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2018-2022年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任務分解表_第1頁
鞏義市2018-2022年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任務分解表_第2頁
鞏義市2018-2022年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任務分解表_第3頁
鞏義市2018-2022年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任務分解表_第4頁
鞏義市2018-2022年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任務分解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鞏義市2018—2022年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任務分解表

建設規模

序號工程項目單位建設范圍資金來源

合計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一六化建設

1山區森林化萬畝34.502.473.609.589.569.29

1.1造林萬畝15.501.181.504.324.304.20

1.1.1植苗造林萬畝12.51.1813.483.473.37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和市財政資金

10個山區鎮:米河鎮、新中鎮、

小關鎮、大峪溝鎮、竹林鎮、北

1.1.2直播造林萬畝30.50.840.830.83市財政資金

山口鎮、夾津口鎮、涉村鎮、西

村鎮、魯莊鎮

1.2森林撫育91.291.12.262.262.09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和市財政資金

10個山區鎮:米河鎮、新中鎮、

小關鎮、大峪溝鎮、竹林鎮、北

1.3封山育林萬畝101333市財政資金

山口鎮、夾津口鎮、涉村鎮、西

村鎮、魯莊鎮

2020年“三區兩線”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率達到70%,10個山區鎮:米河鎮、新中鎮、

其他區域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率達45%;2022年“三區兩小關鎮、大峪溝鎮、竹林鎮、北

1.4礦區地質環境治理市財政資金

線”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率達到90%,其他區域歷史遺留山口鎮、夾津口鎮、涉村鎮、西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率達65%。村鎮、魯莊鎮

2平原林網化

西村鎮、魯莊鎮、回郭鎮、

2.1農田防護林網萬畝20.50.50.50.5市財政資金

芝田鎮、河洛鎮、康店鎮

3城市園林化

建設規模

序號工程項目單位建設范圍資金來源

合計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3.1新建公園游園綠地個5611211014城市建城區市財政資金

3.2綠化提升主次干道條5583710城市建城區市財政資金

4鄉村林果化

4.1優質林果建設工程

4.1.1特色經濟林萬畝20.40.40.40.40.4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

4.1.2畝產萬元示范戶個5013121312全市各鎮(街道)

4.2花卉苗木建設工程萬畝0.10.020.020.020.020.02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

4.3林下經濟建設工程

國家級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個11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

4.3.1省級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個11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

縣(市)級林下經濟示范社個103232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

4.4森林康養基地工程

4.4.1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基地建設單位處211嵩北森林公園、青龍山森林公園自籌

4.4.2森林人家個10025252525全市各鎮(街道)

4.5鄉村綠化美化工程

4.5.1森林小鎮個257855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

4.5.2森林鄉村個6015151515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

建設規模

序號工程項目單位建設范圍資金來源

合計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5廊道林蔭化公里20050505050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和市財政資金

6庭院花園化到2022年,全市一半以上的村莊要達到庭院花園化創建標準。全市各鎮(街道)各鎮(街道)自籌和財政獎補

計劃在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實施退耕還濕工程3000畝;

二黃河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康店鎮、河洛鎮、站街鎮上級獎補資金和市財政配套

規劃建設1個省級黃河濕地公園,建設面積10000畝。

三創建國家森林公園力爭2022年將河南嵩北森林公園創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夾津口鎮上級獎補資金和市財政配套

全面整合森林防火監控指揮系統、森林資源數據庫、退耕還林公

益林數據庫、新造林數據庫等資源,將全市森林防火監控、地方

四智慧林業體系建設全市各鎮(街道)市財政資金

治安監控、藍天衛士、國土衛士四大監控系統并網,建設智慧林

業體系。

全市森林火災受災率控制在0.9%。,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

五森林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全市各鎮(街道)上級獎補資金和市財政資金

3.6%o以下。

六林業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1省級林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個11康店鎮企業自籌

2林業精品示范園個3057666全市各鎮(街道)市財政獎補

3林業產業示范基地個52111全市各鎮(街道)企業自籌

鞏義市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

工作領導小組

根據《鞏義市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

要求,為加快推進全市國土綠化工作,確保市域國土綠化事業持

續健康發展,決定成立鞏義市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工作領導小

組,其人員組成如下:

組長:袁聚平市長

副組長:趙培豐市政府原副市長

楊紅偉副市長

成員:曹明勛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趙現才市農委主任

李易市教體局局長

袁海昌市財政局局長

龐國棟市林業局局長

趙靜波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付子珍市公安局政委

崔國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劉懷威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祖世泉市科工信局局長

劉金剛市應急管理局局長

校現偉市水利局局長

白利亞市衛健委主任

王乾璽市審計局局長

秦文坦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

侯松強市住建局局長

杜光偉市氣象局局長

楊利鋒市環保局局長

李曙光市人社局局長

劉文生市園林綠化中心主任

各鎮(街道)鎮長(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林業局,龐國棟同志兼

任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統籌組織領導全市國土綠化提速工作,

重點做好造林地塊落實、項目資金籌措、項目組織實施等工作,

及時研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積極督促推進工作落實,確保

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鞏義市國土綠化“六化”建設標準及工作任務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

森林河南動員大會精神,結合《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森林河

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的通知》(豫政〔2018〕28

號)建設內容,為加快推進“山區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市園

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等“六化”建設,

現將我市的“六化”建設標準制定如下:

一、山區森林化

(一)建設標準

1.所有宜林地全部造林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

2.對重要水源地及15-25度坡耕地進行造林。

3.新造林混交林比例達到70%以上,鄉土樹種比例達到60%

以上,常綠樹種比例達到30%以上,珍貴樹種比例達到3%以上,

優良苗木比例達到90%以上。

4.喬木林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達到每畝3立方米以上。

5.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未發生重大毀林案件和重大疫

情災害。

(二)實施范圍

米河鎮、新中鎮、小關鎮、竹林鎮、大峪溝鎮、北山口鎮、

西村鎮、魯莊鎮、夾津口鎮、涉村鎮,國有林場。

(三)重點工程

1.山區及困難地造林

對山區及地處偏遠地段,山高坡陡,立地條件極其惡劣,巖

石裸露、土壤瘠薄、自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水源、交通

不便,樹木不易成活,造林難度大、成本高的山區困難地,加大

造林投入,加強技術指導,實施山區及困難地造林工程。

2.封山育林

對生態敏感區、生態脆弱地區及3年以下的新造林地劃定封

育區。在封育期間,堅持“以封為主、封育結合”的原則,禁止采

伐、墾荒、放牧、砍柴、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長繁育的

人為活動,以快速恢復森林植被,維護生態平衡。

3.森林撫育

森林撫育對象主要為幼齡林和中齡林。林種包括防護林、特

用林、用材林,以及需要撫育的竹林、生物質能源林、木本油料

林和干果類經濟林。要求森林資源相對集中連片,具有一定規模,

集體林小班面積原則上要在10畝以上,小班面積最大一般不超

過300畝。防護林、特用林和用材林的撫育方式主要包括撫育間

伐(含透光伐、生長伐、疏伐、衛生伐等)、補植、修枝、割灌

除草、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木本油料林和干果類經濟林的撫育

方式除撫育間伐、修枝、割灌外,還應包括擴穴、除萌、定干、

整形、補植、澆水、施肥等。

4.直播造林

對交通條件差的遠山、深山,灌溉非常困難或者無法實施灌

溉,難以實施植苗造林的干旱瘠薄山地進行直播造林。樹種選擇

應堅持適地適樹和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兼顧的原則,以選擇

根系發達、萌票力強、遮攔雨量能力強、生長穩定、耐瘠薄、抗

逆性強、病蟲害少的鄉土樹種為主。

5.礦坑植被恢復

大力推進礦山復綠工作,按照“誰破壞、誰治理,誰開采、

誰治理,邊開采、邊治理”及政府主導的原則,認真組織礦山覆

土綠化,生態修復,對具備治理條件區域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率

和植被恢復率達到100%。堅決取締無合法手續的采礦場點,拆

除礦體、礦坑,恢復植被,嚴厲打擊非法毀林開礦行為,最大限

度減少對林地資源的破壞。

6.工作任務

完成植苗造林10萬畝,困難地造林2.5萬畝,森林撫育9

萬畝,封山育林10萬畝,直播造林3萬畝。

二、平原林網化

(一)建設標準

1.困地制宜,合理控制農田林網網格面積,農田林網控制

率95%以上。

2.溝、河、路、渠適宜綠化地段綠化率95%以上。

3.對嚴重污染耕地實施退耕造林。

(二)實施范圍

西村鎮、魯莊鎮、芝田鎮、回郭鎮、河洛鎮、康店鎮

(三)具體要求

1.農田林網:農田林網控制面積不少于100畝一個網格,

所有網格均要做到四邊封閉,不得存在斷缺。鎮與鎮、村與村之

間網格要相互連接,林網植樹要隔一定距離留3-5米寬缺口,方

便機械和人畜下田耕作;

2.道路植樹:生產道路、灌渠兩側每側栽植1-2行高大喬木

樹種(如泡桐、楊樹、楸樹、女貞、欒樹、白蠟、杜仲等),株

距3—5米。

(四)工作任務

完成農田林網2萬畝。

三、城市園林化

(一)建設標準

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綠地率達到35%以上,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以上。

2.建成區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以上。

3.建成區園林式居住區(單位)達標率為60%以上或者年

提升率為10%以上。

4.建成區林蔭路推廣率達到85%以上。

5.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

(二)實施范圍

建成區,各相關鎮(街道)、市直單位。

(三)具體要求

1.建成區凡是面積小于10畝的空地(含拆遷后),用于實

施公園綠地建設。

2.新建居住區綠地率達到30%以上;公共事業單位綠地率

達到35%以上。

3.建成區新修主干道行道樹按照雙排種植方式進行設計建

設,達到一路一色、一街一景的效果。

(四)重點工程

1.實施綠地系統修編

結合鞏義市新城區3.0版控規,完成鞏義市綠地系統修編及

綠線、綠道系統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2.實施生態水系園林景觀工程

完成生態水系建成區段園林景觀工程。其中,石河公園建成

區段全長5.4千米,綠化提升面積130.6萬平方米;伊洛河景觀

公園建成區段全長7千米,綠化提升面積約174萬平方米。

3.實施交通路網沿線綠化提升提質工程

完成鞏義市鐵路沿線、生態廊道、過境干線公路、高速互通

立交及出入市口區域綠化提升提質工作,綠化提升面積75.43萬

平方米。

4.實施公園游園綠地建設工程

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通過規劃增綠、拆違

建綠、見縫插綠、留白添綠等措施,開展公園游園綠地建設工程。

5.實施道路綠化提升工程

開展主次干道綠化提升工作,城市道路綠地達標率達到85%

以上。

6.實施城市環境美化、彩化工程

做好元旦、春節、“五一”、“十一”和重大節日期間城市公園

(游園)、廣場、主次干道、重要節點的花卉擺放和氛圍營造等

工作。

7.實施主次干道、支路、背街小巷沿街綠化美化環境整治

提升工程

利用主次干道、沿街公共單位(機關、學校、醫院、企事業

單位等)和支路、背街小巷沿街商戶門前邊角空地,建造花壇栽

植造型植物、花灌木及宿根花卉,擺放花箱、花架、花缽等各種

容器進行立體綠化美化。實施拆墻透綠,留白綠化,在每個主要

干道十字路口,至少建設一處街頭游園綠地。

(五)工作任務

到2022年前,新建公園游園綠地56處,綠化提升道路55

條,創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基本形成“城在林中、園在城中、

林水相依、林路相隨''的生態格局,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

麗鞏義。

四、鄉村林果化

(一)建設標準

以行政村為建設單位。

1.推進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四旁”綠化,做到見縫

插綠,實現應綠盡綠。村莊周圍因地制宜建護村林。

2.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5%;每個行政村至少建設1處集

綠化美化、公共活動、體育鍛煉等于一體的公共游憩空間。

3.古樹名木掛牌保護率達到95%。

4.因地制宜、建設一定規模的以優質林果為主的特色經濟

林。

(二)實施范圍

各鎮(街道)。

(三)具體要求

1.每個行政村應新造100畝以上的片林。

2.每個行政村應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游憩空間1處。

3.每戶人均經濟林面積不低于1畝。

(四)工作任務

5年內,我市20%的村要達到鄉村林果化示范村標準,50%

以上的村要符合鄉村林果化標準。

五、廊道林蔭化

(一)建設標準

1.廊道綠化率達到95%以上,所有道路、河渠應綠盡綠。

2.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爭取用三年時間實現現有鐵路、

公路、河流兩旁全部綠化,建設多層次、大綠量、結構合理、功

能完善的生態網絡。

3.廊道綠化樹種以高大喬木為主,滿足生態防護功能,樹

種結構配置合理,推動廊道綠化向常綠、多彩、美化升級。

(二)實施范圍

各鎮(街道)。

(三)具體要求

廊道綠化中要確定合理的樹種結構配置,確保混交林比例不

低于70%,鄉土樹種(含綠化樹種)比例不低于60%,常綠樹

種比例不低于30%。實現廊道綠化向美化、常綠化升級,豐富綠

化層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生態走廊。

——高速鐵路、隴海鐵路兩側綠化建設標準:安全保護區外,

單側栽植寬度不低于100米,選擇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

望的亞喬木樹種。

——高速公路兩側綠化建設標準:安全保護區外,單側栽植

寬度不低于100米的高大喬木樹種。

——國道、省道兩側綠化建設標準:單側栽植寬度不低于

50米的高大喬木樹種。

——縣級道路廊道兩側綠化建設標準:單側栽植寬度30米

以上喬木樹種。

——鄉級道路廊道兩側綠化建設標準:單側栽植寬度5-10

米以上喬木樹種。

——村級道路廊道兩側綠化建設標準:單側栽植寬度1-5米

以上喬木樹種。

黃河南岸綠化建設標準:單側栽植寬度不低于500米的

喬木樹種。

——黃河一二級支流綠化建設標準:單側栽植寬度不低于

30米的喬木樹種。

——山區廊道綠化建設標準:分布在山區的各級道路,要因

地制宜向道路兩側山體延伸進行綠化美化。

樹種選擇以高大喬木樹種為主,優化樹種結構,采取不同樹

種混交配置,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適地適樹適種源的原則,

選擇生長快、冠幅大、干形好、樹形美觀、枝葉茂盛、深根宜活、

防護能力強、滯塵能力強、抗逆性強(抗旱、抗寒、抗病蟲害)

的喬木樹種。

對于不同的地形條件,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對于低于地面超過2米的溝壕,參照林業造林方法進行

綠化,栽植適宜本地高大喬木樹種,比如楊樹、楸樹、黃山欒等。

2.對于低于路面0.5-2米的溝壕,應栽植園林景觀樹種,如:

法桐、銀杏、枇杷、大葉女貞、楸樹、紅葉李、黃山欒等。

3.山坡以林業造林樹種為主,如側柏、黃杪、連翹、迎春

等;臨路邊處點綴景觀樹種,如紅葉李、百日紅、木槿、石楠等。

山坡綠化,應在保持原有植被的情況下,點綴或片植適宜的景觀

樹種。對于陡坡,以栽植攀援植物為主,如爬山虎、扶芳藤、凌

霄、紫藤、木香等。

4.對于嶺地,路邊2-4米內進行景觀樹種栽植。景觀樹種后

面,可進行林業常規造林,如楊樹、泡桐、黃山欒等。

(四)工作任務

完成廊道綠化200公里以上。

六、庭院花園化

(一)建設標準

1.推進綠色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農家。

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低于30%,其中集中綠地面積應占總用地面

積的10%以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5%,舊居住區綠地率不低

于25%;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0%o單位庭院綠地率不低于30%,

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5%,其中教育科研、醫療衛生、休(療)養

院(所)、機關團體、公共文化設施等單位綠地率不低于35%,

生產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環境的單位綠地率不低于30%,并按

照規定實施防護隔離林帶。

2.街道、機關、學校、醫院、工廠、社區要拆墻透綠,見

縫插綠,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草則草,做到黃土不露天。在

農戶庭院空地種植果樹、竹類、藥材、花卉或用材、觀賞樹種,

戶戶院內栽樹或建設花池,達到家家有花、戶戶有綠,庭院干凈、

整潔。有條件的單位或社區要進行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

(二)實施范圍

各鎮(街道)。

(三)工作任務

1.新華路街道、紫荊路街道、孝義街道、杜甫路街道每年

新創建河南省或鄭州市園林單位(小區)2個,其余各鎮(街道)

每年新創建河南省或鄭州市園林單位(小區)1個。

2.每鎮(街道)每年要在2個村集中開展花園化庭院創建

工作,到2022年,全市一半以上的村莊要達到庭院花園化標準。

七、森林特色小鎮建設標準

(一)森林特色小鎮類型

1.森林康養型。以森林資源或溫泉、地熱、水域資源為依

托,以森林度假、森林休閑、森林體驗、森林運動、森林養生、

森林療養、森林養老和森林觀光,旅游為主導產業的村鎮。

2.生態旅游型。依托區域內特色森林群落優勢,以其歷史

文化、獨特的自然風貌等,開展生態觀光旅游的村鎮。

3.生態綠化型。河南省相關部門批準創建的省級特色小鎮

中,以森林為特色,生態綠化標準高、生態服務功能齊全的特色

小鎮。

4.特色產業型。以特色森林、經濟林、果園、花卉苗木、

竹園、茶園或優勢資源為基礎的村鎮或優勢林產品資源加工利用

等為主導產業的村鎮;基地或產品應為國家級基地和特色產品。

(二)申報條件

森林特色小鎮申報對象可以是村莊,可以是具有獨特資源優

勢的特定區域或自然村莊聚落,也可以是林業龍頭企業。申報單

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為申報主體。

1.區域人口和面積。申報區域居住人口山區500人、平原

1500人以上,面積2平方公里以上。生態綠化型森林特色小鎮

應滿足省有關部門規定的范圍和面積標準;特色產業型森林特色

小鎮面積不低于4平方公里。

2.林木覆蓋率。森林康養型、特色產業型和生態綠化型森

林特色小鎮區域林木覆蓋率(含濕地等生態綠地)不低于80%,

區域森林面積不小于2400畝;生態旅游型森林特色小鎮林木覆

蓋率不低于50%,區域森林面積不小于1500畝。

3.林業產值。森林特色小鎮農民來自林業及相關收入占總

收入比應達到60%以上。

4.區域綠化美化。做到喬、灌、草、花、藤結合,突出鄉

土植物特色,形成獨特的區域風貌。道路、水岸等適宜綠化的地

段綠化率95%以上,街道樹冠覆蓋率30%以上;適宜建設生態

游園的小鎮,應建有30畝以上小型生態游園1處以上;人均公

共綠地15平方米以上(生態綠化型森林特色小鎮要求小型生態

游園3處以上,200畝以上小型公園1處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

積不小于20平方米);社區與庭院綠化覆蓋率40%以上;積極

推進立體綠化,屋頂綠化,生態綠化型森林特色小鎮適宜立體綠

化和屋頂空間的綠化率應達到40%以上。

5.接待能力和生態服務設施。以森林康養和觀光旅游為主

的森林特色小鎮總接待床位數不少于200張,并符合相關規定;

生態停車場、公共廁所、驛站、綠道、棧道、生態標識等生態便

民服務設施齊全、配套,并符合相關規定;護林防火、醫療救護

的相關設施齊全并符合相關規定。

6.生態文化建設。區域生態文化氛圍濃厚,有獨特的鄉規

民約,有專門的生態文化科普宣傳標牌、標識。

7.環境衛生。環境整潔衛生,無廢水露天排放,無惡臭水

體,無垃圾露天堆放。

八、森林鄉村建設標準

本標準所指的“村”是指依據國家有關規定設立的行政村,包

括行政村(涉農社區)所轄的所有自然村、組、居住點。

(一)基本條件

1.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國土綠化建設及創建工作在村委

及鄉鎮年度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2.根據市國土綠化提速方案,制定了森林鄉村實施方案。

方案制定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建設標準符合森林鄉村創建標準

要求,并認真組織實施。

3.認真貫徹執行林業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轄區內無濫墾、

濫伐、濫采、濫挖現象,無捕殺、銷售和食用國家保護的野生動

物現象。近三年內未發生重大環境事故或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件,

村內過去承擔的各項縣級以上工程造林管護工作到位,林木生長

良好,無成片死亡、缺株、斷行或人為破壞林木長勢的現象。

4.村莊無亂搭亂建,亂堆亂放草堆、石堆、柴堆、糞堆及

亂扔垃圾現象,無臭水溝、死水塘,水體無異味(包括排灌溝、

渠,水塘等),空氣清新,村內生態良好、村容整潔、村貌美觀。

5.創建工作宣傳力度大,社會氛圍濃厚,創建工作深入人

心,群眾對創建工作滿意,參與和支持國土綠化建設積極性高。

6.近三年內無群眾因涉林工作集體上訪事件。

7.村莊建設與當地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協調,有古樹、古

跡的村莊,無破壞古樹名木、自然景觀和古跡的事件。

8.村莊三年內無拆遷、合并或生態移民計劃。

9.經濟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

10.村風文明,民風淳樸,鄰里和諧,干群關系融洽。

(二)考核指標

1.設立了創建機構并配備專職人員,制定了工作制度和工作

計劃,有專人負責本項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在公共場所上墻張榜

公布。

2.制定有森林鄉村計劃,并能按計劃實施,完成建設任務。

3.村莊居住區全面綠化,村民房前屋后實現見縫插綠,林木

覆蓋率45%以上。

4.村域內村委會、學校和企業、廠礦等單位綠化率達到90%

以上。

5.農戶庭院綠化美化率達到85%以上。

6.至少建設或改造有1處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或2處合計

面積2000平米以上的小游園或休閑綠地,游園位置合理,方便

群眾游憩;游園植物配置以喬木為主,花草為輔,常綠、落葉因

地制宜、合理搭配。

7.村域內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沙)和25度以上的坡耕地

全面實施造林綠化,造林保存率在90%以上,苗木規格:楊樹、

泡桐一級苗木,其它樹種二級以上苗木。

8.村域內溝、河、路、渠宜林綠化地段林木綠化率均達95%

以上。村間主要生產路和村內道路每側栽植行道樹2行以上或單

行喬灌配置;生產小路、溝、渠兩旁各栽植1行以上的行道樹;

河堤兩岸要栽植5排以上的護岸林。喬木苗木規格均在5公分以上。

9.村莊周圍沙堿荒地、摞荒地、廢棄地以及不宜農業耕種

地充分利用,因地制宜建設環村防護林,平原地區栽植寬5行株

行距3*4以上的環村喬木防護林,林相整齊,不缺行斷壟,長勢

良好,無嚴重病蟲害;山區繞村視野范圍內非基本農田全部綠化。

10.村莊綠化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做到

喬、灌、花、藤合理配置。村莊內單一主栽樹種株數或面積不超

過50%o

11.村內有5處以上森林鄉村創建工作宣傳標牌(語)。

12.居民對村內環境狀況滿意率達到90%以上。

13.村民對創建活動知曉率達85%以上。

14.村域栽植的林木、建設的游園、綠地,配有專門的管護

人員,管護制度健全,管護責任明確,管護工作到位,沒有濫砍、

亂伐等林業案件和森林火災,森林資源和綠化成果得到有效保護。

15.古樹名木建立檔案,設立標志,劃定保護范圍,落實管

養措施,得到有效保護和管理。

16.創建工作檔案健全、完善。

17.村民生活垃圾集中存放、清運率達到100%,無害化處

理率或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

18.村內承擔的市級以上林業工程造林保存率達到95%以

上,林木生長良好,無損毀現象,管護措施及時到位。

19.村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高于市平均水平以上。

20.村用于森林鄉村創建工作的投資額度不低于30萬元。

九、常用樹種

(一)常綠樹種

1.喬木類:雪松、羅漢松、濕地松、白皮松、側柏、檜柏、

鉛筆柏、龍柏、廣玉蘭、桂花、批杷、黑松、油松、冬青類、千

頭柏、大葉女貞、香樟、棕桐、蚊母樹、竹子。

2.灌木類:紅葉石楠、海桐、黃楊類、楞木石楠、枸骨、

南天竹、夾竹桃、鳳尾蘭、法國冬青、紫葉小樊、闊葉十大功勞、

火棘、小葉女貞、扶芳藤,大葉黃楊、日本珊瑚樹、紅豆杉。

(二)落葉樹種

1.喬木類:泡桐、黃山欒、楸樹、白蠟、刺槐、國槐、五

角楓、楓楊、銀杏、水杉、樸樹、榆樹、臭春、巨葉紫荊、黃蓮

木、麻棟、栓皮棟、重陽木、鵝掌楸、杜仲、木瓜、三角楓、烏

柏、合歡、碧桃、日本櫻花、含笑、核桃、柿樹、山楂、七葉樹、

刺楸、紫丁香、皂角、金絲楸。

2.灌木類:木槿、臘梅、紫荊、連翹、迎春、迎夏、黃杪、

花石榴、繡線菊、月季、桅子花、文冠果、金鐘花、貼梗海棠、

垂絲海棠、紅瑞木、紅花橫木、大櫻桃、紫薇、西府海棠、黃刺

梅、小葉女貞、無花果、石榴、月季、紅葉李。

(三)蔓生類

爬墻虎、紫藤、常春藤、凌霄、金銀花、牽牛、薔薇。

鞏義市城市園林化任務分解表

單位:個

單位項目名稱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鞏義市31582014

生態水系園林景觀項目1

交通路網綠化工程項目1

道路綠化、提升83710

園林綠化中心

游園、綠地建設11211014

生態文明建設4

新老城區游園提升改造1

小關鎮小關鎮有關建設項目1

康店鎮康店鎮游園建設項目1

芝田鎮芝田鎮游園建設項目1

竹林鎮竹林鎮長壽山游園建設項目1

大峪溝鎮大峪溝鎮道路綠化亮化項目1

鞏義市鄉村林果化任務分解表

單位:個

鄉村林果化鄉村綠化美化

單位個森林小鎮森林鄉村備注

數合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合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合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到2022

鞏義市296156443943302578556015151515

年,20%的

村要達到

米河鎮1910233221141111

鄉村林果

新中鎮158222221141111化示范村

標準,50%

小關鎮137222121141111以上的村

要符合鄉

大峪溝鎮2211333221141111村林果化

標準。森林

竹林鎮74111121141111

小鎮和森

林鄉村由

北山口鎮137222121141111

各鎮積極

創建,市里

夾津口鎮137222121141111

將對達到

涉村鎮2915444321141111標準的進

行獎補。

西村鎮168222221141111

魯莊鎮2915444321141111

鄉村林果化鄉村綠化美化

單位個森林小鎮森林鄉村備注

數合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合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合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至U2022

河洛鎮231233331141111

年,20%的

村要達到

康店鎮221133321141111

鄉村林果

站街鎮201032321141111化示范村

標準,50%

芝田鎮14722211141111以上的村

要符合鄉

回郭鎮211343331141111村林果化

標準。森林

孝義辦106212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