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通關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江蘇省蘇州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通關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江蘇省蘇州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通關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江蘇省蘇州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通關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江蘇省蘇州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通關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有人認為,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愧對先祖,因為在他手上曾丟失了土地。這里的“土地”是指(

)A.釣魚島B.香港島C.臺灣島D.海南島

2、1861年法國巴特雷上尉寫信給雨果,要雨果歌頌他們。巴特雷認為,“這次遠征行動是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材料中所謂的“榮耀”,表現為(

)A.開放廣州B.火燒圓明園C.掀起瓜分狂潮D.索銀4.5億兩

3、1853年,太平天國為了鞏固政權,建立一個理想的地上“天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頒布(

)A.《天朝田畝制度》B.《資政新篇》C.《中國土地法大綱》D.《變法通議》

4、在列強劃分“勢力范圍”的瓜分中國狂潮中,強租旅大租借地的是(

)A.英國B.美國C.沙俄D.日本

5、義和國到處搗毀教堂,拆毀鐵道,砍斷電線,表達了對外國侵略者的憤怒,但這些行為也體現了義和團運動A.常有封建迷信色彩B.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C.英勇抗擊外國侵略者D.領導者的腐朽墮落

6、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吳玉章曾說過:“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做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瘋子。”出現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B.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7、《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中華民國的總統獨攬大權

②它體現了西方民主思想

③其實際意義主要在于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④標志中國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原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為實現皇帝夢,袁世凱甚至不惜犧牲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接受它國的“二十一條”的內容,以換取對他的支持。“二十一條”的主要內容有承認日本繼承德山東的一切特權,進一步擴大日“南滿”和蒙古的權益,規定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得租借或割讓他國等。它國指(

)A.日本B.德國C.英國D.美國

9、近代中國某一刊物上刊載過如下文章(見下表),該刊物是(

)作者文章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李大釗《庶民的勝利》胡適《文學改良芻議》魯迅《狂人日記》A.《申報》B.《時務報》C.《東方雜志》D.《新青年》

10、“雖然其主體還是精英知識分子,但其運行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根本意義在于其他下層民眾借助學生運動走上社會運動的舞臺,這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義。”材料描述的運動(

)A.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C.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D.終結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1、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曾兩次攜手,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作出了重大貢獻。第一次攜手取得的成果是(

)A.推翻封建帝制B.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C.北伐勝利進軍D.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2、為了紀念周恩來,某班歷史小組要創辦一期歷史板報。在“烽火中的周恩來”版面中,能選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義

②黃埔軍校

③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④重慶談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開始獲得軍事主動權的事件是(

)A.湘江之戰B.常德會戰C.通道轉兵D.長沙會戰

14、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后來發動西安事變的歷史人物是A.張作霖B.張學良C.蔣介石D.楊虎城

15、2012年2月20日,南京的友好城市——日本名古屋的市長河村隆之在與南京市政府代表團會談時,公開懷疑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真實性。我們應該拿出證明材料予以駁斥,這些材料有(

)

①當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訴材料②當年居住在南京的外國人的記載

③侵華日軍老兵的戰爭回憶錄④當時留下的新聞照片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6、1942年1月英國《泰晤士報》說:“1941年12月7日以來。同盟國唯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大捷。”材料中的“大捷”是指(

)A.武漢會戰B.第三次長沙會戰C.棗宜會戰D.豫湘桂戰役

17、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政府采取發放農貸、支援牲畜、代制農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組、合作社等形式幫助群眾發展生產,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由此可見,抗日根據地建設(

)A.體現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B.形式不僅多樣,并且重視實效C.有利于國民革命的迅速發展D.為中國近代化發展奠定基礎

18、它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它是A.虎門銷煙B.虎門戰役C.平型關大捷D.抗日戰爭

19、受蔣介石的邀請,中國共產黨人毛澤東等為踐行“以和平、民主、團結為基礎,堅決避免內戰”方針而付出的努力是(

)A.召開中共七大B.參加重慶談判C.挺進大別山區D.主動撤離延安

20、下圖為1948年春節某地“翻身年畫之《喜氣臨門》”,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該地農民喜氣臨門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戰役獲得勝利B.農民樂于分田分地C.抗日戰爭取得勝利D.政協會議成功召開

21、在讀書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為人生目標的時代,張謇卻棄官從商,踐行“實業救國”的理想,創辦了(

)A.向陽機械廠B.開平煤礦C.湖北織布局D.大生紗廠

22、1906年《大公報》刊載廣告“本號聘請旁通泰西化學餅師,選買上等洋面,以西式餅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餅,用外國糖漿推凸,食之爽心,觀之悅目。”這反映了當時上海:(

)A.商品經濟十分發達B.崇洋媚外成為主流C.飲食時尚發生變化D.社會習俗完全西化二、綜合題

23、回望中國近代百年史,風云變幻,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深刻影響著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初次攜手】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材料一……軍校的創辦,是國共合作的產物。他為國共兩黨培養了許多軍事將領和軍事骨干……——姜廷玉《中國軍校發展史》打倒列強,打到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國民革命歌》【兄弟鬩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材料二“它是地球上的一條紅飄帶,一頭連著黃土高原,一頭連在瑞金城外。這條詩意而壯美的紅飄帶背后,是皚皚白雪、茫茫草地、濤濤江河,是饑餓、寒冷、疾病、硝煙,是理想、信念、意志……”——魏巍《地球上的紅飄帶》1936年10月21日,蔣介石對張、楊(指張學良和楊虎城)進行訓話,要分清敵人的遠近,事情的緩緊。不“安內”,而輕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中華民族抗日全史》【同仇敵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材料三“全國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表號召抗戰的宣言“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演說。【內戰烽火】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材料四

圖11945年8月,蔣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內一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共同商討國家大計。毛澤東在中來,等人陪同下去。同國民黨進行談判。

圖2【未來可期】兄弟攜手共圓中國夢材料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9月26日致電臺灣朱立倫,祝賀其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期望兩黨登高望遠,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守民族大義,勠力合作,為同胞謀福祉……為國家謀統一,為民族謀復興。——2021年9月26日新華社

(1)材料一中的軍校是指哪所學校?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打到列強,除軍閥!”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這一行動取得了什么成果?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條“紅飄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哪一軍事行動?1936年,為了讓蔣介石由“安內”轉向“攘外”,張學良、楊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動?在周恩來等人的努力下,該行動最終得到和平解決,這在當時有何積極意義?

(3)材料三中國共兩黨的宣言和演說是在哪一事件后發表的?國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

(4)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四中的國共談判指的是什么?指出材料四中圖2渡江戰役的勝利有何歷史意義。

(5)通過以上對國共兩黨關系發展歷程的探究,結合材料五談一談你能獲得什么感悟?

24、中國人的“中國夢”,歷經艱辛與坎坷,卻從未停止。這些夢想將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連成一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中期)運動倡導者的夢想,主要是為了使國家能夠抵御外來侵略、鎮壓國內動蕩并加強他們自己的權位。他們從未夢想要把中國鍛造成一個近代化的新式國家。——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斗》材料二1933年的新年,上海《東方雜志》推出了一個“新年的夢想”特刊,國內各界人士同做一場“中國夢”。在各色的夢里,20多位教授、作家夢想未來的中國是一個沒有階級壓迫的平等社會;有人夢想整個民族實現了空前的團結,國共兩黨共商抗日救國大計;94歲高齡的馬相伯夢想:“未來的中國,乃民治的國家,法治的國家”……——《一個時代的“新年夢想”》材料三目前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有兩個前途。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要使中國回到不獨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統一、不富強的老狀態里。這是個黑暗的前途。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要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這是個光明的前途。我們要努力爭取實現光明的前途。——毛澤東《論聯合政府》材料四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就一般情況來說,占鄉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農,占有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殘酷地剝削農民。而占鄉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農、貧農、中農及其他人民,卻總共只有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終年勞動,不得溫飽。——《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的決議》

(1)材料一中,你認為“他們”指的是誰呢?作者認為“他們從未夢想要把中國鍛造成一個近代化的新式國家。”這一觀點是否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2)材料二中,人們提出了哪些“新年夢想”呢?當時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新年夢想呢?

(3)材料三中,是在中共哪一次大會上提出的呢?“這是個光明的前途”是一個什么樣的新狀態呢?

(4)材料四中,當時中國的土地占有情況是怎樣的呢?你認為如何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呢?

(5)個人、一個群體、一個階級、一個政黨的夢想總能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息息相關,你從上述材料中獲得的感悟與反思有哪些呢?

25、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1)結合所學,回答材料一中“把中國拖入世界”的是哪一場戰爭。結合所學指出這場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對中國的社會性質有何影響?材料二

第二套條約鞏固了鴉片戰爭后簽訂的第一套條約,構成了一套堅固的條約體系……毫無疑問,到1860年,這個中華文明古國被西方徹底打敗并羞辱了。歐美海權國家一步一步地從廣州向北推進到上海再至北京,而陸上國家則從西伯利亞——滿洲邊界向南推進到北京……從南和從北而來的這兩股勢力,實實在在地構成了一種鉗形活動,越來越緊地掐住江河日下的清王朝。——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2)結合所學指出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構成了“第二套……堅固的條約體系”的組成部分;請回答材料二中所言“1860年,中華文明古國被羞辱”是指哪一事件;“從北而來的緊緊掐住清王朝的陸上國家”是指?列舉其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侵華罪行。材料三

中國遭受的第三次失敗是最為恥辱的……這場戰爭給了中國的傲慢自滿一次毀滅性的打擊,這個大帝國落后的武器裝備在擁有現代戰爭武器的鄰國面前顯得十分無能。——斯塔夫利阿諾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場戰爭?爆發于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