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講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真題引領——在體驗中品悟真諦【示例】[2022·山東卷,3]目前考古發現的宋代紡織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黃昇墓的紡織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蘇金壇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蘇武進宋墓衣物殘片,湖南衡陽宋墓和寧夏西夏陵區108號墓絲麻織品,浙江蘭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絲織衣裙,浙江臺州南宋趙伯澐墓紡織品60余件等。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宋代()A.海上絲綢貿易興盛B.紡織業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質發生明顯變化D.南方紡織技藝已超過北方[解題流程][答案]【演練1】命題點:宋明理學的影響[2024·九省聯考河南卷,26]1240~1241年,楊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極書院,旨在“繼學傳道”,書院內設置周子(周敦頤)祠,墻壁上鐫刻著《太極圖》。同一時期,宋理宗詔令張載、程顥、朱熹等從祀孔廟。材料反映這一時期()A.南北正統思想存在差異B.北宋政府力圖挽救統治危機C.理學的影響力得到增強D.儒家的正統地位遭到沖擊【演練2】命題點:宋代的土地兼并[2023·湖北卷]宋代依據有無田產,將全國戶口分為主戶和客戶。下表是北宋寶元元年(1038)和元豐元年(1078)三路主戶、客戶的統計數據,表中客戶比率變化反映()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B.地域經濟差別擴大C.商品經濟發展加快D.貧富差距逐漸縮小【演練3】命題點:北宋理學家張載的思想主張[2023·山東卷]北宋理學家張載認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簡則治之精,不簡則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則事無不治者。……為天下者,奚為紛紛必親天下之事?”這表明張載主張()A.擴大地方權力B.恢復郡國并行制度C.健全中央機構D.簡化官員選任程序【演練4】命題點: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2023·浙江6月卷]我國古代有位科學家改進和創制了簡儀、圭表等多種天文觀測儀器,“皆臻于精妙,卓見絕識,蓋有古人所未及者”。他還主持大規模科學觀測,編制歷法,“歷成,(世祖)賜名曰《授時》,頒行天下”。這位科學家是()A.郭守敬B.裴秀C.徐光啟D.沈括【演練5】命題點:宋代的文化教育水平[2023·海南卷]有學者認為,宋代的識字率相對較高。真定府的一處摩崖石刻顯示,山區牧羊人也有能讀會寫者;南方農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讀者十家而五六”,邵武軍的許多村落“皆聚徒教授”。這一現象表明當時()A.書院制度日趨完備B.雕版印刷相當普及C.崇文興教漸成風尚D.文化重心已經南移【演練6】命題點:宋代和金朝桑棗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2022·海南卷,4]種植桑、棗樹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詔“廣植桑棗者”免稅,“伐桑棗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棗為薪”的規定;金朝也規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即使戶籍少的猛安謀克也須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種植桑棗。上述現象說明兩宋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表現在()A.疆域拓展B.民戶管理C.文化認同D.政權認同【演練7】命題點:北宋儒學的復興[2022·廣東高考,4]魏晉以來佛教、道教廣泛傳播,宋人李覯認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墜于地”;張載認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虛幻的,與“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覯、張載主張()A.儒法并用以維護君權B.立足考據以重建學風C.復興儒學以回應挑戰D.雜糅佛道以構建理學創新應用——在訓練中提升能力1.[2024·河南洛平許濟一模]宋代,土地買賣契約的基本格式趨向成熟規范,以下是其中的一份。據此可推知宋代()都方伯淳奉母親指零(令),將自己標帳內大塢縣字號十號夏(下)山二畝。夏(下)地五號計五步……并地內一應等物盡行出斷賣與李思登仕名下。面議價錢……其錢當日交收足訖,契后別不立領,只此隨契交足訖。……今恐人心無信,立此賣契為照。咸淳三年三月十二日A.租佃風氣盛行B.土地流轉頻繁C.商品經濟繁榮D.社會缺乏誠信2.[2024·山西名校高三聯考]宋代的大型煤礦主要分布在今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其產品被大量運往都城供居民取暖;文獻記載,當時的煤炭開采不再局限于地表,而逐漸深入地下,形成了一套復雜的設備和工作流程,這在當時的世界上絕無僅有。據此可推知,宋代采煤業的發展()A.助推了城市生活發展B.催生了新型雇傭關系C.帶來了工業能源革命D.破壞了自然生態平衡攆茶圖3.[2024·安徽合肥九校高三聯考]宋朝,飲茶之風盛行,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斗茶歌》中描寫當時的斗茶活動:“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攆茶圖》中細致描繪了磨茶、點茶、揮翰、賞畫的文人雅士茶會場景。這反映了宋代()A.佛道精神滲入茶文化B.飲茶習俗從官方傳到民間C.宗教畫和人物畫盛行D.時人精神世界的外在寄托4.[2024·粵港澳大灣區高三聯合模擬]宋代書院不同于官府的州縣學校,其教材雖以五經為主,但并不完全導向科舉應試,其學規是指導學生做人治事的最高原則,師生相處,以德行氣節相砥礪。據此可知,宋代書院()A.降低了五經社會地位B.違背了政府價值導向C.否定了傳統綱常理念D.助推了儒學觀念更新真題引領——在體驗中品悟真諦【示例】答案:B【演練1】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太極書院是元代官方建立的第一所書院,設置周子(周敦頤)祠,與此同時宋理宗詔令張載、程顥、朱熹等從祀孔廟,說明這一時期理學受到元和南宋統治者的重視,其影響力得到增強,C項正確;材料強調南北都對理學思想加以重視,并非闡述其差異,排除A項;北宋統治時間為960年~1127年,此時北宋已經滅亡,排除B項;以朱熹理學體系的形成為標志,宋代儒學的發展已經趨于完備,儒學復興的目標完成,而不是正統地位受到沖擊,排除D項。故選C項。答案:C【演練2】解析:宋代依據有無田產,將全國戶口分為主戶和客戶,北宋寶元元年到元豐元年,三路客戶增加的數量大于主戶增加的數量,且三路客戶比率均呈現上升趨勢,說明沒有田產的客戶增多,反映了土地兼并程度加深,故A項正確。僅由材料無法體現地域經濟差別擴大,也不能反映貧富差距逐漸縮小,B、D項錯誤。材料反映了土地兼并程度加深,說明人們仍視土地為重要的財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商品經濟的發展,C項錯誤。答案:A【演練3】解析:根據材料“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簡則治之精,不簡則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則事無不治者。……為天下者,奚為紛紛必親天下之事?”可知,張載認為,若一切都由中央朝廷來管,必有許多事情管理不好,所以,要實行“封建”,擴大地方的權力,這與北宋時期地方的邊防無力有一定的聯系,A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中央權力過大,而非主張恢復郡國并行制度,排除B項;材料描述的是中央與地方權力的分配,沒有體現中央機構的健全以及官員選拔制度,排除C項和D項。故選A項。答案:A【演練4】解析:根據材料“還主持大規模科學觀測,編制歷法”“賜名曰《授時》,頒行天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時期,郭守敬奉命修訂新歷法,歷時四年,制定出《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為修訂歷法,還改造、發明了簡儀、圭表等多種天文觀測儀器,A項正確;魏晉時期裴秀的著作是《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制學,排除B項;明朝的徐光啟修訂了《崇禎歷書》,排除C項;北宋沈括的代表作是《夢溪筆談》,排除D項。答案:A【演練5】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宋代識字率較高,即便是農村地區,文化風氣依然濃厚,因此可以推斷宋代整個社會形成崇文風氣,C項正確;材料僅顯示宋代形成崇文風氣,沒有體現書院制度日趨完備,排除A項;根據材料無法得出宋代雕版印刷術相當普及,排除B項;材料中雖然有“南方農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的信息,但是材料重點不是強調宋代南方文化重心南移,排除D項。答案:C【演練6】解析:根據材料“西夏有‘禁民伐桑棗為薪’的規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可知,兩宋時期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也認同中原漢族政權的做法,鼓勵種植桑樹和棗樹,體現了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文化的認同,故選C項;西夏和金朝屬于獨立王朝,不屬于宋朝的疆域,排除A項;政府鼓勵種植桑樹和棗樹是為了鼓勵農業生產,排除B項;西夏、金朝和宋朝屬于不同的國家政權,周邊少數民族認同的是中原政權的文化而不是政權本身,排除D項。答案:C【演練7】解析:根據材料“魏晉以來佛教、道教廣泛傳播”“儒失其守,教化墜于地”“與‘吾儒’水火不容”可知,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沖擊,所以宋代李覯、張載主張復興儒學以應對挑戰,故C項正確;題干并未涉及儒法并用及其目的加強君權,故排除A項;考據學興起于明清時期,反對空談儒家義理,注重實用的學風,與題干無關,故排除B項;材料中體現的是儒家遭遇佛道沖擊以及儒家學者提出應對的主張,并未提及“雜糅佛道以構建理學”,故排除D項。答案:C創新應用——在訓練中提升能力1.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宋代土地買賣契約的格式趨向成熟,對于土地買賣有系統規范的規定,結合所學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史實可知土地流轉頻繁,故選B項;材料反映土地買賣,即土地所有權發生變化,與土地經營權,即租佃無關,排除A項;材料反映宋代由于不抑制土地兼并導致土地流轉頻繁,這與政府政策有關,并不能得出商品經濟繁榮的結論,排除C項;訂立契約的目的是規范市場交易,并不能說明社會缺乏誠信,排除D項。答案:B2.解析:據材料“其產品被大量運往都城供居民取暖”可知,宋代采煤業的發展,為城市居民取暖提供燃料,助推了城市生活發展,故選A項;據所學可知,新型雇傭關系是在明代才產生,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宋代主要是農業經濟,并沒有產生工業,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宋代采煤業與城市發展的關系,沒有涉及自然生態問題,排除D項。答案:A3.解析:范仲淹以《斗茶歌》來贊揚斗茶,同樣表達了儒家積極入世、養廉勵志的思想,由此可見儒家儉樸、清白而有德義的精神,故選D項;應為儒家思想滲入茶文化,而不是佛道精神,排除A項;范仲淹雖為官員但其《斗茶歌》是在飲茶之風盛行的背景下寫的,這種風氣從材料中無從得知是官方傳到民間還是民間傳到官方的,排除B項;《攆茶圖》通過5個人物,將各茶藝細節呈現給世人,雖畫中有一個佛教人物,但它不是宗教畫而是寫實畫,排除C項。答案:D4.解析:根據材料“其學規是指導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油開采業的資源儲量與利用現狀考核試卷
- 竹材在復合材料領域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子電路的智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考核試卷
- 童車制造企業市場拓展與渠道建設考核試卷
- 電視機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實現路徑考核試卷
- 那一段什么的時光初三語文作文
- 理想初二語文作文
- 工藝美術創新與實踐考核試卷
- 移動通信技術在智慧金融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紙張與紙板生產中的質量檢測與控制考核試卷
- 建筑工程安全知識課件
- 鋼材三方采購合同范本
- 貿易安全培訓管理制度
- 全民營養周知識講座課件
- 2025年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單招綜合素質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門牌安裝施工方案
- 人教精通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單元測試卷
- GB/T 24477-2025適用于殘障人員的電梯附加要求
- 風力發電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2025-2030中國PH傳感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福建詔安閩投光伏發電有限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