵政編碼:400016)。主編單位: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市建設工程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有限公司參編單位: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
目次TOC\o"1-2"\h\z\u1總TC"1Generalprovisions"\l1則 總則TC"1Generalprovisions"\l11.0.1為規范火災后混凝土結構的檢測鑒定工作,為火災后處理決策提供技術依據,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科學合理,制定本標準。(條文說明1.0.1:對火災后混凝土結構進行檢測鑒定,以評估火災后混凝土結構的損傷范圍、影響程度、安全性能,為火災后恢復重建、維修管理等工作提供技術依據。為使火災后混凝土結構工程檢測鑒定有章可循,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構)物中混凝土結構火災后的檢測鑒定。(條文說明1.0.2:本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構)物中混凝土結構火災后的檢測鑒定,混凝土結構包括現澆混凝土及預制混凝土結構與構件。)1.0.3火災后混凝土結構的檢測與鑒定,應委托具有法定資質和能力的專業機構進行。(條文說明1.0.3:為了保證檢測鑒定結果的正確性、嚴肅性,必須由有結構安全性與可靠性鑒定能力,并具有火災后結構鑒定業績的獨立檢測鑒定機構和人員承擔。)1.0.4火災后混凝土結構的檢測鑒定,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術語和符號TC"2Termsandsymbols"\l12.1術語TC"2.1Terms"\l22.1.1火災后結構鑒定structuralappraisalafterfire為評估火災后建筑結構可靠性而進行的檢測鑒定工作。2.1.2調查investigation通過查閱檔案、文件,現場勘查和詢問等手段進行的信息收集活動。2.1.3檢測testing對結構的狀況或性能所進行的現場測量和取樣試驗等工作。2.1.4鑒定單元appraisalsystem根據被鑒定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和結構體系的種類,而將建筑物劃分成一個或若干個可以獨立進行鑒定的區段,每一區段為一鑒定單元。2.1.5構件member單元中可以進一步細分的基本鑒定單位。它可以是單件、組合件或一個片段。2.1.6構件集memberassemblage同種構件的集合,有主要構件集和一般構件集之分。2.1.7重要構件dominantmember自身失效將直接導致其他構件失效,并危及承重結構整體或局部安全的構件。2.1.8次要構件commonmember自身失效為孤立事件,不會直接導致其他構件失效,并不直接影響結構整體安全的構件。2.1.9火場殘留物debrisinsceneoffire火災后現場殘存的物品。2.1.10火災荷載密度fireloaddensity火場單位面積可燃物的燃燒總熱值。2.1.11火災溫度作用過程temperature–timeprocess火災場所從開始燃燒、發展、猛烈燃燒、減弱、熄滅到恢復常溫全過程溫度與時間關系的歷程。2.1.12結構構件過火溫度分析temperatureanalysisofstructuralelementafterfire根據構件和防火層表面受熱作用、構件材料熱性能確定構件表面、內部溫度的分布狀況。2.1.13結構整體分析(火災狀況下)globalstructuralanalysis(underfireenvironment)當整體結構或結構局部遭受火災時,以整幢結構或其獨立區段為對象,對火的直接作用效應和間接作用效應進行的分析。2.1.14安全性鑒定appraisalofsafety對建筑結構的承載力和結構整體穩定性所進行的調查、檢測、驗算、分析和評定等一系列活動。2.2符號TC"2.2Symbols"\l22.2.1結構性能及作用效應:Gk ——永久荷載標準值;Qk ——可變荷載標準值;S ——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Rd ——結構構件抗力設計值;f ——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Q——可燃物總熱量;——升溫時間;te——當量標準升溫時間; T——火場溫度;Ts——構件表面曾達到的最高溫度;C ——構件或結構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變形規定限值;ω——火災后受彎構件實際撓度;[ω]——受彎構件的撓度限值。2.2.2幾何參數:A——截面面積;h ——樓層層高或獨立柱高; H——結構總高;l 0——構件計算長度(跨度)。2.2.3鑒定評級:Ⅰ、Ⅱa、Ⅱb、Ⅲ、Ⅳ ——火災后結構構件的初步鑒定評定等級;a、b、c、d ——火災后結構構件的詳細鑒定評定等級;Asu、Bsu、Csu、Dsu——火災后結構整體安全性鑒定評定等級。
3基本規定TC"3Basicrequirements"\l13.1一般規定TC"3.1Generalrequirements"\l23.1.1建筑(構)物發生火災后應及時對主體結構進行檢測鑒定。(條文說明3.1.1:為掌握火災信息(火場物品分布及損壞狀況;物品的變形、可燃物或殘渣數量、分布等),或現場不被破壞,以便全面準確推斷火災參數。火災后200℃~500℃混凝土表面會隨時間發生變化,時間長了就看不清楚了,結構鑒定應在火災后及時進行。)3.1.2火災后現場檢測應保證檢測工作安全;現場檢測前應檢查可能出現的結構坍塌、構件或配件脫落等安全隱患,并應調查火災現場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等。(條文說明3.1.2:檢測鑒定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必要時應采取專門的安全措施。檢測人員進入現場檢測前,應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保證檢測人員的人身安全。火災后受損嚴重結構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對有坍塌危險的構件及結構要在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后方可進入現場檢測。火災后現場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對檢測人員可能造成潛在的危害,檢測人員進入現場檢測前應調查清楚火場內是否存在有害物質或有害物質的種類,做好相應防護措施。)3.1.3火災后檢測鑒定對象應為工程結構整體或相對獨立的結構單元。(條文說明3.1.3:火災后鑒定不應局限于過火部位,應把相對獨立的工程結構單元作為鑒定對象。火災作用對結構可能造成的損傷,有直接燒灼損傷和溫度應力作用損傷兩個主要方面,直接燒灼損傷一般局限于火場和高溫煙氣彌漫區域的結構,但溫度應力作用可能遍及整個工程結構,因此本條規定工程結構火災后鑒定對象應當是整個工程結構或相對獨立的結構單元。對于局部小范圍火災,經初步調查確認受損范圍僅發生在有限區域時,檢測對象也可僅考慮火災影響區域范圍內的結構或構件)3.2鑒定程序及工作內容TC"3.2Procedureandcontentforappraisal"3.2.1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鑒定應分為初步鑒定和詳細鑒定兩階段。初步鑒定應以構件的宏觀檢查評估為主,詳細鑒定應以安全性分析為主。(條文說明3.2.1:混凝土結構火災后鑒定分初步鑒定和詳細鑒定兩個階段。初步鑒定以構件的宏觀檢查評估為主,詳細鑒定以安全性分析為主。初步鑒定主要從構件外觀和狀態進行評估,這對構件火災損傷的整體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概念鑒定與火災后加固概念設計的首要條件。詳細鑒定是在初步鑒定的基礎上進行,需要根據結構上的作用及實測的結構參數進行定量的承載力計算分析。在實際鑒定評級中,應該將兩級鑒定評級要求緊密地結合起來,使火災后結構宏觀損傷與剩余承載力兩組鑒定內容起到互為校核的作用。)3.2.2火災后混凝土結構的檢測鑒定工作宜按圖3.2.2規定的程序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僅需鑒定火災影響范圍及程度時,可僅做構件初步鑒定。2當需要對火災后工程結構的安全性或可靠性進行評估時,應進行構件詳細鑒定。接受委托接受委托明確鑒定目的、范圍及內容初步調查制定鑒定方案構件初步鑒定●火作用調查●結構現狀調查與檢查●初步鑒定評級構件詳細鑒定●火作用分析●結構構件專項檢測分析●結構分析與構件校核●詳細鑒定評級補充調查與檢測結構整體鑒定編制鑒定報告圖3.2.2火災后混凝土結構鑒定程序3.2.3對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檢測鑒定工作存在爭議時,宜由當事各方共同委托。(條文說明3.2.3:存在爭議時宜由當事各方共同委托,一方面可以保證檢測工作的公正、公平性,保護當事各方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檢測結論的接受和采信,避免重復檢測及由此產生的費用和時間損失。)3.2.4初步調查應以滿足委托方的鑒定需求和制定有針對性的鑒定方案為目的。初步調查可采取踏勘現場、搜集和分析資料及詢問有關人員等方法。初步調查應包括下列基本工作內容:1查閱圖紙資料,包括結構設計和竣工資料;調查結構使用及改造歷史、實際使用狀況。2了解火災過程及火災影響區域,查閱火災報告等資料。3現場勘查了解火場殘留物狀況、荷載變化情況。4觀察結構損傷情況,判斷主體結構及附屬物的整體牢固性、出現垮塌的風險性。(條文說明3.2.4:本條規定了火災后初步調查的內容,包括查閱工程結構圖紙資料,調查使用歷史和使用狀況;查閱火災報告,訪問目擊者,了解火災過程;現場勘查,確定火災影響區域,了解主要燃燒物及殘留物狀況;判斷結構發生倒(坍)塌的風險;與委托方確定火災后鑒定的范圍、內容等。)3.2.5火災后混凝土結構的檢測鑒定宜具有完備的鑒定方案,鑒定方案應征求委托方的意見。鑒定方案宜包括下列內容:1工程概況,包括結構類型、建造年代、結構使用歷史等。2檢測鑒定的目的及范圍。3檢測鑒定依據。4調查與檢測的工作內容、方法和設備。5分析與校核內容。6檢測鑒定工作進度計劃。7現場檢測相關安全保障措施。(條文說明3.2.5:本條規定了制定鑒定方案應考慮的基本內容,鑒定方案應根據鑒定對象的特點和初步調查結果、鑒定目的和要求制定,也可以根據現場特殊情況進行補充。檢測鑒定的范圍應和委托方商定,并考慮火災可能影響到的范圍,應包括保障現場檢測安全的相關措施,還可以增加工作進度計劃、由委托方配合完成的工作內容等。)3.2.6初步鑒定應符合下列規定:1火作用調查應初步判斷結構所受的溫度范圍和作用時間,包括調查火災過程、火場殘留物狀況及火災影響區域等。2結構現狀調查與檢查應調查結構構件受火災的損傷程度,包括燒灼及溫度損傷狀態和特征等。3初步鑒定評級應根據結構構件損傷特征進行結構構件的初步鑒定評級,對于不需要進行詳細鑒定的結構,可根據初步鑒定結果直接編制鑒定報告。(條文說明3.2.6:本條規定了初步鑒定應包括的內容。大量火災后工程結構鑒定的工程實踐經驗表明,在下列情況下可以在初步鑒定完成后不必再作詳細鑒定:1)工程結構全面燒損嚴重,應當拆除;2)工程結構過火燒損非常輕微,僅僅是表皮損傷的一般工程結構;3)工程結構燒損比較嚴重,修復費用超過拆除重建費用等。除此之外,大多數需要保留工程結構均宜進行詳細鑒定。)3.2.7詳細鑒定應符合下列規定:1火作用分析應根據火作用調查與檢測結果,進行結構構件過火溫度分析。結構構件過火溫度分析應包括推定火災溫度過程及溫度分布,推斷火災對結構的作用溫度及分布范圍,判斷構件受火溫度。2結構構件專項檢測分析應根據詳細鑒定的需要,對受火與未受火結構構件的材質性能、結構變形、節點連接、結構構件承載能力等進行專項檢測分析。3結構分析與構件承載能力校核應根據受火結構材質特性、幾何參數、受力特征和調查與檢測結果,進行結構分析計算和構件承載能力校核。4詳細鑒定評級應根據受火后結構分析計算和構件校核分析結果,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進行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鑒定評級或可靠性鑒定評級。(條文說明3.2.7:本條對詳細鑒定作出了規定。詳細鑒定是在初步鑒定的基礎上進行,主要內容包括火作用分析、結構構件專項檢測分析、結構分析與構件校核和詳細鑒定評級。詳細鑒定是根據結構上的作用及實測的結構參數進行定量的剩余承載力計算分析,然后進行可靠性評級。詳細鑒定需要注意力學計算模型的合理性及火災后結構物化、幾何等各類參數選擇的正確性,以便獲得正確的計算結果。火災后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鑒定評級或可靠性鑒定評級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進行,例如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144、《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等。)3.2.8在檢測鑒定過程中,當發現調查檢測資料不足或不準確時,應進行補充調查檢測。3.2.9火災后工程結構鑒定工作完成后應提出鑒定報告。3.3鑒定評級標準TC"3.3Ratingstandardsforappraisal"\l23.3.1火災后結構構件的初步鑒定評級,應根據構件的燒灼損傷程度按表3.3.1的規定評定。表3.3.1構件的初步鑒定評級標準級別燒灼損傷程度應對措施Ⅰ未遭受燒灼作用,未發現火災及高溫造成的損傷,構件材料、性能及安全狀況未受到火災影響不必采取措施Ⅱa輕微燒灼,未發現火災及高溫造成的損傷,構件材料、性能及安全狀況受火災影響不大可不采取措施或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Ⅱb輕度燒灼,構件材料及性能受到輕度影響,火災尚不明顯影響構件安全應采取提高耐久性或局部處理和外觀修復措施Ⅲ中度燒灼,構件材料及性能受到明顯影響,火災明顯影響構件安全應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換措施Ⅳ嚴重燒灼或破壞,結構倒塌或構件塌落,結構構件承載能力喪失或大部分喪失,危及結構安全應立即進行安全防護,并采取徹底加固、更換或拆除的措施(條文說明3.3.1:火災后結構構件的初步鑒定評級主要從構件外觀和狀態進行評級,這對構件火災損傷的整體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概念鑒定與火災后加固概念設計的首要條件。對于混凝土構件,火災后外觀和狀態的改變較為明顯,且與內部細微觀結構及剩余承載力的改變又有密切聯系。因此,構件的初步鑒定在鑒定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對火災后結構狀態全面把控,火災后結構構件的初步評級根據外觀損壞狀態進行評級,只要受到火災影響,均不評為Ⅰ級,對于未遭受燒灼作用并未出現火災及高溫損傷的結構構件,可以評為Ⅰ級,以便更好區分。)3.3.2火災后結構構件的詳細鑒定評級,應根據檢測、分析和校核結果,按表3.3.2的規定評定。表3.3.2構件的詳細鑒定評級標準級別分級標準應對措施a未受到火災影響且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安全性要求,安全,可正常使用不必采取措施b受火災影響,或略低于國家現行標準安全性要求,不影響安全,可正常使用宜采取適當措施c不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安全性要求,影響安全和正常使用應采取措施d極不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安全性要求,嚴重影響安全應立即加固、更換或拆除(條文說明3.3.2:火災后結構構件的詳細鑒定評級是根據結構上的作用及實測的結構參數進行定量的剩余承載力計算分析,然后進行安全性或可靠性鑒定評級。詳細鑒定評級應注意力學計算模型的合理性及火災后結構物化、幾何等各類參數選擇的正確性,以便獲得正確的計算結果。火災后構件評級標準與工業建筑、民用建筑鑒定標準基本相同。對于未受火影響構件且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要求的構件才能評為a級。)3.3.3火災后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鑒定評級,應根據檢測、分析和校核結果,按表3.3.3的規定評定。表3.3.3結構整體安全性鑒定評級標準級別分級標準應對措施Asu安全性符合GBGB50292中對Asu級的規定,不影響整體承載可能有個別一般構件應采取措施Bsu安全性略低于GBGB50292中對Asu級的規定,尚不顯著影響整體承載可能有極少數構件應采取措施Csu安全性不符合GBGB50292中對Asu級的規定,顯著影響整體承載應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極少數構件必須立即采取措施Dsu安全性極不符合GBGB50292中對Asu級的規定,嚴重影響整體承載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條文說明3.3.3:火災后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鑒定評級或可靠性鑒定評級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進行,例如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144、《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等。)
4調查與檢測TC"4Investigationandinspection"\l14.1一般規定TC"4.1Generalrequirements"\l24.1.1火災后結構調查和檢測的范圍應為整個工程結構;對于局部火災,調查和檢測范圍可為相對獨立的結構單元;對于局部小范圍火災,經初步調查確認受損范圍僅發生在有限區域時,檢測對象也可僅考慮火災影響區域范圍內的結構或構件。4.1.2火災后結構調查與檢測的內容應包括火作用調查與分析及結構現狀檢測。4.1.3火災后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應根據檢測項目、結構實際狀況和現場具體條件選擇適用的檢測方法。(條文說明4.1.3:因火災后的結構受損范圍和程度不同,檢測比較復雜;且根據結構類型的不同,有可能發生坍塌等次生災害,未規避風險,因此建議對檢測方法不做統一規定。)4.1.4當工程圖紙資料不全時,應對工程結構布置、結構體系、構件材料強度及配筋情況、結構與構件幾何尺寸等進行檢測;當工程復雜時,應繪制工程現狀建筑或結構圖。4.2火作用調查與分析TC"4.2Investigateandanalysisoffireaction"\l24.2.1火作用調查與分析宜包括火作用調查、火場溫度過程推斷、火災溫度分布判斷、構件表面溫度及結構內部溫度推定。(條文說明4.2.1:本條規定了火災后火作用調查與分析的主要內容,可根據火場殘留物、結構構件現狀、火災規模、燃燒和滅火信息掌握情況等,在滿足結構鑒定評估要求條件下,簡化有關內容。)4.2.2火作用調查應包括以下內容:1火災過程調查,包括起火時間、部位、蔓延路徑,燃燒特點和持續時間,滅火過程及措施等。2火災荷載調查,包括可燃物種類、特性、數量、分布等。3火場環境調查,包括消防措施、燃燒環境、通風條件,受火墻體及樓蓋的熱傳導特性等。4火場殘留物狀況調查,包括火場殘留物種類及燒損程度等。5火災影響區域調查與確定,應根據火災過程、現場殘留物狀況及結構外觀燒損狀況綜合判定。(條文說明4.2.2:本條規定了火作用調查的基本內容,火災影響區域調查是火災鑒定中必須確定的,所謂火災影響區域,是指火場區域、高溫煙氣彌漫區域和不可忽略的溫度應力作用區域的總稱。可能發生的火災損壞(包括:高溫灼烤所致的結構材料劣化損壞和溫度應力所致的結構或構件變形開裂損壞)均應分布在火災影響區域范圍內。)4.2.3火場溫度過程可根據火災荷載、可燃物特性、受火墻體及樓蓋的熱傳導特性、通風條件及滅火過程等按燃燒規律推斷;必要時可采用模擬燃燒試驗確定。4.2.4火災溫度分布判斷,應根據火災調查、結構表觀狀況、火災荷載及火場殘留物狀況、火災燃燒時間、通風條件、滅火過程等綜合分析推斷。(條文說明4.2.4:火場溫度過程及溫度分布,是指隨著火災引燃、蔓延、熄滅的過程所發生的溫度升降變化過程和結構表面受熱溫度的宏觀分布。當需要進一步分析結構溫度應力或變形的傳播規律特點時,應調查火場溫度過程,火災溫度判斷是為了宏觀上判定不同區域結構相對的燒灼損傷程度。)4.2.5結構構件表面溫度及作用范圍推斷可按下列規定的方法進行:1受火災影響的混凝土結構構件表面曾經達到的溫度及作用范圍,可根據火災后混凝土構件表面特征按照本標準附錄A.0.1條推斷。2構件表面曾經達到的溫度及作用范圍,可根據火場殘留物分布、燒損程度等,按照本標準附錄B推斷。(條文說明4.2.5:本條給出了構件表面溫度的幾種推定方法,鑒定人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判斷混凝土結構構件表面受火最高溫度時應注意,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的不同、構件尺寸大小不同、受火后擱置時間的影響等,有關特征可能會存在差異,檢測時應注意與未受災的同類構件進行對比判斷。)4.2.6結構構件截面內部溫度推定可按下列規定執行:1結構構件截面歷經最高溫度場,可根據火場溫度過程、構件受火狀況及構件材料特性按熱傳導規律推斷。2混凝土結構構件截面歷經最高溫度場,可根據當量標準升溫時間te按《火災后工程結構鑒定標準》T/CECS252中附錄D進行推斷;對于直接受火的鋼筋混凝土樓板,當量標準升溫時間te可根據標準耐火試驗中混凝土構件的外觀特征按本標準附錄A.0.2條進行推斷。3火災后發生爆裂的混凝土,可根據常溫下混凝土強度等級按表4.2.6-1判斷混凝土表面爆裂臨界溫度,混凝土表面爆裂臨界溫度應為混凝土發生首次爆裂時對應的溫度。以混凝土發生爆裂的時刻為分界線,爆裂前,可按全截面計算溫度場;爆裂后,可按爆裂后的剩余截面計算溫度場。表4.2.6-1混凝土爆裂臨界溫度混凝土強度等級爆裂臨界溫度(℃)C20481C25434C30398C35370C40349C45333C50326C55316C60308C65302C70297C75294C802914混凝土結構構件截面歷經最高溫度場,也可根據混凝土材料微觀分析結果按《火災后過程中結構鑒定標準》T/CECS252中附錄F進行推斷。(條文說明4.2.6:本條給出了推斷混凝土構件內部截面溫度(場)的幾種實用方法,鑒定人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用。第2款中,當量標準升溫時間(te)的定義,可理解為:若實際火災對混凝土結構的熱損傷作用與標準火災的某一特定持續時間下對同一混凝土結構的熱損傷作用相等,則可將該標準火災的這一特定持續時間定義為標準當量時間。第3款給出火災后發生爆裂的混凝土結構構件截面歷經最高溫度場推斷方法,可以根據混凝土表面爆裂臨界溫度和火災升溫曲線來推斷火災后發生爆裂的混凝土結構構件截面歷經最高溫度場。第4款是基于材料微觀分析結果,是推斷混凝土構件內部截面溫度(場)的實用方法之一。火災中結構所受熱溫度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任何一種推斷方法都存在其局限性。為較準確地推斷結構受熱溫度,應采用多種方法分析推斷,互相補充印證。其中以結構材料微觀分析的方法判斷結構受火溫度較為直接、可靠。采用衍射分析、電鏡分析等手段檢驗巖相組織等。)4.3結構構件現狀檢測TC"4.3Structuralinvestigationandin-placeperformancetest"\l24.3.1結構構件現狀檢測應包括下列內容:1結構構件燒灼損傷狀況檢測,包括構件顏色、裂損情況、混凝土疏松情況、錘擊反應、保護層脫落及露筋情況等。2溫度作用損傷檢查,包括受力鋼筋粘結性能、構件變形等。3結構材料性能檢測,包括混凝土及鋼筋材料性能等。4.3.2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現狀檢測,必要時可進行結構構件性能的靜載或動載檢驗。4.3.3結構構件燒灼損傷狀況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1對直接暴露于火焰或高溫煙氣的結構構件,應全數檢查燒灼損傷部位。2對于次要構件或連接可采用外觀目測、錘擊回聲、探針、開挖探槽(孔)等手段檢查;對于重要結構構件或連接,還可通過材料微觀結構分析判斷。4.3.4結構構件溫度作用損傷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1對承受溫度應力作用的結構構件及連接節點,應檢查結構構件及連接節點的變形、裂損狀況。2對于不便觀察或僅通過觀察難以發現問題的結構構件,可輔以溫度作用應力分析判斷。4.3.5結構材料性能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1火災后結構材料的性能可能發生明顯改變時,應通過抽樣檢驗或模擬試驗確定材料性能指標。2對于燒灼程度特征明顯,材料性能對建筑物結構性能影響敏感程度較低,且火災前材料性能明確,可根據溫度場推定結構材料的性能指標,并宜通過取樣檢驗修正。4.3.6混凝土結構構件的火災損傷檢測,應通過全面的外觀檢查將損傷識別為下列五種狀態:未受火災影響,表面或表層性能劣化,構件損傷,構件破壞,局部坍塌。4.3.7未受火災影響狀態的識別特征應為裝飾層完好或僅出現被熏黑現象。對該狀態的區域選取少量構件進行混凝土強度、構件尺寸和構件鋼筋配置情況的抽查。4.3.8表面或表層性能劣化狀態的識別特征應為裝飾層脫落、構件混凝土被熏黑或混凝土表面顏色改變。4.3.9對表面或表層性能劣化狀態的區域,除應按本標準第4.3.8條進行檢測外,宜進行下列專項的檢測:1受影響層厚度。2可能存在的空鼓區域。3受影響層的混凝土力學性能。4.3.10對構件損傷狀態的識別特征應為混凝土出現龜裂、剝落、鋼筋外露等,但構件不應有超過有關規范限值的位移與變形。4.3.11對構件損傷狀態的區域除進行適量的常規檢測外,宜進行下列項目的專項檢測:1逐個記錄損傷的位置或面積。2逐個檢測損傷的程度,檢測裂縫的寬度或深度,檢測混凝土損傷層的厚度。3檢測損傷層混凝土力學性能。4取樣檢測鋼筋力學性能。5梁板類構件可能存在的撓度和墻柱類構件可能存在的傾斜。4.3.12構件破壞狀態的識別特征應為梁板類構件產生明顯不可恢復性變形、嚴重開裂,墻柱類構件產生明顯的傾斜和梁柱節點出現位移或破壞。4.3.13對構件破壞狀態的區域應對構件逐個予以說明并取得現場的影像資料,檢測構件的位移或變形。4.3.14對于已坍塌部分,可進行范圍的描述并取得現場情況的影像資料。4.3.15對于難以現場檢測的性能參數,評估火場溫度對其的影響,可采取模擬試驗的方法。4.3.16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宜采用鉆芯法進行檢測,普通鋼筋強度宜現場截取鋼筋試樣進行檢測,也可根據構件截面溫度場按《火災后工程結構鑒定標準》T/CECS252中相關條款判定。火災后鋼筋與混凝土彈性模量、鋼筋與混凝土粘結強度折減系數,可根據構件截面溫度場按《火災后工程結構鑒定標準》T/CECS252中相關條款判定。4.3.17火災后結構構件混凝土碳化深度采用酚酞溶液進行檢測。4.3.18結構構件裂縫情況應符合下列要求:1檢測內容,應包括裂縫的位置、長度、寬度、深度、形態和數量,裂縫記錄可采用表格或圖形的形式。2裂縫深度,可采用超聲法檢測,必要時可鉆取芯樣予以驗證。3裂縫觀測,對于仍處于發展階段的裂縫應按《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的有關規定定期觀測,監測其發展速度。4.3.19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變形檢測主要包括受火區域梁、板撓度及柱、墻垂直度等。撓度檢測可采用激光測距儀、水準儀或拉線等方法。傾斜檢測可采用經緯儀、激光定位儀、三軸定位儀或吊錘等方法,但宜區分傾斜中施工偏差造成的傾斜、變形造成的傾斜與火災造成的傾斜。
5火災后結構分析與構件校核TC"5Structuralanalysisandcomponentcheckafterfire"\l15.0.1火災后的結構分析與構件校核方法應符合國家現行設計標準的規定。5.0.2結構分析與構件校核所采用的計算模型應符合火災后結構的實際受力和構造狀況。5.0.3火災后結構分析計算模型應計入下列火災作用對結構受力性能的不利影響:1構件的局部屈曲或扭曲對結構承載力和剛度產生的不利影響。2結構幾何形狀變化、結構位移、構件的變形等對結構剛度產生的不利影響。5.0.4火災后結構分析可根據結構概念和結構鑒定的需要對計算模型進行合理的簡化,并可按下列規定執行:1局部火災未造成整體結構明顯變位、損傷及裂縫時,可僅計算局部作用。2支座沒有明顯變位的板、梁、框架等連續結構可不計入支座變位的影響。(條文說明5.0.1~5.0.4:火災后結構分析與構件校核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應符合國家現行設計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當受力復雜或國家現行設計標準沒有明確規定時,可根據國家現行設計標準規定的原則進行分析驗算。計算分析模型應符合結構的實際受力和構造狀況。火災后結構分析計算模型尚應考慮火災作用對結構受力性能的不利影響,由于節點連接燒損變形等損傷的存在,會導致結構承載力和剛度降低,對節點連接的約束也會有不利影響。)5.0.5結構上的作用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有關規定取值者,應按標準選用。2結構上的作用與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D60規定取值偏差較大者,應按實際情況確定。3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未作規定或按實際情況難以直接選用時,可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8的有關規定確定。5.0.6結構上作用效應的分項系數和組合系數,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有關規定確定。(條文說明5.0.5、5.0.6:對火災后結構構件進行分析與校核,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確定符合實際情況的作用(荷載)。因此,要準確確定施加于結構上的作用(荷載),首先要經過現場調查、檢測和核實。)5.0.7火災后的結構構件材料性能,應根據火災后結構構件殘余狀態的材料力學性能實測值或根據構件截面溫度場按本標準第6章的規定取值。5.0.8火災后結構或構件的幾何參數應取實測值,并應計入火災后結構實際的變形、偏差以及裂縫、損傷等影響。5.0.9火災后構件的校核,應計入火災作用對結構材料性能、結構受力性能的不利影響,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計算分析。(條文說明5.0.7~5.0.9:火災后結構構件強度驗算應根據構件材質、尺寸、實際荷載狀態和設計狀態并考慮火災造成的殘余變形、殘余應力及材質性能衰減等因素進行驗算。鋼構件強度分析時,應考慮火作用造成的鋼構件局部變形及連接螺栓強度降低的影響。)5.0.10對于燒灼嚴重、變形明顯等損傷嚴重的結構構件,當需要判斷火災過程中溫度應力對結構造成的潛在損傷時,火災后結構構件的校核應采用更精確的計算模型進行分析。(條文說明5.0.10:對于燒灼嚴重、變形明顯等損傷嚴重的結構構件,必要時可采用火災過程中更精確的計算模型進行分析,考慮火災過程中的最不利溫度條件和結構實際作用荷載組合,進行結構分析和校核;火災后結構內力分析,應考慮火作用時結構上實際荷載的組合,注意掌握火災中結構變化全過程(特別應分析最不利狀態),火災后結構的殘余狀態。)5.0.11對于特殊的重要結構構件,火災后結構構件的抗力宜通過檢驗分析確定。(條文說明5.0.11:特殊重要結構構件一般指《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規定的安全等級為一級的結構構件。)6火災后結構構件鑒定評級TC"6Appraisalratingforstructuremembersafterfire"\l16.1火災后結構構件初步鑒定評級TC"6.1Preliminaryappraisalratingforstructuremembersafterfire"\l26.1.1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未遭受燒灼作用,未發現火災及高溫造成的損傷,構件材料、性能及安全狀況未受到火災影響,構件初步鑒定等級應評為Ⅰ級。(條文說明6.1.1:初步鑒定過程中對于初步判斷未遭受燒灼作用,未發現火災及高溫造成的損傷,構件材料、性能及安全狀況未受到火災影響的構件,初步鑒定損傷等級可定為Ⅰ級狀態。)6.1.2火災后混凝土樓板、屋面板初步鑒定評級應按表6.1.2進行。當混凝土樓板、屋面板火災后嚴重破壞,難以加固修復,需要拆除或更換時,該構件初步鑒定應評為Ⅳ級。表6.1.2火災后混凝土樓板、屋面板初步鑒定評級標準評級項目各級損傷等級狀態特征ⅡaⅡbⅢ油煙和煙灰局部有大面積有或局部被燒光大面積被燒光混凝土顏色改變基本未變或被黑色覆蓋粉紅土黃色或灰白色火災裂縫無火災裂縫表面輕微或中等裂縫粗裂縫錘擊反應聲音響亮,混凝土表面不留下痕跡聲音較響或較悶,混凝土表面留下較明顯痕跡聲音發悶,混凝土粉碎或塌落混凝土脫落實心板無不多于5處,且每處面積不大于0.01m2多于5處或單處面積大于0.01m2,或穿透或全面脫落肋形板無肋部有,錨固區無;板中個別處有,但脫落面積不大于20%板面積且不在跨中錨固區有,板有貫通,脫落面積大于20%,或穿過跨中受力鋼筋露筋無有露筋,露筋長度不大于板跨的20%,且錨固區未露筋大面積露筋,露筋長度大于板跨的20%,或錨固區露筋受力鋼筋粘結性能無影響略有降低,但錨固區無影響降低嚴重變形無明顯變形略有變形較大變形6.1.3火災后混凝土梁初步鑒定評級應按表6.1.3進行。當混凝土梁火災后嚴重破壞,難以加固修復,需要拆除或更換時,該構件初步鑒定可評為Ⅳ級。表6.1.3火災后混凝土梁初步鑒定評級標準評級項目各級損傷等級狀態特征ⅡaⅡbⅢ油煙和煙灰局部有大面積有或局部被燒光大面積被燒光混凝土顏色改變基本未變或被黑色覆蓋粉紅土黃色或灰白色火災裂縫無火災裂縫表面輕微或中等裂縫粗裂縫錘擊反應聲音響亮,混凝土表面不留下痕跡聲音較響或較悶,混凝土表面留下較明顯痕跡聲音發悶,混凝土粉碎或塌落混凝土脫落無下表面局部脫落或少量局部露筋跨中和錨固區單排鋼筋保護層脫落,或多排鋼筋大面積深度燒傷受力鋼筋露筋無受力鋼筋外露長度不大于梁計算跨度的30%,單排鋼筋不多于1根,多排筋不多于2根受力鋼筋外露長度大于梁計算跨度的30%或單排鋼筋多于1根,多排筋多于2根受力鋼筋粘結性能無影響略有降低,但錨固區無影響降低嚴重變形無明顯變形略有變形較大變形注:表中梁的跨度按計算跨度確定。6.1.4火災后混凝土柱初步鑒定評級應按表6.1.4進行。當混凝土柱火災后嚴重破壞,難以加固修復,需要拆除或更換時,該構件初步鑒定可評為Ⅳ級。表6.1.4火災后混凝土柱初步鑒定評級標準評級項目各級損傷等級狀態特征ⅡaⅡbⅢ油煙和煙灰局部有大面積有或局部被燒光大面積被燒光混凝土顏色改變基本未變或被黑色覆蓋粉紅土黃色或灰白色火災裂縫無火災裂縫表面輕微或中等裂縫粗裂縫錘擊反應聲音響亮,混凝土表面不留下痕跡聲音較響或較悶,混凝土表面留下較明顯痕跡聲音發悶,混凝土粉碎或塌落混凝土脫落無局部混凝土脫落大部分混凝土脫落受力鋼筋外露無輕微露筋,不多于1根,露筋長度不大于柱高或層高的20%露筋多于1根,或露筋長度大于柱高或層高的20%受力鋼筋粘結性能無影響略有降低,但錨固區無影響降低嚴重變形δ0.002δ注:1表中δ為層間位移,?為計算層高或柱高。2截面小于400mm×400mm的框架柱,火災后鑒定評級宜從嚴。6.1.5火災后混凝土墻初步鑒定評級應按表6.1.5進行。當混凝土墻火災后嚴重破壞,難以加固修復,需要拆除或更換時,該構件初步鑒定可評為Ⅳ級。表6.1.5火災后混凝土墻初步鑒定評級標準評級項目各級損傷等級狀態特征ⅡaⅡbⅢ油煙和煙灰局部有大面積有或局部被燒光大面積被燒光混凝土顏色改變基本未變或被黑色覆蓋粉紅土黃色或灰白色火災裂縫無火災裂縫表面輕微或中等裂縫粗裂縫錘擊反應聲音響亮,混凝土表面不留下痕跡聲音較響或較悶,混凝土表面留下較明顯痕跡聲音發悶,混凝土粉碎或塌落混凝土脫落無脫落面積不大于0.25m2,且為表面剝落最大塊脫落面積大于0.25m2,或大面積剝落受力鋼筋外露無有露筋,露筋長度不大于墻高的10%且錨固區未露筋大面積露筋,露筋長度大于墻高的10%,或錨固區露筋受力鋼筋粘結性能無影響略有降低,但錨固區無影響嚴重降低變形無明顯變形略有變形較大變形(條文說明6.1.2~6.1.5:初步鑒定狀態分級中的Ⅰ級、Ⅱa級、Ⅱb級、Ⅲ級的條文原則一定要掌握。有時火災表面現象呈偽狀態,例如混凝土表面被黑色覆蓋,一般定為Ⅱa級狀態,即基本正常,沒有明顯降低構件承載能力和耐久性。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嚴重火災后,混凝土構件變形和裂縫非常嚴重,已嚴重影響構件承載能力和耐久性,然而表面卻仍被碳粒子覆蓋,也呈黑色,因此,應先刮去覆蓋的碳粒子再檢查,此時構件表面混凝土呈灰白色或土黃色,再將這一情況與嚴重變形或裂縫綜合考慮,該構件損傷等級應定為Ⅲ級,因此,在初步鑒定中,首先應掌握Ⅰ級、Ⅱa級、Ⅱb級、Ⅲ級狀態的偽像和基本特征,再依據本標準表6.1.2~表6.1.5的內容進行混凝土構件火災后的狀態檢查。火災后混凝土的顏色改變應注意熏黑與碳化變黑的區別,此處被黑色覆蓋指熏黑。在對火災后混凝土構件進行初步調查時,除了解混凝土構件設計施工情況和被調查構件周圍各種材料的高溫變態情況外,主要還應了解火災后混凝土構件外觀特征情況,作為判斷火災的火場溫度及構件灼著溫度的主要依據。從試驗結果和大量的調查中可以知道,混凝土構件的外觀在受到火災高溫作用后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比如溫度不超過300℃時,混凝土表面僅看見黑煙;當溫度由300℃上升到600℃時,混凝土表面會逐漸變色,由粉紅色加深到鐵銹紅;當溫度由600℃上升到700℃~800℃時,混凝土表面顏色逐漸泛黃,由淺黃色到土黃色;當溫度超過800℃后混凝土表面顏色開始由土黃色變到灰白色。又比如,混凝土受到高溫作用后,其表面會生成許多網狀裂縫,特別當混凝土達到臨界溫度580℃后,其表面會產生大量裂縫,并會發生爆裂和露筋現象,如果火災后混凝土構件有爆裂和露筋現象,也說明該構件截面溫度梯度變化很大,強度損失亦較大。在進行混凝土構件外觀調查時,還應注意由于構件設計的標準不同(如截面尺寸、配筋大小、強度等級),構件形狀不同以及所處火災區域不同,混凝土構件所受溫度的作用和強度降低的程度都不盡相同。在同等溫度作用下,構件截面設計越大,因尺寸效應的緣故,構件灼著溫度相對較低,構件強度降低也較小,構件的形狀不同,如樓板厚度較薄,又直接受到火焰沖擊,熱量不易逸散,其灼著溫度較高,強度降低較大,梁雖截面較大,但三面受火,其灼著溫度及強度降低次之,柱因截面較大,且側面受火,其灼著溫度及強度降低相對較小。本條中火災后混凝土樓板、屋面板和梁初步評級中關于火災裂縫和變形值的定量問題,考慮到混凝土結構火災裂縫和變形等損傷參數離散性較大,且構件在結構不同部位的重要性不一樣,因此正文條文中采取粗線條評判法,由檢測鑒定人員在考慮構件火災損傷程度及構件重要性等諸因素后進行綜合評定。也可參照下列值評定,即:裂縫寬度<0.2mm為輕微火災裂縫;裂縫寬度0.2mm~0.4mm為中等火災裂縫;裂縫寬度>0.4mm為粗火災裂縫。梁板變形主要指火災引起板、梁構件的撓度,可參照下列值作初步評定,即:為Ⅱa級,無明顯變形;為Ⅱb級,中等變形;為Ⅲ級,較大變形。其中:為火災后受彎構件實際撓度;為受彎構件的撓度限值,按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的有關規定取值。)6.2火災后結構構件詳細鑒定評級TC"6.2Detailedappraisalratingforstructuremembersafterfire"\l26.2.1對初步鑒定等級為Ⅳ級的混凝土結構構件,詳細鑒定應直接評為d級。(條文說明6.2.1:能夠明顯判別構件已經嚴重燒灼或破壞、燒塌等時,初步鑒定損傷等級應評為Ⅳ級,這些構件可不進行詳細鑒定分析,可直接給出詳細鑒定評級為d級。)6.2.2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詳細鑒定應按承載能力、構造連接兩個項目分別評定等級,并應計人火災后材料的實際性能和結構構造以及火災造成的變形和損傷的不利影響,取其中較低等級作為構件的詳細鑒定等級。(條文說明6.2.2:本條針對火災后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鑒定,除了要對構件進行鑒定外,還需要考慮結構整體性的連接構造受到火災的影響,分析結構整體性連接構造性能時,也應考慮火災或高溫對結構性能的影響。火災后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鑒定評級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進行,例如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144、《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等。)6.2.3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詳細鑒定評級應符合下列規定:1火災后混凝土和鋼筋力學性能宜通過鉆取混凝土芯樣、截取鋼筋試樣檢驗,也可按本標準附錄C判定。2火災后鋼筋與混凝土彈性模量、鋼筋與混凝土粘結強度、預應力鋼筋剩余應力及剩余強度指標也可根據構件截面溫度場按本標準附錄C判定。3混凝土結構構件火災后截面歷經溫度場應根據構件的截面形式、材料熱性能、構件表面最高溫度和火災持續時間確定。混凝土柱、梁、板的火災后截面歷經溫度場可按《火災后工程結構鑒定標準》T/CECS252中附錄D推斷。4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評定為b級的重要構件宜采取加固處理措施。6.2.4當驗算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結構構件驗算采用的結構分析方法,應符合國家現行設計規范的規定。2結構構件驗算使用的計算模型,應符合其實際受力與構造狀況,需考慮火災后結構殘余狀態的材料力學性能、連接狀態、結構幾何形狀變化、構件的變形和損傷等影響。3結構上的作用應經調查或檢測核實。4結構構件作用效應,應根據作用的組合、作用的分項系數及組合值系數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執行。5結構構件的抗力,在考慮火災作用對結構材料性能、結構受力性能的不利影響后,可按照現行結構設計規范和標準的規定進行結構驗算分析。火災后混凝土和鋼筋力學性能宜鉆取混凝土芯樣、截取鋼筋試樣進行檢測,也可根據構件截面溫度場按《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標準》T/CECS252中相關條款取值。6結構或構件的幾何參數應采用實測值,并應計入銹蝕、裂縫、缺陷、損傷以及施工偏差等的影響。6.2.5當按承載能力評定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安全性等級時,應按表6.2.5的規定分別評定每一驗算項目的等級,并應取其中最低等級作為該構件承載能力的安全性等級。表6.2.5按承載能力評定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安全性等級構件類別級級級級重要構件及節點、連接民用建筑工業建筑次要構件民用建筑工業建筑注:為結構構件火災后的抗力;為作用效應;為結構重要性系數,按現行國家標準《工程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的有關規定取值。(條文說明6.2.5:按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和GB50292《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144在構件層次,評定為a、b、c、d四級。)6.2.6當按構造連接評定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安全性等級時,應按表6.2.6的規定分別評定每個檢查項目的等級,并應取其中最低等級作為該構件構造連接的安全性等級。表6.2.6按構造連接評定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安全性等級檢查項目評定等級級或級級或級結構構造結構、構件的構造合理,符合國家現行相關規范要求結構、構件的構造不當,或有明顯缺陷,不符合國家現行相關規范要求連接或節點構造連接方式正確,構造符合國家現行相關規范要求,無缺陷,或僅有局部的表面缺陷,工作無異常連接方式不當,構造有明顯缺陷,已導致連接或節點發生變形、滑移、局部拉脫、剪壞或裂縫6.2.7當需通過荷載試驗評估結構構件的安全性時,應按現行有關標準執行。當檢驗結果表明,其承載能力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時,可根據其完好程度,定為級或級。當承載能力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可根據其嚴重程度,定為級或級。6.2.8當建筑物中的構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時,可不參與鑒定。當有必要給出該構件的安全性等級時,可根據其實際完好程度定為級或級。1該構件未受火災影響。2該構件未受結構性改變、修復、修理或用途、使用條件改變的影響。3該構件工作正常,且不懷疑其可靠性不足。7火災后結構整體安全性鑒定評級TC"7Appraisalratingforoverallstructureafterfire"\l17.0.1火災后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鑒定評級,應在結構構件詳細鑒定評級基礎上,結合工程鑒定經驗進行評定。7.0.2當承重結構可視為由平面結構組成的體系,火災后結構整體的安全性等級應按下列規定評定:1宜區分為受火災影響和未受影響的樓層(或區)。2對受火災影響的樓層(或區),應全數作為代表層(或區)進行評定。3對未受影響的樓層(或區),可抽取代表層(或區)作為評定對象。在多、高層房屋的標準層中隨機抽取層作為代表層,除隨機抽取的標準層外,尚應另增底層和頂層,以及高層建筑的轉換層和避難層為代表層;對一般單層房屋,宜以原設計的每一計算單元為一區,并應隨機抽取區作為代表區;m為該鑒定單元房屋的層數或區數,當為非整數時,應多取一層或區。4代表層(或區)構件應包括該層(或區)樓板及其下的梁、柱、墻等。宜按結構分析或構件校核所采用的計算模型,以及本標準關于構件集的規定,將代表層(或區)中的承重構件劃分為若干重要構件集和次要構件集,并應按本標準7.0.3條和7.0.4條的規定評定每種構件集的安全性等級。5可根據代表層(或區)中每種構件集的評級結果,按本標準7.0.5條的規定確定代表層(或區)的安全性等級。6可根據代表層(或區)的評級結果,按本標準7.0.6條的規定確定整體結構承載功能的安全性等級。7.0.3在代表層(或區)中,重要構件集安全性等級的評定,可根據該種構件集內每一受檢構件的評定結果,按表7.0.3的分級標準評級。表7.0.3重要構件集安全性等級的評定等級多層及高層房屋單層房屋Au該構件集內,不含級和級,可含級,但含量不多于25%該構件集內,不含級和級,可含級,但含量不多于30%Bu該構件集內,不含級,可含級,但含量不應多于15%該構件集內,不含級,可含級,但含量不應多于20%Cu該構件集內,可含級和級;當僅含級時,其含量不應多于40%;當僅含級時,其含量不應多于10%;當同時含級和級時,級含量不應多于25%,級含量不應多于3%該構件集內,可含級和級;當僅含級時,其含量不應多于50%;當僅含級時,其含量不應多于15%;當同時含級和級時,級含量不應多于30%,級含量不應多于5%Du該構件集內,級或級含量多于Cu級的規定數該構件集內,級或級含量多于Cu級的規定數7.0.4在代表層(或區)中,次要構件集安全性等級的評定,應按表7.0.4的分級標準評級。表7.0.4次要構件集安全性等級的評定等級多層及高層房屋單層房屋Au該構件集內,不含級和級,可含級,但含量不多于30%該構件集內,不含級和級,可含級,但含量不多于35%Bu該構件集內,不含級,可含級,但含量不應多于20%該構件集內,不含級,可含級,但含量不應多于25%Cu該構件集內,可含級和級,但級含量不應多于40%,級含量不應多于10%該構件集內,可含級和級,但級含量不應多于50%,級含量不應多于15%Du該構件集內,級或級含量多于Cu級的規定數該構件集內,級或級含量多于Cu級的規定數7.0.5各代表層(或區)的安全性等級,應按該代表層(或區)中各主要構件集間的最低等級確定。當代表層(或區)中一般構件集的最低等級比主要構件集最低等級低二級或三級時,該代表層(或區)所評的安全性等級應降一級或降二級。7.0.6結構整體承載功能的安全性等級,可按下列規定確定:1Asu級,不含Cu級和Du級代表層(或區);可含Bu級,但含量不多于30%。2Bsu級,不含Du級代表層(或區);可含Cu級,但含量不多于15%。3Csu級,可含Cu級和Du級代表層(或區);當僅含Cu級時,其含量不多于50%;當僅含Du級時,其含量不多于10%;當同時含有Cu級和Du級時,其Cu級含量不應多于25%,Du級含量不多于5%。4Dsu級,其Cu級或Du級代表層(或區)的含量多于Cu級的規定數。(條文說明7.0.1~7.0.6:火災后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鑒定評級或可靠性鑒定評級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進行,例如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144、《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等。)
TC"8Appraisalreport"\l18鑒定報告8.0.1鑒定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1工程概況,包括工程結構概況和火災概況。2鑒定的目的、范圍、內容、依據、檢測儀器設備以及檢測方法。3調查、檢測與分析結果,包括火災作用和火災影響的調查檢測分析結果。4評定等級。5結論與建議。6附件。(條文說明8.0.1:依據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和《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144的有關規定,鑒定報告除本條文規定的內容外,還包含標題、日期、委托人、承擔鑒定的單位、簽章、摘要、目錄、鑒定目的、范圍、工程結構火災和火災后的狀況、檢測項目、檢測依據、取樣原則、試驗方法、試驗分析結果、結構分析與校核、構件可靠性評級、結論、建議和附錄(包括相關照片、材質檢測報告、證據資料等)內容。火災概況敘述的主要內容包括:起火時間、主要可燃物、燃燒特點和持續時間、滅火方法和手段等。)8.0.2鑒定報告編寫尚應符合下列規定:1鑒定報告中應明確鑒定結論,指明被鑒定結構構件的最終評定等級或評定結果。2鑒定報告中應明確處理對象,對初步鑒定評為Ⅱb級、Ⅲ級和Ⅳ級構件及詳細鑒定評為c級或d級構件的數量、所處位置應作出詳細說明,并提出處理建議。(條文說明8.0.2:本標準明確規定了鑒定報告編寫要點,以保證鑒定報告的質量。)
附錄A混凝土構件表面特征與溫度的關系TC"AppendixATherelationshipbetweensurfacecharacteristicsandtemperatureofconcretemembers"\l1A.0.1火災后混凝土構件表面特征與溫度的關系可按表A.0.1進行推斷。表A.0.1混凝土構件表面特征與溫度的關系構件表面最高溫度(℃)顏色爆裂,剝落開裂錘擊反應<300灰青,近觀正常無無聲音響亮,表面不留下痕跡300~500淺灰,略顯粉紅局部粉刷層剝落微細裂縫較響亮,表面留下較明顯痕跡500~700淺灰白,顯淺紅角部混凝土剝落角部出現裂縫聲音較悶,混凝土粉碎和脫落,留下痕跡700~800灰白,顯淺黃大面積剝落較多裂縫聲音發悶,混凝土粉碎和脫落>800淺黃色酥松、大面積爆裂剝落貫穿裂縫聲音發啞,混凝土嚴重脫落A.0.2標準耐火試驗中混凝土構件的外觀特征與當量標準升溫時間的關系可按表A.0.2進行推斷。表A.0.2標準耐火試驗中混凝土構件的外觀特征與當量標準升溫時間的關系當量標準升溫時間te(min)爐溫(℃)外觀特征錘擊聲音顏色表面裂紋疏松脫落露筋20790淺灰白,略顯黃色有少許細裂紋無無響亮20~30790~863淺灰白,略顯淺黃色有較多細裂紋表面疏松,棱角處有輕度脫落無較響亮30~45863~910灰白,顯淺黃色有較多細裂紋并伴有少量貫穿裂紋表面起鼓,棱角處輕度脫落,部分石子石灰化無沉悶45~60910~944淺黃色貫穿裂紋增多表面起鼓,棱角處嚴重脫落無聲啞60~75944~972淺黃色貫穿裂紋增多表面起鼓,棱角處脫落較重露筋聲啞75~90972~1001淺黃顯白色貫穿裂紋增多表面嚴重脫落,棱角處露筋露筋聲啞1001026淺黃顯白色多貫穿裂紋增表面全部脫落,棱角處嚴重露筋嚴重露筋聲啞附錄B常見材料變態溫度、燃點TC"AppendixBTransformtemperatureandignitionpointofcommonma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潛江市十校聯考2025屆初三5月底中考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連云港東海縣聯考2025屆初三下化學試題練習題(三)含解析
- 云南省保山一中2025年高三下學期單元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
- 2025屆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高三3月“陽光校園空中黔課”階段性檢測試題英語試題含解析
-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植物景觀規劃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放射治療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安徽醫科大學《特殊兒童醫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醫藥健康職業學院《病理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財貿學院《數據分析與處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動發電控制與自動電壓控制系統測試技術規范
- (高清版)TDT 1056-2019 縣級國土資源調查生產成本定額
- 肝性腦病的治療及護理
- 山東省2023年高考物理模擬(一模、二模)試題知識點訓練:電磁學(多選題)
- 勇毅前行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 業務跟單流程課件
- 學生學科學習與跨學科知識的整合與拓展
- 水稻的需肥規律
- 深度學習在圖像識別中的應用課件
- 養老護理ppt課件完整版
- 對5S管理成果的記錄和展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