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全冊_第1頁
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全冊_第2頁
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全冊_第3頁
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全冊_第4頁
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年一學期

三年級數學(上冊)

電子備課記錄

第一單元備課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與學生的日常知識,了解三種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千

克、噸,以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將三者形成對比,加深對質量單

位的認識。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數學,進一步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系。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了解動物的有關知識。同時在學習活動中注意

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感受三種常用質量單位以及他們的關系是本單元教學

的重點;噸的認識是本單元的難點。

課時安排:3課時

2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教材27頁,克、千克的認識

總課時數1單元課時數1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

克,1千克的質量觀念。

2.了解臺稱、天平稱物體重量的方法,能夠進行重量的簡單計算。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觀念。

教具準備:課件,教具(各種稱)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四粒黃豆、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一粒花生

二、探究新知

米、兩粒玉

1.介紹質量單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較輕的物品

米粒一個

用克(g)作單位

大藥片的

2.指導學生如何體驗。

質量大約

3.讓學生觀察生活物品的質量單位,并學會估一估(薯

片、蘋果等物品)是一克。

4.引導學生認識1千克

(1)讓學生拿出兩袋鹽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兩袋鹽

有多重?再把鹽放到臺稱中,仔細看一看指針指在什么

刻度上?

(2)講解:表示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單位,同時引

3

出1千克=1000克。

(2)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找和千克有關的物品。

三、鞏固練習

1.談話交流:我們已經認識了克、千克這兩個重量單位,

你能用它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激發興趣)

2.課堂檢測

3.組織實踐活動:小組合作估一估、稱一稱你身邊的物

品,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兩個表示物品質量的單位——克和千克,

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們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

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別用它們作單位?下節課我們一

起交流。

板克、千克的認識

書克g

設千克kg

計1千克=1000克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基本完成教學目標

學學生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克、千克的重量觀

反念,知道了天平的簡單用法,

思教學的得與失:學生對教具和課件的應用很感興趣,激

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質量的

感覺的教學,讓他們充分感知,克、千克、噸的大小。

4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教材5——8自主練習,克、千克相關知識及拓展練習

總課時數2單元課時數2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

1.鞏固質量單位“克”“千克”,并能進行兩個單位間的轉化。

2.能結合生活嘗試估計出物品的大體質量。

3.能運用所學的克、千克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教學重點:能結合生活嘗試估計出物品的大體質量

教學難點:能結合生活嘗試估計出物品的大體質量

教具準備:秤、生活實物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導課復習

二、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P5—7部分內容

練習比較克與千克之間的大小

2.補充:填合適的單位

1)小蘭體重32()

2)一個雞蛋重50()考察學生對質量單位的把握

3)2瓶礦泉水重約()

4)7粒黃豆約重()

3.自主練習P8

5

引導學生看圖,明確“6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三、拓展延伸

薯片薯片

200g150g

2.5元2.5元你會買哪種,為什么?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通過練習加深了學生對質量單位的認識,

學并學會了基本的單位換算。達到教學目標。

思學生學習情況:能更加熟練的進行單位換算,對所學的質量單

位有了更加清楚地認識。

教學的得與失:對于單位的換算不但是練習就能行的,要讓學

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6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第一單元“動物趣聞”我學會了嗎和綜合練習

總課時數3單元課時數3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

1.進一步理解噸、千克、克的含義,能熟練地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重量單位。

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能運用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解決情境問題。

教學難點:能運用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解決情境問題。

教具準備:情境圖、實物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引導復習

二、情境導入

1.學習了這么多的和質量有關的知識,讓我們到超市走

一走,看看誰是超市大贏家。

2.出示情境圖,指導看圖

1)多少根香蕉大約1千克?為什么?

(引導學生以黃瓜為參照物“6根黃瓜大約重1千克”)

2)一棵白菜大約有多重?

(學生可結合生活實際,只要合理就正確)

3)你喜歡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說一說。

7

4)一個西瓜大約重5千克,10個、20個、30個呢?多

少個就是1噸了?

(考察學生千克和噸之間的關系,以及噸的組成)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總結評價

1談.談你學習這一單元的收獲

2.評價一下你的小伙伴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反學生學習情況:

思教學的得與失:

8

第二單元備課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整十數乘一位數的

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口算;能正確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學會分步

解決“求比一個數的的幾倍多(少)幾的數是多少”問題的方法。

2.經歷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過程,明

確算理,掌握算法,提高運算能力。在分部解決“求比一個數的幾倍

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

系的解題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學會分布解決“求比一個

數的的兒倍多(少)兒的數是多少”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在分部解決“求比一個數的兒倍多(少)兒的數是多少”

的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解題策略,提高解決

問題的能力。

課時安排:4

9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

總課時數4單元課時數1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9.11

教學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整十數

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口算;能正確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教學難點:能正確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教具準備:課件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回憶大課間的情景,談談大課間的感受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展示信息。引導學生獲取信息,提出有價值

的數學問題。

二、第一紅點

三(-)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1.學具操作

2.根據乘法的意義轉化成加法進行計算。

3.把20看作2個十,2個十乘2得4個十,4個十

是40。

三、第二紅點

1.借助學具,動手操作

10

2.將12分成10和2

3.用豎式計算

注意引導學生將豎式的生成過程與擺小方塊及口

算過程相結合,使學生理解豎式計算每部分表示的意思,

通過板書的形式讓學生加深對豎式的理解,再實現由“原

始豎式”到“簡便豎式”即一般豎式的過渡生成。

板20x2=40

書12

設霹;3

36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大部分學生能夠很好的口算兩位數乘一位

學數,理解其豎式計算的各部分的意義,掌握了豎式計算的基本

反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學生學習情況:學生學習積極主動,目標基本達成。

教學的得與失:學生開始接觸豎式計算,一定要仔細的把舒適

的計算含義和方法與以前的擺小棒的方法緊密的結合好。

11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團體操(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

總課時數5單元課時數2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9.14

教學總目標:

能正確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明確算理,掌握算法,提高運算

能力。

教學重點:明確算理,掌握算法,提高運算能力。

教學難點:明確算理,掌握算法,提高運算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觀看視頻,提出數學問題

二、第一紅點

表演扇子舞的有多少人?

學生列式29x2=______(人)

可先讓學生嘗試豎式計算,當遇到需要進位的難題

時,老師演示擺小棒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沒一部的含義,

然后表現在豎式乘法的每一步中來。在引導學生簡化豎

式,規范豎式的書寫格式,

重點探討“積的十位上為什么是5”,使學生明晰:

“個位上2乘9所得積18,在個位上寫8,向十位

進1,十位上2乘2得4加上進位的1等于5”。

12

三、小電腦

你會計算59x7和8x25嗎?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說說為什么進位/

怎樣進位,盡量讓學生能夠復述計算的過程,明晰算理。

說說;計算乘法時應注意什么?

板29X2=(人)

書59X7=____

設8X25=_____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學生基本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

學的豎式計算方法,明確了算理。

思學生學習情況:能夠掌握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大部分學生

能理解其算理。

教學的得與失:個別學生對進位的算理不是很理解。

13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呼啦圈表演

總課時數6單元課時數3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9.15

教學總目標:

學會分步解決“求比一個數的的兒倍多(少)兒的數是多少”問

題的方法。

在分步解決“求比一個數的兒倍多(少)兒的數是多少”的問

題的過程中,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解題策略,提高解決問題

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分步解決“求比一個數的的幾倍多(少)兒的數是多

少”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解題策略

教具準備:課件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課件出示

1.找出數學信息

一年級18人,

二年級的人數比一年級的2倍多5人。

三年級的人數比一年級的3倍少2人。

2提.出問題

二年級有多少人?

三年級有多篩入?

14

二、解決問題

1.先解決二年級有多少人,

先讓學生用擺小棒的方法,讓學生弄清一年級和二

年級人數之間的關系。

再引導學生用畫線段圖的方法,表示出兩者之間的

關系。

可見展示線段圖的畫法;并說明注意事項。

學生嘗試畫線段圖,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通過畫線段圖,幫助學生弄清題意,

啟發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先求一年級的2倍是多少,再求二年級轉呼啦圈的

人數。

在理解的基礎上列式計算。

板書一年級轉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設計二年級比一年級的2倍多5人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學生初步學會了繪制線段圖幫助自己理解

學題意,并能夠利用線段圖找出聯系。

反學生學習情況:學生對繪制線段圖感到陌生,對圖上的一些要

思求,掌握的不全面。

教學的得與失:利用擺小棒的方法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線

段圖的含義,但是,占用一定的時間。

15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呼啦圈表演

總課時數7單元課時數3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9.16

教學總目標:學會分步解決“求比一個數的的幾倍多(少)幾的數是

多少”問題的方法。

在分步解決“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問

題的過程中,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解題策略,提高解決問題

的能力。

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解題策略

教學難點: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解題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

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復習

二、新課

第二個紅點

三年級轉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1.學生讀題,弄清題意

2.在教師指導下畫線段圖,并表明各個部分,

16

3.列式計算

4.與第一個紅點的解題方法比較

三、課堂練習P19頁3、4題

板三年級轉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書三年級轉呼啦圈的人數比一年級的3倍少2人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學生能夠理解比一個數的幾倍少多少人是

學啥意思,能夠利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思學生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感到比上一節課輕松些

教學的得與失:

17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我學會了嗎

總課時數8單元課時數4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9.18

教學總目標:學會分步解決“求比一個數的的兒倍多(少)兒的數是

多少”問題的方法。

在分步解決“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少)兒的數是多少”的問

題的過程中,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解題策略,提高解決問題

的能力。

教學重點:總結比較“求比一個數的的幾倍多(少)幾的數是多少”

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總結比較“求比一個數的的幾倍多(少)幾的數是多少”

問題的方法。

教具準備: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復習

二、總結比較兩種解題方法的不同處和相同處。

三、課堂練習

板書1.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幾的數是多少

設計2.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少幾的數是多少

教學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大部分學生能理解并應用該問題的解法。

反思學生學習情況:個別學生對于畫線段圖還是有點困難。

18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智慧廣場

總課時數9單元課時數5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9.21

教學總目標:

1.學習簡單的搭配,了解和掌握解決簡單搭配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體

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嘗試用搭配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有序地、全面的思

考問題,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數學活動中養成善于思考、合作、傾聽、表達的好習慣。

4.教學重點:學習簡單的搭配,了解和掌握解決簡單搭配問題的策略

和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觀察、分析及推

理的能力。

教學難點:嘗試用搭配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有序地、

全面的思考問題,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具準備:

19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引入

二、學生自主探索問題:2件上衣、3條裙子,有幾種不

同的穿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從解決問題入手突出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

四、努力體現學生的思維過程,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反學生學習情況:

教學的得與失:

20

第三單元備課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掌握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三位數乘

一位數的筆算。

2.結合實際情境,體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的方法的策略,培養學

生的估算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

略的多樣化。4

4.能主動參與算理、算法的探究過程,在探究和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與

他人合作,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具體情境,掌握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三位數乘一位

數的筆算。

2.結合現實情境,體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

的估算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

策略的多樣化。

4.能主動參與算理、算法的探究過程,在探究和交流的過程中學

會與他人合作,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時安排:8課時

21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P23信息窗1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筆算

總課時數10單元課時數1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

1.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三位數乘一位數不

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運用學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

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

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

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熱愛大海,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運用學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

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

教41設計我的創新點:

22

1.出示主題圖“捕魚歸來圖”

師:你都看到了什么?(有指導的觀察,說清楚在哪看

到了什么?)

2.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師板書。

3.解決問題:

購買2筐螃蟹需要多少元?

引入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放手讓學生去做,幫

助有困難的學生,然后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算法

蘊含的道理,,引導學生溝通各種算法之間的聯系。

4.課堂練習

5.第二紅點

買扇貝一共需要多少錢?

可以放手讓學生先做,當孩子提出“積的百位上應

該寫兒?為什么?”時,可讓學生進行組內討論。

教師班內總結、提升。

6.練習

板富饒的大海

書2筐螃蟹需要多少錢?

設買扇貝一個需要多少錢?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基本按照預期目標完成

反學生學習情況:學生組內討論熱烈,思想活躍

23

思教學的得與失:學生印象很深,要適當掌握好學生討論的度。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P23信息窗1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筆算練習課

總課時數11單元課時數2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

1.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的

豎式計算,運用學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

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習感受

大海的富饒,熱愛大海,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運用學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

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1.自主練習4在豎式上直接寫出結果。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自主練習5學生先獨立審題

3.自主練習7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4.自主練習8請你幫忙算算

板書

設計

教學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反思學生學習情況:

24

教學的得與失: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p26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乘法

總課時數12單元課時數3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1.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

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

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

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熱愛大海,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

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

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

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

學^設,1我的創新點:

25

1.出示情景圖

師:你都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你能根據他們的

對話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嗎?

2.學生觀察情景圖,自主提問,師板書

3.有選擇解決問題:

121籠裝多少只螃蟹

121x8=______(只)

先讓學生自己試做,當遇到問題時老師再集體指導,

具體指導積得十位上應該寫兒?為什么?

4.7籠裝多少只扇貝

125x7=______(只)

具體指導:積的十位和百位上應該寫兒?

5.小結:想一想,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板121籠裝多少只螃蟹

書121x8=______(只)

設7籠裝多少只扇貝

計125x7=______(只)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學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進位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反學生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進位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

思法

教學的得與失: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進位時忘記加上進位

26

的數。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乘法練習課

總課時數13單元課時數4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

1.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并能運

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

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

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熱愛大海,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

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

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

解決問題的能力。

27

教具準備:課件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自主練習P27第三題

學生自主練習,集體訂正

4題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指名說算式,個人計算

7題

看圖,弄清題意,圖上的主要信息是“票價9元”

學生自主列式并計算,集體訂正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反學生學習情況:

教學的得與失:

28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末尾或中間有零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P29

總課時數14單元課時數5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

1.學習末尾或中間有零的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理解算理并

能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

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

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末尾或中間有零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豎式計

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練計算。

29

教學難點:在計算過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間的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1.出示情景圖

師: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產品?你能根據圖上的

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嗎?

2.學生觀察情景圖,自主提問,師板書

3.有選擇解決問題:

4小時能加工多少千克帶魚?

102x=(千克)

102

X4

先讓學生自己試做,做到乘以十位的。時,問:積的十

位上應該寫幾?為什么?,學生討論,最后訂正。

4.第二紅點

2各車間加工多少千克帶魚?

820X2=(千克)

先讓學生試做,肯定學生的結果的正確性,

啟發:還有沒有更簡潔的方法呢?我們以前學過的整十、

30

整百的數乘以一位數的時候是怎么乘的,(只乘0前面的

數字),我們能不能也只乘前面的82呢?

學生再做

5.比較

6.課堂練習自主練習P3012題

板102

書X4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基本完成教學目標,

反學生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掌握了中間和末尾有零的三位數乘

思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明白了算理

教學的得與失:個別學生還是習慣于老的計算方法。

31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應用

總課時數15單元課時數6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

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

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對估算問題的應用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問題選擇不同的方式

教具準備:課件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出示課題

一箱帶魚398元,如果買7箱,3000元夠嗎?

首先,讓學生明確:解決這樣的問題,不需要精確地計

算結果,可以用估算的方法。

討論:把398元看作多少呢?(400)

398M00

400x7=2800(元)

32

28000000

回顧:這是按照每箱400元算的,錢數是夠的,實

際每箱不到400元,那就更夠了。

自主練習P328題

9題提示:把715看作多少呢?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反學生學習情況:

教學的得與失:

33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練習課P3132

總課時數16單元課時數7

授課人張興紅授課日期9.25

教學總目標:

1.學習末尾或中間有零的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理解算理并

能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

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

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點:復習末尾或中間有零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豎式計

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在計算過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間的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教學設計:我的創新點:

34

P33

一題口算

二題運石榴每車大約能裝67箱,6車大約能裝多少

箱?學生獨立完成。

三題通過計算得出: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

大的那個乘得的積大。不用計算就能比較出積得大小。

泗題估算應用題,提醒學生運用估算格式完成

五題估算應用題

板沒車能裝67箱,6車大約能裝多少箱

書26x7與206x7比較大小

教通過練習,基本達到預期目標

學學生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提高了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教學的得與失:

35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我學會了嗎

總課時數17單元課時數8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復習本單元內容,鞏固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提

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同上

教具準備: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基本練習P35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

正。

二、解決問題

1.每張火車票106元,一家三口需要多少錢?

2.每張汽車票115元,兩人需要多少錢?

3.選擇交通工具

36

板三位數乘一位數

書估算

設解決問題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基本完成目標

反學生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完成題目,個別

思學生對解決問題感到有難度。

教學的得與失: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一大難點。

37

課時備課

教學內容:單元測試

總課時數18單元課時數9

授課人郭召吉授課日期

教學總目標:通過測試檢測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習

中的薄弱環節。

教學重點: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試卷

我的創新點:

教學設計:

一、我會算

1、直接寫得數

30X8=50X3=24X2=5X40=

25X4=600X3=210X2=8X700=

88+12=62-14=90-35=81-?9=

28+4=100X5=121X4=900X7=

38

47+54=99-19=90-8=364-9=

6X0X3=16+7X2=4X(5+25)=97-5X

7=

2、估算下面各題

99X6心224X2仁5X503心798X9

3、用豎式計算

89X5340X3423X86X

708

二、我會填

1、估計它們分別有多重,用線連起來。

2千克100千克160克55克

2、填空

7千克=()克3噸=()千克

2000克=()千克()噸=6000千克

3、在“O”里填上,“〉”“V”或“=”。

300克03千克5000千克05噸8米080厘米

65X404X65812X2016004X1150218

39

X2

4、括號里最大能填兒?

張紅踢了()下文佳踢了()下。

①100下②68下③78下?110下

三、爭當小包公(對的打“錯的打“X”)

1、小明身高130厘米,體重52克。()

2、袋鼠每小時跑50噸。()

3、推拉抽屜的現象是旋轉。()

4、303X7的積是三位數。()

5、如果一個因數中間有0,積的中間也?定有0。()

四、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

地球一周的時間是114分,繞地球9周要用多少

分鐘?

40

2、菜市場運來西紅柿315千克,運來蘿卜的重量是西紅柿的

4倍,西紅柿比蘿卜少多少千克?

教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反學生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做題,且計算正確,

教學的得與失:個別學生對有些題目感到困難。

41

第四單元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化

單元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

本單元關于位置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基

礎上來學習的。平移、旋轉現象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平移、旋

轉的基礎。因此,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辨認方向,在觀察生活現象

中感受平移、旋轉。

本單元設有兩個信息窗,第一個信息窗通過孩子們去參觀新農村?,在村口借

助地形圖確定參觀路線的情境,引入對位置的學習。第二個信息窗通過參觀飲料

加工廠,引入對平移、旋轉現象的學習。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能根據在東、西、南、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

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不同的方向,并能運用合適的術語,描述物體所

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圖上的方位,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2、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

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轉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位置與變換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在鞏固新知識的同時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

單元教學建議:

1、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會辨認方向。

2、學生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本單元要讓學生

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親身體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

四個方向,并能用準確的方位詞對某一地點的位置進行描述。

3、在直觀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平移、旋轉現象。

4、直觀操作對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時,可讓

42

學生在觀察生活中物體運動的基礎上,借助學具的直觀操作,用自己的語言和動

作來描述,充分感知物體的運動方向,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

單元建議教學課時數:6課時

第一課時

課題教科書第36—37頁的內容位置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四個方向,并能

用適當的術語進行描述,能根據線路圖說出不同的方位。

2、能運用方向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

空間觀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四個方向;會看方位圖,對照方

位圖確定某一地點的準確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知識鏈接

(1)想一想,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哪些方向?

(2)辨一辨,在地圖上你是怎樣確定方向的?

在平面圖上,通常是上()下()左()右()?

2、預習課本36—37頁,思考下面的問題:

(1)在西和北之間的方向是()方向,

在東和北之間的方向是()方向,

在西和南之間的方向是()方向,

在東和南之間的方向是()方向。

(2)鳳凰山風景區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

(3)文化中心、柳編工藝廠、老年公寓分別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二、合作探究,解決新知

1、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

2、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個方向嗎?說一說你座位的東南、東北、西南、西

北分別是誰?

43

三、內化提升,班級展示

1、選派小組匯報探究成果,并做簡要的板書。

2、匯報時,要回答其他小組提出的疑問,其它小組也可以做補充。

四、梳理拓展

1、到現在為止,我們一共認識了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

西北、西南。

2、西北的相反方向是(),東北的相反方向是()0

五、達標檢測

1、我會填空。

⑴風箏之都濰坊,在泉城濟南的()面。

⑵孔子的故里曲阜,在濟南的()面。

⑶人間仙境蓬萊,在濟南的()面。

⑷我們的家鄉(),在濟南的()面。

2、請你當導游。

I民族風歸因I

60米

4n米85米

I展比館I

早冰序

45米

50米

25米

I水上世界I

⑴從大門到旱冰場,先往()走()米到游藝廳,再向

)走()米到民族風情園,再向()走()米到旱冰

場。

44

⑵展覽館在大門的()方向;珍奇館在大門的()方向。

⑶你能給同桌的同學當一次導游嗎?

3、學以致用。

課本38頁第4題。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課題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四個方向,并能

用適當的術語進行描述,能根據線路圖說出不同的方位。

2、能運用方向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

空間觀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四個方向;會看方位圖,對照方

位圖確定某一地點的準確位置。

教學過程:

第一題:是根據已確定的向北的方向,在方向板上填出其它七個方向的練習。

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后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哪兩個方向是相對的。

第二題:是一道利用山東省政區圖設計的辨認城市方位的練習題。練習時教

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山東省政區圖,并讓學生找一找自己知道的城市,找一找自

己的家鄉在山東省的哪個方位?然后教師向學生介紹山東省的省會濟南,再讓學

生討論回答練習中的問題。

第三題:是一個通過辨認方向找朋友的數學小游戲。練習時教師可組織學生

到室外分組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充分感受八個方向,教師也可多設想幾個游

戲,豐富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第四題:呈現的是一個公園的平面示意圖,是用方向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題

目。練習時可先讓學生觀察示意圖,然后獨立完成。匯報交流時可組織學生以小

組為單位,選一名同學當導游,向同學介紹游覽路線和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有關公

45

園的知識。

第五題:是在實際生活中確定方位的題目。課前可先安排學生對自己周圍熟

悉的建筑物進行觀察,課堂上讓學生在小組或班內進行交流,交流時要用準確的

方位術語來描述方向,以建立學生的方位意識。

第六題:是根據路線圖辨認方向,確定行程路線的題目。練習時可先讓學生

認真觀察行車線路圖,按題目要求獨立完成,然后匯報交流,也可以充分利用路

線圖,讓學生任選兩個站點,互相說一說行車路線和方向,以培養學生認識路線

的能力。

第三課時

課題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換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

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轉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

圖形。

教學過程:

活動一:結合情境,提出問題

一、自主學習,感悟新知

觀察課本39頁情境圖。

1、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各種物體是怎樣運動的?試著用手演示一下它們的運動方式。

3、大門、傳送帶、升降機……的運動都是()現象;換氣扇、汽車輪子、

46

吊扇……的轉動都是()現象

二、合作探究,解決新知

1、用手勢演示以下平移現象:

大門、傳送帶、升降機……的運動過程。

想一?想,平移現象有什么特點?

2、同上體會總結旋轉現象的特點。

3、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旋轉現象?

三、內化提升,班級展示

1、小組展示探究成果。

2、允許其它小組提出疑問或者是對展示小組做補充。

四、梳理拓展

1、平移、旋轉的定義。

像大門、升降機、傳送帶的運動都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種運動現象

叫做平移。

像換氣扇、汽車輪子、吊扇這樣圍著一個中心轉動的現象就叫做旋轉。

2、平移的本質是物體在發生整體移動,本身的方向不發生改變;而旋轉時

物體本身的方向發生了變化。

五、達標檢測

1、我會判。

下面物體的運動是平移的畫“J”,是旋轉的畫“O”

2、我會填。

(1)電梯從一樓上到五樓的運動是()現象,而電風扇的運動是()現

象。

(2)汽車行駛時,車輪在進行()運動。

(3)擰瓶蓋時,瓶蓋的運動是()現象。

47

(4)國旗的上升是()現象。

(5)算盤撥珠是()現象。

3、我會找。

完成課本第41頁“我學會了嗎?”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課題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換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

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轉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

圖形。

教學過程:

第一題:是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的基本練習。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根據生活

48

經驗模擬運動,說一說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現象,并說出理由。還可以

讓學生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平移、旋轉現象,讓學生感受平移現象和

旋轉現象的區別。

第二題:是按要求平移圖形,并給平移的圖形涂色的練習。練習時可先讓學

生觀察圖形,向上平移六格是怎么平移的,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中的題目,

完成后進行匯報交流。

第三題:是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的題目。把三個圖形按不同的要求進行平移,

平移后能組成一條魚的圖案。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在“玩”中按要求進行,體驗數

學帶來的快樂。

第五課時

課題教科書45頁: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了解同一物體在不同時刻影

子的長短是不同的;在同T也點,正午時刻物體的影子最短。

2、經歷觀察、測量影子長短的過程,體會影子長短與時刻的關系,獲得一

些數學活動經驗,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49

3、在與同伴合作、交流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及對數學的興

趣。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了解同一物體在不同

時刻影子的長短是不同的;在同一地點,正午時刻物體的影子最短。

教學過程:

活動一:結合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課本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

師: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抽生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活動二:解決問題

師:為什么越接近中午,樹的影子越短?

[學生自由交流]

師:你認為怎樣證明這個問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自己的設想。]

師:誰愿意起來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各組的活動計劃]

師:我們在操作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自由交流]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制一張影子的長度與時刻變化記錄表。

[全班交流,評出最優秀的]

師:下面請各小組選擇不同長度的物體,在不同時刻實際測量,記錄影子長

度與時刻變化情況。

活動三:總結交流

說說自己的發現。

第六課時

課題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八個方位,以及平移與旋轉現象。

2、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50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認識八個方位,以及平移與旋轉現象。

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看,今天我們要去哪兒?(出示圖畫)你認識這些健身器械嗎?應該怎樣使

用呢?(請學生簡單介紹)

二、我學會了嗎

1、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畫,請一位同學簡單介紹一下這兒的環境與布局。

注意使用上我們學過的八個方位。

(注意觀察圖上的提示語)

2、轉椅在花壇的哪個方向?

蹺蹺板呢?……

3、你能在圖上找到平移和旋轉現象嗎?

(提醒學生注意:有些運動既有平移,又有旋轉。)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2

將圖形向右平移4格的圖形涂上顏色。

2、自主練習3

按要求移一移,畫一畫,看看平移后的圖形像什么?

(可以先用模型移動,然后畫,以降低難度)

四、豐收園

1、談談你學習這一單元的收獲。

2、評價一下你的小伙伴。

教學反思:

51

第五單元風箏廠見聞

第五單元教學計劃

教學內容:

整十、整百、兒百兒十除以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及驗算;三

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及驗算。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