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_第1頁
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_第2頁
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_第3頁
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_第4頁
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收入與分配管理

考情分析

本章為重點章,內容主要包括收入與分配管理概述、收入管理、納稅管理與分配管理,整體難

度不大。從歷年考試情況來看,本章各種題型均有可能涉及,平均分值在10分左右。本章具體結構

如下:

收入與分配管理

士7,一

收入^^管收入管理納稅管理分酉已管理

消售預則

船稅管理概述股利政策與企北價值

意義與原則

蜜、一

一^瞬制

收售臺凱消售定價管理

管f即容約因素

何能綱

彳迎

綱股票分割與

彳?股篁回購

偷分

-S凱堿修理1股權激勵

~一

偷綱

彳遵

綱說等劃典

型翅產析

第一節收入與分配管理概述

知識點:收入與分配管理的意義和原則

(-)收入與分配管理的意義

1.收入與分配管理集中體現了企業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關系;

2.收入與分配管理是企業維持簡單再生產和實現擴大再生產的基本條件;

3.收入與分配管理是企業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4.收入與分配管理是國家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

(-)收入與分配管理的原則

依法分配原則兼顧各方利益原則

分配與積累并重原則投資與收入對等原則

(三)收入與分配管理的內容

內容主要內容

銷量X單價=收入,因此,銷售預測分析與銷售定價管理構成了收入

收入管理

管理的主要內容

納稅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納稅籌劃,即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對企業經

納稅管理

濟交易或事項進行事先規劃以減少應納稅額或延遲納稅,實現企業的

財務目標。包括企業籌資納稅管理、企業投資納稅管理、企業營運納

稅管理、企業利潤分配納稅管理、企業重組納稅管理。

分配管理對凈利潤的分配管理。

【提示】利潤分配的順序

企業在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先用當年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企業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下一年度不足彌補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的,可以在五年之內用稅前利潤連續彌補,連續五年未彌補的虧損

則用稅后利潤彌補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法定公積金的提取比例為當年稅后利潤(彌

補虧損后)的10雙當年法定公積金的累積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

2.提取法定公積金時,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積金可用取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但企

業用法定公積金轉增資本后,法定公積金的余額不得低于轉增前公

司注冊資本的?5%_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絲

3.提取任意公積金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

潤,可以向股東(投資者)分配。其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按照實

4.向股東(投資者)分

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的

配股利(利潤)

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

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例題?單項選擇題】(2018年)下列各項中,正確反映公司凈利潤分配順序的是()。

A.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向投資者分配股利

B.向投資者分配股利、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

C.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向投資者分配股利、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

D.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向投資者分配股利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凈利潤分配順序為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然后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

最后向投資者分配股利。

第二節收入管理

知識點:銷售預測分析★

(-)銷售預測的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即非數量分析法,是指由專業人員根據實際經驗,對預測對象的未來情況及發展

趨勢作出預測的一種分析方法。

適用情形:一般適用于預測對象的歷史資料不完備或無法進行定量分析。

主要方法:營銷員判斷法、專家判斷法和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

含義:由企業熟悉市場情況及相關變化信息的營銷人員對市場進行預測,再將

營銷員判

各種判斷意見加以綜合分析、整理,并得出預測結論的方法。

斷法(意見

優點:用時短、成本低、比較實用

匯集法)

缺點:單純靠營銷人員的主觀判斷,具有較多的主觀因素和較大的片面性

專家判斷含義:由專家根據他們的經驗和判斷能力對特定產品的未來銷售量進行判斷和

法預測的方法。

(1)個別專家意見匯集法:分別向每位專家征求對本企業產品未來銷售情況的

個人意見,然后將這些意見再加以綜合分析,確定預測值。

(2)專家小組法:將專家分成小組,運用專家們的集體智慧進行判斷預測的方

法。但專家意見可能受權威專家的影響,客觀性較德樂斐法差。

(3)德爾菲法又稱函詢調查法:它采用函詢的方式,征求各方面專家的意見,

各專家在互不通氣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觀點和方法進行預測,然后由企業把

各個專家的意見匯集在一起,通過不記名方式反饋給各位專家,請他們參考別

人的意見修正本人原來的判斷,如此反復多次,最終確定預測結果。

推廣期:銷售增長率不穩定一歷史資料缺乏(定性分析法)

產品壽命

成長期:銷售增長率最大->回歸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周期分析

成熟期:銷售增長率鰥一趨勢預測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衰退期:教材未提及

(-)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也稱數量分析法,是指在預測對象有關資料完備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數學模型,

建立預測模型,作出預測。

主要方法:趨勢預測分析法、因果預測分析法

1.趨勢預測分析法

主要方法:包括算術平均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

公式(X代表歷史實際銷售量,丫代表預

方法特點

測銷售量)

算術平丫="適用于每月銷售量波動不大的產品的銷

均法n售預測

(1)權數的選取應遵循“近大遠小”的

n

加權平原則;

丫=

均法(2)加權平均法較算術平均法更為合

i=a

理,在實踐中應用較多

Y.

移動平

_X咐1)+X”)+…+Xfi+X。這種方法假設預測值主要受最近m期銷

均法

售量的影響,只選用了n期數據中的最

m

后m期作為計算依據,代表性較差。道

移動平

用于銷售量略有波動的產品預測。

均法(修Y-Y.-F

正)

Y^=aXn+(l-a)Yn

x.為上期實際銷售量;匕為上期預測量

指數平

a為平滑指數。(1)在銷售量波動較大或進行短期預測時,可選擇較大的平滑指

滑法

數;(2)在銷售量波動較小或進行長期預測時,可選擇較小的平滑指數。

優點:運用比較靈活,適用范圍較廣

缺點:在平滑指數的選擇上具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

【例題】假定公司預測前期(即2012年)的預測銷售量為3475噸,要求:分別用移動平均法

和修正的移動平均法預測公司2013年的銷售量(假設樣本期為3期)。

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銷售量(噸)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

『正確答案』

(1)根據移動平均法計算:

預測銷售量=(3500+3400+3600)/3=3500(噸)

(2)根據修正的移動平均法計算:

修正后的預測銷售量=3500+(3500-3475)=3525(噸)

【例題】2012年實際銷售量為3600噸,假設原預測銷售量為3475噸,平滑指數a=0.5。要求:

用指數平滑法預測公司2013年的銷售量。

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銷售量(噸)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

『正確答案」公司2013年的預測銷售量為:預測銷售量(匕+J=aX“+(1-a)Y?=0.5X3600

+(1-0.5)X3475=3537.5(噸)

【例題?計算分析題】(2014年)丙公司只生產銷售H產品,其銷售量預測相關資料如表1所

示:

表1銷售量預測相關資料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預測銷售量(噸)99010001020103010301040

實際銷售量(噸)94510051035105010201080

公司擬使用修正的移動平均法預測2014年銷售量,并以此為基礎確定產品銷售價格,樣本期為

3期。2014年公司目標利潤總額(不考慮所得稅)為307700元。完全成本總額為800000元。H產

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虬

要求:

(1)假設樣本期為3期,使用移動平均法預測2014年H產品的銷售量。

(2)使用修正的移動平均法預測2014年H產品的銷售量。

(3)使用目標利潤法確定2014年H產品的銷售價格。

『正確答案』

(1)2014年H產品的銷售量=(1050+1020+1080)/3=1050(噸)

(2)2014年H產品的銷售量=1050+(1050-1040)=1060(噸)

(3)設銷售價格為X,XX1060X(1-5%)-800000=307700,解得X=1100(元/噸)

2.因果預測分析法(回歸直線法y=a+bx)

a=------------------;----

nZ%2-(ZX)

一/7s%2-(z%)2

【提示】也可以通過下列方程組求解a和b。

2

rZXY=a£%+bs%

、ZY=na+bEX

(見“第五章籌資管理(下)一一資金習性預測法”)

【例題?單項選擇題】(2017年)下列各項銷售預測分析方法中,屬于定性分析法的是()。

A.指數平滑法

B.營銷員判斷法

C.加權平均法

D.因果預測分析法

I1正確答案』B

r答案解析』銷售預測的定性分析法包括營銷員判斷法、專家判斷法和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

選項B為正確答案,選項ACD的方法都屬于定量分析法。

【例題?單項選擇題】(2016年)下列銷售預測分析方法中,屬于定量分析法的是()。

A.專家判斷法

B.營銷員判斷法

C.因果預測分析法

D.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

『正確答案』C

F答案解析』定量分析法,也稱為數量分析法,它一般包括趨勢預測分析法和因果預測分析法

兩大類。所以選項C是答案。專家判斷法、營銷員判斷法、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均屬于銷售預

測的定性分析法。

第二節收入管理

知識點:銷售定價管理的含義、影響因素及企業的定價目標

1.含義

銷售定價管理,指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選用合適的產品定價方法,為銷售的產品制定最為恰

當的售價,并根據具體情況運用不同的價格策略,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過程。

2.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

(1)價值因素;

(2)成本因素;

(3)市場供求因素;

(4)競爭因素;

(5)政策法規因素。

3.企業的定價目標

(1)實現利潤最大化:制定一個較高的價格,提高產品單位利潤率。適用于在市場中處于領先

或壟斷地位的企業,或者在行業競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并能長時間保持這種優勢的企業。

(2)保持或提高市場占有率:產品價格往往需要低于同類產品價格,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客戶,

逐步擴大市場份額,但在短期內可能要犧牲一定的利潤空間。適用于能夠薄利多銷的企業。

(3)穩定價格:由行業中的領導企業制定一個價格,其他企業的價格與之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不會隨便降價。適用于產品標準化的行業,如:鋼鐵制造業。

(4)應付和避免競爭:當競爭對手維持原價時,企業也保持原價;競爭對手改變價格時,企業

也相應地調整價格,但企業不會主動調整價格。適用于中小型企業,為了避免在競爭中被淘汰,必

須與市場行情保持一致。

(5)樹立企業形象和產品品牌:價格表達了企業產品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企業形象和

產品形象。①樹立優質高價形象:不拘泥于實際成本,制定一個較高的價格,產生一種品牌的增值

效應;②樹立大眾化評價形象:通過大眾化的評價定位樹立企業形象,吸引大量的普通消費者,以

擴大消量,獲得利潤。

【例題?單項選擇題】(2017年)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企業產品定價目標的有()。

A.實現利潤最大化

B.保持或提高市場占有率

C.應對和避免市場競爭

D.樹立企業形象

F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企業的定價目標主要有:實現利潤最大化、保持或提高市場占有率、穩定價格、

應付和避免競爭、樹立企業形象及產品品牌。

知識點:產品定價方法★★★

產品定價方法主要包括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和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定價方法。

(-)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

在企業成本范疇,基本上有三種成本可以作為定價基礎,即變動成本、制造成本和全部成本費

用。

含義應用

成本類別

完全變動成本,包括變動制造變動成本可以作為增量產量的定價依據,但

變動成本

成本和變動期間費用不能作為一般產品的定價依據。

由于它不包括各種期間費用,因此不能正確

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反映企業產品的真實價值消耗和轉移。利用

制造成本

和制造費用制造成本定價不利于企業簡單再生產的繼

續進行

包括制造成本和管理費用、銷在此成本基礎上制定價格,既可以保證企業

全部成本費用售費用及財務費用等各種困簡單再生產的正常進行,又可以使勞動者為

間費用社會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得以全部實現。

1.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

(1)成本利潤率定價

xlOO%

單位成本x(l+成梃恒)

單位產品價格=

1-適嘟座

【提示】由:單價=單位成本+單位稅金+單位利潤=單位成本+單價義稅率+單位成本x成

本利潤率,可快速推導得出。

(2)銷售利潤率定價

碗味I潤總額

銷售利潤率=xlOO%

崛銷售總額

單位產品價格=

【提示】由:單價=單位成本+單位稅金+單位利潤=單位成本+單價X稅率+單價X銷售利

潤率,可快速推導得出。

【提示】在工業企業一般采用成本利潤率定價,在商業企業一般采用銷售利潤率定價。

【例題】某企業生產甲產品,預計單位產品的制造成本為100元,計劃銷售10000件,計劃期

的期間費用總額為90000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成本利潤率必須達到20隊根據上述

資料,運用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測算如下:

單位成本=單位制造成本+單位期間費用=100+900000/10000=190

190x(1+20%)

單位產品價格==240(元)

1-5%

【例題?單項選擇題】某商業企業銷售A商品,預計單位銷售成本為200元,單位期間費用為

5元,銷售利潤率不能低于15%,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那么,運用銷售利潤率定價法,

該企業的單位產品價格為()元。

A.253.2

B.256.25

C.246

D.302

『正確答案』B

f答案解析』銷售利潤率定價法屬于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就是

在單位全部成本費用的基礎上,加合理單位利潤以及單位產品負擔的稅金來定價,銷售利潤率

法下,單位利潤=單位產品價格X銷售利潤率。單位產品價格=單位全部成本費用/(1一銷售

利潤率一適用稅率)=(200+5)/(1-15%-5%)=256.25(元)。

2.保本點定價法(目標利潤=0)

小1口八班單位固定成本十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完全成本

單位產r口□價格=-------耳2^握---------=1一適艇

【提示】采用這一方法確定的價格是最低銷售價格。

【例題】某企業生產乙產品,本期計劃銷售量為10000件,應負擔的固定成本總額為250000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70元,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吼根據上述資料,運用保本點定價法測算的單

位乙產品的價格應為:

幽竺+70_

單位乙產品價梢=皆黑—=100(兀)

3.目標利潤法

—…目熱鬧獺+完全成本獺單位目鏘喻+單(談全成本

單位產a口價格—=工^

【例題】某企業生產丙產品,本期計劃銷售量為10000件,目標利潤總額為240000元,完全成

本總額為520000元,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冊根據上述資料,運用目標利潤法測算的單位丙產品

的價格為:

240000+520000

單位丙產品價格==80(元)

1OOOOxa-5%)

4.變動成本定價法

變動成本定價法,是指企業在生產能力有剩余的情況下增加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這些增加的

產品可以不負擔企業的固定成本,只負擔變動成本,在確定價格時產品成本僅以變動成本計算。此

處所指變動成本是指完全變動成本,包括變動制造成本和變動期間費用。

單謖動癖x(i+ami曲)

單的品價格=

1-邂雁

【例題】某企業生產丁產品,設計生產能力為12000件,計劃生產10000件,預計單位變動成

本為190元,計劃期的固定成本費用總額為95000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成本利潤

率必須達到20%。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額外訂單,訂購1000件丁產品,單價300元。請問:該企業計

劃外產品單位價格是多少?是否應接受這一額外訂單?

F正確答案』追加生產1000件的單位變動成本為190元,則:

計劃外單位丁產品價格=呼渠普)=240(元)

因為額外訂單單價高于其按變動成本計算的價格,故應接受這一額外訂單。

【例題?單項選擇題】(2018年)在生產能力有剩余的情況下,下列各項成本中,適合作為增

量產品定價基礎的是()。

A.全部成本

B.固定成本

C.制造成本

D.變動成本

I1正確答案』I)

『答案解析』變動成本定價法是指企業在生產能力有剩余的情況下增加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

這些增加的產品可以不負擔企業的固定成本,只負擔變動成本,在確定價格時產品成本僅以變

動成本計算。

【例題?綜合題】(2015年)戊公司生產和銷售E、F兩種產品,每年產銷平衡。為了加強產

品成本管理,合理確定下年度經營計劃和產品銷售價格,該公司專門召開總經理辦公會進行討論。

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4年E產品實際產銷量為3680件,生產實際用工為7000小時,實際人工成本為16

元/小時。標準成本資料如下表所示:

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

價格標準35元/千克15元/小時10元/小時

用量標準2千克/件2小時/件2小時/件

資料二:F產品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5000件,2015年計劃生產12000件,預計單位變動成本為

200元,計劃期的固定成本總額為72000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成本利潤率為20%。

資料三:戊公司接到F產品的一個額外訂單,意向訂購量為2800件,訂單價格為290元/件,

要求2015年內完工。

要求:

(1)根據資料一,計算2014年E產品的下列指標:①單位標準成本;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③直接人工效率差異;④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2)根據資料二,運用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測算F產品的單價。

(3)根據資料三,運用變動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測算F產品的單價。

(4)根據資料二、資料三和上述測算結果,作出是否接受F產品額外訂單的決策,并說明理由。

(5)根據資料二,如果2015年F產品的目標利潤為150000元,銷售單價為350元,假設不考

慮消費稅的影響。計算F產品保本銷售量和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

I1正確答案』

(1)單位標準成本=35X2+15X2+10X2=12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實際工時X實際工資率一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X標準工資率=7000X

16-3680X2X15=16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7000-3680X2)義15=-5400(元)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16-15)X7000=7000(元)

(2)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制定F產品的單價

單位產品價格=(200+720000/12000)X(1+20%)/(1-5%)=328.42(元)

(3)變動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制定F產品的單價

單位產品價格=200X(1+20%)/(1-5%)=252.63(元)

(4)由于額外訂單價格290元高于252.63元,故應接受訂單。

(5)保本銷售量X(350-200)-720000=0

求得:保本銷售量=720000/(350-200)=4800(件)

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X(350-200)-720000=150000

求得: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150000+720000)/(350-200)=5800(件)

(-)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定價方法

【提示】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主要關注企業的成本狀況而不考慮市場需求狀況,因而運

用這種方法制定的產品價格不一定滿足企業銷售收入或利潤最大化的要求。

1.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定價法

(1)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AQ/Q。

AP/P。

式中:Q“表示基本需求量,AQ表示需求變動量,P。表示基本單位產品價格,AP表示價格變動

量。

(2)該方法確定的產品銷售價格

p--_pr且嚴14

P-Q(l/鈍x

式中:P0表示基期單位產品價格,Q“表示基期銷售數量,Q表示預計銷售數量,E表示需求價格

彈性系數

【提示】利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價格,是使產品能夠銷售出去的價格。如果實際售價超過這

個價格,則產品不能完全銷售出去。

【例題】某企業生產銷售戊產品,2012年前三個季度中,實際銷售價格和銷售數量如下表所示。

若企業在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銷售任務,那么銷售價格應為多少?

項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銷售價格(元)750800780

銷售數量(件)385933783558

r正確答案」根據上述資料,戊產品的銷售價格的計算過程為:

=(3378-3859)/3859

tl=(800-750)/750=-1.87

_(3558-3378)/3378_

b2=(780-800)/800=

E1+E2-1.87-2.13一

Er=-=~-2—

P=780X(3558/4000),/2=735.64(元)

(二)邊際分析定價法

邊際是指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所帶來的差異。邊際收入、邊際成本和邊際利潤就是指銷售量

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所形成的收入、成本和利潤的差額。

邊際利潤=邊際收入一邊際成本

【提示】邊際收入等于邊際成本時,邊際利潤等于零時,利潤將達到最大值。此時的價格為最

優銷售價格。

【例題?單項選擇題】(2018年)下列各項中,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定價方法是(

A.保本點定價法

B.目標利潤法

C.邊際分析定價法

D.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定價方法主要有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定價法和邊際分析定價法

等。選項A、B、D屬于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

知識點:價格運用策略

(-)折讓定價策略(降低產品的價格)

具體策略主要內容

購買方如果在企業規定的期限內付款,企業就給予購買方一定的折

現金折扣扣。

目的:鼓勵購買方提前付款,以盡快回籠資金,加速資金周轉。

(1)一次性數量折扣:對一次性購買達到及超過一定數量或購買多

種產品達到一定的金額的客戶所給予的價格折扣。

目的:刺激顧客大量購買,減少交易次數、時間,節省一定的銷售、

儲存費用。

數量折扣

(2)累計數量折扣:對一定時期內累計購買超過規定數量或金額的

客戶給予的價格優惠。

目的:鼓勵企業與購買方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培養購買方的忠誠

度。

針對經銷商在整個營銷過程中所擔負的特殊功能(如承擔了相應的

功能折扣推銷功能、儲存功能、售后服務功能)而給予不同的價格折扣。

目的:促使經銷商大批量進貨,激勵各類承擔功能的主體。

專營是一種排他行為。為了鼓勵經銷商專營本企業產品,給出力度

專營折扣很大的一種價格優惠行為。

目的:培養經銷商的忠誠度。

給予非季節性熱銷商品的購買者提供的一種價格優惠。有利于減少

季節折扣存貨成本和資金成本,加速資金回收,緩解供需在時間上的矛盾。

目的:季節折扣與購買數量、購買方無關,只是鼓勵旺季之前訂貨。

針對特定品種產品進行的價格優惠。如:過時產品、存在缺陷產品,

品種折扣或是特定的某一種或幾種產品,通過折扣吸引顧客入場消費,進而

提高其他產品銷售量。

針對網上下單購買者實行的價格優惠。

網上折扣目的:鼓勵購買者進行網上交易,減少或者取消代理商,在時間和

空間上以節約資源,從而降低促銷成本、交易成本、運作成本。

針對特定時間上的制約、特定數量上的制約及購買條件制約所做的

價格優惠。如限時搶購,限購200件等。

購買限制折扣

目的:使消費者產生緊迫感,從而考慮如何在該制約條件下產生購

買行為。

團購是一種基于網絡的商業模式,買家通過團購網站集合足夠人數,

便可以優惠價格購買或使用企業的商品或服務。

團購折扣

目的:企業薄利多銷,買家得到優惠,運行團購網站的公司從企業

收取傭金。

對預先向企業訂購或購買產品進行折扣。如:提前預訂機票、預訂

旅游產品等。

預購折扣目的:企業根據預訂情況做出生產、銷售計劃,增加資金周轉,降

低產品庫存,避免產品積壓;服務業可以提前做好服務計劃安排,

降低服務成本

眾籌是指“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通

眾籌折扣過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

要的資金援助,生產產品價格相對于同類產品價格較為優惠。

(-)心理定價策略

定價策略分類說明

按照其產品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消費者中的信任程度來

聲望定價制定產品價格。一般地,聲望越高,價格越高,這就是

產品的“名牌效應”

價格的尾數取接近整數的小數(如199.9元)或帶有一

尾數定價定諧音的數(158元)等,一般只適用于價值較小的中

心理定價策略

低檔日用消費品定價

在向市場以掛牌價格銷售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標價,如

雙位定價

原價158元,現促銷價99元

根據消費者“價高質優”的心理特點,實行高標價促銷

高位定價

的方法。但高位定價必須是優質產品,不能弄虛作假

(三)組合定價策略

分類定價策略

降低部分產品價格而提高互補產品價

互補關系的相關產品(如:便宜的整車與高價的配件)

配套關系的相關產品(如:西服上衣和褲子)對組合購買進行優惠

(四)壽命周期定價策略

壽命周期定價策略

推廣期低價促銷。目的在于獲得消費者的認同,進一步占用市場。

成長期中等價格策略。產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銷售量穩步上升。

高價促銷。產品市場知名度處于最佳狀態,但由于市場需求接近

成熟期飽和,競爭激烈,因此必須考慮競爭者的情況,以保持現有市場

銷售量。

降價促銷或維持現價并輔之以折扣等其他手段。衰退期的產品市

衰退期場競爭力下降,銷售量下滑,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保持企業

的市場競爭優勢。

【例題?多項選擇題】下列關于價格運用策略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A.現金折扣是按照購買數量的多少給予的價格折扣,目的是鼓勵購買者多購買商品

B.尾數定價適用于高價的優質產品

C.推廣期一般應采用高價促銷策略

D.對于具有互補關系的相關產品,可以降低部分產品價格而提高互補產品價格

『正確答案』ABC

F答案解析』數量折扣是按照購買數量的多少給予的價格折扣,目的是鼓勵購買者多購買商品,

所以A選項錯誤;尾數定價適用于價值較小的中低檔日用消費品定價,所以B選項錯誤;推廣

期一般應采用低價促銷策略,所以C選項錯誤。

第三節納稅管理

知識點:納稅管理概述

(-)納稅管理

納稅管理是指企業對其涉稅業務和納稅實務所實施的研究和分析、計劃和籌劃、監控和處理、

協調和溝通、預測和報告全過程管理行為。納稅管理的目標是規范企業納稅行為、合理降低稅收支

出、有效防范納稅風險。

(二)納稅籌劃

納稅籌劃,是指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稅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納稅主體的

投資、籌資、營運及分配行為等涉稅事項作出事先安排,以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一系列謀劃活

動。

【提示】納稅籌劃的外在表現是降低稅負和延期納稅。

(三)納稅籌劃的原則

L合法性原則

2.系統性原則

也稱整體性原則、綜合性原則。要求企業必須從整體角度考慮納稅負擔,在選擇納稅方案時,

要著眼于整體稅負的降低。

3.經濟性原則

也稱成本效益原則。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相關的決策時,必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選擇凈收益

最大的方案。

4.先行性原則

指籌資策略的實施通常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如果納稅義務已經發生,根據稅收法定原則,相

應的納稅數額和納稅時間已經確定,納稅籌劃就失去了作用空間。

(四)納稅籌劃的方法

籌劃方法主要內容

企業可以通過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籌劃法或轉讓定價籌劃法來實現

減少應納稅額的目標。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籌劃法:主要包括利用免稅政策、減稅政

策、退稅政策、稅收扣除政策、稅率差異、分劈技術、稅收抵免

等。

減少應納稅額(2)轉讓定價籌劃法:有經濟聯系的企業各方為了轉移收入、均

攤利潤或轉移利潤而在交換或買賣過程中,不是依照市場買賣規

則和市場價格進行交易,而是根據他們之間的共同利益或為了最

大限度地維護他們之間的收入而進行的產品或非產品轉讓。在這

種轉讓中,根據雙方的意愿,產品的轉讓價格可高于或低于市場

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價格,以達到少納稅甚至不納稅的目的。

遞延納稅是指合法、合理的情況下,納稅人將應納稅款推遲一定

期限的方法,延期納稅雖然不會減少納稅人納稅的絕對總額,但

由于貨幣具有時間價值,遞延納稅法可以使應納稅額的現值減小。

遞延納稅【提示】企業實現遞延納稅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采取有利的會計處

理方法,主要包括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和固定資產折舊的納稅籌

劃等。例如:在物價下降期間,采用先進先出法可以實現遞延納

稅;對于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法可以實現遞延納稅。

【例題?單項選擇題】(2017年)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下列納稅籌劃方法中,能夠導致遞延

納稅的是()。

A.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

B.費用在母子公司之間合理分劈法

C.轉讓定價籌劃法

D.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法

『正確答案』A

f答案解析』利用會計處理方法進行遞延納稅籌劃主要包括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和固定資產折

舊的納稅籌劃等。所以選項A是答案。

【例題?多項選擇題】(2016年)納稅籌劃可以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

A.免稅政策

B.減稅政策

C.退稅政策

D.稅收扣除政策

r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從稅制構成角度探討,利用稅收優惠進行納稅籌劃主要是利用以下幾個優惠要素:

(1)利用免稅政策:(2)利用減稅政策;(3)利用退稅政策;(4)利用稅收扣除政策;(5)

利用稅率差異;(6)利用分劈技術;(7)利用稅收抵免。

知識點:企業籌資納稅管理

1.內部籌資納稅管理

內部籌資來源于企業內部,以積累的留存收益為主,是減少股東稅收的一種有效手段,有利于

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實現。

【提示】內部籌資可以避免向股東支付股利的雙重課稅,將留存資金留在企業賺取投資收益,

投資者可以自由選擇資本收益的納稅時間,可以享受遞延納稅帶來的收益。

2.外部籌資納稅管理

外部融資的途徑有增加債務或增加權益資金。在目標資本結構的范圍內,企業會優先使用負債

融資。

(1)利用債務融資可以節稅,利用資本結構理論中的權衡理論,有負債企業的價值是無負債企

業價值加上抵稅收益的現值,再減去財務困境成本的現值,表達式為:

Vi=Vi+PV(利息抵稅)一PV(財務困境成本)

【提示】納稅籌劃的最終目的是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而非稅負最小化,因此,在進行債務

籌資納稅籌劃時必須要考慮企業的財務困境成本,選擇適當的資本結構。

(2)采用債務融資的好處不僅僅在于節稅效應,更重要的是固定性融資成本所帶來的財務杠桿

效應。表達式:

權益凈利率(稅前)=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一債務利息率]X

產權比率

其中:產權比率=負債/所有者權益

【公式推導】

權益凈利率(稅前)

_利潤總額_息稅前利潤息一息稅前利潤另息.總資產

"所有者權益一~所有者權益esr,所有都溢

一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利息

———X-------------------------------

總資產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

_息稅前利潤所有者權益+負債利息負債

一_總資產X所有者權益~一醞X所有者權益

一息稅前利潤X負債利息X負債

--總濟X所有者權益貢福“所有者權益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X產權比率一債務利息率X產權比率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一債務利息率]X產權比率

【提示】當且僅當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大于債務利息率時,負債籌資才能給股東帶來正的

財務杠桿效應,有利于股東財富的增加。當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小于債務利息率且大于零時,

產權比率越大,節稅收益越大,但股東財富的減少幅度也越大。因此,從股東財富最大化視角考慮,

使用債務籌資進行納稅籌劃必須滿足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大于債務利息率的前提條件。

綜上可知,使用債務籌資的確可以帶來節稅收益,增加企業價值,但出于財務管理目標的考慮,

在采用債務籌資方式籌集資金時,不僅要將資本結構控制在相對安全的范圍內,還要確保總資產報

酬率(息稅前)大于債務利息率。

知識點:企業投資納稅管理★

(-)直接投資納稅管理

1.直接對外投資納稅管理

納稅人可以在投資組織形式、投資行業、投資地區和投資收益取得選擇上進行籌劃。

(1)投資組織形式的納稅籌劃

方式納稅籌劃

公司制企業與合公司制企業對于個人股東涉及雙重課稅問題;而合伙企業不繳納企業所

伙企業的選擇得稅,只課征各個合伙人分得收益的個人所得稅

子公司需要獨立申報企業所得稅;分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由總公司匯總計

子公司與分公司算并繳納。

的選擇根據分支機構可能存在的盈虧不均、稅率差別等因素來決定分支機構的

設立形式,能合法、合理地降低稅收成本。

【例題】甲公司為擴大市場份額,計劃2018年在A地設立銷售代表處。由于競爭對手眾多,在

未來3年內,A銷售代表處可能處于持續虧損狀態,預計第一年將虧損300萬元,同年總部將盈利

500萬元。要求計算并分析甲公司是設立分公司還是設立子公司對企業發展更有利。不考慮應納稅

所得額的調整因素,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正確答案』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