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預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湖南省衡陽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預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湖南省衡陽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預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湖南省衡陽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預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湖南省衡陽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預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他們最有可能使用的生產工具是下圖中的(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鐵農具D.骨耜

2、相傳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戰中大敗蚩尤。相傳他們使用的兵器是(

)A.木棒B.石器C.銅D.鐵

3、下面是某同學的筆記片段,其試圖探索的歷史主題是

A.禪讓制的利弊B.分封制的利弊C.王位世襲制的利弊D.察舉制的利弊

4、歌曲《生僻字》中唱道:“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體系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隸書

5、下列考古發現中,可以佐證半坡居民掌握陶器燒制技術的是(

)A.飼養家畜B.半地穴式房屋遺址C.人面魚紋彩陶盆D.碳化的粟粒和黍粒

6、下列選項與老子主張相符的是A.“仁者愛人”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C.“兼愛”“非攻”D.“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7、各國文字異形和混亂,不但妨礙政令的執行,而且影響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后即宣布以秦小篆為統一書體,罷“不與秦文合者”。上述史實發生在(

)A.公元前2世紀初B.公元前2世紀末C.公元前3世紀初D.公元前3世紀末

8、關于劉邦項羽反秦及楚漢之爭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巨鹿之戰劉邦打敗秦軍主力,項羽攻下咸陽B.楚漢之爭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爭奪帝位的戰爭C.劉邦設鴻門宴招待項羽D.秦朝統治者向項羽投降,漢高祖在洛陽建立漢朝,時間202年

9、年代尺有助于歷史記憶。下圖所示年代尺上的括號內分別應該填入(

A.秦、漢B.西漢、東漢C.春秋、戰國D.三國、西晉

10、題表:西漢末部分州人口密度表(單位:人/平方公里)州名人口密度州名人口密度兗州103.51幽州9.29青州80.79荊州7.57徐州58.70益州5.44司隸42.95涼州3.92并州14.31交趾2.76據題表可知,當時(

)A.地方豪強勢力壯大B.社會矛盾尖銳C.區域發展差距明顯D.土地兼并嚴重

11、光武帝在位時期,出現了“光武中興”的局面,下列措施與此無關的是A.下令釋放奴婢B.懲處貪官污吏C.罷黜百家,尊崇儒術D.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

12、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率九百卒,奮起于大澤鄉,“伐無道誅暴秦”,吹響了反秦起義的號角。后人因此紀念他們,是因為(

)A.他們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B.他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C.他們建立張楚政權,占領咸陽D.他們是反抗秦朝暴政的唯一人物

13、大偉所在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組內某同學搜集到以下四幅圖片,請你幫他們擬定一個正確的主題

A.中華文明的起源B.統一國家的建立C.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榮開放的社會

14、三國是東漢末年以來由分裂走向大一統的過渡時期。結束這一時期,統一全國的是(

)A.秦朝B.西漢C.西晉D.東晉

15、李強同學根據所學內容構建了如下知識思維導圖。據此判斷橫線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A.長安B.洛陽C.北京D.建康

16、《齊民要術》依據二十四節氣提出了種植水稻、小豆、麻、棉等作物的農時。由此可見,《齊民要術》這本書A.作者是賈思勰B.編制了中國農歷C.能夠指導農業生產D.記錄了數學的最新成就

17、西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漢武帝接受建議,下詔規定在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庶子分割原王國的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這一舉措(

)A.緩和了朝中君權和相權的矛盾B.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為平定七國之亂打下了基礎D.可以有效消除貪污腐敗現象

18、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假如你是春秋時期的一位農民,使用最先進的生產工具應選(

)A.打制石器B.骨耜C.青銅鏟D.鐵制農具

19、我國是世界上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之一,其中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著名的原始人類。想要獲得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需通過A.神話傳說B.文字記載C.考古發掘D.影像資料

20、“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下列政權曾經在洛陽建都的是

①秦朝②西漢③東漢④曹魏⑤西晉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二、綜合題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依據材料一,說出從圖1到圖2發生的變化。材料二:商鞅被任命為左庶長,以頒布《墾草令》為起端,先后兩次推行變法。變法內容主要包括:廢井田開阡陌,實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廢除世聊世祿制,獎勵軍功;推行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實行連坐制度,輕罪重刑;統一度量衡等。——《商鞅變法:不為人關注的另一面》

(2)分析材料二,請根據下列提示,寫出商鞅變法中相對應的措施。

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措施:__________

②提高軍隊戰斗力的措施:__________

③損害了舊貴族利益的措施:__________

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__________

⑤強化社會治理的措施:__________材料三: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期年(一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戰國策·秦策一》

(3)依據材料三,說說變法給秦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22、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古風·秦王掃六合》材料二

秦始皇在咸陽宮舉行一次慶功宴上對群臣說:“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三材料四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王掃六合”完成于哪一年?“秦王掃六合”后實行什么政治制度?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天下戰斗不休”的原因是西周實行的什么制度?“秦王掃六合”后實行什么制度對地方進行管理?

(3)根據材料三,指出“秦王掃六合”后,秦政府在文化和經濟方面實行什么措施?

(4)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

2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雖然亂世風云對文化的發展有著阻滯和破壞作用,但是也存在著許多新的發展因素。此時期科技文化承上啟下,在我國歷史上大放異彩,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的一份寶貴財富。【科技顯輝煌】材料一

(1)結合圖一和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會用祖沖之的名字命名環形山?(2)圖二是哪個領域的著作?這部著作有何歷史地位?【藝術放光彩】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兩幅作品的名稱分別是什么?【感悟傳文明】(4)魏晉南北朝的藝術多姿多彩、輝煌璀璨。對此你有何感想?

24、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現實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法(法:效法,學習)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材料二:"百姓足,君孰與不足?做君王的還有什么不滿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天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天于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孟子材料三: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眥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思想?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觀點。

(2)據材料二,概括孔子、孟子兩人思想的共同之處。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

(3)據材料三,概括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正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5、根據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制造戰亂)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史記?秦始皇本紀》

(1)據材料一分析,秦始皇認為春秋戰國以來,天下戰爭不斷的根源在于西周實行的什么制度?為加強對地方的統治,秦朝統一后在全國推行什么制度?材料二:從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間,秦王嬴政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統一。

(2)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