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抗瘧治療和瘧疾預防的專業共識_第1頁
關于抗瘧治療和瘧疾預防的專業共識_第2頁
關于抗瘧治療和瘧疾預防的專業共識_第3頁
關于抗瘧治療和瘧疾預防的專業共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1

關于抗瘧治療和瘧疾預防的專業共識

瘧疾病例的及時發現和規范治療是世界衛生組織以病例和疫點干預為核心的消除瘧疾策略的基礎,也是我國消除瘧疾“線索追蹤,清點拔源”策略和“1-3-7”工作要求的基礎。國家消除瘧疾技術專家組和國家重癥瘧疾救治專家組于2018年3月舉行聯合會議,在國家《抗瘧藥使用規范(WS/T485-2016)》基礎上,結合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消除瘧疾技術框架,對抗瘧治療和瘧疾預防的有關技術措施達成以下專業共識:

一、關于抗瘧治療的用藥共識

(一)由于間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在患者體內存在紅內期瘧原蟲和肝內期瘧原蟲,單獨采用清除紅內期瘧原蟲的抗瘧藥品(氯喹或青蒿素類復方藥品)雖能控制臨床癥狀,但不能殺滅肝內期瘧原蟲,因此間日瘧病例和卵形瘧病例仍能再次復發。這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可能引起新的傳播。為此,在臨床間日瘧病例和卵形瘧病例抗瘧治療中,除采用清除紅內期瘧原蟲的抗瘧藥控制臨床癥狀外,必須加服磷酸伯氨喹等清除肝內期瘧原蟲的抗瘧藥品(目前我國能殺滅肝內期瘧原蟲的藥品僅磷酸伯氨喹一種)。具體藥品劑量和療程詳見《抗瘧藥使用規范(WS/T485-2016)》。

(二)由于惡性瘧原蟲對常用抗瘧藥品的耐藥性正在全球擴散和蔓延,一些國家已出現對青蒿素類復方口服藥品的耐藥性,“全程、足量和規范”使用抗瘧藥品對挽救惡性瘧患者生命和防止耐藥性惡性瘧原蟲株擴散非常重要。雖然我國已沒有本地感染的惡性瘧病例,但我國每年有3000-4000例境外輸入的瘧疾病例,其中超過60%為惡性瘧病例。因此,我國抗瘧治療中須按照以下要求做到“全程、足量和規范”使用抗瘧藥品:

1.雖然青蒿素類針劑殺滅瘧原蟲起效快,瘧疾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迅速,但需要連續使用7天及以上才能有效清除所有紅內期瘧原蟲。由于門診患者很難保證“全程、足量和規范”用藥要求,因此惡性瘧患者門診治療時不建議使用青蒿素類針劑,防止因療程不足疾病再次復燃危及生命和減少出現瘧原蟲耐藥風險。門診治療惡性瘧可選擇單人份包裝的青蒿素類復方口服藥品。具體藥品選擇、劑量和療程詳見《抗瘧藥使用規范(WS/T485-2016)》。

2.住院治療的瘧疾患者,可采用青蒿素類針劑進行抗瘧治療。但如果只單獨使用青蒿素類針劑作抗瘧治療,青蒿素類針劑注射必須≥7天;也可先采用青蒿素類針劑控制病情發展,待患者病情緩解,能自主進食后,改用青蒿素類復方藥品口服再治療一個療程。具體藥品選擇、劑量和療程詳見《抗瘧藥使用規范(WS/T485-2016)》。

二、關于瘧疾預防的專業共識

(一)由于青蒿素類藥品(針劑或口服藥品)在體內的半衰期短(1-2小時),因此,所有青蒿素類藥品對預防瘧疾感染均無作用,青蒿素類藥品不能用于出國務工人員或商旅人員境外預防用藥。

(二)能清除紅內期瘧原蟲的長半衰期抗瘧藥品均有一定的預防瘧疾感染作用。我國在《抗瘧藥使用規范(WS/T485-2016)》中建議使用氯喹或哌喹進行預防,但需注意:1.因全球主要瘧疾流行區的惡性瘧原蟲已出現對氯喹的耐藥性,因此在惡性瘧傳播的地區,不推薦使用氯喹進行預防。2.雖然哌喹半衰期較長但有一定的肝臟積蓄毒性,采用哌喹預防瘧疾不宜連續超過3個月。因此哌喹作預防用藥,僅適合短期赴瘧疾流行區的人員。

(三)由于瘧疾是通過按蚊叮咬傳播,對于赴瘧疾流行區超過3個月的人員,最好的預防措施為使用經殺蟲劑處理過的長效蚊帳,或者蚊香或驅蚊劑等措施,防止蚊蟲叮咬。同時,出現發熱癥狀及時就醫并進行瘧原蟲實驗室檢測,檢測陽性的患者應當立即接受“全程、足量和規范”的抗瘧治療。

附件2消除瘧疾聯防聯控區域劃分

一、中部片區(5省)

山東(2018年牽頭省)、江蘇、安徽、湖北、河南。

二、東南片區(6省)

江西(2018年牽頭省)、上海、浙江、福建、湖南、重慶。

三、南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